于文岗
五代十国时的吴越王钱镠(852年~932年),少年习武好文,24岁应募投军。随着平定王郢之乱、伏击黄巢起义军等诸多战事,形成势力,统一两浙(浙东和浙西)。897年,唐昭宗嘉其英武,赐金书铁券。凭此“金牌”,他本人可免死九次,子孙免死三次。得此宝物乃家族殊荣,钱镠却忧虑难眠。因为得铁券的家族易恃宠而骄,触犯刑律,丧命败家。
912年,钱镠60岁,写下“八训”高悬家庙——“莫纵骄奢,兄弟相同,上下和睦”“莫欺孤幼,莫损平民”,强调“子孙若不忠不孝,不仁不义,须是破家灭门,要鸣鼓而攻之”。钱氏每有孩子出生,全家都要诵读“八训”。
临终,钱镠又作十条“遗训”。1047年8月,钱镠5世孙将《钱氏家训》编辑刊印。1925年,钱镠32世孙钱文选编纂出版包括“八训”“遗训”的《钱氏家乘》及《钱氏家训》。
“重德修身,崇文尚学,善事国家”为《钱氏家训》的核心价值。它“上承祖志,下示后人”,千余年影响了几十代人。吴越第五任国王钱弘俶遵循“要度德量力而识时务,如遇真君主,宜速归附”“民为贵,社稷次之。免动干戈,即所以爱民”的“遗训”,审时度势,“纳土归宋”,避免了生灵涂炭。
古人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讀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富贵传家,不过三代。”钱氏家族数十代长盛不衰,人才辈出,盖因有《钱氏家训》这一立族之本、旺族之纲。据统计,钱氏仅宋代就出了320位进士,近代更是人才井喷——“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两院院士”,在华人世界传为佳话。举目海内外,钱氏院士有200多位,分布50多个国家。钱氏家族被誉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钱氏家训家教”成为第一个国家级家训非遗项目。
(摘自2022年2月7日《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