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fx361.cc/images/2023/0403/448f4e2ed35f43405b1b47a4aace9c69cbf31e85.webp)
2013年3期
刊物介绍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前身是创办于1988年的《吴中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类刊物)和《常熟高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在《吴中学刊》和《常熟高专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基础上创办公开出版的《常熟高专学报》(文理综合版),2004年随着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常熟高专学报》更名为《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文理综合版)。 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双百”方针,促进学术争鸣和学术交流,努力为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加速科技进步,促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繁荣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本刊为双月刊,全年6期,每期124页。单月20日出版,1、3、5期为社会科学,2、4期为自然科学,6期为教育科学。本刊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注重富于创造性以及理论性或应用性较强的稿件,欢迎校内外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赐稿。本刊读者对象主要为高校师生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欢迎订阅。 本刊将继续发扬原有的优势,在内容和风格上努力创造出自己的特色,除重点打造“现代中国各体文学理论与批评”、“马克思主义与哲学”、“吴文化”、“数学”、“理论物理”等栏目外,还将根据情况适时增设新的栏目。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论曾子“以文会友”文章观
- 论曾祥芹先生的文章学教育观念与贡献
- 宋代文章评点本考录
- 李兆洛的文章学理论与批评方法——以《骈体文钞》评语为中心
- 论钱基博的文章学观及其意义
- 论姜可生新闻文章特点及其意义
- 苏州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实践与思考①
- 苏州学龄人口变化对教育的影响及对策①
- “信息社会主义”的内涵与研究意义
- 马克思关于俄国农村公社问题的思考及其变化
- 列宁与第二国际理论家过渡理论比较研究
- 西美尔货币文化理论探源与论析
- 论詹姆斯的经验主义宗教观
- 检察权视角下的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 试论《法显传》中的外来词
- 《墨子虚词用法诠释》释“以”商榷
- 丰县套楼一带迁民来源考
- 论古埃及的图特神崇拜
- 自由与规训——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福斯特二元悖论思想
- 《日瓦戈医生》中的“人性自由”
- 简·奥斯汀与《爱玛》的独特女性成长书写
- 从常熟庞氏看文化家族与区域社会互动
- 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与巫诗传统
- 学校教育视野下的农村留守小学生的调查研究——以四川省北川县、江苏省苏北地区为例
- 文章学研究
- 胜任力转化为执行力的制约因素及其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