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

  • 再议“终结” ——对一种学术批评的回应之五
    授新近出版了《牟宗三哲学:二十一世纪启蒙哲学之先河》(1)卢雪崑:《牟宗三哲学:二十一世纪启蒙哲学之先河》,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版。。在该书中,她重新梳理了牟宗三思想,对当前牟宗三研究的一些著述提出了批评,其中也包括我的《贡献与终结——牟宗三儒学思想研究》(2)杨泽波:《贡献与终结——牟宗三儒学思想研究》(五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此前,我已写了四篇文章作为回应(3)这四篇文章分别为《再议“坎陷”》《再议“旁出”》《

    管子学刊 2023年2期2023-10-05

  • 牟宗三判教思维下的儒家实有形态说论衡
    的道路。其中,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建构最受学界瞩目,也最易招致误判,已有研究往往忽视了牟宗三形上学重建工作背后的“判教”思维。牟宗三在三个层面展开其“判教”工作:对观东西方哲学义理形态的“教外判教”;简别三教形上性格、实践形态、境界体验同异的“教间判教”;厘定儒释道三教各自义理形态的“教内判教”。值得注意的是,牟宗三在“教外判教”中,将西方传统形上学规定为“实有形态”,将中国传统哲学的义理形态规定为“实践形态”;但在进一步的“教间判教”中,他又将儒家的义理形

    现代哲学 2022年4期2022-11-22

  • 从“何以可能”到“如何实现”* ——论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的黑格尔辩证法原型
    新儒家阵营中,牟宗三被认为是最具有思想力度和最富有创新性的哲学家,他最突出的贡献就是为中国哲学赋予了一种理性的形式。但如何定位他所构造的“中国哲学形式”的性质与特征,却有待深入。国内学界一般是从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出发来阐发牟宗三的贡献,而对牟宗三与黑格尔哲学之间的关系,始终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梳理牟宗三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肯定”“否定”与“否定之否定”的历程,明确将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判定为黑格尔辩证法的“道德理性”版本形式,然后以此为线索重新考察牟

    社会科学 2022年11期2022-03-15

  • 牟宗三的阅读体悟
    410082)牟宗三(1909—1995),字离中,山东栖霞人,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最具原创性的哲学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一生勤勉自律,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对自己的学术成就和地位,牟宗三曾自谓“一生著作,古今两无”,他的学生蔡仁厚也称其是一位“高狂俊逸、透辟深彻的大哲”[1]。牟宗三不仅对儒、释、道义理进行过系统的疏解,开辟了儒家新“外王”的新路径,还以一己之力翻译康德的“三大批判”,是中国康德哲学研究的代表人物。牟宗三学术宗师地位的奠立,离不开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22年3期2022-02-08

  • 牟宗三与生生不息的文化生命
    摘要:牟宗三先生曾说凡是对人性的活动之所及,以理智及观念加以反省说明的,就是哲学。古代先哲对精神的反思,表现出来的是以“生命”为中心的形而上的反思,为这个民族开创了文明的精神传统,形成了中国人个体生命实践的引领,成为了中国人最基本的文化命运。正是这样反映出哲学作为人类文明的精华的根本特征,所以哲学思想所要揭示的真理,是跟人的文化生命是紧紧相连、密不可分的整体,亦是以民族的生命实践为基础和源泉。作者基于牟宗三先生的观点,对哲学与民族文化生命进行了反思与思考。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2021-11-24

  •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s Views of the Heaven–Human Relation: A Metaphysics of Value Approach
    ongsan 牟宗三 (1909–1995) and Tang Junyi 唐君毅 (1909–1978) were all committed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metaphysics. Although far from being as precise and subtle as Feng Youlans work, Xiong also made an attempt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

    孔学堂 2020年2期2020-07-18

  • 从《四因说演讲录》和《圆善论》论牟宗三的道家诠释 (中国台湾)
    [摘 要]牟宗三在《四因说演讲录》一书中,以亚里士多德四因说的哲学理论,来讨论中国的道家哲学,他牵强地认定,中国的道家是没有实体创生的意旨的,道家的道,是一个非实有以及非必然的理论模型。他还认为,老子的“无”概念,虽然有动力因的意思,但却只是一个作用的姿态,因此并没有真正的形上学意义的创造性,只是一套境界型态的形上学,而不是一套实有型态的形上学。其实,牟先生是把道家的工夫论命题,当作了形上学的命题在解读,因此导致了错解。在《圆善论》中,牟先生又借由郭象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06-04

  • Zhang Zai’s Neo-Confucian Guiding Principle and the Positioning ofHis Material Force Theory
    ongsan 牟宗三 (1909–1995), “that which was in the Great Harmony and able to create the order of the cosmos is called the Way.” From there he went on to say, “the first paragraph of ‘Great Harmony is the general outline of the entire

    孔学堂 2020年1期2020-06-01

  • “心”与“时间”* ——牟宗三哲学建构的一个线索
    度与广度而言,牟宗三的哲学尤其值得关注。从早年运思易理到后期哲学体系的建构,对“时间”的考察贯彻牟宗三哲学思考之始终。时间与空间密不可分,牟宗三对“时间”问题的考察也常常与“空间”相互联系,但“时间”更为根本。初涉哲思的他就已注意到,在中国思想传统中对时空问题少有具体讨论,也意识到时空观念在融贯中西思想尤其是为科学知识奠基中的重要性。随其学术生涯中运思对象、主题的变化,他的时间观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深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其着力学

    思想与文化 2020年2期2020-02-25

  • 中西哲学会通何以可能 ——牟宗三《中西哲学会通十四讲》读后感
    蒋国保牟宗三关于他自己“道德的形上学”体系的架构,由区分“道德底形上学”与“道德的形上学”开始。他认为,前者的重点在“道德”而非“形上学”,而后者则重点在“形上学”而非“道德”:“‘道德底形上学’重点在道德一概念之分析;‘形上学’是借用,义同于‘形上的解释’,而此等于分解的推演,即说明道德之先验性。‘道德的形上学’重点在形上学,说明万物底存在。此是唯一的可以充分证成的形上学。此独一的形上学,我们将名之曰‘本体界的存有论’,亦曰‘无执的存有论’。”(1)牟宗

    天府新论 2020年1期2020-01-09

  • 意志自律和心之自律
    于意志自律上。牟宗三同样强调道德法则的纯粹性,不同的是,他认为道德奠基于心之自律上。在坚持道德的纯粹性这一点上,意志自律和心之自律是一致的;不过两种自律也存在根本的差异。意志自律得出的形式的普遍法则,心之自律产生的是具体的普遍法则。意志自律无法融入到现象中实现自身、证明自身,心之自律则是可以转化现象而圆融的呈现自身的。關键词:康德;牟宗三;意志自律;心之自律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9)07-009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2019年7期2019-09-10

  • 牟宗三论德治及其不足
    化,未加阐明。牟宗三在其《政道与治道》中,从“理性之运用表现”与“理性之架构表现”角度诠释德治之治道与政道层面,将德治置于社会架构中考察。通过与《春秋繁露》比较后发现,传统德治只有“治道”、“运用表现”,欠缺“架构表现”,治道单线化,缺乏可操作性、可持续性,而该问题往往被忽略。传统德治有三大缺陷不能解决,根源在于缺乏体制架构,解决之道是:从“架构表现”入手,将“隶属格局”转变为“对列格局”,使“人治主义”转变为“法治主义”,以弥补人性之不足,德治才有真正实

    船山学刊 2018年3期2018-07-27

  • 陆王进路的事功观对当代新儒学之外王学的启发探析
    新儒家唐君毅、牟宗三致力掘发先秦、宋明儒学的内圣学特色,如何进一步思考内圣学与外王学的关联,实为重要课题。本文拟以陆九渊、王阳明心学的外王观为题,考察陆、王系统下的外王学特色,进一步思考继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之后当代新儒学外王学的可能发展。唐、牟着重陆王的成德之教,另外针对时代问题提出新外王学。随着时代变迁,时代议题已产生变化,在功利价值盛行的今日,有必要重新思考外王学方向。陆、王承自孔、孟的事功观是德业的理想,迥异于世俗功利的事功观。对现今社会带来的启

    孔学堂 2018年1期2018-05-14

  • 自律还是他律
    律与他律概念。牟宗三曾经把孟子的伦理学归入自律伦理学,相应地,就把荀子的伦理学归入了他律伦理学。与牟宗三的论断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韩国学者Janghee Lee,他认为荀子哲学是以心的自律性为中心的,从而其伦理学是自律伦理学。自律具有两种类型:先验哲学与经验心理学意义上的自律,这一结论是在上述几位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得出的。从康德哲学的角度来看,不能说荀子道德哲学是自律伦理学,从而反驳了Lee的观点。关键词:牟宗三;Janghee lee;自律;他律中图分类号:

    中州学刊 2018年3期2018-04-28

  • 牟宗三批判朱熹心性关系得失之检讨
    引言众所周知,牟宗三在他的丰富著述当中对宋明理学做出了眼光独到的诠释,很多结论已成为今天研究宋明理学绕不过去的观点。在这些结论中,他对性的诠释,可以说是其阐释宋明儒学,甚至整个儒学史的关键所在,同样也是他对宋明儒学进行分系,进而判定朱熹“别子为宗”的主要依据。在对性的诠释中,牟宗三认为,“存有”与“活动”应该成为判断各家学者所理解的性是否圆融、是否为儒家正宗的基本标准。①在他看来,从《论语》《孟子》再到《中庸》《易传》,性、天道、心三者逐渐贯通为一,形成了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2期2018-04-03

  • 牟宗三判定朱熹“别子为宗”的诠释漏洞
    想史中的定位,牟宗三做出一个“别子为宗”的论断。而牟宗三本人在中国哲学研究中的地位又可以说是“可以超越但不能绕过”。[1](P302)由此,疏解牟宗三关于朱熹“别子为宗”的论断就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是关于中国传统思想“正本清源”的一件大事。简单地说,牟宗三判定朱熹“别子为宗”的本体标准是:宋明儒正宗(或称大宗,包含濂溪、横渠、明道至五峰、蕺山以及象山、阳明)的本体是“即存有即活动”的,而朱熹的本体是“只存有不活动”的;在工夫论上,宋明儒正宗是“逆觉”,而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2期2018-04-03

  • 基于文化自觉的构建:牟宗三哲学观探本
    王文军牟宗三是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和集大成者,他吸收熊十力思想、佛教哲学、西方哲学尤其是康德哲学的核心理论,形成了融贯中西的开阔格局;他构建的哲学体系——道德形上学,体系宏大、内涵精深,对当代儒学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牟宗三这样一种中西并包的哲学体系同时也使得他对哲学本身的理解呈现出许多不同于先贤或时人的特点,这主要体现在他对哲学内核的界定、对哲学边界的划定、他的哲学方法论以及他对哲学发展的态度四个方面。而通过梳理牟宗三的哲学观,我们不仅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2期2018-01-29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该文论述了牟宗三先生的圆善论的渊源、根据、逻辑和意义,并对其进行了批判。牟氏圆善论的理论渊源有对康德圆善论的批判性的吸收和儒家传统思想。该圆善论的理论框架为康德式的,但是观念和内容则为儒家思想;其根据为“天人合一”,逻辑是因天道贯通人性,人即可以达到最高善。牟氏将幸福理解为一种审美的体验、生命体验,所以生命达到了某种高度具备了审美的眼光,对世界会有幸福的体验。牟氏的圆善论认为圆善是一个上通下达的过程是浑圆整体存在,在世事中有终极价值在现实中求终极价值,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12期2018-01-23

  • 康德圆善论与牟宗三圆善论之对比
    :本文对康德和牟宗三的圆善论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两者对于“最高善”、“圆善”、“圆善论”之根据的不同理解,追溯了背后的原因为各自宗教、思想背景的不同造成双方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准设有所不同,并评判了牟氏对康德圆善论的批判。本文试图论述牟氏对康德的批评根本上并非是哲学性的批判,而是从儒家的立场对康德所所持有的基督教理念不能认同。牟氏并未从根本上认同康德,也未在哲学上驳倒康德,而是通过吸收批判在康德圆善论的架构中填充了儒家的内核,建立了儒家意义上的圆善论。康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12期2018-01-02

  • 牟宗三《历史哲学》微探
    综合。关键词:牟宗三;儒家;历史哲学一、春秋与孔子春秋三百年是“周文”的多头表现期,假仁假义,有尊王之名,无尊王之实,各集团生命都有各自非理性的表现,其滋长、冲动或诸般失礼的事情是与经济形态无关的。这些是衰世的表现。然而将管仲齐桓的霸业与后世相较,不虚伪,不矫饰,不陷溺,不把持,顺民情而与人共乐,存亡继绝,尊王攘夷,实见有文化生命的荡漾和文化理想的提揭。这样说来,春秋三百年也不尽是衰世,实是在“周文”的教养中而尽其才情。孔子极称之。而孔子通体是一文化生命,

    大观 2017年9期2017-12-12

  • “良知”到底是准设还是实存?
    偏颇。关键词:牟宗三;批判;良知[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1牟宗三先生在《我与熊十力先生》一文中记载了其师熊十力先生与冯友兰先生的一次谈话:“熊先生对冯先生说:‘你说良知是个假定。这怎么可以说是假定。良知是真真实实的,而且是个呈现,这需要直下自觉,直下肯定。冯氏木然,不置可否。”在场的牟氏形容自己当时的感觉是“这霹雳一声,只是振聋发聩,把人的觉悟提升到宋明儒者的层次。”说“由熊先生的霹

    青年文学家 2017年30期2017-11-24

  • 牟宗三中西哲学会通之前提探微
    摘要:牟宗三在《中西哲学会通十四讲》一书中,梳理了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脉络,对中西哲学进行比较。他提出哲学是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依靠普遍性和特殊性,牟宗三给中西哲学会通以基底和途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牟宗三比较哲学的前提,依靠这一前提,牟宗三寻找到中西哲学会通之交点——生命和自然概念,并从康德哲学入手比较中西方哲学。普遍与特殊,自然与生命正是牟宗三中西哲学的前提,并且决定了比较的方法与结果,因此不能够忽视牟宗三中西哲学会通之前提。关键词:牟宗三;比较哲学;新

    魅力中国 2017年27期2017-09-14

  • 成德之教:牟宗三批评朱熹的理据和目的
    摘要:牟宗三关于朱熹理学思想的批评,有着自己的理由和根据。这样的理由和根据,根源于牟宗三对于儒学思想的发展历史的与众不同的解读和关于儒学思想的本质的与众不同的理解和诠释。由于牟宗三把儒学思想的本质理解和诠释为是为人的自觉自律的道德实践提供理论根据和思想支持,因此,从人的本性中揭示道德价值的来源和从人的本心即原初意识中发现道德意识,也就成为宋明新儒学继承和发展儒学思想的理论课题和历史使命。在他看来,朱熹的理学思想偏离了这一理论课题和历史使命,因此不是继承和发

    江淮论坛 2017年4期2017-07-07

  • 罗光、牟宗三对儒学形上学的不同诠释 ?
    同形态,罗光、牟宗三对儒学的形上学诠释则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两种形态。他们的诠释分别以士林哲学的理论架构和宋明儒学“天道性命相贯通”的睿识为视角,因而两家对儒学形上学的理论定位有很大的差别。本文尝试透过具体的文本分析,以阐明罗、牟儒学诠释的异同点,并作扼要的评论。关键词:形上学 儒学诠释 罗光 牟宗三作者廖晓炜,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讲师、哲学博士(湖北 武汉430074)。一、引言 [见英文版第102页,下同]长期以来,不少学者特别是西方的学者,习惯于将儒学局

    孔学堂 2017年1期2017-05-30

  • 朱熹“理生气”:一种心性论的解读
    入手进行解读,牟宗三又用孟子所谓浩然之气进行解读,最后把朱熹“理生气”解读为“气之依理而生,依理而行”,或“依傍这理而气始有合度之生化”。冯友兰晚年的《中国哲学史新编》,虽然没有对朱熹的“理生气”作出解读,但非常强调“气和理的关系是‘依傍”。至此,朱熹的“理生气”已经被解读为“依傍理而有气”,并得到合理的解释,而成为定论。〔关键词〕朱熹;理生气;刘源渌;吴廷栋;唐君毅;牟宗三〔中图分类号〕B24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7)

    社会科学研究 2017年3期2017-05-18

  • 现代朱子哲学研究述评
    友兰到唐君毅、牟宗三、钱穆的朱子哲学,着重分析他们的研究对于前人的创新以及他们之间各种重要学术观点的差异、冲突以及逻辑演变过程,特别强调冯友兰对于现代朱子哲学研究的开创之功以及唐君毅、牟宗三、钱穆的创新之处和相互冲突,动态地展示现代朱子哲学研究的学术思想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他们的各种学术观点作出深入分析,阐述新观点,力求有所突破。关键词:现代朱子哲学研究;述评;冯友兰;唐君毅;牟宗三;钱穆朱子,名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

    桂海论丛 2016年4期2016-12-09

  • 智穷见德:牟宗三谈生命“内转”的学问
    黄泰轲摘 要:牟宗三先生认为,身处“无体、无力、无理”的时代中,现代人身心痛苦成为一种常态,这种状况是现代人在征服外在物质世界过程中科学一层论、理智一层论导致的,真正的生命的学问更加关注人的精神需求问题,只有道德才能提撕人的生命向内转向上翻,中国哲学注重人的道德性、主体性,对人类生命“内转”的学问颇多启示与贡献。关键词:科学一层论;理法界;生命学问;内转;牟宗三中西哲学之比较与会通,是牟宗三先生极为重视的一项工作。牟先生认为,与重点关注“自然”的西方哲学相

    船山学刊 2016年3期2016-09-19

  • 对胡五峰哲学的当代诠释之反省
    研究法,其二为牟宗三先生的哲学型态分系说。笔者主张,概念范畴研究法以胡宏学为性学传统以有别于理学、心学、气学传统的分类方式,不易见出哲学理论的异同,也不易定位个别儒学系统的真正重点,不是一个好的分类系统,这主要是就朱汉民、王立新、向世陵三位教授的胡宏研究专著所进行的讨论。至于牟宗三先生以其儒家道德形上学的圆教理论之建构以为分判宋明儒学系统的做法,认为胡宏学正是一“以心著性”的圆教系统,既能充分展现客观面的本体宇宙学又能落实主观面的主体自觉心,正是宋明儒学圆

    船山学刊 2016年3期2016-09-19

  • 从“才性”至“灵性”
    杨勇摘 要:牟宗三的《才性与玄理》是其心性哲学断代研究的重要作品,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该书全面地体现了牟氏对道家和玄学的判释态度、哲学地位和思想意义等方面的内容。过去的研究作品多从其“道德形上学”的角度给出了牟氏的道家和玄学研究的特质,而本文将以“才性”之源到“灵性”之相的逻辑展开为线索,试图从道体论、生命论、境界论和审美论四个角度,对牟氏的玄学研究做出立体的诠释。关键词:牟宗三;儒家;道家;玄学牟宗三先生一生著作等身,其核心的理念是通过融会西方哲学,特别

    船山学刊 2016年4期2016-09-19

  • 牟宗三之“三统”、回应及其脉络
    2000)论牟宗三之“三统”、回应及其脉络孙业成,刘永刚 (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摘要]甲午惨败以及“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成长?”促使上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对以儒家为主流的传统文化存在价值的深刻检讨与反思。在那存亡继绝的时期,新儒家三圣(马一浮、梁漱溟、熊十力)逆潮流反行,毅然挺身而出捍卫孔夫子。由此而开出的以熊十力为领衔,牟宗三、唐君毅等发展的“心性之学”,则成为一时之显学。牟宗三之“三统”尤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4-04

  • “儒家自由观”的悖论与可能性:从严复到牟宗三
    能性:从严复到牟宗三[德]马恺之1著, 何逸逸2译(1.东吴大学 哲学系,台北 11102; 2.复旦大学 外文学院,上海 200433)摘要:随着全球现代主义的出现,我们有必要从更广、更国际而不单单是西方的角度来思考自由的规范性理想模式。根据当代黑格尔主义者罗伯特·皮平(Robert B. Pippin )和阿塞尔·霍耐特(Axel Honneth)的观点,当今自由主义在西方达成共识是某种集体的历史性成就。因此,为了更全面地理解现代自由的内涵,有必要思考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03-16

  • 牟宗三圆善论对康德圆善问题的解答
    200241)牟宗三圆善论对康德圆善问题的解答徐昇(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200241)牟宗三圆善论的基本思路是将康德哲学中的“德”“福”概念进行改造后套于两层存有论中来审视圆善问题,再以圆教模式予以解决。牟宗三所达成的圆善虽较之康德意义上的圆善发生了多重意义转化,但由于牟宗三视康德哲学为权教,故这些转化在其看来都是合法的,甚至是必然的。而且,不论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康德圆善问题的基本态势,即“如何使两个异质东西具有配衬关系”,在牟宗三的思路中一直保持着。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03-08

  • 儒教宪政:牟宗三“新外王”说新解
    昌儒教宪政:牟宗三“新外王”说新解王瑞昌摘要:论者一直普遍认为,牟宗三在其“新外王”说中的政治主张是“民主”。本文在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新外王”说提出了新的解读:牟宗三真正的政治主张实际上是“儒教宪政”。“民主”与“宪政”有原则性区别,牟宗三本人和许多旁观者所意谓的“民主”,如果细加推究,实际上主要是“宪政”。而且他推扬宗教之价值,并主张儒教为一“宗教”,且认为应当立之为国教以指导政治。与西方自由主义者之政治主张不同,其“新外王”说实际

    天府新论 2016年4期2016-02-13

  • 牟宗三误解了康德的“道德情感”概念吗?──与方旭东教授商榷
    李明辉牟宗三误解了康德的“道德情感”概念吗?──与方旭东教授商榷李明辉*【摘要】方旭东在其论文《道德情感是能力吗?──论牟宗三对康德“道德情感”概念的误读》中批评牟宗三对康德“道德情感”概念的误读。经我仔细检查方旭东的论点,发现牟宗三受限于英文译本或疏忽,的确有若干误译康德文本之处,但情节并不严重,基本上无碍于他对康德思想的正确把握。反倒是方旭东,由于他自己对康德哲学的隔阂,严重误读了康德的“道德情感”概念。【关键词】牟宗三;康德;道德情感;意志;意念一

    现代哲学 2016年2期2016-02-01

  • 冯友兰、牟宗三对朱熹“理”之不同诠释
    摘要〕冯友兰、牟宗三对于朱熹的“理”作了完全不同的诠释,主要在于:冯友兰把理诠释为“共相”,并在此基础上把理先气后诠释为“逻辑在先”,讨论理的“无动无静”;牟宗三则把理诠释为形而上的“存在之理”,并在此基础上把理先气后诠释为“形而上的先在”,特别强调理的“只存有而不活动”。虽然他们都认为朱熹的理是客观的,并否定气由理而产生出来,但是,牟宗三反对冯友兰“以新实在论的思想解析朱子”,并且强调朱熹的理“只存有而不活动”是对于理的道德意义的减杀。从这个意义上说,冯

    社会科学研究 2015年6期2016-01-19

  • 牟宗三“康德是否充分证成物自身”问题再讨论
    00444)牟宗三“康德是否充分证成物自身”问题再讨论李其中(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海200444)摘要:牟宗三认为康德未能充分证成物自身,而学界普遍反对这一观点,认为康德在其理论哲学中就已经通过“有显现必有显现者”这一必然命题证成了物自身。实际上,这一命题虽然被视为必然的,甚至是先验的,但却只能将物自身设立为一个理念而无法证成物自身。物自身最终是在实践哲学中通过基于道德法则的必然性推论而得以证成的。牟宗三与康德在物自身证成问题上的真正分歧在于,是否只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6期2015-12-08

  • 牟宗三哲学体系中“性”的内涵
    【摘要】牟宗三从超越的、逻辑的层面对“性”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性”是一个立体的概念,从本体角度“天命之为性”,从主体角度“尽心即性”。然而,要真正内化为人的道德心性,必须在不断的道德践行中内化培养。对“性”的规定,不仅是一个本体论意义的概念,更是道德主体化的路径,对道德建设具有极高的价值。【关键词】牟宗三 性 性体 心体 工夫【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性”之概念梳理《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对“性”的解释有六层涵义:“1、性格;2、物质所

    人民论坛 2015年35期2015-09-10

  • 牟宗三哲学思想建构
    50080)一牟宗三作为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毕生致力于以康德哲学为主的西方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会通。他发表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是关于周易方面的《从周易方面研究中国之玄学与道德哲学》,从这部著作算起,他的学术生命延续了60年。牟宗三的学术经历与他人不同,尽管他最开始是从中国哲学入门,但是很快就离开这个领域,改从西方哲学做深入的研究。在抗战期间,北大清华均迁往外地,在艰苦的岁月中,牟宗三东奔西跑,据说他带在身边的东西很少,但是仍带了两大本逻辑典范。后来他自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08-15

  • 从“十力学派”的视角看牟宗三儒学思想的贡献
    占有重要位置。牟宗三从熊十力那里继承下来最为重要的东西,是秉持道德的传统,是坚守道德的理想主义。在此过程中,牟宗三对熊十力学术思想也多有继承和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对于儒家心学学理有深入开拓,以及对新唯识论义理有进一步推进这两个方面。从这个视角出发,牟宗三在现代新儒家发展脉络中的地位或许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关键词〕熊十力;牟宗三;十力学派;现代新儒家〔中图分类号〕B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5)02-0135-06近代以来,

    社会科学研究 2015年2期2015-05-05

  • 牟宗三的国家论述及其理论意涵
    廖晓炜牟宗三的国家论述及其理论意涵廖晓炜摘要:牟宗三哲学思考的核心关切可以归结为如下问题:儒家式的现代性何以可能?其具体意涵较为清晰地体现在他的国家论述中。牟宗三的国家论述与其对近代中国之前途和命运问题的关注,内在地关联在一起,主要指向的是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针对康有为等人无政府主义的立场,牟宗三从文化哲学的角度论证国家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就国家的政治意涵而言,牟宗三在反省政道观念的基础上认为民主政治是国家政制的最终形态;就国家的文化意涵来看,每一民族国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15年6期2015-02-21

  • 政治的客观性及其转进——牟宗三对中国传统政治困局问题的探索
    及其转进 ——牟宗三对中国传统政治困局问题的探索张晚林[摘要]政治的客观性是指民主政治中政治运行的规范与律则,牟宗三认为,政治的客观性建立之条件是政权的民主而不是治权的民主。而传统中国乃是一文化单位,而非严格意义上的政治国家,故可有治权的民主,但无政权的民主。这样,牟宗三在《政道与治道》中主张:传统中国要建立政治的客观性,必须由治权的民主转出政权的民主,且是唯一的出路。同时,在现实上,要正视阶级的出现,因为阶级的分化与竞争是转出民主政治的物质条件。但牟宗三

    天府新论 2015年3期2015-02-12

  • “作为天理的民主”:从《政道与治道》到政治儒学的开展
    一种概念突围,牟宗三先生的政道与治道论为现代秩序重构开辟出了一个本源性的理论再生视野。民主理念代表的公共精神被视作儒家天理意义上的现代秩序构造性原则。当代政治理论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反思性资源来审视此种政道论的思想价值与理论缺陷,而由之形成的中国政治传统智慧的再提炼与开拓也需要在一个更为宽广的共和宪制视野中寻找新机。[关键词]牟宗三;政道;治道;天理;民主自新文化运动揭橥“德先生”的大旗,民主就成为现代国人前仆后继、不竞不已的政治理想。与之关联,儒家传统

    天府新论 2015年3期2015-02-12

  • 孔子与中国哲学中的非实体主义思想
    联系在一起的。牟宗三对孔子思想的诠释揭示了中国文化对生命的注重与把握,这种注重与把握不是西方实体主义式的,而是一种中国文化所特有的非实体主义的道德、宗教与政治的注重与把握,表现为“正德、利用、厚生”以及敬畏天命的观念形态与实践活动。在新时代的儒学复兴的潮流中,孔子哲学的非实体主义思想必然对未来的哲学,尤其是未来的中国哲学,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关键词:孔子;牟宗三;非实体主义;中国哲学;世界哲学作者简介:王兴国,男,哲学博士,深圳大学哲学系、国学研究所教授

    求是学刊 2014年4期2014-08-27

  • 开辟牟宗三哲学研究的新视域与新境界——评张晚林教授新作《“道德的形上学”的开显历程》
    现代哲学史上,牟宗三被视为港台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与现代新儒学发展的巅峰。自上世纪90年代起,国内学界虽已开始关注和研究牟宗三学术思想,但从总体上看,相关的研究专著并不多见。截至目前,国内对牟宗三哲学的研究较为集中于道德的形而上学,而且是从康德哲学的角度入手,着力探究牟宗三哲学与康德哲学之间的关联。应该说,这样研究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虽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亦有其不足与限制。众所周知,牟宗三是以一人之力完成康德的三大批判译注而闻名于世;而且,他特别重视康德哲学的重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6期2014-03-29

  • 开辟牟宗三哲学研究的新视域与新境界——评张晚林教授新作《“道德的形上学”的开显历程》
    现代哲学史上,牟宗三被视为港台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与现代新儒学发展的巅峰。自上世纪90年代起,国内学界虽已开始关注和研究牟宗三学术思想,但从总体上看,相关的研究专著并不多见。截至目前,国内对牟宗三哲学的研究较为集中于道德的形而上学,而且是从康德哲学的角度入手,着力探究牟宗三哲学与康德哲学之间的关联。应该说,这样研究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虽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亦有其不足与限制。众所周知,牟宗三是以一人之力完成康德的三大批判译注而闻名于世;而且,他特别重视康德哲学的重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6期2014-03-29

  • 牟宗三幸福观探略——基于《圆善论》的考察
    的现代新儒家,牟宗三亦积极参与幸福问题的探讨,《圆善论》正是这一形上思辨的主要成果。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现代新儒学研究思潮的勃然兴起和牟宗三学术论著的陆续引进,《圆善论》引起了我国大陆学界的极大关注,但鲜有论者从幸福视阈加以分析论证①查中国学术期刊网,这方面的文章仅有杨泽波先生《“赋予说”还是“满足说”——牟宗三以存有论解说道德幸福质疑》一文论及牟氏的幸福学说。。为此,笔者拟以幸福为切入路径,以《圆善论》为研究对象,对牟宗三幸福观展开初步的梳理与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1期2013-08-15

  • 现代新儒家的事功思想与道德教化
    给出新的说法。牟宗三认为,人的“智的直觉”即本心、良知,它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从现代新儒家的说法中可以看出,事功与教化是一致的,事功是实现教化的方法和手段,教化是事功的最终目标。关键词:新儒学;事功;教化;梁漱溟;冯友兰;牟宗三中图分类号:G40-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3-0132-02“事功”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与《商君书》等典籍,有劳作之意,它强调统治者只有多做对人们有益的事,使人们相信他,人们才能拥护他

    教育探索 2013年3期2013-03-28

  • “道德的形而上学”研究中的康德哲学资源及其限制 ——评陶悦新著《道德形而上学——牟宗三与康德之间》
    德形而上学——牟宗三与康德之间》刘爱军(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纵观中国的哲学界,在有关中国哲学的当代研究中,对于牟宗三哲学的个案性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一个持续的热点。一方面,许多博士生和硕士生都选择了牟宗三思想作为他们毕业论文研究的对象,许多有关牟宗三哲学方面的学术文章也逐年增加;另一方面,中国内陆出版界近十五年来对于牟宗三哲学著作的引进和出版也如火如荼。20余年来,大陆学术界由对于牟宗三哲学的陌生、了解再到系统性的学理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2期2012-08-15

  • 王兴国教授著《牟宗三》出版
    王兴国教授著《牟宗三》出版深圳大学哲学系与国学研究所王兴国教授所著《牟宗三》一书,作为由中和化德传媒有限公司策划的“大家精要丛书”之一,2011年1月由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10万字,分为7章:第一章 牟宗三与栖霞牟氏家族,第二章 乡间的一个“野人”,第三章 生命之思的第一步,第四章 艰难岁月中的人性人情和哲学奋斗,第五章 说法与判教,第六章 道德的形上学概要,第七章 牟宗三及其哲学贡献和影响。全书简要和生动地叙述了中国当代最富有原创力和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3期2011-04-12

  • “坎陷”概念起于何时? ——关于牟宗三“坎陷”概念提出过程的考察
    出自己的方案。牟宗三也不例外,他提出的方案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坎陷论——通过“良知自我坎陷”开出科学和民主。但“坎陷”这一概念最早起于何时,学界则有不同说法。其中一个较有影响的说法来自傅成纶。傅成纶是牟宗三的早年弟子,在1992年山东大学举办的“牟宗三当代新儒家学术思想研讨会”上有一个专题发言。其中提到,1947年四五月间,他同牟宗三住在一起。牟宗三此时为思考问题常常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一天早上,忽然惊喜若狂,高声惊呼,“我终于把问题想通了”。据傅成纶说,这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1期2011-04-10

  • 牟宗三易学思想的演变
    蒋玉智摘要:牟宗三的易学是其原创性哲学的重要内容,体现着时代精神。他的早期著作《从周易方面研究中国之元学及道德哲学》,以罗素哲学、数理逻辑、新实在论解读《周易》,阐述了自然哲学和自然主义道德论,对缺乏科学与逻辑并高度意识形态化而成为人性之桎梏的中国传统文化补缺救失;在中后期,面对物质主义和唯科学主义在世界的泛滥,寻求人类的终极关怀,创立道德形上学,其易学即为这一体系的构成部分。牟氏易学的发展既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也显示出其视野由中国到世界的逐步开阔化。关键词

    周易研究 2010年2期2010-01-10

  • 从“存有之理”到“存在之理”
    心则是天理观。牟宗三认为,朱子依儒家典籍而存有论地断定天理为天地万物的本体,此天理是“存有之理”;但朱子通过从“然”反推其“所以然”之“存有论的解析”,并通过格物穷理的方式把握此“所以然”,从而使天理从“存有之理”转变为存在之“然”之存在性,即所谓“存在之理”。从朱子的论述来看,牟宗三的分析是有合理性的。不过,尽管朱子将天理从“存有之理”转变为“存在之理”,从而在成德上有所歧出,但其所开创的理性认知进路则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关键词:朱子;牟宗三;存有之理;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5期2009-10-20

  • 牟宗三“政道与治道”之论说的辨析和反思
    理论成果之一,牟宗三的“政道与治道”之论说相对于其“良知自我坎陷说”而言,具有理论上的独立性。大致说来,“良知自我坎陷说”要解答的是,如何在儒家“内圣之学”的基础上“开出”民主政治和科学的问题;而“政道与治道”之论说,则是为了回答传统儒家的“外王学”或“治道”在民主政治中的价值和地位的问题。因此,如果“政道与治道”之论说能够言之成理,那么即便我们不能认同“良知自我坎陷说”,它也应该值得我们研究与分享,但是这一论说却存在着诸多理论混乱和逻辑矛盾。但对这一论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5期2009-10-20

  • 超越“科玄论战”
    了界限的划定;牟宗三则更进一步,以探讨中西哲学的差别人手,由分析作为“心本体”之三个不同的“我”的关系,阐释了科学与哲学之辩证的诡谲关系。回顾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历程,可以显现中国哲学界在这一问题上由浅入深的轨迹。关键词:科玄论战;科学;玄学;熊十力;牟宗三中图分类号:B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283(2009)05-0034-071923-1924年,在国内学术思想界爆发了一场掀起波澜的学术论战。这场论战是围绕着科学与人生观而展开的,由于人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5期2009-10-20

  • 他人食饱,公无馁乎?
    学 审美直感 牟宗三〔中图分类号〕B2482;B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9)06-0048-07儒学在何种意义上可以被称为一种政治哲学?支持者可能会说,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个事实,中国儒学传统自孔子以来就一直以“内圣外王”为依归,即是明证①。然而,儒学中的内圣外王思想是否应该在西方意义上的political philosophy的框架下得到解读?这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而是牵涉到儒家思想与当代生活是否可以融通、

    人文杂志 2009年6期2009-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