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束

  • 摇摆条件下含花瓣形棒束自然循环系统特性
    优势,花瓣形燃料棒束可采用紧密排列布置技术,在小型反应堆中应用前景广阔。俄罗斯最早开展螺旋花瓣型燃料棒相关研究,并应用在核动力破冰船中[2-3]。Nikolai等[4]在氦冷快堆堆芯中采用螺旋花瓣型燃料组件,以及二氧化钚和贫化铀混合物颗粒的核燃料。Conboy等[5]研究发现,在相同工况下,采用花瓣形燃料的压水堆堆芯,功率比传统圆柱形燃料棒增加47%。Garusov等[6]在额定功率下,考虑流通截面和表面粗糙度影响,得到了花瓣形棒束通道阻力系数和努塞尔数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23年12期2024-01-08

  • 玫烟色棒束孢转录组测序及潜在致病相关基因分析
    虫的防治。玫烟色棒束孢(Isariafumosorosea)作为一种有名的杀虫真菌,在国内外害虫防治中已得到广泛认可,其寄主广泛,包括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innaeus)、烟粉虱(BemisababaciGennadius)、棉蚜(AphisgossypiiGlover)等46个科重要的农业和果树害虫[1-3]。目前,有关玫烟色棒束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学、生理生化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4-6],而关于其功能基因的挖掘和研究相对较少

    浙江农业学报 2023年9期2023-10-12

  • 铅铋堆堆芯燃料组件棒束弯曲工况下流动换热特性研究
    的形式,无法体现棒束弯曲导致的流道阻塞。国内针对带绕丝的快堆组件的模拟研究也逐渐发展起来。刘洋等[6]针对钠冷快堆燃料组件实施了CFD模拟计算,利用CFX软件在呈三角形排列的7、19、37以及61棒束数目下对绕丝组件内部的热工水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孙畅等[7]采用流固耦合的方法对19棒束绕丝组件进行了相关计算,研究关注了入口流速和功率变化对组件内速度、温度等特征量的影响。由于铅铋与结构材料的相容性较差,尤其需要考虑燃料包壳材料在液态铅铋中的腐蚀,此外辐照肿胀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3年8期2023-08-30

  • 基于高精度子通道程序的棒束临界热流密度机理模型
    。因此,准确预测棒束临界热流密度(CHF)并提高CHF是压水堆设计的最终目标,以提高反应堆的经济性和安全性[2]。由于压水堆堆芯燃料组件复杂且独特的几何形状(如紧凑的棒束结构、搅混翼格架和导向管)以及宽范围的运行工况,准确预测棒束CHF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目前,工程上常用的棒束CHF预测方法是针对感兴趣的工况开展大规模棒束CHF实验并利用其数据开发特定棒束结构的CHF关联式。使用子通道分析程序建立特定棒束几何结构的数学物理模型,并采用集总参数的方法将子通道内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3年8期2023-08-29

  • 秦三厂全堆芯乏燃料清空方案研究
    内装12 根燃料棒束,全堆共装载4 560 根燃料棒束。在反应堆堆芯AC 两侧各布置一台由原加拿大原子能公司(现坎杜能源公司)设计制造的核一级设备装卸料机装置,它是重水堆更换核燃料的关键设备。2 乏燃料清空工艺研究秦三厂在燃料通道清空操作时,建议采用装卸料机清空工艺。正常燃料通道清空操作主要是利用上、下游装卸料机的相互配合,完成燃料通道的清空操作。燃料通道清空过程中装卸料机的通常几个操作:(1)在辅助孔道,将两侧装卸料机里的备用屏蔽塞从装卸料机仓M 管里卸

    科技视界 2022年21期2022-11-08

  • 螺距对星形螺旋燃料棒束通道内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影响
    件几何结构对燃料棒束通道内流体的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影响对提高燃料性能极限至关重要。典型压水堆燃料组件通常带有一系列沿轴向规则排布的定位格架,定位格架在对燃料棒进行定位的同时还可增强燃料组件内的流动传热特性。带搅混翼定位格架结构设计对燃料组件的热工水力性能影响巨大,IN等[1-2]为获得定位格架上搅混叶片的最佳设计,开展了一系列棒束通道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了不同叶片角度计算得到的搅混效果,得到最佳叶片角度为35°。LEE和CHOI[3]分析了小涡流搅混翼(SSV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5期2022-10-21

  • 棒束孢交配型基因MAT的群体分布特征
    ,是由虫生真菌蝉棒束孢〔IsariacicadaeMiquel;同物异名:蝉拟青霉Paecilomycescicadae(Miquel) Samson〕寄生蝉若虫后形成的菌虫复合体[1]。早在南北朝的《雷公炮炙论》中已有记载,历代医药典籍对蝉花有大量描述,其具疏散风热、透疹、明目退翳的功效[2]。近代研究表明,蝉花有改善肾功能、抗肿瘤、降血糖等药理作用[3-4],临床上有望成为冬虫夏草的替代药。蝉花主要生长环境为竹林以及热带和亚热带的阔叶林等,遍布在中国秦

    贵州农业科学 2022年9期2022-09-30

  • 自然循环系统摇摆条件下棒束通道内传热特性研究
    610041)棒束燃料元件是目前压水堆采用的主要燃料组件。由于其特殊的几何结构,子通道间流体存在搅混与横向二次流,流动及传热特性相较矩形通道、圆管等简单通道更为复杂。特别是在自然循环工况下,系统流速较低,通道内的流动传热特性受外力影响较大。与陆上核电站不同,核动力舰船、船舶、小型浮动核电站等会受到海浪影响,经常处于倾斜、摇摆、垂荡等瞬变运动下。当反应堆处于自然循环工况下时,这些海浪的瞬变运动会改变冷热源高度差,进而改变自然循环的驱动力;同时运动条件会产生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2年8期2022-09-06

  • 环形燃料棒束再淹没行为实验研究
    针对圆管、环管、棒束、窄缝等各类几何结构开展了大量再淹没实验及理论研究[2]。Duffey和Porthouse[3]开展了不同材料的圆管和环管内再淹没实验,研究了再淹没流量和水力直径对骤冷前沿推进速度Vqf的影响。Edelman等[4]进行了均匀加热圆管内底部再淹没实验,获取的实验结果包括骤冷前沿推进速度Vqf、膜态沸腾传热系数hfb、最小膜态沸腾温度TMFB和空泡份额。Xu等[5]基于均匀加热单棒通道再淹没实验,探究了再淹没速度、初始壁温和线功率密度对再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2年8期2022-09-06

  • 燃料组件导向管冷壁效应对CHF影响试验研究
    重要。存在于格架棒束式燃料组件中的导向管与燃料棒相比是不发热的,其以一种冷壁面的形式存在,会引起其附面层流体增加而导致周围冷却燃料棒的有效冷却剂减少,进而可能会对棒束的CHF产生影响,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冷壁效应[1]。文献[2-5]认为导向管冷壁会对CHF产生显著影响,并通过试验提出了相应的冷壁效应因子,文献[6-7]认为棒束结构下导向管冷壁对CHF的影响并不明显。从核安全角度来说,获得燃料组件CHF冷壁效应因子以确保CHF计算的保守性是工程设计必须要解决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2年6期2022-06-25

  • 燃料元件棒束通道横流特性数值研究
    213)0 引言棒束燃料元件在核能领域得到普遍应用,棒束通道内热工水力研究是堆芯热工安全关注的重点。目前棒束通道内热工水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位格架对流动及搅混特性的影响方面,包括实验与数值研究等。和搅混过程相比,棒束横流特性不仅影响子通道能量输运,还将引起净质量转移,因此棒束的横流特性十分关键,尤其是横流阻力系数是子通道分析的关键封闭模型。棒束通道热工水力研究主要包括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等,实验研究一方面可真实反映棒束通道流动特性,另一方面可为数值模拟结果提

    科技视界 2022年12期2022-05-20

  • 玫烟色棒束孢对黄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弱[2].玫烟色棒束孢(Isariafumosorosea)又称玫烟色拟青霉,是农业害虫防治中常用且分布广泛的昆虫致病真菌[3].玫烟色棒束孢可用来防治温室黄瓜上的烟粉虱等害虫,但在使用过程中是否会像化学农药一样对寄主植物产生影响就不得而知.因此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玫烟色棒束孢对黄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进而推测出玫烟色棒束孢在防治害虫时对寄主植物无影响,为该菌株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不同浓度玫烟色棒束孢孢子悬浮液的配制本实验所

    吕梁学院学报 2022年2期2022-04-29

  • 玫烟色棒束孢菌固体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0004)玫烟色棒束孢菌(Isaria fumosorosea)是一种国际上研究和应用都较为广泛的生防真菌,分布于世界各地,其寄主资源丰富,具有高毒力,能在环境中繁殖且不易产生抗性[1,2]。近年来,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致力于玫烟色棒束孢菌的研究,不断有新的玫烟色棒束孢菌株被分离、鉴定和注册登记,菌株的生长和培养条件、侵染途径和机理等特征逐渐明确。目前已发现玫烟色棒束孢菌可侵染柑橘木虱[3,4]、桃蚜[5]、烟粉虱[6]、小菜蛾[7]和茶卷叶蛾[8]等一些重

    农业与技术 2022年4期2022-03-07

  • 快堆全堆芯热工流体子通道并行模拟技术研究
    堆组件为由若干个棒束以六角形排布组成的六角形组件,快堆堆芯由若干六角形组件按一定规则排列而成。组件和棒束均为快堆堆芯中真实存在的实体,组件和棒束均有燃料组件/棒束、控制组件/棒束两种类型。子通道是在堆芯中人为进行划分的,快堆堆芯组件中在不同位置划分了不同类型的子通道,如图1b所示,包含组件内部类正三角形的中心通道,组件边缘处的边通道和角通道。除此之外,子通道分析方法为了模拟子通道之间流体的横向搅混,还需要在两个相邻的子通道之间划分边界。如图1b所示,根据边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1年9期2021-09-16

  • 加/减速流动下棒束通道内速度分布和湍流特性研究
    展流量波动条件下棒束通道内瞬时流场结构研究对于揭示流量波动下燃料组件内流动传热机理具有重要作用。现有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多适用于棒束通道内稳态流场测量,获得定常流动下棒束通道内速度分布、湍流强度、雷诺应力等,已利用该技术开展了大量关于棒束通道内流体交混特性的相关研究[6-10]。然而流量波动下燃料组件内瞬态流场需应用PIV长时间的连续高频拍摄,但脉冲PIV受拍摄频率的制约,高频PIV受内部存储的制约,因此需要改进现有技术实现对流量波动工况的连续高频拍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1年9期2021-09-16

  • 不同来源蝉棒束孢遗传异质性研究
    谢继宇不同来源蝉棒束孢遗传异质性研究陈名君1,鲁林琴1,林 俨1,刘玉军2,谢继宇1(1. 安徽农业大学微生物防治省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36;2. 安徽省科学技术研究院,合肥 230031)蝉棒束孢是一种昆虫病原真菌,也是传统的中药材料,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利用ISSR-PC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集自不同地理位置的42株蝉棒束孢遗传异质性进行分析,9个引物共得到141个特异性条带,其中多态位点比率为94.7%。从种群水平上来看,宣城敬亭山种群(Pop A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21年3期2021-08-13

  • 土壤中棒束孢菌的生物多样性及对黄曲条跳甲的活性
    liae、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原名玫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fumosoroseus)、蜡蚧轮枝菌Lecanicillium lecanii等[3]。作为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属,现已发现的棒束孢属真菌有100多种,在生物防治和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蝉棒束孢I. cicadae和细脚棒束孢I. tenuipes是一种药食两用真菌,在东亚地区被用于制作传统中草药和保健品[4],具有降血糖、抗肿瘤、抗菌、抗抑郁、抗氧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1年4期2021-07-24

  • 海外“华龙一号”可燃毒物组件抓具机械结构改进
    ,可燃毒物组件(棒束)在插回过程中由于抓具中心与支撑板中心产生较大偏差,或者棒束与支撑板间隙过小,往往会出现可燃毒物组件(棒束)卡在支撑板的现象。海外“华龙一号”的可燃毒物组件抓具棒束与支撑板理论间隙为9.72 mm/9.74 mm(见图1),而海外某核电30万kW机组为9.07 mm。所以,若可燃毒物组件棒束无严重弯曲,同时抓具头与支撑板中心位置偏差在要求范围内,将不会出现组件卡在支撑板上的现象。图1 棒束与支撑板理论间隙9.72 mm/9.74 mmF

    中国核电 2021年5期2021-06-24

  • 脉动流条件下棒束通道阻力特性研究
    此,有必要对燃料棒束在流量波动条件下的阻力特性进行研究。国内外学者针对稳态流动下燃料组件的单相阻力特性开展了大量研究[1-3]。由于棒束通道几何结构的复杂性,大部分研究结果都是基于试验方法得出的摩擦阻力系数经验关系式。Rehme[1]通过试验和理论结合的方法,导出了计算燃料棒束通道中层流和湍流的摩擦阻力系数计算公式。Su等[4]、Bae等[5]通过积分流动区域的速度分布,得到了燃料棒束通道中的湍流摩擦阻力系数。然而,它们的计算过程非常复杂,所以没有得到广泛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1年5期2021-05-24

  • 两种表面活性剂对玫烟色棒束孢PF904菌株侵染小菜蛾幼虫的影响
    重要作用。玫烟色棒束孢Isariafumosoroseus作为一种重要的虫生真菌,能寄生鳞翅目、鞘翅目和膜翅目等8目的多种有害昆虫(Zimmermann, 2008)。但由于其杀虫速度缓慢、防效不稳定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虫生真菌孢子在昆虫体表的成功附着和萌发是其侵染害虫的关键,但由于孢子悬浮液润湿性和分散性差,直接喷施于靶标植物和害虫时,在植物和虫体表面的附着率低,从而导致虫生真菌侵染率降低、杀虫速度下降。因此如何提高真菌孢子在植物表面

    昆虫学报 2021年2期2021-04-13

  • STAR-CCM+与一维用户程序耦合方法
    数压水堆,堆芯为棒束通道结构。因此研究棒束通道内的热工水力特性对于彻底了解核反应堆的运行机理至关重要。若反应堆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了事故,非能动安全系统就会发挥作用以确保反应堆的安全,因此棒束通道内的自然循环流动特性是值得研究的。由于棒束通道结构的特殊性,有许多学者通过实验、数值模拟进行研究[1-5]。实验研究可以得到更为准确、更令人信服的实验结果,数值模拟研究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对于想要较为精准地通过数值模拟来研究自然循环条件下棒束通道的热工水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20年11期2021-01-22

  • 脉动流下棒束通道内流场与湍流特性的PIV实验研究
    式布置构成特殊的棒束通道形式流动结构更为复杂。在早期的研究中由于测量技术的限制,学者们多采用侵入式方法测量棒束通道内的流场信息。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非接触式测量得到了广泛应用。俞洋等[8]、陈仕龙等[9]通过单点测量技术激光多普勒测速(LDV)方法研究了棒束通道内的湍流信息。Qi等[10]和Li等[11]通过折射率匹配与粒子图像测速(PIV)得到了定位格架下游的全场速度与湍流信息,并分析了定位格架的交混作用。通过前人研究可知:1) 较为紧密的栅元结构使得棒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1年1期2021-01-21

  • 控制棒棒位指示器故障分析
    控系统B2-1 棒束棒位指示器故障,导致电厂主控室操纵员无法监视B2-1 棒束棒位。排查故障信号来源,确认故障点在反应堆厂房,需停机并将反应堆后撤至正常冷停堆实施检修,但仅为处理此故障停机,将影响电厂经济效益。根据电厂规范要求,棒位指示故障需执行缓解措施:每8 h 测量一次堆芯中子注量率,辅助监测故障棒束棒位。文章主要分析通过补充缓解措施,确保B2-1 棒束棒位指示故障不影响电厂安全生产,电厂可维持满功率运行到寿期末,停机处理此故障。1 故障情况和相关规范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年21期2021-01-05

  • 昆虫病原菌玫烟色棒束孢及其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生病原真菌玫烟色棒束孢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研究现状,旨在为玫烟色棒束孢进一步深入研究及生物防治和人类药物治疗提供参考。1 昆虫病原菌概况玫烟色棒束孢(Isariafumosorosea)因曾被划分为拟青霉属[2],故亦称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fumosoroseus),作为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其地理分布和寄主范围广泛,可寄生同翅目、双翅目等多种昆虫,是茶树、蔬菜等果树害虫的重要致病菌[3]。微生物维持自身生命活动需要一定的营养和繁殖条件,其

    农技服务 2020年9期2020-12-16

  • 5×5棒束通道内流动转捩特性研究
    610041)棒束通道的流动传热特性在反应堆热工水力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内部复杂多变的湍流特性是堆芯热工水力研究的重点之一,其中流动转捩现象是研究湍流特性的重要环节。转捩点一般是指从层流转变到过渡流的临界雷诺数,Hawley等[1]和Cheng等[2]提出该点可通过沿程阻力系数的拐点判断。不同于光滑圆管层流与过渡区具有明显界限,棒束通道流体转捩点并不明显[2-3],因此有必要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国内外学者对圆管、棒束通道、平板流动的转捩情况已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0年12期2020-12-15

  • 六边形排列的7棒束通道内液态钠流动换热特性试验研究
    析具有重要意义。棒束几何结构广泛存在于快堆堆芯、太阳能热电、快中子谱模块小堆、大型商用、空间裂变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和钠冷快堆的高温换热器等工程领域[6-7]。国内外学者对棒束通道内的流动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和理论探索。对于棒束通道内的流动特性,Rehme等[8-9]对六边形排列的棒束通道内的压降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空气和水作为工质进行试验研究,考虑了一些参数的影响,如雷诺数Re、外管形状(圆形和六边形)和栅距比等,建立了垂直棒束通道内的摩擦系数关系式。Che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0年9期2020-09-16

  • 冷却剂与含格架燃料棒束多场耦合分析
    成燃料组件的燃料棒束结构中,定位格架是用于支撑堆芯燃料棒束的弹性结构构件,对燃料组件的热工和结构特性影响较大。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工具对燃料组件内单相和两相流动现象的研究已十分丰富[1-3],对组件结构与冷却剂相互作用进行的流固耦合研究也日渐增多[4-6],但目前的研究大多仅限于单向流固耦合,对涉及到结构场、温度场和流场的双向多场耦合情况研究较少。本文采用数值模拟计算中的多场耦合分析方法对冷却剂与含格架燃料棒束进行多场耦合模拟,分析研究冷却剂与燃料组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0年8期2020-08-10

  • 重水堆乏燃料传输过程中异常分析及响应
    C杆失效、乏燃料棒束挡块无法回撤或者乏燃料升降斗下降动作失效等异常工况,都会引起中断,从而使乏燃料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基于F/M在乏燃料传输的整个过程分析,列举四种常见异常工况进行分析:(1)料仓无法转动。(2)C杆失效。●C杆的位置指示失效;●C杆机械传动失效。(3)乏燃料升降斗下降过程中失效。(4)乏燃料棒束挡块无法回撤。针对以上可能导致卸料中断的异常工况,下面将逐一详细的分析。1.1 装卸料机料仓无法转动卸料过程中燃料在料仓内的位置。F/M在正常卸料

    科技视界 2020年19期2020-07-30

  • CANDU堆通过冷却剂133Xe浓度趋势查找破损燃料
    势,推测破损燃料棒束的入堆时间,确定破损燃料棒束所在的冷却剂环路。通过换料前后的133Xe浓度变化趋势,可以确定通道内是否存在破损棒束,以及破损棒束是否卸出堆芯。1 冷却剂133Xe浓度的变化机理冷却剂中的133Xe浓度变化机理如图1。新燃料入堆后裂变产生133Xe,燃料元件内的133Xe 浓度呈指数规律上涨,133Xe半衰期为5.3天,大约辐照20天后达到稳定浓度。CANDU6反应堆热中子通量为1014cm-2·s-1量级,燃料元件内的133Xe达到稳定

    核科学与工程 2020年2期2020-06-21

  • 自然循环棒束形通道流动不稳定性起始点研究
    反应堆堆芯内存在棒束形通道,在核反应堆运行中,棒束形通道内有可能会因受到热力学因素诱导而产生流动不稳定性振荡:莱迪内格流动不稳定性、密度波不稳定性(DWO)、热力学不稳定性(THO)和压力降不稳定性(PDO)[2-3]。这些不稳定性会造成装置的机械振动、热力学疲劳,使系统难以操控甚至损坏装置[4-5]。例如,对于超临界水反应堆,流动不稳定性造成的水物性参数改变,尤其是水的密度,会威胁到反应堆运行安全[6-7]。因此,核反应堆系统要求尽量避免或预判这些不稳定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0年2期2020-02-25

  • 玫烟色棒束孢IF-1106 对2 种果树蚜虫的致病力
    要的作用。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作为一种重要的丝孢类昆虫病原真菌,主要作为对付粉虱科(Aleyrodidae)、蚜科(Aphidinea)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的真菌杀虫剂而被研究和开发[13-14]。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生物安全与生物防治研究组发现并分离出一株具有较高致病力的生防菌株玫烟色棒束孢IF- 1106,该菌株有致病力高、杀虫谱广和对人畜安全的优点。前期研究表明,其对烟粉虱室内致死率可达80%以上,是一种极具推广价值的新型生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11期2019-11-21

  • 一株寄生茶大灰象甲的棒束孢菌的分子鉴定
    象甲的发生危害。棒束孢是一类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可侵染多种农林害虫,该属包含环链棒束孢Isariacateinannulata、细脚棒束孢I.Tenuipes、粉棒束孢I.cicadae和玫烟色棒束孢I.fumosorosea等多个种[8-9]。据Faria等报道,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有11种以棒束孢属真菌为主要成份的真菌杀虫制剂被开发、登记[10]。尽管棒束孢属真菌具有巨大的生防潜力,但在其分类问题上却存在较大的争议。按照传统的形态学鉴定结果棒束孢长期

    茶叶学报 2019年2期2019-10-28

  • 脉动流下棒束通道内相位差及瞬态流场研究
    一非稳态工况作为棒束通道流量瞬态条件开展棒束通道内流动特性研究。国内外学者针对圆管、窄通道内脉动流条件下瞬态特性已开展了相关研究。Ohmi等[3]针对脉动流条件下圆管内阻力特性开展了大量研究,分析了脉动频率、幅值等因素对阻力压降的影响。Gundogdu等[4-5]对圆管脉动流进行了理论建模,分析了层流、过渡流以及湍流状态下圆管脉动流阻力的主要来源。刘宇生等[6-7]对脉动条件下矩形通道内的压降和流量相位差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脉动周期、脉动振幅、通道结构尺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9年8期2019-08-29

  • 棒束通道内定位格架搅混特性PIV可视化研究
    测量技术被应用到棒束通道内流场的测量,国外学者应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针对带定位格架的棒束通道内流场研究较多[8-12]。受到棒束通道复杂结构和缺乏测量技术的限制,国内多集中于棒束通道内阻力特性研究[13-14],而开展针对棒束通道的可视化研究较少[15]。本文应用PIV技术对带有定位格架的5×5棒束通道内冷却剂流动特性开展可视化研究。通过设计光路系统,针对定位格架的搅混性能开展定位格架上下游流场测量,分析不同流速、格架间距对棒束通道流场的影响,为今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9年4期2019-05-13

  • 基于分相流模型的棒束通道内两相流阻力特性研究
    等按规律排布组成棒束系统。棒束系统单元的几何结构各有不同,内部空隙流道中不同形式的冷却剂的能量交换和质量交换发生变化,呈现独特的热工水力特性[1],对该特性的研究可为反应堆优化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数据支撑[2-4]。近几年,国外学者陆续开展了基于棒束通道间隙冷却剂热工水力特性的软件模拟或实验研究。其中,日本是世界上沸水堆相关技术发展较为先进的国家。Sadatomi等[5]为代表的日本学者以实验方法为主,对棒束单元通道内的两相流动特性进行初步实验研究,也给出了

    动力工程学报 2018年5期2018-05-29

  • 基于RELAP5的高温棒束通道再淹没数值模拟研究
    ELAP5的高温棒束通道再淹没数值模拟研究杨生兴1,佟立丽1,曹学武1,王小吉2,侯丽强2(1.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 200240;2.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41)基于ABB Atom 3×3棒束再淹没实验,运用RELAP5建立其实验装置的定流量再淹没计算模型,通过与实验结果做比对验证模拟的有效性,研究在高、低两种注水流量下从底部再淹没高温棒束通道时的不同骤冷现象,分析期间的流动形态、传热特

    核科学与工程 2017年5期2017-11-07

  • 重水堆钍铀燃料增殖循环方案研究
    积小且结构简单的棒束型燃料组件,并支持在线换料。棒束型燃料组件设计利于含放射性燃料组件的生产,在线换料使得堆芯可在无需大量剩余反应性的情况下进行精细的反应性管理。独立的燃料通道设计使得在同一堆芯中,对装载不同类型燃料的通道进行独立的换料管理成为可能。CANDU堆的上述特征为钍燃料循环的实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文在早期技术路线研究的基础上,以CANDU-6堆芯为参考堆芯,研究了钍基堆芯燃料管理策略,分析了中子学特性,并对乏燃料特性进行了评估,包括放射性毒性、

    核科学与工程 2017年1期2017-04-18

  • 玫烟色棒束孢侵染对烟粉虱成虫体内不同酶活的影响
    0801)玫烟色棒束孢侵染对烟粉虱成虫体内不同酶活的影响田 晶1,2,刁红亮2,马瑞燕2(1.吕梁学院生命科学系,山西离石033000;2.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谷030801)对玫烟色棒束孢侵染烟粉虱成虫后其体内的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解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羧酸酯酶(CarE))的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玫烟色棒束孢侵染烟粉虱成虫后,烟粉虱成虫体内SOD,POD,CAT,GS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7期2017-01-06

  • 燃料棒束换热(RBHT)试验对低压下堆芯漂移流模型的评价
    00233)燃料棒束换热(RBHT)试验对低压下堆芯漂移流模型的评价樊 普,曹克美,徐财红(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上海200233)我国目前正在发展基于非能动技术的三代核电,为评价和改进非能动核电厂小破口失水事故在低压下棒束区的漂移流模型,采用燃料棒束换热(RBHT)试验对EPRI[6]、Cunningham-Yeh[4]模型,Bestion[7]漂移流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燃料棒束换热试验RBHT试验数据工况能涵盖非能动核电厂在低压下的参数,不需要

    核科学与工程 2016年4期2016-04-06

  • 重要昆虫病原真菌玫烟色棒束孢的研究进展
    虫病原真菌玫烟色棒束孢的研究进展王 成,陈万浩,韩燕峰*(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真菌资源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25)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在生物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从生物学特性、代谢产物、致病力及其致病机理和遗传变异等方面对国内外有关玫烟色棒束孢的研究进行概述,旨在为玫烟色棒束孢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及开发应用提供参考。玫烟色棒束孢;昆虫病原真菌;生物防治丝状真菌是自然界微生物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其独特的入

    贵州农业科学 2016年10期2016-03-09

  • 棒束内超临界水传热实验研究
    棒束内超临界水传热实验研究李虹波1,赵萌2,顾汉洋2,卢冬华1(1.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518026;2.上海交通大学 核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240)摘要:在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建的超临界水多功能实验装置上,针对两种不同节径比(P/D)的棒束通道开展了超临界水流动传热实验,获得了传热实验数据,观测到了通道内棒束间明显的周向温度不均匀现象和定位格架导致的传热强化现象。通过对各种热工水力参数的实验研究,得出超临界水流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5年11期2016-01-11

  • 棒束孢居群分布及生境调查*
    )〈生境生态〉蝉棒束孢居群分布及生境调查*曾文波1,2,王元兵1,虞 泓1,2**,代永东1,陈自宏1(1.云南大学中草药生物资源研究所云百草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091;2.云南云百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106)蝉棒束孢(Isaria cicadae)为世界性广布种,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18个省区均有分布,分布海拔10 m~2 800 m,生长期6月~10月,适宜温度18℃~30℃。蝉棒束孢在上海、浙江、福建、安徽、江苏、广东和江西等

    中国食用菌 2015年4期2015-12-24

  • 棒束通道内两相流动摩擦阻力特性分析
    150001)棒束通道内两相流动摩擦阻力特性分析田齐伟,阎昌琪*,孙立成,闫超星(哈尔滨工程大学 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常温常压下,对竖直3×3棒束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动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对8种典型的两相流动摩擦压降计算模型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均相模型在两相流速较高时精度较高,在两相流速较低时则偏差较大。分相模型中,Friedel模型和Lombodi-Pedrocchi模型不适用于本实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5年5期2015-05-25

  • 超临界水四棒束传热数值分析
    26)超临界水四棒束传热数值分析许多挺1,李虹波2,杨 珏2,顾汉洋1(1.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240;2.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26)超临界水冷堆(SCWR)开发的关键是棒束内超临界水(SCW)的热工水力特性。本文针对超临界水四棒束流动传热实验进行CFD数值模拟,SSG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分析结果表明,流动方向对棒束截面内流量分布有显著影响。与下降流相比,尽管上升流时棒束间流动搅混较弱,但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5年2期2015-05-15

  • 玫烟色棒束孢IfB01菌株原生质体制备与转化条件研究
    0510)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又称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fumosoroseus)是一类分布广泛的昆虫病原真菌,也是目前已知颇具应用前景的温室害虫生防真菌之一[1-2];在国外已有PreFeRal、PF97等多个玫烟色棒束孢生防药剂登记注册[3-4]。然而从昆虫尸体上分离筛选出的野生菌株往往由于防效不稳定、毒力易退化等原因,限制了其田间的实际应用[5-6]。因此,需进一步筛选优良菌株,采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5年1期2015-05-15

  • 基于激光多普勒测量的6×6棒束间湍流流动研究
    普勒测量的6×6棒束间湍流流动研究俞 洋1,汪昊楠1,于 楠2,3,熊进标1,傅孝良2,3,程 旭1,杨燕华1,2,3(1.上海交通大学 核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240;2.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软件技术中心,北京 100029;3.国家能源核电软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采用3D激光多普勒测速装置研究了6×6棒束间的流场分布。实验选择了5种工况进行研究,雷诺数范围为6.6×103~7.03×104。其中6×6棒束试验段几何结构模拟相邻组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5年7期2015-05-04

  • 全结构的5×5定位格架及棒束通道的三维流场分析*
    翼的定位格架下游棒束通道的流动.文献[1]中采用CFD 方法研究湍流模型,对只有搅混翼的5 ×5 定位格架棒束通道下游的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提出SST k-ω 模型为最优的近壁区湍流模型;文献[2]中采用STAR-CD 程序计算了一个5 ×5 棒束组件Benchmark 定位格架下游的流场,文献[3]中采用CFX 程序计算一个只有搅混翼的5 ×5棒束组件,定位格架下游的轴流速度和压力;文献[4]中采用STAR-CD 程序计算高温高压的5 ×5棒束通道,定位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2期2014-12-19

  • 杀二斑叶螨高毒力环链棒束孢菌株的筛选及其对尼氏真绥螨的影响
    的控制作用。环链棒束孢 Isaria cateniannulata (Liang)Samson & Hywel-Jones 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在森林生态中数量和分布仅次于球孢白僵菌(李丰伯等,2011);用于其防治小菜蛾(何劲等,2010)、茶树害虫(梁宗琦,1981)、细纹新须螨(李丰伯等,2011)、线虫(姚婷等,2006)、蚜虫(罗力等,2007)等效果很好,对二斑叶螨也有很好的毒杀效果(张晓娜等,2013)。但是,环链棒束孢是否对尼氏真绥螨

    环境昆虫学报 2014年3期2014-11-25

  • 棒束通道内过冷沸腾起始点的实验研究
    132012)棒束通道内的沸腾流动广泛存在于动力工程、石油化工、核能等领域[1-2]。在加热的过冷通道内,通常把过冷沸腾起始点(ONB)看作是单相流动和两相流动换热的重要转折点,此点上游单相流动换热占主导地位,下游由于气泡的产生,传热机制发生很大变化,在沸水堆内还会对中子的慢化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准确确定棒束通道内的ONB,对棒束通道内的传热、压降计算和反应堆安全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各国学者对平板、环形、矩形窄缝等通道内的ONB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4年8期2014-08-08

  • 钠冷快堆燃料组件热工水力特性数值模拟与分析
    )正逐渐用于组件棒束通道内的热工水力现象的研究。与传统压水堆燃料组件四边形排列格架定位的方式不同,钠冷快堆燃料组件采用三角形排列方式,用螺旋状绕丝进行定位。中国实验快堆(CEFR)整盒燃料组件包含61根燃料棒。对于经济性更好的大型钠冷快堆而言,单盒组件内燃料棒的数量更多。随着燃料棒增多,组件棒束通道内的热工水力现象也更趋复杂,因此,需研究不同燃料棒组成的棒束通道的热工水力特性。在综合考虑计算资源的前提下,本工作采用CFD软件CFX,分别对2、3、4、5排燃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4年10期2014-08-07

  • 基于LM算法的棒束通道内空泡份额预测模型研究
    衰变热加热,燃料棒束间冷却剂的池沸腾很有可能发生。在这种情况下,空泡份额的分布是决定两相混合程度的重要两相流参数。因此,准确地预测空泡份额对核反应堆设计和安全运行是至关重要的[1]。目前,在一些文献中已经提出了一些预测棒束间空泡份额的预测模型。Cunningham J P和Yeh H C通过修改Wilson’s基于模拟压水堆发生失水事故而得出的经验关系式,提出了棒束通道的空泡份额预测关系式[2]。Ishizuka T等在高压条件下做了8×8棒束的实验研究,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2014年7期2014-08-03

  • 带格架四棒束超临界水流动传热数值分析
    026)带格架四棒束超临界水流动传热数值分析何斯琪1,2,顾汉洋1,李虹波3,杨 珏3(1.上海交通大学 核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240;2.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软件技术中心,北京 100029;3.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26)棒束内超临界水流动传热是超临界水堆堆芯热工水力研究的重要内容,但对其认识还十分有限。本文针对四棒束内超临界水的流动传热现象开展数值模拟,特别分析了定位格架对棒束通道内流动和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4年2期2014-05-25

  • 玫烟色棒束孢IF-1106菌株培养条件研究
    0801)玫烟色棒束孢(Isariafumosorosea)以前称为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fumosoroseus),属于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an)、丝孢纲(Hyphomycetes)、丝孢目(Moniliales)、丛梗孢科(Moniliaceae)、棒束孢属(Isaria),分布广泛,能寄生同翅目、半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和膜翅目等多种有害昆虫,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1]。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就玫烟色棒束孢的生物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2期2014-03-25

  • 玫烟色棒束孢IF-1106菌株对烟粉虱的致病力
    倍受关注。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也称为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fumosoroseus),其属于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an)丝孢纲(Hyphomycetes)丝孢目(Moniliales)丛梗孢科(Moniliaceae)棒束孢属(Isaria),分布广泛,能寄生于同翅目、半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和膜翅目等多种有害昆虫,是烟粉虱上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10]。已有报道表明,玫烟色棒束孢可侵染烟粉

    山西农业科学 2013年7期2013-10-22

  • 棒束孢真菌液体发酵工艺研究
    030013)猫棒束孢(Isaria felina)是从天然冬虫夏草子实体中经菌种分离后培养得到的一株真菌,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郭英兰教授鉴定为Isaria felina(DC.:Fr.)Fr.,在分类上属于半知菌纲、丛梗孢目、棒束孢属。该菌种已被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CGMCCNO.0706),是一种新的冬虫夏草菌种。国内外目前关于猫棒束孢的研究报道较少。郭永霞从猫棒束孢菌丝体中分离纯化得到具有抗真菌作用的环缩肽is

    中国酿造 2012年11期2012-04-13

  • 加拿大重水堆技术发展综述
    的CANFLEX棒束是CANDU堆最先进燃料循环最合适的载体被运用在之后设计的ACR堆和CANDU SCWR堆中,由于允许较高的运行温度和压力,机组的热效率有所提高。AECL的长期计划是发展CANDUX ,使热效率能提高40%。CANDU堆;发展;canflex棒束;重水堆序言加拿大原子能公司(AECL)是目前核动力堆的主要设计商之一,其旗舰产品CANDU堆的发展一直受到关注。六十年来,加拿大原子能公司一直致力于CANDU堆的发展,由最早第I代的原型堆NP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12期2011-10-30

  • 液态金属棒束传热的理论分析
    献可查的液态金属棒束传热关系式很多,这些关系式主要由实验数据拟合而得,应用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有研究者通过建立模型和程序计算给出,但与实验结果相差颇大。本工作通过建立模型和引入适当修正,研究新的液态金属棒束传热关系,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1 模型建立图1示出了三角形布置棒束的几何特征。填充区域即为本工作设定的基本传热单元,由6个通常定义的传热单元所组成。该传热单元外侧边界是等边六边形,与圆形非常相近,为方便处理,可将其近似为一同心环管,内径为r1,外径为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1年12期2011-09-18

  • 稠密栅元不同子通道内湍流流动的RANS和URANS模拟
    1-3]。最早的棒束内的湍流流动实验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近年来,随着实验测量手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实验研究开始关注于棒束内的湍流流动[4-9]。实验研究表明:棒束内的湍流流动和圆管内的完全不同,在棒束间隙区有很强的交混。这一现象曾被归结于二次流,不过,最近的实验研究表明这并不是影响棒束间强交混的主要因素。棒束间隙区的准周期流动振动才是影响子通道间能量质量交换的最主要因素。这种流动振动和子通道的几何构造与雷诺数密切相关,当雷诺数低于一定的临界值时,这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1年10期2011-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