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员

  • 清代井陉皆山书院
    左右。为保证在院生员生活和书院开支,必须加强经费管理。学田租息收支均需记录在案,以绝贪腐侵吞。1700 年,知县高熊征(后擢升为两浙盐运使)到任,捐俸40 两,先后置田139 亩,以资诸生膏火。道光四年(1824 年),知县林清光注重兴学育才,为皆山书院延师主讲,每月3 课,薪资膏火之费有所宽裕,院内生童肄业者,一时称盛。咸丰六年(1856 年),知县罗锦雯,同治年间(1862-1874 年),知县张光锷、常善,对皆山书院旧基宅院厅舍各有修葺。同治六年(1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3年2期2023-09-11

  • 最是有趣“三句半”
    太学、宗学、武学生员都得身着制服在礼部衙门前恭迎。这帮生员大多是“挖门子”进来的,没啥真才实学,因此有人就作瘸腿诗来讽刺这帮生员:“驾幸景灵宫,诸生尽鞠躬;乌头身上白,米虫!”骂那些生员不过是乌头白身的米虫罢了,上不得大台面!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张士诚坐镇江苏称吴王时,用其弟张士信为丞相,黄敬夫、蔡彦文、叶德新三人为参军。黄、蔡、叶三人迂腐无能,根本不懂军事,只会阿谀奉承,当时有人写瘸腿诗骂张氏政权:“丞相做事业,专用黄蔡(菜)叶,一夜(朝)西风起,

    杂文选刊 2023年5期2023-05-12

  • 最是有趣“三句半”
    太学、宗学、武学生员都得身着制服在礼部衙门前恭迎。这帮生员大多是“挖门子”进来的,没啥真才实学,因此有人就作瘸腿诗来讽刺这帮生员:“驾幸景灵宫,诸生尽鞠躬;乌头身上白,米虫!”骂那些生员不过是乌头白身的米虫罢了,上不得大台面!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张士诚坐镇江苏称吴王时,用其弟张士信为丞相,黄敬夫、蔡彦文、叶德新三人为参军。黄、蔡、叶三人迂腐无能,根本不懂军事,只会阿谀奉承,当时有人写瘸腿诗骂张氏政权:“丞相做事业,专用黄蔡(菜)叶,一夜(朝)西风起,

    杂文选刊 2023年5期2023-05-12

  • 最是有趣“三句半”
    太学、宗学、武学生员都得身着制服在礼部衙门前恭迎。这帮生员大多是“挖门子”进来的,没啥真才实学,因此有人就作瘸腿诗来讽刺这帮生员:“驾幸景灵宫,诸生尽鞠躬;乌头身上白,米虫!”骂那些生员不过是乌头白身的米虫罢了,上不得大台面!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张士诚坐镇江苏称吴王时,用其弟张士信为丞相,黄敬夫、蔡彦文、叶德新三人为参军。黄、蔡、叶三人迂腐无能,根本不懂军事,只会阿谀奉承,当时有人写瘸腿诗骂张氏政权:“丞相做事业,专用黄蔡(菜)叶,一夜(朝)西风起,

    杂文选刊 2023年5期2023-05-12

  • 清中后期生员入学年龄新探 ——读翁心存辑生员名册两种
    弟读书进学,考取生员,成为下层绅士(1)本文采用张仲礼的分类:生员为初级功名,属下层绅士;贡生、举人、进士为高级功名,属上层绅士。Chung-li Chang,The Chinese Gentry :Studies on Their Role in 19th-Century Chinese Society,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55,pp.6-7.,以“保身家”,力求不发生向下流动。(2)蒋勤:《

    安徽史学 2023年2期2023-04-25

  • 儒户、生员与元明社会管理模式变迁 ——以基层儒士优免为中心
    宝良:《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郭培贵:《〈明史选举志〉考论》,中华书局2006年版;马志超:《民以籍定:明代的儒籍及其民籍化》,《安徽史学》,2019年第6期,第32-41页。对笔者皆有启发意义。但是,此前研究多取或元,或明的断代研究路径,在解说元明易代视野下基层儒士优免制度变迁轨迹及其意义的问题上,则尚有继续探究的空间。基于上述思路,本文比较分析元明两代的儒籍制度与生员制度,由此深入讨论基层儒士优免权变动问题,不当之处

    史学集刊 2022年6期2023-01-26

  • 庙学与文教——问津书院的教育理念与办学实践
    约的引导下,问津生员多勤勉好学,积极进取。宋元时期,庙学的日常管理主要围绕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和生员考核展开。明代以前,问津书院的课程表一般为:晨读《四书》,顺序依次为《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也可选读《五经》之类书籍;早饭后为集中讲授;午饭后自学“本经”“论策”等课程;晚上读《通鉴纲目》。明代问津书院的课程与普通官办学校不同,课程设置较为灵活,课程分为读书、习礼、诗歌三类,每天的课程分为写作、背诵、作课艺、习礼、诗歌五节[7]。书院分日、月、季会课

    衡水学院学报 2022年4期2023-01-06

  • 解锁“教育密码”
    一般人,而是获得生员(俗称秀才)资格的人。生员分为三等,如果想要获得更多补助,就得努力“考级”,成为最优秀的那批人才行。如果生员在学宫学习了10年却学无所成,或者犯下大错,已获得的补助也有可能被追回。东莞学宫就是通过这些举措,鼓励学子特别是寒门学子努力读书,早日考取功名。东莞学宫不仅在古代培养了许多人才,也为东莞的近代教育事业提供了资金和人力上的诸多支持。现在,东莞学宫虽然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但它倡导的好学精神并没有消失,而是早已融入了东莞人的血脉当中

    奇妙博物馆 2022年11期2022-12-02

  • 明后期江南生员的群体形象 ——读顾炎武《生员论》
    仅十四岁时即考取生员,但命途蹇塞,屡次参加乡试而不第。崇祯十二年(1639)乡试又未中,乃“退而读书,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于是历览二十一史及天下郡县志书、一代名公文集及章奏文册之类”(1)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序[M]//顾亭林诗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131.,汇集成《肇域志》和《天下郡国利病书》两部皇皇巨著。作为生员出身的顾炎武,与同为生员出身的同县人归庄为莫逆交,却对生员了无好感,撰写了名篇《生员论》上、中、下三篇(2)顾炎武.生员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11-24

  • 明朝的教育腐败与治理措施
    进入国子监学习的生员, 是从全国各地府、 州、 县学中挑选出的优秀人才。 贡监又分为纳贡、 恩贡、 选贡和岁贡数种, 其中纳贡最易滋生腐败。 纳贡是指由生员在捐献一定数额的钱财后拥有入监念书的资格[1]47-49。 纳贡的生员文化水平过低, 靠自己无法进入国子监, 但又迫切希望进入仕途, 于是他们利用雄厚的财力,奔走于朝廷重要官员之间, 攀缘附会, 贿赂官员。 所谓 “拿人钱财, 与人消灾”, 官员收受钱财就帮助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生员进入国子监。荫监是指荫

    莆田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11-23

  • 最是有趣“三句半”
    太学、宗学、武学生员都得身着制服在礼部衙门前恭迎。这帮生员大多是“挖门子”进来的,没啥真才实学,因此有人就作瘸腿诗来讽刺这帮生员:“驾幸景灵宫,诸生尽鞠躬;乌头身上白,米虫!”骂那些生员不过是乌头白身的米虫罢了,上不得大台面!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张士诚坐镇江苏称吴王时,用其弟張士信为丞相,黄敬文、蔡彦文、叶德新三人为参军。黄、蔡、叶三人迂腐无能,根本不懂军事,只会阿谀奉承,当时有人写瘸腿诗骂张氏政权:“丞相做事业,专用黄蔡(菜)叶,一夜西风起,干瘪!”

    科教新报 2022年10期2022-03-27

  • 明代生员服饰流变的社会学解读
    学校里的学生通称生员,俗称秀才,他们在学校肄业,学习儒家经典,以求读书仕进[1]。文中旨在通过对明初生员服饰制度建立与明中后期生员服饰多样化发展的剖析,探究如何通过服饰建立身份的认同,及生员服饰的社会意义。1 明初生员服饰制度的形成1.1 辨华夷理念下服饰的去胡归汉服饰是社会民族文化的象征,明初进行的服饰改制,以割除胡俗,恢复汉风为目标。洪武元年(1368年),士庶都“服四带巾、杂色盘领衣。”[2]洪武三年(1370年),《明史·舆服制》中分点记载了士人与

    服装学报 2022年1期2022-03-14

  • “学霸”与明清地方社会
    学霸”一词指科举生员中刁蛮霸道、横行无赖之人。在明清文献中,“学霸”与劣生、凶生、恶生、劣儒、劣衿等词义相近,史料中常将“劣衿学霸”“学霸刁民”“学霸光棍”“豪民学霸”相提并论,在一些语境下指同一类人员。明人郭之奇称“曳裾攘袖之辈,保官保民,包粮包讼,名曰学霸”[2](明)郭之奇.宛在堂文集:卷三十一:奏疏·为储才莫先于学校等事[M]//四库未收书辑刊(第6辑第27册),北京出版社,1998.(P366)。迨至明季,生员追逐名利、鱼肉乡里,已成为危害社会的

    史志学刊 2022年6期2022-02-27

  • 明代生员的舆论自觉与社会意义*
    ,学校数量空前,生员数目可观,(1)涉及明代生员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日本学者夫马进《明末民变和生员:江南都市舆论形式和生员的作用》(《地域社会的视点论文集》,1982年),陈宝良《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郭培贵《明史选举志考论》(中华书局2006年版),尹选波《明代学校生员政治活动述论》(《求是学刊》1999年第4期),范金民《鼎革与变迁:明清之际江南士人行为方式的转向》(《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社会科学 2021年11期2021-12-16

  • 明代士人“以辱为荣”的厚脸皮是这样养成的
    举制度弊病丛生,生员不在学宫就学,不受学校教官的约束,加上科举仕进之途受堵,大部分生员流向社会,其行为也就突破了礼制的局限。由此可以看到明代士大夫的困境:在上层,是仕风的低落和官僚的腐败;在下层,是生员学问的鄙陋和无赖化。仕风和士风互相影响,普遍趋下。仕 宦官员廉耻丧尽,自然影响到生员的士风;而士风堕落的极端表现,就是生员的无赖化。秀才的无赖化,起源于宋元以来的“破落户”,也就是那些破落的旧家子弟。入明以后,秀才不再高尚其志,动辄称“岂有生肉与我吃哉”,即

    廉政瞭望 2020年24期2021-01-26

  • 张居正感激考官让自己落榜
    才名,12岁报考生员就顺利获得了秀才名号。次年,他從荆州到武昌应乡试,这次一旦考取,便是举人了。凭张居正当时的才华,中举是很有希望的。然而湖广巡抚顾璘认为,如果让13岁的孩子中举人,以后他难免会骄傲自满,不仅不利于其成长,反而会消磨其上进的志气,于是要求负责监试的御史不要录取张居正。因此,尽管副主考官、湖广按俭事陈束坚决反对,但是在顾璘的要求下,张居正还是落榜了。后来张居正知道了这件事情,不仅不怨恨顾璘,反而一辈子感激他,对顾璘当初的远见和良苦用心始终念念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0年9期2020-10-26

  • 清前中期八旗官学生的遴选变化刍议*
    何遴选合格的八旗生员进入官学学习就成为建设官学首要解决的问题。学界对于八旗官学生选拔问题的专项研究出现的较晚,至今也没有专门的论著出版,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有涉及官学生教育的论文发表。主要是从官学生的教育方式和学校设置等方面进行论述,例如《清代八旗子弟的学校教育》[3]重点介绍的是八旗子弟的各种学校教育方式,杜家骥先生的《努尔哈赤时期满族文化与教育初探》[4]写作重点是清军入关前的满族教育。有学者亦从特定时期和特定范围的官学教育内容入手探讨八旗官学的建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4期2020-08-13

  • 学校岂是刑场
    不按时起床,误了生员饮食的,“一两遍不听,打五十竹篦;三遍不听,处斩”。不过这并不是对生员的优待,因为针对生员的规矩更严。《监规》说得明白,禁止学生拿食堂饭菜说事儿,不许聚众议论,煽动不满。凡有此种言论,一律戴上枷锁,打入厨房做苦工,禁锢终身,不许释放。如果有谁敢擅入厨房,褒贬饮食,乃至殴打膳夫,笞五十,发回原籍当差。对伙食不满,就要受到如此严重的惩罚,那么凡有对师长不恭敬的,或生员之间告讦生事的,就要“杖一百,发云南地面充军”,也就不足为奇了。最恐怖的是

    幸福·悦读 2020年4期2020-05-19

  • 从《南部档案》看清代州县的生员诉讼
    要: 有清一代,生员的诉讼程序不同于一般民人,他们在收状、问讯等环节享有一定优待,但对其呈词则有加盖儒学戳记之类的诸多要求。律例明确限定了生员的呈告资格及告呈范围,并利用“五生互结”、州县官监督、教官举报等方式约束生员的活动,但制度上的规定与档案所反映的社会实际多有悖离。生员除了因“切己”之事而涉案外,也会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亲朋友邻、家族、基层等“不干己”的案件之中。生员涉案的动机虽有谋取私利的情况,但也有维护邻里、家族等小范围秩序的一面。特别是清末办团练

    史学集刊 2020年2期2020-03-23

  • 明代的“停课不停学”
    自设有学校。学校生员的数量也有明文规定,府学40人,州学30人,县学20人。这些正式生员不但享有国家津贴,而且可以免除各项税费与劳役。当然,在“学生”们的特权中, 最为关键的就是参加科举考试的权利。在明代初年,生员不但要到学校上课,有些还要住在学校提供的宿舍中。然而官学的兴办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随着明代财政的日渐紧张,官学的教育功能也逐渐衰落。于是, 一方面,“十年寒窗”,居家苦读,“停课不停学”,成为有志读书之人的常态;另一方面,官学作为科举考试资格的“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11期2020-03-18

  • 清初地方官学教育体制建构与发展
    ,无論学校建立、生员招生,还是教官选拔、教学管理和考核等,都不断发展,并趋向成熟,为清前期盛世出现奠定基础,但也存在不少隐患,为当今教育发展等提供借鉴。关键词 满族 清初 官学 地方Abstract Manchu as a minority entered the Central Plains and gradually established a central regime. On the basis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o

    兰台世界 2020年3期2020-03-18

  • 道光六年广东文生员数量
    载,颇为便利。而生员名录传世较少,稀缺难觅,以至生员的数量统计难以精确。学者不得不依据一些特定条件,如考试频次、学额、生员考中年龄和预期寿命等进行推算,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学者是张仲礼。据张仲礼计算,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前,清代全国文生员为526869人,其中广东27846人。这个数字包括后来成为贡生、举人、进士和官员的生员,代表的是正途绅士的数量之和(张仲礼:《中国绅士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4页)。受史料限制,张书中并没有单

    江海学刊 2020年5期2020-03-02

  • 试论清代国子监贡生与监生异同
    源是地方官学中的生员。清代的生员与明代一样,仍旧分为三个等级:最高等级为廪膳生员,简称廪生,每年领取国家发放的四两白银(清代称为“廪饩银”)作为补贴;其次为增广生员,简称增生;最低等级为附学生员,简称附生。除了生员,没有功名的人(当时称之为俊秀)通过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钱物也可以进入国子监读书。(一)贡生所谓“贡生”,指的是各地官学按规定名额选拔并贡献给朝廷的学生。清代国子监的贡生按照来源,又可以细分为六种: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例贡。1.岁贡岁贡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01-19

  • 清代清源金石文字中的商号
    增生是科举制度中生员名目之一。明清生员都有月廪,并有一定名额,称廪膳生员。后来又在正额之外,增加名额,称为增广生员。简称“增生”,无月米,地位次于廪生。)程玉树撰写。由清源乡学增生刘梦龄题《跋》。西关市楼上有六块碑文是186家布施者名单,其中有当铺、钱铺、油店、麻店、碱店、烧锅、酒店、粉房、药店、醋坊、绸缎、颜料、染房、旅店、干果等商号,覆盖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行各业,披露了清代乾隆年间清源的工商业情况。此虽是整个清源地区商号的一小部分,但反映出当时当地的工

    文史月刊 2019年11期2019-12-10

  • 巧联趣对
    感。●科考乍临,生员未惯离合。——干杯本句的科考和生员搭配紧密,二词本身是科举时代的语言,妙在今天考驾照也分科目考试。当年科考的生员要进京赶考必须直面离、合,现在驾校科考的学员还得擅长踩离合器,对出了双关味和时代感。●短褂露脐,人中何必张扬?——李勇贤本句以人中应对足下非常见巧,两个词都值得品味。物理上的人中即重心,还真是短褂遮不住。乍看写的是肚脐眼,貌似在跳夏威夷草裙舞。细想却是哲学味,知进退、不张扬才是王道。

    对联 2019年7期2019-11-13

  • 啰里啰唆吟成诗
    咏老儒秀才学伯是生员,好睡贪鼾只爱眠。浅陋荒疏无学术,龙钟衰朽驻高年。第一首诗中,首句“孤”“独自”都指“一个”人,二句“关门”“闭户”“掩柴扉”皆同一行为,三句“半夜”“三更”“子时分”是同一时间段,四句“杜鹃”“谢豹”“子规”为同一种鸟。全诗四句二十八字所表达的意思,不过是“孤僧半夜归,掩门子规啼”,可因为叠加了多个同义词,便将和尚内心的孤独感刻画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第二首诗中,首句“秀才”“学伯”“生员”皆同一概念,二句“好睡”“贪鼾”“爱眠”意思

    快乐语文 2019年10期2019-06-01

  • 浅谈中晚明江南地方生员力量的崛起
    0055)过去与生员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科举考试、学校教育以及社会阶层的研究。日本学者大体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士大夫与民众的关系问题,二是“地域社会”中乡绅力量支配问题。西方汉学界主要集中于对中国传统绅士的研究和对科举考试及其“社会流动”的考察。以往研究重清代,轻明代。重视把握绅士的上层,即缙绅,忽视对绅士下层的研究。文章拟就对明代中后期以后江南地方①“江南”的概念,文章采用徐茂明在《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年)》中的概念界定:认为

    长治学院学报 2019年1期2019-03-21

  • 古代科考名词串解
    度,要成为县学“生员”——也就是俗称“秀才”,是要经过好几道关卡淘汰选拔的,这选拔入围赛就叫作“童试”。读书人在成为县学“生员”之前,不论年龄大小,都叫“童生”。至少要通过三道考试——县试、府试、院试之后,你才能成为“生员”——秀才。原上海文史馆馆员苏局仙老先生(1991年12月30日享年111岁时逝世),是我国自隋唐至晚清设科举考试以来的最后一届科举考生。苏老1882年1月即光绪八年生于上海南汇县牛桥村,1904年(光绪三十年)22岁时参加该年的秀才科考

    火花 2018年4期2018-11-21

  • 生员劝人修仙
    上长揖拱手曰:“生员狐仙也,居此百年,蒙诸大人俱许在此。公忽来读书,生员不敢抗天子之大臣,故来请示。公必欲在此读书,某宜迁让,须宽限三日。如公见怜,容其卵息于此,则请扃锁如平时。”赵公大骇,笑曰:“尔狐矣,安得有生员?”曰:“群狐蒙太山娘娘考试,每岁一次。取其文理精通者为生员,劣者为野狐。生员可以修仙,野狐不许修仙。”因劝赵公曰:“公等贵人,可惜不学仙耳。如某等,学仙最难。先学人形,再学人语。学人语者,先学鸟语;学鸟语者,又必须尽学四海九州岛岛之鸟语;无所

    文苑 2018年2期2018-11-15

  • 明代童试确立时间考
    即选拔童生入学补生员的考试,通常分为州县、府、院道三级。关于明代童试制度确立的时间,学者多以“明中期”概称,李兵、李志明则明确提出“正统元年”一说(《明代童试及生员中举率再探》,《大学教育科学》2013年第4期)。但该说法值得商榷。正统以前提学官尚未设立,生员入学之权基本由地方守令掌控,显然明前期没有实行童试。正统初年开始由提学官主导选补生员(黄训辑:《名臣经济录》卷二六《礼部·提督学校条例》,《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44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江海学刊 2018年3期2018-04-14

  • 从晚明生员弃巾管窥知识分子的“异化”
    亡戛然而止。一、生员弃巾之风盛行生员弃巾是指通过童生考试、获取生员的士子放弃已拥有的有别于普通百姓身份和继续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资格。士人放弃生员身份就意味着脱离了既定的生存轨道,只能向社会流动,在社会上谋求生计。“弃巾”在明代史籍中有诸多说法,譬如“告退衣巾”[1]“弃诸生籍”[2]“焚弃儒衣冠”[3]7631或“手裂诸生巾”[4]63等,“弃诸生”的说法相较之下更为普遍。嘉靖年间,开始出现生员弃巾的个案。唐龙在《渔石集》中有关于明代生员弃巾的记载:“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2期2018-04-04

  • 宋代国子监生员管理制度
    一、宋代国子监的生员来源宋代国子监作为国家的最高学府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其生员与朝堂官员的来源有着直接的关系。真宗时,国子监生可直接出仕途,三舍法施行之后,太学中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直接授给官职。作为教育教学这一过程的主体,学生的选拔制度相当重要。宋代中央官学,包括国子学、广文馆、太学、四门学、武学、书学、律学、宗学等,均隶属于国子监管辖。国子学,国子学的生员最初并无定额,后来确定为两百人,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国子监生仅有七十余人,且以七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23期2018-04-03

  • 最是有趣“三句半”
    太学、宗学、武学生员都得身着制服在礼部衙门前恭迎。这帮生员大多是“挖门子”进来的,没啥真才实学,因此有人就作瘸腿诗来讽刺这帮生员:“驾幸景灵宫,诸生尽鞠躬;乌头身上白,米虫!”骂那些生员不过是乌头白身的米虫罢了,上不得大台面!《广笑府》中记载一则瘸腿诗轶闻也很有趣:有位潘姓书生赴京科考,途中在一家酒店吃饭。店中女主人姓陆,见潘书生仪表不俗,便作瘸腿诗相赠:“秀才本姓潘,应选赴长安,一举登高第,做官!”祝愿潘秀才早日金榜題名。结果这位潘秀才外表出众,人品却差

    文史博览·文史 2018年1期2018-03-12

  • 最是有趣『三句半』
    太学、宗学、武学生员都得身着制服在礼部衙门前恭迎。这帮生员大多是“挖门子”进来的,没啥真才实学,因此有人就作瘸腿诗来讽刺这帮生员:“驾幸景灵宫,诸生尽鞠躬;乌头身上白,米虫!”骂那些生员不过是乌头白身的米虫罢了,上不得大台面!《广笑府》中记载一则瘸腿诗轶闻也很有趣:有位潘姓书生赴京科考,途中在一家酒店吃饭。店中女主人姓陆,见潘书生仪表不俗,便作瘸腿诗相赠:“秀才本姓潘,应选赴长安,一举登高第,做官!”祝愿潘秀才早日金榜题名。结果这位潘秀才外表出众,人品却差

    文史博览 2018年1期2018-02-27

  • 从建言到舆论 ——明代民情表达方式的变化
    退闲官吏和庞大的生员群体,他们活跃于社会之中,深入于各个角落,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观念,对政治和社会的各方面表达意见。在明代的制度设计中,六科给事中和御史是专门负有言责的官员,被称作“言官”。他们要对国家政务中的不良情况提出批评,以供施政者参考和改进。明后期国事日非,言官也愈加活跃,他们的意见不仅在朝堂之上广受关注,也往往对社会舆论产生重要影响,和社会舆论形成互动,“言官操天下之是非,天下又操言官之是非”*(明)顾宪成:《泾皋藏稿》卷一《万历奏议序》,四库全书

    山东社会科学 2018年9期2018-01-29

  • 乾隆:书生不许乱上书
    福建兴化府仙游县生员李冠春跑到福州,拦了福建巡抚钟音的轿子,投递条陈《济时十策》。结果钟音不但将他抓起来审讯,还派人到他家中掘地三尺,看看有没有其他违禁书稿。按大清律例,“生员不许一言建白”。书生的这些改革方案,在统治者眼里,自然是荒诞迂谬的。不过,仅限于此,李冠春可能还不至于死,要命的是,他踩了雷区,提出“请改明季衣冠”。这么一来,李冠春人头落地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李冠春献策被诛案在《清代文字狱档(增订本)》中仅有四个相关档案,案子虽小,但为此案上折子的

    百家讲坛(蓝版) 2017年11期2018-01-13

  • 生员劝人修仙
    上长揖拱手曰:“生员狐仙也,居此百年,蒙诸大人俱许在此。公忽来读书,生员不敢抗天子之大臣,故来请示。公必欲在此读书,某宜迁让,须宽限三日。如公见怜,容其卵息于此,则请扃锁如平时。”赵公大骇,笑曰:“尔狐矣,安得有生员?”曰:“群狐蒙太山娘娘考试,每岁一次。取其文理精通者为生员,劣者为野狐。生员可以修仙,野狐不许修仙。”因劝赵公曰:“公等贵人,可惜不学仙耳。如某等,学仙最难。先学人形,再学人语。学人语者,先学鸟语;学鸟语者,又必须尽学四海九州岛岛之鸟语;无所

    文苑·经典美文 2018年1期2018-01-12

  • 明代岁考制度及其社会流动功能
    10023)作为生员考核的新形式,明代天顺年间确立的岁考制度,依托完善的运行机制,对生员群体的社会流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与科举考试一样,岁考亦成为了明代社会流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岁考影响生员社会流动的广度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超过了科举,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同时,岁考还作为科举的补充,部分消解了由科举极低的录取率所带来的社会负面心态,在彼时相对固化的社会阶层结构中,为生员阶层注入了些许活力。岁考;生员;社会流动;岁贡;科举;明代众所周知,改变个人身份的考试制度为促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1期2017-04-12

  • 从“封丘罢考案”看雍正对绅衿的整饬
    令各省学政将各学生员注册上报,“然后优免丁粮”;康熙九年规定,生员犯事,“若词讼小事,发学责惩”即可,若事重,地方官需先报知学政,学政将其功名褫革,才能按例定罪。[1](P453)然而,这也为不法绅衿提供了方便之门,他们“或出入官署、包揽词讼,或武断乡曲、欺压平民,或抗违钱粮、藐视国法,或代民纳课、私润身家”,[2](P337)使得地方士习不端、民风浇漓。而且绅衿为维护其特权,甚至公开与官府对抗,扰乱地方治安。直到雍正即位,这种情况依然存在,甚至发展的更为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7期2017-03-11

  • 晚清国子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仕途受阻,国子监生员数量不断减少,监中教学内容转以教授科考为主。教学内容的转变虽为监生谋取了新的出路,但以传统儒家文化培养的人才,已不再符合新旧交替时期国家的需要。同治、光绪朝经世致用思想的提倡,不仅被用以人才培养的核心中,且用于选拔师资的标准上,借此培养出迥别于前的新式人才。晚清国子监人才培养取得的成绩在于其培养模式的调整,如统治者的重视、生员结构的优化、师资水平的提高。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统治者、生员、教师共同努力的成果,还应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为国家社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4期2017-02-23

  • “微须”逐生员
    面貌册是古代登记生员外貌特征的册子。每次考试之前,官府都要核对一番,以防冒名顶替。当某官员视学江苏时,常熟一生员沈廷辉大为恐慌,说:“我一定会被逐了!”原来,沈廷辉三十余岁,有一点胡须,因此面貌册上填的是“微须”。可是,听说这官员历来都把“微”认为“无”,凡是有须而填“微须”者,都被认为面貌不符而被赶出考场。沈廷辉想请管理面貌册的学书代为修改,可是直至考前的那一天,都找不到其人。到了三更,沈廷辉只得跑到理发店,刮掉了胡须。进考场时,唱名至沈廷辉,那视学的官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16年11期2016-07-02

  • 忍俊不禁瘸腿诗
    太学、宗学、武学生员都得身着制服在礼部衙门前恭迎。这帮生员大多是“挖门子”进来的,没啥真才实学,因此有人就作瘸腿诗来讽刺这帮生员:“驾幸景灵宫,诸生尽鞠躬,乌头身上白,米虫!”骂那些生员不过是乌头白身的米虫罢了,上不得大台面。《广笑府》中记载的一则瘸腿诗轶闻也很有趣。有个潘姓书生赴京赶考,途中在一家酒店吃饭。酒店老板娘姓陆,见潘生仪表不俗,便作瘸腿诗相赠:“书生本姓潘,应选赴长安,一举登高第,做官!”祝愿潘生早日金榜题名。结果这位潘生外表出众,人品却差,他

    特别健康·上半月 2016年2期2016-05-30

  • 妙趣横生的猴联
    。新婚之夜,几个生员粗俗不堪的恶作剧真使新郎新娘难以忍受,直为生员的举止谈吐恶心。兰花对他们说:我这里有一上联,看你们能不能对出下联,对得上来请吃糖,对不上则请你们收场。说罢,指着门外玩耍狮子舞的人说:“弄子弄狮,一副假头发,难充真兽。”上联一出,几个生员搔头抓腮,一个个龟缩着头,竟对不上来。兰花看了他们那副狼狈相,讥讽地说:“好个生员,还是由我来代劳吧,‘画工画猴,这等无心腹,枉做生猿。”几个生员一听,被新娘如此奚落了一番,一个个无地自容,只好一哄而散。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16年5期2016-05-10

  • 《明史·选举志》生员词汇考释*
    《明史·选举志》生员词汇考释*王虎赵鹏宇(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1)明代的选举制度在我国的选举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对前代的选举制度有所继承和发展,还形成了清代选举制度的基本规模,并且对明代的政治以及整个社会面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明史·选举志》提供了研究明代选举制度系统全面的资料,描述了明代选举制度的基本面貌。本文通过对明代生员词汇:廪生、增生、附生、举监、贡监等进行分类探析来了解明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其变化。《明史·选举志》;生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4期2016-03-09

  • 书院与官学教育 ——以明代为例
    却正是官学教育的生员,这一点耐人寻味。而书院则以其灵活多样的个性化教育,更能实现养士的目的。本文从师道尊严、作养士气、教育形式、人文底蕴、资金来源与生员自治等方面,重点考察了书院较官学教育的优长处。关键词:书院 官学教育 科举 士人 生员关于传统书院之研究,今人多强调其相较于官学教育的社会化属性,特别关注于二者之歧异。论者则以为,书院教育与官学教育的目的相同,均在于“养士”,即预养未来承担公共治理、政治治理的士君子。同时,书院教育对象之主体,亦即官学教育之

    天府新论 2016年4期2016-02-13

  • 辛亥革命纪念馆藏清广州府南海县科举考试卷鉴析
    考试卷 府县学 生员 乡试 正课 书院 贡院 科举格式此为清代广州府南海县科举考试卷,纵27厘米,横88厘米,重5克。现存由右至左合共为六通半。第一通印有蓝边大长方框,靠下约占全版3/4。右侧见有“一等第五十二名 陳國儀”。大长方框内,靠上正中处有蓝色竖小长方框,内见“南海學生員”字样,下方有两个蓝线圆圈,分别内注“正课”二字,加盖一长方体朱墨厚边官印。第二通右上方有手批“文筆宣雅”。第三通至最后,印有考生答题所用红格(每通可写126字)。该考生所书文章题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5年7期2015-07-29

  • 明清时代的学生们
    些通过层层考试的生员,也就是秀才。有史为证:洪武十四年,大明帝国一把手朱元璋专门为官学提高伙食标准,餐桌上鸡鸭鱼肉不断,常年能吃细粮。官学就是好啊,大家都削尖脑袋往里面钻。这样一来财政吃紧,就出现了僧多粥少的严峻问题。写八股文的实在太多,可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就立见分晓了,这个法宝就是中国的优良传统——考试。考试成绩优异者为廪膳生员,简称廪生,鸡鸭鱼肉没的说,每月还有白花花的银子。扩招录取的叫增广生员,简称增生。增生之外继续扩招的,则为附学生员,简称附生。

    国学 2015年6期2015-05-30

  • 语句环读之趣
    学政大人主持某县生员考试,阅卷时发现这些生员实在太差,可上面非要他矮子里面挑高子,无奈之下他从中选出了三名生员。他给这三名生员的批语是:第一名“放狗屁”,第二名“狗放屁”,第三名“放屁狗”。这三个字的排列不同,意义也是大不同的哦!“放狗屁”,说明这名生员尚是人,只不过写的答卷是在放狗屁;“狗放屁”,这名生员已是狗,答卷是在放屁;“放屁狗”,说明这名生员不仅是狗,而且是除了放屁什么也不会的狗。这样的评语也真够绝的了!鲁小班:汉字是一个个的方块字,一个字便是一

    小天使·四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5年4期2015-04-20

  • 科场生态与李渔传奇《怜香伴》的文本风貌
    先,我们想谈谈“生员”这类角色。生员是明清两代科举社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他们与“童生”共同构成科举社群的人口基座;另一方面,明清两代之朝廷名宦、文坛巨子,大多曾拥有“生员”的科名身份。生员之构成较为复杂,朱之瑜尝言:“秀才今谓之生员,即所谓诸生,即所谓茂才,即所谓博士弟子员,异名而同实也。其中有廪膳,有增广生,有附学生,有青衣,有社生,五者得科举。此外更有乡贤守祠、工、辽、寄学等生,不与科举之数。”①作为科名阶层里的最低一级,相对于平民而言,生员仍旧

    文艺评论 2014年6期2014-09-29

  • 学校岂是刑场
    不按时起床,误了生员饮食的,“一两遍不听,打五十竹篦;三遍不听,处斩”。不过这并不是对生员的优待,因为针对生员的规矩更严。《监规》说得明白,禁止学生拿食堂饭菜说事儿,不许聚众议论,煽动不满。凡有此种言论,一律戴上枷锁,打入厨房做苦工,禁锢终身,不许释放。如果有谁敢擅入厨房,褒贬饮食,乃至殴打膳夫,笞五十,发回原籍当差。对伙食不满,就要受到如此严重的惩罚,那么凡有对师长不恭敬的,或生员之间告讦生事的,就要“杖一百,发云南地面充军”,也就不足为奇了。最恐怖的是

    视野 2014年9期2014-04-25

  • 明清两代文庙卧碑文述评
    堂普立卧碑,严禁生员言事。《明史》卷六九《选举志一》记载:“十五年颁学规于国子监,又颁禁例十二条于天下,镌立卧碑,置明伦堂之左。其不遵者,以违制论。”但该书并没有载录原文,以致后世难得一见。今据陕西户县文庙所存碑文[1]迻录于后,与读者奇文共赏:礼部钦依出榜,晓示郡邑学校生员为建言事由,本部照得。学校之设,本欲教民为善,其良家子弟入学,必志在熏陶德性,以成贤人。近年以来,诸府州县生员父母有失家教之方,不以尊师学业为重,保身惜行为先。方知行文之意,眇视师长,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1期2014-04-17

  • 明代童试及生员中举率再探
    宝良的《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赵子富的《明代学校与科举制度研究》(燕山出版社,2008年版)、郭培贵的《明史选举志考论》(中华书局,2005年版)最具代表性。然而,由于记载明代童试的文献多散见于方志、文集之中,搜集的难度非常大,这使得童试研究依然相对比较薄弱。不少研究者往往将明清两代童试一并论述,然而主要内容却是清代童试,让人误以为明清两代的童试是完全相同的。不仅如此,一些研究成果虽然有助于我们认识明代童试的基本情况

    大学教育科学 2013年4期2013-10-11

  • 古人爱说废话
    首诗:秀才学伯是生员,好睡贪鼾只爱眠。浅陋荒疏无学术,龙钟衰朽驻高年。读罢此诗,不禁莞尔。此诗每句都是重复啰嗦——“秀才”“学伯” “生员”是同一概念;其他三句也都是啰嗦重复。古代还有一首《咏和尚》诗,诗曰: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半夜三更子时分,杜鹃谢豹子规啼。这首诗读起来琅琅上口,觉得很不错,可细一看,就会发现同样重复啰嗦:诗中孤、独为重复形容词;关、闭、掩为同义而重复的动词;门、户、扉为重复的名词;半夜、三更、子时属同一时刻;杜鹃、谢豹、子规

    知识窗 2010年8期2010-05-14

  • 清代生童罢考、闹考、阻考之风述评
    件的原因有很多,生员特有的优越感和科举制度本身的缺陷是导致罢考的重要因素。关键词生童罢考闹考阻考清代生童罢考、闹考或阻考事件清代举行生员岁、科试和童生试时,一些省份的生童动辄罢考、闹考或阻考,其规模大小不等,原因各异。有因与地方官争竞龃龉,或身受凌辱,或遭不公;亦有因对抗政府赋税政策;甚或为官员鸣不平而罢考、闹考或阻考者,诸如此类,不过是借此以威胁政府进而达到目的。本文拟从罢考事件人手,简要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因地方官不公导致的罢考康熙、乾隆、嘉庆

    探索与争鸣 2009年8期2009-10-20

  • 北宋武学考略
    阮逸不但负责传授生员知识,很可能还是学校的实际领导者。至熙宁五年,遣兵部郎中韩缜“判学”,并以内藏库副使郭固“同判”,相当于以后的校长与副校长。元丰二年(1079)正月,理学大家程灏也曾以“太常丞”的身份判武学,尽管才有八日的任期。武学教授。庆历年间初除,元丰改制后称为武学博士。庆历年间阮逸,熙宁年间蔡硕、申翊等均担任过此职。其主要职责掌传授兵书、武艺,及编纂历代用兵成败、前世忠义之节,并指导阵队演习等。多以文武知兵者充任。品级无定,如阮逸以太常丞为武学教

    贵州文史丛刊 2009年2期2009-04-21

  • 说“秀才”(下)
    ,所以都被称之为生员,如同职官有一定的员额而称官员一样。秀才就是社会上对庠生或生员的俗称。明清地方官学的生员,都有固定的额数,早在洪武二年(1369)就规定:府学40人,州学30人,县学20人。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实际上各地不断“扩招”,远远突破了规定的员额,而这种“扩招”也为国家所认可,但学生因此分成了三六九等。只有一部分生员,能够享受国家提供的廪膳,也就是免费享受官方提供的伙食,这部分生员,称之为廪膳生员,简称廪生。在员额之外增加的名额,

    中国教师 2009年3期2009-03-25

  • 向死而生
    尚沃去拜访金正喜生员。林尚沃开口道:“金生员,我有件事情要向你请教。人在百尺竿头上,上不得,下不得,动不得,在竿头上怎样才能求生?”“中国古时候有位禅师叫石霜和尚。这位大师教给了人们从百尺竿头活下来的办法。”金正喜拿起随身携带的毛笔,在纸上奋笔疾书,一挥而就:“百尺竿头坐底人,虽然得入未为真。”挥毫写罢,金正喜说道:“这句话是说,即便是坐在百尺竿头上的人,也还算不得真人。”“那又该怎么辦?”“在百尺竿头,求生的办法只有一种。”金正喜说着,又在纸上写道:“百

    意林 2009年4期2009-02-11

  • “啰嗦”诗文趣赏
    咏老儒秀才学伯是生员,好睡贪鼾只爱眼。浅陋荒疏无学术,龙钟衰朽驻高年。同样,这也是一首看似“啰嗦”,其实并非真“啰嗦”的好诗。四句诗,都是重复叠加而成:“秀才”、“学伯”、“生员”是同一概念,“好睡”、“贪鼾”“爱眼”是同一概念,“浅陋”、“荒疏”、“无学术”是同一概念,“龙钟”、“衰朽”、“高年”是同一概念。聪明的作者,正是通过这种高度“重复啰嗦”的叠加,把一个腐朽的老儒形象刻画出来了。敷衍诗兄弟在下敞人我,台兄先生老大哥。听你之言颇在理,可是我们不敢说

    知识窗 2008年4期2008-05-14

  • 许家梨
    是百泉太极书院的生员,他们是来接许衡到书院任教的。此前,许衡在鲁地筑室山谷,闭门读书,已成为海内知名的学者,特别对《易经》很有造诣。忽然有人喊:好大的梨子,何不买些解渴?一行人奔向梨园。到近前,才见残垣半倒,篱墙脱落,是一个无主梨园。生员们没有听到许衡那声“不可”,便一哄闯入林中,攀上梨树,狼吞虎咽起来。后来,他们才看见许衡老师坐在树下闭目养神。大家方才觉得失态,赶忙挑了几个又大又黄的梨子,怯生生地送到许衡面前,说:请先生解渴。许衡没有睁眼,只是摆摆手说:

    短小说 2004年12期200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