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历史系 湖南 湘潭 411105)
国子监由来已久,沿至宋代时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国子”一说最早出现于《周礼·地宫》中的“以三德教国子”,当时指拥有爵位的上层子弟。国子监的设置来源于西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年)立国子学,至北齐立国子寺,唐、宋国子监即渊源于此。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首次将国子寺改为国子监,唐初数改其名,至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定国子监之名,宋代因袭之,为设立在礼部之下的教育行政管辖机构及最高学府。《宋史·选举制三》有载:“凡学皆隶国子监。”
宋代国子监作为国家的最高学府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其生员与朝堂官员的来源有着直接的关系。真宗时,国子监生可直接出仕途,三舍法施行之后,太学中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直接授给官职。作为教育教学这一过程的主体,学生的选拔制度相当重要。
宋代中央官学,包括国子学、广文馆、太学、四门学、武学、书学、律学、宗学等,均隶属于国子监管辖。
国子学,国子学的生员最初并无定额,后来确定为两百人,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国子监生仅有七十余人,且以七品以上官员子弟为之,低品级官员的子弟若通过考试,也可入学,进入广文馆、太学和律学学习。仁宗显庆四年(1044年)国子监与国子学分开,国子学名额增至两百人,除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外,又规定命官、清官和随在京为官的亲属可为国子生,亦称为国子听讲生。南宋时,国子学取消,生员入太学,限额为80人,以八品以上官员子弟为之。
广文馆,宋初,外地品官子弟中无资格入国子学的,投纳保状、通过考试后,即可进入广文馆学习,亦可参加科举考试。广文馆并不常设,只是在科举时期设置,科考过后即取消。
太学,太学生员的来源大致有五种:其一为官员子弟及平民。宋初,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弟及布衣中的杰出者能够成为太学生,哲宗元符元年(1098年),入学条件放宽,规定只需为官人子弟皆可入太学,南宋因袭之。其二为通过州学考试从而升入太学。神宗年间,王安石设立三舍法,太学设置外舍生两千人,内舍生三百人,上舍生一百人。生员均由在州学考试中成绩优秀的学生充任。哲宗元符二年(1009年),三舍法推行到地方州学,每年在考试优秀的学员中,上舍取一人,内舍两人,可进入太学。孝宗时改为三年一次。其三为在科举考试中落榜者。宋代对科举十分看重,落榜者可入太学或律学学习,南宋亦然,每次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结束后,太学都会组织补招生员的考试,各地举人都可参加。其四为“八行之举”。所谓“八行之举”,即举荐“孝、悌、睦、姻、任、恤、忠、和”此八种品行出众者,这些人由乡里举荐后不用参加考试即可进入太学。但这种方法推行不久后即废止。其五为外国留学生及童子科。外国的留学生在当时主要是高丽的学生,童子举起源于汉代,在唐代时成为科举的一部分,宋代多数时间得到实行,在南宋时期制度化,童子举选拔须经由国子监初试。
四门学,宋代四门学维持时间很短,选拔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弟或庶民中的优秀者充任学员,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成绩优异者即可进入国子监成为正式的学员,若三次考试都不合格,将取消之后的考试资格。
武学,武学生员来源较多,涵盖外国使臣、品官子弟及草野居民等多个社会阶层,只需由两名京朝官保任,通过入学考试后便可就读,学习三年后按照出身授予监押、巡检等职。熙宁年间生员一百人,徽宗时期二百人,南宋时期一百人。
算学,命官以及平民子弟均可为生员,书学、画学与算学同,医学也与此类似。
律学,命官和举人中愿意学习律法的都可入学,但命官与举人不同斋,且举人必须有两名命官保任。
小学,南宋高宗年间在国子监设立小学,挑选八岁到十二岁的童生为生员,以背诵经籍及书法为标准稽核入学资格,合格者可升为太学生。
宗学,宗学以宗室子孙为生员。
辟雍,在州县考试中选拔优秀者充任,每年参加考试,成绩优秀者可进入太学学习。
宋代政府每年都会将一大笔的田土和房缗赐给中央官学,国子监生在学习和生活的期间,都会享有一定的待遇。
第一为食宿。庆历年间,太学内舍生200人由朝廷供给伙食,元丰年间,外舍生亦开始由朝廷供给伙食费。三舍的伙食费标准历朝历代均有不同,但总趋势是明显增加的。从熙宁五年开始,太学生均增加给食钱,每人每月可增加至一千文左右。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外舍增加达1240文,内舍与上舍皆增至1300文。至于住宿,宋仁宗嘉佑时期,当时的教育家胡瑗及孙复在太学从教,请求政府容许太学生员在校留宿,获得批准。“远方孤寒之士”从此可寄宿太学,各地低级官员的子弟及平民子弟得以遣子至京师学习。
第二为免役。宋代的赋役名目繁多,正税、杂税林林总总,但国子监生可享有不同程度上的免役特权。徽宗大观年间,规定太学上舍生中的上等人家可以比照官户纳税,中下等的太学生员免除支移折变。南宋时期,国子监生的免役待遇更盛,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朝廷规定太学生独居者可免除杂役。
第三为出仕。宋真宗时,国子监生开始可直接出仕,待三舍法实施后,太学生中的优秀学员可直接授予官职,而不用参加科举考试。学生按照通过考试所取得的等级,可分别享有免解试、免礼部考试甚至获得直接做官的资格。到南宋时,国子监生的待遇更为优厚,不仅品学兼优的学生本人可取得功名,连学生的父母均有机会入得庙堂。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朝廷特旨:绍兴三十二年前的国子生员,70以上年岁者,可拜迪功郎,内、上舍学员的父母年70以上,外舍学员父亲年80以上,授予初品官,母亲亦给予封号。
宋朝吸取了唐朝教学管理的经验得失,并与本朝实际情况相联系,配备了一整套为中央官学服务的固定整齐的师资队伍,针对教学程序的各个环节都作了详细规定。
仁宗庆历年间,范仲淹实行了一套教育管理改革,反对太学重诗赋,将主要课程改为儒家经典,他主张以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为依据将太学分为经义和治事二斋,经义斋以《六经》为教材,治事斋要求学生各治一事,如治民、水利、治兵、算历等。熙宁年间,王安石主持朝政,他认为内容呆板的诗赋无法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彻底罢诗赋,撰成《三经新义》为教材,三经即《诗》、《书》、《周礼》。同时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逐级而升。元祐年间,旧党弃用《三经新义》,重回诗赋之路。徽宗时,一度将道家经典设为必修课。南宋理学大兴,理宗后,朱子语录,四书章句逐渐成为太学生的修习科目。宋代课程设置与朝局紧密相连,但宋代太学课程设置的大趋势是轻视诗赋,重视经学。
各专门学校,如武学、律学、均设置与本学专业相关的课程。武学学习的乃武艺和兵法,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武学学生需要学习七书兵法和步骑射。律学除了研习与律令、断案等相关的课程外,但凡朝廷颁布新的规章条令,均由刑部送往律学,令学生学习。书学学生学习篆、隶、草三体,以及《说文》、《字说》、《尔雅》、《论语》、《孟子》等大义。至于小学,设有书字及诵经两科,仅要求儿童“初通”即可,与宗学均属启蒙性教育。
自王安石实施三舍法后,中央官学的考试制度便确立起来,太学的考试管理制度在中央官学中最为典型,“每月一私试,每岁一公试,补内舍生;间岁一舍试,补上舍生”,考试的主要内容为经义及策论,由太学官员主持。外舍生每年进行一次考试,参照平时学业及品行情况定出等级,一、二等者可升入内舍学习,内舍生每两年进行一次考试,由学官进行排名定等,成绩优秀,符合升级要求的学员可以升入上舍学习,上舍生学习两年,然后由政府派遣官员主持考试,将成绩排出三等,学业成绩及操行皆为优者为上等,可直接授官,与进士有同等资格,达到中等即一优一平者可免除礼部的考试,达到下等的即两样均平或者一优一否者可免除解试。南宋初期的考试制度十分严密,分“十日考”、“二十日考”、“三十日考”等等,至南宋末年,考试制度陷入了崩溃境地。
考试中不可避免存在很多的舞弊现象,针对此种现象,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在太学考试中实行誊录、糊名法,朝廷派遣官员代替国子监内官员监考。元丰元年(1078年),师生私下相见被禁止,除此外,还有禁止夹带、举烛,限时交卷,监考官中亲属回避等措施来防止考试中的舞弊现象。
宋代自胡瑗担任国子监直讲时,太学生开始住校,国子监生员一般都是在斋舍中自习,因此,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学生。胡瑗在湖州创设分斋法,太学依次将生员依照兴趣爱好加以分类,如文学或兵书,一经确定,不得随意调换。为了监视、管理学生的行为特安排国子博士进行巡视。除此,还专门设置负责登记学生出入的直学一人。学生除每月四天的假期可离校外必须在校,会客也需在假期内,日常各项活动以击鼓为号。
有关于学生请假事宜也需按照具体章程,除去有私事或因疾病、丧事可请假者,学生必须在每月的第一天亲自签到,但一个月不到或超过期限者开除学籍。南宋时期,学校秩序较混乱,太学生长期请假,特规定太学生请假时间若超过百日必将予以严惩,“欲自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七月朔为始,太学请长假满百日之久,并依条检举填网,从之”。对于违反章程的学生制定了相应的措施进行惩罚,以此控制生员、维护学校正常运转。处罚由太学正、太学录掌管,太学学规为五等;其一为关暇,即不能随便出入学堂,此最轻;其二为前廊关暇,即几个月内不得随意出入,甚至前廊都不能到;其三为迁斋,即换寝室,若其他学生不同意可拒绝接受;其四为下自讼斋,即关禁闭,让学生自己反省,同室之人不得过问;其五为鞭鞑、屏斥、遣退,驱逐出校后,永不得进入仕途。律学另有规定,如考不及格者,实行罚款,犯学规者,处以降舍。
宋代国子监是宋代最高学府,除此外,还是教育管理机构和职能机构。为防止类似宋太祖得天下之事发生,宋代历朝皇帝多坚持“右文”治国,而国子监与朝局紧密相连,宋朝实行重文轻武,削弱武官兵权的同时着力提高文官地位,除地方上也以文官出任各地知州、知府等,皇帝时常巡幸国子监,且钱财、土地赏赐颇多,以昭示重文轻武这一事实。
宋朝初年的行政机构设置大多沿袭前代,直至庆历年间才出现大的变革。从熙宁变法到宋末,新旧党之间倾轧严重,政权机构设置也随着不同党派的上台而得到相应的变化。但国子监的改革,从总体上来看,一直处于平民化及扩大化的趋势。学校数量和学生的增加,国子监下学校门类的增多,以及学生的入学要求相应降低,这对于知识的弘扬起了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国子监一般教授儒家经典,将对个人道德的约束放在首位,也有如算学、医学之类以传授专门技术知识的学校,这使得宋代的教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进一步推动了宋代国子监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