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留枝 李运丽
(黄河科技学院 河南·郑州)
高等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问题,是当今国际公认的战略性问题。各国都十分重视高等教育,我国自古至今就十分重视高等教育。没有我国古代高等教育就没有我国现代的高等教育,要抓好现代的高等教育,必须对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渊源——我国古代的高等教育有全面综合的了解和探析。
太学是我国古代官办高等教育的最高形式。通过官办高校的代表——洛阳太学,特别是太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可以窥视出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和概况,以史为鉴,以期对当代高等教育有所启发。
“太学”即现代我们说的大学,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出现了“学官”,这里的“学官”即大学。所以,夏商至西周时期可视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萌芽时期,汉代的官学由于受到当权者的大力提倡支持得到空前的发展。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拉开了兴办太学的序幕。东汉光武帝刘秀重视太学,建武之初,戎马未歇,公室未饰,便先兴文教兴建太学。他儿子明帝时,尊师重造,提倡教道,昌明经学,盛况空前,洛阳太学声誉日高,达到太学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匈奴亦派人来洛阳学习。顺帝时,修缮太学,扩建房舍二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梁太后执政期间,太学更获得迅速发展。自汉武帝创建太学至东汉,太学生由五十人扩到三万人,达到极盛,如此发达的太学教育在世界史上堪称奇迹。
自董卓之乱,太学被毁,魏文帝曹丕称帝后,才又重整太学,至晋武帝时太学再次进入发展高潮时期。西晋灭亡之后,太学复又被毁。自孝文帝迁都洛阳,才又重建太学,直到北魏分裂,太学在洛阳才告衰落。之后历朝太学虽有所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再没有达到汉代的盛况。隋唐时期,国子监统领太学。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属国子监。辽南京(今北京)学有南京太学之称。金亦有太学及太学博士。元、明、清只设国子监。
太学的教师称为博士,汉代独尊儒术,博士研究的是五经,教学内容自然以儒家经典为归,学生学习目的也就是以明经为主。太学教材经过几番周折后,实行统一的管理。因为经书各有所长,以及今古文学派之争的纷起,使经学本身趋于多元,其说各异。这既不利于太学的常规教学,也有碍于政治思想的稳定。汉朝统治者为此多次召集名儒学者开会讨论经学文本,著名的有“石渠阁议经”和“白虎观议经”,目的就是统一太学教材。著名的“熹平石经”就是当时官方规定的规范的经学教科书。
太学的教学形式因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发展。太学初建时,学生名额较少,每位博士仅教10名左右学生,多采用个别教学或小组教学。后来学生数量迅速增加,为了容纳相对数量的学生同时听讲,东汉时建的太学讲堂“长十丈,广三丈”,出现了一种被称为“大都授”的集体上课形式。太学博士传授经学,一般在讲堂会集诸生作大型讲演,称为“都授”。这表明太学已经形成了集体讲经的教学形式。除了经师主讲,也有高足弟子相传授和学生自学两种形式。以高业生教授低业生,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不足的矛盾,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太学生有较充裕的时间用于自学,一些好学之士博览群书,学生之间也经常相互讨论,彼此切磋,也可向社会名流求教。太学生学习年限规定满学制为8年,但由于入学时基础不同,对学生的学习年限掌握比较灵活。学生中有在入学前即已通数经者,也有专门师事某一博士学习某一门经典者,学习年限自然要短。一般来说,主要是从博士受业,学某一经或某经一个学派的学说。到东汉,学生也可向校外的名流通儒受业。太学中师生关系轻松和谐,平和融洽。学生可随时向博士发问、请教。博士之间及博士与学生之间学术上相互诘问、辩难蔚然成风。师生激情高涨,思维共振互动,学术气氛活跃,学习研讨之风浓郁。因此,太学培养的学生被公认为思维敏捷,“善论难”。
太学为皇帝咨询国事之所,博士、学生都可以对国事发表意见,再加上太学的辩难教学法,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雄辩能力,从而便于养成学生关心政治和国事的风气。东汉桓帝时,太学生刘陶就曾几次上书陈事。太学是培养儒学人才的机关,培养了不少博学通达之士,也教育了大量关心国家大事的热血青年。东汉后期,以太学生为主力展开的两次反对宦官专权的著名的“党锢之争”,虽然最终以太学生遭到流放、监禁、罢官而告失败,但是太学生开创了大学生关心国家政治的先河,他们关心国家政治,怒反嫉邪,嫉恶如仇,誓死不屈的大无畏斗争精神,浩然正气,震天撼地,气壮山河。
[1]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蒋方.中国文化史九绛[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3]鲍风.儒家智谋[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4]孙培青.中国教育管理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5]孟昭德.孟云浦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