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军
晚清国子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王培军
(黑龙江大学人事处,哈尔滨150080)
晚清不仅是中国的巨变期,也是传统教育改革的转折点。在清朝中后期,因监生仕途受阻,国子监生员数量不断减少,监中教学内容转以教授科考为主。教学内容的转变虽为监生谋取了新的出路,但以传统儒家文化培养的人才,已不再符合新旧交替时期国家的需要。同治、光绪朝经世致用思想的提倡,不仅被用以人才培养的核心中,且用于选拔师资的标准上,借此培养出迥别于前的新式人才。晚清国子监人才培养取得的成绩在于其培养模式的调整,如统治者的重视、生员结构的优化、师资水平的提高。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统治者、生员、教师共同努力的成果,还应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为国家社会所需之人。
晚清;国子监;培养模式
晚清是中国社会巨变期,也是中国从传统走向近代的转折期。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人才是变革的核心与关键。教学机构国子监在晚清时期的生员数量不但急剧减少,且培养模式陈旧,其肄业生员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培养新式人才,国子监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调整生员结构,提高教师选任标准,达到培养经世致用、新式人才的目标。在强调“以人为本”“文化强国”的今天,高校仍可借鉴晚清国子监改革及培养人才的模式,充分发挥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
晚清国家内忧外乱不断,社会动荡不安,迫于新的改革发展趋势,国家亟需新式人才。然而中央官学国子监生员数量的锐减及培养生员模式的陈旧,成为阻碍国子监改革及培养人才的关键。
(一)仕途受阻,监生减少
国子监生员的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贡监生,在国子监六堂肄业;一类是学生,有八旗官学生和算学生,分别在八旗官学和算学馆学习。贡生有六种,分别是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例贡。监生有四种,分别是恩监、荫监、优监、例监。其中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为五贡。五贡与恩监、荫监、优监是正途[1]3100。
国子监生员数量的减少,其根本原因在于监生仕途的壅塞。清初缺乏官员,贡生甚至可以不必坐监,直接参加铨选廷试授职,且任用较优。如“顺治二年,以铨选需人,命各省贡生,免其赴监肄业。于每年四月十五日廷试后,即行授职:《上卷以知州用,上次卷以推官、知县用,中卷以州判、县丞、教职用”[2]218。这是监生与进士仕途之路相媲美的时代,“本朝之顺治九年、十年以前,岁贡铨选与进士等”[3],“吏部题准贡、监生愿考中书者,国子监列名,送部汇考”。但受科举正途出身人员的影响,国子监生员的铨选之路很快衰落。顺治十一年(1654),“给事中孙伯龄疏奏:直省贡生廷试后即授官,需次多人,选途壅滞。请仍旧例,贡生仍送监肄业,俟学成再送廷试。经部议,于廷试后选英年者送监。得旨允行”[2]169。顺治十三年(1656)完全停止,“给事中王命岳奏准:贡途壅滞,请暂停恩、拔、岁贡生,惟副榜贡生仍旧”[2]169。举人进士数量的增多与官缺日益减少,使得国子监生员的铨选为官之路越来越难,这促使国子监官员开始为监生的出路重新规划其人才培养方案。
顺治十五年(1658),满祭酒固尔嘉浑奏请,以积分法评选监生铨选官职。“令监生考到日,拔其优者许积分;不与者,期满咨部历事。……有‘五经’兼通,全史精熟,或善摹钟、王诸帖。虽文不及格,亦与一分。积满八分为及格,岁不逾十余人。”[1]3101满祭酒固尔嘉浑不但注重监生为官能力的培养,且不放松对其文化修养的提高,且以持续的考核“积分法”,来选择优秀的生员走上仕途。然而,此举仍未解决监生仕途壅塞的问题,“是年,科臣王命岳以贡途壅塞,请暂停恩、拔、岁贡。”仕途出路受阻,“于是坐监人少,难较分数。”[1]3101到了乾隆十七年(1752),固尔嘉浑不得不“奏停积分法,后遂不复行。”[1]3101积分法的废止,不仅是因清朝官缺逐年减少,还因科举考试渐成统治者选拔官员的单一途径。而积分法本就是一个在国子监内铨选授职的过程,若要再继续下去无疑是对清廷选拔官职的雪上加霜。
到了康熙初年,在监期满的国子监生员基本都已无法参加考职,清朝的官员队伍中,“自是部院诸司无监生”。但康熙朝开始组织大规模的编书活动,需大量誊录人员,于是“惟考选通文理能楷书者,送修书各馆,较年劳议叙,照应得职衔选用,优者或加等焉”[1]3101。国子监生员的出路,自此开始多转向誊录一职。
乾隆初年,为挽回国子监衰落的颓势,祭酒孙嘉淦提出经义、治事之法,以弥补科举选拔出官员的弊端,即仅有应试能力而无做官能力。孙嘉淦此次改革,使国子监一时人才济济,监生仕途虽未达到清初的顺畅,但已有监生通过铨选入职。然而统治者选官任职的标准仍是科举正途出身为主,士子心中也多以科举考试为重心,因此孙嘉淦的改革很快流于形式。乾隆三十三年(1768),管理监事大臣陆宗楷等奏准,“肄业期满诸生,果有经明事治,堪应保膺保荐者,即随时奏闻。如无可保荐之人,而拘定原议,屡将无所保荐原委陈奏,未免琐渎。罢行其例。”[2]200统治者对科举笼络士子之心的看重,远甚于对官员能力的看重;而监生对科举的热衷更甚于对自身为官能力的提高。因此,国子监培养官员任职能力的职能,渐以备习科举知识所替代。乾嘉以后,国家大规模的编书活动越来越少,国子监生员的官职出路几近全无。主动入监学习的生员数量不但愈来愈少,且在监生员都不在以为官能力为重点,而是转向以科举考试学习为核心。
由此看出,清初统治者对官员的需求及任用人员的优厚。但频繁的廷试致使参加人数众多,官缺数量愈加减少。因此,不久即造成生员仕途的壅塞。而清初为维护新政权,科举考试录取人数也较多。短时间内进入仕途人数急剧增长,使得监生进入仕途的道路愈加艰难。随着进士数量的不断增长,有限的官缺被进士、举人优先获得。监生肄业后直接参加廷试的比例越来越小,出路也越来越受到限制。实际上,贡监生的仕途之路,仅是对于科甲入仕人员的补充。仕途上的阻碍,使监生不愿再继续入监学习。因此,坐监生员的数量在晚清急剧减少。
(二)模式陈旧,科考为主
国初监生仕途顺畅,生员坐监时间短,国子监的教学内容多为入职前的培训。但随着科甲人才增多,官职升迁亦多以正途出身为准。这无形中增加了生员在监学习的时间。乾隆时期国子监祭酒孙嘉淦对国子监进行改革,他说,“学校之教,宜先经术,请敕天下学臣,选拔诸生贡太学,九卿举经明行修之士为助教,一以经术造士。三年考成,举以待用。”[1]3102其设定监中教学内容不仅有科举备考课程,亦有经义、治事课程,教学内容的丰富,人才培养的多样,使国子监达到鼎盛。
仿宋儒胡瑗经义、治事分斋遗法。明经者,或治一经,或兼他经,务取《御纂折中》、《传说》诸书,探其原本,讲明人伦日用之理。治事者,如历代典礼、赋役、律令、边防、水利、天官、河渠、算法之类。或专治一事,或兼治数事,务穷究其源流利弊。考试时,必以经术湛深、通达事理、验稽古爱民之识。三年期满,分别等第,以示劝惩。[1]3103
孙嘉淦的改革与国子监教学计划的调整,确实使国子监在雍正、乾隆时期达到鼎盛,当然这离不开统治者从肄业的监生中选拔官员。然而清中期以后,统治者铨选官员多以正途出身为准。监生仕途的不畅,不仅直接影响了国子监生员在经义、治事课程上的学习热情,也导致监中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偏重。
到了晚清时期,国子监的教学内容则成了单一的科举备考课程,经义、治事课程已然形同虚设。统治者虽意识到科举取士之法是影响国子监教授经义、治事课程及培养新式人才的重大阻碍,但碍于科举是笼络全国士子、人心的关键性手段,自然不敢轻易舍弃。这也从侧面引导了国子监教学内容,使科举备考课程成为单一陈旧的模式。从此,国子监独特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渐渐沦落,国子监达到难以振作的局面。
道光、咸丰两朝经历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震荡,国势衰颓;同治、光绪朝统治者积极改革,意图重振。王朝的改革与振兴,靠人才得以实行,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被首先提上日程。统治者意识到传统人才的培养模式,已不适用于王朝改革。因此,统治者谕令国子监改革教学内容,培养经世致用及具有实践能力的新式人才。
(一)经世致用
清王朝在道光、咸丰两朝经历了内忧外乱,自身统治地位岌岌可危。随着内外战事的渐趋平复,统治者着手重振衰败的王朝。咸丰年间,随湘军战绩而闻名全国的还有其提倡的经世致用思想。
1.经世致用思想的提倡
统治者逐渐意识到科考选拔出的士子,无法实现其重振王朝的目标。因此,谕令国子监恢复原有的经义、治事课程,培养经世致用之才。同治朝统治者意图重振国家,亟需实用型人才,对国子监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谕敕整改。
太学为自古培植人才之地。……乃近来国子监专以文艺课士,该祭酒等既以是为去取,而士子亦复以是为工拙,于造就人材之道何裨焉?着嗣后于应课诗文外,兼课论策,以经、史、性理诸书命题,用觇实学。并着该祭酒等督饬各堂助教、学正、学录,分日讲说,奖励精勤,惩戒游惰,黜华崇实,以端趋向。其有留心时务、通知古今者,亦当随时奖拔,以劝多士。该堂官为诸生师长,尤当自饬廉隅,俾知矜式,用副教育人材至之意。[4]
统治者谕令国子监教学内容破除单一的科考课程,加入“论策”,同时考试内容改为“以经史、性理诸书命题”,并且其对生员的考核不在以文章为单一准绳,而是积极鼓励“留心时务、通知古今者”。从以上谕令可看出,统治者在培养新式人才上的策略与决心。统治者不但在教学内容及目标上培养经世致用之才,且在国子监官员的选拔上,也选取具有经世致用精神的祭酒,如王先谦、张百熙。
2.经世致用师资的选拔
王先谦、张百熙两人皆是湖南籍进士,分别在国子监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作出了不同的贡献。王先谦在国子监重振时期,为振兴国子监的发展,通过扩充经费为监生增加膏火银,为国子监的教师提升薪资;为扩大监生的阅读视野,不但上书请折封赏最新官修书籍,且通过私人关系从各地征书,其中既有关涉清廷与太平军战役的汇编,又有介绍西方国家的书籍。在还未开始改革的清朝中央机关,王先谦的做法无疑是超前的,他的做法对监生也起到一定的模范作用,即不仅讲求儒家经典义理,更为关注社会现实。
张百熙作为国子监改革时期的人物,在教材编写中不但沿袭传统,编入经史、词章之作,且加入实务之文:
百熙奉命来,承诸公后,念士之讲习所及,发为文章者,心有可观。适同里刘学正鉅承翁先生,命裒集上舍生课作,以去取商诸百熙。……其文自制艺外,多经史、词章之作,亦有涉及时务者,不敢整穆宗垂训之旨。吾闻周子有言,不知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艺焉而已。士抱其才志,优游庠序间,徒为占毕之儒,无所有以出而问世,岂圣人立学养士意哉?[5]
张百熙所刻《成均课士录》与前几期教材的不同点在于,主动将时务文章加入其中,真正响应了同治帝培养经世致用人才的谕令。张百熙勉励生员治学,引导关注时务,使监生努力成为为国家社会所用之人。这是张百熙所刻教材立意的不同,也是培养人才的目标更为关注实用性。
(二)新式人才
鸦片战争后,统治者渐趋意识到自己的落后。在重振王朝的改革中,外语及具备实践能力的人员,成为晚清王朝亟需培养的人才。道光二十年后清政府连连战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外交往日益密切,语言渐趋成为中外交流的障碍。
中国能通洋语者,仅恃通事,凡关局军营交涉事务,无非雇觅通事往来传话,而其人遂为洋务之大害。通事假手其间,勾结洋兵为分肥之计,诛求之无厌,挑斥之无理,支销之无艺。……。洋务为国家怀远招携之要政,乃以
枢纽付若辈之手。遂至彼己之不知,情伪之莫
辨,操纵进退迄不得其要领,此非细故也。[6]
鉴于此种紧迫形势,统治阶层创立了专职外语院校——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和广州广方言馆,培养通晓外语的人才。在地方新式学堂建立的如火如荼的过程中,统治者在国子监原有的俄罗斯馆中,也开始挑选年轻的八旗官学生,让他们正规地学习俄语,这一举措为处理中俄双方来往公函和边界、贸易等纠纷问题,提供了翻译人才。
国子监原设有算学馆,旨在培养数学方面的人才。且天文、历法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算学与天文密切相关,天文的预测与测量都要涉及计算。因此,这方面的人才是古代社会所不可或缺的。但在科举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算学在国子监的地位每况愈下,甚至无人愿入算学馆学习算学。中国的自然科学,因古代统治者铨选官职的标准而止步不前,清王朝也是因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世界进程而被侵略。统治阶层意识到自身与西方的差距后,不但允许洋务派官员在地方开展洋务运动,而且在国子监南学也开设了科学,以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新式人才。
晚清统治者为培养适用于重振王朝的新式人才,不仅重新设定了培养人才的目标,增设了新式课程,还调整了监内的生员结构,提高了选任教师的标准。这使国子监这一传统中央官学,不仅为国家培养了一定的新式人才,还达到了退出历史舞台前的最后辉煌。
(一)调整生员结构
国子监生员有两类,一类是贡监生,一类是学生。晚清由于战乱频仍,财政入不敷出,遂捐纳甚众,人谓“清代捐例之滥,滥于咸丰”。因晚清统治者在军事、工业、国防、赔款等方面需巨资以维持,因此捐纳的金额及身份限制越来越少,捐监而来的生员的素质越来越低。晚清统治者为提高监中生员的整体素质,不仅准许举人入监读书,且令无职官员入监读书,这使得国子监生员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1.举监的设置
晚清增入举监,不单是因举人仕途壅塞、下第人数停留在京,主要在于国子监生员素质过低。而举人入监读书,不但可以缓解其仕途压力,为其提供读书场所,亦可调整国子监的生员结构,提高其整体教学环境和生员的素质。
光绪十一年(1885)由王先谦奏请举人入监学习,国子监由此增设举监一门。清初设立国子监时,监生中未设举监一类,因“国初仕路疏通,儒生一中乙科,即登宦籍,不应更厕身太学,致妨贡、监生甄用之途”[7]694。“举人日积日众,需次多年不得一官”[7]694,晚清不但国子监生员仕途艰难,正途出身的举人也是如此。但举人的素质“已出贡、监生之上”,无论是参加科考“进掇巍科”,还是铨选为官“内厕朝班,外膺民社”,其学识能力与为官素养皆会高于贡监生,但囿于清初制度的规定,因而“不得与贡、监等同沐圣主之教恩”,这不仅“无当于育才,亦非所以劝学”。因此,增入举监一门,无论是缓解举人仕途艰难,还是提高国子监整体生员及晚清低级官吏的素质,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因“自捐例减成,粟监且盈天下,于是太学重地,恒贡少而监多,其潜心问学者固不乏人,而射利者流惟图窜名人籍,得以沾润”。比如直隶、山东两省监生。监生众多无法防范其互相代替、冒领膏火银,整顿国子监的监规及纪律,不致使经费枉入专为赚取膏火银的监生手中,可使经费得到最大效度的利用。而进入国子监学习的举人又是可以优中选优的,因每三年一次会试,网罗全国举人。但“监生多在本省应试,无事来京,虽有通材,何从广为罗致?”因此“准以各直省举人人监肄业,即于贡、监生员额内通融录补,以广甄陶,而资鼓励”[7]696,即可达到振兴学校的目的。举人无论是在学习能力还是文化积累上,都高于贡监生和学生。因此,举人坐监学习,不但提高了国子监整体的学习氛围,也使得国子监培养新式人才的目标更易于实现。
2.无职官员入监
晚清官员中除正途出身的进士、举人外,还有因战争、灾害等原因而与日俱增的捐官。捐官人员虽通过缴纳一定银两而获得了官职,但因没有额缺,遂成为晚清政府衙门中的无职官员。为提高衙门中低级官吏的素质,朝廷准无职官员入监读书:
向来臣衙门无职官入监肄业之例,惟近日捐例减成,乐输颇多。士子戎行著绩,剡章半列儒生,幸邀顶戴之荣,弗与胶庠之选。求仕不得,愿学未能。揆厥情形,允宜矜恤。拟嗣后无论举人、贡监生,除由捐纳劳绩,得有正印职官投供候选者,即系已入仕途无庸收录外,其非正印职官未经投供,仍情殷向学者,恳请恩准入监肄业。至举、贡考取教习,传到需时者,请一并入监肄业,以广裁成。[7]696
捐官士子虽得“顶戴之荣”,却非“胶庠之选”,其“求仕不得”,“愿学未能”的态势,证实了其文化素质的低劣。此举实为提高这些捐官者的文化水平及入职后的为官素养。统治者对于监生的来源,扩大到无职官员,不仅优化了国子监生员的结构,同时也提升了未来官员的文化素质及相应为官技能。
(二)提高师资水平
晚清是中国由传统步入近代的转变期,统治者既想极力维护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又想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重振王朝。因此,晚清统治者在选任祭酒时,其标准随国家现实所需而调整。
从维持巩固自身统治地位出发,同治、光绪两朝统治者皆从科甲正途出身的进士中选取祭酒。如满祭酒中出现了宗室进士任职的祭酒情况,且数量不断增多的现象。同治、光绪两朝,在选拔普通八旗进士任职祭酒时,甚至优选科举世家出身的进士。提高国子监实际掌权者的选任标准,无论对传统文化的教授,还是新式人才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汉祭酒的选任迫于国朝危难及抵御外侮的处境,统治者在同治、光绪两朝对汉祭酒的选任,倾向于选任倡导经世致用的进士,且更注重学术文化中心所倡导的思想,及国家政策所需。与原来仅看重学问水平相比,有更强的实际性,即随培养人才标准的调整,而转变选任祭酒的标准。晚清国子监由培养理论或者说是文雅之士,向培养实践型人才方向转变。
新式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当今时代的重点,亦是古代国家社会发展的关键。今天的人才培养不但强调与时俱进,同时亦应借鉴古代人才培养的模式。在深刻洞悉院校亦或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后,应积极从社会需要出发,同时借鉴晚清国子监在培养人才目标及模式构建上的经验。在力争少走弯路的基础上,培养出适合于当今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
[1]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文庆,李宗昉,等.钦定国子监志[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
[3]叶梦珠.阅世编·学校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30.
[4]中华书局影印.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五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7:1422-1423.
[5]张百熙.张百熙文集[M].长沙:岳麓书社,2008:10-11.
[6]顾廷龙,戴逸.李鸿章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208.
[7]熊治祁.湖南人物年谱[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
The Reform of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mperial College
WANG Pei⁃jun
(Personnel Office,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China)
The late Qing is not only a period with great changes,but also a turning point of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reform.In the middle and late Qing Dynasty,due to the obstruction of official career of the students of the Imperial College,the student number of the Imperial College decreased gradually,and the con⁃tent of courses in the Imperial College gradually focused o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instead.Although the change of teaching contents has attempted to seek a new way out for the students,the talents trained in tradi⁃tional Confucian culture could 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state in the alternation of old and new.The idea of governing the state in Tongzhi and Guangxu Dynasties has been adopted in the core of talent training,and also in the selection of teachers,aiming to foster the new talents.The achievement in personnel training of the Im⁃perial College in the late Qing is the adjustment of the training mode,such as the ruler's attention,the optimi⁃zation of the students'structure,and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level.The cultivation of the talents is not only the fruits of joint efforts of the ruler,the students,and the teachers,but it should advance with the time,and only by doing like this,the talents needed by the state and society can be cultivated.
the Late Qing Dynasty;Imperial College;training mode
K092
A
1009-1971(2017)04-0088-05
[责任编辑:郑红翠]
2017-05-20
王培军(1970—),男,黑龙江依安人,处长,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