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赋

  • 十九世纪徽州基层田赋征收中的粮局与乡柜
    键词:徽州文书;田赋;粮局;乡柜;图甲;清代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 621X(2023)02 - 0076 - 08自封投柜是清代法定的田赋征收之“定例”。此方案希图由粮户直接向官府缴纳纳田赋。每届钱粮开征之时,州县在衙署和乡村设置若干柜,分别称为“城柜”和“乡柜”。1粮户亲身赴柜,将应纳之钱粮包封投入柜中。如此设计,本意是避免纳税过程中胥吏、书差等人的包揽,可谓“是对明代里甲制下那种由值年里甲统一征解制度的否定”。同时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3年2期2023-06-26

  • 贵州清水江流域高坪侗寨大角冲鱼鳞册考略
    是明清时期以征收田赋为目的而编制的地籍清册,明清时期曾在全国普遍推行,但遗存至今的鱼鳞册实物却非常少。据栾成显先生统计,全国遗存的明清鱼鳞册也就4500多册,其中集中收藏的是安徽休宁县档案馆收藏1162册,浙江兰溪县财政局收藏746册,其他则分散收藏于中国社科院、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上海图书馆等。其来源地以徽州地区最多,其次为江浙等长三角地区,全国其他地方则只有零星的分布和发现。①栾成显:《鱼鳞图册的遗存与研究价值》,《浙江学刊》2019年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3年1期2023-02-07

  • 护 宝 记 ——抗日烽火中《兰溪县鱼鳞册》的迁徙之路
    直保管在浙江兰溪田赋管理处,直至兰溪解放,是国内罕见的档案类文献资料。编造完成后不久,这套珍贵的档案资料又经历了重重坎坷。1 一迁张坞幸免于难民国三十一年(1942)5月,侵华日军为摧毁浙江的前进机场群,防止中美战机“穿梭式轰炸”对日本本土造成直接影响,发动了浙赣会战。5月15日,浙赣路东段方面日军第13集团军分别由奉化、上虞等地,沿浙赣铁路及其两侧向西南实施进攻。中国第3战区第25集团军及第28军一部,在新昌、安华等地逐次抵抗后,以一部转入敌人后方游击,

    浙江档案 2022年11期2022-12-12

  • 何以颠覆 ——对孙兆霞、张建论贵州屯田制度主要观点的商榷
    祖宪公文《安平县田赋论》为重要论据。如孙文叙述道:“安平田有两种:一曰屯田,每三亩八分科,纳粮米一石;一曰科田,每亩应纳粮米五升四合。屯田由官所给,科田则民所自量,固赋之轻重悬殊至于如此也。又同文‘附录前任徐升县清理田赋禀稿’言:‘迄康熙二十六年, 改卫设县, 粮额仍依卫制, 取足于屯军百户。而各百户尚有所垦之余粮, 以辅足正额, 比历来粮赋, 并无永久之缘由也’”。对此孙文的理解和结论是:“两段文字皆透露出安平县(平坝县)原有屯田在赋税量上‘仍依卫制’;

    安顺学院学报 2022年2期2022-11-27

  • 制度基础与财政改革 ——明代一条鞭法改革前湖北地区的赋役货币化演变
    吾民者当知其分,田赋力役出以供上者,乃其分也”阐述赋役制度安排。统治者发布诰书与训诫,警示臣民各安其分,各守其责,不得逾制。民众“知其分”,便是以大多数人进行农业生产,以各自的身份为标准,或是为王朝政府提供实物税,或是以世代相沿的能工巧技为官府应役,或者为王朝政府提供军事保卫,或者为官府供办物料等等,承办内府外朝的各项用度。这种户籍管理制度,将基层社会的民众统统编记在政府统一管理的户籍册上。民众以职业的不同作为承担不同赋役的区别,有民户、匠户、军户、灶户,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01-22

  • 关于明清时期“逋赋”与免除“逋赋”的几点思考
    的生活负担之一,田赋一直在王朝经济社会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田赋自然就有按时缴纳和不按时缴纳(拖欠)的情况。拖欠或者逃避赋税,在史籍中称为“逋赋”。根据已有研究的总结:从字义上看,“逋”的原始意义指奴隶逃亡,本义即逃亡、逃跑,因此“逋逃”或“逋亡”常常连用为一个词。其引申义则为拖欠、拖延、短少,故“逋欠”或“逋负”“逋悬”常连用为一词。而根据拖欠的对象和内容,又产生了“逋赋”“逋税”“逋租”“逋粮”等,这些近义词的本义虽各有所指,但在史籍中则常常混同互用。

    黑龙江史志 2021年7期2021-12-28

  • 巧开仓 智取粮
    民党政府的大胜乡田赋仓,那里囤积了近千担粮食。不过前些天,国民政府清查,发现粮食亏空了不少,正逼着她的父亲—田赋仓的主任李少卿,把亏空的粮食自行填补上。这不,这些天父亲都外出躲避了。秀惠知道这些亏空粮食的去向。黄家阡带领游击队员上到南瓮大山丝茅坪余振文家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就常常派人下山来找吴明亮出谷,挑去芳来水研碾米,再挑回八块洞给游击队煮饭。说起这个吴明亮,他的父亲是李少卿的得力助手,管理着田赋仓的大小事务,经常带着他去仓库打杂工,慢慢地对粮仓的事务便熟

    源流 2021年10期2021-12-08

  • 战国时期的辨土地与均田赋
    有周代辨土地、均田赋的记载,内容主要反映各地应贡纳的田赋、物产,这与西周、春秋时期公田共耕制度下田赋征取方式多相违背,却与战国时期授田制背景下田赋征取方式多相符合。在赋税以田亩数量为依据的战国授田制时期,辨土地是较为均匀征取田赋的前提。以往有关周代辨土地的研究,主要围绕《尚书·禹贡》九州土壤展开①,并不能全面反映战国时期的实际情况。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综合分析战国时期的辨土地,并进一步阐述均田赋主张与实践。一、战国时期的辨土地自西周晚期宣王“不籍千亩”以

    农业考古 2021年4期2021-09-09

  • 农民匠人四次铸鼎铭记乡村之变
    亲一起铸造“告别田赋鼎”的农民匠人王英洁与记者一见面,就聊起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的最新政策。很多人认识王英洁和他的父亲王三妮,是因为2006年他们拿出近8万元积蓄自发铸造了“告别田赋鼎”。当时,虽然王三妮、王英洁1999年就在家乡灵寿县青廉村办起了青铜工艺品加工厂,并且不断钻研青铜器制造工藝,但14亩承包田依然是全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要代表农民铸鼎刻铭,告知后人,永世不忘。”在王三妮带领下,父子二人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纪念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退出

    华声文萃 2021年6期2021-08-25

  • 农民匠人四次铸鼎铭记乡村之变
    亲一起铸造“告别田赋鼎”的农民匠人王英洁与记者一见面,就聊起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的最新政策。很多人认识王英洁和他的父亲王三妮,是因为2006年他们拿出近8万元积蓄自发铸造了“告别田赋鼎”。当时,虽然王三妮、王英洁1999年就在家乡灵寿县青廉村办起了青铜工艺品加工厂,并且不断钻研青铜器制造工艺,但14亩承包田依然是全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要代表农民铸鼎刻铭,告知后人,永世不忘。”在王三妮带领下,父子二人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纪念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退出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19期2021-06-07

  • 民国时期的岳池县乡镇集中仓库初探
    于收储粮户缴纳的田赋,是田赋初步集中的仓库;集中仓设于交通便利之处,用于收储各乡镇粮食,是田赋再度集中的仓库,如岳池县的南城镇集中仓、油榨溪出口仓;聚点仓则设于重要转运地点及军粮交接地点或重要消费地点,如合川聚点仓。下面重点论述岳池县的乡镇集中仓库。据档案记载,岳池县乡镇集中仓从运输性质上又分为两类,一类是陆运集中仓,另一类是水运出口仓。岳池县陆运集中仓仅为南城集中仓,而水运出口仓则有3 处,另外还有具有出口仓功能的征收处(设有收纳仓)4 处。现将全县各出

    长江丛刊 2020年9期2020-05-16

  • 奉公守法
    吏, 是一个征收田赋的下属官吏。当时战火连天,民不聊生,田赋征收困难,征收皇亲国戚的赋税更难。2 赵奢刚直不阿、执法如山。他带人到惠文王之弟、相国平原君的赵府征收田赋,被家臣拒之门外,而且赵府家臣口出狂言:“睁开眼看好了,这是赵国王亲平原君府。让王亲缴税,真是笑话,快快滚开!”3 家臣仗势欺人,不停叫嚣:“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收税收到赵府来了,快将这些不识相的东西轰走。”4 面对这个如此狂妄的家伙,赵奢呵斥:“岂有此理,大王有令,违法抗税者就地斩杀。”部下

    连环画报 2020年6期2020-01-29

  • 明洪武时期的田赋量考察
    450046)田赋即农业税,在中国历代的传统税制中,田赋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保留下来系统的、较全面的田赋统计数字资料的朝代。众所周知,明洪武时期的田赋量很高,但该期的田赋情况具体如何,有什么特点,笔者拟从户口、田地面积、税粮总量等方面,来对明代洪武时期的田赋量进行分析考察。一明代全国田土的分布情况与人口分布情况基本相同,主要集中在南直隶以及浙江、湖广、河南、江西、山东、山西、陕西、北直隶等地。边远地区的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

    社科纵横 2019年12期2020-01-13

  • 田赋影响下珠江三角洲传统聚落聚居特点研究
    陆琦摘要:本文從田赋与土地所有制的关系谈起,概述了从周至明清以土地所有权变化为线索的田赋征收政策背景。自宋以降,经过长期的土地兼并,“民田”占田地总额已经远远超过“官田”,田赋数额也从明初的民轻官重逐渐向民重官轻倾斜。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分析珠三角地区“沙田”开垦的历史机遇和环境条件,阐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乡村聚居秩序建立的两条关键线索:以“民”“沙”之别为依据的族群认同和以沙田开垦为契机的人口迁徙。基于这两条线索,从区域视角出发,分析了明清珠江三角洲地区

    小城镇建设 2019年2期2019-09-10

  • 刘伯温为民减税
    地确遭三年大旱而田赋未减,决心请求太祖朱元璋给青田百姓减免田赋。刘伯温在当地一个村子里住下,连夜写好奏章,等回到南京上朝时便将奏章递了上去。朱元璋接到奏章后,邊看边念:“青田,青田,叠石成田。田无水,民无粮,赋粮减半、减半再减半……”这时,只见刘伯温从容跨出一步,跪下磕头说:“谢主隆恩!”朱元璋这才恍然大悟,自己中了刘伯温的计,可是君无戏言,就只好同意减掉青田的部分田赋。青田人们感激刘伯温的恩情,为纪念他,就把他通宵达旦写奏章的村子,取名为“章旦”。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9年11期2019-09-10

  • “因事立名”与“就需设项”:晚清广东的田赋征课
    刘增合〔摘要〕 田赋是国家和行省赖以行政的基础,晚清时期各省田赋征收款目各有区别,广东田赋征税科目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科目设置和变化反映出该省财政需求、军政变迁和新政改革的运作轨迹。田赋征缴“因事立名”与“就需设项”是该省征税科目变化中的两项重要特征,各大类科目征额和税率差异明显,相当程度上体现出晚清行省税政嬗递的一面,这种变化为今人理解晚清“省税”提供了一个直观的截图。〔关键词〕 田赋;地丁钱粮;征税科目;征额;省税〔中图分类号〕K252;F129(265

    社会科学研究 2019年1期2019-03-10

  • 抗战时期贵州粮食统制政策探析
    集中与增产(一)田赋收归中央抗战之际各种物资紧缺,为集中、调度全国资源同日本作战,国民政府决定于1942年起将各省财政并入中央系统。自此各省原有之岁入、岁出不复存在,各省需遵循行政院颁发的岁出概算编制要点编制年度岁出总概算。“黔省1942年岁出总数仅二千三百余万元,尚不及1941年之实际支出数目。际兹物价高涨,各项新增事业亟待举办,殊觉难于应付。经迭次往返酌商,始于上年二月奉行政院江代电,本省本年度岁出总数核定为四千三百三十四万五千一百七十四元”[1]3,

    安康学院学报 2019年1期2019-01-28

  • 传承与发展:从梁方仲治史历程探寻其学术脉络
    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为重心进行解读。虽然这也抓住了问题的核心,但对他的其他著作却多有忽略,这样难以窥测其治史的整体面貌和来龙去脉(1)据笔者所见,相关研究多侧重于论述梁先生学术的某一方面,而从整体上着眼其史学的仅有两篇(刘志伟,梁方仲文集·序言[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刘志伟,陈春声.梁方仲文集·序言[M].北京:中华书局,2008),此两篇序言着眼点在于宏观概括,本文则侧重于梁先生整个史学的细部考察。。本文将对他的著作进行系统全面的分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5期2019-01-13

  • 民国时期山西工业化下的产业结构变迁
    收方面,民国初期田赋被列为中央收入,因而山西省地方政府为增加地方收入,设列许多田赋附加项,使得山西省农村的税捐有田赋田赋附加税双重压力。田赋分地丁、米豆、租课三项,1913年归并税目每地丁征银及各种杂费加上随之征收的斟面、样盘、口袋、脚费等杂费,则每米1石需折银元3元3角,每豆1石折银元1元9角8分。山西省历年收取的田赋附加税日益增多,田赋税率实为增长趋势,“故十七年山西田赋眉目已增至三元,而增加之指数已达七五○○,是则农田收入,几已大半纳赋矣。”田赋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8期2018-12-06

  • 两宋那么富裕,为何还有这么多农民起义
    民苦不堪言的,是田赋税收制度。据《宋会要》:“富豪形势者田多而税少,贫弱者地薄而税重。”而且宋朝农民除了要交田赋外,农具、牛皮、草鞋等都要交税。另外还有各级官员层层扒皮。又说“宋朝五等户”制度是按照财产给农户分等级,财产多就交税多,有其合理性。但以《皇宋中舆两朝圣政》记载:给农户“划等级”的权力在地方官。于是地方的豪强就与地方官勾结,把大批贫穷的农户一笔划成了富户。“预征”也是很长时间压在农民头上的一座大山。南宋理宗在位的淳祐八年(1248),御史陈求鲁曾

    文史博览 2018年10期2018-12-05

  • 清初常州府田赋的起运与存留 ——基于康熙三十二年数据的分析
    的稳定,对田制和田赋体系进行过多次完善和改革。虽然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体系经历了漫长的制度变迁,但其背后所蕴含的“以农为本”理念始终没有改变,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白银货币化的逐步深入,到明清时期,田赋制度更是发生着重大的变革,赋役折银赋予田赋体系以新的内涵。清军入关以后,为了尽快完成国家统一和实现朝廷对地方的有效管控,清朝统治者在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起运与存留中一直采用“八二占比”的模式,康熙年间,江苏常州府田赋起运与存留的严重失衡正是这种模式的缩影。本文

    安徽史学 2018年6期2018-11-29

  • 浅论《归田赋》与《闲居赋》中的隐逸心态
    这就是张衡的《归田赋》,被列入《文选》“志”类。与它并入此类的赋中,同样有一篇田园隐逸之作,即潘岳的《闲居赋》。张衡与潘岳皆是仕途中人,官场的跌宕沉沦激起了他们的现实疲惫感,故借辞赋体物写志的特点传达隐逸之情,生发内心忧思。他们一方面在赋中极摹山水田园的静谧灵秀,隐居生活的闲适自在,体现出逍遥忘世的思想倾向;一方面又含蓄地流露出对现实政治的关怀。虽主题相同,但两篇作品反映出的隐逸心态却大有不同。一、隐逸动机张衡在《归田赋》首段就表明了归隐之由:“游都邑以永

    戏剧之家 2018年25期2018-11-15

  • 浅析《光绪祁县志》中田赋部分编写内容与编写特点
    摘 要:田赋是中国旧时历代政府对拥有土地的人所课征的土地税,被国家正供,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基本、最主要来源。本文从《光绪祁县志》中的田赋部分的编纂内容与编纂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重现清末祁县的田赋、丁赋、税课的具体情况,分析其史料价值及参考价值。关键词:《光绪祁县志》;田赋;丁赋;税课中华民族历来有“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之说。其中,地方志因其记载内容广泛,具有“资治、教化、存史、致用”的功能,使其在保护和传承当地文化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①

    卷宗 2018年27期2018-11-07

  • 农业税票的前世今生
    地税”一般称为“田赋”。这些农业税票的前世今生,像镜子一样折射出我国明、清以及民国时期农业税收制度的面貌和变革。“税”由“禾”和“兑”两字组成,说文解字中“税”为租也,“禾”泛指田中谷类植物,“兑”者兑换也,即交换之意,意即国家向征税对象按税率征收的货币或实物。古代实物税赋征收的主要是从土地上收获的谷物。所谓“票”,词典中的解释是“印的或写的凭证纸片”。农业税票是农业税收票证的简称,是指与农业田地税收相关的收款、减免、查验、核定和退款,土地转让以及由此产生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8年8期2018-10-23

  • 农业税票的前世今生
    地税”一般称为“田赋”。这些农业税票的前世今生,像镜子一样折射出我国明、清以及民国时期农业税收制度的面貌和变革。“税”由“禾”和“兑”两字组成,说文解字中“税”为租也,“禾”泛指田中谷类植物,“兑”者兑换也,即交换之意,意即国家向征税对象按税率征收的货币或实物。古代实物税赋征收的主要是从土地上收获的谷物。所谓“票”,词典中的解释是“印的或写的凭证纸片”。农业税票是农业税收票证的简称,是指与农业田地税收相关的收款、减免、查验、核定和退款,土地转让以及由此产生

    农村.农业.农民 2018年15期2018-08-09

  • 朱元璋为何推行实物经济
    为货币的规定)。田赋征收用实物明朝缔造者朱元璋出自贫困的社会最底层,深知百姓疾苦,憎恨官吏贪渎,鉴于前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一开国就着意减轻百姓负担,借鉴唐代的两税法征收田赋,实行实物征收制。根据洪武年间相关文献记载,明朝的夏秋二税,百姓可以缴纳米、麦、绢、丝、麻布、苎布和大明宝钞(当时百姓不太喜欢用这种法定纸币,在明初田赋中数额也很少),甚至草料。如在1384年,徽州歙县的最大地主有田1200亩,缴纳的田赋是600石米。浙江地区农民可用草作缴付田赋的一种物资

    文史博览·文史 2018年1期2018-03-12

  • 奉公守法
    奢,原来是个收取田赋的小官。官虽不大,办事却很公正,不管是什么人,他都一视同仁。收取田赋的差事不是那么好办的。有一次,他到平原君家去收取田赋,就碰上了硬钉子。平原君的家臣根本不把这芝麻绿豆大的官儿放在眼里,就是不肯缴纳田赋,并且口出狂言:“谁有这么大的胆子,居然敢到当今国君弟弟家收税赋!我就是不缴纳,看你怎么办!”赵奢一身正气,丝毫不为所动。你为的是国君弟弟的私利,我办的是国家的公事!一个一定要收,一个就是不肯交。赵奢毫不留情,以抗税的罪名把他杀了。这真是

    幼儿100 2018年8期2018-03-08

  • 朱元璋为何推行实物经济
    画作里的明代摊贩田赋征收用实物明朝缔造者朱元璋出自贫困的社会最底层,深知百姓疾苦,憎恨官吏贪渎,鉴于前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一开国就着意减轻百姓负担,借鉴唐代的两税法征收田赋,实行实物征收制。根据洪武年间相关文献记载,明朝的夏秋二税,百姓可以缴纳米、麦、绢、丝、麻布、苎布和大明宝钞(当时百姓不太喜欢用这种法定纸币,在明初田赋中数额也很少),甚至草料。如在1384年,徽州歙县的最大地主有田1200亩,缴纳的田赋是600石米。浙江地区农民可用草作缴付田赋的一种物资

    文史博览 2018年1期2018-02-27

  • 试论《清代田赋刍论》若干问题
    意识起于:既然“田赋在清朝财政管理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而通行的观点将“中国历代王朝衰亡归因于向农民课征压迫性赋税,特别是田赋”,那么进行对清朝田赋情况的考察对检验“压迫性税收理论”就是必要的了。明清易代后,清统治者事实上将明代的《赋役全书》作为确定田赋和劳役的依据,土地登记制度是“清朝田赋管理上最薄弱的一环”,而最严重的缺陷“无疑是没有进行全国范围的地籍调查”。文中也列举了中央政策、道德观念、资源所限以及考成压力等原因。清田赋制度最大缺点是在经济发展时“国

    山西青年 2018年14期2018-01-26

  • 借鉴前贤,推陈出新
    家张衡的名作《归田赋》就是集中表现隐逸主题的早期代表作品,而且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杰出作品。所以,《归去来兮辞》并不是表现隐逸主题的肇始之作,而是在对前人作品的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创新而写成的。具体言之,该文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张衡《归田赋》的影响和启示,在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对《归田赋》均具有明显的借鉴甚至模仿的迹象,也分别有较大的发展与创新的表现,是对《归田赋》的推陈出新。我们先看《归去来兮辞》对《归田赋》的模仿和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7年11期2018-01-12

  • 明朝初年的实物经济
    的规定)。首先是田赋征收实物。明朝缔造者朱元璋出自贫困的社会最底层,深知百姓疾苦,憎恨官吏贪渎,鉴于前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一开国就着意减轻百姓负担,借鉴唐代的两税法征收田赋,实行实物征收制。根据洪武年间相关文献记载,明朝的夏秋二税,百姓可以缴纳米、麦、绢、丝、麻布、苎布和大明宝钞(当时百姓不太喜欢用这种法定纸币,在明初田赋中数额也很少),甚至草料。如在1384年,徽州歙县的最大地主有田1200亩,缴纳的田赋是600担米;浙江地区农民可用草作缴付田赋的一种物资

    看历史 2017年10期2017-10-13

  • 孝在心中
    婆婆。王曦的老婆田赋一直觉得王婆婆是个累赘,所以很看不惯王曦总往王婆婆那儿跑。这天晚上,王曦又来看望母亲,他说:“妈,我明天要出差几天,晚上就不能来陪您了。田赋晚上要照顾孩子,也不能来看您。您要按时吃药,晚上尽量不要出门。还有,我知道田赋性子比较暴,总是惹您生气。我出差这期间,您要是遇到了不顺心的事,能忍则忍,等我出差回来了,再来解决。”王婆婆说:“你的工作要紧,放心出差吧。我会照顾好自己。我能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呢?我尽量少出家门,不与谁惹是生非。”第二天清

    今古传奇·故事版 2017年8期2017-05-19

  • 全面展现晚明财政结构的鸿篇巨著
    司和北、南直隶的田赋数据(其中卷6山东布政司田赋佚失),本書将其整理为34个表格,除北、南直隶情况较为复杂外,各省均分为两表,一列全省田赋数,一列分府县田赋数。原书卷17至卷29分别记载了北边13镇的饷额,本书每镇一表,汇列各镇官军、马骡、屯粮料、民运银、京运银、盐引等项数据。原书卷30至卷43,分别为内库供应、光禄寺供应、宗藩禄粮、本(户)部职官、文武官俸禄、漕运、仓场、营卫官军俸粮、屯田、盐法、茶法、钱法、钞关船料商税、杂课,本书通过71个表格,对相关

    古代文明 2017年2期2017-04-10

  • 论张衡《归田赋》对楚辞的接受与创新
    02)论张衡《归田赋》对楚辞的接受与创新朱辰辰(延边大学吉林延边133002)张衡的抒情小赋《归田赋》在内容方面继承了楚辞描写隐逸思想、关注自我意识的写法,形式上接受了楚辞借景抒情的表现方式和骚体句式的句型结构。在此基础上,《归田赋》首次将田园隐逸思想写入赋中,语言趋于诗化、骈偶化,一改汉大赋铺陈、厚重的笔法,开启了抒情小赋鼎盛时期的到来。《归田赋》;楚辞;接受;创新张衡是东汉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画家。诗赋数量丰富,成就极高,其晚期所作的《归田赋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1期2017-04-06

  • 论宋赋中之藉田礼制书写
    1001) 《藉田赋》详述藉田礼制之流变,并肯定天子藉田具有务本劝农与事神教养之礼制功能。李廌(1059—1109) 《藉田祈社稷赋》乃歌咏《诗经·载芟》,以天子躬耕劝农务本,祭祀先农以祈求丰年。杨杰(生卒年不详) 《藉田居少阳之地赋》,则详述藉田方位,宜以东郊少阳之地行藉礼。综观宋代藉田赋作,不论是以务农为政本,抑或祭天礼仪,其“劝农务本”与“事神教养”之藉田内涵,无不通过藉田礼制之铺陈,说明藉田方位,并充分肯定天子藉田之作用及其现实意义。是以本论文拟藉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5期2017-03-12

  • 抗日根据地的田赋整理*
    9)抗日根据地的田赋整理*张 孝 芳抗战期间,面对日军的军事压力, 抗日根据地政权需要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资源为抗战服务。作为“国家正供”,田赋在各个根据地相继恢复。由于横亘在国家政权与农民之间的中间盘剥者截流了本应该由国家政权统一支配的税赋,根据地政权遂对田赋征收体系进行了整理。这些整理措施包括废除社书、清理粮册和清查田亩等。在民国以来国家政权内卷化的情况下,根据地政权进一步通过改造村政权来消除这些中间盘剥者,有效地实现了国家政权对乡村社会的直接统治。抗日

    中共党史研究 2017年9期2017-01-25

  • 大明王朝亡于税收?
    85顷,实际缴纳田赋的土地只有4228058顷,仅占一半。额田减半,税收收入自然减少。为了使税收收入不缩水,朝廷开始加派田赋。如万历四十六年(1618),朝廷决定对每亩地加征田赋3厘5毫,后又加征3厘5毫。再过两年,又增2厘,此为辽饷。后又加征剿饷、练饷。“三饷”之外朝廷又开征矿榷税,“征榷之使急于星火,搜括之令密如牛毛”,使得整个国家“如沸鼎同煎,无一片安乐之地”,引发了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虽然崇祯皇帝殚精竭虑,励精图治,不耽声色,兢兢业业,竭力矫正自明

    文史博览·文史 2016年4期2016-05-16

  • 万历年间南华寺田赋争端初探
    万历年间南华寺田赋争端初探刘钰琳(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 中文系,广东 潮州 521000 )摘要:寺院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乃至经济生产部门,禅宗祖庭南华寺亦不例外。作为经济单位的寺院,其在与社会各阶层的交集中,势必会产生利益纠葛,尤其是在土地和赋税等方面。《大藏经补编·曹溪志》中记载了一件南华寺寺田纠纷之事,其背后牵涉到寺僧与官员、佛寺与俗世之间的力量博弈。从中可见,晚明时期,佛教势力已现日渐衰颓之势。关键词:万历;南华寺;田赋一、田赋争端始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5期2016-03-25

  • 爸爸把爱藏在比赛里
    麻烦事:背诵《归田赋》,磕磕巴巴的,刚背诵两三句就忘了。再读两三遍,眼皮又直打架。我真是烦透了。爸爸下班回来,我委屈地对爸爸说:“爸爸,《归田赋》这篇文章太难记了,我不想背了。”爸爸没表态,却向我发出挑战:“我小时候记性好,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咱们来个背诵比赛吧,看谁先拿下这篇文章!”我一听要比赛,立马来了精神。我要是战胜了爸爸,看他还吹不吹牛皮。爸爸使出了他的绝招儿——三读记忆法,一字一句地读了三遍。他读着,我仔细听,认真记着。嘿嘿,我用的是偷听记忆法。

    快乐作文·中年级 2015年11期2015-11-27

  • 沂水县官方发行的票券
    为二等县 (负担田赋3-4万两的县为二等县),年例规定从赋税中坐支银3 512.3两,占总收入的9.3%。民国初期,县财政支出仍按定银额从赋税中坐支,超支部分从附加、折征、杂捐以及公产生息中解决。1914年之后,县地方财政支出项目金额日见庞大。1922年,县试办地方预算,支出项目主要是县公署政务、职员薪俸及仆役工食等,少量用于建设、教育等。(二)发行的时间和目的二次续发的手票背面印着 “以中华民国十五年沂水粮银附捐作抵押”,三次续发的手票票面印有 “中华民

    中国钱币 2015年1期2015-11-27

  • 国民政府在抗战中征了多少粮
    川等21省实行“田赋征实”,农户改缴纳货币为上缴谷物。1941年,粮食部为各省所定田赋征收数额为稻谷2293.8万市石(1市石=50千克),其中四川配额最多,占其中四分之一。至1942年10月,21省征收谷物,折合稻谷2345.9万市石,超出了所定额征数。在“征收”田赋之外,国民政府还为各省定有“征购”数额。所谓征购,名为购买,但农户没有权利选择卖与不卖,也不能讨价还价。政府所定征购价格,通常只是市价的一半,甚或三分之一。即便如此,在付款时,政府也仅给部分

    文史博览·文史 2015年2期2015-04-30

  • 二张《归田赋》比较论
    汉末年张衡的《归田赋》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名篇[1](P222—223),一般的文学史通常都认为该赋开创了后代抒情小赋的先河。王晓卫甚至认为,“研究魏晋文学发展变化的文学内部之因缘,不可不注意张衡《归田赋》之影响。”的确,魏晋南北朝作家的许多作品都受到《归田赋》的影响或者说可以看到《归田赋》的影子。比如曹植的《潜志赋》、张华的《归田赋》、潘岳的《闲居赋》、孙绰的《游天台山赋》、谢灵运的《山居赋》、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等,这一系列的作品从纵向历史的发展来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2期2014-08-15

  • 从清水江文书看锦屏县田赋的征收情况 ——以锦屏县加池寨现存文书为例
    水江文书看锦屏县田赋的征收情况 ——以锦屏县加池寨现存文书为例赵 艳,吴 娟( 贵州大学 人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从清水江文书中的纳税凭单、田赋收据等资料来看,锦屏县加池寨地区的田赋主要采取夏秋两季的征收方法,在清代至新中国成立期间,田赋征收税率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清代改土归流的实施和清水江流域的开垦促进了黔东南地区的土地开发,田赋从而演变为清水江流域政府工作和农民生活中的主要内容。清水江文书; 锦屏加池寨; 田赋一、引言清水江是贵州省东

    铜仁学院学报 2014年3期2014-07-07

  • 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关于陶渊明式隐者与张衡式田园的思考
    00]张衡的《归田赋》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个作品均是表达作者在经历宦海沉浮后,面临隐与仕抉择的特殊心迹。脉络相似,依次交代了归隐原因、归隐后的日常生活以及作者对人生意义、理想至境的探索。但两者同中有异,具备不同的内涵和外显形式。归隐 田园诗 《归田赋》《归园田居》隐一直是古往今来中国文人作品中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绪。关于隐逸之士的动机,《后汉书·逸民列传序》中说道:“或隐居以求其志,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然纵观其甘心吠亩之中,憔悴于江海之上,岂必

    名作欣赏 2014年5期2014-03-12

  • 虽称经典,并非完璧 ——《归田赋》新论*
    非完璧 ——《归田赋》新论*赵 建 军(包头师范学院 文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张衡的《归田赋》向来被视为是两汉辞赋史上的经典,但它的第三段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弋钓活动违背了山水田园文学应有的闲适和乐的情调,二是语意复沓,破坏了全文简洁的风格。弋钓活动的描写是受到畋猎类大赋的文学史惯例影响的结果。直到东晋时期,随着山水田园文学的成熟,这种内容才从同类创作中消除。归田赋;山水田园文学;畋猎类大赋一有汉一代,辞赋创作大家辈出,名作纷呈,赫然为一代

    阴山学刊 2014年6期2014-03-10

  • 《文选》耕藉赋立类原因及入选作品探析
    ”类所收潘岳《藉田赋》通过铺张扬丽的手段表现了尊崇皇权的思想,阐发了天子藉田的根本意义:一在致孝,一在固本。这些认识与身为太子的萧统的思想深相契合。而《藉田赋》庄重典雅的文风,亦颇合《文选》的选录标准,成为此类赋入选的唯一作品。《文选》;耕藉赋;《藉田赋》;立类原因;选文标准《文选》十五类赋,“耕藉”类列“宫殿”、“郊祀”之后,居于第三,地位颇高,然仅收入潘岳《藉田赋》一篇作品。独一篇而立类,在《文选》十五类赋中有三,即郊祀、耕藉、论文。耕藉类赋与列于第二

    天中学刊 2012年3期2012-08-15

  • 华中抗日根据地田赋征收考述
    国华中抗日根据地田赋征收考述王 建 国在抗日根据地初创时期,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武装就已经在华中部分地区征收田赋和田亩捐。随着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田赋征收在华中抗日根据地全面展开。在田赋征收过程中,各根据地较好地贯彻了 “量能纳税”的原则。令人关注的是,抗日民主政府还采取了田赋征粮、清查田亩、废除册书制度、整顿征收秩序等重要举措,实现了华中田赋征收史上的重大变革。华中根据地田赋征收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为新四军坚持华中抗战提供了稳定的经费来源。华中根据地;田赋征粮

    中共党史研究 2012年4期2012-05-25

  • 抗战时期云南的田赋征实
    )抗战时期云南的田赋征实陈雷(阜阳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安徽阜阳 236041)田赋征实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云南,作为一个后方大省,亦按照国民政府决策实行了田赋征实,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同时由于国民党的腐败和制度方面的原因,也使得田赋征实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抗战时期;云南;田赋征实现代战争对国民经济的依赖性极大,可以说它是参战各方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实力的决斗。对于抗日战争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来讲,经济因素在战争目的、战争过程中占有重

    大理大学学报 2012年8期2012-03-29

  • 对1927~1937年农民田赋负担的思考
    ~1937年农民田赋负担的思考潘桂仙(广西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广西 柳州 545003)国民政府初期,在增加财政开支的同时,却无力开辟财源,只能单方面地求助于提高税额或增添税种,从而使农民实际田赋负担远远高于“法定”田赋负担;而临时摊派和征收过程的积弊造成的额外负担,使得农民负担更趋沉重;此外农民缴纳的税费与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也是不等价的。这些情形表明,1927~1937年农民的田赋负担沉重且不合理。1927-1937年 农民 田赋负担田赋即土地

    黑龙江史志 2010年5期2010-08-15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河南农民田赋负担研究
    在农村进行了包括田赋制度在内的许多改革,对于这一时期农民负担的轻重问题,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这一时期农民负担沉重,如陈翰笙在《中国农民担负的赋税》一文中即持此观点。与此相反则认为此阶段农民的负担并不算重,如朱其华曾指出:“河南田赋正附税捐统计,不过二千万元,比量民力,非为过重”。本文从田赋及与其相关方面来分析这一时期河南农民的负担。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将全国财政划分为国家和地方两级,将田赋收入作为地方税。田赋在地方税收中占据主要地位,1935年河南

    魅力中国 2009年24期2009-11-04

  • 第三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成功举行
    会议。“中国告别田赋鼎”落户农业博物馆本刊讯经雅虹展览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牵线,河北省灵寿县青廉村王三妮自愿将创作的“告别田赋鼎”作品原件及相关权利捐赠给了中国农业博物馆,一个德政的历史见证有了一个完美的归宿,将被永久保存下来。6月12日,中国农业博物馆举行了隆重的接“鼎”仪式。中国农业博物馆馆长唐珂在接“鼎”仪式上说,我国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实行“均田”,用28年时间完成了“免赋”,实现了一次均田免赋的历史制度的变迁,进入了一个告别田赋的新时代。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09年25期2009-08-04

  • 抗战经济的历史见证粮食库券
    抵缴当年该省当年田赋应征实物,至民国41年全部抵清。第二条:本库券利率定为周息5厘,自发行之日起,以实物计算至民国37年,分5年随本摊付,抵缴各该省当年田赋应征之实物。第三条:本库券面额分别为1市斗(20市斤)、2市斗(40市斤)、5市斗(100市斤)、1市石(100市斤)、5市石(500市斤)、10市石(1000市斤)、100市石(10000市斤)七种,并分稻谷、小麦二类。第四条:本库券以田赋征收实物粮食为担保,并得充公务上之保证。这种粮食库券,每张带有

    收藏 2000年12期2000-06-14

  • “复若赋”别解
    否可作“免除你的田赋”来解释呢?因为古代以役当赋,原是常例。所谓“更若役”,就是掉换蒋氏捕蛇的专职,去承担乡邻同样的徭役,借此来免除田赋之意。而这是怎样的徭役呢?就是:“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蒋氏宁愿冒死捕蛇,而不愿“更若役”去以役当赋(免赋),不但揭示了暴敛(田租)之毒,而且也以强烈的对比,形象地描摹了横征(徭役)之“酷”。

    读书 1983年9期1983-07-15

  • 我国历史上的税收
    为单位,把所有的田赋、劳役以及多种摊派的贡纳和杂役,统统折合成银两,归并成一个总数;然后按本州县田亩分摊,向土地所有者征收。清初,继续沿用“一条鞭”法。1713年,清政府下令,依照康熙五十年各地所报人丁数字,作为丁银的固定税额,后来又演化为将丁银并入田赋征收,丁银和田赋都按田亩征收。这种“地丁合一”是我国古代封建赋税制度的最后形式。(摘自1983年8月28日《人民日报》)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12期1983-01-01

  •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的大型历史统计资料,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现已决定重印。《中山大学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一期)发表黄启臣为此书写的书评。黄文认为,本书具有以下几个优点:一、资料丰富而翔实。作者从史籍中搜剔出有关数字,分别加以考核测算,分门别类,综合编辑,制作成二百四十二个统计表和六个统计图,把分散零乱的材料系统化,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二、精心校勘数据资料。作者在编制统计表时,使用每一个数据,都尽可能对原材料所记的数字进行检验。各种史书对同一项数字所记

    读书 1982年6期198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