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阳

  • 李梦阳与歙县商人交往的文学史意义
    710000)李梦阳(1473 年1 月5 日—1530 年1 月28 日),字献吉,号空同,是明代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学界对李梦阳诗文的研究成果丰硕,但对李梦阳与歙县商人的交往鲜有涉及,本文系统梳理并探讨李梦阳和歙县商人交往的重要文学史意义。一、歙县商人对李梦阳文学活动的影响歙县商人是著名徽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后期到清代初期是徽商的全盛期。 徽文化塑造了徽商的品格——儒商,以儒家文化来指导经商。 李梦阳与歙县商人的交往对他与南方士人的交往起到了促进作

    西部学刊 2023年17期2023-10-08

  • 李梦阳之经世思想及其实践*
    着实值得探讨。李梦阳(1472-1530)正是生活于这样一个繁复的时代中,但当论及其人,很多的学术关注都集中在他“文人”的角色上,如“前七子”的领袖,文学复古运动等等。我们不能否认他所提出的“真诗在民间”“法式”“格调”等对诗文方面的种种贡献,但同时也不能忽略其“士人”的身份。诚如廖可斌所言,“复古运动作为一场文学运动,与政治斗争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复古诸子以文学为手段进行政治斗争,又通过参加政治斗争扩大复古派的影响,推动复古运动的发展”。[3]69可见,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6期2023-01-25

  • 妙对下联得宽恕
    □杜浙泉明朝李梦阳,学识渊博,颇有名望。其在江西任“提学副使”(掌管全省教育的官员)一职时,发现有个读书人跟自己同名同姓,便唤来质问:“你好大胆,竟敢冒犯我的名讳!”读书郎答道:“不敢,名字是父母起的。”李梦阳说:“那我出个上联,若对得好,就宽恕你: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这上联真够绝。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夫,司马相如是汉代大文豪;而“相如”二字又当“相同”来解释。李梦阳的意思是:两个“相如”都不相及,你一个士子能跟我同名同姓吗?读书人略

    小读者 2022年15期2022-11-20

  • “前后七子”并称与“前七子”塑造之完成 ——以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为重点
    。他们普遍推崇李梦阳、何景明,对徐祯卿、边贡甚至是王廷相诗的评价也比较高,而对康海、王九思却并无多少好评。他们从未把后人所说的“前七子”(或称“弘治七子”“弘正七子”“弘德七子”)视为一个文学集团。在他们的论著中,我们看不到任何表明他们追慕“前七子”的迹象。直到万历时期,大多数诗人或批评家谈论弘治、正德诗坛,所推崇的主要诗人还是李、何,有复古倾向的人也普遍推崇徐祯卿和边贡,或者把李、何、徐、边合称“四杰”,而所言之“七子”则是指“嘉隆七子”。嘉靖时期的确有

    文史哲 2022年4期2022-08-10

  • 妙对下联得宽恕
    杜浙泉明朝李梦阳,学识渊博,颇有名望。其在江西任“提学副使”(掌管全省教育的官员)一职时,发现有个读书人跟自己同名同姓,便唤来质问:“你好大胆,竟敢冒犯我的名讳!”读书郎答道:“不敢,名字是父母起的。”李梦阳说:“那我出个上联,若对得好,就宽恕你: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这上联真够绝。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夫,司馬相如是汉代大文豪;而“相如”二字又当“相同”来解释。李梦阳的意思是:两个“相如”都不相及,你一个士子能跟我同名同姓吗?读书人略思

    小读者·阅世界 2022年8期2022-07-06

  • 试析李梦阳、沈德潜二人的诗学观
    摘要:李梦阳、沈德潜是明清时期重要的诗论家,二人均以唐代诗歌为宗,推崇“格调”。本文首先分析二人诗学主张的历史语境,窥其诗学观发展的内在逻辑;其次阐述二人诗论中“格调”的内涵及实质,指出“格调”的差异所在;最后试图从诗之根本、诗格与人格之关系、新变方式这三个方面辨析二人的格调诗学观。关键词:李梦阳;沈德潜;诗学观;复古;格调一、诗学主张的历史语境弘治年间,孝宗皇帝施行了一系列积极明智的措施,如罢斥奸邪、任用贤能、广开言路等,使得士大夫士气高涨,积极进谏。在

    雨露风 2022年5期2022-06-19

  • 妙对下联得宽恕
    杜浙泉明朝李梦阳,学识渊博,颇有名望。其在江西任提学副使(掌管全省教育的官员)一职时,发现有个读书人跟自己同名同姓,便唤来质问:“你好大胆,竟敢冒犯我的名讳!”读书郎答道:“不敢,名字是父母起的。”李梦阳说:“那我出个上联,若对得好,就宽恕你: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這上联真够绝。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夫,司马相如是汉代大文豪;而“相如”二字又可当“相同”来解释。李梦阳的意思是:两个“相如”都不相及,你一个士子能跟我同名同姓吗?读书人略思之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22年9期2022-05-30

  • 妙对下联得宽恕
    杜浙泉明朝李梦阳,学识渊博,颇有名望。其在江西任“提学副使”(掌管全省教育的官员)一职时,发现有个读书人跟自己同名同姓,便唤来质问:“你好大胆,竟敢冒犯我的名讳!”读书郎答道:“不敢,名字是父母起的。”李梦阳说:“那我出个上联,若对得好,就宽恕你: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这上联真够绝。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夫,司马相如是汉代大文豪;而“相如”二字又当“相同”来解释。李梦阳的意思是:两个“相如”都不相及,你一個士子能跟我同名同姓吗?读书人略思

    阅读时代 2022年5期2022-05-13

  • 妙对下联得宽恕
    ◎ 杜浙泉明朝李梦阳,学识渊博,颇有名望。其在江西任提学副使(掌管全省教育的官员)一职时,发现有个读书人跟自己同名同姓,便唤来质问:“你好大胆,竟敢冒犯我的名讳!”读书郎答道:“不敢,名字是父母起的。”李梦阳说:“那我出个上联,若对得好,就宽恕你: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这上联真够绝。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夫,司马相如是汉代大文豪;而“相如”二字又可当“相同”来解释。李梦阳的意思是:两个“相如”都不相及,你一个士子能跟我同名同姓吗?读书人略

    思维与智慧 2022年27期2022-04-02

  • 李梦阳仿作《秋兴八首》及其文学史意义
    大量模拟写作。李梦阳是明中叶文坛上的重要人物,诗学杜甫,曾言:“作诗必须学杜。诗至子美,如至圆不能加规,至方不能加矩矣。”[1]171李梦阳对杜甫的七律进行深入模拟写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李梦阳学习《秋兴八首》写成的《秋怀》组诗。《秋怀》在意象、结构方面对《秋兴八首》多有继承发展,诗中满怀深刻的忧国情感,在明代《秋兴八首》的拟作中有较高的艺术水平。郝润华、邱旭论文《试论李梦阳对杜甫七律的追摹与创获》将《秋怀》视为有意模仿杜诗之作并分析了李梦阳在诗中的忧患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2期2022-03-17

  • “诗何尝无理” ——李梦阳诗学观的一个侧面
    卜音安子李梦阳作为明代正德、弘治年间复古运动的领袖人物,对明代诗学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学者对李梦阳“尺寸古法”造成的诗歌模拟之弊多有指责,同时期何景明称“空同子刻意古范,铸形宿镆,而独守尺寸”①何景明:《何大复先生集》卷三十二,《明别集丛刊》第2辑第17册,黄山书社2015年版,第258页。,落得“古人影子耳”;其后钱谦益谓李梦阳“牵率模拟剽贼于声句之间,如婴儿之学语,如桐子之洛诵,字则字,句则句,篇则篇,毫不能吐其心之所有”②钱谦益:《列朝诗集小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6期2022-03-14

  • 诗之真与情之真 ——兼论“真诗乃在民间”的文学思想史价值
    、典范性的就是李梦阳的《诗集自序》。要厘定“真”这个词发展成为文学批评术语的轨迹及逻辑,把握它在中国文学批评体系构架中的定位,我们有必要深入到中国传统的诗学统序内部,回观李梦阳围绕真诗提出的系列命题;在相关诗学概念、文学观念,如,真诗、真情、性情之真等转化、变迁的进程中,剖析李梦阳的真诗观在中国诗学批评体系、诗学思想中的历史意义。一“真”这个字并非在初始之际就作为文学批评术语而存在,它由普通词语转化成为概念术语经历了逐渐建构的过程。在围绕真诗一词而展开的论

    华中学术 2021年4期2022-01-17

  • 李梦阳的人格特质及文学创作*
    的生机,特别是李梦阳,《明史·文苑传》称“梦阳才思雄骛,卓然以复古自命。……又与景明、帧卿、贡、海、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皆卑视一世,而梦阳尤甚。吴人黄省曾、越人周祚,千里致书,愿为弟子”[2]7348。而且其诗文很快就东传到朝鲜,对朝鲜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朝鲜李朝中期的文学革新[3]。李梦阳作为秦人,无论是人格特质,还是政治、文学活动,均与陇右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从陇右地域文化视角审视李梦阳的诗文创作是很有必要的。一、人格节操:刚直执拗、敢于担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5期2021-12-05

  • 弘治诗唱和与明代文学复古的早期形态
    和, 对此, 李梦阳予以高度评价, 可视为明代文学复古的早期形态。 本文拟以弘治诗唱和为核心, 考察其活动盛况、 复古情怀和创作风貌, 以期对明代文学复古的早期阶段做出更符合历史实际的描述。一、弘治诗唱和的盛况正德六年(1511) , 李梦阳作《 朝正倡和诗跋》 , 有感于几年来的政局变化和人事盛衰, 发出了“ 诗倡和莫盛于弘治” 的感叹, 谓“ 其时古学渐兴, 士彬彬乎盛矣, 此一运会也”, 并举出在朝任职的储巏、 赵鹤、 钱荣、 陈策、 秦金、 乔宇、

    文艺研究 2021年6期2021-11-29

  • 李梦阳的人格特质及文学创作
    摘要:李梦阳多负气节,为明代 “前七子”领袖,是当时文坛的翘楚。受陇右地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李梦阳表现出执拗个性、刚正不阿,崇尚气节、敢于担当的人格节操。李梦阳的文学思想体现出以社会参与为核心的关学品质,具体表现为:(1)极力弘扬儒家的文学教化功能;(2)以复古求新变,达到提升士人精神的目的;(3)尚情贵真,散发出浓烈的庶民气息。李梦阳的文学创作传承“工部精神”,深刻地反映了明代矛盾重重的社会现实,表现出淳厚闳伟、刚毅强奋的风格。李梦阳以秦人而为“秦风”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5期2021-10-22

  • 李梦阳与郑岳关系考辨
    730000)李梦阳是明代“前七子”代表人物,其所倡导的诗文复古产生了重要影响。正德六年(1511)至正德九年(1514),李梦阳在江西任官期间与巡按御史江万实互相讦奏,布政使郑岳、总督陈金等官员牵涉其中。有关李梦阳江西任官行实以及李梦阳与朱宸濠的关系等问题,学界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并未深究李梦阳与郑岳的关系。文献史料对李梦阳与郑岳交恶时间记载不一,事件始末表述不清,或对此未有涉笔。考察李梦阳与郑岳的关系,对厘清李梦阳入广信狱始末、李梦阳与朱宸濠的关系有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5期2021-10-12

  • 李梦阳乐府诗的成就之高
    “前七子”领袖李梦阳(1473—1530),字献吉,又字天赐,号空同子,甘肃庆阳人。他以其主体意识觉醒、追求个性自由和高扬自我的文化人格为底蕴,不仅在明代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文学复古运动,而且,一生千余首诗歌的创作数量也是非常可观的。而在这千余首诗歌创作中,乐府诗的成就是不可忽视的。按郝润华《李梦阳集校笺》,共收李梦阳乐府诗160余首(中华书局《李梦阳集校笺》2020年9月第1版,第1册P91-195,以下不再注出),这是继汉乐府、“建安文学”“

    博览群书 2021年8期2021-08-30

  • 何景明和李梦阳赠答诗之异同
    摘要:何景明和李梦阳作为明代中期诗坛璀璨的双子星,他们的赠答诗数量多,质量高,在思想内容与创作方法上体现二人的共同特征,意蕴丰富且具有现实主义精神,而在诗歌艺术方面则表现出各自独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关键词:何景明 李梦阳 赠答诗 异同何景明和李梦阳作为明代中期文坛的代表性诗人,“前七子”派的领袖人物,《明史》称“天下语诗文,必并称何、李”[1],在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和地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何景明和李梦阳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并不断向深度和广

    文学教育 2021年4期2021-05-08

  • 规范与去规范 ——由真诗观看李梦阳对复古诗论的开拓
    治正德年间,由李梦阳与何景明等人主导的诗文复古运动,对当时的文坛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场运动冲击了台阁诗风的笼罩,令朝内外的风气为之一变。作为前七子的两位领袖之一,李梦阳在复古运动中所倡导的诗学观念,也由此受到后世学者关注[1]。就目前研究来看,其诗歌理论主要被分成两个部分讨论:“复古”和“真诗”。分出这两个部分,也是因李梦阳在晚年时曾对其早期的诗歌理论进行了沉痛的反省,甚至在《诗集自序》里否定了自己的拟古主义作品,认为“予之诗非真也”,从而自行做出了前后区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7期2021-03-07

  • 情系赣江汉水滨 ——空同子两地诗刍议
    435002)李梦阳与江西、湖北的一段文字缘,源自他在正德六年(1511)至正德九年官江西提学副使的经历。之前,他潜居开封,受命后,从河南开封出发,经信阳到湖北,走云梦、汉川,由汉阳沿江东下,至九江而进入江西。李梦阳在江西为官三年,政治斗争失败,罢职家居,又从江西九江出发,入江溯汉,取道湖北襄阳回河南。往返途中,他都曾经在汉水流域徜徉。江西任上,他又数次在赣江流域巡视。因此,留下了不少关于汉水和赣江的诗篇。笔者从中间选择一些比较分析,力图窥探空同子事过境迁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1期2021-01-17

  • 论朝鲜文人对李梦阳的接受与批评
    230601]李梦阳(1473—1530),字献吉,号空同,明代“前七子”之一。由于明初文坛盛行的馆阁体大多难以真切地反映社会生活和个人真实情感,容易使文学创作失去生命力,沦为歌功颂德的工具,以李梦阳为代表的“前七子”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主张通过学习古人的诗文法度格调来修复当前文坛萎弱卑冗的格局,开启了明中叶以后文坛上声势浩大的文学复古运动。因此李梦阳作为明代复古文学思潮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原文化传播海外的首要名片。由于朝鲜与中国邻近的地理位置

    名作欣赏 2020年21期2020-09-27

  • 李东阳&李梦阳:师生恩怨难分明
    仅差一字,他叫李梦阳。”李东阳诙谐地说:“我生于太阳东升之时,所以父亲给我取名‘东阳,而他叫‘梦阳,出生时肯定没赶上太阳。”杨一清笑他嘴贫,然后叮嘱道:“此人前年在乡试中拔得头筹,是难得之才,这次会试你可要留心擢选。”李东阳漫不经心地说:“我受皇帝之命,岂有不尽责的道理?我虽不敢自称伯乐,但千里马绝不可能从我的眼皮底下溜掉!”李梦阳早对前辈李东阳慕名已久,而李东阳经过考核,也对他的才学、品行颇为赏识。从此,李梦阳投身于李东阳的门下,成为“茶陵诗派”的忠实追

    百家讲坛 2020年8期2020-09-26

  • 李梦阳在文学复古主张中的重情观
    学复古运动中,李梦阳倡导的“文必先秦两汉,诗必汉魏盛唐”的诗文理想奠定了七子派诗文理论的基调,对明前期的“台阁体”诗风给予了猛烈抨击,企图通过复古的方式改变围绕在诗歌创作中的理性化和俗化倾向,恢复情感在文学中的价值。本文通过简析李梦阳在文学复古主张中的重情观念,梳理其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质和审美特征的追求,从而确定其对于以诗歌抒发真情的重视。关键词: 明代中期;李梦阳;文学复古;重情观念中图分类号: I206.2       文献标识码: A     

    今古文创 2020年2期2020-09-10

  • 李梦阳在文学复古主张中的重情观
    学复古运动中,李梦阳倡导的“文必先秦两汉,诗必汉魏盛唐”的诗文理想奠定了七子派诗文理论的基调,对明前期的“台阁体”诗风给予了猛烈抨击,企图通过复古的方式改变围绕在诗歌创作中的理性化和俗化倾向,恢复情感在文学中的价值。本文通过简析李梦阳在文学复古主张中的重情观念,梳理其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质和审美特征的追求,从而确定其对于以诗歌抒发真情的重视。关键词: 明代中期;李梦阳;文学复古;重情观念中图分类号: I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

    今古传奇·故事版 2020年2期2020-08-25

  • “改文狂魔”怕什么
    时还有个文豪叫李梦阳,大概是文人相轻吧,他们常明争暗斗,谁也不服谁。正德年间,宦官刘瑾权倾朝野,想拉拢文化人装点门面,于是多次登门拜访,但康海爱答不理,两人的关系若即若离。刘瑾祸国殃民的行为引起朝臣不满,大家纷纷上疏弹劾,怎奈明武宗贪图享乐,参与弹劾的人相继受到处罚,其中包括李梦阳。接连被贬后,李梦阳又被刘瑾借故逮捕入狱。一个亲戚冒险入狱探视,对李梦阳说:“如今只有康海能救你了。”李梦阳叹了口气,说:“我与他向来不和,现在去求他,脸上无光。”亲戚劝他不要意

    百家讲坛 2020年4期2020-08-03

  • 论杜甫《秋兴八首》对李梦阳诗品的启示* ——“中国古代七言律诗诗法研究”系列论文之一
    七子”代表人物李梦阳对《秋兴八首》的研究与摹写,一大批诗人继而接踵效之,形成了“千家和《秋兴》”的诗坛盛事。本文拟从李梦阳对杜甫《秋兴八首》的接受为切入点,考察《秋兴八首》与李梦阳文学创作与诗学理论构建的作用。1 李梦阳的杜甫诗学承袭在明代之前,杜甫的《秋兴八首》并不为人所重视,没有一个选本将八首诗全部收录,拟作者也是寥寥无几。而在明代,杜甫的《秋兴八首》几乎成为诗坛的现象级之作,世人争相模仿。事实上,杜甫《秋兴八首》在明代勃然兴起不是偶然,而是杜甫诗学在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2020-03-14

  • 论朝鲜文人对李梦阳的接受与批评
    途径接触到了以李梦阳为代表的明代复古派的文学作品及其思想主张,并对李梦阳的诗文给予了高度评价,涌现了大量模仿李诗李文的作品,促进了复古思潮的传入。但同时他们也发现了李梦阳诗文的弊端,并积极与其他文人作品进行比较,探寻出一条更适合朝鲜文坛发展的道路,进一步促进了明朝文学复古思潮的传播。关键词:李梦阳 复古 朝鲜 影响李梦阳(1473—1530),字献吉,号空同,明代“前七子”之一。由于明初文坛盛行的馆阁体大多难以真切地反映社会生活和个人真实情感,容易使文学创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7期2020-03-01

  • 李梦阳名诗中“徐子”非徐祯卿考
    杜 欢李梦阳名诗《徐子将适湖湘,余实恋恋难别,走笔长句述一代文人之盛,兼寓祝望焉耳》概论文学史,亦有“我师崛起杨与李”这样涉及文学前辈李东阳、杨一清的诗句,且述及“前七子”中的何景明、边贡,而历来学者又都认为“徐子”指徐祯卿,故该诗被认为是“前七子”时代的重要作品。然笔者考察发现,“徐子”其实是指徐缙。李梦阳《封宜人亡妻左氏墓志铭》载“甲戌(正德九年)……是年李子官复罢,道浔阳就左氏,泝江入汉,至于襄阳,将居矣”(《空同先生集》卷四三),知其正德九年罢官后

    江海学刊 2020年2期2020-02-25

  • 明代民歌研究三题
    的《诗集自序》李梦阳(1473—1530)是明代民歌接受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利用自己文坛领袖的地位,大力揄扬时兴民歌,并且围绕他形成了一个精英文人间的民歌传播圈子。李开先《词谑·时调》记载了其指点学诗者“若似得传唱《锁南枝》,则诗文无以加矣”[2]的故事,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时尚小令》也说 :“李崆峒先生初自庆阳徙居汴梁,闻之,以为可继国风之后。”[3]647李梦阳的民歌观念,则集中体现于其晚年为自编诗集《弘德集》所作的序言《诗集自序》中。在《诗集自序》里,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1-18

  • 石无眼砚有魂
    胡西林明代李梦阳、徐渭、王世贞铭长方形叶池端砚杭州文物商店旧藏旧藏杭州文物商店的明代李梦阳、徐渭、王世贞铭长方形叶池端砚,是一方难得并且富有内涵的砚台。说它难得,是砚上铭文分别出自明代三位重要文人之笔;说它富有内涵,则是因其浓缩了一段明代文学史。“前后七子”为砚伏笔在中国文学史上,明代弘治至嘉靖隆庆年间出现的“前后七子”曾活跃文坛数十年。他们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倡导向秦汉盛唐诗文的现实主义传统靠拢,在当时的文坛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谓“前后七

    中国收藏 2020年4期2020-01-13

  • 李梦阳《游庐山记》的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
    胜。及至明代,李梦阳作为文坛复古派领袖,虽说其散文包括游记在内总体成就不如唐宋八大家,但细读其《空同集》中的游记文,仍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下文即从创作背景与特色方面对李梦阳的一篇不大受人关注的游记散文——《游庐山记》作些赏析解读。明武宗正德五年(1510),大太监刘瑾伏诛,次年,朝廷诏起在家赋闲的李梦阳为江西按察司提学副使。在任期内,李梦阳视学江西各地,兴办学校,创建书院,振兴文教,受到当地学生的尊敬与拥戴。明袁袠称赞他:“振起古学,力变宿习,褒奖义节,训

    古典文学知识 2019年6期2019-12-10

  • 对山救我
    前七子”之一。李梦阳——1473-1530,中国明代文学家,字献吉,号空同子,甘肃庆阳人,康海文友,同列“前七子”之一。王九思——1468-1551,中国明代文学家,字敬夫,号渼陂,陕西鄠县人,康海文友,同列“前七子”之一。刘 瑾——1451-1510,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掌权后趁机专擅朝政,党同伐异,贪污腐败,为“八虎”之首,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王莲卿——康海府中歌伎。犬 儿——王莲卿侍童。狱卒、家丁、随从、小厮、门子、旦、丑、狼等。

    艺海(剧本创作) 2019年3期2019-11-23

  • 平心而论:《四库提要》批评李梦阳的视角与态度
    提要》)中有关李梦阳的评语有一百余条[注](清)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本文所引均为此版本,由于引文过多,以下不另出注。,包括著录于集部的《空同集》提要、著录于子部的《空同子》提要等,由于李梦阳在明代文学中的特殊地位,因此,四库馆臣主要是通过集部明人别集部分的提要对李梦阳及其复古派成员做出较为系统的评论,如对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的看法、对李梦阳文坛领袖地位及其影响的揭示、对李梦阳及复古派作家文学创作成就的认识与评价等,其中有正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1期2019-02-22

  • 然诺重,君须记
    哭,引得大才子李梦阳言语相激:“哭有个屁用,行动才是王道!”于是,由韩文牵头、李梦阳执笔、百官联名的一纸奏章,递到了叛逆小皇帝手中。大伙儿的诉求只有一个——清除“八虎”。然而,玩心正酣的小皇帝,本就对屡次阻挠他享乐的朝臣们看不顺眼,更不懂百官锥心泣血的苦楚。眼见着大好的玩乐时光要被断送,心里头已经开始“不爽”了,加上“八虎”在眼前抹眼泪扮可怜,更加剧了他的叛逆心理。“八虎”看着群臣今天递奏章,明天又集体下跪请愿,这声势简直吓得小皇帝要妥协了。为自保,情急之

    初中生 2018年22期2018-12-01

  • 明孝宗:“惧内”不是无原则
    年),户部主事李梦阳上奏弹劾张鹤龄以及一干贵戚的诸多罪行,将张鹤龄等人批得体无完肤。奏疏一出,朝野震惊,不少人表示支持李梦阳。被皇后姐姐宠上天的张鹤龄哪受过这个委屈,发誓要给李梦阳好看:他跑到宫内向皇帝姐夫告状,极力说李梦阳的坏话,希望皇帝姐夫把李梦阳斩首示众,还发动了自己母亲金夫人一起向明孝宗施压。面对丈母娘和小舅子的双重夹击,明孝宗只好先把李梦阳关进了监狱,但没打算按照张鹤龄说的把李梦阳处死。他问首辅怎么看这件事,首辅知道错不在李梦阳,但不好直接辩驳,

    百家讲坛 2018年3期2018-08-27

  • 党派相争好人伤
    痛哭,引得大臣李梦阳言语相激:“哭有个屁用,行动才是王道!”于是,由韩文牵头、大才子李梦阳执笔、百官联名的一纸奏章,递到了叛逆小皇帝手中,大伙的诉求只有一个——除八虎。然而,玩心正酣的天子本就对屡次阻挠他享乐的朝臣们看不顺眼,更不懂百官椎心泣血的苦楚,眼见着大好的玩乐时光要被断送,心里头先就不情愿了;再加上八虎在眼前抹泪扮可怜,更让他不忍心。八虎看群臣头天递奏章,第二天又跪求请愿,吓得小皇帝都要妥协了,赶紧给小皇帝出了个毒辣绝招。他们先是添油加醋,把大臣们

    百家讲坛 2018年8期2018-08-24

  • 明孝宗:『惧内』不是无原则
    年),户部主事李梦阳上奏弹劾张鹤龄以及一干贵戚的诸多罪行,将张鹤龄等人批得体无完肤。奏疏一出,朝野震惊,不少人表示支持李梦阳。被皇后姐姐宠上天的张鹤龄哪受过这个委屈,发誓要给李梦阳好看:他跑到宫内向皇帝姐夫告状,极力说李梦阳的坏话,希望皇帝姐夫把李梦阳斩首示众,还发动了自己母亲金夫人一起向明孝宗施压。面对丈母娘和小舅子的双重夹击,明孝宗只好先把李梦阳关进了监狱,但没打算按照张鹤龄说的把李梦阳处死。他问首辅怎么看这件事,首辅知道错不在李梦阳,但不好直接辩驳,

    百家讲坛(红版) 2018年2期2018-05-09

  • 李梦阳诗论之情与理的统一
    400715)李梦阳(1473—1530),字献吉,号空同,祖籍河南扶沟,出生于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庆城县),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梦阳为纠正当时文坛的平庸衰陋之习,倡言“为文必秦汉,诗必汉魏盛唐”[1]833,师法古人,师法古法,创作诗文,由此成为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的领袖,“前七子”之魁首。著有《空同集》,其中蕴含丰富的文学思想。对于诗论,李梦阳既重情,也重理,主张情理统一。这对纠正宋元以来文人作诗重理轻情、重道轻文的弊病起到了积极作用。对李梦阳诗论中的情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3期2018-03-30

  • 论前七子以复古抵制宋儒理学对文学的侵入
    的文学危机。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开启了复古运动来抵制这种侵入,并采取了具体的策略:通过对文学与道关系的梳理来重新确立文的独立,对情进行重新认识并还原了文学的本质特征,对归与途的理解辨析了复古的具体主张。这次复古运动很大程度上抵制了理学的侵入,促进了文学的独立与发展,也使文坛开始活跃。前七子;复古运动;宋儒理学;文学目前学界对于明代前七子发起文学复古运动的原因几乎一致归结为不满台阁文风和理学的禁锢。关于理学对文学的影响及前七子的反理学倾向,有不少学者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3期2017-03-28

  • 人名入佳联
    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梦阳,字献吉,号空同,授户部主事,官至江西提学副使。一次主持考试,江西一考生恰与他同姓同号,也叫李空同。李梦阳在考卷上看到后,急不可耐地指责这个考生说:“你怎么能跟我同姓同号呢?这不是冒犯我的尊严吗?”这个考生理直气壮地说:“名字是我父亲取的,我岂敢更改呀!”李梦阳自讨没趣,便另生一计,他出一上联,要求考生对出下联,方可宽恕。其联曰: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这个上联,既用了两个历史人物——战国名相蔺相如和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又嵌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7年2期2017-01-18

  • 满园桃李·身后是非·时人评说 ——李梦阳研究之七
    时人评说 ——李梦阳研究之七石 麟(湖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李梦阳之所以闻名于时,一方面是他生平广结广交,另一方面是他在仕途之中所秉持的刚介耿直之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倡复古学所形成的桃李满天下的局面。而这一切,又导致他死后的诸多是非,以及时人和后世对他的文学思想和创作实践毁誉参半的评价。李梦阳;门人弟子;身后是非;毁誉参半李梦阳虽然离开了肮脏人寰,但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于青史。他桃李满天下,他耿介传朝野,他被门人弟子私谥“文毅”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1期2017-01-11

  • 明代“前七子”正义之一 ——以“前七子”诸人聚合、交游及其文学主张为考察中心
    系主要是通过和李梦阳的唱和而产生的。徐祯卿被列入“前七子”成员,与当时的文坛领袖李梦阳交往的关系重大。分析“前七子”的文学主张,可以看到“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这一口号并不能真正地概括所有成员,他们的崇古各有差异。所谓明代“前七子”的提法,并不能全面地、彻底地反映明代弘治、正德年间的文学复古运动的概况。明代;前七子;交游;文学理论;正义明代“前七子”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文学史上的重要流派。《四库全书总目》说:“明代文章自前后七子而大变,前七子以李梦阳为冠,何景

    湖北社会科学 2016年12期2017-01-10

  • 李梦阳文学复古思想刍议
    学复古思潮,以李梦阳为首的“前七子”是这场文学革命的代表人物。其文学复古理论主要体现在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尊情抑理、认为“真诗乃在民间”、强调法式格调比兴等方面。李梦阳的文学复古思想本质上是力图恢复古典审美理想尤其是古典诗歌审美特性,这对于扫荡当时雍容华贵的台阁体文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李梦阳;台阁体;文学复古;刍议明初统治者朱元璋严格控制社会思想文化,重程朱理学及八股时文。此思想环境之下,虚弱浮华的台阁体文风较为盛行。其主要特点是歌功

    西江文艺 2016年10期2016-05-30

  • 从“效李白体四十七首”看李梦阳对李白的接受
    “前七子”领袖李梦阳即是其中之一。李梦阳(1473—1530)生当明代弘治、正德至嘉靖初期,为了一洗“台阁体”的沉闷文风,积极倡言文学复古,主张向唐诗学习,掀起了一场文学改革运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后人的关注。《明史·文苑传序》曰:“弘、正之间,李东阳出入宋、元,溯流唐代,擅声馆阁。而李梦阳、何景明倡言复古,文自西京、诗自中唐而下,一切吐弃,操觚谈艺之士翕然宗之。明之诗文,于斯一变。”③(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二八五《文苑一》,北京:中华书局,197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5期2016-05-20

  • 啸傲林泉而心怀魏阙 ——李梦阳研究之六
    心怀魏阙 ——李梦阳研究之六石麟(湖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黄石435002)〔摘要〕在江西被罢官后,李梦阳回到开封,开始了他再一次的隐居生活,直到十五年后离开人世。这一时期,他写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以及碑刻文字,全方位反映了一个失势家居的士大夫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有与故旧亲朋的往来,有对当地景物的描摹,有发自内心的牢骚不平之气,也有对身边生活琐事的状写。然而,最能体现李梦阳人格底蕴的还是那些啸傲林泉而心怀魏阙的诗作。〔关键词〕李梦阳;隐居开封;心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03-16

  • 李梦阳、王世贞复古“和而不同”摭谈*
    730000]李梦阳、王世贞复古“和而不同”摭谈*魏宏远[兰州大学,兰州 730000]李梦阳;辟佛;王世贞;崇佛;和而不同李梦阳崇儒排佛,倡导复古运动,希冀通过复“古文”以掌控“文权”,进而复“古道”以达“三代之治”,为此强调文学的政治诉求。王世贞早年也尊崇儒家思想,然晚年仕途受挫,转慕佛老,扬释道抑儒。信仰的转变使王世贞晚年改变了对“文权”的诉求,提出“文章一小技,于道未为尊”,放弃了以诗文干政,其晚年诗文追求内心的恬淡和闲适,风格也以“自然”“自适”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5期2015-02-09

  • 农民的惊喜
    农民的惊喜我叫李梦阳,是陕西礼泉县叱干镇人,从事赛众土壤保健事业5年了,在这5年里,我亲眼目睹了赛众产品给农民朋友带来的一个个惊喜。我镇光米村李星,有3亩15年树龄的果园,根腐严重,其中30%左右的树已准备挖除。我向他推荐了赛众产品,去年每棵树施用赛众肥2.5 kg、复合肥1 kg,其中2棵树未施用。今年3月中旬,这些果树叶片整齐,明显肥大,而未施用的那两棵树一棵死亡,一棵叶片小,无生命力。挖开施用赛众肥果树的根部,发现树的基部发出许多新生根,真是效果明显

    西北园艺(果树) 2014年2期2014-03-05

  • 李梦阳怀古诗探析
    200433)李梦阳是明中期文坛声名显赫的“前七子”的代表人物。他倡言复古,一反台阁体的虚饰和李东阳的萎弱,其作品在明诗中别具一格。《明史·文苑传》载:“明初,文学之士承元季虞、柳、黄、吴、之后,师友讲贯,学有本原。……弘、正之间,李东阳出入宋、元,溯流唐代,擅声馆阁。而李梦阳,何景明倡言复古,文自西京,诗自中唐而下,一切吐弃,操觚谈艺之士翕然宗之。明之诗文,于斯一变。”[1]可见其诗风对明朝中期文坛产生了深刻影响。李梦阳才力丰赡,作品众多,诸体皆工。他身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5期2012-06-01

  • 李梦阳与程朱理学
    454003)李梦阳与程朱理学刘 坡(河南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3)李梦阳是明代哲学思潮变革的一环,他的出现客观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李梦阳与程朱理学的关系比较复杂:一方面他对当时盛行的程朱理学不满,在《空同子》中提出“日用即道”、“理欲同行而异情”、“以理制气,以定俟数”等观点,将哲学的本体引向百姓生活,肯定人性与人欲存在的合理性,顺应明中叶商品化大潮下士人思想解放、个性张扬的时势,对程朱理学进行挑战和冲击;另一方面传统的士大夫文化很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4期2012-04-13

  • 重倡儒家诗学的格调与神韵 ——李梦阳诗学再解读
    调与神韵 ——李梦阳诗学再解读■汪 泓性情;格调;神韵;儒家诗学对李梦阳诗学的解读是理解明代中期文学复古运动的关键所在。而格调论历来被视为李梦阳诗学的核心。围绕格调论,众说纷纭,难以明辨。笔者试以辩之。一、“性情”与“格调”的“二难”问题对李梦阳诗学的评价历来是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格调”;一是“性情”。陈书录指出李梦阳的“诗文创作与理论批评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格调,二是情感。因而人们在对李梦阳的评价中往往引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或侧重于从格调层面上观

    江西社会科学 2012年1期2012-02-18

  • 试论李梦阳诗学思想的尚法观
    721016]李梦阳《答吴谨书》提出:“夫文自有格,不祖其格,终不足以知文。今人有左氏、迁乎?而足下以左氏、迁律人邪!欧、虞、颜、柳字不同而同一笔,其不同特肥、瘦、长、扁、整、流、疏、密、劲、温耳。此十者字之象也,非笔之精也,乃其精则固无不同者。夫文亦犹是耳。”(应为《答吾谨书》,关于此问题有另文论述)①结合其《与何氏论文书》及《再与何氏书》中的观点可知,李梦阳所谓的“格”、“精”实际上就是诗文法式,也就是他常说的“法”、“先法”、“法式”。黄果泉把李梦阳

    名作欣赏 2011年32期2011-08-15

  • 李梦阳、何景明诗“调”之争的审美解读
    这个宗派的宗主李梦阳、何景明对诗“调”的重视程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李梦阳在《与徐氏论文书》中说:“仆西鄙人也,无所知识,顾独喜歌,唫第常以不得侍,善歌吟忧。”李梦阳不说自己好诗而说“独喜歌”、“善歌吟忧”,称赞徐桢卿的诗是“铿铿乎!古之遗声耶!”二者谈诗论交,皆从歌调。“调”也成为李梦阳判断一个时代是否有诗的标准,他在《缶音序》中说:“诗至唐,古调亡矣,然自有唐调可歌咏,高者犹足被管弦。宋人主理不主调,于是唐调亦亡。”他认为,古诗自然吟咏性情而有声调,皆

    电影评介 2010年14期2010-11-16

  • 试论盛唐绝句对李梦阳诗歌创作的影响
    杜,不拘一格。李梦阳认为,情是根本,是核心,它决定调的形成,而调形成之后,反过来影响情,从而实现诗的审美价值。“情者性之发也,然训为实何也?天下未有不实之情也,故虚假为不情。”(《论学上篇第五》)[1]“情”是诗歌必备的因素,没有情的诗歌就没有兴发感动的力量。李梦阳为了实践对诗歌的审美理想,花费了很大功夫学习盛唐诗人的作品。这里仅以绝句这一体裁为例探讨李梦阳如何模拟盛唐诗歌。《空同集·诗集自序》称“七言绝句二卷二百二十七篇,五言绝句并六言、杂言一卷一百二十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0年1期2010-08-15

  • 李梦阳何以对盛唐绝句情有独钟
    “前七子”领袖李梦阳创作了大量绝句,皆是在模仿李白、王昌龄等盛唐名家诗作的基础上完成的。本文试图从文化体系、风格认同以及时代风气三个方面寻找李梦阳为何将盛唐诗歌作为其模仿对象的动机。关键词:李梦阳;王昌龄;李白;绝句李梦阳对盛唐诗歌,尤其是李白、王昌龄、杜甫等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的诗歌甚至在诗题下标注“效李白”、“效杜甫”。其创作也被后人认定有模拟的痕迹。《养一斋诗话》:“吾读李空同乐府,七绝学太白、龙标,真似太白、龙标也。”[1]李梦阳在《张生诗序》中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09年11期2009-06-08

  • 李梦阳文中的商人形象
    面形象,而明朝李梦阳文章中的商人形象多为善良、正直、有道德的正面形象。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转变,是因为明朝商业经济发展和李梦阳自身思想变化。关键词:李梦阳;商人;商业经济明朝中后期,商业经济扮演了较为瞩目的社会角色,商人的社会地位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士商关系由对立逐步走向契合。整个社会都弥漫着浓厚的商业气息,文学也无可避免地受到商业的渗透和影响,商人逐渐成为文学作品创作的对象。如明朝著名文人李梦阳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在自己的文中,创作了一系列的商人形象。一、

    成才之路 2009年32期2009-06-08

  • 美恶具列,不劝不惩
    陈鲁民明人李梦阳的文学成就,向为人所称道,他工诗赋,善属文,诗尊李杜,赋承屈贾,文从两司马,气势磅礴,思如泉涌,确实非同寻常。当时,他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等人掀起文学复古运动,以复古自命,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大大扭转了当时的学术风气,名震海内,天下推为大家,被称为“前七子”领袖。其实,他的操守和德行更是名重一时,堪称高风亮节。他生活在成化、嘉靖年间,一向清正廉洁,刚毅不阿,与把持朝政的宦官和外戚进行顽强抗争,多次以直言构祸,五次入狱,数遭眨谪,仍

    百家讲坛 2009年8期2009-05-13

  • 康李之交与《中山狼》杂剧
    事。负恩之人即李梦阳,被负之人即康海,而康海、王九思又都是马中锡的门生,王九思又与康海、李梦阳同为“前七子”中人物,曾经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因此,可以初步断定,马、王、康三人有关“中山狼”的作品,都是有感于李梦阳负恩于康海一事而发的。为了进一步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有必要先对康、李、王等人交往的情况略作介绍。李梦阳(1473~1530),初名莘,字献吉,号空同子,甘肃庆阳(明代属陕西)人。成化十八年(1482)随父徙居开封,其父李正时为周府封邱王教授,弘治

    古典文学知识 2009年1期2009-03-19

  • 无名士取名不忌官
    明代文学家李梦阳在江西任提学副使时,有一次主持考试,阅卷中看到一个举子也名叫“梦阳”,不禁恼火起来。在封建社会,不独臣名不可与君同,子名不可与父同,就是无名之士的名字,也应该避讳有名之士的名字。更何况一个举子,竟敢不避讳主考的名字!李梦阳想嘲弄一下这位“大不敬”的举子,就把他唤到面前,出了个上联进行刁难: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谁知举子听了,不但无畏惧和惭愧之色,反而落落大方地对道:魏无忌,长孙无忌,人无忌,我亦无忌。李梦阳毕竟是位有识之士,听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4年8期198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