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素
内容摘要:何景明和李梦阳作为明代中期诗坛璀璨的双子星,他们的赠答诗数量多,质量高,在思想内容与创作方法上体现二人的共同特征,意蕴丰富且具有现实主义精神,而在诗歌艺术方面则表现出各自独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何景明 李梦阳 赠答诗 异同
何景明和李梦阳作为明代中期文坛的代表性诗人,“前七子”派的领袖人物,《明史》称“天下语诗文,必并称何、李”[1],在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和地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何景明和李梦阳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并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但大多聚焦于研究何李的论争、生平遭际与著述论考以及他们的文学思想等,对于他们的诗歌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对他们的赠答诗总体评价不高,普遍认为他们这类诗歌艺术成就低,缺乏研究价值。因此,本文拟从何景明和李梦阳的赠答诗出发,深入挖掘他们赠答诗的艺术特色与价值,比较分析何李之间的异同。
一.何李赠答诗之同
何景明和李梦阳同为明代文坛最杰出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内容丰富,数量也非常多,特别是他们的赠答诗,多以细腻真实的笔触,深刻反映明代中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他们的赠答诗在思想内容上的侧重点相同,在创作方法上具有相似性。
1.思想内容
从数量上看,何景明李梦阳的赠答诗占据总诗歌的比重最大,从总体上看,何李二人的赠答诗在内容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指摘时弊,反映黑暗的社会政治,关心民生疾苦。明代中期政治混乱,何景明和李梦阳两人在宦海沉浮,虽少年得志,但过于正直清傲,饱受官场倾轧,仕途坎坷,因此,他们的赠答诗中有很多揭露讽刺黑暗政治,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如何景明的《怀寄边子》:“汝从元岁侍今皇,谁念先朝老奉常……独有杨雄尚陪从,白头抽笔赋长杨。”诗人为友人边贡抱不平,深刻揭露了在宦竖肆行、政治黑暗的社会现实下,有识之士仕途受挫,壮志难酬的无奈心境。又如李梦阳的《寄寄庵子》“予也纶竿孟诸客,心本无他众莫白……垂老重逢四海清,虚名幸免诸公掷。”这几句诗率直而尖锐地抨击是非不分、忠奸不辨的不良风气。何景明和李梦阳他们始终关心国家大事和民生疾苦,不畏强权,敢于发声,使得“明之诗文于斯一变”。
二是抒发与亲友的深厚情谊。何李这一类主题的赠答诗数量相当可观,占据最主要位置。何景明和李梦阳作为文坛领袖,沉浮官场多年,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挚友,与他们有着密切的交往,因此,他们这类诗歌表现出对亲友的深切关怀与思念,如何景明《送韩汝庆还关中》:“华岳云台万里情,高秋落日眺秦城。黄河一线通沧海,身在仙人掌上行。”此诗是送友人韩汝庆回家乡,另辟新径,想象友人已还关中时的情景,代友人抒发对故乡壮丽河山的思念与热爱。李梦阳《赠张含二首》“客病良易积,况值变华节”语言清淡自然如话家常,表达他对张含生病深切的关怀与慰问。
三是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和政治理想。何李作為知识分子,一直表现出强烈的济世之志,对国家和人民都有重大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因而,他们有一部分赠答诗是抒写自己的雄伟抱负的,如何景明《赠李献吉三首》其三:“烈女守闺室,忧日怀寸阴……所以采薇士,甘饿西山岑。”当时刘瑾宦官集团把持朝政、有识之士不得厕身的情况下,诗人感叹人心不古,知音难觅,报国无门,因而矢志进德修学,归隐山林。李梦阳的《送李帅之云中》“槽头马鸣士饭饱,昔为完衣今绣袄。沙场缓髻行射雕,秋草满地单于逃。”真切表达了对边塞将士们征战沙场、保国安民的讴歌,流露出了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愿,意境浑阔苍凉,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显得真切感人。
2.创作方法
文学的创作方法有很多,其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最主要的两种。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特别注重对事物进行冷静客观而真实细致的描写,如实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从整体看,何景明和李梦阳的赠答诗都以现实主义为主,敢于直面现实,对社会矛盾与弊端进行理性而客观的描写与刻画。
何李赠答诗的创作继承了《诗经》与两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发扬了杜甫现实主义精神,以客观而真实的描写为基本原则,创造了不少佳作。如何景明《答望之》“饥馑饶群盗,徵求及寡妻。江湖更摇落,何处可安栖?”作者以细致的笔法真实地刻画灾荒连年,苛捐杂税,民不聊生的衰败社会景象,鞭挞政治的腐败不堪导致人民生活的贫困潦倒与无所依附。又《赠韩亚卿返湖南二首》其一“淮西困饥馑,侧望达尧天”讽切时事,感叹民生艰难,太平无望。李梦阳《朝引马送陈子出塞》“但道辞家别六亲,宁知九死无还身。不惜身为城下土,所恨功成赏别人。”诗人用凝重笔意描述外寇入侵造成的凄惨景象,抨击明代官场的黑暗与军队的腐败,表现出诗人极度的悲愤与不平。
二.何李赠答诗之异
何李赠答诗虽然在思想内容和创作方法上表现出相同特征,但更多的是他们在诗歌风格、表现形式以及抒情方式等方面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艺术特色。
1.诗歌风格
何景明和李梦阳的诗歌各有特点,沈德潜在《明诗别裁集》评“北地诗以雄浑胜,信阳诗以秀朗胜”[2],与何李同时代的诗人薛蕙在《戏成五绝》中称“俊逸终怜何大复,粗豪不解李空同”[3],简洁贴切地道出了何李诗风的迥然不同,即何景明秀朗俊逸,李梦阳雄浑粗豪。
何景明的赠答诗风格秀朗俊逸,语言清丽明快。王世贞评何景明云:“景明诗如太华芙蓉,秀出云表,朝霞贴水,灿烂万状;又如西施毛嫱,工艺绝世,婉娈有情。”[4]运用比喻生动鲜明地道出了何景明诗歌清新俊逸的特色,如《赠君采效何逊作四首》其四:“岁晏客来归,车马一何乱。新妆下机笑,白发倚门看。未俟春林敷,且玩冬花灿。闲居有徽音,倘付云中翰。”诗人想象自己辞官归居,与妻子父母团聚的情形,营造出清幽静美的意境,歌咏归隐生活的闲适淡雅,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秀朗的叙述中寄托情思。又如《和贾西谷暮春雨后之作》诗人以溪雨、鸥鸟、燕子、桃花等意象层层渲染春意盎然,语言清丽自然,抒发对友人贾西谷浓重的思念以及无法共饮的遗憾。
李梦阳的赠答诗风格雄浑豪丽,语言悲壮慷慨。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评李诗风格为“雄浑悲壮,鼓荡飞扬”[5],形容十分贴切精准,如他的《再赠陈子》这首诗开头营造气势磅礴、雄伟廓大的意境,描写了边塞环境的苍凉恶劣与战争的紧张激烈,随之重点突出将士们锐不可挡的士气和奋勇杀敌的场面。“我师如貔将如虎,九重按剑赫斯怒。惜哉尚书谢归早,不睹将军报平虏”几句气势如虹,劲健开阔,使人身临其境。《送田生赴京歌》中“黄鹄呼曹厉毛翼,一举横天向天北”格调高昂,景象宏大,气势沉雄。
2.表现形式
在表现形式上,何景明的赠答诗善于用典和比喻,以玄入诗。如《赠君采》:“萧散综琴书,疲疾谢回乱。清云泛兰渚,白水激文澜……愿投忘形契,去适无穷岸。”这首诗引入庄子道论之旨,言与好友君采神交,语言清淡雅致,灵活穿插孔子与庄子的典故,又以龙善于变化和蠖善于曲伸比喻圣人处世了无触碍、委蛇善变,化用《庄子·齐物论》之语来领悟风吹万窍、声响各异之奥妙,寻求精神的绝对自由与超脱,情思超旷。
李梦阳的赠答诗则长于细节描写,注重炼字,遣词造句严谨精练。如《酬京师友人见寄作》:“浮云悲故国,积水气鸣雷。不见长安日,愁登古吹台。故人三月别,天上一书来。欲问经行处,山中杜若开。”情感细腻而深沉,对仗十分工整而巧妙,“浮云”对“积水”,“长安日”对“古吹台”,“三月别”对“一书来”,精妙道尽了内心的悲凉惆怅,情思雅致,可见字词锤炼功夫,让人回味无穷。《汉江歌送范子之桂阳》中“青山落日下帆影,芳草月明闻棹声。黄雀矶头暮云尽,鹦鹉洲边春水生。”这几句写景细腻且形象,动静结合,对仗工稳,极富神韵。
3.抒情方式
在抒情方式的表达上,何景明的赠答诗含蓄蕴藉,情韵悠长。明人黄清甫说:“大复诗因意着词,就词成篇。”[6]点明了何景明诗歌以神韵见长、含蓄婉转的抒情特点,如《寄任宏器》:“白发三年客,沧江万里船……高车易倾覆,何似广文毡?”此诗情思含蓄深致,语重心长,诗人诚心劝诫友人切忌贪慕高位,而要安于低位,语言超逸,诗思极富哲理,加之契合老庄之旨,颇有韵外之致的意味。又如《寄胡宗器悼內》这首悼亡诗化用弄玉与箫史、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潘岳与其妻子等典故来自比,委婉表达对亡妻的情深意切,言辞深雅哀婉,思致蕴蓄。
李梦阳的赠答诗抒情性强,情感激昂。汪元范的《梁园风雅小传》评李诗云:“一以为霆惊电煜,骇目振心。”[7]正是突出了李梦阳诗歌中抒情浓烈且激越的特点,如他的《戏作放歌寄别吴子》:“惟昔少年时,弹剑轻远游……商岩紫芝山固深,有飞倘附秋空音。”诗中生动形象地勾勒了一位英姿飒爽的少年英豪形象,面对危如累卵的明王朝,他振臂一呼,希望通过积极呼号唤起广大士人的责任感来力挽狂澜,颇有一番豪情壮志。诗赞美贤臣,抒发济世雄志,也正是李梦阳内心精神世界与理想的如实写照。《答何子问讯三首》其一云“伊汝投簪日,怜余罥网罗。江湖鸿雁绝,道路虎狼多。”回赠好友问候并猛烈抨击“虎狼”当道、世态炎凉的凉薄社会,同时以激烈慷慨的情绪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懑不平。
何李赠答诗在明代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与思想情感上都堪称典范,摆脱了台阁体萎靡贫乏的风格,向着更广阔的境地创新发展。经过社会动荡不安、政治黑暗腐败的时代剧变,何景明和李梦阳用赠答诗形式记录了时代变化,传承了“诗言志”的文化传统,赋予了诗歌独特深刻的艺术品质。总之,何李赠答诗有力冲击了八股文和台阁体雍容典雅的文风,为文学复古运动树立了一个深刻有力的范式,开创了新的诗坛格局。
参考文献
[1]张廷玉等.明史·文苑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5527.
[2]沈德潜.明诗别裁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12.
[3]薛蕙.考功集.影印四库全书本[M].济南:齐鲁书社,1997:91.
[4]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36.
[5]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下[M].霍松林点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238.
[6]朱彝尊.明诗综[M].北京:中华书局,2007.
[7]姚学贤、霍朝安、金融权.何景明评传[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135.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