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润华 高云飞
一般认为中国山水游记自东汉马第伯《封禅仪记》开始,至唐柳宗元的游山诸记开始走向繁盛。柳宗元的山水游记语言优美,观察入微,蕴含着身世之感,历来被人们所称道。宋代,山水游记在内容方面有所发展,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就以幽微的理趣取胜。及至明代,李梦阳作为文坛复古派领袖,虽说其散文包括游记在内总体成就不如唐宋八大家,但细读其《空同集》中的游记文,仍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下文即从创作背景与特色方面对李梦阳的一篇不大受人关注的游记散文——《游庐山记》作些赏析解读。
明武宗正德五年(1510),大太监刘瑾伏诛,次年,朝廷诏起在家赋闲的李梦阳为江西按察司提学副使。在任期内,李梦阳视学江西各地,兴办学校,创建书院,振兴文教,受到当地学生的尊敬与拥戴。明袁袠称赞他:“振起古学,力变宿习,褒奖义节,训正礼俗,士翕然向风。”(袁袠《李空同先生传》)这篇《游庐山记》,正是李梦阳于正德八年六月任提学副使期间登游庐山后所作,因文末有“正德八年夏六月李梦阳记”字样,可证。
李梦阳对庐山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充满喜爱之情,据笔者考察,李梦阳于正德六年至九年夏任提学副使期间,至少有三次登游庐山的经历:第一次是在正德六年八月,留下了诸多优秀诗文以及著名的《白鹿洞书院记》,现存的庐山“白鹿洞书院”匾额,就是出自李梦阳之手。这篇《游庐山记》应当是正德八年夏李梦阳第二次登游庐山时所作。此前,他赴赣州视学,从赣州回到南昌后,又乘船到南康府(今江西庐山市)视学,此间有了第二次全方位游览庐山的经历。这篇游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所产生。第三次是在他解职离开江西的前一年冬天,在此不赘。
江西庐山,又名匡山、匡庐,是中国名山之一。群峰错杂,其間散布大大小小的各类冈岭、壑谷、岩洞、怪石、奇树,风格奇秀。尤其是瀑布、溪涧、湖潭星罗棋布,风景绝美,令人流连忘返。而且,庐山上还有丰富的人文遗迹,如东林寺、陶渊明墓、白鹿洞书院、御碑亭、石刻等,引起了历代文人墨客的游览兴致。历史上登览庐山的名人很多,如李白、白居易、王安石、朱熹等,创作出的游记作品也自不少,如李白《望庐山瀑布》、白居易《庐山草堂记》等,而李梦阳所作《游庐山记》是其中较有特色的庐山游记文之一。
游记作品对于山川之美的展现一定是需要借助作家的文采。一者山水在文人笔下可以表现出多姿多彩的样貌,二者对于山水的出色描写也能使游记作品因山川而流传不朽。李梦阳《空同集》中游记文计有6篇。与其他游记相比,这篇《游庐山记》无论在内容还是结构上都显得别具一格。这篇文章对庐山一些景物的描写基本是实写,乍看似一篇流水账式的游记。以下试举几段描写,如:
自折桂寺循岭而南下,则至白鹤观。观,刘混成栖处也。观背峰曰丹砂峰,自观西北行数里至栖贤桥,桥跨涧孤危,宋祥符间桥也。涧曰三峡涧,涧石旰烂而巍怪,罅处渊潭碧黛,激则砰湃。桥旁有石亭,亭旁崖,劖钱闻诗诗。自桥西并涧行,则至玉渊,路傍草间有石,鲜不劖也,今莫能尽记。玉渊盖其涧喷涌来,至此而穴石,悬注窅昧,声如迅雷,亦天下状观也。
入壑行并涧路,石渐巉岩,数里至白鹿洞,此锁涧口者也。群峰夹涧立,而巨石怒撑,交加涧口,水湍激石,斗旁有罅,人伛偻穿之行,此所谓白鹿洞云。过洞复并涧转北,行数里,则至水帘。水帘者,俗所谓三级泉也。然路过洞,愈险涩,行蛇径、鸟道、石罅间,人迹罕至矣。水帘挂五老峰,背悬崖而直下,三级而后至地,势如游龙飞虹,架空击霆,雪翻谷鸣,此庐山第一观也。
行一里,辄有亭,路傍崖平处皆字刻也。盖五亭而后抵寺,寺据庐山绝顶。奉敕建者也。铁瓦而画廊,有铜钟、象鼓,悉毁于火。殿前有池,仰出而弗竭,称天池焉。是日晴昼秋高,下视四海,环云若屯絮,望岷峨江南北诸山皆见,然江与湖益细小难观矣。僧为指石镜、铁船、狮子、芙蓉诸峰。乃东至白鹿台,观高皇帝自制周颠碑,高古浑雄,真帝王之文。(李梦阳《空同集》卷四十八)
作者用简练的笔调生动地再现了当时庐山南北的几乎全部景貌,能发现其颇具文采之处,也颇值得玩味。上引三段,第一段先写孤危高跨在涧上的栖贤桥,一开始就先给人以触目惊心的惊奇感。接着续写三峡涧绚烂瑰丽、高大奇特的石头,又写随着日光照射呈现出青黛相间颜色的涧的断裂处,令人目不暇接。最后点出“天下状观”的玉渊潭,写其汹涌的气势。文中叙及景物,既有绚丽奇特的山石,又有姿态万千的潭水,还有孤危奇绝的栖贤桥,像一连串的电影镜头。同时,作者还关注到了玉渊潭路旁刻满了字的石头,无形中又为此处的山光水色增加了一定的文化内蕴。第二段写白鹿洞附近险峻的山石,先直接刻画曰“群峰夹涧立,而巨石怒撑”,又以“人伛偻穿之行”,“愈险涩,行蛇径、鸟道、石罅间,人迹罕至矣”这样的侧写进行反衬,从正反两面对高峻险涩的山石进行描摹,让人如身临其境;写三级泉用“游龙飞虹,架空击霆,雪翻谷鸣”这样三个连续的比喻,说它形如游龙飞虹架在空中,声若雷鸣雪翻,使空谷轰鸣。生动地描摹出水的气势汹涌,使之逼真如画。可谓摹山状水,各尽其妙。第三段兼写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写寺云“有铜钟、象鼓,悉毁于火”,有胜迹不在,青山依旧之感;观碑曰“高古浑雄,真帝王之文”,能见其浑伟;且此次登游正逢秋季,秋高气朗,登高远眺,山高水远,有尘视大千之概。又极目四顾,千峰万峦,云海茫茫,使人苍茫之感顿生。而对于所有上面提到的这些景观的观览体验,李梦阳都通过其笔触准确地表达出来,使我们读其文,仍能想见当时庐山的原生态风采。无怪乎当时人评价说:“叙境宛然如在目前,览之令人神游佳境。”(汤宾尹《新锲会元汤先生批评空同文选》卷二)的确是道尽此文的长处。
这篇文章是李梦阳游记中的第一长文,文中几乎用简明洗练的言辞展示了庐山的所有景点,共涉及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60余处,提及相关历史人物19人,但文章的结构布局却既合理又严谨。凡是文学作品都需有完整的结构,而在创作长文时,文章的剪裁与布局显得尤为重要。像刘勰所说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余于终,正是古人对于文章结构布局的基本要求。这篇游记在结构安排上也是相当合理严密。为更直观展示这篇文章的结构,笔者将此篇文章分为两条路线、一次往返、三个层次,如下:
文章结构
两条路线线路一:自白鹿洞书院始从东北方向登游
○ 观赏寻真观、白鹿洞、水帘泉等景点
○ 提到人物:吕师中、李白、朱熹等
线路二:自白鹿洞书院始从西北方向登游
一次往返
从白鹿洞书院到鹿子坂
○ 游览折桂寺、白鹤观、三峡涧、玉渊、卧龙潭等
○ 提到人物:钱闻诗、萧统、李煜、王羲之、陶渊明等
从圆通寺回到白鹿洞书院
○ 游览圆通寺、天池寺、白鹿台、东林寺、太平宫等
○ 提到人物:欧阳玄、黄庭坚、周颠、周敦颐等
三个层次路线一为文章第一层次
路线二为文章第二层次
文章最后一段(“按志”起至“正德八年夏六月,李梦阳记”)
作为总结是文章的第三层次
庐山南北之大概
在这篇文章中李梦阳以游踪为线索,以景物及相关人物贯通全篇。层层叙述,有条不紊,结构严整绵密,颇具法度。在文章的层次安排上,李梦阳用两条路线各构成一个层次,以最后的总结单独作为一层。并且其总结除对庐山自然景观有今昔对比外,还有对庐山人文景观历史的回溯。同时由于要叙及的景物众多,不可能一一详写,作者在布局和剪裁上也做了区分。如在线路二中,从白鹿洞书院到鹿子坂的这一路段,李梦阳以人文景观作为路标带出自然景观,在介绍了众多人文景观的同时重点描绘了三峡涧、玉渊、卧龙潭三处自然景观;在从圆通寺回到白鹿洞书院这一路段,李梦阳则重点描绘了一路所见的人文景观。而在这当中,又以圆通寺、天池寺、白鹿台、东林寺、太平宫最为主要。总而言之,这篇《游庐山记》初读时感觉眼花缭乱,仔細琢磨却觉得章法井然,详略得当,叙述有条有理。因此,章法布局谨严是这篇游记文章的又一特色。
游记中杂有考证,向上可追溯到宋代,如苏轼《石钟山记》中即有对《水经注》记载的考辨,王安石的某些游记也具有一些考据色彩。陈平原曾指出:“游记体略带考据能使得它们避免轻浮与滑腻,于苦涩处透出幽深。”(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而李梦阳这篇游记除了辞采和章法较有特点外,另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文章中处处征实,含有较丰富的考据内容。如:
然李白、朱子皆莫之至,而人遂亦莫知其洞所,顾辄以书院旁鹿眠场者当之,可恨也。斯虽略见于王祎游记,然渠亦得之传闻,又以寻真观列之白鹿洞后,误矣。
按志,庐山有大岭与九叠屏风,号奇绝,李白诗不云“屏风九叠云锦张”。今问人,咸莫谙其处,惟开先寺前有锦屏铺云,又按王祎记,是山也,洪武初,长林蔽阻,虎豹交于蹊路,虽十余里,非群数百人莫敢往。
作者一方面驳正王祎游记中的错误,也并表达了自己的遗憾:历来观赏者不知白鹿洞的具体位置,每次都将白鹿洞书院旁的鹿眠场当做是白鹿洞。另一方面,作者对地志中所载的大岭和九叠屏风的位置也进行了考证,并指出对于这两处景点的具体所在,当时庐山上的人已经有所不知了。细读《游庐山记》,其中的证实文字随处可见,如“过洞复并涧转北,行数里,则至水帘。水帘者,俗所谓三级泉也”,说明所谓“水帘”就是“三级泉”。现在称“三叠泉瀑布”,是庐山最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按,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并非三叠泉瀑布,实乃开先寺瀑布)。李梦阳还作有七古《观水帘泉歌》,描写三级泉瀑布的壮丽景象。至于《游庐山记》文末,作者还不忘交代庐山的发现人及发现地点:“是山名迹,则肇自惠远,在山北;至李渤始有白鹿洞,在南;后又有周颠,其迹则绝顶。”惠远、李渤、周颠是与庐山文化息息相关的三个重要人物,李梦阳的记叙可谓意味深长。
李梦阳在《空同子·论学》中说创作“考实则无人,抽华则无文”。我们以李梦阳的文学主张来反观他的文章,可以发现:此篇游记文描摹庐山风景皆力求如实,可称得上是一篇记叙庐山的实录,而他文中的考据内容,更使得这篇文章显得信而有征。
除了对庐山地理位置的考证,《游庐山记》中还记载了不少庐山中的碑石、摩崖石刻及相关情形,如,“自观后西北行里许,并石涧入大壑,路傍有石刻:一宋嘉定间刻,剥落难识;一元大德间吕师中刻也”。又如,“出卧龙潭西行数里,至万杉寺。《桯史》云:宋仁宗建。寺当庆云峰下,崖间劖‘龙虎岚庆四大字”。再如,“乃东至白鹿台,观高皇帝自制《周颠碑》,高古浑雄,真帝王之文,然碑亭渐崩裂。又东观竹林寺刻,非篆非隶,周颠手迹也”,其详细的记叙与庐山丰富的石刻文化相映成趣。李梦阳此篇游记因是建立在实地考察基础上,所记载庐山刻石具有相当大的可靠性,因此常被后代金石学著作所征引,如:
元吕师中石刻:《桑纪》载:“已漫漶。”明李梦阳《游记》云:“自寻真观后西北行里许,入大壑,其傍有石刻,元大德间吕师中刻也。石存佚待考。”(吴宗慈《庐山金石汇考》卷下)
另外,有学者还注意到《游庐山记》所表现出来的李梦阳对生态的关注。如有学者在引《游庐山记》中“今其山童童,赤崖耳,樵夫非探绝顶,不能得径寸薪也”后,评价说:“虽然不少景区执行了禁山令,林木鲜伐掘,但比之元末明初,庐山的山林生态还是下降了。”(夏咸淳《明代山水审美》,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这也反映出这篇文章的实证性质与价值。由于这篇文章表现出的较强的地理性特征,有学者批评它“纯是一记里谱,过于琐碎”(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但其实,由于李梦阳当时特殊的身份,他写这篇文章不仅仅是表现其文学性,也有地理实用性功能在其中。在说到古代集游记与地理散文于一体的作品,我们不得不提《水经注》,我想李梦阳这篇《游庐山记》是否是对《水经注》书写传统的一种回归呢!也许回答是肯定的。
总之,李梦阳《游庐山记》以细腻、流动的笔触描摹庐山雄奇的自然与人文景观,颇具文学色彩;在文章的结构安排上,章法井然,首尾呼应,多侧面、全景式地展示了庐山的丰富内涵。同时,作者又采取实录的书写方式,对庐山诸景进行了地理式的客观叙述,使其具有一些考据文的性质。总之,从三个方面看,这篇游记内容兼具辞采、章法、考据,同时也融地理与游记于一体,特色十分鲜明,可称得上是一篇颇具文采的庐山实地考察报告,在中国古代散文史、文化史上应该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