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是中华民族千年来文化的载体,不死的灵魂。书院是精神的殿堂,书院是理想的方所,书院是经史子集的荟萃,书院是谈玄论道的禅机,书院的本来智慧的究竟,书院更是继往开来的大成,书院是大师的道场,书院更是青年俊才的方舟。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守“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书院是本来,书院更属于未来。书院是传统,书院更是传奇。书院复兴文化,书院更与时俱进。抚今追昔,书院,几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梦文化的故乡。
从唐中叶开始至晚清教育改制,书院在中国延续了1000多年。
在淡淡墨香与琅琅书声之间,书院始终是古代读书人讲经论道的“理想国”。
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教育组织,书院重视读书人的自我道德完善,强调“德业”与“举业”的统一,培养了大量德才兼备的人才。
近一百多年来,传统文化断裂,书院被彻底废除。向来以激进地反对传统文化著称的胡适在谈到全面废除书院时仍感到极为可惜,“书院之废,实在是吾中国一大不幸事。一千年来学者自动的研究精神,将不复现于今日了”。
近年,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古代书院勃然复兴,现代书院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们开始重新反思传统书院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沉寂100多年的书院之风再次悄然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