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的“阅读”,多样化的“悦读”

2024-06-01 06:33:06孟凡娥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4年3期
关键词:绘本阅读阅读课外阅读

摘  要:在低年段开展多维度英语阅读实践,教材之外,辅以绘本,让学生在“悦读”中提升阅读品格。开发多维度的“阅读”内容,要选择与教材内容关联、与学生生活贴近、与学生阅读水平适切的绘本。開展多样化的“悦读”活动,要用课堂的时间引导、用打卡的方式助力、用“悦读节”激励“悦读”。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绘本阅读;阅读品格

目前使用的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四年级以下的内容以歌谣和简短对话为主,五年级才出现各种文体的较长篇幅语篇。如果学习素材局限于教材,那么学生在四年的英语学习中,仅能学习简短的英语对话,根本谈不上提升阅读能力。学生只有拥有适切的英语课外读物,并保持一定的英语阅读频率,喜爱阅读英语,才能逐渐提升阅读水平。为此,我尝试在低年段开展英语课外阅读实践,教材之外,辅以绘本,让学生依托多维度的“阅读”内容,获得多样化的“悦读”体验。

一、 开发多维度的“阅读”内容

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帮助他们养成英语阅读习惯,要做到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教师导读与自主阅读相结合。这就需要我们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难度适中的课外阅读材料。近年来,外研社等国内著名出版社相继引进一批英语阅读绘本,利用这些绘本可以很好地进行英语阅读启蒙。选择绘本时,我遵循以下标准:

(一) 选择与教材内容关联的绘本

英语课程的三大主题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英语教材围绕这三大主题编排。由外研社引进的“大猫英语”系列绘本,内容紧紧贴合课程主题。以“大猫英语分级阅读二级1”为例,A Night at the Gallery对应主题“故事”;Tec and the Hole对应主题“工作与职业”和“动物”;Animal Coats对应主题“身体部位”和“动物”;Bad Bat对应主题“动物”;The Beach对应主题“周末活动”。“大猫英语”文体多样、题材丰富,知识性和趣味性兼顾,内容上与教材的主题十分贴合,是非常好的拓展阅读材料。入门阶段的绘本,句式单一且不断复现,学生很快就能独立朗读,减少了英语阅读的焦虑感,收获了阅读乐趣。

(二) 选择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绘本

绘本的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在阅读中就容易产生认同感,生发阅读兴趣。中国青年出版社引进的Good English,就是其中的代表。这套绘本以一家三个孩子Chip, Biff, Kipper的日常生活为素材,语言鲜活纯正,由浅入深。从内容上看,故事生动有趣,人物活灵活现,可爱至极。通过一个个风趣幽默的小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和校园内外的生活。读这些故事,能使学生的视野开阔,品格提升。

(三) 选择与学生阅读水平适切的绘本

我们选择的英语绘本,会按照学生的年龄和年级进行初步分级。绘本的难度和内容契合学生阅读水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容易收获阅读的成就感,增强阅读的自信心。如果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一般,也可以选择低一级的绘本,只要读起来并且坚持阅读,同样能够得到发展。如果学生阅读的基础比较好,那么也可以选择高一级的阅读材料。学生在分级绘本中可以找到适切的阅读材料,有助于提升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素养。

二、 开展多样化的“悦读”活动

开展多样化的“悦读”活动是助力学生“悦读”的有效途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 用课堂的时间引导“悦读”

小学低年段的学生需要借助师生共读,逐步领会和掌握阅读策略。用课堂的时间引导学生“悦读”是一条有效途径。在课时不变的前提下,我们采用“分散读”和“集中读”两种方式,用好导读,夯实学生的阅读策略。我们会在常态课上抽出几分钟带领学生读一个简短的片段,也会每月抽出一两节课作为“绘本阅读课”。此外,每周一次的课后延时服务也是我们的“悦读”时间。下面,我以绘本Doing Nothing为例,展示如何在课上引导学生“悦”读。

1. 看封面,猜猜看

低年段的英语绘本都配有精美的插图。图文结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习惯。阅读前,先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封面插图,大胆预测故事内容,产生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

绘本Doing Noting的封面是一只青蛙孤零零地坐在池塘底部。我指着青蛙,鼓励学生分享关于青蛙的知识。有的学生说“Frog lives in water.”,有的说“Frog sleeps all winter.”。结合绘本,我问了三个问题:What can frogs do? What eat them? What do they eat?结合学生的回答,我带领他们集中复习动作类词汇jump, hop, swim,食物类词汇small fish, insects,动物类词汇snake, cat, big bird。单词障碍的扫清,为接下来学生独立阅读绘本做好知识铺垫。

之后,我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想一想,绘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低年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调动学生想象和表达,语言描述越是具象,学生感受越是充分。

2. 跟着主人公,一起来体验

低年段学生会在阅读过程中表现出强大的想象力和出色的共情能力,让绘本阅读变得有温度。和角色共情,透过文字表面,感受文字背后跌宕起伏的情节和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学生就能走进作者创设的阅读情境,收获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

在教学中,我借助绘本的情节,着力挖掘主人公的情绪变化,引导学生沉浸式阅读,体验文字背后的情感流动。起初,坐在池塘底部的青蛙厌倦了单调重复的日子:“The frog was sitting at the bottom of the pond. Doing nothing!”我让学生关注感叹号的作用,揣摩此时此刻青蛙内心的想法。接下来,青蛙决定到池塘外面看一看,随之发生了一系列险象环生的故事。学生观察插图,有感情地朗读,营造紧张的现场感。最后,青蛙狼狈不堪地回到池塘底部:“The frog was back at the bottom of the pond again. Doing nothing!”我又让学生揣摩此时青蛙的心理。学生展开合理又多样的想象,阅读的过程充满趣味。

3. 捧起书,大声读

阅读课要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朗读。教师要信任学生,让学生尝试自主朗读,并给予积极的肯定和必要的帮助。

在繪本Doing Nothing的阅读中,学生运用拼读规则,一个词一个词地出声朗读,跟着主人公青蛙,经历了蛇、黑豹和鹳鸟的突袭,最后死里逃生回到池塘底部。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学生根据插图和上下文理解故事情节,伴随着想象,沉浸在故事情境中,朗读越来越流利,发音越来越准确,自主阅读的信心随之增强。

4. 动脑筋,想一想

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人物情绪的变化,学生会产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作出有深度的阅读评价。因此,我们需要精心设计问题,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绘本Doing Nothing的阅读讨论环节,我尝试用三种方式,促使学生的阅读思维向纵深发展。

一是“图片环游”。结合低年段学生形象化思维的特点,我在读前、读中和读后都注意利用绘本插图。在学生完整朗读绘本之后,我提取能够表现故事情节变化的插图,在黑板上呈现图画地图,然后鼓励学生通过描述插图内容,概括性地回顾故事内容;并且通过对故事内容的转述,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运用能力和概括性思维能力。

二是句式比较。一出场,主人公青蛙就坐在池塘底部:“The frog was sitting at the bottom of the pond. Doing nothing!”故事结尾,在经历生死考验后,青蛙狼狈不堪回到池塘底部:“The frog was back at the bottom of the pond. Doing nothing!”故事的开始和结尾用了相同的句式,我让学生关注和比较两次感叹号的用法,体会情绪的不同,并有感情地朗读,呈现情感变化。在比较中分析,在分析后创造,学生的思维不断走向深处。

三是续写结尾。阅读中,学生进一步预测故事接下来将会如何发展。有的学生说:“青蛙会待在池塘里面,因为这里很安全。”也有学生回答:“青蛙过了一段时间肯定又会跑出来冒险,因为太无聊了。”待在池塘底部是一种可能;不甘寂寞,再一次冒险跳出池塘探险也是一种可能,都是合理的。不同的回答反映学生不同的个性。读英语绘本,可以让学生在绘本编织的情境中,触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考,从而获得成长,这就是“悦读”带来的意义。

5. 课后再来读一读

我们在课堂上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开展片段教学,或是利用完整的阅读课学习,目的都是通过课堂上的师生共读,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帮助他们掌握自主阅读的方法,形成稳定的阅读习惯。让英语阅读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教师指导走向学生自主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目的和意义。因此,我着力从教师指导读过渡到学生自主读,推动学生从课内共读到课外独立阅读。学生在自主阅读这条道路上蹒跚起步,行之愈笃,收获良好的自主阅读体验,形成稳定的阅读习惯,最终提升阅读能力。

(二) 用打卡的方式助力“悦读”

为了巩固学生自主阅读的效果,我将“悦读”打卡日常化。利用班级QQ群里的“打卡”小程序,鼓励学生日常持续读,外在激励和内在成长相结合,体会“悦读”乐趣。我要求学生每周独立朗读2个英语绘本故事,每两周在小程序上累计提交4个英语故事,完成的学生可以收获一张小奖状。由于我持续不断地做这件事情,参与的学生从最初的十几个,慢慢超过半数,初步形成了英语课外阅读风气。

还有一点很重要,开展英语课外阅读一定要想办法争取家长的协助。我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英语阅读的好处,明确说明英语阅读的初始阶段,需要教师和家长耐心启发和引导,要把培养孩子阅读兴趣放在第一位。

(三) 用“阅读节”激励“悦读”

阅读有交流表达的需要,因此,要为学生搭建分享和表现的舞台。校园阅读节是英语“悦读”道路上的里程标志,是学生英语学习进步和收获的节点。每年的“阅读节”活动,我要求全体学生参与。

过去的一年里,我在学校组织了一些“阅读节”活动:

“Vivid动听”讲故事比赛,鼓励学生声情并茂讲故事。学生自由选择自己讲得最拿手的绘本故事,录制讲故事视频。我会选出语音地道、语言流畅、动作手势具有感染力的学生,授予他们“英语故事大王”的称号。

“绘声绘色”英语配音比赛,学生给绘本故事或者英文动画配音,模仿发音、节奏和感情。

“我的第一本英语日记”创作比赛,学生模仿读过的绘本创作属于自己的英语日记。例如,在阅读绘本Kippers Diary以后,我让学生模仿创作。学生五人一组,合作创作插图,再配上英文介绍。小组内五个人的日记合订起来,就是漂亮的小组日记了。学生既有创作的成就感,也能体会到分享交流的乐趣,取得了不错的活动效果。

丰富的英语活动中,学生积极展现风采,收获自信,在团队合作中也收获了友谊。“阅读节”,在校园内营造了英语课外“悦读”的氛围。

(孟凡娥,江苏省南京一中江北新区教育集团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绘本阅读阅读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28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28:34
新课改背景下英语绘本阅读分析
孩子们与绘本的那些事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44:04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22:30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9:29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