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2016-09-30 09:00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6年9期
关键词:等待阅读

杨雪梅

[摘 要]阅读教学,其实就是一个“吻醒”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着学生通过阅读、想象把文本冰冷的文字幻化为丰富的语言、情感、哲理。这样的“吻醒”,是一门艺术,需要慢慢等待。

[关键词]吻醒 阅读 练说 等待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5-06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说白了,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吻醒”文本的过程,就像睡美人,沉睡了千年,被王子轻轻一吻就醒了。每一个文本,其实都是一个睡美人,它需要我们像王子那样,把沉睡的文本吻醒,把文本里沉睡的语言、灵魂、思想一股脑儿地唤醒,与主人公乃至作者对话交流,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那么,我们究竟该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王子一吻”呢?笔者以《九色鹿》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阅读是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中,学生读的过程恰恰是一个审美体验的过程,更是与故事中的人物和作者进行心智交流的过程。课堂上,有效地运用各种形式的朗读,便能引导学生轻松破解文字背后的信息。

在教学“九色鹿愤怒斥责调达”这个片段时,笔者这样处理:

师:九色鹿在草地上睡得正香,让我们轻轻地读,不要吵醒它。

全体同学:山林之中春光明媚,九色鹿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睡得正香。(学生的声音轻柔而温暖。)

师:可危险即将来临,我们又不得不叫醒它。让我们一起叫醒它吧!(老师快速插进,语气中带着焦急。)

全体同学:九色鹿,九色鹿,快醒一醒吧,国王的军队捉你来了!(学生的声音里充满了担心、焦急和恐惧。)

师:可一切都来不及了。九色鹿已处在刀枪箭斧之中。(老师引读,遗憾、伤心、难过集于一身。)

全体同学:九色鹿从梦中惊醒,发现自己已处在刀枪箭斧之中,无法脱身。(危险之情呼之欲出。)

师:危险让我们捏了一把汗。可一看,自己救起的人竟然背信弃义。同学们,你们就是九色鹿,请说出你们心中的愤怒吧!(适时加进的情感渲染,让学生快速进入角色。)

生:陛下,您知道吗?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道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一个灵魂肮脏的小人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学生的愤怒立刻被激发了出来。)

师:是啊,自己救起的人竟然见利忘义,“是可忍,孰不可忍!”女同学们,你们就是九色鹿,诉出你们心中的愤怒吧!(教师再次渲染。)

女生读。

师:自己救起的人竟然恩将仇报!同学们,你们都是九色鹿,一道喊出心中的愤怒吧!(愈来愈浓的火药味,被老师渲染得淋漓尽致。)

全体读。(学生愤怒到了极点)

……

这段文字,教师没做一个字的讲解,只是用引读的方式,便让学生轻松走进文本。在一遍遍的诵读中,每个学生都参与了一场善与恶的甄别,每个学生都能与主人公有一次真实的遇见,情感随着主人公的命运起伏跌宕。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说:“学生把课文朗读好了,什么语言呀,情感呀,理解呀,语感呀,表达呀……都有了。”

二、练说是吻

记得一位智者说过:“文章是大海中的一滴水,教师要用这一滴水折射整个汪洋。”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这滴珍贵的“水”,润泽、折射、延伸……以求给孩子一个鲜活丰满的故事。

《九色鹿》这篇文章,有许多留白,笔者适时增加说话训练。比如,在讲到九色鹿救起调达,调达感激涕零地起誓时,笔者首先出示了“誓”这个字,通过分析“誓”的结构,引出“誓”的源故事:古人发誓时常常手拿枝条,发完誓后,便把枝条折断,意思是如果违背诺言,自己的下场将和这枝条一样,粉身碎骨。紧接着,出示问题:你觉得调达会对九色鹿怎样起誓呢?

提示句式:

1.九色鹿,放心吧,即使 我也 。

2.九色鹿,如果我 ,就 。

当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句式,一个个慷慨激昂地模拟调达发誓时,教师话锋一转:青山绿水中,调达的誓言是那样的真诚;青天白日下,调达那频频叩头甘愿为奴的请求还那样的清晰,可转眼之间——

出示:

调达看着皇榜,眼睛突然一亮, 。

就这样, 两次截然相反的情境练说,让原本单薄的调达的形象一下子丰满鲜活起来,把原本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了具体可感的生活画面。学生轻松地走进调达的内心世界,悲从心起:做人不可以这样见利忘义,背信弃义。

三、等待是吻

“如果没有高贵的你,如果没有你真诚的爱与吻,我将沉睡到宇宙的尽头,永不醒来……”睡美人的灵魂独白,也给了我们做教师的一个启示:吻醒沉睡的文本,我们需要足够的智慧、足够的爱,更需要足够的等待,因为等待是教育最朴素的原点。

《九色鹿》学完后,我引导学生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学生几乎都是清一色地褒奖九色鹿,痛斥调达。我一边肯定学生的回答,一边继续追问:如果你是国王,你打算怎样惩罚调达?

“把他斩首示众!”

“把他打入地狱,永世不得翻身……”

……

学生还沉浸在调达见利忘义的愤怒中,大有把调达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决绝,好像只有这样才能一解他们的心头之恨。在感慨学生善恶分明的同时,我又觉得少了些什么。“还有不同意见吗?”我用期待的眼光巡视着课堂,这时,班内一个内向的男孩子怯怯地举着手。他弱弱地说:“不要惩罚九色鹿……”“啊?”他还没说完,就被大家异口同声的质疑声淹没了,几十双利剑一样的眼睛齐刷刷地投向他,一瞬间,大家把对调达的愤怒全都转移给了他。我示意大家安静,让他把话说完。“调达可能是太穷了,想要那笔钱,一时糊涂,才去告密的,现在他一定知道错了,就放了他吧!”他的语速很慢,说了好长时间,才把话说完整。这次大家没有笑,一阵安静过后,我带头给他鼓掌。

“对,就让调达好好跟着九色鹿,学做一个勇敢善良的人!”

“让调达回家吧,他可能还有孩子和父母呢,这次放了他,他一定会好好做人的!”

……

学生的声音柔和了许多!

这或许就是这篇佛教故事的最初目的——宽恕!因为世间最有力量的不是爱,也不是恨,而是宽恕。而这样的情感目标,我用等待轻松抵达了。

(责编 莫彩凤)

猜你喜欢
等待阅读
论等待艺术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安静的教学,是一个不错的等待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