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培智学校统编版教材教学设计

2023-12-11 12:06许海英
现代特殊教育 2023年21期
关键词:统编版教材培智学校教学设计

许海英

【摘 要】 针对培智学校教师使用统编版教材开展教学中存在的目标制订不当、教学重心在自身的“教”而非学生的“学”等问题,提出教学设计要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立足学情制订适切、清晰、可测的学习目标,以学习目标为导航设计评价活动,并基于学习目标与评价任务设计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教—学—评一致性;培智学校;统编版教材;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64

一、问题的提出

贯彻落实《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使用统编版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提高教学有效性,是近年来培智学校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教研中笔者发现,当前教师使用新教材开展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有的教师制订教学目标是基于对新教材内容的分析,而不是立足于学生学习该课的先备知识与能力的评估。第二,有的教师所制订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要么因不具体而无法评价,要么因过于笼统而成了虚设,实际教学是否达成目标无从评价。第三,不少教师的教学重心仍在自身的“教”,大多关注教学方式、方法是否多样,或活动设计是否丰富。至于学生学得怎么样,往往只安排最后的练习环节去检验,加之课堂练习的时间有限,学生是否全部達成目标,教师也未必可知,甚至有的练习活动与教学目标之间并不太相关,根本无法检验目标的达成度。简而言之,有些培智课堂教学目标的合理性有待推敲,既定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学习效果的评价并没有起到应有的统领作用,教学中存在“教—学—评”不一致的问题。

二、“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理念内涵

课程标准背景下培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其基本范式就是要求教师的课程教学要根据课程标准,设定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结果,确定目标、设计学习任务和评价任务,做到“教—学—评一致性”[1]。所谓“教—学—评一致性”,就是教学活动中要围绕同一目标,展开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对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其中的“目标”是指学生的学习目标,“教”是指教师帮助学生达成目标而开展的活动[2]。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相应学科课程标准的物化,是将课程标准转化为课堂现实的桥梁。使用新教材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其前提与关键在于做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秉持“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也就是要以课程思维去思考课堂教学实践,思考在课程目标统领下的教学、学习、评价的问题,要一以贯之地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以及“教到什么程度”[3],要以学习目标为导向,设计评价任务与方式,设计学习活动,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课堂。本文以生活适应新教材五年级下册第9课《节约资源》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为例[4],具体阐述如何在“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引领下进行教学设计。

三、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要点

(一)基于学情制订适切、清晰、可测的学习目标

从前述概念中可以看出,“教”“学”“评”三者共享学习目标。合理、清晰的目标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如果没有它,也就无所谓“教—学—评”,谈不上“一致性”。因此,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关键在于制订合理、清晰、可测的目标。

制订目标时,教师首先要知道新教材所对应的课程目标与内容,了解编写意图,把握哪些是学生在本课中该学的。《节约资源》一课课程内容对标课程标准中段的“知道资源的有限性,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具有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从教材的课文内容以及“评价与反馈”内容中也可以看出,教材编写所指向的教学目标是“知道水、电、森林、土地、矿产等资源的重要性和有限性;知道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节约水、电、森林等资源;具有初步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其次,教师要测评本班学生学习本课的先备知识与技能,知道他们的已知和未知,知道哪些是他们所能学的,要根据学情安排授课时数,并确立学生差异化的课时目标层次。

再次,叙写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时,一要研究教材中能帮助本班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资源有哪些。二要思考还需要开发哪些教学资源,是选用实物、制作视频,还是提供辅具。学生需要什么程度的支持,是全辅助,还是口语提示等半辅助。这些是教学目标中“行为条件”的叙写依据,也就预设了实现目标的过程。

最后,表述知识与能力目标时应尽量使用“能说出”“能写出”等行为动词,让目标具体、可操作、可观测。只有经过这样思考而制订的学习目标,才可能成为合理的“教—学—评”的依据,成为课堂教学行为的导航[5]。

《节约资源》的第1课时安排学习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前期测评结果表明:3名学生能说出水资源可以用来喝、洗澡这两个作用,对于节约水资源的方法能说出洗完手要拧紧水龙头和用淘米水浇花;知道土地,能说出土地可以用来种田、盖房子这两个作用,但不懂得保护土地资源的方法。3名学生能说出水可以用来喝,对于节约水资源的方法能回答用完水后将水龙头拧紧;知道土地,不懂得土地资源的作用。4名学生能说出水可以用来喝,无法表达出节约水资源的方法;不知道土地资源及其作用。

根据前期测评的学情,将学生分为A(3名)、B(3名)、C(4名)三个层次,并在教材图片等资源的基础上,增加了视频等资源,考虑了学生所需的辅助支持,制定了课时目标(见表1)[6],使之成为教学行为的指引。

(二)以学习目标为导航设计学习评价活动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新教材教学设计,必须着力提高评价意识。教师要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将如何证明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会了什么,掌握的程度如何;要用什么方式、什么活动来评价,以及什么时候评价[7]。即在确定清晰的目标后,要设计与目标相匹配的评价任务,“教”与“学”的推进应当源于评价的“证据”驱动[8]。

这些评价任务,可以是口语类的,如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口头回答;可以是纸笔类的,如书面练习,让学生写一写、画一画、连一连;还可以是操作类或表演类的,如利用电子白板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圈一圈、点一点,利用辅具操作板让他们拼一拼,或者基于学科特点组织开展手工制作、角色扮演等活动。《节约资源》第1课时“水资源”内容的学习环节中,就对应A层的学习目标设计了评价任务(见表2),以检验学生目标的达成情况。

从表2可见,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课堂终结性评价意识,更要有形成性评价意识,要将评价持续地镶嵌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新授活动过程中,评价不再只是“复习—新授—练习”这样的课堂结构中最后那个“练习”测验环节。

(三)基于学习目标与评价任务设计学习活动

教师制订了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评价任务后,第一,要围绕学习目标先整体设计教学环节与活动内容,注意突出重点,并突破难点。《節约资源》第1课时中就围绕目标的重点与难点,在“环节2教授新知”中设计了“水的重要性、水的有限性、节约用水小妙招”3个学习活动,以帮助学生知道水资源的作用,理解重要性,感受有限性,唤醒珍惜水资源的内在动机,懂得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将知识点逐步内化成自己的意识与行动。

第二,要基于差异化的分层目标,细致地设计每一个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让不同层次学生经历各自的学习与体验,思考:如何内嵌评价任务,以证明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如何支持不同层面的学生学习;要提供怎样的辅助以帮助他们达成各自的学习目标。例如,对于“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这一目标达成与否的证据之一,就是能说出水资源的作用,因此活动要求学生能回答“日常生活中哪些活动需要用水”这一问题。前测表明A层学生有一定的认知,但也有限,B、C层学生则更需要支持。因此,教师一方面发挥A层学生的资源作用,在其自由发言后,再提供图片、“小水滴”的自我介绍音频等资源支持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引导他们回答问题,帮助他们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

再如,“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节约用水的好办法?”这一目标评价活动,就安排在教授新知环节的“节约用水小妙招”活动中。基于前期测评结果,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学生的先备生活经验和教材中较为丰富的图片资源,安排了异质小组合作学习,并根据学习目标组织各小组汇报反馈。要求:A层学生在教材的基础上再结合生活经验,独立说出4个以上节约用水的方法;B层学生独立根据教材的内容说出3个以上节约用水的方法;C层学生在图片提示下说出1个以上节约用水的方法。活动过程中教师再相机引导B、C层学生看课文的插图说一说保护、节约水资源的方法。也就是说,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分析、判断学生关于目标达成的信息,再决定自己的教学进程,是推进下一个教学环节,还是提供资源或者支持,辅助学生达成本环节的学习目标,促进他们后续更好地学习,从而落实每一个学习目标。

四、结语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新教材教学设计,最关键的就是要在前期学情测评的基础上制订适合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让目标起点源于学生学习教材内容的先备知识与能力。还要注意基于目标一一对应地设计评价任务,并将之有机地嵌入学习活动中,使得教学在一个个“证据”中逐步推进,有效开展。总之,就是要让目标成为教学的理性导航,教什么、学什么、评什么都取决于对预设目标的清晰界定。

参考文献:

[1]张燕,盛永进.培智学校课程统整的理据与路径[J].现代特殊教育,2022(13):10-13.

[2]崔允漷,雷浩.教—学—评一致性三因素理论模型的建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4):12-15.

[3][8]崔允漷,夏雪梅.“教—学—评一致性”:意义与含义[J].中小学管理,2013(1):4-6.

[4][6]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生活适应(五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

[5]张菊荣.“教—学—评一致性”给课堂带来什么?[J].中小学管理,2013(1):7-9.

[7]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M].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教育研究院,350001)

猜你喜欢
统编版教材培智学校教学设计
基于统编版教材的课堂提问技巧探索
统编版教材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的“四梁八柱”
聚焦教材“切入点”层层推进语用力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
浅谈培智学校低学段语言康复课程开发
培智学校多元教育对象有效教学组织形式探究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