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青
摘 要:音乐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可以对学生实施艺术教育和美育渗透,提升学生的艺术能力以及审美趣味,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对于学生综合成长有着积极作用。“双减”政策是结合现代教育改革和学生成长发展需求所提出的新政策,重视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音乐教师需要结合以往课程改革经验以及“双减”政策要求,优化音乐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基于此,本文对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发展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音乐教学活动的优化策略,以期可以为“双减”政策落实、音乐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小学音乐;活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9-0044-04
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加,这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很多学生在长期高压之下出现了焦虑、抑郁等情绪。“双减”政策的提出重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缓解学习压力,鼓励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拥有轻松愉快的童年。音乐是一种可以表达自身情绪的艺术方式,通过音乐能够让学生体悟其中的情感元素,从而引发情感共鸣,小学生普遍对音乐有着较高的学习兴趣。音乐教师应当利用学生对音乐的天然兴趣制订合适的活动策略和计划,根据“双减”政策要求创新音乐教学模式,让小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创作能力。
一、小学音乐活动的开展意义
(一)培养兴趣爱好
小学生兴趣爱好广泛,好奇心较强,如果对某些兴趣爱好进行重点培养可以让学生逐渐形成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发展特长。小学生对于唱歌跳舞这一类活动存在天然的兴趣,通过多样化的音乐活动会让学生形成持续性的兴趣。音乐教学是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音乐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艺术特长,调动学生对艺术学习的积极性,感受音乐学习的魅力和乐趣。特别是对于拥有艺术天赋的学生,可以为其提供发挥特长的舞台,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信心,以自信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
(二)减轻家长压力
家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小学阶段是形成正确思想观的重要时期,需要家长对其进行科学引导。但是现在社会发展压力极大,家长普遍工作较为繁忙,缺少和孩子共同相处的时间,影响了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作用的发挥。除此之外,家长还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全面发展,会鼓励孩子学习其他的课外知识,希望他们可以掌握更多的技能。而小学音乐活动的组织可以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对和音乐相关的技能进行灵活应用,为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平台,例如,学习多种乐器、演唱技法等,满足家长对孩子全面发展的期待。同时家长也可以主动参与到小学音乐活动中,这为学生和家长之间构建了沟通渠道,可以帮助家长和学生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也可以解决家长和孩子之间沟通不到位的矛盾。
(三)减轻学习负担
小学生现阶段学习负担压力较大,主要表现在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内容多、学生个人能力基础薄弱、家长期望大等,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这也使很多小学生出现了抑郁情绪。当前青少年抑郁已经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教师必须重视减轻小学生的负担,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成长环境,让小学生拥有丰富的童年生活。小学音乐活动相对于呆板的课程教学模式而言趣味性更强,符合小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可以让学生拥有放松的机会,减轻学习压力。
二、小学音乐活动开展存在问题
(一)未形成完善的音乐活动组织体系
音乐活动组织体系不完善导致音乐活动出现了过于分散的问题,通常只是在班级内部举办音乐活动,活动范围小,难以在学校内部形成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部分教师更加重视音乐活动的娱乐性,忽略了音樂活动的教育意义,没有针对音乐活动评价体系进行完善,难以及时发现音乐活动组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音乐活动效果的提高。部分教师未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所有学生组织相同的音乐活动内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出现抵触情绪,认为活动难度过高。小学音乐教师是音乐活动的组织者,教师通常对音乐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度较高,了解小学音乐的具体教学目标,但是部分教师对音乐活动的认知水平不足,活动组织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影响了音乐活动组织质量。
(二)音乐活动形式单一
音乐活动形式单一是目前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部分教师开展的活动内容枯燥乏味,每次都以同样的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影响了学生兴趣的提高。例如,在小学音乐活动中,部分教师会让学生一起进行音乐游戏,如以接唱歌曲的方式对课上所学习的音乐知识进行复习,缺少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兴趣爱好。
(三)小学音乐活动缺少完善的设施
小学音乐活动的开展缺少完善的保障机制,资金支持力度不足,在音乐活动中没有设置合适的场所以,或者没有配备适合的乐器,这些都影响到活动质量。乐器和场地对于学生音乐活动的参与有着重要影响,如果仍然是以以往单一的合唱活动为主,学生普遍缺少参与兴趣,缺少个体能力发挥的空间。
(四)其他主体参与度不足
目前,家长以及社会力量的参与度严重不足,影响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家长普遍工作较忙缺少参与时间,并且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不足,家长认为音乐活动只是一种娱乐活动,缺少育人功能,当教师让家长参与活动时家长重视度不足,参与率低。社会力量参与也存在较大阻碍,部分社区缺乏“艺术育人”意识,对音乐教育的意义没有充分的认识。
三、“双减”政策之下小学音乐活动开展策略
(一)加强学校对音乐活动重视度
第一,优化小学音乐活动评价体系。小学音乐活动具有实践性和趣味性的特点,会让学生在活动过程得到良好的音乐体验,加强学生对音乐情感的认知和了解,符合“双减”政策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的开展要求。为了在学校内形成系统性的音乐活动组织模式,需要教师优先针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完善和改进。对学校每次的音乐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了解学生对音乐活动的态度,从而对音乐活动组织方式进行优化和调整。例如,在学校内部组织音乐文艺汇演活动时,可以要求每一个班级都上报音乐节目,包括团体节目和个人节目,通过层层筛选选拔优秀节目作为最终的表演节目。在进行节目筛选时,教师不仅应当对节目表演进行打分,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参与态度、表演内容等,最后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让落选学生认识到自己节目存在的不足,避免在今后的活动中出现相同问题。在完成音乐文艺汇演后邀请家长和学生共同对节目进行评价分析,说出自己在参与文艺汇演中的感受,包括节目质量、节目内容、活动时间等多个维度。利用这种方式让家长感受学校音乐活动氛围,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拥有更高的参与度,同时教师也可以对音乐节目质量进行改进,为今后音乐活动组织提供参考意见。
第二,建立完善的音乐活动体系。小学音乐活动的组织对于音乐教育改革有着积极影响,在音乐活动组织时需要对“双减”政策要求进行分析,根据“双减”政策内容调整音乐活动组织形式。教师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学生能力水平组织不同类型的音乐活动,形成循序渐进的音乐兴趣培养模式。对于低年级学生,应组织简单的音乐游戏活动,加强学生对音乐基础节奏的了解;引导中年级学生学习音乐鉴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引导高年级学生对音乐进行创编,组织音乐创造性互动,将音乐和舞蹈融合在一起,提高创新能力。还要制订音乐活动标准,根据标准提出活动开展的建议。如音乐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重视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将民间戏曲艺术融入课后活动中,利用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于传统艺术的学习兴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文化底蕴。
(二)加强音乐活动服务保障
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仍然只是依靠教师理论化的讲解以及多媒体视频的展示进行学习,和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之间差异较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受到了影响。因此学校需要完善活动保障体系,为小学音乐活动开展提供重要的资金和人力支持。
第一,资金支持。学校应当增加在小学音乐活动方面的资金支持,主动为学生采购各类乐器,讓学生拥有和乐器进行接触的机会,在乐器演奏和学习中感受音乐曲调的变化和节奏特点,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考虑到每个学校资金实力不同,可以根据资金投入量选择合适的乐器类型,例如,学校资金较为紧张可以选择购买三角铁、竖笛、口风琴这一类便于携带的简单乐器。如果资金量充足,可以采购钢琴、吉他、架子鼓等乐器,丰富学生的音乐训练活动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同时也应当建设专门为小学开展音乐活动的场所,可以将空教室进行改造,用于安装各类音乐设备,例如麦克风、乐器等,使学生拥有自由、合适的活动空间,这对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有着积极作用。
第二,人力支持。小学音乐活动的开展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内的教师,同时也需要在校外积极招聘各类优秀人才,通过各种方式充实人才队伍,提高音乐课后活动质量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音乐学习环境。在组织小学音乐活动时可以选择招聘兼职教师,由兼职教师负责组织特色音乐活动,可以丰富音乐活动内容,打破教材给音乐教学带来的限制和影响。例如,当前师范院校已经形成了系统性的人才培养体系,小学可以和高校进行合作,招聘优秀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人才参与到活动中。高校学生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创新意识强,并且和小学生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和学生相处,会给学生带来新奇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三)发挥多方主体作用
“双减”政策的提出为小学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方向,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重视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在“双减”政策背景下重视构建协同育人体系,需要发挥多方主体的力量,提高活动质量水平。
第一,家长参与。家长在小学音乐活动中的参与有着积极影响,通过家长参与可以提升音乐活动开展效能,让家长在活动中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加强家长对学生的关注度。例如,小学音乐教师可以组织“家庭演唱会”,让家长和小学生共同参与到演唱活动中,以家庭为单位参加比赛,可以自行选择曲目,为学生和家长创造合适的交流机会。家长和学生可以共同发挥想象力,对音乐表演内容进行创新,例如,在表演和动物有关的歌曲时可以制作和动物有关的头饰,或者穿展现动物特点的服装,可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在完成表演后由家长和小学音乐教师在微信群内进行沟通,分享在本次活动中的经验,说出在活动中的参加感受,使家长认识到课后活动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家长的配合积极性。
第二,社会参与。社会参与有利于拓展活动空间,让学生和生活进行更加紧密地接触,提高学生社会性以及责任感。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和社区进行沟通,社区内通常有专门组织广场舞或者演唱活动的老年活动组织,让小学生和老年人共同进行音乐学习交流。社区内空巢老人现象普遍,老年人通常自己居住,和孩子之间的接触机会较少,通过和小学生共同表演音乐节目可以为社区老人带来慰藉,促使学生形成感恩意识和尊老爱幼的理念,传承传统美德。在合作活动中老年人会有充足的耐心对小学生进行教导,帮助学生了解乐器的演奏方式,感受老年人所喜爱的传统音乐特点。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和养老院这一类机构进行对接,组织学生前往养老院进行公益表演,有利于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利用该种方式能够让社会机构也参与到课后延时服务活动中,拓展现有活动空间,打破学校给音乐活动带来的限制。
(四)优化音乐活动组织模式
第一,组织音乐社团活动。小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是极其关键的,可以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参与到学习和训练活动中,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音乐社团的设置可以让小学生拥有完全自主发挥的空间,将学生放在活动的主导地位,改变以往由教师作为主导的活动模式。音乐社团主要是由学生进行管理,教师负责指导,教师可以让音乐社团的学生以某个主题自行组织音乐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力。例如,传统文化体系中包含丰富的民间艺术元素,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我们的民间音乐”为主题组织系列活动,让学生自行收集汉族、藏族、蒙古族以及其他民族的传统民乐,通过网上搜集资料了解每一种传统民乐的演唱方式。由社团学生带领其他学生共同学习民族音乐,利用联欢会的方式展开学习,由社团在每一期活动中展示一个民族的特色民乐以及舞蹈,在载歌载舞的状态下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加强音乐鉴赏教育。音乐鉴赏是音乐综合能力中的重要能力之一,通过音乐鉴赏教育可以提高学生鉴赏能力,让学生对音乐中的各类元素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趣味。以往教师通常忽略了音乐鉴赏教育的渗透,认为小学生现阶段还不具备鉴赏音乐美感的能力,其实小学阶段是初步建立审美观的重要阶段,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审美意识,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让学生的审美观变得越发完善。例如,在小学音乐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优美的钢琴曲”对学生进行音乐鉴赏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国内外优秀的钢琴曲目。教师在活动中用钢琴向学生演奏钢琴曲,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教师在演奏时情感、节奏、肢体动作以及指法的变化,有利于使学生对钢琴曲目所传达的情感形成更加深刻的认知,将学生带入音乐情境中,从而提升学生情感体悟能力。在演奏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分享自己所听到的内容,例如,感受到演奏者的哪些情感、节奏如何变化以及自己内心感受,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将所欣赏的内容说出来,逐渐培养形成鉴赏意识。
第三,组织音乐实践活动。音乐实践活动和音乐理论知识学习共同融合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在组织音乐活动时,教师应当重视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双减”政策不再只是将提升学生理论成绩作为教学重点,教师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特长,通过培养特长的方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组织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设置“我是小小音乐家”这一活动,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发挥自身的才能。在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对音乐进行改编,利用舞蹈的方式展示音乐或者利用不同的乐器演奏音乐,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成为音乐活动的主人,使学生认识到课后活动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差异,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第四,对学生实施差异化指导。差异化指导是考虑到学生音乐能力以及特长的不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从而切实提高学生音乐能力。对部分有音乐天赋的学生,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其音乐特长,鼓励其积极学习各种不同类型的乐器,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乐器,在课后活动中进行训练和表演,逐渐强化学生的信心,防止出现学生音乐天赋浪费的现象。对于部分音乐能力一般的学生而言,教师应当组织各类不同的音乐游戏,让其在音乐游戏中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度进行深化。部分学生存在天生五音不全的現象,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自信的问题,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教师应在音乐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不断地帮助学生解决在音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活动参与感,通过专项指导的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从而解决学生的自卑问题。
四、结语
小学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组织各种类型的音乐活动,可以打破传统理论教学存在的限制,让小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空间,在实践活动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和价值,对于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有着积极影响。以往,在学校内部并未形成完善的音乐活动组织体系,活动效能较低,学生普遍缺少良好的参与兴趣。在“双减”政策提出之后,教师应当将减轻负担、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作为音乐活动组织的主要理念,创新音乐活动形式,重视对音乐活动组织评价体系进行完善,提高音乐活动质量水平,为音乐教育活动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雪宁. 论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 艺术教育,2022(03).
[2]严峥. 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音乐单元活动设计策略——以“春天的歌”单元教学为例[J]. 中国音乐教育,2022(01).
[3]谢化平,程聪. 新时期基于“互联网+”的小学音乐创新课堂[J]. 中国音乐教育,2022(11).
[4]孙雨琦. 乐思至美 焕发新声——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创编”的实践与探究[J]. 艺术教育,2021(07).
[5]邹萱萱,朱景燕. 小学音乐课堂多元化教学模式探讨[J]. 景德镇学院学报,2022,37(01).
[6]孙丽丽. “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游戏式教学实践探索[J]. 中国音乐教育,2022(04).
[7]鲁文苹. 律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 华夏教师,2020(15).
[8]蔡剑英. “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德育渗透探析[J]. 西部素质教育,2022,8(11).
[9]翁丽. “双减”背景下音乐课堂教学“提质”策略初探[J]. 创新人才教育,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