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传

  • 马克·本德尔少数民族口传文学翻译观及读者责任
    多部中国少数民族口传文学经典,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中国少数民族口传文学翻译理论观,即万物志翻译观。在万物志翻译观的基础之上,本德尔又提出了读者责任这一观点,旨在期许读者在对少数民族口传文学译作进行阅读时应承担一定责任并作出相应努力。一、本德尔的万物志翻译观本德尔在2015年由中国江南大学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典籍翻译学术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万物志翻译”的概念。本德尔指出,“要从多维视角来开展,除了从人类的视角,也要站在其他生物群的立场来考虑”,从而更好地进行翻译实践。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9期2023-10-10

  • 本期名家延保全
    顿参加“北美中国口传暨表演文学研究会2018国际学术研讨会”,延保全(右二)与专家研讨4. 2017年11月4日,在贵州道真县参加“中国・道真第二届仡佬文化艺术节暨国际傩文化学术研讨会”,做主题发言5. 2018年3月,在美国华盛顿参加“北美中国口传暨表演文学研究会2018国际学术研讨会”,做主题发言1. 2018年8月17日,在郑州参加河南省中原文化博物馆苑项目开工仪式,延保全(右一)与专家研讨2. 2018年8月18日,在郑州参加《中原戏曲文物图谱》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23年3期2023-08-16

  • 传统音乐表演研究的口传视角
    就中国传统音乐的口传属性及其研究问题进行探讨。一、“表演中的音乐研究”与“音乐的表演研究”:民族音乐学表演研究的两种模式有人看来,表演是乐谱的声音化过程,是乐谱的呈现与诠释;也有人认为,表演是对作曲家音乐的“二度创作”,是乐谱文本的延展形态;还有人觉得,表演是作曲家与表演者互为对象的主体交互过程,是共同展示并与观众进行交流的行为模式……对“表演”的种种定义,说明三个问题:一是,“表演”无处不在,音乐是表演的,表演是音乐得以呈现的机制和脉络,只要研究音乐,就

    中国音乐 2023年2期2023-06-10

  • 北盘江流域布依族口传经典刍议 ——以羊场布依族为例
    563000)口传文化是人类用于表达情感、追溯先祖、规范行为以及娱乐身心,在历史上形成的,通过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并不断有所创造的口头表达文化。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在我国的传播开来,口传文化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有很多的口传文化被列入了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羊场布依族盘歌。口传文化在民俗文化中属于语言民俗,“从民俗学意义而言,口头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史诗、歌谣、说唱文学、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口头文类以及与之相关的表达文化和口头艺

    今古文创 2022年33期2022-11-01

  • 达斡尔族口传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新闻传播学院)口传文化指的是依靠口耳相传遗留下的文化。这类文化没有文字记载,如说唱艺术、民风民俗、神话传说等,但是其价值却不容小觑。探析口传文化能够了解一个民族的发展历程,可以领略古人的智慧与艺术造诣,也能感受古人内在品质与精神追求。因此保护与传承口传文化是必要的,是延续民族血脉永葆民族生机的重要举措。在文化多元化、全球化的今天,夯实民族文化才能自立自强,才能避免被它族文化侵蚀与同化,才能成为世界民族之林中的不可忽视的力量。达斡尔族口传文化保护与传承是弘

    散文百家 2022年1期2022-10-21

  • 文本主义者构想的声音:翁对德里达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评*
    者反应理论”,对口传媒介的讨论仍然占有一席之地。而“新批评和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和“文本主义和解构主义者”的学说则完全与书写-印刷媒介的核心产品:文本,有着根本的关联。14Walter J.Ong,Orality and Literacy(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3),154-57.在他看来,开启这一关联的学说是英美新批评这一文论潮流:“新批评思潮将语言艺术作品吸纳进文本的视觉-客体世界,而不是口耳相传的事件世界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2年4期2022-04-15

  • 口传、书写与立言:诸子学派文本的经典化
    典化的过程,是在口传与书写两种方式下发生的,因此具有内在的矛盾。礼崩乐坏促使经典的形成从口传时代向书写时代过渡。而进入书写时代的诸子,在力图实现文本经典化的过程中,却仍然重视口传,并把口传作为文本的基本阐释方式,由此扩大了学派文本的影响力,在文化记忆的延续形态从“仪式一致性”向“文本一致性”转变的过程中,为学派文本最终的经典化奠定了基础。[关键词]口传 书写 立言 诸子 经典化[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七十子著作的文本生成与诸子文体演变研究”(

    北方论丛 2022年2期2022-03-11

  • 口传文学视野下的《诗经》套语问题研究
    歌总集,其具备了口传文学的典型特征,即套语化现象显著。在近代学术中心向口头范式倾斜之后,有关《诗经》套语的研究也逐渐兴起,本文即在口传文学视野下,将前人学者对《诗经》的套语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分析,并挖掘其价值与局限性。一、作为口传文学的《诗经》《诗经》在被编纂成正式文本之前,它的产生以及流传与口传媒介紧密相关,是中国早期口传文学的典型代表。所谓口传文学,现学界对于口传文学的概念也进行了相对较为宽泛的阐释:“口头文学是指民间文学中纯粹口头讲述、吟诵的口传文学

    名家名作 2022年22期2022-02-23

  • 语言生态保护视域下裕固族口传文学英译及译介模式研究
    院一、前言裕固族口传文化的英译,要深入到文化层面中,以传播少数民族文化和保护少数民族语言为原则,选择合适的翻译模式与译介,才能展现出口传文学中所蕴含的少数民族文化、社会意义及生活环境特色等。裕固族要抓住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机遇,促进口传文学的对外传播,及时将裕固族的作品与翻译介绍给全国读者与世界读者,以继承丰富的裕固族非物质遗产文化和口传文学。二、裕固族的口传文学裕固族本民族的文字虽然在历史中流失,但在民间有着丰富的文学作品与文化传统,例如《黄黛成》和《萨娜玛

    长江丛刊 2021年1期2021-11-12

  • 赫哲族口传文学“伊玛堪”的文本及文本化
    ”是中国赫哲族的口传文学,故事情节大多围绕众多“莫日根”(赫哲语,“英雄”的意思)展开,反映了古代原始部落的征战史和迁徙史。赫哲族是一个有语言但无文字的民族,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赫哲语现已濒临灭绝。早在20世纪末,“伊玛堪”的主要传承人相继离世,在世传承人能够说唱的“伊玛堪”曲目数量极少,且大多为片段。随着时间的推移,活态“伊玛堪”的留存将面临巨大挑战。因此,保护这一濒危的口传艺术,必须借助不受时空限制的载体——纸质媒介或新技术的音像传媒等,使之便于保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2021-11-11

  • 重庆走马古镇 ——未来的“西部故事谷”
    马古镇及走马民间口传故事的概况走马地处重庆市九龙坡区,东经106°17′35″,北纬29°27′40″,位于江津、璧山交界处一形似奔马的山岗。此地早在东汉时期已有人迹活动,是成渝古驿道上的重要场镇,明清发展兴盛并于清初形成集市,清末鼎盛时,走马街道上就有商铺60多家,戏楼3座,客栈20余家。由于商业的繁荣和北往南来的商旅、挑夫们在此汇集,于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走马民间口传故事,故事内容丰富、数量庞大,目前采录到民间故事目录10915个,记录完整的故事9714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1年2期2021-02-10

  • 鄂伦春文学传承的精神与价值
    ,深入阐述鄂伦春口传文学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口传文学是人类古代文明的精神瑰宝,凝聚着鄂伦春族的文化精髓。笔者把鄂伦春族文学作为独立研究对象,鄂伦春族文学涉及最多的是鄂伦春族自然、图腾、祖先崇拜及萨满教的相关内容,且大多都是针对某一具体事例进行解读和阐发,从人文精神层面深入挖掘口传文学传承的当代价值。鄂伦春口传文学是鄂伦春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则影响着本民族及其他民族的发展。鄂伦春族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其文学是几千年来根植于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2021-01-16

  • 王玉芳与撒尼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
    周倩旎一、撒尼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阿诗玛》是传唱于彝族撒尼人中的一部著名的口传叙事长诗,是一代又一代撒尼人集体创作并传承下来的诗篇,长诗以女主人公阿诗玛的名字为篇名,以阿黑、阿诗玛兄妹反抗封建强权势力的不合理婚姻为主线,歌颂勤劳、勇敢、自由和爱情,歌颂撒尼人的高尚品质和面对压迫者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和英雄气概,《阿诗玛》口传叙事长诗分十一个章节唱诵:序歌;求神;祝米客;成长;议婚;请媒;说媒;抢婚;追赶;考验;结局。这部长诗句式整齐,基本都是五言句,偶尔

    时代人物 2020年23期2020-11-28

  • 舞蹈教学中的“口传身授”法
    教学的方法——“口传身授”“口传”和“身授”是“口传身授”教学法的两个步骤,分别是口头讲解和亲身示范。在很久之前,人类还没有出现口头语言,还无法用语言交流的时候,舞蹈的教学方法只有示范即“身授”一种。由于语言是一种主要交流的工具,所以在出现语言之后,人们便充分使用。但是人的语言是不可能做出全面解释的,而舞蹈艺术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所以舞蹈艺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性,逐渐被更多人承认并加以运用,因此,“身授法”是舞蹈教学自古以来流传下

    鸭绿江 2020年18期2020-11-17

  • 有关于鄂尔多斯婚礼祝赞词的文献综述
    摘要:少数民族口传文献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种,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祝赞词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鄂尔多斯婚礼祝赞词又是蒙古族祝赞词中较为典型的部分,鄂尔多斯婚礼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其规模宏大、仪式纷繁而著称,鄂尔多斯婚礼祝赞词中也囊括了很大一部分的蒙古族祝赞词。关键词:口传;蒙古族祝赞词;鄂尔多斯婚礼祝赞词,即祝词和赞词,是蒙古民族一种口头说唱文学。蒙古族祝赞词历史悠久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6期2020-09-10

  • 网络文学评论理论建构的一条路径
    我要说的是从民间口传文学研究中吸收理论成果的问题。一、文学的三种形态加拿大传播理论家麦克鲁恩从技术决定论出发,以负载文化信息的媒介形式的不同,而将文化分成三个阶段:口头文化——印刷文化——电子传媒文化。我们也可以把网络文学看作是民间口传文学在现代社会的升级版,口传文学的民间文学是1.0 版,网络文学是民间文学的2.0 版。把文学放在更长远的历史发展中来看,文学也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口传文学——书面文学——网络文学。当我们说到网络文学之前的“传统文学”时,并不

    网络文学评论 2019年6期2019-12-27

  • 口传心授”的民族记忆
    相互体现,生发出口传文化的民族记忆及相关族群的精神内核。满族说部是深藏于族众内心的独特的精神记忆,再现了民族交流和历史文化的传承方式。探寻满族说部背后的口传文化意义及其内涵,有助于还原这种原始的历史记忆,使这种“口传心授”的文化得以传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传统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关键词:满族说部 口传 讲述中图分类号:I2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0—0118—02口传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文化基因和母源,更

    现代交际 2019年20期2019-12-06

  •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千百年来在民间口传,富有生机和活力并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红古民间文学是红古民众的集体创作,蕴含着红古民众的乡土情怀,它以健康充实的内容,丰富多彩的形式,特有的艺术手段,反映红古民众的现实生活及对理想的追求。红古民间文学彰显了文化的区域性特点,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文学的发展。关键词:民间文学;口传;乡土情怀;集体性;变异性神龙故乡——红古区,是发现亚洲第一龙的地方,也是马家窑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携高原之雄浑,具陇原之灵秀,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由于历史传统、地理环

    新课程·下旬 2019年7期2019-09-17

  • 人口较少民族口传文化传承困境与对策浅析
         要]口传文化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生产、生活及实践中创造出来,通过世代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民间口传文学形式,其主要特点是通过民族语言传承,而对人口较少、其民族语言处于濒危状态的少数民族而言,语言的濒危则意味着其口传文化的遗失。以广西西林文雅村仡佬族为例,分析其口传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困境,并提出传承对策。[关  键  词]口传文化;传承;困境;对策我国的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均没有自己的文字,但几乎每个民族均有形式丰富多彩的口传文化,如神话、故事、传说、歌谣、史

    名家名作 2019年2期2019-07-30

  • 口传神话研究应关注的几个维度
    0732)所谓“口传神话”,字面上看只是与“文献神话”相对而言的一种神话形态。一般而言,任何文献神话搜集与整理都无一例外地源于口传神话,这也是神话作为一种特定文化现象的本质特征。一种文化产品之所以有价值,主要体现在它与人能够形成一种现实的需求关系,“价值同人的需要有关,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成为人们的兴趣、目的所追求的对象。”[1]由于不同社会群体在生产生活方面类型的差异性,导致他们对不同形态的文学兴趣与需要方也会存在差别。这种规则同样适用于口头神话的价值

    社会科学家 2019年4期2019-02-18

  • 裕固族口传文学翻译的现状及对策
    00)一、裕固族口传文学翻译的价值在我国政府一再强调少数民族语言保护以及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裕固族口传文学的汉译及外译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裕固族口传文学的翻译有助于裕固族口传文学在国内和国外的对外推介。无论是对其进行的汉语层面的翻译还是以英语为主的外译研究,将有助于中华民族多样化的文化形态和优秀文化核心理念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推介和传播。以多模态和多语种的形式对其进行的译介,有利于让我国其他民族及全世

    大众文艺 2019年21期2019-01-29

  • 论海南渔民的口传“更路经”
    者通过对海南渔民口传“更路经”的研究发现,“更路经”不仅可以证明海南渔民最早发现、最早命名南海诸岛,丰富海南渔民对南海诸岛命名的文化内涵,还为《更路簿》中的地名来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一、“更路经”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与《更路簿》的异同在研究南海更路时,有些学者经常将口传“更路经”与纸质版《更路簿》混为一谈,甚至用口传“更路经”形成的年代作为纸质版《更路簿》产生的证据,这是很不妥当的,因为这二者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明显的区别。(一)“更路经”产生的时代背景口

    中华海洋法学评论 2019年1期2019-01-26

  • 浅析广西少数民族口传文学研究方法
    中的广西少数民族口传文学》是以仪式的视角对少数民族口传文学进行的区域性探索与研究。通过对《仪式视野中的广西少数民族口传文学》研究方法的分析与整合,对该专著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等方面进行整理,旨在分析该专著在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等方面的创新性特点。与此同时,口传文学的研究也因其所具有的易逝性等原因而面临困难。故而,在对该专著进行解读时也同样兼顾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式进行整理与研究。关键词:《仪式视野中的广西少数民族口传文学》;仪式;区域性《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

    北方文学 2018年29期2018-12-18

  • 口传文学研究的百年回顾
    赵 锐口传文学(oral literature)伴随着人类语言的诞生而产生,它靠民众间口耳相传,是人类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口传文学也被称为“口头文学”、“民间文学”、“口头传统”、“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目前,学界对口传文学概念的理解较为宽泛,“口头文学是指民间文学中纯粹口头讲述、吟诵的口传文学或口头创作。口头文学与口头语言密切相关,是口语语言的艺术。从形式上看这类口头文学就有散说(叙事)体和韵说(抒情、叙事或抒情叙事相间)体。从体裁上看,散说体

    文学教育 2018年19期2018-11-29

  • 口传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研究现状
    渐累积形成文化。口传文化是劳动人民灵感迸发的产物与智慧的结晶。因此,口传文化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其存在的价值并不亚于物质文化。但口传文化又不像物质文化那样历经千百年仍能存在着,它所需要的物质载体就是人。人的寿命是有尽头的,人发出的声音也是稍纵即逝的,所以口传文化就是靠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传承的,作为口传人,他们肩负着历史与时代的使命。二、口传文化类型我国的口传文化已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收录,主要有三类。(1)戏曲类:昆曲(2001)、广东粤剧(2009)、藏

    丝路艺术 2018年3期2018-09-10

  • 口头诗学理论对中国民间口传音乐研究的启示 ——评《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
    法,并将其应用于口传音乐研究中,如蒙古族学者博特乐图(杨玉成),成功地将帕里—洛德理论引入蒙古族口传音乐研究,在他的博士论文《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和《表演、文本、语境、传承——蒙古族音乐的口传性研究》中都有充分的体现。但从总体来看,这一理论方法并未受到音乐学界的普遍关注。美国学者约翰·迈尔斯·弗里所著的《口头诗学:帕里—洛德》一书1988年由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由中国著名民间文学研究学者朝戈金先生将其翻译为中文,由社会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2018-02-24

  • 藏族口传故事的现代文学创作应用研究
    族拥有丰富的民间口传故事,是藏族民间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各种神话、鬼怪、传说、史诗等。藏族口传故事内容丰富、历史悠久、体裁多样、想象力极为丰富,从动物故事到生活故事、幻想故事,内容类型不等,白马藏族的口传故事已经成为当地民间文学的重要门类。民族文学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民间文学,作为藏族民间文学发展的重要形式,藏族口传故事是孕育现代藏族文学创作的沃土,对于其在在现代文学创作中的应用研究,不仅有利于藏族口传故事的现代文学价值意义发挥,同时也有利于藏族文学的

    贵州民族研究 2018年2期2018-02-01

  • 羌族“口传文学”的现代艺术传承研究
    的传承全部依赖于口传文学这种形式,因而素有“行走的历史”之美誉。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这是对历史和民族文化最大的尊重;但在信息化时代,这种传承方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羌族口传文学的特征口传文学,顾名思义,是人们通过口口相授的形式进行创作、传播与传承的一种文学形式。羌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其文化传承主要依靠释比(即传承者)之间的口口相授,并通过长期歌唱的方式传承下去。2这种奇特的传承形式,也铸就了羌族独特的口传文学及其特征。特征一:没有文字文化的延续与传

    大众文艺 2018年12期2018-01-27

  • 口传音乐文化的传承研究 ——以小黄侗族大歌为例
    深受启发,对侗族口传心授与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和思考。一、侗族口传音乐文化的概况说到侗族人民一定会想到侗歌,侗歌以奇妙的无伴奏无指挥多声部组合而文明于世界。而小黄便是这样一个有着“侗族大歌之乡”美誉的地方。“饭养身,歌养心”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侗族人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交流与歌唱的场所,那便是“鼓楼”。人们在鼓楼相约对歌,收获快乐。由于这个民族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所以,口传心授是他们主要的传承方式。歌唱是口传最主要的形式。歌曲都以口传的形

    黄河之声 2018年3期2018-01-26

  • 对少数民族口传文化翻译的问题和策略探究
    下,就形成了这种口传文化,并且根深蒂固的在少数名族当中流传了下去。在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促使我国不断关注少数名族传统文化,主要是想要塑造少数民族文化形成对外传播的良好氛围。所以,我们要明确目标,找到我们在少数名族文化翻译过程中提升翻译进度和精度的方法。一、理解少数名族口传文学翻译(一)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的分子式我们用三个部分来理解少数民族文学翻译。1、转译。转译的解释就是以汉语为中介语言,然后把要翻译的文学作品转变成用汉语理解阅读的文本,翻译好之后再根据汉语文

    山西青年 2018年17期2018-01-25

  • 彩云之南聆谱音
    等都流传和遗存有口传家谱的文化习俗。这些口传家谱大多为连名家谱,即上一辈名字的后一二个音节,是下一辈名字的前一二个音节,这样既可区分辈分,又易于记忆,朗朗上口,便于口传。少数民族各家族的口传家谱即世系传承,主要是由各家族的宗教祭司(彝族称“毕摩”,哈尼族称“摩批”,纳西族称“东巴”等)来完成的,祭司是各民族中的高级知识分子,应邀参加各种礼仪祭祀活动,穿戴法衣,诵读各种经文,其中《颂祖先经》就是诵读各家族的世系传承,也就是该家族的口传家谱。少数民族的口传家谱

    寻根 2017年2期2017-06-14

  • 舞蹈教学的重要方法“口传身授”
    要就舞蹈教学法的口传身授作了阐述,研究如何提高舞蹈教学的教学效率。关键词:舞蹈教学;口传;身授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学方式发生了变革,教育界提倡的“启发式”教学,舞蹈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独立艺术,形成了异于其他学术的特殊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口传身授”教学方法是舞蹈在历史变迁中存留下来的,是现在舞蹈教学中最普遍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最有效果的教学方法,符合舞蹈的教学规律。一、舞蹈教学法中“口传身授”的涵义在大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的今天,继续沿用“口传身授”这一传统

    速读·下旬 2016年4期2017-05-10

  • 基于口传文学视角下的黑龙江满族口碑古籍经典 ——“乌勒本”
    52061)基于口传文学视角下的黑龙江满族口碑古籍经典 ——“乌勒本”汪淑双(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黑龙江 绥化 152061)由于我国历史相对悠久,在不同历史时期积攒了较深的文化,各民族间的文化内容相对丰富多彩,传统文化属于我国文化瑰宝,为各个民族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其中满族“乌勒本”是民族代代口头传承下的民间文学和文化,属于满族重要的文化遗产。作为口传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满族“乌勒本”具有口传文学的特点和价值,满族“乌勒本”和很多民族特有的文化相同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12期2017-04-13

  • 以审慎精严彰显民族出版精品 ——以《藏族民间口传文化汇典》为例
    ——以《藏族民间口传文化汇典》为例刘彦(甘肃文化出版社 甘肃兰州 730030)《藏族民间口传文化汇典》是由甘肃文化出版社策划出版的一套藏族民间文学类大型丛书,本丛书先后列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国家‘十二五’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规划项目”。本文以《藏族民间口传文化汇典》为例,从出版工作、出版特色与优点、出版价值三个视角对其作出评价。藏族民间口传文化整理翻译出版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藏族是人口较多、居住区域较广阔、文化较为发达的少数民族之一。藏族人民在其悠

    社科纵横 2017年1期2017-04-11

  • 重庆土司地区口传音乐文化特征研究
    0)重庆土司地区口传音乐文化特征研究肖罡(长江师范学院 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重庆 408100)重庆土司地区是汉族和土家族、苗族、回族、满族等世居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与西南各省市一起催生和发展了特色鲜明的西南土司文化。口传音乐是重庆土司地区重要的民间文艺形态,研究该地区口传音乐文化的特征对于明晰土司治理下当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这里对重庆土司地区口传音乐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归纳出该地区口传音乐呈现的“乐观”“即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期2017-03-29

  • 口传音乐与音乐的口传性之研究力作
    表演、口头传播、口传传承的音乐。{1}从这个意义上讲,口传音乐又属于传统音乐范畴,具备传统音乐的基本属性。以此为据,口传音乐研究与实践的历史由来已久,尤其是以“昆曲入世遗”为标志以来,其研究成果之多、研究范围之广都令人叹为观止。而一本紧扣传统音乐“口传性”特征的研究专著得到了业内专家、学者、高校研究生的广泛赞誉和推崇。博特乐图(杨玉成)新著《表演、文本、语境、传承——蒙古族音乐的口传性研究》以蒙古族传统音乐为例,以“口传性”为研究切入点,从音乐的文本、表演

    人民音乐 2016年8期2016-05-14

  • 阿来文学创作与藏族口传文化
    来文学创作与藏族口传文化吴道毅①马 烈②(①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②西藏藏医学院办公室 西藏拉萨 850000)自觉地从藏族口传文化中吸取写作资源,构成了阿来文学创作的显著特点,并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阿来文学创作的成功,同时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提供了可贵的经验。阿来不仅从藏族口传文化中吸取了丰富的写作素材,重新激活了藏族的民族文化想象与集体记忆,审视了藏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浪潮中所受到的巨大冲击,而且寻找到了藏族口传文化中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3期2016-02-19

  • 浅谈“口传身授”在小学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
    0001)浅谈“口传身授”在小学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梅 蕾(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兴泾三小,宁夏 银川 750001)舞蹈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需要有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出现其他许许多多教学方法的同时,“口传身授”舞蹈教学法在现代教育教学的影响下,仍然是一种主要的或重要的教学方法。并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主要的舞蹈教学方法。本文以事例为主,根据自身的实践感受,阐述了舞蹈教学方法--“口传身授”。舞蹈教学;口传;身授吕艺生老师在《舞蹈教育学》中这样说:“口传

    北方音乐 2016年16期2016-02-03

  • 《梅葛》语言程式探析 *
    摘要:从叙事学和口传文学的角度对《梅葛》进行分析,重点探索“怎么说”的问题,其切入点是保护和传承《梅葛》的一个新视角。作为彝族的口传经典,《梅葛》具有口传史诗的程式特征,在语义结构上显现出对句环扣程式,在句式结构上显现诗节内或诗节同句式重复程式,语词结构上显现出嵌扣程式,形成了梅葛别具一格的程式特征。关键词:梅葛;口传;叙事;程式收稿日期:2015-06-05作者简介:蔡晓丽(1973—),女,楚雄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高等教育。中图分类号: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7期2015-03-19

  • 政治的偏向:东周诸子传播思想研究
    何忽视或低估东周口传文化的政治偏向及其理性力量的态度,显然都是不可取的。从媒介思想发展史看,西周官话或甲骨繁体语言乃是语言权利被垄断的直接产物,即口传文化受到官府直接控制与支配,但这种“学在官府”的文化垄断局面发展至东周时期,它已然开始松动。孔子直言“有教无类”,其矛头直指西周文化与学习的垄断权。在此基础上,孔子提出“诗教”的理念。《论语·季氏》曰:“不学诗,无以言。”[1]178这句话暗示儒家对口传文化的倚重及其“诗”与“言”的关系。在东周,“诗”就是一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4期2014-03-31

  • 浅谈“口传身授”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
    5000)浅谈“口传身授”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邓帧帧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 415000)舞蹈艺术的特殊性决定了它需要有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对它进行诠释。纵观舞蹈艺术的发展史“口传身授舞蹈教学法”是它主要和重要的教学方法。从人类的发展史来看“身授”是早于“口传”的,随着文明的演进“口传”和“身授”已经密不可分。口传;身授;舞蹈;教学“口传身授”可以理解为口头语言与肢体语言的紧密结合。舞蹈艺术是一种以人为载体的有韵律的运动,它也是一门理论性和技能性相结合

    大众文艺 2014年12期2014-03-12

  • 民歌,我珍重的民间表达
    间长夜里那些民间口传文学对我最早的美学启蒙。虽然,那时是文革时期,铿锵的战歌四处传唱。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并没有停止用传袭已久的方式歌唱。在劳动时歌唱:春播,秋收,放牧牛羊,搭桥铺路,修建新房……劳动的对象是歌唱对象,劳动本身也是歌唱对象。以及祈求风调雨顺,庆祝丰收。在节日的歌唱,表达生命的喜悦,感谢神灵的护佑。当然也要吟咏爱情,歌颂美丽庄严的自然。自己的成长时期,没有受多少正规的学校教育。但那些民间的口传文学和这些民间的歌唱,使我建立了对于这个世界的最初

    中国西部 2013年2期2013-08-15

  • 书 讯
    编著的《云南壮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提要辑录》一书已由云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适应于自身居住的自然地理环境,云南壮族形成了独特的经济文化类型,创造了内涵深厚的民族文化,其中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史诗歌谣等为载体或存在样态而呈现的口传非物质文化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编著者在收集大量相关出版资料以及长期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符合要求的资料撰写提要。全书收录提要830余条,分为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史诗歌谣三大类,每一大类下又分为

    文山学院学报 2012年1期2012-03-20

  • 《论语》口传特质及教育启示*
    715)《论语》口传特质及教育启示*顾尔伙 张诗亚(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从教育的角度审视《论语》,发现它有着极其明显的口传特质。《论语》口传特质主要表现在其传授主题﹑传授内容﹑传授方法等几个方面。《论语》的传授具有 “对话”、“活态”、“化育”等教育特性。孔子;论语;口传;教育一﹑《论语》的口传特质两千多年来,一个孔子,一部《论语》,一个天下,一脉相承,有 “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论语》,《论语》有着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年4期2010-04-07

  • 经典赏析:论诗
    赵 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注释:风骚: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屈原的《离骚》,“风骚”是指作品在文学界的地位及影响。译文:李白杜甫的诗篇万人传诵研习,时至今日,已经感到不新鲜。每个时代都会有杰出人才交替出现,各自主导文坛几百年。赏析:赵翼的这首绝句之所以传诵很广,一个原因是它易于传诵。然而,更为重要的,也就是世人乐于传诵、援引的原因,还在于这首绝句言简意赅地道出了诗歌理论中的一个道理。“李杜诗篇万口传”,这

    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 2009年3期2009-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