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西少数民族口传文学研究方法

2018-12-18 19:10郭辰峰
北方文学 2018年29期
关键词:口传新平专著

郭辰峰

摘要:《仪式视野中的广西少数民族口传文学》是以仪式的视角对少数民族口传文学进行的区域性探索与研究。通过对《仪式视野中的广西少数民族口传文学》研究方法的分析与整合,对该专著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等方面进行整理,旨在分析该专著在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等方面的创新性特点。与此同时,口传文学的研究也因其所具有的易逝性等原因而面临困难。故而,在对该专著进行解读时也同样兼顾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式进行整理与研究。

关键词:《仪式视野中的广西少数民族口传文学》;仪式;区域性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着西周至春秋时期人民的生产与生活状态,这是以文字语言形式进行的可视化记载。然而,口头语言早在三万多年前就已经产生,并且,在那个时代,人们已经学会如何使用口头语言进行信息的传递与传承;不但如此,随着社会生产力的相对提高,人们在满足了日常物质生活的基础上,也开始了精神世界的探索,其中,口传文学正是这一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有价值的口传文学都已被人遗忘,即便是在书面文字产生后。而直到今天,我们若想要对文学艺术中的口传文学进行寻根述源,这将大大增加对该母题研究的困难;再加上研究方法的桎梏不前,以及研究力度的不足,这都使得我国关于口传文学的研究少之又少,并且十分单一。而由蒋新平教授所撰写的《仪式视野中的广西少数民族口传文学》为我国口传文学的研究起到了突破性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中国存有大量关于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流传、积累了数量巨大、内容丰富的少数民族口传文学作品,”(1)故而蒋新平教授将其目作该专著的研究母题,以仪式视域的角度对广西少数民族的口传文学进行了细致且具有思辨性的探索与分析。

一、适宜的研究视角

在《仪式视野中的广西少数民族口传文学》中,蒋新平教授将众多的广西少数民族口传文学文本置于仪式视野中,从神话、口传故事、口传歌谣、傩戏、彩调以及壮剧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通过对仪式学与口传文学的有机融合,丰富了口传文学的研究路径。同样,作為四大文明古国,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未中止过,从这一角度来看,深厚的文化积淀能够为口传文学这一古老而有趣的艺术文化和同样具有悠久历史的仪式文化进行的交互性研究提供宏观的参考背景,这样的方式更促进了口传文学的思辨性研究与探索。

由于“口传文学与仪式确实存在着天然联系”(2),将这两种不尽相同却又有着相互联系的学科领域进行辩证性的融合,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促进了口传文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推动学科交叉和学术交流的同时,它们也刺激了新视野的出现”(3)。因此,这种将不同的领域进行交互性研究的方式,使得仪式视角下的口传文学更具有可视性,且对于口传文学的研究更具有针对性。

二、精准的文献考证

在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史进行探索性研究时说到“历史之活动的事情,既遗忘而永不再现,写的历史所凭之史料,不过亲见或其事者之述说,及与其事情有关之问卷及遗迹,即所谓‘文献是也。”(4)口传文学的文本经历了上万年的流传,现今遗留下的口传文学文本已经少之又少,并且与几万年前的口传文学文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除此之外,口头语言的易流逝性与不易保存的特点为该研究课题造成了重重困难。蒋新平教授先是对《金枝》、《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文学与仪式》等关于人类学、仪式学、文学等方面的专著进行理论层面的架构,再对《壮族文学概论》、《壮族文学史》、《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文学概况丛书》、《毛南族文学史》、《少数民族诗歌格律》等具有针对性的专著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与研究;除此之外,还有对《瑶汉盘瓠神话—仪式叙事中的“历史记忆”》、《仪式音乐叙事中的群族记忆——广西贺州地区瑶族“还盘王愿”仪式音乐分析》等专业的学术文章的解读,为该研究提供了精准的学术支撑。不仅如此,蒋新平教授在田野调查中搜集了大量的口传文学文本,分别在不同的板块对这些文本进行了详尽地展示与具体的分析。这一方式旨在通过现有的可视化文献对几万年前的口传文学进行历史真实路径的探索。故而,大量的文献为该专著的真实性提供了有力的论据。

三、创新的区域定位

仪式学与文学两者之间的交互性探索在这本专著之前就已经出现,只不过蒋新平教授以独特的视角来对仪式学与文学进行了更具区域特色的探索。

在蒋新平教授看来,口传文学所具有的口头性、简陋性、母题的繁衍性以及传播境域的仪式化等都无不体现出口传文学的复杂特征,而放置在仪式境域中的少数民族口传文学则更多了一种区域特色。该专著除了在方法论上对于少数民族口传文学的研究进行了综合性的探索,还以区域特色来对该母题进行新的解读。蒋新平教授作为广西人,将该地区的口传文学作品进行了长时间且深入地研究;再加上他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较强的专业理论支撑,能够对广西少数民族的口传文学进行更加专业且科学的研究与探索。

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着丰富且优秀的文化资源,这种具有明显区域性代表的文化特色为口传文学艺术形式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在探索其区域性特点时,不免会接触到这一地区宏观层面的文化,它对该地区口传文学的浸染与影响通过仪式的研究视角得以很好的体现。这样的区域性研究不仅是对这一母题研究视角的丰富,也是该地域文化自信的体现。

在现今阶段,无论是口传文学,亦或是关于少数民族口传文学的研究虽然有着一定的成果,但还远远没有达到透彻性与精准性的认知,那么,仪式视野便是对该领域进行研究的最佳场域之一。《仪式视野中的广西少数民族口传文学》中将口传文学放置于仪式视野中进行研究与分析,是对少数民族口传文学进行的综合性研究,该研究给予了我国在关于口传文学的研究方法上具有探索性的思考方向;而仪式视野下关于少数民族口传文学的研究与解读也是对我国口传文学,甚至是少数民族口传文学进行的大胆探索,它所具有的区域性特点无不彰显了该区域所具有的文化自信心。总的来讲,这是关于口传文学研究的一个创新性成就。

注释:

蒋新平.仪式视野中的广西少数民族口传文学[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3.6

蒋新平.仪式视野中的广西少数民族口传文学[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3.6

[英]丹尼·卡瓦拉罗著;张卫东,张生,张顺宏译.文化理论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12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11

参考文献:

[1]蒋新平.仪式视野中的广西少数民族口传文学[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3.6.

[2][英]丹尼·卡瓦拉罗著;张卫东,张生,张顺宏译.文化理论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12.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11.

猜你喜欢
口传新平专著
重温教育的口传气质:基于对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媒介视角研究
老腔唱新歌
探讨“口传身授”教学法在戏曲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专著
小知识·专著、编著、编书、教材的界定·编书
专著推介
《再生医学- 转化与应用》大型学术专著出版
彝族有声语言与口传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数字化方法及其基础理论研究
口传史诗《格萨尔》翻译的“口承”与“文本”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