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芜

  • 艾芜与楚雄
    普显宏 (彝族)艾芜是云南人民的老朋友,艾芜爱云南,云南爱艾芜艾芜既是四川人民的骄傲,也是我们云南人民的骄傲。我参加成都艾芜研究学会三年多来,梳理出了两篇艾芜第二次南行的长文和绘制了一张艾芜南行的路线图,知道艾芜三次南行的详情经过,更加懂得中国文坛上不朽的艾芜精神。艾芜一生三次南行,第一次是1925年,从成都流浪到滇西德宏,后来又漂泊到缅甸、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历时7年,有小说集 《南行记》问世。第二次南行是在1961年9月,也就是在第一次 “南行”后

    金沙江文艺 2023年8期2023-10-22

  • 艾芜1930年代的上海写作
    王明苑内容提要:艾芜在1930年代对于上海的书写,一向不甚受人关注。其实,艾芜笔下的上海城市空间具有耐人寻味的复杂意义,其晦暗之处既显示出作家对于南行经验书写所开辟的精神和心灵空间的眷恋,也是艾芜在大都市不适感的表征;他基于上海期间牢狱经验的创作提出了“灾民暴动后怎样”的追问,人物疯癫与沉默的境遇与同时代其他左翼人士的灾荒书写和牢狱书写之间体现出犹疑不决的对抗性。要之,1930年代在上海的十年值得深描,这既是艾芜由受五四影响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身份意识转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3年3期2023-10-06

  • 生命应“不住地向前流着”
    81年11月,《艾芜文集》第一卷由四川人民出版社隆重出版,此卷收入小说共计四十三篇,是《南行记》和《南行记续篇》的合集,其中新收入《左手行礼的兵士》《七指人》《红艳艳的罂粟花》《老段》《印度洋风土画》《玛露》等六篇。并且,此次编辑过程中,艾芜接受了《南行记》法文译者李治华的建议,不仅把《南行记》的作品全收入,而且不再按照文章发表的时间顺序,而是根据他南行的里程编排,使得作品之间更具流动性与整体性。艾芜(1904—1992),原名汤道耕,四川新繁县清流乡(今

    书屋 2023年2期2023-02-21

  • 风俗史与当下性 ——艾芜《丰饶的原野》的文本生成和远景想象
    的长篇小说不同,艾芜《丰饶的原野》的文本生成过程更为繁复。《艾芜文集》和《艾芜全集》中收录的《丰饶的原野》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春天》写于1936年12月,1937年1月由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初版;第二部《落花时节》未出版过单行本,但于1944年和1946年分别部分刊载于《青年文艺(桂林)》和《文坛月报》,1946年1月,重庆自强出版社把《春天》和《落花时节》加以整合,出版了《丰饶的原野》;而《山中历险记》写于1979年,曾单独刊载于《四川文学》,在《艾芜文集

    新文学评论 2022年2期2022-12-11

  • 《漂泊杂记》的版本批评
    《漂泊杂记》作为艾芜的第一部散文集,主要记录了他1925至1931年间在国内外的漂泊生活,自在《申报》等报刊陆续刊出后,先后出现了初版本、文丛本、云南本、文集本,小品散文本、全集本等。这些版本在编排和内容方面各有差异,作者也多次亲自参与新版本的生成。本文通过对《漂泊杂记》各个版本进行梳理、校对,来考察各版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辨别版本优劣,分析艾芜在不同时期的思想状况等,希冀能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或重印提供一定参考价值。一、《漂泊杂记》的版本流变大概是儿时就对古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11-22

  • 风景与故事对读马子华《滇南散记》与艾芜《南行记》
    良沛明确地将其与艾芜的《南行记》相提并论,这提示我去关注和理解这两本书之间的关系。艾芜和马子华在青年时期有过短暂的交集。根据艾芜《我的青年时代》一文,1925年,艾芜在昆明红十字会做杂役、半工半读的时期,在《云波》杂志上发表过作品,因此结识了东陆大学“云波”社的成员,而马子华也在其中。当然,艾芜在文中并没有直接提及马子华的名字。但马子华在《我与艾芜》一文中,较为清晰地追述了他结识艾芜的这段经历:“那是1924年前后,有一天,社里接到一份来稿,是两首新诗,写

    上海文化(新批评) 2022年4期2022-11-07

  • 艾芜与“写不够”
    瑞曜我国当代作家艾芜,写过许多好文章,代表作品有《南行记》《富饶的原野》《故乡》等。他的文章像长了翅膀,飞遍全国各地,飞向世界。他从小就有个外号,叫“写不够”。他就是在“写不够”中学会了写作并成为著名作家的。艾芜在小学读书时就喜欢写文章,他的作品常被老师选作范文,供同学们传阅。1921 年,他考入湖南第一师范后,更爱写文章,隔三岔五给班刊或校刊投稿,成為蜚声校内外的两刊撰稿人。1925 年,由于家庭的缘故,艾芜成了流浪者。但不论漂泊到哪里,做什么营生,他的

    课外生活·趣知识 2022年5期2022-05-14

  • “礼失而求诸野” ——艾芜《南行记》的另一个侧面
    出路和精神归宿。艾芜的《南行记》便是这些书写的代表,一直以来,艾芜在困苦与奇特的滇缅地带寻找着自己的精神归宿,“边地”原始自然的生命形态和强韧的地方气质为他提供了反思现代性的参照。笔者尝试以“我”与滇缅“边地”的具体关系为背景,以期对“礼失而求诸野”的思维模式有所审视和思考。一、边缘的知识分子——“我”《南行记》基于艾芜南行的真实经历,文本中的“我”几乎等于艾芜本人的真实体验和思考。尽管南行的实际处境是艰难的,但是“我”觉得“仍然有味,但这味,需要另一种心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2期2022-03-18

  • 寒冷也是一种温暖
    沉甸甸的礼物,是艾芜先生的儿子汪继湘先生和儿媳王莎女士为我签名寄来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南行记》和《艾芜选集》,他们知道我喜欢先生的书,特意在书的扉页盖了一枚艾芜先生未出名时的“汤道耕印”的木头印章。这枚小小的印章,像一扇落满晚霞的窗,看上去是那么灿烂。王莎女士说,新近出版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他们都没有要稿费,只是委托新华书店发行,这让我感慨万千。在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垃圾一样的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可以获得极大的发行量,而艾芜先生这样具有深厚文学品质的大家作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2年6期2022-03-02

  • “南行”的丰碑
    还在蜂拥向西时,艾芜开始了南行。这是他个人的选择,却标志着新文学开始告别五四的启蒙传统,去更切实地关注被压迫者的人生。《南行记》里的异域风光让人印象深刻,而流浪汉与用脚丈量民间疾苦的新型知识分子形象,开启了知识分子与底层民众关系的新模式。《南行记》契合正在兴起的左翼文学思潮,向人们证明了左翼文学能实现时代使命与艺术追求的统一,并把“人”的主题融入左翼的革命现实主义,在现代文学史上树起了一座具有双重意义的丰碑。关键词:艾芜;“南行”;《南行记》;丰碑中图分类

    江汉论坛 2021年4期2021-05-04

  • 论左翼时期的艾芜及其创作《南行记》
    等前辈的指导下,艾芜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从一个流浪者迅速成长为左翼文学作家。而左翼文学作家的身份让艾芜的才能在随后的创作中并没有完全施展开来,写作身份的转变与写作姿态的选择使得艾芜在左翼文学的批评语境下不断调整自己的创作策略,同一时期创作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某种间隙。艾芜通过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创作心态,在接受左翼文学理念的同时,深入挖掘自己的人生经验,把自己的生命感受与左翼文学的创作理念结合起来,从而创作出在左翼文学史上具有特殊价值的《南行记》。关键

    雨露风 2021年12期2021-02-10

  • 艾芜笔下的西南边地世界
    116000)艾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经历坎坷的作家。1925年,21岁的艾芜怀揣着“劳工神圣”的伟大理想,为了逃避封建包办婚姻,光着脚板步行从老家四川新繁县来到了昆明。在这个陌生的城市,艾芜满怀的青春热血遭遇到现实的严酷打击,身无分文,形如乞丐。为生计所迫,1927年艾芜又从昆明出发步行到缅甸的八莫,在克钦山茅草地的客店当了一名需要打扫马粪的伙计。由于双脚长时间浸泡在湿马粪中,艾芜十个脚趾头和脚指甲都被泡烂了。大约半年以后,他再度漂泊,从八莫、杰沙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12-19

  • 艾芜“南行系列”小说中的异域书写
    721013)艾芜的南行“不是为创作而去阅读生活这本书的,而是阅读了生活这本书之后才开始创作的”。[1] (P40)1925 年,艾芜因不满学校守旧教育,并借反抗旧式婚姻为契机从成都出发,一路漂泊,凭一双脚板走遍云南、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1931 年,被英国殖民地当局以“有共产党嫌疑”的罪名驱逐回上海。作为一个身无分文的流浪者,艾芜曾经在红十字会医院中做过勤杂工,也曾在克钦山茅草地一带成为打扫马粪的伙计,甚至流落街头与贩夫走卒为伍,终日过着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6期2020-12-09

  • 关于艾芜致汤逸中佚简并相关手稿
    ,巴金、任白戈、艾芜、郑育之、段可情五位老作家的谈话整理稿,又以《访问五位同志的谈话记录》为题发表于1978年10月创刊的《新文学史料》第1辑。当时赴成都访问艾芜的是我的前辈也是我的同事汤逸中老师,他还拜访了任白戈和段可情,时在1978年5月。汤老师将访问艾芜的记录整理稿复写件寄给艾芜之后,艾芜作了仔细的修改补充。访问整理稿复写件书于“上海师范大学(分)”的18行报告纸上,共3页,圆珠笔复写,为汤老师笔迹。艾芜在每页上都用钢笔作了修改,包括删节、重写和补充

    世纪 2020年4期2020-08-13

  • 漂泊的样本
    藏书票∕崔文川艾芜的作品最深入人心的还是《南行记》。他有一本文集叫《想到漂泊》,那也是他一生的写照。从成都出发,远行,经历种种磨难。但由此也训练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在晚年时期,他依然坚持写作,重走南行路,继续创作。可其影响力并不如《南行记》,不知他面对这一结局,是否感到惋惜。在文艺青年眼里,早已遗忘了艾芜。虽然《南行记》可以做漂泊的样本,可文艺青年的漂泊注定与艾芜的有本质的区别。重走,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回归,而是一种上升。藏书票里的艾芜,沧桑,不再是《南行记

    爱尚书香 2020年3期2020-06-24

  • 艾芜,像河流一样向前奔腾的生命
    李志能“到艾芜先生的故乡去。”这个初衷缘于二十多年前阅读了他的短篇小说集《南行记》,立即就被他笔下那诗一般古朴浪漫的情调所深深地吸引,那些与我身处的地方不一样的景色、风俗和那鲜明的傣族风情,南国旖旎的风光,以及缅甸的风土人情,让我如痴如醉。艾芜先生是一位流浪型的作家,他的一颗心似火,三寸笔如枪。艾芜先生是一个火热的人,他走光明的路,唱温暖的歌。他的前半生一直在漂泊,二十多岁就蹬上草鞋,带着纸笔,和一只用细麻绳吊在颈子上的墨水瓶,“像吉卜赛人似的,到处漂泊去

    辽河 2020年6期2020-06-23

  • 寒冷也是一种温暖
    沉甸甸的礼物,是艾芜先生的儿子汪继湘先生和儿媳王莎女士为我签名寄来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南行记》和《艾芜选集》,他们知道我喜欢先生的书,特意在书的扉页盖了一枚艾芜先生未出名时的“汤道耕印”的木头印章。这枚小小的印章,像一扇落满晚霞的窗,看上去是那么灿烂。王莎女士说,新近出版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他们都没有要稿费,只是委托新华书店发行,这让我感慨万千。在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垃圾一样的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可以获得极大的发行量,而艾芜先生这样具有深厚文学品质的大家作

    阅读(书香天地) 2020年2期2020-04-07

  • 艾芜,像河流一样向前奔腾的生命
    “到艾芜先生的故乡去。”这个初衷缘于二十多年前阅读了他的短篇小说集《南行记》,立即就被他笔下那诗一般古朴浪漫的情调深深地笼罩着。他笔下那些与我身处的地方不一样的景色、风俗和那鲜明的傣族风情,南国旖旎的风光,以及缅甸的风土人情,让我如痴如醉。后来,艾芜先生的作品又让我滋生了一种强烈想行走的欲望,或者说一种漂泊的想法,引发我多次前往彩云之南,以期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艾芜先生是一位流浪型的作家,他的前半生一直在漂泊,二十多岁就蹬上草鞋,带着纸笔,和一只用细

    陕西文学 2020年1期2020-03-31

  • 抗战语境下的民族心灵探究 ——浅析艾芜长篇小说《故乡》
    401331)艾芜在抗战时期总共写了三篇长篇小说——《丰饶的原野》《故乡》和《山野》,但学术界大多称赞他《丰饶的原野》和《山野》两部作品,对《故乡》的评价很少,并且评价不高。在笔者看来,艾芜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实地反映了抗战时期大后方人民的生活现状和社会矛盾,并且从社会的各个方面入手,对大后方的政治、经济和教育等都有所涉及。《故乡》更像一部社会剖析小说,将战时的社会展现在大众面前。书中也塑造了许多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通过描写人民的生活、人与人之间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2020-02-27

  • “第二乡”文化空间的建构
    摘要:艾芜作为我国现当代文学的优秀作家,在边地小说的创作方面获得了很高的成就。他对滇缅地区有着特殊的感情,可以说,云南就是他的“第二故乡”。《南行记》奠定了他在边地小说书写上的地位。艾芜在滇缅地区的流浪生活和边地体验奠定了《南行记》的写作基础,他将滇缅地区的自然风光、民风民俗相融合,并且在书中对滇缅地区的“边缘性”小人物进行书写,表现他们蛮荒的野性美与自然的人性美的结合。艾芜在书写《南行记》的同时,也在建构他所塑造的“第二乡”的文化空间,滇地作为艾芜的第二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1期2020-02-26

  • 历史转捩点上的青春“拾遗” ——以艾芜小说《我的青年时代》为中心
    10065)纵观艾芜“南行”系列小说的研究史,学界长期将重心放在作家笔下浪漫狂野的异域/乡土风情及其左翼视野下的底层关怀两个维度,就后者而言,有学者甚至将其代表作《南行记》概括为“社会批评的杂文”[1]83。实际上,这种研究模式之所以形成,得因于研究者的共识——艾芜1930年代加入“左联”后,塑造了一个区隔于同时期左翼阶级书写的南国世界,为冲破30年代“现实主义的限制”打开了新的维度。其目的不啻为在左翼文学谱系和现实主义小说的脉络中,为艾芜寻找一席之地。但

    宜宾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2020-02-22

  • 艾芜为何“南行”?
    摘要:艾芜南行开辟了四川文人“出蜀”的新路线,其选择南行既有家庭困顿、传统婚约的外在逼迫,也是其内心深处接受“五四”新文化思想的必然结果,艾芜以毅然决然的南行来践行“脱离家庭、脱离婚姻、脱离学校、工读互助”的理想与追求。本文从“地方”重新审视现代文学,发现艾芜及其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价值,由此在新的维度中重塑中国现代文学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关键词:艾芜;南行;《妻》;地方一艾芜被称为“流浪文豪”,因其对“在现时代大潮流冲击圈外的下层人物”、对西南边地边民

    当代文坛 2020年5期2020-01-20

  • 新发现的艾芜短篇小说《旅伴》
    月刊上看到署名“艾芜”的短篇小说《旅伴》,經查对,该小说尚未收入《艾芜全集》及有关文集选集,然而《旅伴》在艾芜创作中却具有重要意义。它是艾芜在现代文学时期发表的最后一篇南行小说,其中传奇性因素的消失与新“外来者”的介入,意味着艾芜记忆中“南行世界”的内在秩序被打破,同时也暗含着“南行世界”已失去活力,行将终结。关键词:艾芜;佚文;《旅伴》2014年艾芜诞辰110周年之际,四川文艺出版社、成都时代出版社联合出版了19卷本的《艾芜全集》。和其他现代作家的全集一

    当代文坛 2019年5期2019-10-08

  • 漂泊裂缝与殖民体验
    萧雯佳摘  要:艾芜在《南行记》及《漂泊杂记》中,书写了1920-30年代的漂泊经历及异域生活,涉及的地理空间涵盖中国边地、缅甸及新马一带。现有的文学史叙述将之放置在“边地书写”的框架下,往往遮蔽了艾芜的航海体验对其漂泊意识形成另类的刺激。艾芜在滇缅经历过流离失所的流浪生活,而在新马一带属于短期出游,这反倒赋予他一种旅客身份与观察视角,促使他运用纪实方式记录自身的旅感体验,并观察当时新马两地的经济动荡与影响日后时局的地下党活动。从地景书写看,这组“海/岛”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9年1期2019-08-15

  • 苦涩中的幽默与风趣
    汪心懿摘要:艾芜是中国文学史上流浪文学的开拓者之一,《南行记》是其最重要的小说集。《在茅草地》以作者流浪过程中一段经历为素材,表现了他小说中积极、乐观向上的写作特点,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风格。他的小说还表现出了诙谐幽默的语言特色以及多用第一人称来叙述的独特特点。关键词:艾芜 流浪文学 小说特点艾芜在《墨水瓶挂在颈子上写作的》一文中曾经写道:“由四川到云南,由云南到缅甸,一路上是带着书,带着纸笔,和一只用细麻索吊着颈子的墨水瓶。在小客店的油灯下,树荫覆盖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9年5期2019-06-25

  • 艾芜三部“南行记”的人文情怀
    孔流源摘  要:艾芜的三部“南行记”虽成就不一,但只有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才能深解其人。其中,《南行记》赞颂边地人于困境中野性崛生;《南行记续篇》表现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生活和思想的提高;《南行记新篇》描写新时代人民新奇惘然的情感。三部“南行记”表现了时代变激下人民复杂的生存状态和微妙的内心世界,表现了艾芜不同时期相随渐进的人文情怀。關键词:三部“南行记”;艾芜;人文性[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

    青年文学家 2019年9期2019-04-23

  • 小布凳上出大作
    下26号著名作家艾芜抗战时在桂林的故居。我在桂林生活了那么多年,却不知道观音山具体的位置。记得从前读《徐霞客游记》的时候,似乎读到过徐霞客从尧山考察下来,经过一个什么地方,叫作“蚂蜗拜观音”,说那山上有块大石头,像观音菩萨一样,山前也有一块大石头,像伏在地上向观音菩萨叩拜的蚂甥,这大概就是我要找的观音山了,但问路人,却找不到一个人知道这个“蚂蝎拜观音”的所在。几经周折,终于问到了观音山,但山周围,已是高楼林立,山下成了某个工厂的一个生产车间,艾芜的故居,当

    南方文学 2019年2期2019-04-10

  • 行走在漂泊中的诗意——艾芜《南行记》系列小说的主题阐释
    张高宇艾芜的一生是漂泊的一生,艾芜的创作从他的漂泊中得来,艾芜的漂泊和创作规定了艾芜,使艾芜成其自身,并由此与其他漂泊者和以漂泊为主题的创作区别开来。从艾芜的不同文本出发,把艾芜行走在漂泊中的诗意从下面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艾芜在漂泊的途中生存在《人生哲学第一课》[1]18中,艾芜言道,他读书的条件已经失去,想去大城市谋生的计划也成了泡影,甚至连最低贱的出卖苦力的工作也找不到,他遭遇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挣扎在生死之间。当物质匮乏导致的窘迫来得最直接、最猛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2期2019-03-16

  • 论《南行记》的浪漫主义色彩
    要:《南行记》是艾芜的代表作,是一部叙事性很强的浪漫主义小说,文章基于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从奇特的异域风光情调、传奇的人物情节和强烈的抒情色彩三个方面理解《南行记》的浪漫主义色彩。关键词:南行记;艾芜;浪漫主义;传奇作者简介:鲁皓琳(1994-),女,哈尼族,云南普洱人,2016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在读。[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0-01一、《南行记》的浪漫主义性质《南行记》描绘了作

    青年文学家 2019年5期2019-03-13

  • 漂泊的灵魂 边地的歌者 ——艾芜边地小说的艺术魅力及其影响
    边地的歌者 ——艾芜边地小说的艺术魅力及其影响杨晓富中国现代文坛上,艾芜和沈从文一道以其浓郁淳厚的地方特色,开创了一代极具个性的边地文学。作为一种地理空间、社会形态和民族文化高度和谐的文学样式,边地作家以各自的艺术禀赋和艺术体验营造出各不雷同的文学世界。品读艾芜的边地小说,仿佛一股清新的山野之风撩人心扉,字里行间洋溢着清爽质朴的情调,柔美亮丽的色彩,真挚深邃的情思,无论抒写滇西边陲的深山密林,还是再现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朴野旷达中浸润温情婉约,苍凉原始中跳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8年1期2018-11-13

  • “地方意识”的强化与统合 ——从艾芜20世纪40年代小说创作的“回归逻辑”谈起
    25000]综观艾芜20世纪40年代的小说创作,我们会发现,其“民族性”与“地方性”的特征尤为明显。尤其是这一时期艾芜创作中的“地方性”特征,表现出了与其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南行记》迥然不同的风貌。严家炎曾有意识地将20世纪30年代在创作内容与艺术风格上类型相近的作家归纳为“社会剖析派”,然而有意思的是,20世纪30年代艾芜的小说创作并未被纳入到这一派别中来加以分析,严家炎所关注的乃是艾芜20世纪40年代的小说创作,他是将这一时期的艾芜视作社会剖析派

    名作欣赏 2018年32期2018-07-13

  • 为底层人物立传1 ——论艾芜《南行记》的流浪汉书写
    。进入三十年代,艾芜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他以漂泊知识者的身份,在体验中观察与叙述异域下层人民生活,刻画出具有各类特殊命运的流浪汉形象,使得中国的流浪汉小说开始大放异彩。他的《南行记》及其所塑造的各式流浪汉形象,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流浪汉小说和流浪汉形象的典型。在前人对艾芜的研究中,流浪汉小说是热点研究对象之一。前人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艾芜流浪汉小说的叙述艺术、流浪汉形象、独创性、浪漫主义色彩及审美特征等方面。这些研究,或是从叙述艺术层面研究,或是论述《南行记

    惠州学院学报 2018年5期2018-04-02

  • 知识形态、国民性话语与被压迫者的教育学 ——艾芜《南行记》的“国民性”书写
    0)《南行记》是艾芜创作生涯中第一部公开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其初版于20世纪30年代。围绕这部作品,至今已出现为数众多的研究成果,论述也各有侧重,但关于这部小说集中涉及的知识形态及与此相关的国民性话语问题,现有的研究则所涉不多,本文拟就此加以考察。一、知识形态冲突与国民性话语的异变(一)知识的两种形态及其内在冲突艾芜在《南行记》一书中描写了许多底层人物,这些人物身上的一些性格特点在五四时期都曾被视为国民劣根性而遭到批判。然而,对底层人物的上述性格特点,《南行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6期2018-03-29

  • 艾芜八十二岁时的“鄂行”
    国现当代文学大家艾芜在民国时期的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三一年,有过长达六年的“南行”即漂泊于我国云南并再往南去到紧邻云南的国外如缅甸和马来亚等地漂泊的经历,并产生了一部著名的经典短篇小说集《南行记》和一部经典散文集名著《漂泊杂记》;在共和国时期的一九五四年和一九五七年之间,有过陆续的“欧行”即前往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苏联访问的经历,有一本散文特写集《欧行记》出版。包括一九六一年和一九八一年艾芜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南行”,也都是关注中国现当代文

    四川文学 2017年6期2017-06-07

  • 山峡行者与沙漠孤驼 ——艾芜与三毛流浪情结比较
    与沙漠孤驼 ——艾芜与三毛流浪情结比较高玉珠(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流浪情结是古今中外作家热衷表现的原型母题之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艾芜依托滇缅流浪经历创作的《南行记》中短篇系列大放异彩,流浪情结贯穿异域之行。时隔半个世纪,足迹遍布大半个世界的台湾女作家三毛凭借《撒哈拉的故事》等作品再掀“流浪热”,流浪情结同样流溢于字里行间。同为红极一时的流浪文学,却包含迥异的流浪情结,艾芜如同山峡中乐观的行者,三毛则似沙漠里孤独的骆驼,本文从流浪的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3期2017-02-01

  • 艾芜与郭沫若的君子之交
     614000)艾芜与郭沫若的君子之交陈俐(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乐山614000)郭沫若曾分别在散文《痈》和给彭桂萼书信中两次赞扬艾芜的《南行记》,艾芜也曾两次撰文谈到郭沫若的作品对他一生的影响。本文详细地考察了艾芜与郭沫若文字交往的历史脉络及君子风范。郭沫若;艾芫;《南行记》1992年,艾芜先生的生命已快要走到尽头,9月16日那天,他躺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的病房上,心情似乎很好。透过窗外,他注意到街道两旁绿茵茵的树叶,想起了郭沫若,于是提起笔,写

    郭沫若学刊 2016年3期2016-11-26

  • 艾芜
    郭沫若赞艾芜郭沫若……边疆的风土人情正是绝好的文学资料,希望能有人以静观的态度,以有诗意的笔调写出,艾芜的《南行记》便以此而成功者也。郭沫若:《致彭桂萼信》,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五日……我读过艾芜的《南行记》,这是一部满有将来的书。我最喜欢《松岭上》那篇中的一句名言:“同情和助力是应该放在年青的一代人身上的。”这句话深切地打动了我,使我始终不能忘记。这和“历史小”这个理论恰恰相为表里。郭沫若:《痈》,载一九三六年六月二十五日《光明》半月刊第一卷第二期(责任编

    郭沫若学刊 2016年4期2016-11-25

  • 艾芜的开创性、独特性与“标本”价值
     610106)艾芜的开创性、独特性与“标本”价值张建锋杨 倩(成都大学,四川成都610106)艾芜开创了“中国流浪小说”的先河,是“行走文学”的先驱者。艾芜的文学创作是“主旋律”多样化的成功体现,题材的特异性、“另类”人性的书写、艺术的抒情性和“跨文化”的向度,构成艾芜的独特性。艾芜的文学创作从1930年代纵跨至1980年代,是我们认识滇缅边地、川西坝子社会历史变迁、时代特征的文学“标本”。在地域文学的版图中,艾芜的作品具有“标识”岷沱流域的价值。艾芜

    郭沫若学刊 2016年4期2016-11-25

  • 青春稍纵即逝——对艾芜先生的重读与回忆
    春稍纵即逝——对艾芜先生的重读与回忆张叹凤(四川大学文新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近期重读艾芜先生作品,不禁想到青春时代有关艾老的印象点滴。大约1973年尚是“文革”中,堪称“苟延残喘”、苦苦挣扎的《四川文艺》(众所周知,那时候文艺凋零、砍伐殆尽),居然刊出了老作家艾芜的文学新作,“编者按”隐隐透出编辑的欢喜,像是门缝中吹进一绺春天的气息,虽然不免用了些套话,读者接到刊物,都奔走相告:“艾芜解放了!”所谓“解放了”,是当时指牛棚里边放出来的“黑五类

    郭沫若学刊 2016年4期2016-11-25

  • 艾芜小说与巴蜀地域文化
    名川籍现代作家,艾芜深受巴蜀文化影响,其小说打上了鲜明的巴蜀地域烙印,即使是看似与巴蜀文化没有直接关联的描写滇缅边地之作,亦蕴藉着独特的巴蜀文化因子。可以说,巴山蜀水的地域积淀构成了艾芜最初的文学体悟,它赋予了作家文学追求背后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其笔下塑造的具有浓郁巴蜀气质的人物形象,就是地域文化对其影响的一充分明证。关键词:艾芜 小说 地域文化一所谓地域文化,即指在一特定地域的“人类的聚落中产生和发展的,以世代积淀的集体意识为内核,形成的一种网络状的文化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年3期2016-04-07

  • 转向严峻的气氛 ——谈鲁迅对艾芜小说写作的影响
    氛 ——谈鲁迅对艾芜小说写作的影响郎显英(黔南民族师范学院558000)鲁迅先生是新文学写作的典范。文学青年艾芜专研鲁迅的小说写法,并且得到小说人物塑造与布局的技巧。艾芜小说的匠气很重,可能是他超越经典的方式使然。鲁迅;艾芜创作;创作技巧;朴实我们都知道鲁迅对青年格外热心,以为后生可畏,且“为文学青年打杂”耗费不少心血。那么,文学青年的写作如何接受鲁迅的影响呢?本文试图以艾芜的创作为个案来谈。一文学青年艾芜走上文学道路的信心,与鲁迅的鼓舞有很大关系。艾芜

    大众文艺 2016年1期2016-01-28

  • 寒冷也是一种温暖
    沉甸甸的礼物,是艾芜先生的儿子汪继湘先生和儿媳王莎女士为我签名寄来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南行记》和《艾芜选集》,他们知道我喜欢先生的书,特意在书的扉页盖了一枚艾芜先生未出名时的“汤道耕印”的木头印章。这枚小小的印章,像一扇落满晚霞的窗,看上去是那么的灿烂。王莎女士说,新近出版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他们都没有要稿费,只是委托新华书店发行,这让我感慨万千。因为有艾芜先生的作品存在,哪怕它处于“寒冷”一隅,也让人觉得亲切。这样的寒冷,又怎能不是一种温暖呢!

    知识窗 2015年9期2015-09-09

  • 故土情结与地域特色 ——艾芜作品中丧祭类词语及相关民俗文化探究
    与地域特色 ——艾芜作品中丧祭类词语及相关民俗文化探究⊙王 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成都 610064]⊙黄尚军[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成都 610068]川籍作家艾芜作品中运用了很多方言词语,描写了诸多民间习俗,与巴蜀地域文化有密切联系。结合在艾芜故乡今成都市新都区等地的田野调查资料及部分四川方志、民间方术用书等文献材料,探究艾芜笔下的丧祭类词语及相关民俗,不仅有助于认识这些词语的民俗内涵,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艾芜的故土情结及其作品的地域特色。艾芜

    名作欣赏 2015年9期2015-07-13

  • 艾芜与高尔基流浪汉小说比较论
    白、夏衍、胡风、艾芜等人身上都能寻绎到高尔基的影响痕迹。但相对于左翼的其他代表人物而言,高尔基与艾芜之间的关系显得较为特别,这种特别就体现在:艾芜并不是像鲁迅和胡风那样从国民性和“人学”思想的角度、瞿秋白和夏衍那样从政治革命思想的角度接受高尔基,艾芜是从流浪经历、流浪汉小说创作及人道主义思想方面寻绎到了他与高尔基的共性特质。但目前学界对高尔基与艾芜的这种特殊的关系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实际上,对艾芜与高尔基的流浪汉小说进行全面的研究与探讨是极其必要的,因为

    中国文学研究 2014年4期2014-11-14

  • 倾听他的心跳:《艾芜全集》编毕有感
    2年12月5日,艾芜去世,享年88岁。一年后,新都饮马河畔新桂湖公园的翠竹丛中,建起艾芜墓园,故乡的桂花、翠竹,从此与这位归根的游子朝朝夕夕,长相厮守。2014年是艾芜先生诞生110周年的年份,由四川文艺出版社与成都时代出版社联合出版的19卷本《艾芜全集》问世,享誉中国与世界的“漂泊文豪”艾芜,以一种完整、真实的不朽姿态,重新走来。笔者有幸被其亲属与出版社邀约参与《艾芜全集》的编务工作,两年的时间,一字一句一个标点地倾听他的心跳,丈量这位世纪行者的一个个脚

    四川文学 2014年34期2014-08-15

  • 艾芜的“寻根”迷雾
    我从哪里来?”对艾芜来说,对第一个问题的解答,是通过成都的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时代的阅读,接受了“五四新文化”思想洗礼;尤其是通过“南行”的社会历练和切实的人生感受,在鲁迅《关于小说创作的通讯》指引下,已经明确:这就是通过文学创作,描写人生和表现社会生活的真实状貌,进而达到改变社会的目的。换句话说,艾芜对自己作为一个现实人与社会人的自我定位与角色认同,以短篇小说集《南行记》(1935年)的出版为标志,已经解决。他的人生轨迹,就沿袭这条道路不断延伸。其间

    文史杂志 2014年3期2014-06-09

  • 行者艾芜化作经典的世纪南行:写在艾芜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
    南行记》三次南行艾芜1925、1961、1981年先后三次南行,纵跨半个多世纪。绵绵不绝的南行情结,贯穿其一生。艾芜在他的《漂泊杂记》中说:“一提到漂泊,却依旧心神向往,觉得那是人生最销魂的事。”在《南行记续篇》后记中又写道:“南行过的地方,一回忆起来,就历历在目,遇见的人和事,还火热地留在我心里”,“我始终以为南行是我的大学,接受了许多社会教育和人生哲学,我写《南行记》第一篇的时候,所以标题就是‘人生哲学的一课’”。不是旅行,更非旅游,而是一个青年的“致

    中国西部 2014年19期2014-06-04

  • 边地精神气质的审美观照 ——论艾芜南行小说的文化风貌
    审美观照 ——论艾芜南行小说的文化风貌鹿义霞(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200)六年的南方漂泊生活是艾芜一生最重要的写作矿藏,蛮野而神奇的边地是他创作灵感的源头活水。艾芜在边地行走中尝尽了生存的灰暗和底层的艰辛,同时也享受到了边地人文的慷慨赐予。他把笔延伸到被时代和文学所遗忘和遮蔽的又一天地,聚焦“时代潮流冲击圈外的下层人物”,为中国现代文学打开了新的审美窗口。他笔下的边地粗粝、原始,但也展现着无穷魅力。边地;强悍与激情;率真与自由;文化理想艾芜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4期2014-03-27

  • 艾芜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记略
    2014年6月,艾芜诞辰110周年之际,他的故乡成都市新都区清流镇人民政府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故居揭牌,对外开放1904年6月2日,艾芜诞生在四川新繁县清流镇。为了纪念这位“流浪文豪”,2013年10月,故居正式动工修建,经过一年的努力,一座面积238.15m,占地面积459.16m,传统川西建筑风格,四合院小青瓦坡,于6月顺利完工。故居呈矩形布置,占地面积181.83m,建筑面积146.00m,大小居室七间,陈列了艾芜各个时期的照片,著作版本及研究

    郭沫若学刊 2014年3期2014-03-09

  • 艾芜与高尔基反思国民性的比较
    610106)艾芜与高尔基反思国民性的比较张建锋(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川成都 610106)艾芜与高尔基都反思国民性。高尔基主要批判“小市民”安于命运、逆来顺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因循守旧、抗拒改革的奴性心理,并指出其危害性。艾芜侧重表现时代大潮冲击圈外的“边缘人”反抗强权、倔强坚韧、桀傲不驯、野性十足、不安本分、不受约束的“另类”性格,指明中国人需要注入“年轻少壮的血液”。二者的反思都导源于各自的流浪生活,旨在找出民族痼疾,引起国人警醒。不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1期2011-08-15

  • 边缘的漂泊与梦想 ——论《南行记》中的回归自然意识
    州425100)艾芜 边缘 漂泊 《南行记》 回归自然自然精神在《南行记》中占有重要地位,艾芜常常将故事置于独特的自然背景中展开,将抒情写景、写人记事有机地融合,在化外的乡野世界,表现人物神圣的自然生命形态;在奇异的自然刻画与原初的民众生活描写中,透露出一种逍遥情怀与自然理想,充满对生命的讴歌与对美的渴望。滇缅边地自然是艾芜南行创作的重要艺术源泉,“对自然的崇拜可以说几乎贯穿了艾芜早期创作的始终”①。绚丽的边地自然、粗朴的底层人物以及奇特的化外世界,在艾芜

    名作欣赏 2010年17期2010-08-15

  • 怀念艾芜
    见心中景慕的作家艾芜的念头。径直去了《人民文学》编辑部,一位中年大姐接待了我,说艾平时不来编辑部上班,有什么我们可以转给他。我坐下来写了封短信,自报了家门,连同选好的诗稿一起交给那位大姐。没过几天便收到艾芜的回信,请我去他家,地址是外交部街什方院胡同6号。艾芜和我大哥是忘年交。解放前夕,重庆地下党得知艾芜上了国民党特务的黑名单,为了他的安全,曾有过一个安排,由大哥将艾芜接到我乡下老家掩护,后因情况变化未能实行。大哥爱好文学,热情干练活动力强,地下党组织根据

    文学自由谈 2010年1期2010-03-21

  • “小木人”展示的心灵世界
    灵世界。关键词:艾芜 《山峡中》 “小木人” 野猫子 心灵世界野猫子是现代作家艾芜先生小说《山峡中》塑造的一个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小木人”是她的喜爱之物。作品巧妙地借助这一物件,从不同角度展示了野猫子泼辣、狡黠、顽皮、率真的性格特点,表现她向往安定、美好生活的心灵世界。小说中直接描写“小木人”有三处:第一处在野猫子出场之时,声形并现:“喂,懒人们!饭煮得怎样了……孩子都要饿哭了哩!”一手抱着一块木头人儿,亲昵地偎在怀里,作出母亲那样高兴的神情。这里,野猫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3期2009-06-03

  • 巴金题写“艾芜之墓”
    12月5日我公公艾芜去世。墓址选在新都桂湖公园花木扶疏的一处开阔地,与升庵桂湖一墙之隔,古今两位文化名人毗邻而居。未经人工雕琢的天然大青石,雄浑而粗犷,和老人一生朴实无华的风格甚为贴近。这是艾芜铜像的基座。那么,镌刻在基座上的墓碑,请谁来题写呢?老人生前所熟悉的领导人、文化官员、著名作家、书法家在我们头脑中一一闪过,最后,我向我的先生提出,最合适莫过于巴老了。两位老人相识相知半个多世纪,他们之间的友谊虽非生死之交,甚至平常联系都不多,但两位老人心灵的息息相

    读书文摘 2009年1期2009-01-07

  • 在人生的大海里游泳
    为现代著名作家的艾芜同志。艾芜自小就喜欢听人讲三国戏。五四运动之后,他进入了公费的成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新潮流的激荡下,他决心凭着自己的双足走到世界上去,因而毅然离开了死气沉沉的师范学校,投进了人生的大海。他要在社会这个最为丰富、复杂的大学里,去接受人生哲学的第一课。在流浪途中,他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物,看到了人民的苦难和旧世界的腐败。他由四川到云南,由云南到缅甸,一路上总是带着书,带着纸笔和一只用细麻绳吊着的墨水瓶,无论在小客店的油灯下,还是在树荫覆盖的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2年3期198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