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语境下的民族心灵探究
——浅析艾芜长篇小说《故乡》

2020-02-27 14:07宾若男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大后方知识分子抗战

宾若男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 401331)

艾芜在抗战时期总共写了三篇长篇小说——《丰饶的原野》《故乡》和《山野》,但学术界大多称赞他《丰饶的原野》和《山野》两部作品,对《故乡》的评价很少,并且评价不高。在笔者看来,艾芜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实地反映了抗战时期大后方人民的生活现状和社会矛盾,并且从社会的各个方面入手,对大后方的政治、经济和教育等都有所涉及。《故乡》更像一部社会剖析小说,将战时的社会展现在大众面前。书中也塑造了许多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通过描写人民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揭示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我们民族的战时心理,更重要的是,启发人们在抗战时期应该如何定位自己,知识分子应该怎么做,出路在哪,如何将救亡图存与个人生活联系在一起,将民族的危亡、国家的危难与个人相统一[1]。艾芜在剖析社会现实中去启发众人,既是在对抗日救国做宣传,也表达了他对知识分子的关心,对战争形势的关注,对民族和国家的深切关怀。

一、战时大后方人民社会生活的展现

《故乡》讲述了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一个叫余峻廷的大学生从上海返回家乡避难,通过在家乡二十多天的亲身经历,目睹了家乡社会的各种矛盾和现实问题,终于找到了自我,决定离开家乡加入到抗战的队伍中去。艾芜在书中对大后方人民社会生活的描写细致入微,从两个方面来表现后方人民的社会生活:一方面是对家乡淳朴田园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主人公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向往;另一方面,艾芜也揭露了大后方社会的各种矛盾和现实问题,从故乡的一个小县城折射出整个战时的大后方社会,富有现实意义。

(一)田园生活的宁静美好

首先,艾芜在小说中描绘了故乡田园生活的美好,寄予了对故乡深刻的爱和情感。主人公余峻廷刚回到家乡时心情是愉悦的,欣赏着家乡的田园景色,沉浸在这片宁静安详的自然风光中,不再受外界世俗的干扰,主人公对家乡是喜爱的。小说第一章的前四段就描绘了故乡的田园风景,艾芜前面连用了四个“这是故乡!”表现了主人公余峻廷回到家乡的喜悦与亲切感,故乡的景色如此美妙,这里没有受到战争的侵袭,一切都是如此宁静祥和,这也是对我们大后方乡村的描绘。另外,余峻廷回到故乡,让他渐渐回忆起了童年时候的美好生活,和童年小伙伴们的经历。他与雷志恒、雷吉生等伙伴去打猎,找回了童年的回忆,虽然与朋友们已经很多年不见,大家都发生了变化,但这种记忆是存在的,哪怕只是别人口中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也能让他回想起童年的趣事。由此可见,主人公的童年生活是美好的,对故乡是怀念的。在抗战的大环境里,故乡仍然保存着这份宁静和淳朴,表现出主人公对家乡的情感,也表达了艾芜对自己家乡的爱,虽然他已经很多年都没有回去过了,但对家乡的记忆仍然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里;而在这战乱纷飞的年代,故乡还能保留这一份“净土”,不受外界的打扰,是多么可贵!

虽然这篇小说取名为《故乡》,但艾芜却否认在描写自己的故乡,他在1946年写的《〈故乡〉校后题记》中谈到:“这不是我的故乡,我的故乡有二十一年没有回去了,除了有着童年鲜明的记忆而外,一切都与我生疏隔膜。”[2]451然而,他在1983年写的《〈故乡〉修改后记》中却说:“我在《故乡》第一次印出时,说书里所描写的故乡,不是我的故乡,可是这一次再印,我却要说书里的故乡,又变成我的故乡了。”[2]455时代不同,作者的心境也发生了改变。但在笔者看来,艾芜在小说中渗透了对自己家乡的情感,虽然他写的是其他的乡村,但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他对四川家乡的描写,小说中包含了艾芜家乡的影子,特别是小说中对四川方言的运用,如“抱鸡婆”“莫要慌”和“球钱没一个”等,从这些小的方面可以看出艾芜有对故乡的描写,故乡的一切都是如此美好,所以,他的确是在描绘记忆中的故乡,这就是他的“故乡”。

(二)大后方社会矛盾和现实问题的揭露

艾芜不仅仅对故乡的美好景色和田园风光进行描写,他的主要目的是要揭示大后方社会的现实问题,故乡表面上是宁静美丽的,但隐藏在美丽景色背后的是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艾芜想要表现的是大后方社会中的各种黑暗现实,通过一个小县城的社会问题来隐射大后方整个社会的现实问题[3]。

首先,是农民问题。《故乡》中描写了许多农民,这些农民的生活过得很艰苦,他们没有自己的土地,只能去租土地来种田,成为佃户,而由于赋税增收,粮食基本都被国家收走,又要还租,连温饱都不能解决,只能去借高利贷,余峻廷的母亲就是放高利贷的,而且大部分是放给农民,平日里的母亲很温和,但一碰到还不了钱的人就变了一副嘴脸,余峻廷目睹了十七哥还不了债被母亲辱骂的场景,不禁感叹道:“故乡是多么黑暗呵!”中国农民的问题,就是他们没有土地,而且加上这些放高利贷的人,压在农民身上的担子越发沉重,所以,农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苦。农民的问题得不到彻底的解决,必然会引起社会矛盾。

其次,是官场的黑暗腐败。在《故乡》中,艾芜主要围绕文化教育方面去展现官场的腐败,官官相护,投机取巧,谋取暴利等,将这种官场的黑暗现实暴露出来。徐松一作为教育局局长,挪用公款,中饱私囊,而且还收取贿赂,在做任何事之前都会考虑自己的利益,一个小小的教育局,就与各种学校、银行、邮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个部门都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去谋取私利,不仅是教育局局长,就连学校的校长也私吞了学生们的爱国捐款,这些官员打着爱国、教育的名义填饱自己的口袋。这样一个小县城,它的官僚机构和上层政府竟是如此的腐朽,由此可见,抗战时期整个大后方国统区的政府也是黑暗腐败的,上层的不作为使得政府的职能机构不能有效运作,社会经济也得不到发展,所以整个社会都是杂乱无章的。

最后,是社会的各种组织机制不完善,这也是出现腐败的原因。邮局可以私拆他人的信件;由于没有对钱币进行统一管理,各个村庄私自印售小票流通;小票和法币的交换存在问题等等,都可以看出,社会的各个组织机构没有得到有效管理。由于政府的不作为,社会组织机构不能展开运作,整个社会就陷入混乱,加剧了社会矛盾,长此以往,问题得不到解决,人民的社会生活得不到保障,就会有社会动乱发生。

二、民族心灵的深刻揭示

艾芜通过对故乡人们社会生活的描写,来表现整个大后方的社会现状。他在小说中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不同阶层、不同性格,构成了一个社会的人物群像。在书中,艾芜不仅仅是在塑造这个人,更是通过这些人的一言一行和他们之间的交往去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思想,表现他们对战争、民族和国家到底抱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通过对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挖掘,去探索抗战语境下的民族心灵[4]27-37。

(一)农民阶级的抗战积极性

艾芜在小说中对农民是同情和赞扬的,他们虽然遭受其他阶层的压迫,生活条件艰苦,但是,他们对于生活还是抱有很大期望的,他们对教育很重视,特别是年轻的农民阶层一代,对于抗战,他们满怀信心,并且愿意加入到抗战的队伍中去。

老一派农民阶层中,雷老金是最有思想的。他意识到了农民阶级的落后和教育的重要性,不愿意儿子走自己的老路。所以,他变卖田地,拉钱借账都要供儿子读书,但由于山地纠纷,只能把儿子送到省城里的印刷所做学徒,希望儿子能接近文字,能够读书,还给儿子写信督促他,他不希望儿子再做农民,而是要他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后来儿子要去当兵,虽然他心里很不情愿,但也尊重了儿子的决定,让他自己考虑。雷老金比起旧一代的其他农民,其思想觉悟更高,对于时局也有一个清楚的把握。而雷志恒作为新生一代的农民,思想更加开放,受过教育,他不满足于做一个印刷工,他想要去当兵,去前线,在与余峻廷的交谈中可以看出雷志恒有自己的思想,对家乡的社会现实也有清楚的认识,家里人的阻拦虽然让他有一丝心软,但仍然无法动摇他抗战的热情。受雷志恒的影响,雷春兰和雷庆生也特别想当兵,他们虽然还没有意识到战争的残酷性,但他们有这种抗战的热情和积极性,也是思想的一种转变,表现了新一代农民阶级对抗战是有信心的,也是愿意加入到抗战的队伍中来的,革命的队伍在不断壮大[5]21-26。

(二)官僚乡绅们的畏战与贪污

对于官僚乡绅们,艾芜对他们是强烈批判的,这些乡绅们仗着自己的钱财和权势,互相勾结,压榨农民和普通人民,甚至动用暴力夺取他人钱财、贪污腐败。他们知道战争的残酷性,一方面他们畏惧战争、逃避战争,不愿将战火烧到自己身上;另一方面,他们又大发“战争财”,许多人为了逃避兵役而向他们行贿,因为战争,他们又能谋取到很多私利。

徐松一是最具代表性的乡绅人物。他是县教育局局长,作为一名官员,他更应该为了国家的教育事业作贡献,为中国培养人才,为抗战贡献力量,但他却依仗自己的职位贪污受贿,私自办银行、办学校捞钱,并且他与学校校长、邮局局长、恶霸乡绅等互相勾结,一起压榨老百姓。在雷老金一家与龙成恩的山地纠纷中,徐松一偏袒龙成恩,让他赢了官司,让雷老金一家家破人亡,死的死,逃的逃;他创办的银行不能给人们兑换小票,造成了社会的动乱,雷老金的死也是他间接造成的。这些乡绅们强取豪夺,是社会的毒瘤,也是因为有他们,社会才会如此混乱和黑暗。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对民族和国家没有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对战争更是持冷漠和旁观态度。艾芜将这些官僚乡绅的丑恶嘴脸描绘了出来,痛斥他们的卑劣行为,反映了在抗战初期,大后方社会已经陷入了混乱中,政治腐败、社会动乱、民不聊生。中国的社会急需要改变,中国需要新生。

(三)知识分子的精神矛盾

艾芜在《故乡》中着重关注知识分子的内心以及他们精神世界的转变,艾芜将主人公余峻廷的心理变化刻画得非常细致,在他回到家乡,目睹了家乡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黑暗后,决定离开家北上抗战,他的心理变化过程是很值得关注的,艾芜想通过余峻廷,去警醒抗战时期的知识分子们,要完成自我的蜕变,将自身与抗战联系起来。

当时的很多知识分子有畏战情绪,为了逃避战争,逃避社会责任,纷纷逃离城市,余峻廷也是为了躲避战乱才回到家乡的。才回到家乡时,他从行为举止到穿衣打扮,都与周遭的人格格不入,作为知识分子,没有与社会和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还端坐在知识的殿堂中,这也是当时知识分子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故乡,他既感受到了家乡田园生活的宁静美好,也在这个小型社会里,目睹了农民们的苦难、乡绅们的投机取巧、官僚阶层互相倾轧和腐败,他想要在家乡进行抗日宣传,可是社会现实束缚了他,他记忆中的故乡已经不再纯洁,即使是在这么一个小县城里,各种社会矛盾与问题也层出不穷,他终于意识到了大后方社会的黑暗现实,不再逃避战争,决定加入到抗战队伍中去。虽然余峻廷有抗战的决心和热情,但他性格上还是有软弱的一面。不仅是他,中国还有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出路,仍然还对抗战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他们的内心充满着矛盾,既想要去抗战,但由于性格上的弱点,或认为自己不足,或畏惧战争,迈不出抗战第一步,艾芜为这些知识分子们着急,对他们抱有很大的期望,知识分子在抗战中有很大的推动力,他们是有力的宣传者,但却在整个抗战背景中迷失了方向,艾芜为这些知识分子指出了一条明路,积极地引导他们加入抗战的队伍中,实现自我价值。

三、如何在抗战中实现国家与个人的统一

(一)知识分子的出路问题

艾芜在《故乡》中谈到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知识分子的出路问题,在小说中,余峻廷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有着当时知识分子的所有特征:心中充满了宏大的抱负,想要做出一番事业来,为抗战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时代和现实社会束缚了他们,社会的黑暗现实没有给他们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性格上的懦弱又让他们没有勇气去迈出第一步,所以,造成了他们在社会中的尴尬地位,他们的内心也充满了矛盾。理想远大而行动力不足,这是当时所有知识分子共同的弊病。艾芜塑造了一个余峻廷,其实也是在塑造一个自己,余峻廷就是艾芜的真实写照,艾芜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没有尽到一个知识分子应该尽的责任,写《故乡》,也是为了警醒自己、反思自己。

知识分子应该怎么做才能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呢?这是艾芜在小说中一直思考的问题,余峻廷的苦闷也是他的苦闷。首先,知识分子应该完成精神上的蜕变,余峻廷一开始也是矛盾的,但是从回到家乡再到离开家乡,他的精神世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通过在家乡的所见所感,他意识到了社会的黑暗和自己的身份,所以,他才会决定离开家乡,投入抗战。知识分子想要转变,首要任务就是要完成精神上的转变,然后有所行动。余峻廷空有一腔爱国热情,但只是纸上谈兵;他对现实社会的贪污腐败厌恶至极,但却不敢站出来揭穿和披露,行动力不足。而相对比于雷志恒和雷庆生等农民,他们敢于与恶势力做斗争,并且积极抗战,迅速地加入到抗战的队伍中,而余峻廷还在踌躇不前,知识分子就是缺少工农阶级的这种行动力和勇敢无畏。所以,最重要的是,知识分子应该与工农阶级相结合,这才是知识分子的最好出路。农民是中国军队的坚强后盾,要想取得抗战的胜利,就应该团结起来,与工农阶级紧密联系;知识分子应该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在大后方向工农阶级宣传抗战,鼓励他们积极抗战,加入抗战的队伍;在前线,知识分子更应该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为抗战出谋划策,还要传授知识给工农阶层,武装思想。只有大家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知识分子只有与工农阶级相结合,才能发挥自身的价值,这是艾芜对当时的知识分子提出的最好的建议[6]。

(二)人民与时代、历史相结合

不仅仅是知识分子,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肩负起保卫国家的责任,国家的兴亡与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艾芜在《故乡》中塑造的许多小人物对抗战都没有正确的理解,一些老派的农民畏惧战争,不愿意让自己的家人去服兵役,一些乡绅们也不愿面对战争,只顾自己,这些人对时代的大背景、对历史的发展没有了解,所以他们仍然沉浸在自己的旧世界里,对于战争,他们选择逃避,而要想赢得抗战的胜利,没有人民的支持是不行的。

所以,人民应该与时代和历史结合起来,正视战争。面对强国的侵略,我们要奋起反抗。人们应该意识到,中国正面临着亡国灭种的灾难,民族和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许多中国人正在为了保卫祖国而血战沙场,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更不应该逃避和退缩,应该成为中国军队的坚强后盾,在大后方支援前线,只有这样前后团结,才能取得胜利。人们更应该意识到,历史的发展是不会停止的,我们中华民族一定会取得战争的胜利,这只是时间的问题,我们是正义的一方所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战争虽然很残酷,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整个民族失去对抗战的信心,中国的新生正在到来,正如《故乡》中余峻廷所期望那样,现实是残酷黑暗的,前路是曲折而光明的,中国即将迎来新生,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改革。所以,我们中华民族更应该认清当前的形势,将自己与时代、历史相结合,将个人与国家相统一,只有团结各部分的力量,才会发挥出巨大的潜力,才能取得抗战的全面胜利。

四、结语

艾芜深刻地挖掘了抗战时期各个阶层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探索中华民族的心灵,去发现他们心中的善和恶。民族和国家是一个共同体,只有民族的团结,才会有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在抗战时期,只要是中国人,都应该为了抗战献出自己的力量,团结在一起,这样才能获得抗战的胜利。艾芜的作品充满了现实主义,他所塑造的故乡社会是黑暗和扭曲的,而在这样的社会后面又是中国新社会的萌芽,艾芜相信,中国一定会迎来崭新的一天。

猜你喜欢
大后方知识分子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大后方民众抗日救亡掠影展开幕
抗战音画
纪实的力量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