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敏,张志军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成都 610100)
“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首要问题。社会主义大学就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有鲜明的中国底色。它关涉国家前途命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我们必须毫不放松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1]。针对“如何培养人”,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376“四个正确认识”的提出,为当前高校立德树人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和认同指引了方向、设立了标准和明确了目标。
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和理论指导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理论主张和实践战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根据社会和组织认同理论,意识形态认同要经历理性认知、情感内化、义利同构和行为外化等关键环节。基于这些要素,笔者制定了调查问卷,对四川省12所高校的大学生发放问卷16 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3 820份,有效率86.4%,并结合数据剖析了当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现状。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总体趋好,96%的学生深谙青年与国家的关系,怀有历史的使命感与责任感。91.1%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较高,尤其在法治、敬业、诚信、友善具体层面上的价值选择普遍认同。80.4%的大学生对中国梦的实现积极乐观、充满信心。对于当今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92.9%的大学生表现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高度认可。在文化方面,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同度也明显高于西方节日,对中国文化的归属感强烈。另外,大学生获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信息主要途径依次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媒体资讯、党课和校园文化活动等。但是,当提及国家改革、建设与发展中出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时,38.9%的大学生表现出悲观情绪,尤其当一些社会思潮凭借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大肆渲染,抨击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时,部分大学生的信仰世界产生价值迷雾,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干扰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调查中,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在知识层面认知度较高,然而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并没有深入地了解,或者也不愿意去了解。他们所表现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在一定程度上还处于理论机械记忆与认知阶段,与完全真正意义上的认同还存在一定差距。有42.1%的同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热情,他们按时上课或掌握相应理论知识仅为了获得学分或应付考试。有44.3%的大学生对国家、社会发展形势关注不足、情感淡漠,对政治不太关心或者负面舆论导向存在偏见;在理想观上,他们没有远大的理想抱负,他们乐于追求更加现实的目标。尤其在现实生活中,离真正做到致其理、信其道、践其行的情感与实践认同,还存在较大差距。
数据表明,78.3%的大学生认为理想信念对人生具有重要的作用,86%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当谈及入党动机时,谋求仕途发展和增强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占比分别为58.9%和57.5%,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而当提到“你有信仰吗?”20.3%的大学生明确回答没有信仰。当问及“人生在世,吃喝玩乐”的人生命题时,有39.3%的同学表达出不反对的立场倾向。约3成的同学认为对待工作就是拿多少钱,干多少事。而对于不关己的事,30.1%的同学表达了利己主义倾向。由此可见,一些大学生当回归真实生活常态时,贪图安逸、注重享乐、追求时髦,存在群体观念淡漠、责任感缺失的现象,主流意识形态实践认同明显欠缺,理想信念亟待加强。
主流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或集团为了实现合法的政治治理而设置的一套理论主张和价值系统,常常通过教育输送和宣传诠释等手段促成广大民众从被动接受到自觉认同,确保理论供给科学性的理性认同、文化聚合思想性的情感认同、经济支撑现实性的利益认同和交往影响有效性的实践认同。
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性认同,是指社会大众基于主导地位的“观念上层建筑”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理论建构方面的合理性、说服力和逻辑性程度,对主流意识形态达成理性认知的内生化行为,以避免外部“沉默螺旋”和“舆论陷阱”的大众心理和刻板印象而产生的被迫性接受。大学生对某种价值的认同,需经历从自在认同到自觉认同的发展阶段,其自在认同取决于认识主体的能力、教育背景、人生经历和所处环境,这是他们先验的认知阶段。认识主体从自在认同转向自觉认同,需要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就主流意识形态的实质和逻辑充分理解,形成共识和认同。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性认同是实现完全意义认同的前提和基础。
当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机械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受教育者没有完全达成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性认同。要达成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性认知并认可的同一化过程,需要让他们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趋势,充分认识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这是他们作出价值判断的根本依据。
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是指大多数社会成员按照主流意识形态的原则、核心、规约去处理社会关系或评价自我、他人言行时,能体验到积极美好幸福的情感,并进而内化指向真实的行动。情感认同是把主流意识形态落实在行为意志中的原始动力,是理性认同和实践认同的桥梁。单纯理性认同并不一定导致价值的实践,价值的认同更依赖于情感。主流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文化形式,内蕴的文化凝聚力和引导力保证其核心价值不断浸润于社会成员的情感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认同即情感认同。
今天全球化和改革发展的步伐已不可逆转,随之而来的各种社会思潮暗流涌动,并且利用手机、网络等现代媒介,以图文、动画和视频等形式,以隐蔽化、多样性和立体化模式渗透和呈现,吸引大学生的注意,混淆和干扰他们的价值辨识,从而导致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认识不足,或者容易形成认为西方什么都好的“崇洋”心理,形成妄自尊大的“自大”心理,形成不信任的“怀疑”心理,又或者容易形成对现实的“不满”心理。大学生这些不良心理的形成,恰恰源自他们内心一定程度上尚缺乏对主流意识形态足够的情感支持。
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利益认同,是指主流意识形态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大众的共同利益诉求,然后促使他们把核心理念逐步转化为一定的精神信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求是人的本质之一,人对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利益的追求是人的行动的原始动力。而“意识形态以一定利益关系为自身的客观物质基础并受其制约,……需要意识形态能够真实并正确地表征和反映核心利益与核心价值,从而发挥其价值观再生产的正向功能,使特定社会的核心价值规范特别是核心政治价值内化为精神信仰”[3]。因此,社会主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根本取决于其理论主张、价值系统、制度安排对核心利益的满足程度,包含了物质利益和精神世界的双重满足。一般来说,一个社会经济越发展、制度越完善、人民生活越幸福,个体对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及其理论主张、价值系统、制度安排认同由认知、情感、意志转向行动的可能性就越高。
一些大学生生活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人主义倾向,根本在于当前多元利益格局下利益分配还处于调整期,大学生们对社会性和个体性、统一性和多样性、物质性和精神性利益的辩证关系理解不深、把握不够,过分强调异质性和物质性的利益,呈现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实践认同,是个体在理性认知指引下、内心情感激励下、利益共识驱动下,表现出来的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行动力。实践是人类交往关系的根本属性,对某种理念和理论的有效性认同终究要兑现为一种行动。列宁明确指出:“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4]226个体的实际行动是其认知和情感的具体表现,也是确证其理性认知和情感有无、真假及其程度的重要依据。因此,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最终要落实到真实而具体的行动之中。
今天在大学生中出现的知行脱节与分离,更是源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远大理想仅仅停留于认识的窠臼,而并没有投身到现实依存的社会关系的实践中,最终难以达成对主流意识形态真正意义的实践认同。
“四个正确认识”的价值判断和内在关系遵循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理性认同、情感认同、利益认同和实践认同的逻辑进路,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提供了科学的认知框架与明确的行动指南。
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理论和实践逻辑,去梳理人类社会历史演进形态,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大学生放眼高远、立足当下,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理性认同的逻辑起点。
以“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为主线,着力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功能,同时配套文化素质课程的基础性作用,坚持德育融入专业建设的根本路径,重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趋势的理论认识场域,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同频共振。一方面,既要在理论上增强马克思主义对现实世界的阐释力和说服力,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还要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不是一蹴而就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5]592由此促使大学生认清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制度和思潮还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存在,虽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的固有矛盾不断呈现,其周期性经济危机、生态危机、恐怖主义等问题也不断加剧,但他们又不断通过社会变革走向暂时的缓和。同时还要看到,随着苏东剧变,总体上社会主义遭遇了重大挫折,“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很多方面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存在较大差距。通过“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旨在深刻了解他人,全面总结自我,促使大学生正确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与发展趋势,辩证看待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曲折与矛盾,让他们认识到“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6],最终理性抉择并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在历史与现实的洪流中,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
另一方面,在实践上讲好中国故事,通过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不断论证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与真理性。通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展生产力,不断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发展更大程度的生产力,充分印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性;通过以人民为中心,尊重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极大彰显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基于两个方面,“在正本清源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更加巩固”[7]。
针对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的思想困惑与疑难不解,综合利用全媒体渠道、报告论坛、读书沙龙等途径对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等多元社会思潮甄别回应,建构“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的心理情感场域,是大学生走向心理情感认同的关键环节。
当前针对学生存在的“崇洋”心理、“怀疑”心理、“自大”心理和“不满”心理,高校应充分争夺多元思潮栖息的网络和新媒体空间,坚持辩证思维方法,深入辨别中国特色在国际中的比较优势,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积极引导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内在心理情感倾向。这就要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走向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区别。一是所有制基础不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其社会内部存在着根本的利益分化且不可调和。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国家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表,能够通过国家宏观调控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二是市场功能和作用的目的与指向不同。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旨在通过资本占有劳动,追逐利益最大化,从而不断加剧贫富分化。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旨在增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积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三是宏观调控的作用效果和力度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宏观调控能够兼顾效率与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提升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力度方面,社会主义也比资本主义更有优势凝聚力量与共识办大事。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已使7亿多人摆脱贫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在世界树立了中国样板。
在明确中国国际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坚持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现实与虚拟相辅助、全面与重点相支持,各个击破多元思潮以“解构”“媚俗”等手段西化、分化、淡化和丑化主流意识形态的目的,从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大学生心理上的情感支持。
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从本质上把握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对立统一,是强化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利益认同的着力点。
一是认清历史责任担当与个人成长成才的利益一致性。“人类的天性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善。”[8]459这深刻诠释着人的本质。人是处在特定历史条件和特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人的价值需要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具体地表现出来。正如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也就是说,当代青年被历史赋予的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也为青年自身人生实践、施展才干和建功立业标定了路径、提供了遵循,深刻规定着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内在一致性。
高校要以社会历史大事件为线索,构建校园文化场域,通过学生鲜活的文化生活实践,帮助大学生把当代青年的历史际遇和现实境遇有机结合起来,认清当今时代赋予他们的历史使命,在为祖国与人民的接续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是确立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内蕴。首先,强化他们善用理论武装头脑的责任。时代新人要追求真理,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头脑,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自觉成为科学思想理论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实现中国梦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其次,促使他们牢记学习与创新的责任。本领与才干是实现青春本质力量的源泉,是民族复兴前进的动力。要教会大学生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的观念,既扎实基础、全面发展,突出主干、择其精要,又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别出心裁、推陈出新。最后,培育他们践行服务与奉献的责任。社会人的本质规定性明确了人生成长与实践的社会价值遵循。每一个青年要在服务人民与奉献社会中成就精彩人生。
三是营造大学生时代责任感生成的现实场域。通过建立全员、全程和全方位育人机制,家庭、教师、管理、后勤、社团与学生共融共建、敬业敬学、服务奉献、勇于担当,现实与网络相辅相成,让时代责任感像空气一样弥漫在学习生活中,让大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体认时代责任,奔赴人生使命,争做时代新人,实现人生价值。
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处理好理想和现实、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是大学生知行转化,培养主流意识形态实践认同的落脚点。
高校要努力建构大学生求真务实的实践场域,遵循主流意识形态实践认同规律,在“求真与务实”的实践引领中,一步一个脚印,化理想为现实。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精神实质的精辟概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求真”是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不断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务实”是在科学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行动与实践。
一是润物无声,营造求真务实的校风学风,摒弃虚假浮夸之风。从校园管理到师者育人,从评优奖学到后勤保障,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敢于正视问题、有的放矢,抵制一切形式主义作风。
二是行以致远,搭建“精神成人、能力素质成才”的实践平台。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中,实践是第一位的,是连接理想和现实的桥梁。马克思哲学的现实起点是“现实的个人”,马克思把“现实的个人”规定为“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个人,规定为“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人正是通过漫长的实践活动,不断地积聚自己的本质力量,形成对世界的科学认识,再用科学的认识指导人生实践走向新的飞跃。大学生应该扎根在勤勤恳恳的学习和实践中,展现自己的抱负和激情,这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必由之路。高校要防止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的脱离,要建设思想政治实践基地,打造专业实践平台,搭建能力素质养成平台,通过建构“精神成人、能力素质成才”的实践场域,引领大学生在广阔的实践中成就理想、报效祖国。
三是制度之治,加强制度建设,为求真务实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健全科学的制度机制,引导改善师生学习工作方式,明晰权责,奖惩分明,以激励让求真务实之人得到褒奖,以惩戒让弄虚作假之人得到警示,在实践中贯彻求真务实之作风与精神。
总之,“四个正确认识”合目的与合规律相统一的逻辑进路,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落实提供了正确的方略和指南。通过“四个正确认识”的培育路径,能够促使大学生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理性认同、建构心理情感认同、强化利益认同、培养实践认同,从而在服务奉献与责任担当中,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增进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自觉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