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指

  • 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修复自发性拇长伸肌腱断裂的临床应用(附8 例报告)
    于移位的肌腱包括示指固有伸肌腱[8]、桡侧腕长伸肌腱[9]、桡侧腕短伸肌腱[10]、拇短伸肌腱[11]、拇长展肌[12]和小指固有伸肌腱等[13]。研究者[14-15]于1925 首次提出了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伸拇功能, 并认为其对示指伸指功能影响较小, 并且因其具有疗效确切和损伤小的优点, 得到广泛应用[16]。研究[17-19]显示:采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重建拇指背伸功能是拇长伸肌腱自发断裂临床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 疗效可靠, 但目前对该术式远期效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6期2022-12-15

  • 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19例的临床治疗
    自发性断裂,采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及掌长肌腱游离移植修复,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9例,男7例,女12例;年龄27~73岁,平均52岁。左侧8例,右侧11例。5例有腕背或前臂疼痛病史;6例有桡骨远端骨折史,其中1例曾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腕背骨性关节炎、骨赘形成2例。全组病程3 d~9个月,平均2个月。断裂部位均位于腕背水平。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拇长伸肌腱12例,掌长肌腱游离移植修复拇长伸肌腱7例。1.2 手术方法示指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2年1期2022-11-26

  • 针刺治疗正中、尺神经损伤验案1例
    ,患者自觉拇指、示指、中指、小指麻木、感觉减退,右手示指发凉,于天津医院复诊,予神经妥乐平、甲钴铵,经治症状无明显改善。后又前往天津某医院中医科就诊,予中药热敷治疗,经热敷治疗1 月后,症状仍未见明显改善。故前来我院门诊就诊。刻诊:患者右手示指冰凉,胀感明显。拇指、示指、中指、小指麻木,时有放电感。拇指、示指、中指、小指浅、深感觉及复合感觉障碍,尤以浅触觉及实体觉明显,感觉异常程度:示指>拇指>中指>小指,未发现明显肌萎缩。肌力正常,活动不受限。纳可,寐安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20期2022-11-15

  • 高原拇指缺损以示指残指拇指再造1例
    后为Ⅲ度缺损,右示指自近指间关节不全离断,指间关节毁损严重,由于当地医院不具备再植条件,建议患者转往拉萨治疗,随后患者转至我院。入院后分析其伤情,我们制定了两套方案:(1)示指再植,拇指缺损择期再造;(2)取示指残指一期再造拇指。患者及家属选择第二套方案,手术成功,术后按显微外科治疗及护理,再造拇指成活。本例拇指缺损再造成功是高海拔地区首例急诊拇指再造,标志着在海拔3500米以上地区可以开展复杂、高难度显微外科手术。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6岁,因“右手示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2年5期2022-10-12

  • 邻中指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
    ,但部分患者伴有示指损伤,无法行邻示指的皮瓣修复。为探索邻中指皮瓣修复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我院于2016年7月-2021年7月应用邻中指皮瓣修复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23例,临床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18~53岁。致伤原因:机器挤轧伤12例,电锯切割伤5例,重物压砸伤4例,绳索勒伤2例。所有病例均为拇指末节指腹软组织不同面积缺损,同时合并同侧示指损伤。指腹软组织缺损面积:1.5 cm×1.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2年3期2022-04-16

  • 指动脉迂回式供血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断指再植中,先将示指桡侧指动脉于虎口处切断,常规用近端转位与拇指的尺侧动脉远断端吻合,未通血,松止血带后见示指桡侧动脉的近端未搏动出血,反而示指桡侧动脉的远端有搏动及跳跃式出血,于是略加以游离,将示指桡侧动脉的远端与拇指尺侧动脉远端吻合,恢复断指供血。典型病例:患者1男,20岁,机械挤轧致左拇指自拇指掌指关节平面旋转撕脱性完全离断,于当地医院行清创残端闭合,同时将离断拇指抽出的肌腱全部剪除,后转入我院行断指再植术。由于拇指近端动脉广泛抽出,故常规行示指桡侧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1年4期2022-01-05

  • 示指关节活动空间及其应用
    关系。本研究观察示指屈伸、内收-外展以及环转运动的运动范围,可用于伤指康复评估,指导康复训练;同时,为手指关节康复训练机器人和医生提供更完善的数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招募闽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学生33 例,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22~30岁。其中示指未受伤者30 例(健康组),近期示指受过伤者3 例(患者组)。3 例伤者均接受过药物治疗和训练。受试者均了解实验过程和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经闽南师范大学伦理委员会伦理审查(No.M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1年11期2021-12-08

  • 第一掌背动脉参与的皮瓣解剖学研究进展
    远端走行,延续为示指桡侧指背动脉,与第一掌背动脉中间支存在吻合,至掌指关节处形成许多终末分支与第二掌背动脉及示指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相吻合。血管在走行过程中发出的分支有肌支、骨膜支及皮支,肌支参与第一骨间背侧肌的供血;骨膜支主要参与营养第二掌骨;皮支之间相互吻合,于筋膜及皮肤间形成丰富的血管网,营养示指近侧指骨间关节背侧至第二掌骨基底背侧及第一、二掌骨背侧间隙的皮肤[9-10]。以第一掌背动脉尺侧支供血的皮瓣既往被称为“第一掌背动脉皮瓣”或“示指背侧皮瓣”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10期2021-12-04

  • 渐进性骨间前神经卡压误诊1例
    ,5 d前出现右示指末节屈曲不利,逐渐加重至屈曲不能,无法捏物,无局部疼痛及麻木,于2019年5月3日至我院就诊。查体:右示指末节屈曲肌力0级,近、中指间关节屈伸正常,无压痛及感觉异常,余指各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腕掌关节无压痛,活动及感觉正常,鱼际肌轻度萎缩,腕部无明显压痛,Tinel征阴性。患者主诉1周余前有搬重物史,考虑为示指指深屈肌腱损伤,遂行示指指深屈肌腱探查术。术中未发现屈肌腱损伤,考虑到存在轻度鱼际肌萎缩,不完全排除腕管综合征可能,即刻行正中神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1期2021-12-03

  • 示指掌侧掌指关节脱位合并掌骨头骨折一例
    “被人扭伤致右手示指疼痛伴活动受限1天”于2020年12月4日就诊于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急诊。患者1天前因与人发生肢体冲突,被人向手背侧扭伤右手示指,即感右手示指掌指关节处剧烈疼痛,伴有活动受限,后渐肿胀,无其他不适,休息后症状未缓解,来本院就诊。既往体健。专科查体:右手示指肿胀明显,以掌指关节显著,背侧皮肤青紫,示指呈屈曲、桡偏、轻度旋后位。掌指关节背侧明显压痛,主动及被动屈伸活动受限,桡侧应力实验阳性。指端感觉、血运正常。右示指手正斜位X线片示,第2掌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1年4期2021-07-14

  • 示指背侧与拇指掌背侧复合皮瓣修复拇指远节脱套样软组织缺损
    片移植覆盖,比较示指背侧与拇指掌背侧复合皮瓣和前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远节脱套样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旨在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延安市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拇指远节脱套样软组织缺损患者42例,按照修复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8例患者均行示指背侧与拇指掌背侧复合皮瓣修复。对照组24例患者均行其他部位带蒂皮瓣修复,供区均来自前臂掌桡侧。纳入标准:①拇指远节脱套样软组织缺损;②要求保留拇指原状;③远端指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1年6期2021-06-07

  • 摇拔戳手法治疗外侧踝关节扭伤的在体力学参数及相关影响因素
    力学指标:拇指、示指、中指摇法操作最大作用力,拇指、示指、中指拔伸操作最大作用力,拇指、示指、中指戳按操作最大作用力。2)患者观察指标——摇拔戳手法操作影响因素:包括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足周径、踝周径。1.5.5摇拔戳手法影响因素指标的测量与计算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踝关节扭伤患者60例,测量影响因素指标并进行计算,具体测量及计算流程方法如下:1)身高、体质量的测量:采用身高体质量测量仪现场测量患者的身高(cm)、体质量(kg),需测量2次,取平均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21年4期2021-04-12

  • 手指挤压伤致手功能障碍残疾评定1例
    压受伤,伤及右手示指、环指近侧指间关节、远侧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中指毁损(图1),后行手术治疗并康复出院。因案件处理需要,要求进行残疾等级评定。1.2 法医学检验伤后10 个月行法医学检验。体格检查:右手中指自根部以远缺失,双手示指、环指关节被动运动活动度见表1,余掌指、指间关节被动活动正常。表1 被鉴定人示指、环指关节被动运动活动度Tab. 1 Passive range of motion of index finger and ring finger

    法医学杂志 2021年1期2021-03-30

  • 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临床经验显示,以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手段可对患者拇指皮肤组织缺损部位进行有效修复,使之明显提高其拇指功能。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3例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男11例,女2例,年龄21~57岁。致伤原因:电锯伤3例,机器绞扎4例,机器挤压6例。左侧拇指5例,右侧拇指8例。拇指缺损清创探查后均见骨或肌腱组织外露。缺损部位:近节指腹缺损5例,拇指背侧指间关节肌腱毁损并缺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6期2021-01-05

  • 改良蒂部切取的示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组织缺损
    别。我科采用改良示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组织缺损创面23例,本文对该治疗方式的疗效和临床应用前景进行总结和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3年1月-2020年9月,我科采用改良蒂部切取的示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组织缺损创面23例,男 15例,女8例;年龄 16~72岁,平均40.2岁,其中65岁以上1例。损伤原因:机器挤轧伤13例,绞伤6例,切割伤4例。创面面积:2.0 cm×2.0 cm~3.0 cm×4.0 cm。1.2 手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0年4期2020-12-29

  • 第1掌背动脉穿支蒂皮瓣Ⅱ期修复拇示指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
    要的功能,而拇、示指约占手功能的60%,其中拇指约占40%[1-4]。因此手外伤后尽量保持拇示指的长度,对保留手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工业的发展,机器碾轧伤、切割伤、绞伤等导致的拇示指软组织缺损临床上较高发,为维持拇示指的长度,临床上目前首选皮瓣修复等方法治疗[5-8]。2015年11月-2018年12月,我们采用第1掌背穿支蒂皮瓣Ⅱ期修复拇示指缺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标准:⑴急性外伤所致拇示指软组织缺损,致骨、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0年2期2020-12-20

  • 食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背侧大面积缺损
    遇到4例,均采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进行修复,取得满意效果,本组4例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感染,创面Ⅰ期愈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组4例,男3例,女1例,年龄20-40岁,右手拇指2例,左手拇指2例,均为机器挤压伤,缺损面积最大的是整个拇指背侧软组织缺损约3.0×8.0cm,最小面积也有2.5×5cm,急诊手术3例,择期1例。有3例是肌腱外露,甲床缺损;有1例是拇指近节背侧软组织缺损。2 手术方法:可采用局麻或臂丛神经阻滞,本组4例均采用局麻。首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4期2020-12-08

  • 示指背侧转位皮瓣治疗先天性拇指发育不良拇指挛缩的疗效分析
    形旋转推进皮瓣、示指桡背侧转位皮瓣、髂腹股沟皮瓣等,但针对先天性拇指发育不良的拇指重建却少有文献专门描述。我院收治的 27 例 Blauth II、III 型先天性拇指发育不良患者,采取示指背侧转位皮瓣修复挛缩的拇指,皮瓣情况良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1. 纳入标准:( 1 ) 2014 年至 2018 年,我院经治的先天性拇指发育不良拇指挛缩者;( 2 ) 接受手术治疗者;( 3 ) 符合 Blauth II 或 III 型先天性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20年11期2020-12-03

  • 电子天平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
    ,即为电子天平的示指误差[2]。3 输入量的不确定度来源分析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是测量输入量的标准产生的不确定度;由输入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是整个输入过程中不确定度的合成。(1)对电子天平来说,影响输入量m 的标准不确定度u(m)的因素主要包括:①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 重复性(m);②温度变化及振动等引起示值不确定度u 温及振(m)③电子天平分辨率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 分辨率(m)(2)由标准砝码本身的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m 标)。4 输入

    商品与质量 2020年28期2020-11-26

  • 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肛裂临床效果分析
    分后实施,以右手示指先伸入肛门内让患者适应,再以左手示指缓慢伸入肛门内,两示指做反方向牵拉扩张,力度适中,节律性扩张30 s/次,间隔30 s再做2次,以肛门松弛,可容纳两手指为度,肛裂创口扩大,用止血钳钳夹前哨痔,在基底部剪除,检查无明显出血,肛门内上马应龙痔疮膏及凡士林纱条,肛门纱块敷料包扎,术必。术后给予高锰酸钾1/5 000,芒硝30 g,冰片5 g,温水坐浴,1次/d,共10 d。口服清热泻火、润肠通便药物,嘱清淡饮食、保证水果蔬菜等维生素摄入,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6期2020-09-07

  • 示指背岛状皮瓣联合第2掌背动脉穿支皮瓣接力修复拇指缺损
    、鱼际皮瓣、改良示指背皮瓣及游离皮瓣等,均有其优缺点。如何有效地修复拇指的缺损,我们应根据患者的意愿、经济条件、损伤程度,进行综合评估,体现个性化,最大限度地恢复拇指的外形、运动和感觉功能,供区的美学修复也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4]。2018年3月-2019年6月,我院应用示指背岛状皮瓣联合第2掌背动脉穿支皮瓣接力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9例,男6例,女3例;年龄23~56岁,平均36岁。左拇指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0年2期2020-07-03

  • 第1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示指皮肤缺损
    月,我院对26例示指皮肤缺损的患者采用第1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后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6例,男21例,女5例;年龄35~67岁,平均45.8岁。受伤机制:砸伤3例,绞伤6例,挤压伤8例,切割伤9例。缺损面积:1.5 cm×2.5 cm~2.5 cm×5.5 cm。1.2 手术方法手术可以选择在局麻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进行,不驱血,于上臂止血带控制下施术。术中彻底清创后,以第2掌骨头桡侧为旋转点,旋转点最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0年2期2020-07-03

  • 第1掌骨桡背侧带蒂皮瓣与筋膜蒂皮瓣修复示指末节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比较
    样的创伤,特别是示指常因外伤致末节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修复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手的外观及功能恢复的程度。临床上对其缺损的修复不再是简单的关闭创面,同时还要考虑功能、感觉及外观的恢复[1-2]。手术修复方法很多:游离皮瓣修复,要求术者有高超的显微外科技术,手术耗时久、术后又要求患者卧床1周、风险大,皮瓣容易坏死[3],患者由于顾虑手术失败而一般不接受;采用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损失了一侧指固有动脉,对患指血运有一定的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22期2019-12-02

  • 示指背侧岛状皮瓣联合掌长肌腱移植修复拇指背侧皮肤并肌腱缺损的临床疗效
    年1月,我院应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联合掌长肌腱移植修复拇指背侧皮肤并肌腱缺损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19~57岁,平均33岁。均有皮肤、肌腱缺损,皮瓣面积1.5 cm×2.0 cm~3.5 cm×5.0 cm。致伤原因:切割伤8例,挤压伤16例,砸伤8例。1.2 手术方法手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局部麻醉下,不驱血,在止血带下进行。手术创面经彻底清创反复冲洗后,根据拇指背侧皮肤缺损面积及形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9年2期2019-08-20

  • 肌腱转移术在拇长伸肌腱功能重建中的应用
    主要有掌长肌腱、示指固有伸肌腱、桡侧腕长伸肌腱、桡侧腕短伸肌腱、拇长展肌腱等[3-6]。1 肌腱转移术的理论基础肌腱转移术是肌力重建与平衡的基本方法,在末梢神经、臂丛神经、脊髓、肌腱或肌肉损伤的情况下,利用肌腱转移来恢复受伤后的功能[7]。在行肌腱转移术前,外科医生必须明确以下几点[8]:⑴检查手和腕关节的灵活度,以及完全被动的运动范围,因为术后的保护性固定可能会加剧关节僵硬。⑵确定骨骼的稳定性和软组织的完整性。⑶动力肌的要求:①选取的动力肌对手的功能影响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9年1期2019-02-09

  • 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临床研究
    伸肌腱滞后。采用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术8例:首先在示指掌指关节近侧背面作一切口显露示指固有伸肌腱和指总伸肌腱,示指固有伸肌腱位于指总伸肌腱的尺侧,并皮下游离至腕背支持带水平,于伸肌腱远端切断肌腱;然后在近端的伸肌支持带远端作一切口抽出示指固有伸肌腱;最后在第一掌骨水平拇长伸肌表面纵行切开,将示指固有伸肌自皮下与拇长伸肌在腕关节背伸30°、拇指腕掌关节和指间关节伸直,掌指关节中立位张力水平下进行编织缝合。1.3 术后处理术后10~14 d拆线。术后石膏托固定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9年20期2019-01-10

  • 基于ALLEN试验的示指感知定位法在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
    筋膜遮盖[1],示指触摸感明显,周围无重要神经,不易造成周围神经损伤,护患易于接受,是首选的动脉采血部位。但桡动脉管径较细,穿刺难度较大,故提高动脉采血成功率尤为重要。医院科室应用ALLEN试验方法对受试者进行侧支循环评估,通过示指感知定位行桡动脉穿刺采血,经临床实践,提高了桡动脉一次穿刺成功率,操作护士认可,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调查对象:2016年6月—8月入住本科的268例受试者为对照组,2016年9月—11月240例受试者为观察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18年11期2018-12-29

  • 第1掌骨桡背侧带蒂皮瓣修复示指末节软组织缺损
    523660)示指对整个手来说作用仅次于拇指,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示指最容易受伤,其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是手外科常见的损伤之一,如果处理不当可导致手指畸形或感觉、活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伤指的外观及功能,临床上修复方式多种多样,各有其优缺点。2013年2月-2017年8月,我科采用第1掌骨桡背侧带蒂皮瓣修复示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特别是指端及指腹软组织缺损),经随访后发现创面修复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2例,男30例,女12例;年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3期2018-10-10

  • 指动脉血管神经束残端蒂旋转皮瓣修复手指远节缺损
    度的骨缺损,其中示指6例,中指3例,环指1例。其中4例远节指骨中部指骨骨折。缺损面积:0.8 cm×1.2 cm至1.0 cm×1.5 cm。切取皮瓣面积:1.0 cm×1.3 cm至1.2 cm×2.0 cm。受伤至入院时间为0.5~4 h,平均3.3 h。1.2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指根神经阻滞麻醉,指根部橡皮筋结扎止血,创面彻底清创,其中4例指骨中部骨折者行克氏针固定。皮瓣设计:指动脉血管神经束跨过远指间关节后,向中间汇合,形成末节指掌侧动脉弓,并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8年7期2018-09-08

  • 改良重建法在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中的应用效果
    屈伸功能[2]。示指固有伸肌腱转移术是治疗该病的传统术式,可对断裂肌腱进行重建,但术后常存在拇指背伸功能欠佳的情况,本院在传统术式基础上进行了改良。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重建法在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研究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59~78岁,平均(69.17±9.13)岁;左侧3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7期2018-08-07

  • 示指与接触物菌群ERIC-PCR指纹图谱比对
    。本研究采集人体示指细菌和其常用手机触摸屏、个人办公桌桌面细菌,对菌群进行扩大培养后,提取混合细菌的宏基因组DNA,利用ERIC-PCR技术对上述样本分别进行分型,通过对三者之间的图谱比对分析,探讨ERIC-PCR指纹图谱用于同一认定的可能性。1 材料与方法1.1 试剂和仪器酵母浸粉、胰蛋白胨(北京陆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溶菌酶、饱和酚溶液、蛋白酶K(国药集团化学试剂上海有限公司),ERIC-PCR引物[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LA Taq 酶

    法医学杂志 2018年1期2018-03-30

  • 养身祛病的特效保健穴位
    方法将一手拇指、示指分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拇指下压处即为合谷穴。或将拇指、示指分成45度角,合谷穴即位于指骨延长线夹角的交点。或将拇指、示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三、 按摩方法将一手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另一手的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钟1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按压要有一定力度,以穴位处出现酸、麻、胀,但能忍受为宜。注意事项:孕妇禁用。小动作可预防静脉血栓血栓是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心脏病、中风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根源。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8年12期2018-01-15

  • 改良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一期修复拇指末节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
    张广平改良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一期修复拇指末节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张广平目的 分析改良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技术在一期修复拇指末节缺损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宜宾第一人民医院122例拇指末节缺损的患者,均因机械伤或重物砸伤等因素导致。根据选用皮瓣的不同将其分为示指皮瓣组65例,拇指皮瓣组57例。示指皮瓣组男性44例,女性21例;年龄24~49岁,平均38.4岁;缺损范围1.2cm×1.0cm~2.6cm×2.3cm,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2.8h

    创伤外科杂志 2017年6期2017-09-04

  • 56例拇指旋转撕脱离断再植回顾性分析
    合、浅静脉移植、示指背静脉瓣转位修复静脉进行再植,再植成功率较高,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男45例,女11例;年龄19~49岁,平均33岁。右拇指41例,左拇指15例。致伤原因:戴手套电钻绞伤11例,车床绞伤10例,传送带卷入7例,钢丝勒伤6例,台钻伤12例,搅拌机伤10例。离断部位:指间关节平面9例,近节指骨基底18例,掌指关节平面24例,腕掌关节平面5例。断指屈肌腱自腱腹交界处抽出13.0~26.0 cm,指神经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7年2期2017-08-25

  • 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结合原位缝合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
    2015年,采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加原位缝合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13例,术后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4例,女9例;年龄48~65岁,平均56岁。左侧4例,右侧9例,其中4例有扭伤病史。1.2 手术方法患者仰卧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侧上臂上止血带,外展于侧台上,以Lister结节为中心行“S”形切口,长4.0~6.0 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伸肌支持带,在指总伸肌腱深面找出断裂的拇长伸肌腱。可见拇长伸肌腱断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4期2016-06-13

  • 双侧示指伸肌变异1 例的报道
    0001)双侧示指伸肌变异1 例的报道赵瑞鹏,武鸿儒,段王平,李鹏翠,卫小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山西 太原030001)示指伸肌是一块位于前臂后面下部起伸示指作用的小肌肉。而笔者在解剖一具男尸双侧上肢过程中,发现其两侧示指伸肌起点变异,现报告如下。1解剖标本与解剖方法10%的甲醛防腐固定后的成年男性尸体标本。按要求层次解剖。2解剖结果成年男性双侧示指伸肌起点异常,且异常短小(见图1)。左侧,右侧都位于拇长伸肌的尺侧伸肌支持带的深面,起始于桡、尺骨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4期2016-05-24

  • 拇指尺背侧和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损临床对比研究
    著·拇指尺背侧和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损临床对比研究程金生,李俊霞,周永刚,王海宾,吕品作者单位: 056201 河北 邯郸,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骨科血管外科(程金生,李俊霞,王海宾,吕品),重症医学科(周永刚)【摘要】目的探讨拇指尺背侧和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损临床效果差异。方法笔者以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行拇指皮损修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0例;其中A组采用示指背侧顺行岛状皮瓣修复,B组采用拇指尺背

    创伤外科杂志 2016年2期2016-03-15

  • 虎口背侧逆行岛状皮瓣 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
    对照组19例实施示指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术,观察组23例实施虎口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术,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随访1年,所有患者皮瓣全部成活,两组患者拇指指间关节活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拇指缺损外形修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虎口背侧逆行岛状皮瓣的血供安全、可靠,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外形较佳。虎口背侧;示指背侧;逆行岛状皮瓣;拇指皮肤缺损手部皮肤缺损多是由于手指外伤或肿瘤切除而造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5期2015-12-15

  • 示指指固有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示指皮肤缺损35例
    示指指固有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示指皮肤缺损35例祁庆彬, 杨杰, 王鹏, 张伟, 许会敏, 曹文宏(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 手显微外科, 河北 廊坊, 065000)关键词:穿支皮瓣; 示指; 指固有动脉; 疗效各种工伤、生活伤及车祸等导致的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是较为常见的[1]。其治疗方法很多,各有优缺点。由于手的解剖结构复杂,功能又具有特殊性,患者对手术的要求不仅局限于修复,而且要求功能及美观[2-4]。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6月对各种原因所致的示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年15期2015-04-05

  • 第一掌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
    2掌骨基底桡侧与示指近侧指间关节桡背侧的连线为轴线;以鼻烟窝第一掌背动脉的起点处为旋转点;皮瓣可切范围为远端不超过示指近侧指间关节,两侧至侧方中线,近端在掌指关节并可向近侧延伸。在此范围内按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大小、形状来设计皮瓣,皮瓣的面积应比软组织缺损面积大10%~15%。切取方法:手术于不驱血气囊止血带下进行,根据皮瓣设计的描记线采用逆行皮瓣切取法。先切开示指背侧皮瓣尺侧缘,沿皮瓣深筋膜深层向桡侧游离,显露并携带皮瓣血管神经束后,再切开皮瓣远侧及皮瓣桡

    创伤外科杂志 2015年3期2015-04-02

  • 第一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示指桡侧软组织缺损
    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示指桡侧软组织缺损苏山林 张永青目的探讨以第一掌背动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示指桡侧皮肤缺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第一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示指桡侧皮肤缺损、骨外露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皮瓣全部一期成活。经3~24个月随访, 修复后手指外观、感觉功能恢复良好, 两点辨别觉达0.7~1.0 cm。患者中优14例, 良8例。结论带指背神经的第一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手术操作简单、风险低, 不需二次手术, 修复后手指外观及功能恢复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9期2015-01-23

  • 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伸拇功能的疗效及解剖学研究
    孙燕琨 张友乐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伸拇功能的疗效及解剖学研究熊革 郑炜 孙燕琨 张友乐目的探讨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伸拇功能术后对拇指和示指功能的影响及其解剖学机制。方法对 12 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男 7 例,女 5 例,年龄 18~78 岁,平均 42.3 岁,拇长伸肌腱损伤的平面为 III 区 4 例,IV 区 5 例,V 区 3 例。采用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伸拇功能,术后 8~83 ( 33.5±29.9 ) 个月进行电话随访。评价指标包括拇指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4年3期2014-02-14

  • 带感觉神经的示指背皮瓣修复虎口及拇指组缺损的临床应用
    的带感觉神经蒂的示指背皮瓣进行修复,效果肯定,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5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7~53岁,平均24.6岁。其中虎口部缺损35例,拇指部组织缺损23例。缺损面积为3 cm×4 cm~5 cm×6 cm不等,深度达皮肤全层,个别深达骨质。1.2 手术方法1.2.1 皮瓣设计 臂丛麻醉(小儿患者全麻)。先行清除局部坏死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尽量保留间生态的重要组织,比如神经肌腱,骨膜等。但清创要彻底,必要时应用美蓝注射帮助鉴别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3年3期2013-08-15

  • 改良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10例
    李立 闫纪涛改良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10例王战磊 胡洪良 沈卫军 王恒 李立 闫纪涛目的 探讨改良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急诊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吻合指神经背侧支及桡神经浅支的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 皮瓣面积1.6 cm×2.0 cm~2.0 cm×3.0 cm。结果 本组10例皮瓣全部成活, 随访3~12个月, 拇指外形及功能满意,质地接近正常, 两点分辨率5.5~8.5 mm。结论 用吻合指神经背侧支及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6期2013-02-02

  • 手外伤皮瓣修复的临床分析
    中我们对患者采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对手部皮肤缺损进行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现将其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手部皮肤损伤的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9例(23指),女13例(16指),患者年龄为21~59岁,年纪年龄为(41.2±3.2)岁。患者受伤至接受治疗的时间为1~7h,平均(3.8±1.2)h。患者受伤原因为切割伤15例,压砸伤17例。对患者进行入院检查,其结果提示,患者指端均有一定程

    当代医学 2012年12期2012-09-22

  • 改良示指背侧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
    1年6月应用改良示指背侧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21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16~45岁,平均31岁;致伤原因:切割伤8例,电锯伤6例,压砸伤5例,热压伤2例;急诊手术16例,择期手术5例;皮肤缺损面积1.5 cm×1.5 cm~2.0 cm×3.0 cm。根据王成琪等关于拇指缺损的分类方法,所有患者均为Ⅰ度损伤,无再植条件。1.2 手术方法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肢不驱血在止血带控制下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期2012-08-15

  • 示指背侧岛状皮瓣在修复拇指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2月所实施的利用示指背侧蒂岛状皮瓣对15例拇指组织缺损进行修复手术,其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在本文中收集2008年5月~2011年12月间我院急诊科所实施的利用示指背侧蒂岛状皮瓣对15例拇指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5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18~51岁。病例中拇指组织缺损的原因:3例为挤压伤,12例为220V~380V的电击伤。病例拇指组织缺损部位:6例为指掌侧近节,9例为指背侧远节。肌腱坏死、

    当代医学 2012年16期2012-03-30

  • 动脉穿刺技巧探讨
    肤和操作者的左手示指、中指后,在垂线与腹股沟相交点上,以左手示指、中指触摸股动脉的搏动、走向和深度,再次确定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右手持5mL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与患者穿刺部位皮肤呈90°角,此时示指、中指略分开,在此中间进针,即可见血液自动涌入针筒内,完成后常规用无菌棉球压迫针孔处。②桡动脉穿刺。患者取舒适体位,穿刺侧前臂放平,掌心向上,手腕下垫高2~3cm,充分暴露穿刺部位,保持腕关节处于过伸状态,有利于提高桡动脉穿刺的成功率。操作者用无名指、中指和示指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5期2010-04-07

  • 带感觉神经蒂的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 27例临床观察
    用带感觉神经蒂的示指背侧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27例,男 19例,女 8例;年龄 18~68(平均 39.1)岁;指腹缺损 21例,末节背侧皮肤缺损 6例。病程小于 1个月。皮肤缺损大小为:1.0 cm×2 cm~1.5 cm×4.5 cm。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患肢置于侧台上。局部麻醉生效后,根据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的大小,在示指近节背侧设计皮瓣,皮瓣远端不超过近侧指间关节,两侧不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年12期2010-02-13

  • 耳穴按摩健康三招
    方法:双手拇指、示指(食指)两指捏住耳尖,向上提拉,稍停后恢复原状,早晚各做20次(图2)。中医认为,十二经脉皆上络于耳。此法能疏理十二经络,调和气血,健身祛病。按摩耳轮、对耳轮方法:双手握空拳,以拇指、示指(食指)两指沿耳轮、对耳轮自上而下按揉30次(图3)。耳轮、对耳轮分布有两条影响全身的能量通道。实践证明,经常按摩耳轮、对耳轮,有健脑、聪耳、明目、补肾的保健作用。每天按摩耳穴早晚各1次,还可以配用经络穴位“足三里”“关元”。中医认为,经常按摩“足三里

    家庭用药 2009年2期2009-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