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雄华,冯运垒,朱细娇,梁成恒,郭伟军
(阳江博爱医院 手足外科,广东 阳江 529500)
拇指软组织缺损是手外科常见损伤,拇指功能占手部功能的50%,拇指的组织缺损对手的功能影响很大,必需及时进行修复[1-3]。常用的修复方法有第1掌背动脉皮瓣、推进皮瓣、鱼际皮瓣、改良示指背皮瓣及游离皮瓣等,均有其优缺点。如何有效地修复拇指的缺损,我们应根据患者的意愿、经济条件、损伤程度,进行综合评估,体现个性化,最大限度地恢复拇指的外形、运动和感觉功能,供区的美学修复也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4]。2018年3月-2019年6月,我院应用示指背岛状皮瓣联合第2掌背动脉穿支皮瓣接力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本组共9例,男6例,女3例;年龄23~56岁,平均36岁。左拇指3例,右拇指6例;致伤原因:机器轧伤5例,电锯伤2例,热压伤1例,重物压伤1例;末节8例,近节1例。创面大小:1.5 cm×1.5 cm~3.0 cm×3.5 cm;8例伤后5 h内进行手术,1例经过Ⅱ期手术修复创面,伤口均轻度污染。
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取仰卧位,上肢外展,上臂上止血带,术中彻底清创。
根据创面缺损的大小、形状,设计布样。以拇长伸肌腱尺侧缘与第2掌骨底桡侧缘相交处为旋转点,向示指近节指间关节桡侧最高点作直线为血管蒂轴线。然后在示指近节背侧设计皮瓣,远端不超过近指间关节,两侧不超过侧中线,先以第2掌骨尺侧静脉为标志作S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先于旋转点处解剖出掌背动脉、静脉及神经在内的血管蒂,再于皮瓣远端切开,结扎切断皮瓣近端尺侧指背静脉,并保留约1.5 cm长度,可预留作吻合血管用,也可用作填充指腹的饱满,将皮瓣仔细沿近端分离至旋转点,保留0.5~1.0 cm宽的筋膜蒂,于旋转点至受区在皮下作钝性分离出皮下隧道,将皮瓣通过皮下隧道转移至缺损创面。创面内彻底结扎止血,调整好皮瓣位置,给予缝合皮肤。
示指背供区根据缺损的创面,在掌背侧第2、3掌骨背侧之间沿同一手术切口尺侧设计皮瓣,以掌骨间中央线为皮瓣的中轴线,旋转点为指蹼近1.5 cm处,皮瓣切取时较原创面大约20%,避免旋转后蒂部受压,皮瓣远端设计一个三角形皮条,切取皮瓣至旋转点后,并以此将接力皮瓣180°旋转至示指背创面,利用手掌背皮肤的松驰性,宽度小于3.5 cm的手背供区均能直接缝合。
术后常规抗感染、抗凝、换药等治疗;密切观察皮瓣血运情况,出血过多勤换药,过紧适当拆除部分缝线;石膏托外固定一周,术后12~14 d拆线;早期指导其适当行功能康复训练;术后通过门诊、电话和微信以传递图片及视频的方式定期随访。
本组9例术后移植皮瓣均成活,1例术后第2天因皮瓣呈暗紫色、张力高,给予拆线及小切口放血,换药后皮瓣成活。术后随访3~18个月,患者对功能及外观均较满意,皮瓣血运良好,不臃肿,质地柔软,皮肤颜色与受区相近,感觉好,掌背侧仅留线形瘢痕,未见瘢痕挛缩。末次随访时伸屈活动度平均拇指掌指关节屈曲约45°,指间关节屈曲约65°;示指掌指关节约78°,近指间关节屈曲约85°,远指间关节屈曲约75°。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5],结果优6例,良2例,可1例。
典型病例:患者 女,47岁,因右拇指被150℃封口机高温压伤,后致末节指体坏死,Ⅱ期手术前经患者及家属商量决定手术方案,手术切除末节坏死指体后见指骨外露,软组织缺损约2.0 cm×2.0 cm,清创后应用示指背岛状皮瓣联合第2掌背动脉穿支皮瓣接力修复拇指创面。术后随访9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及功能较满意(图1-6)。
图1 术前创面
图2 皮瓣设计
图3,4 皮瓣修复
图5 皮瓣修复术后
图6 术后9个月随访
张文龙等[6]解剖发现第1掌背动脉于拇长伸肌腱与第2掌骨基底交叉处由桡动脉发出,起端外径平均为(1.42±0.23)mm,终末穿支直径(0.33±0.07)mm,与示指桡侧指固有动脉于近节近端背侧支的上行支吻合,感觉神经属于桡神经第2掌背侧分支,主要支配示指背侧皮肤的感觉。这是设计示指背皮瓣的解剖学基础。
王英华等[7]解剖发现,第2掌背动脉发出的穿支(5.6±1.2)条,外径(0.24±0.12)mm。张文龙等[8]报道第2掌背动脉支于指蹼游离处近侧(1.23±0.24)cm,通过指蹼动脉与掌侧动脉相通,掌背动脉穿支主要在腱联合以远发出,穿支发出后分为上、下行支,上行支在伸肌腱浅层平行第2掌背动脉而形成血管链。2008年,程开明等[9]报道第2掌背动脉远1/3段发出分支6~7支,最粗的1支在指蹼处向掌侧距指蹼游离缘1.5 cm处,腱联合以远发出分支最稳定,且分支管径较粗。
我们认为只要熟练掌握这些血管的应用解剖,就能按实际情况,设计出临床所需的皮瓣。
通过临床实践,应用示指背岛状皮瓣联合第2掌背动脉穿支皮瓣接力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我们体会这种术式具有以下优点:⑴手术在同一术野,同一个切口,手术时间短,疗程短,一次完成,不增加其他部位的创伤,便于操作;⑵符合皮瓣就地取材原则,皮瓣血供为非主干血管,对手部血供影响小,皮瓣血管走行较恒定,位置表浅,手术成功率高;⑶供区接力皮瓣修复,不需植皮,避免示指背供区植皮,对供区损伤小,能更早进行功能康复训练,有利于手部功能恢复;⑷皮瓣的质地优,手背皮肤松弛,手背直接缝合,仅留线形瘢痕,外形较美观;⑸皮瓣薄,不臃肿,质地皮色与供区相近;⑹示指背皮瓣带有独立的神经、血管,不需二次断蒂,修复后即可恢复感觉。
缺点:⑴皮瓣切取面积有限,宽度一般不超过3.5 cm,不能修复较大面积的创面;⑵第1掌背动脉有变异,Gupta C等[10]报道有9.3%会出现第1掌背动脉缺如,术前设计时必须慎重考虑。本组无血管缺如病例,但我们认为,只要术者熟悉解剖位置并熟练掌握显微外科技术,如遇有血管缺如情况可通过血管移植、吻合血管解决;⑶当甲床有缺损时,不能重建甲床,手背遗留瘢痕,不适合对外观要求较高的患者;⑷部分患者一段时间内对移植皮瓣的感觉仍定位于示指背,术后需要医生训练其有意识地转移至拇指处。
本组随访资料结果证实,应用示指背岛状皮瓣联合第2掌背动脉穿支皮瓣接力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是可行的,临床效果良好。为了确保手术成功,并获得预期的临床效果,我们认为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⑴手术操作轻巧,注意保护血管蒂血管分支,皮下隧道要宽松,防止蒂部受压扭转;⑵皮瓣蒂宽应保留0.5 cm以上,确保皮瓣蒂部有动脉、静脉及神经在内。蒂部宽度可根据术中情况适当调整,蒂过宽影响缝合,术后容易受压,过窄会影响皮瓣血运。皮瓣远端保留皮条,如第1掌背动脉血管缺如,可将皮瓣内预留的静脉与供区动脉吻合,恢复皮瓣的血运;⑶皮瓣设计要比受区大0.5~1.0 cm,以防止皮瓣收缩、肿胀、瘀血、出血受压致血管危象,避免过多牵拉造成血管损伤及痉挛;⑷掌背动脉穿支细小,术中无需将其解剖显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