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液

  • 湿酸性气火炬分液罐排液改造及应用
    过阻火器进入湿酸分液罐和火炬筒体,最后在火炬头进行燃烧,湿酸性气火炬尺寸为DN250,设计最大排放体积流量为4 000 m3/h。1.2 酸性气体在硫回收装置停车阶段酸性气体由变换装置连续排放,经过废气安全阀放空,最大排放体积流量为935 m3/h,排放压力为0.098 MPa,排放温度为70 ℃,其主要成分为H2、CO、CO2等。1.3 分液分液罐是火炬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火炬设置在距离装置一定距离时,火炬气会在输送过程中产生凝液。因此,在火炬气进入

    氮肥与合成气 2023年2期2023-02-14

  • 基于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检测的便携式分液漏斗振荡装置
    要求,样品需通过分液漏斗振荡对所检组分进行萃取。本文基于传统分液漏斗振荡装置,同时结合现场检测需求,研发了一种占地面积小、自重轻、拆装便捷、不受固定电源限制的便携式分液漏斗振荡装置。1 设计方案、原理及机构实验室及固定场所已具备一定的试验条件,包括固定空间场所、固定电源、承重力等,市面上现有的分液漏斗振荡装置基本上均能满足现有的试验需要。而在应急监测现场、户外、移动监测车内这些应用场景下,需要满足的是轻便、方便携带、简易操作及无需固定电源等差异化的需求。1

    净水技术 2022年11期2022-11-10

  • 干式蒸发器制冷剂分配模拟分析与优化
    因素较多,例如,分液器的几何参数及流动入口条件[8]。现有研究分析了分液器的截面形状、支管的位置及数量、入口速度、两相流流型对分液均匀性的影响[9-10]。此外,E.Ishii等[11]发现在多支路分液器中重力会对分液产生重要影响。A.T.Wijayanta等[12]实验表明制冷剂的种类、性质等也会影响分液器的性能。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目前还没有一种通用的物理方法来描述分液器内的流动状况以及预测两相流的分布。干式蒸发器制冷剂分配的优化不仅可以提高制冷系统的

    制冷学报 2022年5期2022-10-20

  • 有机物制备的综合实验题命题方式及应对策略
    原理;分离提纯;分液;蒸馏;重结晶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2)16-0133-032021年湖南卷13题(选择题)等都分别考察了有机物制备的综合实验.2021年湖北省正式进入新高考模式,《有机化学基础部分》将作为必考大题出现,除了传统的有机合成推断大题以外,有机物制备的综合实验也可能是考察点之一.1 有机制备的综合实验题命题方式科学性是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高考中有机制备的综合实验题所涉及的反应原理、图表、数据、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22年6期2022-07-12

  • 联箱-小孔型气液分离器的CFD数值模拟
    峰等[3]提出“分液冷凝”强化传热思想,管内冷凝传热流型演化、分液冷凝原理和传热系数的变化如图1所示,将冷凝分成若干段,段间实施气液分离,及时排除冷凝液,气体进入下一段与管壁充分接触继续冷凝,因此提高了传热系数。此外,冷凝液排出减少了进入下一管程的流量,有效降低了流阻,可实现压降降低。“分液冷凝”基本原理可总结为:“短管(流程)冷凝”提高干度和保持高效传热形态实现传热系数增加(图1),“中间气液分离”减低流速实现降低压降,以及用“全程等速”实现均匀换热[5

    制冷学报 2022年1期2022-02-16

  • 多流程分液板式冷凝器的变工况性能研究
    ,中间排液”的“分液冷凝”思想,在冷凝过程中及时排出冷凝液,减少了冷凝液膜厚度,提高了干度,从而实现α增加,同时冷凝液的排出减少了质量流量,从而实现∆P下降。Zhong等[8]发现在管翅式分液冷凝器中,当质量流速大于590 kg/(m2∙s)时,α增加的同时∆P下降了30.5%~52.6%,实现了同时强化传热和减小压降。刘策等[9]发现随分液管径增加,分液率增大,α明显增加,提高了20%~50%。范亚坤等[10]将“分液冷凝”应用于卧式壳管式冷凝器,发现∆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22年1期2022-02-11

  • 影响石油磺酸盐重量法活性物准确性的因素
    ,并分批次的转至分液漏斗里,操作时不应有洒落情况,试样要全部转移。(3)正萃取4次:使用正戊烷作为萃取剂30 mL/次,为了精准,所用的烧杯要用正戊烷来清洗,所清洗的正戊烷要放入分液漏斗中,振荡完全,静止后等待其分层,时间控制在15 min。等2相界面完全清晰可见后,将下层的液体放入之前恒重过的蒸发皿中,收集后的液体将再次进行萃取,上层液直接倒入刚刚溶解过试样的烧杯里。每次都将之前的上层液体放入烧杯和之前的上层液合在一起(共4次),集中收取后供反萃使用。(

    炼油与化工 2021年4期2021-12-23

  • 新型文丘里分液头用于客车空调的实验研究
    器的设计中常采用分液头将制冷剂分成几个流路,使每个流路的制冷剂分配均匀并实现完全蒸发,并保持最佳流速,达到最佳的换热效果[1]。而分液头直接影响蒸发器各流路的制冷剂流量。在理想工作状态下,分液头分流后的各流程制冷剂均匀且流量和干度相同。但在实际运行中,经常出现气液两相分离和进入各蒸发器各流程的制冷剂流量不均,导致各流程制冷剂蒸发不均,各流程出口过热不均,甚至可能不完全蒸发,供液量少的流程较早进入过热区,处于过热区的传热系数大幅降低,该部分传热面积不能被充分

    制冷学报 2021年6期2021-12-16

  • 分液型板式冷凝器强化冷凝换热的实验研究
    化传热中最先提出分液冷凝的技术思路,并构建了“短管传热、管间气液分离、全程等速”的分液冷凝强化传热方法。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液式的平行流冷凝器,在分液冷凝器热力性能的提升和分液冷凝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两个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在分液冷凝器热力性能研究方面,陈颖等[9-10]阐述了平行管内分液冷凝强化冷凝传热的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该技术能同时实现强化传热和降低压降的可行性,并在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上进行了实验,取得了良好的强化换热效果[11-12]。Hua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10期2021-12-07

  • 考虑下游风险的火炬放空系统压力给定值优化计算
    下尽可能调高,使分液罐起到一定的缓冲和容纳火炬气的作用:存在一个火炬气放空管线阀门开度减小/关闭而火炬气回收管线阀门(至回收压缩机)尚未开启的阶段,火炬气得以在分液罐中暂时储存。但另一方面,这也可能使某些事故工况下火炬气在分液罐中过多积聚,大量火炬气通过放空阀门导致流量增大,火炬头处的马赫数超高,从而导致火炬系统产生风险。而为了降低风险而对在役火炬管网进行的改扩建,将导致经济成本和产能损失显著升高[6]。因此在保证火炬系统安全的同时将火炬气回收的经济效益最

    化工学报 2021年11期2021-11-26

  • 用P204从硫酸体系中萃取分离铟镓
    试验仪器与设备分液漏斗,恒温水浴锅,恒温水浴振荡器,pH计,烧杯,锥形瓶,电动搅拌系统。1.3 试验原理料液中铟、镓主要存在形式为In3+、Ga3+,试验采用P204(H2A2)对其进行萃取分离。就反应机制而言,P204作为一种磷类酸性阳离子萃取剂,可以将溶液中的In3+、Ga3+都萃取到有机相中,具体反应如下:但是由于在不同的酸度条件下,P204对不同金属离子的萃取率有差别,利用这一特性,采用逆流萃取方式,选取合适的萃取级数,并根据萃余液中氢离子浓度随

    湿法冶金 2021年5期2021-10-14

  • 自动化分液设备在纺织品纤维含量分析中的应用探讨
    手持各类强酸强碱分液时还增大了安全事故隐患。长期处于这种高强度的工作模式,既会影响检验人员的身心健康,又存在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风险。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深入改革,各个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效检测和降低能耗是我们检测认证机构追求的目标。同时随着自动化的高速发展,自动化也可应用于检测项目中,而纤维成分含量的检验作为纺织品检验必检的项目之一,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鉴于人工分液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探索研制一种可以用于纤维成分各种试剂自动分液装置,实现各种试剂的精准

    中国纤检 2021年9期2021-09-30

  • 费托合成释放气压缩机运行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
    放气、自汽提塔顶分液罐来的汽提释放气经过释放气压缩机分液分液后(49.2 ℃,0.015 MPaG)进入释放气压缩机,释放气经三级压缩后送至下游尾气脱碳单元处理。一级压缩凝液经一级压缩凝液泵送入二级压缩凝液罐,一、二级压缩凝液流量每小时为5.23 t,经二级压缩凝液泵送至低温油洗单元回收石脑油和LPG。1 运行问题及原因分析1.1 分液罐排液难以控制引发跳车和串压风险费托合成释放气压缩机分液罐及凝液罐体积(1.57 m3)较小,当释放气中易凝结组分偏多时

    山西化工 2021年4期2021-09-06

  • 大型炼厂区域放空分液系统工艺设计
    入放空系统,放空分液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分离气液相,防止液相进入火炬发生事故。放空气体在火炬头燃烧时,若气体夹带600~1 000 μm的液滴,火炬燃烧将会产生大量烟雾;若气体夹带的液滴超过1 000 μm,则会造成火炬头下火雨。由放空系统分液罐导致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2005年3月23日,英国石油公司(BP)位于德克萨斯州的炼厂即因放空系统分液罐中的液体进入烟囱,液体从烟囱中喷溅出来形成极易燃烧的蒸汽云,从而导致了爆炸[2]。某国外新建千万吨级大型炼厂拟全厂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2021年3期2021-07-13

  • 人间小清醒
    到学渣和学霸。用分液漏斗将学渣学霸分液。往学霸中加入大量試卷,学霸并无明显变化;往学渣中加入大量试卷,学渣产生大量气泡,再往学渣中加入少量游戏,学渣沸腾!糖问盐:“大家都在干活,你为什么不干?”盐说:“因为我很咸啊!”问:“你胖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答:“是每天的!”问:“里面东西一模一样,为什么桶装方便面比袋装贵那么多?”答:“桶装卖的是方便,袋装卖的是面。”朗月摘自微信公众号“青年文摘”

    意林·少年版 2021年10期2021-06-10

  • 合成气制氢装置分液罐防堵技术探析
    时间以后,合成气分液分离罐锥底液相排出管线发生了堵塞现象。1 存在问题1.1 技改前工艺流程图1为技术改造之前进料分液罐底部排水工艺流程。图 1技改前工艺流程Fig 1 Process flow before technical transformation由图1可知,锅炉水冲洗点设置在止回阀V5之后,当初工艺流程设计时并未考虑进料分液罐锥底发生堵塞的情况,只考虑了止回阀V5之后进凝液汽提塔这一段管线可能出现堵塞的情况,属于设计漏洞。此外,实际施工配管流程

    化工生产与技术 2021年2期2021-06-07

  • 带气液分离的变频空调系统研究
    510006)分液冷凝是一种管内强化冷凝传热方法[1],通过气液分离器将冷凝过程中的气体和液体分离,并排出冷凝液,高干度气体进入下一管程继续冷凝,维持高传热系数;同时由于不断排出冷凝液,减少了进入下一流程的制冷剂流量,有效降低了气液两相的流动阻力。Zhong等[2]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当进口制冷剂流速高于590 kg·m-2·s-1时,分液冷凝器的传热系数比普通冷凝器高,压降比普通冷凝器低30.5%~52.6%。朱康达等[3]计算了7种不同结构分液板式冷凝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21年3期2021-04-12

  • 新型气液分离闪蒸撬分液侧内流场模拟研究
    离器设计方法对其分液侧结构进行设计,难以满足实际工程要求[2]。目前,对于气液分离闪蒸撬分液侧结构优化及分离特性的研究较少,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采用模拟[3]和实验方法,对传统气液分离器分离特性的进行研究。在数值模拟方面,Wang等[4]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波纹板气液分离器不同叶片类型时的分离性能,并拟合了收集效率与斯托克斯数的函数关系。刘妍等[5]设计了一种两级旋风分离器,针对不同入口速度、湿度对分离器分离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21年2期2021-03-29

  • 罐区油气回收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集汇总后进入油气分液罐。气动切断阀UV-01/02/03/04选型均为气动开关球阀,能够实现远程开关。罐区油气收集流程如图1所示。图1 油气收集流程示意1.2 油气回收部分流程简介油气回收部分新增1台油气分液罐(V-501),2台液环鼓风机(K-556A/B,各配1台变频器),1台污油泵(111-P-555)及其配套设施。自罐区来的混合油气首先进入油气分液罐进行油气分离,液态油分离到分液罐底部,经污油泵送入附近污油管线;顶部油气经鼓风机送入低压废气管网;当

    石油化工自动化 2021年2期2021-03-29

  • 空调分液器设计探究
    涉及一种空调及其分液器,针对空调分液器的设计,希望可以满足空调具体的应用要求。真正了解分液器的具体功能,能过认识到其对于空调的实际作用,这样才能够做好对应的设计,不过还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限制因素,其难免会影响到具体设计。所以,通过本文的设计研究,能够将空调分液器的设计讲述清楚。1 空调分液器设计背景技术在空调设计之中,不能缺少分液器这一重要部件,其直接关系到空调是否能够正常的使用。分液器是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设置在节流装置与蒸发器之间,用

    应用能源技术 2021年1期2021-02-07

  • 分液联箱内有机工质气液分离过程数值模拟及对比研究
    [3-4]基于“分液冷凝”强化换热的思路提出该结构,特点在于把平行流冷凝器联箱中的封闭隔板,更换为多孔结构的隔板,将联箱中的液相工质排走,提高工质进入下一管程的干度,减少工质与支管壁面的换热热阻,提高换热系数。同时通过对各管程支管数的优化,沿程逐渐减少管程的支管数,保持工质流速基本稳定,以实现换热均匀及减小压降。Chen等[5]结合家用空调系统,设计了空冷式分液冷凝器,换热面积是原冷凝器的73.1%,在获得相同制冷量和能效比的条件下,采用分液冷凝器的空调系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20年5期2020-09-26

  • 不同T 型微通道内弹状流相分离规律的实验研究
    考察了不同T 型分液结构对两相流的不均衡分流规律;结果证明气、液流速、入口流型以及通道尺寸是影响不均衡分流的重要因素;小尺度下顺流型T 型通道分流两相流主要依靠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的二次流,冲击T 型通道分流两相流主要依靠入流流体对壁面的惯性冲击;随着通道尺寸从小尺度变为微尺度,T 型微通道分流主要动力从重力及惯性力为主导转变为惯性力和表面力为主导作用,两相流流型的界面特征以及惯性力对相界面的作用直接影响两相流在T 型微通道内的分流规律[31-36]。ROYD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20年4期2020-09-15

  • 基于“论证”视角的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
    者设计了在高硼硅分液漏斗里进行实验的新方案,试图从认证的角度对钠与水反应进行进一步探究。一、实验改进的意图苏教版《化学1》专题二中安排了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见图1),将一小块钠直接放入水中,然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虽然简单,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实验气体的产生不易被肉眼观察到,也没有对产生的气体进行验证[1]。经过查阅文献,很多教师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多数都是从定性角度仪器的改造、实验操作的难易、气体的检验等方面进行,并没有对实验现象进行论证。学生对此内容的学

    名师在线 2020年23期2020-09-01

  • BDV冷态泄放工况下火炬系统低温动态模拟
    括火炬管汇、火炬分液罐和放空臂。火炬系统的设计低温通常由BDV冷态泄放工况决定,常规设计以BDV泄放时出口流体最低温度作为火炬系统最低操作温度。由于忽略了泄放流体与管材和环境的换热影响,以此方法确定的火炬系统最低设计低温偏于保守。通过动态模拟技术理论上可以提高火炬系统的最低设计温度。Aspen HYSYS中的Dynamic模块作为石化行业最常用的动态模拟工具软件,可以动态模拟流动介质与管道和设备的温度传递和各个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有利于对火炬系统设计低温

    盐科学与化工 2020年4期2020-04-27

  • 分液板式冷凝器的热力性能评价
    峰[9]等提出“分液冷凝”强化传热思想,在冷凝过程将冷凝液及时排走,使气体充分与壁面接触,维持不稳定珠状和薄液膜凝结形态,且提高了干度,获得较高的传热系数;且实际运行中冷凝管内避免了复杂的两相流动,有效降低气液两相的流动阻力;通过合理的流量分配,使全程能够基本维持蒸汽流速不变,避免因流速下降而造成的换热性能下降.“分液冷凝”强化传热已在管翅式冷凝器中实现,Hua等[10]采用逐程计算方法,得到热力性能较优的分液管翅冷凝器. 钟天明等[11]在制冷剂质量流速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9年5期2019-10-19

  • 金矿石中高含量金元素测定方法研究
    素;浸取;吸附;分液测定地质样品金矿石中的高含量金元素,采用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火试金重量法,一种为氢醌滴定容量法,这些方法实验流程长、操作复杂、化学试剂配置量大、测定过程繁琐干扰相多且对分析测试人员的工作经验要求较高。本文综合样品处理的前期方法,对样品处理过程中的条件进行优化,考虑到海绵的吸附效率及原子吸收测定线性范围等因素采用分液法和多次吸附法对高含量金的测定进行了研究。1材料与方法1.1主要仪器与试剂托盘天平:精确值0.01g:型号:分析天平(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4期2019-09-10

  • 平行流蒸发器客车空调及其分液方式
    用平行流蒸发器时分液不均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当制冷剂分配不均时,蒸发器内部分制冷剂会过早地达到过热状态,降低了换热器换热面积利用率;而部分制冷剂则在出口状态下仍未达到过热状态,使制冷系统的制冷能力受到明显的损失.Lalot等[8]研究发现:以R134a作为制冷剂时,流量分配不均匀会使机组性能削弱29%~39%;以R22为制冷剂时,流量分配不均匀会使机组性能削弱50% 左右.Kim等[9]提出对于多流路蒸发器,可以通过采用一个主阀和多个平衡阀单独控制各支路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9年2期2019-03-06

  • 火炬分液罐设计计算研究
    雨。因此增加火炬分液罐有利于火炬系统管网运行,保证火炬安全。同时便于对火炬系统的凝液回收处理[1]。1 火炬分液罐的工作原理及分类1.1 火炬分液罐的工作原理气液两相分离根据分离动力差异可分为重力分离、惯性分离与旋流分离。火炬分液罐的工作原理是运用气液两相密度差实现两相的重力分离,即液滴所受重力大于其所受的浮力时,液滴向下运动,液滴被气相带出罐体前到达火炬分液罐底部,实现分离。1.2 火炬分液罐类型图1 卧式罐示意图(1)卧式罐(图1):卧式罐筒体水平放置

    山东化工 2018年13期2018-07-20

  • 榆林天然气处理厂闪蒸分液罐工艺改造及效果评价
    天然气处理厂闪蒸分液罐是全厂低压放空系统的核心设备,不仅负责集配气单元自用天然气、天然气净化单元丙烷制冷系统丙烷和凝析油稳定装置闪蒸出的轻烃化合物的泄压放空,还要对集配气单元压力容器和天然气净化单元设备排污缓冲闪蒸。上游来源介质复杂多样,涉及气、液两态,经闪蒸分液罐后燃气成分去低压放空火炬燃烧,含醇烃油则排至污水池进行回收处理(见图1)。图1 榆林处理厂闪蒸分液罐流程示意图由此可见,闪蒸分液罐一方面释放了压力系统的能量,防止设备管线超压;另一方面又能高效闪

    石油化工应用 2018年5期2018-06-15

  • 分液时有机相层和水相层的区分
    解答如何简单区分分液时有机相层和水相层的一道实验设计题,在课堂向学生实验演示求证时发现液液界面存在弯曲的现象,引起教师的关注和研究。应用表面张力等原理并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分析解答该疑难问题,并介绍了对理化学科知识趋于综合而又各有侧重的认识。关键词: 高中化学;分液;分离有机相;表面张力;弯曲界面文章编号: 10056629(2018)3009102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基于化学学科视角建构化学核心素养,可从化学研究方法等方面分析,而

    化学教学 2018年3期2018-04-28

  • 浅谈如何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
    方法》中涉及萃取分液这两个基本实验操作,课本先介绍了萃取及分液两个概念,即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叫萃取。将萃取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叫做分液。然后课本以《从碘水中提取碘》这个实验为例,详细讲解并图文演示了萃取及分液这两个实验的基本操作。但若完全按照课本的顺序先讲萃取再讲分液,这样讲下来就教学效果而言不是很理想,主要表现为学生很容易混淆萃取及分液这两个操作,例如在《从海

    考试周刊 2017年37期2017-12-27

  • “水火相容” ——白磷在水中燃烧的新设计
    此为出发点,利用分液漏斗、锥形瓶、输液管、输液瓶等改进了白磷在水中燃烧的实验设计,改进后的实验绿色环保,便于学生观察白磷在水下持续燃烧这个神奇的现象,帮助他们深刻理解燃烧的条件。白磷;持续燃烧;水火相容;二氧化锰丸;注射器;输液管;输液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任何其他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好演示实验尤其重要。一个设计合理的成功的演示实验,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化学概念,

    化学教与学 2017年9期2017-09-16

  • 铜与稀硝酸反应实验的探究
    单孔橡皮塞、直型分液漏斗、铁架台、漏斗、注射器、药匙。药品:稀硝酸、铜丝圈、亚硝酸钠晶体、5%NaOH溶液。2.实验的反应原理及改进装置(1)主要反应原理: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2NO+O2=2NO2(2)装置,图2在此装置中,U形管右端能收集到无色气体,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直型分液漏斗中看到明显的红棕色。有助于学生对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物的判断。但是,通过实验发现,在此装置中,铜与稀硝酸反应收集NO气体缓慢,从反应开始

    教育界·中旬 2017年7期2017-08-19

  • 微通道分流弹状流的界面过程及压力演变规律
    ,模拟气液界面在分液口的界面运动;获得轴向及壁面静压、动压的演变规律。通过模拟可知微通道分流弹状流的关键是气弹在分液口的类活塞运动;同时由于界面拉普拉斯压力差的存在,弹状流压降具有不连续性;且此不连续压力随气弹在分液口的类活塞运动具有周期波动性。而弹状流液桥部分的局部压降是影响总压降的关键;近气弹头部的液相区压降显著,近气弹尾部的液相区域由于液速降低其压降明显衰弱;此为弹状流有别于其他两相流流型的压降特点。弹状流;分液;局部压力;CFD;模拟引 言弹状流是

    化工学报 2017年8期2017-08-09

  • 突破有机物制备实验
    粗产品。(9)用分液漏斗(如图2)可分离有机层与水层,分液完成后,取出有机层的操作是____。(10)下列关于分液漏斗的使用叙述正确的是____。A.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要检漏,只要分液漏斗的活塞处不漏水即可使用图2 C.萃取振荡操作应如图3所示D.放出液体时,需将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11)将乙酸正丁酯粗产品用如下的操作进行精制:①水洗;②蒸馏;③用无水MgSO4干燥;④用10%碳酸钠溶液洗涤。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填字母)。A.

    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数学) 2017年4期2017-07-05

  • 《萃取》教学设计潘佳绚
    方法和原理,引入分液的操作和原理,既揭示研究课题,复习旧知,又为下一环节创设情景,留下伏笔;第二个环节,利用“中药泡酒”的实例,引入固-液萃取,由此引出液-液萃取的原理。第三个环节将理论付诸实践,以提取碘水中的碘为任务驱动,教师提供仪器和药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形成实验方案,通过小组协作完成实验。最后,讨论总结出萃取剂选择的原则。整个过程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感悟和提升,培养合作精神和反思意识。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初步学会使用分液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3期2017-06-29

  • 干式壳管式蒸发器内新型分液器的数值模拟
    管式蒸发器内新型分液器的数值模拟孙文卿 屈静 鹿世化(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 210016)干式壳管式蒸发器内各管间制冷剂的流量分配不均会带来蒸发器换热效果的下降。本文通过CFD商用软件对干式壳管式蒸发器内流量分配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分液器,用于平衡各管间的流量分配情况。数值模拟与可视化实验的流场信息对比,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搭建了实验台,设计并制造了锥形分液器,将分液器安装于冷水机组上进行了整机性能的多个工况实测实验,结果表明:加装分液

    制冷学报 2017年3期2017-06-23

  • 制氢装置分液罐入孔泄漏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714)制氢装置分液罐入孔泄漏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黄国栋,孙 博,费恩柱,冯国亮(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黑龙江大庆163714)某炼油厂制氢装置第一分液罐入孔发生了泄漏事故,文中分析了泄漏原因为装置短期内操作温度骤变,使入孔的紧固螺栓失去紧固力,而发生了泄漏;垫片安装质量不合格,造成垫片密封失效。分别从工艺和设备方面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了装置的稳定运行。分液罐;入孔;泄漏;处理措施2015年12月29 日某炼油厂制氢装置发生了一起由操作波动引起装置设备泄

    炼油与化工 2017年1期2017-03-15

  • 萃取教学设计
    该教案通过展示了分液漏斗的使用,使学生能够直观了解操作步骤,通过问题探究和实验探究学习新知识,使学生能够将新旧知识很好地联系起来,通过实验观察更深入理解萃取的定义与萃取剂的选择。【关键词】 萃取;分液【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2一、教材分析本课时选自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中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萃取是学生进入高一年级新接触的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2期2016-10-31

  • 《萃取和分液》教学设计
    能:初步学会使用分液和萃取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2、过程与方法:从具体案例中感受萃取和分液的实际应用价值,理解并掌握分液和萃取的原理和操作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分离和提纯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观察、思维、独立操作等能力。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萃取和分液的操作方法难点:萃取的原理、萃取剂的选择四、教法学法分析教法:实验演示法、情境创设法等学法:小组讨论法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 播放一段视频“夏威夷檀香精油萃取过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2期2016-10-31

  • 干式真空泵分液罐排液操作研究
    林松干式真空泵分液罐排液操作研究赵大伟,任林松(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 洗涤剂化工厂, 辽宁 抚顺 113001)从本质安全的角度出发,探讨改进干式真空泵分液罐排液操作,是防止干式真空泵进入液体而造成联锁停车和损坏机械部件的重要课题。研究表明,根据现场管线布局测量数据,通过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推算,利用原蒸汽喷射泵的0#分液罐可以实现干式真空泵分液罐排液操作由间歇排液操作更改为连续排液操作。最后,编写了干式真空泵分液罐连续排液的实施过程,同时,列举了机械抽真

    当代化工 2016年9期2016-10-28

  • 氨的喷泉实验优化
    铁架台,锥形瓶,分液漏斗,酚酞试液,氢氧化钠固体,浓氨水。二、实验过程1.前期准备将两根玻璃导管用橡皮管连接,止水夹夹在长玻璃导管上靠近橡皮塞的一端,稍长的一根玻璃导管插入三孔橡皮塞,管口稍露出橡皮塞。另一个孔中插入已吸足水的胶头滴管,第三个孔接分液漏斗装置,大烧杯装满水,并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待用。如图1所示。2.具体操作将干燥的圆底烧瓶放在三脚架上,向分液漏斗内滴加3ml至4ml浓氨水,再往锥形瓶内加4g至5g氢氧化钠固体,打开分液漏斗,让浓氨水慢慢流下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16年10期2016-05-30

  • 分液漏斗改进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实验
    100 ml)、分液漏斗(60 ml)、注射器(50 ml)、玻璃导管、橡胶管、单孔橡皮塞、止水夹。实验药品:铜丝(长约20 cm)、稀硝酸(浓度小于1︰1的体积比)。2实验步骤(1)在100 ml烧杯中注入50 ml蒸馏水(液面高度以能浸没分液漏斗末端为限)。图1实验装置图关闭分液漏斗的玻璃活塞,在分液漏斗中注满稀硝酸,塞上连有注射器的单孔橡皮塞,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用止水夹夹紧导管上的橡胶管,然后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活塞(如图1所示)。(2)在橡胶管与玻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5年3期2016-04-21

  • 钠与水反应实验方案的创新设计
    250 mL)、分液漏斗(100 mL以上)、带导气管的双孔塞、导气管、橡胶管、尖嘴管、止水夹、铁架台(带夹子、铁圈)、酒精灯、小烧杯药品:钠、蒸馏水、煤油、酚酞溶液2.实验装置图1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3.实验步骤(1)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导气管上的止水夹,并将导气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用酒精灯加热烧瓶,如果导气管有气泡产生,移去酒精灯,导气管有回流液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2)向烧瓶中加入煤油(约为烧瓶颈部体积),放入金属钠(约绿

    中学化学 2015年7期2015-12-25

  • 甲烷的取代反应实验改进
    生成甲烷,用球型分液漏斗[1],排水法收集甲烷(图 1 中 A),倒置分液漏斗。换一个玻璃塞,在玻璃塞上放置少量的高锰酸钾固体,重新塞上。在分液漏斗的玻璃管中,加入少量的浓盐酸。打开活塞,浓盐酸滴入,与高锰酸钾反应,制得氯气。这样就得到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图1中B),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实验过程中氯气的污染。图1 甲烷和氯气反应的装置示意图二、实验仪器与试剂:球型分液漏斗若干只、蒸发皿、硬质试管、酒精灯;无水醋酸钠、碱石灰、高锰酸钾、浓盐酸(约12 mol/

    化学教与学 2015年5期2015-10-09

  • 多管程布置微通道分液冷凝器的热力性能
    多管程布置微通道分液冷凝器的热力性能钟天明陈颖郑文贤乐文璞罗向龙杨庆成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广州510006)分液式微通道冷凝器(LSMC)是一种新型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并实验验证了不同管程布置方案LSMC的管内换热系数和压力降,并采用惩罚因子(PF)对其综合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管程数(NP)和每管程换热管数(TNPP)对平行流冷凝器的热力性能都有明显影响。在完全分液效果下,优化的4、5管程LSMC的换热系数分别比3管程LSM

    制冷学报 2015年5期2015-09-01

  • 无污染氯气制备贮存装置
    入饱和食盐水,在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浓盐酸。(3)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1,让浓盐酸滴入大试管内的KMnO4固体上,反应立即产生大量的氯气,氯气从大试管的导管口逸出后被贮存在玻璃钟罩内(注:随着氯气体积的增加,玻璃钟罩会逐渐上浮)。(4)当需要使用氯气做实验时,可打开活塞2,氯气从此处的导管口放出进入承接器中。注:随着氯气体积的减少,玻璃钟罩会逐渐下沉。3.仪器特点本设计提供了一种氯气的制取和贮存装置。采用该装置,可在同一密闭体系内同时进行氯气的制备和贮存,能有

    中学化学 2015年5期2015-07-13

  • P507萃取分离钴、镍离子的实验研究
    PHS-2F),分液漏斗.实验所用药品与试剂列于表1.表1 实验主要药品及试剂2.2 实验步骤2.2.1 皂化有机相分别量取20%的萃取液(Vp507:V磺化煤油=1:4)20.00mL置于编号为1、2的两只分液漏斗中,各加入10mL蒸馏水轻轻摇动,以洗涤萃取液中残留的酸液,静置2min,分液,保留有机相(如用新萃取液可省略此步骤),再分别加入3.0mL 1.0mol/L的进行皂化处理,振荡20min,静置,待分层完全后(约30分钟),分液,保留上层有机相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21期2015-05-22

  • 挥发酚监测方法改进的探讨
    测工作中,发现用分液漏斗萃取时不太方便,且洗涤麻烦;萃取时为了防止漏液,会在分液漏斗的旋栓涂抹凡士林或H3PO4,这两种试剂对挥发酚的测试都有影响,用凡士林空白值偏高;用H3PO4会影响溶液的pH值,导致显色效果不好,且由于溶入的H3PO4不是定值,也无规律,给结果带来较大误差。选择合适的萃取容器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实验对比分析,把分液漏斗换成500 ml(或250 ml)的磨口锥形瓶,并不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还避免了用分液漏斗的许多缺点。有文献讨

    地下水 2014年6期2014-12-15

  • 富气压缩机故障分析与处理
    程中,该机组级间分液罐罐体振动加大,并出现间歇性尖鸣声,对压缩机级间分液罐进行振动监测,级间分液罐示意图如图6所示,级间分液罐水平方向和分液罐排出管弯头处振动值较大,速度均方根值达2.51mm/s,且现场出现明显的振动噪声,从各测点的频谱图上看,主要频率成分为机组的激发频率118Hz及其倍频,在2X、3X频率附近伴有差频为12Hz的边带,怀疑级间分液罐进气介质状态发生变化,对分液罐内部构件受到较大的冲击,内部格栅板可能变形或开焊。图5 压缩机高压端测点波形

    中国设备工程 2014年8期2014-12-08

  • 离心萃取机在铼回收中的运行研究*
    场生产料液进行和分液漏斗萃取对比系列试验,现场生产料液化学组成见表1。通过分别使用离心萃取机和分液漏斗对现场生产料液进行萃铼试验结果的分析,进一步分析离心萃取机的萃取性能及工艺控制条件。其试验内容如下:试验一:料液固定,通过调节有机相用量,达到调节相比的目的。即料液固定,分别进行相比为1∶1和1∶2的条件试验,通过对比试验结果,分析两种设备的萃取性能差异。试验二:有机相用量固定,通过调节料液用量,达到调节相比的目的。即有机相固定,分别进行相比为1∶1和1∶

    铜业工程 2014年1期2014-01-01

  • “铜与浓硝酸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
    在苏教版教材是用分液漏斗加硝酸,不会有气体溢出,生成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尾气处理,但在反应过程中无法做到使实验即时停止。 这些设计既不利于学生近距离观察,在实验过程中又总有一定量的氮氧化物排入空气,学生忌惮于它们的毒性,会产生畏惧感,从而导致教材上演示实验的教学功能被削弱。 如何既能让学生看得清楚明白,又能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这就要求在实验装置上进行大胆的改进。二、设计原理铜与浓硝酸的反应要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容器中进行,才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散

    化学教与学 2013年10期2013-12-28

  • 靖边气田集气站放空系统运行分析
    计初期安装的放空分液罐对放空天然气进行初步气液分离,然后进入火炬进行燃烧处理,以实现天然气放空作业。集气站内放空作业有以下3种情况:①实际生产过程中,当集气站设备运行压力高于安全阀设置压力时,安全阀将自动开启进行泄压;②冬季生产过程中,采气管线出现水合物冻堵,此时采取放空措施进行解除冻堵;③为将部分产水气井井筒内积液带出,通过站内放空增大差压将积液带出以确保气井正常生产。集气站生产流程见图1。集气站内放空分液罐容积为1.35m3,主要由筒体、入口导流栅板、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3年3期2013-09-23

  • 热采产出液处理技术新方案
    流程中增加了1台分液罐,而且在控制系统中新增了一些控制点,消除了大量氮气对燃气锅炉和火炬的影响,解决了放喷产出物处理难题,保障了平台作业的安全,同时环境影响也降低。稠油热采 产出液处理 工艺优化 分液罐 安全1 开采现状2009 年 底 , 中 国 海 上 已 发 现 原 油 地 质 储 量47× 108m3, 其 中 稠 油 达 到 32.9× 108m3。 目 前 渤 海油田地下原油黏度大于 400mPa·s的稠油探明地质储 量 达 2.3×108m3

    石油石化节能 2013年12期2013-05-08

  • 集气站放空系统改造可行性分析
    计初期安装的放空分液罐对放空天然气进行初步气液分离,然后进入火炬进行燃烧处理,以实现天然气放空作业。集气站内放空作业有以下三种情况:实际生产过程中,当集气站设备出现超压,系统压力高于安全阀设置压力时,设备或管线上的安全阀将自动开启进行泄压;冬季生产过程中,由于气井压力高、环境温度低,采气管线极易出现水合物冻堵现象,此时采取放空作业降低采气管线内压力以解除冻堵;另外,部分气井随着生产周期的延长,气井能力降低,难以将井筒内积液带出,通过站内放空带液确保气井正常

    石油化工应用 2012年12期2012-09-05

  • “萃取”教学设计
    过多地关注萃取和分液操作的规范和训练,而萃取与分液原理多为灌输式讲解,教学内容单薄而枯燥,学生主动参与少,课堂缺少生机与活力。萃取原理主要依据是物质溶解度、密度、沸点的差异,学生在初中就具备了相关的知识背景。如何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挖掘学科知识内涵和学生的智慧潜能,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有所创新、有所突破,笔者在新一轮课程教学实践中作了如下尝试。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初步学会使用分液和萃取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过程与方法]

    化学教学 2009年3期2009-05-12

  • 教你检验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 本装置由分液漏斗、试管、导气管三部分组成,分液漏斗通常用于盛装液体,因此可以用“液封”的方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答案:加紧止水夹a,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较多的水后,开启分液漏斗活塞,使液面浸过漏斗下端管口,过一会儿,分液漏斗中液面不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变型2】根据右图及描述,回答有关问题。(1)关闭图A装置中的弹簧夹a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A装置是否漏气?判断理由:______。(2)关闭图B装置中的弹簧夹a后

    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 2008年8期2008-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