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壁
- 多排螺旋CT测量肠壁厚度对溃疡性结肠炎病情活动及预后的临床评估价值
层增厚,随后引起肠壁增厚。然而,传统的结肠镜检查仅限于根据肠黏膜表面形态变化来诊断和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缺乏观察黏膜层以下炎症深度的能力。因此,评估因炎症、水肿、萎缩或纤维化引起的肠壁厚度改变变得十分具有挑战性。近年来,多排螺旋CT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凭借其快速扫描和强大的三维后处理能力,可以清晰地显示肠壁、肠腔及周围病变情况,对UC 诊断展示出巨大优势[8-11]。研究发现,肠壁增厚可作为独立
海南医学 2023年20期2023-11-13
- 超声评估儿童克罗恩病活动度
和肠腔,难以评估肠壁全层及肠外情况,且无法到达狭窄肠腔近端。超声具有无创及实时动态等优势,可定位病变、评估肠壁炎症程度及监测疾病进展期并发症等[2-3]。本研究观察超声评估儿童CD活动度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24例经肠镜及病理学诊断的CD患儿,男13例、女11例,年龄1~16岁、中位年龄9.7岁,其中1~3岁2例、3~6岁2例、>6岁20例;病程1~15月、中位病程2.38个月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3年7期2023-07-30
- 高分辨T2WI联合DWI鉴别肠壁内外直肠腺癌价值研究
远处转移的局限于肠壁内的T1和T2期直肠癌可直接采用直肠癌根治术,而突破肠壁的T3和T4期肿瘤术前应采取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再行根治性手术切除。肠壁内外直肠癌的治疗决策和预后均存在差异,而术前鉴别诊断主要依赖MRI检查,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可反映活体组织中水分子的随机运动,细胞间水分子的随机运动是否受限反映了组织结构的特性,其被广泛应用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2年6期2022-12-05
- MSCT 对克罗恩病及其肠道并发症的诊断价值
病变部位及范围、肠壁厚度、强化方式、有无淋巴结肿大、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肠系膜血管增多增粗等肠管外表现,以及有无肠瘘、肠腔狭窄及肠梗阻、腹腔脓肿等肠道并发症。2 结果2.1 发病部位 35 例中,位于小肠23 例(65.7%),其中仅累及回肠和/或回盲部22 例(62.9%);同时累及小肠和结直肠10 例(28.6%),其中1 例累及上消化道;仅累及结直肠2 例(5.7%)。2.2 肠壁增厚及强化方式 35 例肠壁均不同程度增厚,病变处肠壁多表现为多节段性增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2年6期2022-11-28
- CT小肠造影在鉴别克罗恩病活动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理,充分显示患者肠壁、肠腔病变及肠外并发症。1.3.3 图像分析 图像均由2名从事腹部影像诊断的高年资医师采用盲法审阅,依次分析肠壁厚度、动脉期肠壁强化CT值、门脉期肠壁强化CT值,以及肠管狭窄、肠系膜直小血管增多、增粗(梳齿征)、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肠系膜增大淋巴结数量、最大淋巴结短径及肠道外并发症(包括瘘管窦道、脓肿)情况。肠壁厚度和门脉期肠壁强化CT值选择较严重肠段进行3次测量,计算其平均值。1.4CDAI评分方法[4]CDAI评分量表见表1。以CD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2年9期2022-10-11
- 急性肠系膜血管梗死中多排CT征象与肠梗死病变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分析
分析以下征象:①肠壁增强:增强扫描时与邻近正常肠管壁相比,出现低密度或高密度改变;②肠壁增厚:小肠壁厚度>3 mm,结肠壁厚度>5 mm;③肠管扩张:小肠横径>3 cm,结肠管横径>6 cm;④积粪征:小肠肠管内有粪便出现;⑤部分性肠壁积气:小肠肠壁内有气体出现;⑥肠系膜充血水肿;⑦肠壁变薄:肠管壁厚度<1 mm;⑧腹腔积液;⑨气腹、肠系膜血管、门静脉、静脉积气。1.3 观察指标分析动脉性、静脉性肠梗死的预后情况及CT征象分布情况,分析经治疗后存活患者与死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9期2022-10-11
- 磁共振T2-mapping定量成像评估兔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小肠肠壁损伤的实验研究
缺血,并判断缺血肠壁受累程度的检查技术,以便用于临床治疗方法的优选及术前评估。MRI 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式,结合了解剖成像和功能定量成像的优点,能够更加准确地显示缺血肠壁的形态以及功能改变[7]。MRI定量技术的发展为肠道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无创检查方法,使检查结果更加直观化[8-9]。T2-mapping 是一种基于快速自旋回波(fast spin echo, FSE)序列的多回波定量技术[10-11],它的成像原理是指一次射频脉冲激发后采集多个回波,
磁共振成像 2022年9期2022-10-08
- 超声检查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决策的意义探讨
)判断依据: ①肠壁增厚:肠壁厚度≥2. 7 mm[5]; ②肠 壁 变 薄:肠 壁 厚 度≤1 mm[5]; ③肠壁积气:肠壁内有点状或簇状气体强回声; ④肠壁血供评估:使用线阵探头,速度量程设置为8.6 cm/s,如血流信号>9 个血流信号/cm2,定义为血流信号丰富;如未探及血流信号,则将速度量程降低至2.9 cm/s,如仍未探及血流信号,则定义为血流信号消失[3]; ⑤门脉积气:门脉主干及分支管腔内点状或线状分布强回声; ⑥肠管蠕动:动态观察1 m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22年4期2022-07-16
- 原发性小肠淋巴瘤(Ⅱ):与炎性肠病及小肠肿瘤的CT 鉴别诊断
CT 表现为:①肠壁对称性、节段性或弥漫性增厚,病变肠段通常较长,可多段发生,以回肠远段多见。虽有肠壁增厚,但肠腔狭窄不明显,部分病人小肠壁扩张,甚至呈动脉瘤样扩张(主要是由于肿瘤取代了肠壁的固有肌层并破坏了其间的植物神经丛[1])。②可表现为单发或多发息肉状或结节状肠壁肿块,向腔内或腔外生长,可出现溃疡,穿孔。③肿瘤浸润肠系膜,表现为系膜增厚、脂肪浑浊及密度增高,常伴有肠系膜、腹膜后淋巴结明显增大。④CT 平扫显示肿块和肿大的淋巴结密度较均匀,增强扫描呈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2年3期2022-06-08
- 腹部超声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情评估的价值
集腹部超声征象:肠壁积气、肠壁增厚(超过2.5mm)及肠管扩张情况。1.2.2 腹部X线检查采用岛津MUX-200D型移动X线检查仪,拍摄腹部标准正侧位片。记录肠壁积气、肠壁增厚及肠管扩张情况。1.3 统计分析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所有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分布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轻症NEC组与重症NEC组的腹部超声
智慧健康 2022年31期2022-02-21
- CT小肠造影诊断回肠胃粘膜异位1例
内第6组小肠局部肠壁增厚,肠腔狭窄,增强后呈渐进性强化,局部见小片状无强化区,平扫CT值约39HU,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CT值分别约51HU、74HU、82HU,周围脂肪间隙清晰,未见异常增生血管及淋巴结影(如图1-4)。CT诊断:考虑炎性病变可能大。图1-4 分别为CT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第6组小肠局部肠壁增厚(红色箭头),增强后呈渐进性强化,局部见小片状无强化区(白色箭头),周围脂肪间隙清晰,未见异常增生的血管及淋巴结。图5 中倍放大(HE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7期2021-11-02
- C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的临床价值
发病部位;(3)肠壁增厚判定标准:肠壁厚度充盈在4 mm以上。对活动期与缓解期肠壁厚度进行测定和对照;(4)肠道增厚类型包括以下四种:多层状肠道,且层数大于3为A型;双层肠壁,黏膜层强化,黏膜下层呈低密度为B型;双层状肠壁,无强化黏膜表现为C型;肠壁均匀强化,无分层为D型。1.4 统计学方法2 结果2.1 CT小肠造影检查结果分析经CT小肠造影检查,77例得到确诊,诊断符合率为96.25%,见表1。表1 CT小肠造影检查结果分析2.2 发病部位分析从发病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3期2021-08-07
-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判断小肠梗阻是否肠壁缺血对于临床早诊断、早治疗有重要意义。目前,CT是诊断绞窄性肠梗阻的重要检查方法,既往学者对绞窄性肠梗阻中肠壁形态、密度、增强方式及肠系膜改变等CT征象有较多报道[1-8],其中肠壁增厚分层是较常见的CT征象,但是缺乏定量研究,本文回顾性分析47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对增厚分层的肠壁行定量分析,以探讨对小肠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2015年2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小肠梗阻患者47例,纳入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4期2021-07-28
-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
缺损(图1b)。肠壁增厚、强化程度减低或无明显强化19例,其中肠腔内可见气液平面7例(图1c~d)。肠壁变薄5例,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3例(图1h~j),腹水征象7例。3 讨论3.1 病因病理肠系膜上动脉约平第一腰椎高度,从腹主动脉前壁呈锐角发出,几乎与腹主动脉平行走形,且口径粗大,血液中栓子易进入,在血管分叉处或狭窄处形成栓塞[1]。肠系膜上动脉主要分支包括胰十二指肠下动脉、空肠动脉、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中结肠动脉,多数栓子发生于中结肠动脉起始部,亦
医疗装备 2021年8期2021-05-13
- 16 排CT 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作用探讨
清河)0 引言肠壁缺血性病变是指肠道血供不足下的异常代谢性疾病,属于常见的一类综合征,其临床发病后具有缺乏血流灌注的重要特点,也会发现血液回流受阻后肠壁缺血性坏死[1]。肠壁缺血性病变发病因素较多,症状表现就是腹痛,临床极易与其他急腹症混淆而被误诊[2]。研究发现多数肠壁缺血性病变以结肠脾曲位中心,呈节段性发生。如何有效提高肠壁缺血性病变诊断水平是临床研究的重点项目之一。目前,我国临床上对于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手段主要有B 超、CT扫描、病理检查、血管造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6期2021-03-28
-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月,PIL A.肠壁增厚,呈“晕圈”征样(箭),伴大量腹腔积液; B.3个月后复查,部分肠壁稍厚(箭),少量腹腔积液 图2 患儿男,11个月,PIL,增厚肠壁可见无回声区(箭) 图3 患儿女,3岁,PIL,增厚肠系膜上无回声区内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Philips iU EIite(线阵探头,频率5~12 MHz)、Philips EPIQ7C(线阵探头,频率3~12 MHz)超声诊断仪,以适当速度量程(0.5 cm/s)、适当壁滤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0年3期2020-04-02
- 超声在儿童炎症性肠病中的诊断价值
性改变;观察各段肠壁厚度、层次、形态和周围结构变化。分别测量各段肠壁厚度:①以左侧髂骨水平以下,取病变部位前、后壁肠壁测量乙状结肠厚度;②于肝下缘测量结肠右曲肠壁厚度;③以回盲部为标志,向近段4 cm以内肠壁测量末端回肠肠壁厚度;④于下腹部测量回肠肠壁厚度;⑤于左上腹测量空肠肠壁厚度。每段肠壁厚度均测量5次,取平均值。所有操作人员均经统一培训。三、统计学处理结 果病例组15 例炎症性肠病患儿肠壁均有增厚,12 例末端回肠部位增厚,4例空、回肠增厚,8例回盲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0年2期2020-03-08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超声及X线诊断研究现状
发病机制:(1)肠壁炎症和缺氧损伤。肠壁炎症时,组织释放的血小板活化因子、α肿瘤坏死因子以及前列腺素等细胞因子会加重炎症反应,从而导致NEC的发生[7]。对于早产儿,其体内免疫功能比较差、肠蠕动较差,这将会直接导致食物在肠内停留时间长,滋生细菌的生长,导致肠壁黏膜损伤,诱发NEC。(2)缺氧和再灌注损伤。缺氧性损害可直接或间接导致肠壁缺血性损害,从而引起肠道的血流显著减少。此外,当采用高渗配方奶的方式进行喂养或患儿患有败血症时,肠道血流同样也会降低,进而引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8期2020-02-16
- 床旁高频超声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诊断及手术决策中的价值
腹进行扫查,观察肠壁、肠系膜及有无腹腔积液等情况,然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肠壁血供情况。使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算确切概率,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超声特点NEC早期肠壁增厚,厚度>3mm,随着病情进展肠管壁出现不同程度坏死,肠壁间积气,超声表现为肠管壁间出现星点状强回声,后方无声影,不受体位变动、呼吸运动影响。肠壁间积气可随病情变化从肌层发展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9期2019-09-24
- 研究64排CT对肠壁缺血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及意义
48000)引言肠壁缺血性病变是常见的独立性疾病,通常由肠壁对应供血动脉供血量减少而导致肠壁缺血,进而引起病变。其病变可分为急性病变和慢性病变,但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并且易伴发各种并发症,因此临床诊断率不高,容易出现误诊、漏诊。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收治的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采用64排CT诊断,探究其临床诊断价值,具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基线资料在2015年8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中,选取2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影像学、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5期2019-07-24
- CT 鉴别克罗恩病活动度的价值
盲法进行阅片。从肠壁增厚、肠壁异常强化及特点、肠系膜淋巴结及血管改变,肠管周围炎症改变等方面观察肠管有无病变。诊断意见不一致时,协商后决定。其中肠壁增厚>3 mm 为肠壁增厚;肠壁浆膜面毛糙,肠系膜周围脂肪密度增高,或伴索条影为肠管周围炎[10-11]。所有数值均测量3次后取平均值。记录病变累及肠段数、病变肠壁厚度(以肠壁增厚最明显处为准)、肠壁及淋巴结相对强化值[ΔHu=测得肠壁及淋巴结(动)静脉期强化值-相应平扫值]、肠系膜淋巴结大小、肠系膜脂肪密度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5期2019-06-05
- 肠系膜CTA的影像学表现联合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对缺血性肠病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
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肠壁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并最终由此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1]。IBD的常见临床症状多为腹痛,伴有恶心、呕吐及便血等,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困难,预后常较差,且病死率较高[2]。因此,对于此病的发病原因及严重程度的诊断十分重要。目前,国内外对IBD报道较多的检查主要集中于内镜、CTA、介入造影[3-5]和实验室检查的D-二聚体、白细胞[6]等单方面,但对于利用IBD的CTA影像表现联合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研究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4期2019-05-28
- 16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作用探讨
224500)肠壁缺血性病变指的是患者肠道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代谢异常,是作为一类临床常见综合征。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特点是缺乏血流灌注,或血液在回流过程受阻导致肠壁发生缺血性坏死,该病的发生受多因素影响,其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腹部疼痛[1-2]。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在临床诊断中常易与其他多种急腹症相混淆,对于此类患者,如何有效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是临床诊治工作的重点[3]。临床上对于该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包括CT扫描、B型超声扫描等方法,影像学检查可通过对患者肠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1期2019-05-15
- 能谱CT 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疾病活动度评估的回归数学模型的研究
量:①末端回肠的肠壁厚度(测量三段,取平均值);②增厚肠壁平扫的CT 值;③增厚肠壁动脉期(arterial phase, AP)的CT 值,简称AP-CT value,测量方法为将视野放大,若肠壁呈分层改变,则将感兴趣区放在最内层的黏膜层,测量三次,取平均值;若肠壁未呈分层,表现为均匀一致强化,则将ROI 放置于肠壁上,同样测量三次,取平均值;④增厚肠壁动脉期的相对强化值(relative contrast enhancement, RCE),简称AP-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9年1期2019-05-06
- 64排CT扫描对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室 454550肠壁缺血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病变,多发于急腹症患者中,其发病因素主要与肠道血供不足、血液回流受阻等有关,该疾病可能使患者出现肠道运动功能障碍,若长时间缺血还可能出现缺血性坏死,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上常用B超、CT等技术对肠道病变进行诊断,但确诊率高低不一。本文主要探讨64排CT扫描对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具体内容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48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4期2019-02-28
- 64排CT在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54300)出现肠壁缺血的原因是相应供血动脉供血量减少,使得机体新陈代谢功能出现紊乱,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疾病,机体血流灌注减少且血液回流受到阻碍,具体表现为肠壁缺血性坏死、肠管正常运动出现障碍等[1],对患者身体造成较大影响,因此需要及时诊断,采取有效治疗。目前临床中应用于该疾病的主要诊断方法为CT、超声等,不同的诊断方法确诊率存在差异。本研究特针对肠壁缺血性病变采取64排CT诊断展开分析,具体内容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7年2月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6期2019-02-26
- 急性肠缺血早期影像学研究进展
症损伤甚至发展为肠壁坏死,是一种少见但危及生命的急腹症。其病因分为闭塞性和非闭塞性两种,其中闭塞性约占85%,主要由肠系膜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血栓、肠系膜静脉血栓等造成[1];非闭塞性约占15%,主要由心源性休克、败血症或某些药物(洋地黄)诱导造成[2]。在大多数情况下,AMI主要由肠系膜上动脉急性栓塞造成[3],其预后差,未经治疗的死亡率高达90%,手术治疗后死亡率下降至70%[4-5]。临床上,AMI需要与其他常见的急性腹痛病因鉴别,如阑尾炎、憩室炎、
医学综述 2019年11期2019-02-25
- 高频超声在腹型过敏性紫癜与细菌性肠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备。观察两组患者肠壁受累节段、肠壁厚度、结构层次、回声情况,病变肠管彩色血流频谱信号并测量其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PSV)及阻力指数(RI)。2 结果2.1两组消化道受累部位比较 A组40例患者中,包括单纯回肠末端受累在内的小肠受累者33例,回肠末段及回盲部同时受累者4例,结肠受累者3例。B组40例患者中,依次为6、16、18例。两组受累肠段构成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36.61,P2.2两组肠壁超声特点对比 (1)肠壁增厚程度: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肠壁增厚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3期2019-02-11
- 腹性紫癜所致肠壁改变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超声观察
对腹型紫癜患者的肠壁改变情况与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流参数变化情况进行探讨,以探究肠壁改变与SMA血流参数变化对本病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腹型紫癜患儿16例,其中男8例、女8例,年龄2~12岁,平均(5.3±1.4)岁;病程4~28d、平均(13.4±2.8)d,患儿均表现腹痛,另合并腹泻4例,皮疹9例,呕吐14例,便血7例。另选同时间段内,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16例作为对照组,对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期2019-01-21
- 超声诊断克罗恩病的研究进展
情况,但不能反应肠壁整体结构及肠外变化情况,且因其为侵入性检查,往往造成患者心理恐惧与排斥。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虽可观察肠道及肠外腹腔病变,却不宜反复检查和长时间动态观察[3]。超声具有简便、无辐射、可重复及无创等特点,可根据需要多次检查评估CD的严重程度、活动性及治疗效果,已在其诊治过程中得到广泛重视[4-6]。1 CD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5期2019-01-16
- 多层螺旋CT在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究多层螺旋CT在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60例疑似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病理检查结果确诊,入院时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记录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60例疑似肠壁缺血性病变中,血管狭窄60例,其中肠系膜下动脉狭窄37例,肠系膜上下动脉15例,腹主动脉狭窄8例;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中,血管狭窄58例,其中肠系下动脉下狭窄36例,肠系膜上下动脉14例,腹主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5期2019-01-14
-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伴积气1例
箭),肠腔积气,肠壁变薄; D.VR示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患者男,71岁,1天前无明显诱因突发上腹痛,阵发性加重,伴恶心呕吐,有排气,无排便;既往风湿性心脏病史10余年。查体:全腹压痛、弥漫性腹肌紧张。CT:肠系膜上动脉根部见条形稍高密度影(图1A),CT值56 HU,同层面腹主动脉CT值51 HU,肠系膜上动脉远端及分支管腔内广泛积气(图1B);动脉期增强扫描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内未见对比剂充填,肠系膜上动脉根部稍高密度影各期均未见明显强化(图1B、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8年11期2018-11-21
- 64层螺旋CT在华法林致自发性小肠壁内血肿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出现,如自发性小肠壁内血肿[1-2]。该病多发生于老年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干扰了华法林的代谢造成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从而导致自发性小肠壁内血肿,临床上易误诊为外科急腹症引发不必要的手术治疗,故早期准确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研究对8例华法林致自发性小肠壁内血肿的64层螺旋CT影像学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临床诊断能力,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5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经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检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1期2018-02-12
- CT鉴别粘连性小肠梗阻所致肠缺血和梗死的价值
死的价值。结果:肠壁积气、肠系膜浑浊、肠壁强化减低、肠系膜动脉和静脉强化减低出现的几率在梗死组显著高于缺血组(P<0.05),预测小肠梗死的比数比分别为 3.78、11.91、10.15、16.50、19.55。同时具备 4 个以上征象,预测梗死的阳性预测值达 83.3%(10/12)。结论:CT有助于鉴别粘连性小肠梗阻所致的肠缺血和梗死,肠系膜静脉强化减低为最有价值的CT表现。肠梗阻;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肠壁血运障碍是粘连性小肠梗阻(Adhesive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7年8期2017-12-07
- 直肠超声内镜在直肠阴道膈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中的应用
RVEM是否侵袭肠壁、侵袭层次的术前诊断与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的符合度。结果直肠超声内镜对RVEM是否侵袭肠壁、侵袭层次的术前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肠镜及盆腔MRI(P<0.05),与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符合度好。结论直肠超声内镜检查是诊断RVEM的可靠方法,可以在术前对RVEM患者是否伴有肠管受累以及受累程度进行准确诊断。直肠超声内镜;直肠阴道膈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浸润,随月经周期反复出血而引发疼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8期2017-09-03
- CEUS评估克罗恩病活动度的可行性
研究通过对病变段肠壁进行CEUS,探讨CEUS评估CD活动度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8月于我院住院并经肠镜、病理组织学及MR检查确诊为CD的患者39例,其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20~64岁,中位年龄40.5岁,病史1个月~12年。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年·广州)》[1]推荐的诊断标准,其中缓解期18例,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linical disease activity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7年5期2017-06-05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评估肠道克罗恩病及其活动性的临床价值
,测量及比较病变肠壁与正常肠壁的ADC值,计算DWI检出病变肠段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克罗恩活动指数(CDAI)为疾病活动性的参考标准,分析ADC值与CD活动性的关系,及ADC值与简易内镜评分(SES-CD)的相关性。结果:52例中CD活动期(CDAI≥150)30例,缓解期(CDAI肠疾病; 克罗恩病;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为青少年好发的慢性炎性消化道疾病,主要累及末端回肠及右半结肠。克罗恩病常反复发
放射学实践 2017年4期2017-05-11
- CT小肠造影在克罗恩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患者的病灶部位、肠壁厚度、肠外表现、强化以及并发症等特征。结果:CTE对CD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是80%(48/60),回肠受累CD患者50例(83.33%),最为常见的CTE变化是肠壁增厚与强化的患者有56例(93.33%),其次是肠壁分层54例(90.00%);CTE能够清楚显示CD患者的木梳征、淋巴结肿大、腹腔脓肿以及瘘管等肠周变化。结论:CD患者应用CTE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能够清楚显示患者的肠壁病变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有利于临床诊断及评估疾病活动度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3期2017-04-08
- MSCT对缺血性肠病的诊断价值
,MSCT表现为肠壁增厚19例(其中表现为可逆性缺血17例,表现为不可逆性缺血2例),肠壁变薄8例(均表现为不可逆性缺血),肠壁无明显增厚或变薄1例,肠壁增厚与变薄并存2例。在可逆性肠缺血患者中,肠壁出现分层强化呈“靶征”11例,肠壁强化正常或增加3例,肠腔扩张、积液10例;在不可逆性肠缺血患者中,强化减弱或无强化7例,肠腔扩张、积液2例。在30例患者中,肠系膜水肿、浑浊22例,4例合并腹水;肠壁和/或门脉积气9例。结论肠系膜动脉狭窄或闭塞易导致肠系膜不可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6期2017-01-06
- MSC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
,22/47)。肠壁厚度4~21 mm,平均(12.2±1.4)mm,呈“假憩室征”改变34.0%(16/47)。增强扫描3层强化、呈“靶征”改变36.2%(17/47),3层强化、浆膜层和黏膜层轻度强化、黏膜下层见脂肪沉积23.4%(11/47),2层强化、仅黏膜层强化19.1%(9/47),无分层改变、呈均匀一致强化21.3%(10/47),呈“梳样征”48.9%(23/47)。结论:MSCTE不仅可清晰显示肠壁、肠腔内外、腹部实质脏器及并发症等情况,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6年6期2016-12-08
- CT小肠造影在克罗恩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患者的病灶部位、肠壁厚度、肠外表现、强化以及并发症等特征。结果CTE对CD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是80%(48/60),回肠受累CD患者50例(83.33%),最为常见的CTE变化是肠壁增厚与强化的患者有56例(93.33%),其次是肠壁分层54例(90.00%);CTE能够清楚显示CD患者的木梳征、淋巴结肿大、腹腔脓肿以及瘘管等肠周变化。结论 CD患者应用CTE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能够清楚显示患者的肠壁病变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有利于临床诊断及评估疾病活动度,
中国疗养医学 2016年9期2016-07-18
- 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提示大肠肠壁增厚的临床意义
断层扫描提示大肠肠壁增厚的临床意义吴群英,李建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福建 福州 350009目的 研究腹部计算机断层CT提示大肠肠壁增厚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腹部CT提示大肠肠壁增厚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4年3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行腹部CT检查提示大肠肠壁增厚的136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在随后的1个月内均行肠镜检查且资料完整。结果 35例腹部CT提示大肠肠壁增厚并行肠镜检查提示为正常的患者中,肠壁增厚多位于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6年2期2016-06-01
- 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分析
究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50例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 对其实施64排CT诊断, 并将CT诊断的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经64排CT诊断, 其血管狭窄检出率、肠系膜下动脉狭窄检出率、肠系膜上下动脉狭窄检出率、腹主动脉狭窄检出率分别为96.00%、46.00%、28.00%、22.00%。结论 给予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64排CT诊断, 准确率较高, 具有安全、无创、及时的特点, 值得推广和应用。【关键词】 64排CT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5期2016-05-24
- 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与水肿肠壁厚度临床关系的研究
气灌肠整复与水肿肠壁厚度临床关系的研究江苏省常州市儿童医院小儿外科(常州213003) 梅 毅 李继红△张 静▲高 敏▲#目的:观察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与水肿肠壁厚度变化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肠套叠患儿82例,入选患儿均采用透视下检查,测量套叠外层肠壁厚度并记录,然后在透视引导下行空气灌肠整复,观察患儿整复成功率。结果:82例患儿镜超声测定65例水肿肠壁厚度12mm。82例患儿中,水肿肠壁12mm整复成功率为40.0%。结果: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与水肿肠壁
陕西医学杂志 2016年12期2016-04-04
- 枣核致老年人小肠穿孔的螺旋CT诊断
图1 枣核刺 入肠壁肠间隙可见低密度气体影11例CT平扫显示:小肠腔内可见一枚枣核与肠壁垂直,枣核的一侧尖锐端刺入肠壁,局部肠壁略向外侧突起,相应肠腔横径略增大,小肠壁增厚,相邻肠间隙内可见小泡状和/或裂隙状低密度气体影,周围局部脂肪组织模糊,可见条纹状密度增高影;并可见两侧腹脂线增粗,见图1。结合临床体征,诊断为小肠穿孔。经手术证实均为枣核致小肠穿孔,其中9例穿孔处位于空肠,2例位于回肠。图2 枣核周围肠腔内溶物多肠壁厚薄显示不清9例CT平扫亦显示:小肠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6年1期2016-03-24
- 能谱CT单能量小肠成像应用于克罗恩病临床评估的价值⋆
括病变肠管位置、肠壁厚度、肠管狭窄程度、肠管强化程度、肠壁周围表现(浆膜层、脂肪间隙、系膜血管)、淋巴结肿大及相关并发症;计算正常肠壁与病变肠管动、静脉期强化率△A%与△V%。所有患者行内镜(结肠镜或小肠镜)检查,2例患者行手术治疗,金标准为活检病理。结果(1)能谱CT单能量成像结合物质分离功能清晰显示病变肠管范围,病变肠段共132处,肠壁厚度3.1-26mm。病变累及空肠9例,回肠39例,回盲部42例,结直肠29例;25例显示肠壁水肿、增强同心圆样或分层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6期2016-02-05
- 专家答疑
“肝区弱回声”“肠壁增厚”会癌变吗吉林榆树读者马某来信说:我侄子体检时发现:⑴肝区可见直径1.7厘大小的弱回声,注:除外占位性病变。什么叫直径1.7厘米的弱回声?这是什么病?怎么治疗?“除外占位性病变”是什么意思?⑵直肠、乙结肠,肠壁增厚1.0厘米。注:建议取病理,除外恶变。取病理是怎么取?什么叫“除外恶变”?这两种病是否会发生癌变?答马某读者:超声波是一种影像检查手段,是利用声波的原理来进行检查。超声波和我们说话的声音是一个类型的,但它是一种高频声波,具
家庭医学 2015年12期2016-01-06
- 绞窄性肠梗阻的螺旋CT征象分析
气、积液28例,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3例,漩涡征9例,缆绳征17例,肠壁增厚22例,肠壁密度改变18例,肠壁异常强化9例,肠系膜模糊、积液8例,腹水12例。结论:多层螺旋CT能较好地显示绞窄性肠梗阻的征象,对绞窄性肠梗阻的术前诊断有重要价值。绞窄性肠梗阻;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绞窄性肠梗阻(SIO)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以往肠梗阻的诊断主要依靠传统X线检查,但对于SIO常缺乏特征性的征象,造成部分患者误诊、误治,而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对提高SIO的治愈率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33期2015-01-27
- Wnt诱导分泌蛋白-1与克罗恩病肠壁纤维化关系的临床研究
症,病变可以累及肠壁全层,肠壁增厚变硬,肠腔狭窄[1]。肠腔狭窄后容易出现肠梗阻,肠梗阻的大部分患者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而且手术后容易复发。肠壁纤维组织增生引起的肠壁纤维化是肠壁增厚变硬、肠腔狭窄的重要原因[2]。目前CD肠壁纤维化的发生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研究显示,TGF-β、TNF-α、CTGF、IGF-1和 ICAM-1等细胞递质在 CD 引起的肠壁纤维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最新研究表明,Wnt诱导分泌蛋白-1(WISP-1)与肺、心脏、肝脏等器官的纤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5期2014-11-30
- 先天性巨结肠肠壁组织中L1CAM的表达
07先天性巨结肠肠壁组织中L1CAM的表达曹振杰1),杜俊鹏1),杨婵婵2),孙雪花1),黄 华1),谷雅川1),陈 琦1)#1)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小儿外科 郑州 450052 2)郑州市中心医院外科 郑州 450007#通讯作者,男,1963年4月生,硕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小儿消化道畸形,E-mail:chen63qi@126.com先天性巨结肠;L1CAM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HD)肠壁组织中L1CAM的表达情况,从而分析L1CAM与HD的关系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4期2014-09-01
- 刍议通过急诊腹部C T诊断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
断AMI:①因为肠壁的缺血、肠蠕动的消失和肠壁渗出液体和血液会导致缺血肠断出现扩张和肠积液,大概56%~91%的AMI 都会出现这种表现。②对于AMI 来说,对常见的CT 表现就是肠壁的增厚,占有26%-96%的概率。肠壁的厚度是由唱腔扩张程度来决定的,当肠壁的厚度>3 mm时,认为是异常;在结肠挛缩状态时,肠壁的厚度>5 mm时为异常;在结肠扩张状态时,肠壁的厚度为3 mm时就可以认为是异常。SMV 引起的肠壁的增厚是由于肠壁的出血或者是其重复感染导致的
中外医疗 2014年2期2014-08-18
- 经皮肠壁穿刺活检诊断原发性肠淋巴瘤1例
10001)经皮肠壁穿刺活检诊断原发性肠淋巴瘤1例吕沐天(中国医科大学七年制,沈阳 110001)本文报告1例经皮肠壁穿刺活检诊断原发性肠淋巴瘤病例。淋巴瘤;活检;肠道;诊断原发性肠淋巴瘤为一种罕见疾病,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均缺乏特异性,确诊较困难。现将1例超声引导下经皮肠壁穿刺活检诊断原发性肠淋巴瘤病例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因右腹部疼痛1个月为主诉就诊。行结肠镜检查,镜下所见结肠肝曲狭窄性病变,黏膜充血、水肿、糜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19期2014-03-21
- 活动性与非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MRI表现对比分析
现进行研究,发现肠壁增厚程度、肠壁是否水肿、肠壁的强化程度及肠系膜纤维脂肪增生等有助于判断UC的活动性[4]。目前,有很多学者对MRI评估Crohn病活动性的可靠程度进行了研究[5-10]。笔者利用常规MRI结合DCE-MRI,对比分析活动性和非活动性UC患者的MRI表现,评价两者的差异。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10年8月至2011年5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行MRI检查并经内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UC患者共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19~6
磁共振成像 2013年2期2013-12-13
- 小肠Crohn病的多层螺旋CT征象分析及诊断价值
观察病变区分布、肠壁、肠腔形态结构,增强后肠壁及黏膜强化改变,肠周系膜、血管及淋巴结等CT 征象。2 结果2.1 肠壁异常增厚、肠腔狭窄 26 例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肠壁增厚,呈向心性增厚,肠腔节段性狭窄。平扫增厚肠壁密度欠均匀,边缘光整,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其中19 例患者病变区肠壁出现分层样环行强化,呈现“靶征”或“同心环征”,其中16 例异常强化的肠壁出现静脉期黏膜层异常强化(图1、2)。另有7 例仅表现为肠壁环行增厚,增强后强化均匀减低,无明显分层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7期2013-11-15
- 多层螺旋CT在急性肠扭转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肠绞窄,不能评估肠壁缺血坏死程度。多层螺旋CT检查在本病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判断肠绞窄、肠坏死发生情况,已成为评价急性肠扭转的基本影像学检查方法。本人收集经手术证实的急性肠扭转患者23例,分析这些病例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在诊断急性肠扭转中的观察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总结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搜集23例急性肠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1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3期2013-08-15
- CT增强扫描在急诊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静脉期扫描,发现肠壁水肿、增厚或怀疑有绞窄性肠梗阻的病人延时3 min再次扫描。全部病例均未口服肠道对比剂。1.3 CT诊断方法 平扫及增强图像分别经两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盲法阅片,在工作站上采用MPR多平面重建软件观察图像,并分别书写观察到的征象。然后由2名高年资医生根据影像征象一起对梗阻原因进行分析。2 结果2.1 CT平扫及增强扫描在显示是否存在梗阻及确定梗阻平面方面无差异,均达到100%,在显示肠壁强化异常,肠系膜血管闭塞,肠壁不规整增厚及肠壁肿块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10期2013-02-24
- 磁共振成像小肠造影在儿童克罗恩病中的应用
黏膜下层和肌层,肠壁分层状态可以反映炎性变化的特征及肠系膜淋巴结增生表现。图1克罗恩病。A~C.屏气脂肪抑制快速序列增强T1WI序列冠状位,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示肠壁节段性增厚,明显强化(箭),周围脂肪间隙模糊。D.屏气脂肪抑制快速序列增强T1WI序列横断面,增厚水肿的肠壁,肠腔狭窄,明显强化(箭)。E.DWI序列,增厚的肠壁因弥散受限,在DWI表现为高信号(箭)。F.DWI序列,多个肿大的淋巴结表现为高信号(箭)。小肠克罗恩病的MR小肠造影表现克罗恩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2年2期2012-11-09
- 急性肠系膜血管梗塞的CT诊断价值
征象2.2.1 肠壁增厚 本组5例结肠壁≥6 mm,6例小肠壁增厚≥4 mm,均见于SMV梗塞。2.2.2 肠腔扩张和积液 本组7例显示肠腔扩张。2.2.3 肠壁薄纸样改变 显示肠壁厚度<3 mm。2.2.4 肠系膜积液 肠系膜弥漫性密度增高。2.2.5 肠壁内积气 肠壁内呈弧形串珠样排列透亮影,多见于重患。2.2.6 腹腔积液 腹腔内少量到中量腹水。3 讨论3.1 肠道血供特点 肠道血供主要来源于肠系膜上下动脉及其分支,肠系膜上动脉供给所有小肠和右半侧结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5期2012-08-15
- 多普勒超声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壁内血流变化的评价*
报道炎性肠病病变肠壁内微循环血流增加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2],而病变肠壁毛细血管的充血、扩张是造成局部微循环量增多的原因[2-4]。能量多普勒超声能够探察到病变肠壁内扩张的细小血管,是评估肠壁内微循环变化的有效方式。目前国内外对此方面的报道较少,且多为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5,6]。本研究采用能量及频谱多普勒评价UC肠壁内微循环的变化,探讨多普勒超声在诊断UC及评价其活动性中的应用。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2年12期2012-01-11
- 多层螺旋CT评价急性肠系膜缺血严重性的实验研究
小及肠内容物;③肠壁改变,包括厚度,有无出血、积气、肿胀、坏死等。最后判断:无缺血、缺血(可逆性损伤)、坏死。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分析软件,应用线性相关分析评价6组术后增厚及无增厚肠壁增强幅度与时间的相关性。2.结果栓塞后与栓塞前相比,6组CT表现不同:栓塞1h 18例中10例出现肠管间脂肪间隙模糊(图1);2h 15例中13例出现肠系膜水肿;3h 12例中7例肠管扩张﹑积液(图2),管壁增厚,最厚达6mm,3例肠管壁变薄;4h 9例中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1期2010-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