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儿童医院小儿外科(常州213003) 梅 毅 李继红 张 静 高 敏#
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与水肿肠壁厚度临床关系的研究
江苏省常州市儿童医院小儿外科(常州213003) 梅 毅 李继红△张 静▲高 敏▲#
目的:观察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与水肿肠壁厚度变化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肠套叠患儿82例,入选患儿均采用透视下检查,测量套叠外层肠壁厚度并记录,然后在透视引导下行空气灌肠整复,观察患儿整复成功率。结果:82例患儿镜超声测定65例水肿肠壁厚度<8mm,12例水肿肠壁厚度在8~12mm,5例肠壁厚度>12mm。82例患儿中,水肿肠壁<8mm整复成功率为98.0%,水肿肠壁8~12mm整复成功率为66.0%,水肿肠壁>12mm整复成功率为40.0%。结果: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与水肿肠壁厚度呈反比;小儿肠套叠复位成功率为90.24%,首次复位成功率为55.4%,48h内复套率为9.8%,穿孔率为5.4%。结论: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与水肿肠壁厚度关系密切,患儿整复前应该加强超声检查判断整复难度,提高小儿肠套叠整复安全性。
肠套叠是临床上常见的儿科急腹症,该疾病在2岁以下婴幼儿中比较普遍,且近年来该疾病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1]。患儿发病后由于肠系膜血管长时间受到挤压,导致肠管供血发生障碍,从而造成肠壁出现淤血、水肿、坏死等,严重者将威胁患儿生命[2]。文献报道显示[3]: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与水肿肠壁厚度关系密切,但是该结论尚未得到进一步证实。为了探讨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与水肿肠壁厚度变化的临床关系。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医院诊治的肠套叠患儿82例,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医院诊治的肠套叠患儿82例,男51例,女31例,年龄2个月至11岁,平均4.5±2.4岁,病程4~78h,平均32.1±2.5h。入选患儿均符合肠套叠临床诊断标准,均经过彩色超声、空气灌肠整复或手术证实,入院后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哭闹不止、呕吐、便血等。本次临床诊断试验均经患儿、家属同意,试验通过医院伦理会批准,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 法 入选患儿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套叠外层肠壁厚度并记录,然后在透视引导下行空气灌肠整复方法:①仪器:GE P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有两种,中、低频探头频率为3.5~6.0MHz,线阵高频探头为7~10MHz。②治疗:在放射科X线透视机房,均有儿外科医师在场指导。经患者肛门插入F16一次性使用导尿管,气囊内充入20~30ml气体防止气囊脱出。采用JS-628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注气,选用6kPa为起始充气压力,然后逐渐增加压力,一般不超过10kPa[4],肠套叠的套头在气柱顶端形成杯口征时点片,维持压力,杯状缺损影或肿块影逐渐退缩直至消失,小肠突然呈“爆米花”状充气或逐渐充满气体,小肠充气呈网格状,说明患者整复成功[5],再次点片。压力维持15min杯口影固定或不消失,小肠未见充气者表示整复失败,点片留证。
1 小儿肠套叠超声测定 82例患儿镜超声测定65例水肿肠壁厚度<8mm,12例水肿肠壁厚度在8~12mm,5例肠壁厚度>12mm。
2 小儿肠套叠空气灌注整复与水肿肠壁厚度的关系 82例患儿中,水肿肠壁<8mm64例整复成功率为98.0%,水肿肠壁8~12mm8例整复套成功率为66.0%,水肿肠壁>12mm2例整复成功率为40.0%。
3 小儿肠套叠复位成功率、首次复位成功率、48h内复套及穿孔率 小儿肠套叠74例复位成功率为90.24%,首次复位41例成功率为55.4%,48h内复套8例复套率为9.8%,穿孔率4例为5.4%。
肠套叠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该疾病在儿科门诊中比较普遍,主要是由于肠管、肠系膜进入相邻的肠腔产生的机械性肠梗阻。患儿发病后主要以呕吐、腹部包块等为主,部分患儿发病后由于胃肠道蠕动功能紊乱或者回盲部位活动幅度过大等进一步加剧疾病[6]。现代病理研究显示:肠套叠主要是由于患儿机体内近端肠套管进入远端肠腔形成最外层套筒,再加上中间部位的嵌入和最里层形成三层套筒,超声下横切面提示“同心圆征”,纵切面提示“套筒征”及“假肾征”[7]。
超声是临床上小儿肠套叠常用的诊断方法,该方法诊断符合率可达到100.0%。本研究中,82例患儿镜超声测定65例水肿肠壁厚度<8mm,12例水肿肠壁厚度在8~12mm,5例肠壁厚度>12mm。目前,临床上对于小儿肠套叠首先考虑非手术方法治疗,如:空气灌肠、液体灌肠等。空气灌肠是肠套叠中常用的治疗方法,治疗时在透视下完成空气逆差,从而帮助患儿肠套叠恢复。该治疗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优势较多,治疗过程中能获得稳定的压力,方便控制,可以在直视下完成整复过程。传统方法进行肠套叠整复时主要依赖于患儿的临床表现、发病时间等,该方法虽然可以保证患儿顺利完成治疗,但是选择缺乏科学性,容易延误治疗时机,再加上患儿治疗前需要完善相关的辅助检查工作,增加肠坏死、穿孔率[8]。超声检查则能巧妙的规避传统治疗方法的不足,可以帮助患儿确诊,根据X线透视表现直观判断空气灌肠整复成功情况。本研究中,82例患儿中,水肿肠壁<8mm整复成功率为98.0%,水肿肠壁8~12mm整复成功率为66.0%,水肿肠壁>12mm整复成功率为40.0%。提示: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与水肿肠壁厚度呈反比。
本研究中,小儿肠套叠复位成功率为90.24%,首次复位成功率为55.4%,48h内复套率为9.8%,穿孔率为5.4%。但是,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时应该注意以下事项,密切观察空气灌肠压积气生命体征。对于精神状况良好、耐受较高者首次整复失败后可以行二次灌肠;但是,对于水肿肠壁>12mm者,对于第一次整复不成功者,则应该立即行手术治疗,降低整复引起的肠穿孔、出血等风险。文献报道显示:小儿正常结肠肠壁耐受压为26.6~40.0kPa,当超过该耐受压后将增加肠壁水肿、坏死率。同时,部分患儿整复时虽然在规定的耐受内整复,但是并不表明肠管破裂、穿孔风险为零。因此,患儿在确定采用空气灌肠整复前应该加强超声检查,了解患儿水肿肠壁厚度,并且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使得患儿的治疗更具针对性,避免整复过程中的盲目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儿早期恢复。同时,患儿治疗过程中应该加强患儿日常护理,帮助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其负性情绪,提高患儿治疗配合度和依从性。
综上所述,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与水肿肠壁厚度关系密切,患儿整复前应该加强超声检查,判断整复难度,提高小儿肠套叠整复安全性。
[1] 鹿守印,罗爱琴,周白鸽,等.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价值[J]. 实用医药杂志,2015,32( 1) ∶ 19 -20
[2]TsuchiyamaK,ItoH,TagaM,et al.ExpressionofmicroRNAsassociatedwithGleasongradingsysteminprostatecancer:miR-182-5pisausefulmarkerforhighgradeprostatecancer[J].Prostate,2013,73 ( 8 ) :827-834.
[3]RaptiSM,KontosCK,PapadopoulosIN,et al.EnhancedmiR-182transcriptionisapredictorofpooroverallsurvivalincolorectaladenocarcinomapatients[J].ClinChemLabMed,2014,52( 8) : 1217-1227.
[4] 潘恩源,陈丽英. 儿科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95-599.
[5] 赖志鸿,郑燕君,周 凡,等. 小儿急性肠套叠灌肠复位术后早期复发处理[J]. 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2):61-63.
[6] 何晓俊,秦增辉,马新瑜,等.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规范化诊疗的探讨[J].放射学实践,2010,25(5):559-562.
[7]KalantziKI,DimitriouAA,GoudevenosJA,et al.Theplatelethyporesponsivenesstoclopidogrelinacutecoronarysyndromepatientstreatedwith75mg/dayclopidogrelmaybeovercomewithin1monthoftreatment[J].Platelets,2014,23(2):121-131.
[8] 张锋刚,李传光,徐 萌,等. 小儿肠套叠的外科手术治疗[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5,18(6):494-495.
(收稿:2016-05-16)
肠套叠 @空气灌肠整复 儿童
R574.3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6.12.008
△常州市儿童医院超声室
▲常州市儿童医院放射科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