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小肠造影在克罗恩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6-07-18 07:25张雪峰
中国疗养医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克罗恩肠壁小肠

张雪峰

CT小肠造影在克罗恩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雪峰

目的 探讨CT小肠造影(CT Enteroclysis,CTE)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03—2015-12就诊的60例CD患者设为观察组,胃肠道不存在显著病变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CTE,对比分析CD患者的病灶部位、肠壁厚度、肠外表现、强化以及并发症等特征。结果CTE对CD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是80%(48/60),回肠受累CD患者50例(83.33%),最为常见的CTE变化是肠壁增厚与强化的患者有56例(93.33%),其次是肠壁分层54例(90.00%);CTE能够清楚显示CD患者的木梳征、淋巴结肿大、腹腔脓肿以及瘘管等肠周变化。结论 CD患者应用CTE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能够清楚显示患者的肠壁病变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有利于临床诊断及评估疾病活动度,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指导意见。

CT小肠造影;克罗恩病;影像学诊断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属于肠道慢性和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近些年其发病率逐渐增加,目前临床仍然缺乏该疾病的确切诱因,怎样准确诊治以及全方位观察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1]。现阶段临床诊断和评估该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小肠镜、胃肠镜以及胶囊内镜等,其中普通胃肠镜与小肠镜能够对患者的黏膜病变状况给予直观评估,还能够实施病变部位组织学检查,但是检查范围受到限制,且气囊辅助型小肠镜检查费用高昂、检查时间较长,还属于侵入性检查。其虽然能直观观察肠道病变,但是容易使得患者发生穿孔及出血。胶囊内镜虽然能行全消化系统检查,但是可能发生胶囊滞留,特别是CD患者发生率更高。CT小肠造影(CT Enterography,CTE)属于新型消化系影像学检查技术,有相关临床研究表示CTE能够对患者肠道和肠道周边病变状况进行清楚探查,能成为临床诊断CD的一种有效方法[2]。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CTE在C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故选择于我院行CTE的60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03—2015-12于我院就诊的60例CD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年龄15~68岁,平均年龄(42.8±2.9)岁。42例患者同时实施结肠镜检查,其中14例患者通过手术和病理组织学确诊。按照CDAI活动指数评分标准[3]分期:重度活动期患者28例,中度活动期患者22例,缓解期患者10例。再选择同期我院胃肠道不存在显著病变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均通过CTE或是小肠钡剂造影 (SBET)确诊,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3.5±3.8)岁。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给予对比,主要有年龄和性别等,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1.2.1 CTE 检查前3 d均不做碘剂和钡剂等所有消化道阳性对比剂检查;检查前两天叮嘱患者应进食少渣或无渣低脂食物;检查前1 d晚上18:00起禁食,20:00用水冲泡50 mg番泻叶,同时喝水>1 500 mL便于排便;检查当天要禁食;检查前1 h嘱咐患者服用浓度为2.5%的等渗甘露醇溶液,共服2 000 mL,分4次服用,每隔15 min服用一次,500 mL/次;检查前15 min采用5 mg山莨菪碱行肌肉注射,若患者伴有前列腺肿大、心律不齐以及青光眼等症时则直接给予CT扫描;若可能为小肠梗阻者,不用进行术前准备直接给予CT扫描。运用64排螺旋CT机(德国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完成扫描,检查区域为膈顶到耻骨联合处;各患者均给予平扫、动脉期以及静脉期扫描,对比剂选择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注射液),造影剂使用量大约是70 mL,选择CT双筒高压注射器完成注射,注射速率为3~3.5 mL/s;再注射质量浓度为0.009 g/mL的20 mL氯化钠注射液,注射速率为3~3.5 mL。扫描横断位参数设置:层厚5 mm,重建间隔1 mm,重建方法主要包括容积成像技术(VRT)、最大密度投影(MIP)、多曲面重建(MCR)以及多平面重建(MPR)。对患者的肠壁、肠腔、瘘管以及淋巴结等部位进行全方位显示。

1.2.2 图像信息处理分析 CTE图像分别由两位不知患者诊断的资深放射科专科医师独自完成读取,分析内容主要有重建、横断面以及矢状面图像。测量两组患者门脉期的小肠肠壁厚度,观察组患者还要测量病变部位最大厚度。肠壁增厚标准是充盈肠壁厚度在4 mm以上。按照相关文献[4]把CD患者的肠壁增厚分成4种类型,主要包括3层或>3层的表现为多层状的A型肠壁,由低密度黏膜下层和强化黏膜层组成的双层状的B型肠壁,没有黏膜层强化的表现为双层状的C型肠壁以及没有分层的强化均匀的D型肠壁。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19.0完成对全部数据的分析处理,运用(%)和(±s)分别显示计数和计量资料,运用χ2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D患者的CTE诊断结果分析 60例CD患者通过CTE诊断确诊患者有48例,诊断准确率是80%,其余12例患者通过临床病理以及结肠镜等检查予以确诊。60例CD患者中,发生肠壁增厚的患者有56例(93.33%),并且增强后出现强化;发生肠壁分层的患者的有54例(90.00%);肠腔狭窄患者24例(40.00%);木梳征患者38例(63.33%);淋巴结肿大患者42例 (70.00%);网膜炎症患者30例(50.00%);腹腔脓肿患者8例(13.33%);瘘管患者12例(20.00%)。

2.2 CD患者病变部位分析 CD患者最为常发的病变部位是回肠末端。此次CTE诊断结果为:回肠受累患者50例(83.33%),单纯回肠受累患者22例(36.67%),回肠与结肠共同受累患者22例(36.67%),单纯结肠受累患者10例(16.67%),回肠与空肠共同受累患者6例(10.00%)。

2.3 肠壁增厚分析 观察组60例患者中有56例患者肠壁增厚(4 mm以上),平均厚度是(6.84±1.71)mm;对照组患者肠壁平均厚度是(4.58±1.99)mm,观察组肠壁厚度要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06,P=0.000)。观察组60例患者活动期的肠壁厚度是(7.13±1.58)mm,缓解期的肠壁厚度是(5.37±1.66)mm,活动期肠壁厚度要显著大于缓解期(t=17.711,P=0.000)。

2.4 肠壁分层分析 对照组50例患者未见肠壁分层;观察组60例患者中,A型肠壁厚度是(8.38±2.11)mm,B型肠壁厚度是(6.95±1.66)mm,C型肠壁厚度是(6.95±1.66)mm,D型肠壁厚度是(5.55±0.62)mm。

2.5 肠壁强化分析 观察组60例患者在门脉期以及动脉期的小肠壁CT值要显著大于平扫期(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平扫期的CT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在门脉期以及动脉期的CT值均要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期的肠壁CT值对比分析(±s,mm)

表1 两组患者各期的肠壁CT值对比分析(±s,mm)

组别 例数 平扫期 门脉期 动脉期观察组 60 39.58±3.27 105.68±6.18 122.74±9.16对照组 50 38.95±4.73 68.39±22.51 82.51±27.58t值 0.823 12.298 10.627P值 0.413 0.000 0.000

2.6 木梳征分析 60例CD患者中有38例患者存在肠系膜血管变粗和加多,表现为木梳征变化,存在木梳征患者的门脉期肠壁CT值要显著大于无木梳征的患者(P<0.05);存在木梳征患者的肠壁分层类型和无木梳征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患者木梳征和肠壁分层类型的关系分析[(±s),n(%)]

表2 患者木梳征和肠壁分层类型的关系分析[(±s),n(%)]

组别 木梳征 无木梳征 χ2/t值 P门脉期肠壁CT值(Hu) 116.32±26.98 88.64±36.19 3.373 0.001肠壁厚度 6.48±1.46 6.91±2.83 0.778 0.440 A、B型分层 26(81.25) 6(18.75) 17.046 0.000 C、D型分层 12(42.86) 16(57.14) 0.745 0.388

3 讨论

CD属于慢性消化道炎症病变,在胃肠道每个部位都有可能出现,临床症状一般有腹部疼痛、右下腹肿块伴压痛、腹泻、发热以及消瘦等表现,通常还可能伴随关节炎以及皮疹等肠外病变。CT小肠造影属于一种新型的全消化系统的辅助检查技术,可以对肠壁变化以及其余器官累及情况予以全方位显示,采集CT图像后还能予以MCR以及VRT等,让图像更加直观,显著加强了临床诊断CD患者的准确度以及客观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大约有83.33%的CD患者回肠受累,还有大约50%的患者其余肠段均受累,结果显示回肠是CD最常见的病变部位,其结论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5]。CD较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依次是肠壁增厚、肠壁强化和肠壁分层,有临床研究表示CD患者的肠壁厚度和疾病活动度有密切关系。大部分CD患者在增强期会发生肠壁分层,最里层是高密度黏膜层,中间是环状低密度水肿的黏膜下层,外层是高密度肌层,通常表现为双晕征或是靶征。有研究表示[6],肠壁分层的不同类型和炎症活动度存在联系,A型或B型肠壁分层表现为炎症活动特征,C型或D型肠壁分层则为非活动期表现。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有56例(93.33%)患者的肠壁增厚和强化,活动期肠壁厚度要显著高于非活动期;A型肠壁厚度最大,要显著大于D型,和相关研究结论相符。此外CTE还能够清楚显示CD患者的木梳征、淋巴结肿大、腹腔脓肿以及瘘管等肠周变化。

综上所述,CD患者应用CT小肠造影诊断具有较高诊断符合率,能够清楚显示患者的肠壁病变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有利于临床诊断及评估疾病活动度,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指导意见。

[1]练延帮,曹务腾,朱珊珊,等.自适应迭代降剂量技术在克罗恩病CT小肠造影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4,17(7):683-686.

[2]朱庆强,王中秋,吴晶涛,等.CT及X线小肠造影对小肠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评价[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16(5):443-447.

[3]吴颖为,杨明慧,唐永华,等.C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疗效评价的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5,21(4):337-343.

[4]徐莹,余晨,陈业媛,等.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在诊断肠结核与克罗恩病中的价值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8):1273-1277.

[5]亓昌珍,章士正,刘义涛,等.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活动度的评估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25):2006-2009.

[6]何仁政,谢宝君.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与双气囊小肠内镜判断小肠克罗恩病活动度的价值[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5,24(5):527-530.

2016-04-08)

1005-619X(2016)09-0936-03

10.13517/j.cnki.ccm.2016.09.015

110034 沈阳242医院放射科

猜你喜欢
克罗恩肠壁小肠
无法进食、暴瘦腹泻……警惕“穿肠烂肚”的“绿色癌症”
克罗恩病一种消化道疾病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16 排CT 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作用探讨
克罗恩病组织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4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一根小肠一头猪
肥美汆小肠
养好女人小肠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