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肠壁穿刺活检诊断原发性肠淋巴瘤1例

2014-03-21 06:21:18吕沐天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19期
关键词:肠壁淋巴瘤经皮

吕沐天

(中国医科大学七年制,沈阳 110001)

经皮肠壁穿刺活检诊断原发性肠淋巴瘤1例

吕沐天

(中国医科大学七年制,沈阳 110001)

本文报告1例经皮肠壁穿刺活检诊断原发性肠淋巴瘤病例。

淋巴瘤;活检;肠道;诊断

原发性肠淋巴瘤为一种罕见疾病,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均缺乏特异性,确诊较困难。现将1例超声引导下经皮肠壁穿刺活检诊断原发性肠淋巴瘤病例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53岁,因右腹部疼痛1个月为主诉就诊。行结肠镜检查,镜下所见结肠肝曲狭窄性病变,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管腔狭窄,于病变处取材4块;其余节段结肠黏膜光滑,血管网清晰,蠕动正常,未见糜烂、溃疡及新生物。全腹增强CT检查示:升结肠局部肠管黏膜增厚,管腔变窄。因内镜取材碎小,未作出明确的病理学诊断。根据患者症状及结肠镜检结果,临床初步诊断为克罗恩肠病并进行试验性治疗。3周后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行超声检查(见封三图1):右侧腹肠壁增厚,呈低回声,厚度约2.36~4.60 cm,内部回声不均匀,血流丰富,分支状。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肠壁穿刺活检,病理(见封三图2)免疫组化(肠壁)结果支持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CK(-),CD3(散在+),CD20(弥漫+),CD68(+),PAX-5(+),

2 讨论

原发性肠淋巴瘤大多数为B淋巴细胞起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瘤体增大时病变部位肠壁增厚,形成肿块或息肉,肿块上可出现溃疡,活检时组织硬[1]。本病例内镜下因肠壁水肿糜烂,活检标本碎小,未作出准确病理诊断。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肠壁穿刺活检特别适合于肠壁增厚、用内窥镜无法获得满意活检标本的肠道病变[2],可获得较大、较完整活检标本,有利于作出明确的病理诊断,同时可以控制进针深度,避免造成肠瘘。

[1]刘芳,顾莹莹,陈国勤,等.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误诊2例及文献复习[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4):485-487.

[2]王冯蕾,高永燕.超声引导下经皮18G粗针活检诊断肠道壁增厚病变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4(4):284.

1672-7185(2014)19-0060-01

10.3969/j.issn.1672-7185.2014.19.038

2014-03-10)

R735

A

猜你喜欢
肠壁淋巴瘤经皮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传染病信息(2022年3期)2022-07-15 08:24:12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认识儿童淋巴瘤
腹性紫癜所致肠壁改变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超声观察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提示大肠肠壁增厚的临床意义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磁共振成像(2015年5期)2015-12-23 08:52:50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