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双炎 殷响林
(1.湖北省罗田县万密斋医院,438600;2.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CT及磁共振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果分析
黄双炎1殷响林2
(1.湖北省罗田县万密斋医院,438600;2.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目的 探讨CT及磁共振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76例甲状腺结节病变患者CT和磁共振检查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磁共振检查的诊断敏感度明显高于CT,漏诊率明显低于CT;CT联合磁共振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均明显高于CT、磁共振单独检查,漏诊率明显低于CT、磁共振单独检查,误诊率明显低于CT。结论 CT、磁共振联合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性与特异性,对于甲状腺结节病变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甲状腺结节;辅助检查;CT;磁共振
甲状腺结节性病变在临床分为良、恶性两种,影像学检查是鉴别诊断两种病变的主要方法,其中CT和磁共振成像(MRI)是目前最常用的鉴别影像学检查方法[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76例甲状腺结节病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探讨CT、磁共振在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6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6例甲状腺结节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其中男24例、女52例;年龄19~72岁,平均(41.2±7.5)岁;病程15 d~18年,平均(3.2±0.4)年。
1.2 仪器与方法 CT检查采用西门子多排螺旋CT机,磁共振检查采用GE Signa1.5T成像系统,检查均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同时加强对病灶部位、形态、大小、密度、边缘、钙化、淋巴结转移及强化等重点观察。且所有患者的结节均在术后采用4%甲醛固定,并石蜡包埋,石蜡切片行HE染色,然后给予病理检查。
1.3 观察指标
1.3.1 CT扫描表现 大部分多发结节为良性,若CT主要表现为外形不规则,甲状腺弥漫性增多,内见密度不均的低密度结节,实性结节中度强化,同时结节边缘能够看见厚薄不均的强化环,且与周围组织存在清晰分界,提示良性病变;若甲状腺为密度不均的低密度结节,并且内有不规则坏死区及钙化,表现为细沙粒状钙化、囊性结节伴囊臂章钙化、混合型钙化,与正常组织之间分界不清,颈部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周围组织器官存在浸润,提示恶性病变[2]。
表1 CT、磁共振及CT联合磁共振诊断比较 [例(%)]
1.3.2 磁共振扫描表现 形态不规则、肿瘤边缘模糊、信号不均匀、肿瘤周围存在不完整包膜样低信号影、颈部淋巴结转移及甲状腺周围组织器官发生浸润,提示恶性病变[3]。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磁共振诊断敏感度明显高于CT,漏诊率明显低于CT;CT、磁共振联合检查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均明显高于CT、磁共振单独检查,漏诊率明显低于CT、磁共振单独检查。
我国于1996年实行食盐加碘法,部分群众由于食盐摄入量过多,而导致甲状腺结节患病率明显上升。由于对甲状腺结节的预防及控制并无有强制性措施和手段,因此,本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目前,本病的临床诊断主要采用CT及磁共振检查。由于甲状腺相比其他组织含碘量明显更高,因此,在采用CT检查时,常常表现为高密度,但是因电离子的相关影响,正常的甲状腺应表现为T1WI等信号,而T2WI应表现为略高信号[4]。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甲状腺结节的早期发现是临床工作的关键。磁共振通过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对软组织分辨率和对比度较好的观察,进而对甲状腺结节形态、大小、内容物及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进行较好的判断。磁共振检查:甲状腺囊肿一般存在特异性的水样信号、双信号[5];结节性甲状腺肿,一般表现为信号混杂,且一般存在对称性的多发结节,腺体内存在的结节具有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分布均匀、包膜与边缘具有较为完整的连线[6];甲状腺腺瘤,大部分为孤立性圆形结节,具有边界清晰、包膜完整的表现,给予增强扫描后存在强化环;甲状腺癌给予增强扫描一般表现为不均匀强化,同时肿瘤呈现侵袭生长[7]。因此,在临床工作中,磁共振检查诊断甲状腺结节病变具有一定的优势。本研究显示,磁共振检查诊断敏感度及漏诊率均优于CT诊断,CT联合磁共振检查的诊断敏感度、符合率、漏诊率优于单独行磁共振检查,因此,CT联合磁共振检查的诊断准确性更高。
综上所述,对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磁共振检查的准确性优于CT,而CT联合磁共振检查具有更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对于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1] Hoang JK, Branstetter BF, Gafton AR, et al. Imaging of thyroid carcinoma with CT and MRI: approaches to common scenarios[J]. Cancer Imaging, 2013, 13: 128-139.
[2] 杨少民.甲状腺结节CT及MRI诊断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6):102-103.
[3] 汤慧中,丁莹莹.甲状腺结节的CT及MRI诊断进展[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27(1):119-121.
[4] 周元平,陈萍.甲状腺结节病变的MRI应用价值分析[J].河北医学,2012,18(7):934-936.
[5] Al-Dhahri SF, Al-Arnro AS, Al-Shakwer W, et al. Cerebellar mass as a primary presentation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J]. Head Neck Oncol, 2009, 1: 23.
[6] Basu S, Li G, Bural G, et al. 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FDG-PET) and PET/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yroid lymphoma and their potential clinical utility[J]. Acta Radiol, 2009, 50(2): 201-204.
[7] 邢秀云,张庆永,耿国旺.B超和CT及MRI在甲状腺结节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2011,33(18):2827.
1672-7185(2014)19-0040-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19.026
2014-07-23)
R44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