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状

  • CD34、CD117、BCL-2和Ki67免疫组化联合在乳腺叶状肿瘤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
    志彬 吴坤河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纤维上皮性肿瘤,呈双相分化,比较罕见,约占乳腺所有原发肿瘤的1%,在乳腺纤维上皮性肿瘤中占比约为2%~3%[1]。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根据间质细胞异型性、核分裂象数量、间质细胞密度、是否有间质过度生长、肿瘤边界、是否存在恶性异源性成分等组织学特征,将叶状肿瘤划分成良性、交界性、恶性[2]。目前,三个级别的叶状肿瘤的病理诊断主要依据上述组织学特征,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尤其对于微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1期2023-03-02

  • Piwil2、Bcl-2在乳腺恶性叶状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5000乳腺恶性叶状肿瘤作为一种发病率极低的乳腺肿瘤疾病,分属于乳腺分叶状肿瘤,多发于中年女性患者,具有较高的生存率,但复发率较高[1-2]。乳腺恶性叶状肿瘤临床症状为单侧无痛硬质包块,多数患者发病快,发病数周内即可确诊,少数患者肿瘤生长期漫长,可达多年[3]。干细胞蛋白Piwil样蛋白2(Piwil2)属于Piwi亚家族成员之一,在干细胞发育、自我更新、RNA转录调控机制及诱导沉默中具有重要意义[4]。Piwil2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癌症的发生[5],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1年19期2021-10-19

  • 超声在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4200)乳腺叶状肿瘤来源于乳腺纤维上皮,在所有乳腺肿瘤中所占比例甚小,属于一种较少见的乳腺肿瘤,有局部复发的趋势。乳腺纤维腺瘤则是女性较常见的一种乳腺肿瘤,与乳腺叶状肿瘤相比,其生物学行为和治疗方法乃至于预后都有所不同[1]。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5例乳腺叶状肿瘤和75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临床和超声检查资料,旨在提升两种肿瘤的鉴别诊断水平,为临床治疗的选择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3期2021-08-07

  • 超声引导真空辅助旋切与局部扩大切除治疗乳腺良性叶状肿瘤的疗效比较*
    518048)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PT)是一种罕见的乳腺纤维上皮病变,占乳腺肿瘤不到1%[1]。在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上,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fibroadeoma,FA)相仿。通常超声显示的乳腺分叶状低回声占位多为纤维腺瘤,但有叶状肿瘤可能。叶状肿瘤在超声下通常表现为不规则或呈分叶状的低回声肿块,具有内部囊性空间、扩张的静脉和周围皮肤增厚的特征。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上,叶状肿瘤可能表现为高血流信号。纤维腺瘤由腺体和基质的平衡增殖产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21年7期2021-07-24

  • 7 例乳腺分叶状肿瘤临床回顾分析
    6361)乳腺分叶状肿瘤 (phyllodettllTloroft_hebreast)是一种上皮成分和间质成分混合形成的病变,其病理学形态与生物学行为具有多样性,占女性乳腺肿瘤的比例约0.5%[1]。其与乳腺纤维腺瘤 (breast fibroadenoma,FA)都属于纤维上皮肿瘤,形态学上有相似性,虽几乎所有分叶状肿瘤间质部分有异质性,有部分学者认为分叶状肿瘤是从纤维腺瘤演变而来。由于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有时与纤维腺瘤类似,术前难以明确诊断

    医药前沿 2020年25期2021-01-04

  • 良恶性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特点
    312000)叶状肿瘤是乳腺间叶性肿瘤的一种,该肿瘤是一组界限清楚且呈双向分化的肿瘤,与纤维腺瘤十分类似[1],临床上较少见,其发病率约占乳腺纤维上皮型肿瘤的2%~3%,占所有乳腺肿瘤的0.3%~1.0%[2]。依据分化程度将其分为良性、恶性及交界性,叶状肿瘤的复发率比较高,交界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其临床特征比较接近恶性,复发后有转变为恶性的可能[3]。叶状肿瘤有局限性双向分化的可能,手术前后及时观察有助于发现恶变倾向,可尽早处理[4]。本研究选取116

    浙江实用医学 2020年4期2020-12-14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纤维腺瘤和分叶状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0 引言乳腺分叶状肿瘤是乳腺纤维上少见的皮源性肿瘤,与乳腺纤维腺瘤在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影像表现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临床术前诊断率较低只有21.3%,分叶状肿瘤不论是良恶性都需进行手术扩大切除,避免疾病复发,而针对乳腺纤维腺瘤临床多采取非手术治疗或病灶单独切除的方式,因此术前两种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工作极为重要[1]。基于此本文特选取我院就诊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40例、分叶状肿瘤患者42例展开研究,分析超声表现,现做出如下报告。1 资料与方法1.1 一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2期2020-09-24

  • 乳腺X线在叶状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30000)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PT)是一种由纤维和上皮两种成分构成的少见肿瘤,具有上皮细胞及间叶细胞双向分化的特征[1],患病率占乳腺肿瘤的0.3%~1.0%[2]。该病最初于1838年由Muler首先描述并命名为乳腺叶状囊肉瘤,认为属于良性肿瘤。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叶状肿瘤属于乳腺纤维上皮型肿瘤,是一种临界性或低度恶性的肿瘤。WHO于2003年对其命名为分叶状肿瘤,简称为叶状肿瘤,并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3个亚型[3]。本文回顾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7期2020-08-20

  • 乳腺叶状肿瘤误诊为纤维腺瘤MRI影像分析: 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518081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少见的纤维上皮性肿瘤,根据肿瘤的间质细胞密度、细胞异型性、核分裂及肿瘤边缘等情况,世界卫生组织将乳腺叶状肿瘤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3种组织学类型[1]。乳腺叶状肿瘤多表现为单侧单发的无痛性肿块,一般活动度好[2],较少累及胸肌和皮肤。乳腺叶状肿瘤在影像上与乳腺纤维腺瘤较难鉴别,尽管一些学者的研究报道了乳腺叶状肿瘤与乳腺纤维腺瘤影像上的差异[3-6],乳腺叶状肿瘤误诊为乳腺纤维腺瘤仍时有发生[7],亟待提高对乳腺叶状肿瘤MRI影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0年3期2020-07-25

  • 乳腺叶状肿瘤的乳腺X 射线摄影及MRI 表现
    0)0 引言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PT)是一种少见的乳腺纤维上皮类肿瘤疾病,由丰富的纤维样间质细胞和良性的上皮成分组成,占原发乳腺肿瘤发生率的0.3%~1.0%[1]。其病理表现多样、生物学特性复杂、复发率及转移率很高,手术必须扩大切除[2],因此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至关重要。目前,乳腺X 射线摄影是诊断乳腺叶状肿瘤的常用检查方法,但诊断准确率较低,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近年来,随着MRI逐渐用于临床诊断乳腺叶状肿瘤,其术前诊断准确率

    医疗卫生装备 2020年3期2020-04-14

  • 高频彩超对小体积恶性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价值
    10月50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次行钼靶X射线与高频彩超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良性16例、交界性7例、恶性27例。钼靶X射线对恶性乳腺叶状肿瘤的灵敏度为68.4%、特异性为69.1%、阳性预测值为73.7%、阴性预测值为65.8%、AUC为0.681。高频彩超对恶性乳腺叶状肿瘤的灵敏度为82.6%、特异性为77.4%、阳性预测值为85.2%、阴性预测值为63.7%、AUC为0.849。高频彩超对高频彩超的灵敏度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9期2020-01-19

  • 乳腺巨大交界性叶状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10007)乳腺叶状肿瘤极其罕见,发病率不到乳腺原发肿瘤的1%[1-2],在临床上诊断困难,治疗方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为了进一步提高对乳腺叶状肿瘤的认识,现将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1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诊治经过进行报道,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1 病例介绍患者,女,45岁,农民。因“发现右乳肿块2年,增大1年”于2018年11月13日入院。患者2年前自检发现右乳肿块,如蚕豆大小,边界尚清楚,质韧,活动度欠佳,无明显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9年5期2019-11-06

  • 乳腺叶状肿瘤的高频超声诊断与误诊分析
    28300)乳腺叶状肿瘤为纤维上皮性肿瘤,由乳腺间质和上皮成分构成,发生率占乳腺肿瘤的0.3%~1.0%,临床上较为少见[1]。鉴于乳腺叶状肿瘤潜在的恶性可能,需要尽早予以根除和治疗,否则良性复发、恶性远处转移,可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据相关报道[2],乳腺良性、交界性、恶性叶状肿瘤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27.7%、70.8%、90.9%。因此,术前明确诊断乳腺叶状肿瘤至关重要。高频超声是乳腺叶状肿瘤诊断的重要方法,通过观察肿瘤声像图特征及血流情况,可为临

    实用临床医学 2019年2期2019-06-24

  • 乳腺X线摄影及超声鉴别诊断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
    10515)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纤维上皮来源肿瘤,在乳腺肿瘤中不足1%[1-2],且具有局部复发倾向[3];纤维腺瘤是年轻女性最常见的乳腺肿瘤,由乳腺纤维上皮异常增生形成,两者生物学行为、治疗方式及临床预后均不相同。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0例乳腺叶状肿瘤及102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临床、X线及超声资料,以期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1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年3期2019-03-22

  • 乳腺良性及交界性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磁共振的差异性表现
    110042乳腺叶状肿瘤( phyllodes tumors,PT)是具有双相分化的纤维上皮性肿瘤[1],与乳腺常见的异源性良性肿瘤,纤维腺瘤(fibroadenoma,FA),具有重叠的结构特点,也有观点认为叶状肿瘤可来源于纤维腺瘤[2]。尽管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两种肿瘤均起源于特化性间质的成纤维细胞,但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叶状肿瘤具有局部复发的潜能,而纤维腺瘤无复发和转移的明确特征。根据肿瘤的细胞密度、细胞异型性、核分裂象、肿瘤边缘和有无出血坏

    磁共振成像 2018年11期2019-01-02

  • 交界性叶状肿瘤复发并恶性变一例
    林伟强, 张爱玲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是一种罕见的双相分化纤维上皮型肿瘤,包括乳腺间质和上皮,仅占女性所有乳腺肿瘤的0.3%~1%[1]。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叶状肿瘤组织学特征,包括核分裂相、间质细胞异形程度、间质成分的生长、浸润边界等将其分为良性、交界性、恶性[2]。患者常因出现无痛性、单侧、生长速度快的乳腺肿物而就诊。本文通过分析1例交界性叶状肿瘤复发并恶性变患者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探讨叶状肿瘤的诊断和治疗。1 病历资料患者女,34岁,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8年5期2018-11-20

  • 超声造影及常规超声在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712000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是一种少见的由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构成的肿瘤。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均与乳腺纤维腺瘤有相似之处,术前诊断率较低,仅为20.1%,而误诊率高达80%[1-3]。临床上乳腺叶状肿瘤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且术式与纤维腺瘤有所不同,合理选择术式及切除范围是影响其复发的重要因素[4],因此术前两者鉴别诊断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的超声造影及常规超声特征,旨在探

    肿瘤影像学 2018年5期2018-11-19

  • 乳腺分叶状肿瘤45例临床病理观察
    0052)乳腺分叶状肿瘤是一种由良性腺上皮和间叶成分共同组成的双相肿瘤[1]。病变不典型时与分叶状纤维腺瘤形似,一般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3种类型,均易复发,且复发后易进一步恶化[2]。本文通过对45例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观察,以期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手术切除的乳腺纤维上皮性肿瘤957例,其中确诊的乳腺分叶状肿瘤45例(4.6%),均为女性,年龄19~55岁,中位年龄38岁,查阅并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年龄、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8年4期2018-10-09

  •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在乳腺叶状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12026)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潜在恶性的乳腺肿瘤,无论良性分化或恶性分化都有复发可能,手术方式必须扩大切除范围,利用影像学对其正确诊断和早期发现,将为临床提供较好的参考依据[1]。但乳腺叶状肿瘤临床手术前影像诊断正确率很低,与其他乳腺肿瘤影像征象的存在部分交叉,本研究应用乳腺超声、磁共振综合分析乳腺叶状瘤特点,以达到提高诊断正确率的目的。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2014年5月至2017年12月在粤北人民医院经手术或活检后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25例

    江西医药 2018年5期2018-06-23

  • CD34、CD10、CD117在乳腺叶状肿瘤病理诊断中的作用
    50052)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组异质性的双向分化的纤维上皮性肿瘤。2012年的WHO按组织学特征将乳腺叶状肿瘤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3个级别[1]。目前对乳腺叶状肿瘤3个级别的界定主要根据组织学形态特征,有较强的主观性。部分良性、交界性及恶性乳腺叶状肿瘤形态学有交叉,给诊断造成很大困扰。同时良性、交界性与恶性乳腺叶状肿瘤之间的鉴别在临床治疗方面是确定术式的选择、防止复发和转移、判断预后的关键。因此筛选出能鉴别不同级别乳腺叶状肿瘤的生物学标志物尤为重要。本研究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8年6期2018-03-08

  • 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高频超声特征的对比分析
    00437)乳腺叶状肿瘤属于少见的纤维上皮性肿瘤,而乳腺纤维腺瘤是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1],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均与纤维腺瘤有类似之处[2],尤其是超声声像图表现相似,易误诊为纤维腺瘤。良恶性乳腺叶状肿瘤均有复发和转移可能,手术是治疗首选,且手术时需扩大切除范围[3-4]。纤维腺瘤多采取观察随访或肿块单纯手术切除。因此,术前两者的影像鉴别诊断对临床诊治有重要意义。现收集我院2008年8月至2016年12月术前行高频彩色多普勒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8年1期2018-01-30

  • 乳腺巨大恶性叶状肿瘤伴破溃1例及文献复习
    道·乳腺巨大恶性叶状肿瘤伴破溃1例及文献复习丁丹红 陈峰 边林莉 秦瑞雨目的提高对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的认识。方法回顾我科收治的1例巨大恶性乳腺叶状肿瘤伴破溃的临床病例资料和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1例45岁女性患者发现右乳肿块进行性增大伴破溃1年余,全麻下行右乳房单纯切除术+部分胸大肌切除术+植皮术,随访18个月无复发转移。结论叶状肿瘤是少见的乳腺纤维上皮性肿瘤,临床及病理诊断有时较为困难,需仔细鉴别,总体预后较好,故应提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27期2017-12-13

  • 乳腺叶状肿瘤2例并文献复习
    张凤兰论 著乳腺叶状肿瘤2例并文献复习卢虹 张凤兰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特征、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该病多发于中年妇女,常累及单侧乳房,表现为无痛性肿块;管内型生长方式是乳腺叶状肿瘤的典型病理表现,容易误诊为纤维腺瘤;治疗以局部扩大切除手术为主。结论乳腺叶状肿瘤较为少见,常表现为界清的无痛性肿块。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3种组织学类型。治疗以手术为主。乳腺叶状肿瘤; 临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7年3期2017-10-10

  • 乳腺叶状肿瘤的3.0T MRI表现
    乳腺影像学·乳腺叶状肿瘤的3.0T MRI表现王岸飞, 胡瑛, 王晓燕, 汤文瑞, 张焱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MRI特征,提高对本病的MRI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的MRI资料,其中良性31例、交界性15例、恶性5例。结果:51例叶状肿瘤的主要MRI表现:分叶状或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晰,T2WI信号多不均匀、可见低信号分隔,动态增强扫描可见低信号分隔不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以渐进型和平台型为主。良性、交界性及恶性叶状

    放射学实践 2017年8期2017-09-06

  • 良性与交界性叶状肿瘤局部复发风险的分析
    尚仁良性与交界性叶状肿瘤局部复发风险的分析李晓平1余绮荷2黄晖3李尚仁1目的探讨良性和交界性乳腺叶状肿瘤的复发率以及手术切缘宽度与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切除的良性及交界性叶状肿瘤的患者。收集的数据包括:年龄、原发肿瘤大小、组织分级、手术方式和局部复发情况。结果共入组118名患者,其中为良性81例,交界性3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8.3岁,肿瘤平均大小为4.6 cm,平均随访时间3.5年,共有18例患者出现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7年1期2017-03-31

  • 超声在乳腺分叶状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3800)乳腺分叶状肿瘤多发于中年妇女,其他年龄段偶有发病。目前,乳腺分叶状肿瘤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据推断紊乱的新陈代谢与非正常值的雌激素分泌有可能是促使其发病的重要原因。但在乳腺肿瘤中,乳腺分叶状肿瘤并不常见,仅占据乳腺肿瘤疾病的0.5%左右,主要有三种类型:良性、恶性、交界性[1]。本文通过彩色超声对20例乳腺分叶状肿瘤进行回顾分析,以实现对该疾病的深入了解、临床认识,并有效提高诊断水平。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4年6月~2017年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95期2017-03-20

  • 24例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崔玉秋24例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崔玉秋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诊断及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24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中8例诊断为良性叶状肿瘤, 14例诊断为交界性叶状肿瘤, 2例诊断为恶性叶状肿瘤。本组24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其中8例良性叶状肿瘤患者行单纯病灶切除术, 3、6个月后复查, 其中1例良性肿物切除3个月后复发, 采用扩大1 cm切除范围, 术后肿物病理结果仍是良性, 至今1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24期2017-01-14

  • 94例单中心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与临床分析
    94例单中心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与临床分析齐良波目的对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94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80例为良性叶状肿瘤, 8例为交界性叶状肿瘤, 6例为恶性叶状肿瘤。对患者病理和临床特点进行探讨。结果94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均为女性患者, 发病年龄21~80岁, 良性叶状肿瘤发病年龄21~60岁, 交界性叶状肿瘤发病年龄32~47岁, 恶性叶状肿瘤发病32~80岁。交界性叶状肿瘤直径3.2~7.0 cm, 良性叶状肿瘤直径2.1~7.4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24期2017-01-14

  • 老年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生存状况
    00)老年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生存状况王兴武 肖春花1李 莹1夏菊华 杨武森 李笑云2张武妨 周建林(黔东南州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贵州 凯里 556000)目的 探究老年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生存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乳腺叶状肿瘤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乳腺叶状肿瘤老年患者无病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 96例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为(39.27±11.34)个月,1年、3年和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5.60%、85.56%和66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23期2016-12-23

  • 彩超诊断乳腺叶状肿瘤16例分析
    3)彩超诊断乳腺叶状肿瘤16例分析钟 勇(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超声中心,广东 深圳 518053)目的 探讨超声对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16例乳腺叶状肿瘤的声像图特征,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6例中,良性叶状肿瘤10例,交界性低度恶性叶状肿瘤5例,恶性叶状肿瘤1例。与病理结果比较,超声诊断准确度为81.2%。良性叶状肿瘤的特点形态较规则、偏大,呈现分叶状或类圆形,边界清晰、多数可见包膜,并有欠均匀的中低回声,后壁回声增强或无变化,且大多无钙化

    实用临床医学 2016年10期2016-04-13

  • 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研究
    康慧卿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研究康慧卿目的 分析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医治的30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诊断资料。结果 表现为良性叶状肿瘤的生长形式主要是膨胀性质,而交界性叶状肿瘤与恶性叶状肿瘤多是表现为浸润性质。叶状肿瘤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与病理特点、手术治疗方式有关系。结论 良性肿瘤发病年龄较交界性和恶性肿瘤时间早,肿瘤为恶性的可能性就越低,肿瘤的复发率与其手术治疗方式和病理特征有一定的关联。乳腺叶状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9期2016-02-05

  •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特点
    范桂莲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特点范桂莲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中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特点。方法11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为其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1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中4例核分裂象罕见,0~4个/10 HPF,为良性乳腺叶状肿瘤 ;6例核分裂象5~9个/10 HPF,为交界性乳腺叶状肿瘤;1例核分裂象≥10个/10 HPF,为恶性乳腺叶状肿瘤。结论对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有助于临床及时发现患者的疾病,结合各项检查结果来对患者进行综合判断,提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0期2016-01-27

  • 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诊断分析
    25000)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诊断分析周淑平(永州市中心医院南院,湖南 永州 425000)目的对乳腺叶状肿瘤的发病机制、病理学特征以及诊断预后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10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通过免疫组化SP法与HE染色进行乳腺叶状肿瘤病理诊断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一般肿瘤都发生在单侧,主要位于乳腺外上象限。病理诊断为良性上皮与肿瘤性间质细胞成分,其中肿瘤间质细胞S-100(-),80%action、、vinentin(+)、CD34、desmin阳性表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期2015-12-23

  • 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元元 岳伶俐乳腺叶状肿瘤在临床中并不常见,该病是由乳腺间质和上皮组织两种成分组成的纤维上皮性肿瘤,其发病率在乳腺肿瘤中占的比例为0.3%~1%,在乳腺结缔组织与上皮组织混合性肿瘤中占的比例为2%~3%[1-2]。因该病生物学特性以及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临床诊断以及病理判断均有差异[3]。本文主要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32例,分析了该病的病理诊断,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25期2015-04-12

  • 34例乳腺叶状肿瘤诊治分析
    20)34例乳腺叶状肿瘤诊治分析邙建波1,王莉菲2,任莉莉3(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1、妇科2、生物治疗室3,广东 深圳518020)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4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为首次治疗者,6例为叶状肿瘤复发者。结果13例患者术前行空芯针穿刺检查,与术后病理符合率为84.6%。15例患者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与术后病理符合率为80.0%,空芯针

    海南医学 2015年20期2015-03-19

  • 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复发因素分析
    莉颖 鲍以嘉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复发因素分析秦悦农 陈莉颖 鲍以嘉目的研究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复发因素,探讨局部复发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25个月。107例患者中有8例出现局部复发,所有患者经超声检查:血流影74.8%、暗性液区45.8%、术中见分叶状结构83.2%;病理检查见裂隙状结构61.7%。单因素分析中,阳性手术切缘(P=0.0047)、间质增生(P=0.0021)和组织学类

    实用癌症杂志 2015年7期2015-03-01

  • 30例乳腺叶状肿瘤临床治疗体会
    10030例乳腺叶状肿瘤临床治疗体会洪有辉江西省余干县中医院普外科335100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乳腺叶状肿瘤临床治疗体会。方法:笔者收集了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加强患者辅助检查,并结合检查结果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结果:20例患者诊断为良性乳腺叶状肿瘤, 2例患者为交界性乳腺叶状肿瘤, 8例患者为恶性乳腺叶状肿瘤, 4例患者经粗针穿刺确诊为乳腺叶状肿瘤,恶性乳腺叶状肿瘤复发率显著高于良性乳腺叶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2期2015-02-24

  • 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巩雷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分析巩雷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以及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行手术治疗经病理诊断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8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根据肿瘤分级, 良性14例, 交界性10例, 恶性4例。结论 乳腺叶状肿瘤需要和乳腺巨纤维瘤及其他乳腺肉瘤相鉴别, 其肿瘤的复发率随手术范围增大而下降, 随病理组织学等级递增而升高。临床医生需将乳腺叶状肿瘤当作低度恶性或恶性病变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3期2015-02-01

  • 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及X线钼靶表现分析
    王建新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及X线钼靶表现分析王建新目的 对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及X线钼靶表现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32例,对其临床资料及X线钼靶的影像资料予以回顾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都是因为无痛肿块就诊,并且大多数患者存在短期内的增大病史,对所有患者开展X线钼靶摄片检查。结论在为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开展实施诊断的过程中,仅仅依靠X线钼靶难以实施准确的诊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开展诊断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12期2015-01-31

  • 临床分析乳腺叶状瘤的病理诊断
    0)临床分析乳腺叶状瘤的病理诊断李 威(河南省商丘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河南 商丘 476000)目的分析乳腺叶状瘤的病理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52例乳腺叶状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病理特征以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本组研究资料中52例患者,其中良性38例(占73.08%),交界性10例(占19.23%),恶性4例(占7.69%)。38例良性叶状肿瘤行扩大肿块切除术,10例交界性叶状瘤患者行单纯乳腺切除术(包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8期2015-01-24

  • 46例乳腺分叶状肿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误诊分析
    0051)乳腺分叶状肿瘤是一种双向分化的肿瘤,由良性的上皮成分和富于细胞的间叶成分组成,属于较少见的纤维上皮性肿瘤,占乳腺肿瘤的0.3% ~0.9%。该肿瘤形态的多样性,因其切面具有囊状、分叶状特殊外观而得名叶状囊肉瘤,但易被误认为所有患者均为恶性,造成过度治疗。根据1982年WHO 公布的乳腺肿瘤分类标准,将乳腺叶状囊肉瘤更名为乳腺分叶状肿瘤,此名称能更准确反映这一肿瘤的内涵[1-2]。手术是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主要手段,术式的选择与其复发率、死亡率密切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4年1期2014-12-09

  • 乳腺分叶状肿瘤的诊治分析
    在临床上,乳腺分叶状肿瘤是乳腺肿瘤较为特殊的一种肿瘤类型,临床病例相对较少。孙玮[1]等人在研究中指出,乳腺分叶状肿瘤的发生率仅仅占据乳腺肿瘤的0.3%~1%。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组织和上皮组织,因切面大多为分叶状以及囊状而获名[2]。乳腺分叶状肿瘤主要呈现双相分化,上皮成分为良性,间叶成分中则主要由癌细胞构成,其一开始因切面特点命名为叶状囊肉瘤,之后经WHO更改,重新得名为乳腺分叶状肿瘤[3]。乳腺分叶状肿瘤主要包括恶性、良性以及交界性3种。目

    中外医疗 2014年26期2014-11-21

  • 乳腺叶状肿瘤的二维、彩色及弹性超声表现
    00032)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纤维上皮型肿瘤,仅占乳腺肿瘤的0.3% ~1.0%,占乳腺纤维上皮肿瘤的2% ~3%[1-2]。根据核分裂象数、间质细胞增生程度、间质细胞异型度、肿块边缘情况,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乳腺叶状肿瘤分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三类[3]。本研究回顾分析了近年来我院诊治的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二维、彩色及弹性超声图像特点,探讨其在乳腺叶状肿瘤诊断中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

    中国临床医学 2014年3期2014-10-02

  • 乳腺叶状肿瘤超声表现与病理相关性研究*
    真真 朱 鹰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 of the breast,PTB)是乳腺少见的一种特殊类型肿瘤,术前影像学易将其误诊为纤维腺瘤。临床上由于PTB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其术式与纤维腺瘤有所不同,术式及切除范围的合理选择是影响乳腺叶状肿瘤复发的重要因素[1],因此如能在术前通过超声等影像检查对该病进行正确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系统性回顾分析了85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叶状肿瘤超声图像特点,旨在探讨超声检查对叶状肿瘤的诊断价值。1 材

    中国肿瘤临床 2014年9期2014-05-25

  • 超声二维声像图在乳腺叶状肿瘤及纤维腺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二维声像图在乳腺叶状肿瘤及纤维腺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洪杰 冯贤英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来源于纤维上皮的肿瘤,在临床上较为罕见,约占女性乳腺肿瘤的0.3%~0.5%[1]。该病典型病例表现为实性、孤立、可移动的肿块,大体上与乳腺纤维腺瘤很难区分,在超声声像图上的表现与乳腺纤维腺瘤相似,故超声检查的术前正确诊断率低,仅有21.3%[2]。所有乳腺叶状肿瘤均有复发和去分化的潜能。由于现在对乳腺纤维腺瘤广泛采用非手术治疗,故鉴别乳腺叶状肿瘤和乳腺纤维腺瘤显得尤为重要。笔

    浙江医学 2014年20期2014-04-13

  • 乳腺叶状肿瘤内的小叶瘤变及微小浸润癌临床病理分析
    赵明彦乳腺叶状肿瘤内的小叶瘤变及微小浸润癌临床病理分析赵明彦目的 探究乳腺叶状肿瘤内的小叶瘤变及微小浸润癌临床病理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4月济南市济阳县中医院收治的乳腺叶状肿瘤内的小叶瘤变及微小浸润癌的患者1例,对患者予以影像学等常规检查,同时予以活体穿刺组织、术中冰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并结合患者临床病史及乳腺叶状肿瘤内存在小叶瘤变及微小浸润癌临床文献,对患者病理诊断的临床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左侧乳腺发现肿物,穿刺活检结

    当代医学 2014年22期2014-03-23

  • 乳腺分叶状肿瘤19例临床分析
    0031)乳腺分叶状肿瘤19例临床分析马 卉(安徽省中医院乳腺外科,安徽 合肥 230031)目的 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诊断和手术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7年1月—2012年9月19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患者中行改良根治术1例,乳房单纯切除术2例,肿瘤局部扩大切除术16例,随访16例,随访时间3~50个月,平均25个月,2例行局部切除术后复发。结论 乳腺分叶状肿瘤术前诊断有一定困难,局部复发与手术切除范围有关。良性、交界性和首

    安徽医药 2014年3期2014-03-20

  • 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外科临床经验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刘战丛 王丽萍 李贺鹏作者单位:462300 河南漯河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漯河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肿瘤,属于纤维上皮源性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症状,术前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空芯针穿刺活检为较好的诊断方法。乳腺叶状肿瘤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3种。治疗以外科手术为首选方法,首次手术切除范围的合理性是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后辅助化疗、放射治疗及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尚不肯定。乳腺肿瘤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14年1期2014-01-23

  • 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治分析
    24000)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治分析李大鹏(赤峰市红山区中医院,内蒙古赤峰024000)目的:乳腺叶状肿瘤临床酷似纤维腺瘤,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并与乳腺纤维腺瘤鉴别.方法:对比治疗的乳腺叶状肿瘤和纤维腺瘤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特点.结果: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后5年生存率100%,乳腺叶状肿瘤术后复发率14.28%,纤维腺瘤术后复发率2.50%,分叶状肿瘤的误诊率37.5%.结论:临床表现不易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检查.术前空芯针穿刺为最佳方法.治疗均以手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期2013-07-12

  • 32例乳腺叶状肿瘤临床分析
    武平32例乳腺叶状肿瘤临床分析武平目的 研究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与分析。方法 采用光镜复习原理诊断乳腺叶状肿瘤,从而按良性诊断的方法从中分析。结果 32例乳腺叶状肿瘤的患者有超过一半的为良性肿瘤, 恶性和交界性的肿瘤只占很少数。结论 乳腺叶状肿瘤的预后护理与临床手术方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乳腺叶状瘤;病理诊断;手术方式;预后乳腺叶状肿瘤是目前乳腺所有肿瘤中占比率最小的, 这种肿瘤易发年龄在30~50岁。乳腺叶状肿瘤的组织内构比较像叶子的形状, 细长间隙小,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1期2013-02-02

  • 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分叶状肿瘤影像特征分析
    胤 赵振华乳腺分叶状肿瘤 (phyllodes tumor) 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乳腺纤维上皮来源的肿瘤,发生率占乳腺肿瘤性病变的1.0%左右[1],根据分化不同,分叶状肿瘤又分良性、交界性及恶性[2]。笔者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试图发现各亚型的差别,以提高对乳腺分叶状肿瘤的认识及诊断水平,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 法1.患者资料搜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乳腺分叶状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3年3期2013-01-11

  • 乳腺叶状肿瘤的高频超声声像图分析
    海娜 史 岩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s of breast,PTB)是一种来源于纤维上皮的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据数据统计约占乳腺肿瘤的0.3%~1.0%[1-2],在超声声像图上的表现与纤维腺瘤极其相似,故超声的术前正确诊断率低,仅有21.3%[3]。肿瘤组织主要成分有两种,即上皮和间质纤维,病理改变上也不易与纤维腺瘤区分。约90%的乳腺叶状肿瘤具有良性过程,较少发生转移,易复发是其一个特点,患者年龄较大者较年轻患者复发率低[4]。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2年3期2012-05-17

  • 乳腺叶状肿瘤29例诊疗分析
    孙湄杨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s,PTs),以往又称“乳腺叶状囊肉瘤”,是由乳腺纤维结缔组织和上皮组成,具有不同临床过程和病理组织学特点的一系列纤维上皮性肿瘤的总称。其发病率约占所有乳腺肿瘤的0.3%~1%,具有局部高复发率和低转移率的临床特征,且首次术式的选择与复发率、死亡率密切相关[1]。本研究通过回归性分析29例乳腺叶状肿瘤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合理的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策略。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吉林省肿瘤医院乳腺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25期2011-08-15

  • 超声对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价值
    蓓菁 任亚娟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少见、类型特殊的肿瘤, 约占所有乳腺肿瘤性病变的0.3%~1.0%[1]。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从2008年—2010年间收治, 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超声影像资料, 以提高认识,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2008年1月—2010年12月, 在本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34例, 均为女性, 年龄13~63岁, 平均(35.2±14.9)岁。术前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获得检查资料。

    肿瘤影像学 2011年3期2011-08-04

  • 乳腺分叶状肿瘤的X线影像学分析
    28000乳腺分叶状肿瘤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于乳腺上皮的纤维组织肿瘤,以前称巨纤维腺瘤或叶状囊肉瘤[1],多发于35~55岁女性,占乳腺肿瘤的0.3%~1.0%。良性分叶状肿瘤呈膨胀性生长,保持完整的假包膜,交界性和恶性肿瘤可向周围组织浸润性生长,病理检查见表面突起是其重要特征。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0月~2011年1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分叶状肿瘤的病例22例,均为女性,年龄32~56岁,平均43岁。查体触及乳房肿块,肿块直径1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26期2011-02-21

  • 乳腺分叶状肿瘤10例治疗体会
    1021)乳腺分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PT)是一种由纤维、上皮两种成分构成的少见的乳腺肿瘤,因其大体标本切面具有分叶状、囊状而得名。由Miller在1838年首次报道并命名为乳腺分叶状囊肉瘤,1982年WHO公布的乳腺疾病分类标准更名为乳腺分叶状肿瘤[1]。2004年4月至2010年1月期间,我院手术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10例,现就其临床特点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3-50岁,平均40岁。病

    海南医学 2010年22期2010-08-15

  • 乳腺叶状肿瘤的针吸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对照分析
    何惠华 李 峰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urs,PTs)是1种乳腺少见的纤维上皮性肿瘤,占女性乳腺肿块的0.3%~0.5%,通常为良性,但复发常见,有极少数患者出现血行转移[1]。现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1月~2009年10月间收治的32例乳腺叶状肿瘤病历资料,并将针吸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结果结合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FNAC检查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1

    实用癌症杂志 2010年3期201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