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分析乳腺叶状瘤的病理诊断

2015-01-24 03:09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8期
关键词:叶状交界良性

李 威

(河南省商丘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河南 商丘 476000)

临床分析乳腺叶状瘤的病理诊断

李 威

(河南省商丘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河南 商丘 476000)

目的分析乳腺叶状瘤的病理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52例乳腺叶状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病理特征以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本组研究资料中52例患者,其中良性38例(占73.08%),交界性10例(占19.23%),恶性4例(占7.69%)。38例良性叶状肿瘤行扩大肿块切除术,10例交界性叶状瘤患者行单纯乳腺切除术(包括腺体、胸大肌膜及皮肤),4例恶性叶状瘤患者行改良根治乳腺切除术,随访至今,52例患者中复发6例,其中交界性3例,恶性3例,因发生肺转移死亡1例,复发率为11.54%。结论乳腺叶状瘤是一种较少见的乳腺肿瘤,病理组织学检查是其可靠的诊断方法,交界性和恶性叶状肿瘤容易复发,手术切除是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

乳腺叶状瘤;病理诊断;临床分析

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乳腺肿瘤,基本与纤维腺瘤类似,其病理组织学特征为双层上皮细胞成分排列成裂隙状,周围是过度生长的富于细胞的间叶成分,从而形成典型的叶状结构[1]。乳腺叶状瘤的发病率占所有乳腺原发肿瘤的0.3%~1.0%,在过去常常称之为叶状囊肉瘤,自2003年WHO乳腺肿瘤分类中称之为叶状肿瘤,临床上将其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三类。一般情况下,叶状肿瘤为良性,但是容易复发,很少有患者出现血性转移。乳腺叶状瘤的临床及病理表现较为复杂,在临床上极易被误诊为纤维腺瘤而最终引起复发,因此,要正确认识该病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点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2],使患者能够早期治疗,早日获得健康。为进一步对乳腺叶状瘤的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我院对52例乳腺叶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6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乳腺叶状瘤患者52例,年龄24~63岁,平均年龄45.9岁;病程2~46个月,平均病程22.6个月;左侧叶状瘤36例,右侧叶状瘤16例;肿块直径3.3~13.5 cm,平均直接7.2 cm,活动度好。患者均以乳腺无痛性肿块就诊,除2例患者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外,其余肿块均镜界清楚,边界光滑。所有患者皮肤未见破溃及浅表静脉扩张,不伴有乳头溢液及局部淋巴结肿大。

1.2 方法:将切除的标本用4%甲醛固定,4 μm石蜡切片,HE光镜诊断,所有操作均由经验丰富的资深病理医师进行,并根据WHO2012第四版乳腺肿瘤分类进行诊断。良性:核分裂0~4个/10HPF,间质细胞稀疏,无或轻度异形,肿瘤边界清晰,膨胀性生长,无肿瘤出血、坏死;交界性:核分裂为5~9个/10HPF,间质细胞密度中等,呈过度生长,中度异形,可有小片坏死,膨胀性肿瘤边界或局部浸润生长;恶性:核分裂在10个/10HPF以上,间质细胞明显过度生长,高度异形,浸润性生长边界,大片出血、坏死,少数还可有其他肉瘤成分。

2 结 果

2.1 病理检查:肿块直径3.3~13.5 cm,平均直接7.2 cm,肿瘤表面呈结节状,境界清楚,无明显包膜。切面实性分叶状,外翻,呈灰白或灰黄色,可见弯曲裂隙。其中14例有囊性变,囊内为清亮液体或出血性物质,有2例境界不清,与周围组织粘连并向其浸润性生长。镜下:52例均可见上皮及间质两种成分,5例可见导管上皮增生,但无异型性。间质细胞过度生长,大部分间质细胞呈编织状结构增生,部分呈叶状突入管腔将上皮挤压成裂隙状。肿瘤局部可见出血、坏死及黏液样变。本组资料中,良性38例(占73.08%),交界性10例(占19.23%),恶性4例(占7.69%)。

2.2 治疗及随访:52例患者均根据病理诊断结果给予外科手术治疗,对38例良性叶状肿瘤行扩大肿块切除术,术后随访1~5年未见复发;10例交界性叶状瘤患者行单纯乳腺切除术(包括腺体、胸大肌膜及皮肤),术后随访3年复发3例;4例恶性叶状瘤患者行改良根治乳腺切除术,随访至今,3例患者复发,1例患者因发生肺转移而导致死亡。5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复发6例,其中交界性3例,恶性3例,因发生肺转移死亡1例,复发率为11.54%。

3 讨 论

3.1 乳腺叶状瘤的特点及临床表现:乳腺叶状瘤是一组界限清楚的双向化分化的肿瘤,形成典型的叶状结构。1982年WHO依据组织学分类原则将该肿瘤改名为乳腺叶状肿瘤,并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三类。乳腺叶状瘤多发于年龄偏大的妇女,临床上诊断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岁,一般年龄在25岁以下的患者极少。据统计资料显示,西方国家乳腺叶状瘤的发病率占全部乳腺原发性肿瘤的0.3%~1%,占所有纤维上皮性肿瘤的2.5%,目前,对于乳腺叶状瘤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相关学者认为可能与患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的失调有关系[3]。乳腺叶状瘤在临床上表现为局部无痛性肿块,肿块往往较大,但是仍可在胸壁上自由活动;若肿瘤过大,则固定于胸壁,表面的皮肤常因受压而变得更薄、更亮,浅静脉曲张,甚至导致供血障碍而破溃,但是皮肤一般不受累,多数患者都是因为发现肿块而就医。乳腺肿瘤一般生长缓慢,但是会表现出近期迅速增大,并且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3.2 鉴别诊断:乳腺叶状瘤在临床上并不常见,并且与纤维腺瘤、导管周围间质肉瘤以巨大腺纤维瘤等极为相似,因此常常导致误诊。为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重视病理组织学检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鉴别:①纤维腺瘤:乳腺叶状瘤间质过度增生进而形成分叶状结构,这是与纤维腺瘤尤其是青春型及富于细胞性显微腺瘤区别的重要依据[4];②导管周围间质肉瘤,此瘤较罕见,是一种界限不清的双向分化的病变,主要特征是局限于小管周围发生间质细胞增生,其小管为开放的腺腔,缺乏分叶状结构;③巨大腺纤维瘤:该瘤体积较大,并且切面有狭长分枝状裂隙将瘤组织分隔成分叶状或结节状,结节状巨大腺纤维瘤多发于年轻妇女,有包膜、质地坚实,多为纤维间质,细胞数量较少,上皮性裂隙短而窄。

乳腺叶状瘤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都容易复发,并且恶性肿瘤有可能会发生转移,因此,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切除治疗乳腺叶状瘤,良性叶状瘤就是采用手术大切除手术进行,而单纯的肿块摘除则存在复发的风险,还需进行二次手术治疗,才能最终达到康复的目的。研究人员认为进行手术切除时切除范围应扩大至肿块周围2 cm,以降低肿瘤复发的风险[5]。总之,乳腺叶状瘤比较罕见,病理形态表现各异,良恶性不同其治疗效果也不相同,对于良性肿瘤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达到治愈,而恶性肿瘤若治疗不充分则可能会引起复发转移,因此,作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乳腺叶状瘤高复发性的认识,综合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瘤体性质、大小等各方面因素,制定正确而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1]张静敏,纪捷,程雪,等.46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0):69-70.

[2]郑德伟.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 (9):168-169.

[3]刘慧.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及预后评估[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15):132.

[4]王浩,黄小英,曹海玲.乳腺叶状瘤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 2011,38(24):38-39.

[5]王毓芳,吕锋.乳腺叶状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J].江西医药,2010,45 (7):698-699.

R737.9

B

1671-8194(2015)08-0048-02

猜你喜欢
叶状交界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哀伤
一例窦性心动过缓并交界性自主节律的两种心电散点图特征分析
单源交界性激动的多样化表现三例
CD34、CD10、CD117在乳腺叶状肿瘤病理诊断中的作用
“四个注重”让家事审判良性发展
94例单中心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与临床分析
24例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