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率
- 胰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研究现状
,提高手术R0切除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6]。但目前胰腺癌的新辅助治疗还没有标准化的治疗方案,本文主要探讨胰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研究现状。1 可切除胰腺癌的新辅助治疗1.1 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是指在实施局部治疗方法(如手术或放疗)前所做的全身化疗,目的是使肿瘤缩小、及早杀灭看不见的转移肿瘤细胞,以利于后续的手术、放疗等治疗。当前胰腺癌新辅助治疗方案主要以吉西他滨为主,现已有研究证实吉西他滨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吉西他滨单药。日本的一项Ⅱ/Ⅲ期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2年1期2022-11-28
-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Ⅱ型食管胃交界处肿瘤的疗效对比*
肿瘤病灶的完全切除率(R0切除率)和整块切除率,其中整块切除率定义为术中的切除病灶组织可作为单块标本。R0切除率定义为术后染色结果发现病灶完全切除,且横向和纵向切缘病理活检均为阴性。③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如出血、穿孔、消化道狭窄等。④患者出院后每3个月门诊随访一次,随访时予以内窥镜检查及胸腹部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和远处复发率。远处复发定义为随访期间内镜手术后CT检查肿瘤淋巴结转移或邻近器官转移。局部复发率定义为内镜手术后复查发现手
西部医学 2022年11期2022-11-18
- 早期胃癌内镜下治疗的非治愈性切除率及影响因素
,ESD在完整切除率方面并不亚于外科手术,且其具有微创、住院天数短、治疗总费用低等优点,是可行内镜下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的安全、经济的选择。早期胃癌内镜下治疗后,应根据病理结果评估切除的治愈性,保证患者的良好预后。本研究拟在探究早期胃癌内镜下治疗后非治愈性切除的影响因素,为制订规范化的治疗和随访策略提供参考。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诊治且资料完整的早期胃癌患者。所有患者经充分的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1期2022-06-29
- 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及切除率与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短期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
腺组织切除量及切除率可直接影响预后,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文展开试验。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4月至2021年6月纳入的100例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患者,其中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67.23±1.25)岁;体质量17~35 kg/m2,平均体质量(22.49±1.30)kg/m2;前列腺体积12-75 mL,平均体积(48.95±3.36)mL。纳入、排除标准见相关文献[6-7]。1.2方法 所有患者接受前列
贵州医药 2022年2期2022-03-28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40 mm隆起型结直肠肿瘤的疗效评价
灶的增大,整块切除率、R0切除率随之下降,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1]。ESD 治疗≥40 mm 的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已被研究证实是安全有效的[2],但隆起型肿瘤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回顾性收集并分析35 例接受ESD 或ESD-S 治疗的≥40 mm 的隆起型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12期2022-02-28
- 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探究
患者病灶的整块切除率和完整切除率,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2]。本文对我院接诊的30 例EGC 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用ESD 治疗EGC 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我院接诊的EGC 患者30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1)术前经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被确诊患有EGC,且具有进行内镜下手术的指征;2)无淋巴结、周围器官转移与浸润;3)经术后病理检查被证实患有EGC,且肿瘤分期为T1aN0M0 期或ⅠA 期;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4期2022-01-20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早癌的临床效果对比
住院时间、整块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②手术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情况;③预后情况:术后1、3、6 和12 个月行内镜随访,随访以电话及门诊方式进行,记录术后随访1 年期内预后情况,主要观察终点为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定义为手术后至胃癌复发的时间。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以mean±SD 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 检验比较;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取χ2检验。以P2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6期2022-01-12
- 进展期胆囊癌新辅助治疗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的meta分析*
疗可能增加手术切除率及生存期的同时可能引起疾病进展及安全性无法保证等风险[6]。目前新辅助治疗在进展期胆囊癌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尚未得到共识,故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现有文献中关于新辅助治疗在进展期胆囊癌中的应用。1 资料与方法1.1 文献检索策略采用主题词加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用计算机全面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
重庆医学 2021年20期2021-11-09
- 眉弓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况。(2)肿瘤切除率,全切除率:钙化残留与病灶残留无增强;次切除率:钙化残留或病灶增强2 结果2.1 围术期情况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表1 两组围术期情况比较2.2 肿瘤切除率 两组肿瘤全切除率、次切除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表2 两组肿瘤切除率比较[n(%)]2.3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17%)较对照组(17.39%)低(χ2=4.748,P=0.029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2.4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20期2021-10-28
- 水下与传统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
,CEMR整块切除率将会下降至77%,此时大多数息肉不得已会采用分段黏膜下切除术(piecemeal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PEMR),这又将导致局部残留/复发率明显升高[5]。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在切除较大的结直肠病变时,虽然可以达到更高的整块切除率,但手术时间长、过程复杂、穿孔风险大等缺点使其未能完全替代CEMR[6]。近年来,水下内镜下黏膜切除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1年7期2021-08-13
- 新辅助化疗联合术后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胃癌的效果分析
者的根治性肿瘤切除率、肿瘤切除率、总不良反应(脱发、手足综合征、白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减少)率、肿瘤总消退率、一年生存率、两年生存率。1.4 统计方法对于两组Ⅲ期胃癌患者治疗结果通过SPSS 22.0统计学软件展开处理,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患者根治性肿瘤切除率、肿瘤切除率对比治疗组Ⅲ期胃癌患者根治性肿瘤切除率以及肿瘤切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系统医学 2021年10期2021-08-04
- EMR与ESD治疗结直肠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疗效比较
≥2 cm完全切除率和整块切除率;②记录两组术中穿孔、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③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残留率及复发率。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病灶直径<2 cm的整块切除率及完全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SD组患者病灶直径≥2 cm的整块切除率及完全切除率均高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当代医学 2021年20期2021-07-21
- 冷内镜黏膜切除术比较常规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5-10 mm结直肠无蒂腺瘤的疗效分析
,其组织学完全切除率与热圈套器息肉切除术(hot snare polypectomy,HSP)相似[2,3],但低于常规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4].冷EMR是在CSP技术基础上结合了黏膜下注射水垫,文献报道冷EMR切除6-9 mm结直肠腺瘤的组织学完全切除率明显优于CSP[5].然而,冷EMR与常规EMR比较其疗效如何,目前与之相关的文献尚少.本文前瞻性比较了冷EMR与常规EMR切除5-10 m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1年13期2021-07-19
- 内镜下不同术式治疗固有肌层来源胃黏膜下肿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手术时间、整块切除率、创面长径、完全切除率及住院时间。②比较两组的手术应激指标。分别于手术前后取两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后分离血清,低温保存待用,采用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6期2021-07-14
- 冷圈套治疗结直肠小息肉安全性和有效性的Meta分析*
在较高的不完整切除率[7]。HSP是目前常用切除小息肉的方法,可通过电凝预防息肉切除后的立即出血,但也可能损伤更深的血管,增加延迟出血及穿孔的风险[8]。CSP是一种不需要通电直接勒除息肉的新技术,因安全性高和可缩短手术时间,逐渐被应用于结直肠小息肉的治疗,但其完整切除率为44%~96%[9]。2017年欧洲胃肠道内镜学会指南建议首选CSP切除<10 mm的结直肠无蒂息肉,但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有待进一步证实[10]。鉴于此,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并对现有
中国内镜杂志 2021年5期2021-06-04
- 结直肠息肉冷圈套切除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具有较高的完全切除率和可接受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但近年来CSP 因对于小息肉具有与HSP 相近的完全切除率和更低的延迟出血率而进入研究者的视线,在日本和西方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我国也陆续开展了此方面的研究。因此,本文就CSP 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CSP 的优势与不足CSP 与HSP 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无需电凝:在采用圈套器将息肉及周边少许正常黏膜套住后,即可直接将病变勒除。病变勒除后,应彻底清洗黏膜缺损部位并仔细观察边缘黏膜是否存在可见的残留息肉组织,最后从
浙江医学 2021年6期2021-04-10
- 早期结直肠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非治愈性切除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化是导致低整块切除率、低R0切除率以及低治愈性切除率的重要因素。其中,Kuroha等[4]对369例行结直肠ESD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非纤维化组整块切除率和R0切除率分别为98.9%和89.9%,轻度纤维化组分别为97.2%和84.7%,重度纤维化组分别为76.2%和66.7%。纤维化程度与ESD的整块切除率和R0切除率呈显著负相关。黏膜下层重度纤维化、病变与固有肌层难以剥离提示病变可能高度浸润黏膜下层,血供丰富,不仅会导致非治愈性切除,亦会增加
胃肠病学 2021年5期2021-03-06
-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对比
胃癌一次性整块切除率和完整切除率,降低复发率,因此临床上应用更广泛。为探究EMR和ESD治疗早期胃癌的治疗效果,本院对收治的86例早期胃癌患者开展研究,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6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病灶直径均<2 cm;均经胃镜检查,结合病理检查确诊为早期胃癌;均无淋巴结转移,均未侵犯固有肌层,均无凝血功能障碍,均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疾病。将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EMR组和E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4期2021-03-04
- 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及切除率与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短期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腺组织切除量及切除率与TUPKP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笔者于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联合国内3家大型教学医院,采用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观察法,对274例行TUPKP治疗的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3个月的随访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的设计,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3家大型教学医院收治的274例BPH患者,术前均行直肠指诊、前列腺超声检查(计算前列腺体积,mL)、尿流率测定、残余尿量(pos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21年1期2021-01-27
- 交界可切除胰腺癌新辅助治疗应用研究进展
具有较高的R0切除率,为BRPC治疗带来新思路[3]。新辅助治疗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抑制微转移灶及原发灶进展[4];诱导肿瘤细胞进入休眠状态,灭杀游离肿瘤细胞和潜在的微小转移灶,降低术后复发或转移风险[5];减少淋巴结转移的发生[6];对血供完整的肿瘤更具杀伤作用,对于能够耐受全身性治疗胰腺癌患者,可避免因术后并发症而导致的辅助治疗延迟[7];有助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评估和筛选,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8];新辅助治疗后局部胰腺组织纤维化,有助于降低术后胰瘘的
山东医药 2021年20期2021-01-10
- 胃固有肌层肿瘤的诊断及内镜治疗进展
层的肿瘤,完全切除率为75%,住院期间无大出血、穿孔或任何其他严重并发症。作者以往研究中,对18 例胃固有肌层肿瘤进行ESD 治疗,完全切除率为94.4%,2 例患者发生穿孔但在内镜下成功夹闭修补[13]。Chun 等[14]的研究也证明ESD 在胃固有肌层肿瘤治疗中是安全可靠的,其完全切除率为75%。ESD 治疗固有肌层肿瘤最主要的并发症为穿孔,发生率为0%~20%[15],对于与固有肌层基底面有紧密连接的肿瘤,ESD 的完全切除常会失败[16-17],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5期2020-12-19
- 英夫利昔单抗与环孢素A治疗急性重症溃疡性结肠炎长期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急危重症,结肠切除率及死亡率高[1]。激素是ASUC的一线治疗方法,但约有30%~40%的患者对激素治疗无应答,因此在激素治疗3~7 d内应积极评估激素抵抗患者是否需要尽早开始挽救治疗或手术切除[2]。目前比较公认的挽救治疗用药有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IFX)和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1,3]。既往已有荟萃分析显示这两种治疗方法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但对于两者长期疗效的比较仍缺乏研究数据。随着
浙江医学 2020年20期2020-11-05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康复效果评价
血量、手术整块切除率和完整切除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6月肿瘤局部复发率,以此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1.4 统计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术中出血量采用(±s)进行统计描述,应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采用百分率(%)进行统计描述,应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各构成比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整块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15期2020-10-23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早期胃癌患者PGI、PGR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的手术治疗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2)胃蛋白酶:于手术前及手术后1个月,患者处空腹状态下取3~4 mL静脉血,离心分离后使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I(PGII)及胃蛋白酶原比值(PGR)水平。(3)术后并发症:统计2组患者胃穿孔、出血、复发情况。2 结果2.1 2组患者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比较 观察组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表1 2组患者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比较[例(%)]2.2 2
淮海医药 2020年4期2020-10-15
- 冷圈套器对4~15mm无蒂息肉的治疗效果
(3)病变完整切除率;(4)病变回收率;(5)应用热活检钳或圈套器追加处理创面残留组织情况。1.4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2.0 软件,应用χ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应用t检验进行平均值比较,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对全部355例CSP治疗息肉与245例HSP治疗息肉进行比较,CSP组即时出血率为2.8%,HSP组为0.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最终两组的迟发出血率均为0,最终均不需要内镜干预止血。两组均无穿孔发生。CSP组平
实用医学杂志 2020年16期2020-09-25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期疗效对比①
)比较两组完整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比较。完整切除率[4]:一次性剥离或切除全部肿瘤组织。治愈性切除率[4]:经病理活检证实基底及切缘未见病变残留,且脉管无浸润。(2)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3)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2年后的生存情况和复发情况。1.4 统计学方法2 结果2.1 完整切除率及治愈性切除率研究组完整切除率及治愈性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表1 两组完整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对比[n=36,n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0年1期2020-09-16
-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在消化道早期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发症,具有完整切除率高及术后复发率低、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成为消化道早期癌的主流治疗方式,但其疗效及安全性仍存在争议[4~6]。本研究旨在评估ESD 及外科手术治疗消化道早期癌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6 例确诊为消化道早期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外科组(36 例)及ESD 组(60 例)。外科组中男23 例,女13 例;年龄31~81岁,平均(55.48±7.6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0年7期2020-09-03
- 冷圈套息肉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研究进展
P)相比,完整切除率高,且可避免热活检钳对标本组织的损伤。Komeda等[11]的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患者238例,对比CSP与HFP治疗3~5 mm息肉疗效,结果发现CSP的完整切除率显著高于HFP(80.4%vs47.4%),且不会造成标本损伤。CBF因操作简便而被广泛应用,但CSP与CBF相比较,可提高完整切除率,且不增加治疗时间。Lee等[12]研究,对比CSP与CBF切除≤5 mm息肉的疗效,结果显示,CSP的组织学完整切除率显著高于CB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0年8期2020-08-26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的腔内突出型结直肠肿瘤的临床结局分析
。ESD的整块切除率为75.0%,R0切除率为72.2%,5例(13.9%)患者终止ESD转为外科手术。治愈性切除率为55.6%,非治愈性切除者11例,其中7例追加外科手术,整体外科手术率为33.3%。有肌肉收缩征组整块切除率(0对87.1%,P=0.003)和R0切除率(20.0%对 80.6%,P=0.008)均显著低于无肌肉收缩征组。黏膜下层无纤维化(F0)、轻度纤维化(F1)、重度纤维化(F2)的整块切除率、R0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
胃肠病学 2020年3期2020-08-06
- 在≥65 岁老年早期胃癌患者中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meta 分析
指标,包括整块切除率、组织学完全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5 年生存率;次要结局指标,包括肺炎、穿孔、手术出血等。1.4 质量评价纳入的回顾性研究采用NOS 评分表(http://www.ohri.ca/programs/clinical_epidemiology/oxford.asp)进行质量评估。1.5 统计分析处理采用Review Manager 5.3 软件进行Meta 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 为效应分析统计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0期2020-07-14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效果
间。(2)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一次性彻底切除完整肿瘤病灶为整块切除。病理检查显示标本边缘基底无脉管浸润,无病变组织显露,癌变深度浸及黏膜肌以下≥500 μm为治愈性切除。整块切除率=整块切除例数/总例数×100%。治愈性切除率=治愈性切除例数/总例数×100%。(3)复发情况。两组均于术后1 a进行复查,复发判定标准:切除范围及周围区域(10 mm左右)存在肿瘤生长,经病理检查显示病理类型同术前。复发率=复发例数/总例数×100%。(4)并发症。2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5期2020-02-26
- 改良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较高的病变完整切除率,但其操作难度大、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而改良法EMR 既具有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的优势,同时也能达到与ESD 相当的病变完整切除率,因而广泛应用于体积较小的直肠NENs 的内镜下切除[4]。目前常用的改良法EMR 包括透明帽辅助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 using a cap,EMR-C)、套扎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 with a ligation device,EMR-L)、环周预切开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 wi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20年3期2020-01-09
-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癌临床疗效的Meta 分析*
管ESD 完整切除率较高、复发率较低,但其手术过程相关的并发症较多;FUCCIO 等[6]研究表明,在非亚洲国家,ESD 尚未达到可接受水平,R0 切除率仍较低。近年已发表的相关研究结论尚存争议,结局指标较少、部分研究尚未纳入且后期又开展了多个研究。因此,笔者重新全面搜集相关研究,在严格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评价和Meta 分析。本研究对公开发表的EMR 和ESD治疗结直肠癌的RCT 进行Meta 分析,分析两种术式的利弊,希望能为ESD 临床推广和运用提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11期2019-12-03
- 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手术疗效与手术风险的影响
展期胃癌根治性切除率(R0切除率)不高,从而治疗效果不佳[3]。近年来,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作为一种的有效治疗模式被广泛关注[4]。有研究数据[5]表明NAC可使胃癌病人的肿瘤分期降低,使原本不可切除的肿瘤转化为可切除,达到R0切除要求。但同时也有研究[6]提出,术前NAC可能会对手术产生不良影响,增加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拟对接受NAC和未接受新辅助化疗(non-neoadjuvant chem
腹部外科 2019年5期2019-10-25
-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的对比研究▲
两种术式的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病灶残留情况等,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以及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因消化道肿瘤在我院就诊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EMR治疗的30例患者纳入EMR组,同期接受ESD治疗,且一般资料与EMR组均衡的 30例患者纳入ESD组。EMR 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2~65(46.58±12.23)岁;病变部位:食管6例,胃部
微创医学 2019年6期2019-02-10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82例早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可行性研究
者的一次性完整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可能治愈性切除率、非治愈性切除率、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作为临床观察指标,以此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分析所有研究数据,计数与计量资料用例数(%)及(±s)表示,组间差异用x2和t检验,P附表 两组患者的病理组织学疗效对比(n,%)2 结果2.1 两组患者的病理组织学疗效比较 研究组的一次性完整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但其复发率、非治愈性切除率与可能治愈性切除率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22期2018-10-20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大直径结直肠LSTs病变的远期疗效分析
操作时间、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并发症(迟发性出血及穿孔)发生率;操作时间:从标记至病变切除的时间,切除后创面处理时间未包含在内;整块切除是指病变在内镜下整块切除获得的单块标本;完全切除是指整块切除病变标本病理诊断基地、外侧缘无肿瘤侵犯,同时黏膜下层侵犯深度小于1 000μm,无不良分化型癌或淋巴结血管侵犯。迟发性出血为术后2周内出现的出血症状,包括黑便或便血等。②观察两组术后的结果,平均随访时间 (38.7±8.4)个月,术后两组每6个月随访一次,接受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3期2018-08-31
- 高速切削条件下提高单位功率材料切除率的切削用量选择研究
对单位功率材料切除率的影响作以分析,提出了选用切削用量的原则。1 单位功率材料切除率切削加工就是用刀具从毛坯上去除多余材料,从而获得在尺寸精度、形位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等方面均符合工艺要求的一种加工方法[3]。在加工中,要取得最大效益,应尽可能地提高生产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切削加工效率,也就提高了生产效率。要提高切削加工效率,除了要减少辅助时间外,还应尽量减少切削加工时间,减少能量消耗,即利用最小加工功率和最短时间取得最大的材料切除,也就是要提高单位功率材
机械工程师 2018年8期2018-08-20
- ESD在老年单发早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组患者标本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分块切除率和切缘阴性率等手术效果指标。并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穿孔和术后狭窄、复发发生率。整块切除:一次性完整大块切除病灶;治愈性切除:完整大块切除且基底和切缘无肿瘤细胞累及;分块切除:非完整的一块。切缘阴性:组织学上切缘无肿瘤细胞累及。1.5 统计学分析2 结果2.1 2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手术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2 2组患者手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8年7期2018-08-02
-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与常规手术治疗早期胃癌 近远期疗效比较
胃癌一次性完整切除率,降低其复发率,同时相比常规外科手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住院费用少等特点[2]。本文比较ESD与常规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近远期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早期胃癌患者85例,其中男50例,女35例;平均年龄(57.68±4.21)岁。纳入标准:(1)符合相关诊断标准[3],术前胃镜、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早期胃癌。(2)肿瘤直径<30mm,无溃疡糜烂发生。(3)年龄>18岁,<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5期2018-07-18
- 术前同步放化疗对ⅡB~ⅢA期宫颈癌患者手术切除率的影响
宫颈癌患者手术切除率的影响王 雷,矫宇翔(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〇七医院妇产科,山东 烟台 264002)目的对ⅡB~ⅢA期宫颈癌患者术前采取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其对手术切除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5月,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0例宫颈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5),观察组采取三维适形放疗+同步顺铂化疗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术前介入化疗治疗。结果观察组经过术前同步放化疗肿瘤消退有效率86.67%,手术切除率80%;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7期2018-01-05
- 研究直肠癌患者术前联合放疗化疗与单纯放疗的临床效果
比两组术中肿瘤切除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肿瘤切除率是90.0%,术后6个月、12个月时的复发率分别是7.5%、12.5%,对照组术中肿瘤切除率是72.5%,术后6个月、12个月时的复发率分别是25.0%、3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前联合应用放化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术中肿瘤切除率,降低复发率,可推广。直肠癌;术前单纯放疗;术前联合放疗化疗;肿瘤切除率;复发率在临床上,直肠癌的发病部位多为齿状线与乙状结肠、直肠的交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3期2017-09-15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分析
病灶,且有完整切除率高、局部复发率低的特点,在全球应用广泛[1]。为了分析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临床治疗效果,我们对2012年5月~2015年10月在我科诊治的46例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6 例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ESD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平均年龄(62.22±8.45)岁。对照组(EMR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平均年龄(61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7年4期2017-08-07
- 低位子宫动脉结扎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子宫切除率的影响
剖宫产患者子宫切除率的影响李莉莉,尹成芳,姜 澜(黑龙江省鹤岗市妇幼保健院,黑龙江 鹤岗 154100)目的 分析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采取低位子宫动脉结扎其子宫切除率产生的影响。方法 本院选取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所收治的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共69例作为分析的重要对象,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方式,对照组(34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未实施低位子宫动脉结扎,观察组予以低位子宫动脉结扎,对比2组的子宫切除率。结果 观察组的子宫切除率相较于对照组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8期2017-04-02
- 新辅助伊马替尼在胃肠间质瘤中的II期研究
主要终点为R0切除率。研究共计56例患者。对53例患者进行全面分析,46例患者完成了≥6个月的新辅助伊马替尼。 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皮疹发生率分别为8%和9%,但没有治疗相关的死亡。RECIST的反应率为62%(95%CI,48%~75%)。R0切除率为91%(48/53)(95%CI,79%~97%)。在48例R0切除术患者中,42例中保存了至少一半的胃。在32个月的中位随访时间,2年总体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8%和89%。研究表明,6~9个月的新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7年4期2017-04-01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36例临床分析
3)。结果完整切除率93.0%,治愈性切除率90.7%。病灶平均直径3.4 cm(1.3~7.5 cm),1例病变R1切除,3处病变ESD术中穿孔使用金属夹封闭成功,1例迟发性出血内镜下止血成功,1例追加外科手术。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ESD治疗EGC具有较高的完整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关键词: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率;临床特征胃癌发病率是全世界恶性肿瘤的第4位,在肿瘤死因中位居第2。既往胃癌治疗的主要手段是外科手术、放化疗等。随着内镜技术的
中国内镜杂志 2016年1期2016-01-31
- 局部晚期胰腺癌新辅助化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观察终点为手术切除率,R0切除率;次要观察终点为肿瘤反应率(CR、PR、SD、PD),中位生存期(OS),综合分析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2.检索策略:使用中文检索词“胰腺癌”、“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诱导化疗”、“手术”;英文检索词“neoadjuvant chemotherapy”or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pancreatic cancer” or “pancreatic neoplasm” or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5年2期2016-01-11
- 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息肉一次切除率及并发症分析
治疗胃息肉一次切除率及并发症分析李晓荣(贵州省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贵州 遵义 563000)目的:探讨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息肉的一次切除率及并发症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44例胃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采用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高频电凝切除法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切除率优于对照组(91.25%/81.2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9期2015-06-09
-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对Ⅲ期NSCLC病人预后影响
。比较两组手术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手术切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304,P0.05)。观察组1、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221、4.200,P癌,非小细胞肺;放射疗法,适形;药物疗法;预后肺癌临床治疗中较为复杂,尤其对于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存在较大争议。目前普遍认为,术前放化疗对于潜在可切除的Ⅲ期NSCLC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疾病的分期,提高病理缓解率[1],而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同
精准医学杂志 2015年2期2015-04-17
- 24例食管癌手术治疗体会
切除22例,总切除率93%,姑息性切除1例,剖胸探查1例。无死亡病例,并发低氧血症1例,颈部吻合口漏1例,肺不张1例,经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早期食管癌应首选手术,上段首选放疗与手术相同,而上段食管附近大血管丰富,手术危险性大。下段首选手术,中段则视具体情况而定,浸润型区域淋巴结转移者宜首选手术。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03.119作者单位:154007 佳木斯肿瘤结核医院The Surgical Tre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3期2015-01-27
- 扩大根治术对胆囊癌NevinⅣ期患者R0切除率及患者中位生存期的影响
nⅣ期患者R0切除率及患者中位生存期的影响刘展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扩大根治术对胆囊癌NevinⅣ期患者R0切除率及患者中位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 年3月进入我院进行NevinⅣ期胆囊癌治疗的患者98人,依照入院顺序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偶数组49例),奇数组(对照组)分别进行扩大根治手术、常规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R0切除率以及中位生存期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R0切除率及患者中位生存期均要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P<0.05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15期2015-01-04
- 内镜治疗早期肠道肿瘤相关问题探讨
研究表明其整块切除率为42.9%,完全切除率为32.9%[2]。ESD的发展源于EMR,2003年后命名并被认可为新的治疗手段,绝缘端透热刀(insulation tipped knife,IT刀)的出现标志着内镜治疗进入了ESD时代。ESD对于较大的病灶可以完全整块剥离,且复发率低,但是对于设备和操作人员技术要求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与操作者技术水平有关[3],ESD和EMR以其自身的特点都可选择性用于治疗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目前在ESD与EMR的基础上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4年1期2014-09-03
- 麦默通旋切术治疗89例乳腺良性肿物临床分析
患者术后肿块的切除率进行对比分析,术后6个月进行跟踪随访。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肿块完整切除率为94.44%,对照组患者术后肿块完整切除率为74.29%,两组患者肿块完整切除率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进行跟踪随访,均无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乳腺良性肿瘤最大直径≤3 cm是麦默通旋切手术的临床适应证,掌握手术指证可提高疗效。麦默通旋切手术;乳腺肿瘤麦默通旋切手术是临床中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常用方法,而只有正确掌握乳腺良性肿块的手术适应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6期2014-02-05
- 加工精度和金属切除率的精车切削优化*
加工精度和金属切除率的精车切削优化*陈青艳,胡成龙,杜 军(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机械系,武汉 430205)以表面粗糙度、刀具耐用度、切削温度、切削区域、切削功率等实际约束条件,建立了以加工精度与金属切除率为双目标的精车切削优化模型。通过实例运用NSGA-II算法与MOPSO算法对精车优化切削模型进行仿真,计算表明NSGA-II算法获得更完整的Pareto解集。在不同的表面粗造度条件下,加工精度和金属切除率Pareto最优解集能由同一线性方程拟合,且拟合相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13年3期2013-02-05
- 中上段中晚期局限性食管癌术前放疗的疗效观察
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低,手术风险大、术后易转移复发。近年来医学界开始重视多学科联合治疗食管癌。笔者收集自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我院收治的116例中上段中晚期局限性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术前放疗对中上段中晚期局限性食管癌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共收治符合入组条件食管癌患者116例,将其随机分为单纯手术组和术前放疗组,每组各58例。术前放疗组行6 mV直线加速器照射,剂量40 gy/4周,放疗后2~4周手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6期2013-02-02
- 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观察
于进展期,手术切除率低,尤其获得根治性切除的比例更少。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肿瘤生物学行为认识的提高。胃癌的治疗模式从单一的手术进入以围手术期治疗加规范化手术的新的治疗模式心[1],其中,新辅助化疗是胃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9月至2008年10月,我们采用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5-Fu治疗进展期胃癌48例,具有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9月至2008年10月进展期胃癌患者48例,其中男28例,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9期2012-08-15
- 不可切除的结肠直肠癌肝转移治疗方案的进展
OX组肝转移灶切除率为22%,而FOLFIRI组为9%(P=0.02)[8]。另有研究表明,FOLFOX组肝转移灶切除率为4.4%,FOLFIRI组为5.1%[9]。还有研究发现使用口服5FU前体药物卡培他滨替换5FU/LV,联合奥沙利铂(XELOX方案)并不比FOFLOX效果差[10]。有研究显示,包含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的现代化疗方案可以将不可切除的CLM降期,提高肝转移灶切除率和长期生存率(5年生存率可达33%-50%)[8]。对于不可切除的CLM患者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5期2012-01-24
- 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
2组患者的肿瘤切除率、根治切除率及剖腹探查率并记录2组患者出现的毒副反应,对比分析。表1 2组患者化疗后治疗情况对比[例(%)]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1)实验组肿瘤切除率为94.3%(50/53),根治性切除率为69.8%(37/53),剖腹探查率为7.5%(4/53);对照组肿瘤切除率为81.1%(43/53),根治性切除率为50.9%(27/53),剖腹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7期2012-01-23
- 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观察
常规手术组肿瘤切除率为86.7%(26/30),根治性切除率为43.3%(13/30):剖腹探查率为13.3%(4/30);新辅助化疗+手术组肿瘤切除率为96.7%(29/30)。根治性切除率为70.0%(21/30),剖腹探查率为3.3%(1/30)。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后,进行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手术根治率和切除率。胃癌;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手术胃癌在我国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大部分胃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2期2011-02-10
- 老年食管癌贲门癌的外科治疗
切除76例,总切除率为95.0%。结果 本组术后死亡2例,死亡率2.5%,死于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出现术后吻合口瘘1例,占1.3%。窦性心动过速12例,占15.0%;房颤8例,占10.0%;高血压16例,占20.0%;痰多致呼吸道不畅低氧血症11例(13.8%),经鼻导管给氧或面罩给氧,鼓励患者多咳嗽排痰后,血氧恢复正常;肺部感染2例(2.5%),肺不张1例(1.3%),经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 60岁以上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是安全的;加强围术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23期2009-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