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玲
在我国,胃癌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早期胃癌占据较大比例[1]。胃癌起源于胃黏膜上皮,而早期胃癌仅限于胃粘膜及粘膜下层,患者除腹胀、食欲不振等临床表现外普遍无显著特异性症状[2-3]。临床资料统计显示,手术治疗早期胃癌后5年生存率高达90%~95%,但具体手术方式可分为内镜粘膜下剥离术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两种[4-5]。目前,上述两种术式治疗早期胃癌优劣性具有较大争议,基于此,笔者通过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明确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早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6~77(51.29±10.01)岁;病变位置:胃窦部14例,胃体部10例,胃底贲门部6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8~77(52.02±10.17)岁;病变位置:胃窦部14例,胃体部11例,胃底贲门部5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6]中诊断标准,并经钡餐造影、胃镜等检查后确诊的患者;②未接受过相关治疗者;③具有良好手术治疗耐受性患者。(2)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②合并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③临床资料缺失的患者;④近1膈俞内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使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方法:全麻,患者取左侧卧位,置入胃镜探查,常规应用靛胭脂溶液进行染色定位,内镜头端安装匹配透明塑料帽,并安装圈套器,使用透明帽对准病变位置,将其吸引进入透明帽内,完成后收紧圈套器,电切病变粘膜,以此切除剩余病灶,送病理检查。电凝创面或金属夹止血,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使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方法:全麻,患者取左侧卧位,置入胃镜探查,常规应用靛胭脂溶液进行染色定位,使用微探头超声内镜定位病变黏膜层,注射含美兰甘油果糖溶液,使用针式切开刀行切除边界,使用IT刀行后续切开、剥离,剥离困难时使用圈套器协助。电凝创面或金属夹止血,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固定标本并送病理检查。
1.4 观察指标 (1)统计并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2)胃蛋白酶:于手术前及手术后1个月,患者处空腹状态下取3~4 mL静脉血,离心分离后使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I(PGII)及胃蛋白酶原比值(PGR)水平。(3)术后并发症:统计2组患者胃穿孔、出血、复发情况。
2.1 2组患者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比较 观察组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比较[例(%)]
2.2 2组患者胃蛋白酶水平比较 手术前,2组患者PGI、PGII、PG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个月,2组PGI、PGR水平均增长,PGII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PGI、PGR水平高于对照组,PGI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手术前后胃蛋白酶水平变化比较
2.3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手术切除病灶是治疗早期胃癌的传统方式,但存在治愈性切除率及完整切除率低等不足,其中治愈性切除率较低则增加术后复发风险;完整切除率低则延长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增加患者病痛,多次行切除操作可能导致胃穿孔,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7-8]。因此更加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对早期胃癌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使用内镜进行病灶切除是目前治疗早期胃癌的首选方法,可避免患者承受开腹痛苦,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9]。基于此,通过研究对比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及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明确此两种手术优劣性,为患者提供更加适合的治疗方法。本资料结果显示,观察组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均高于对照组,手术后1个月,2组PGI、PGR水平均增长,PGII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PGI、PGR水平高于对照组,PGII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说明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效果较好,对胃蛋白酶改善具有积极作用,利于患者术后良好恢复。分析其原因在于,内镜粘膜下剥离术为近年来新型治疗胃癌手段,由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基础上发展而来,能够在消化道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病灶,避免因反复行切除操作而引发胃出血、穿孔等手术并发症,因此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略低[10-11]。内镜粘膜下剥离术首先使用针式切开刀切除边界,能够在保障治疗安全性基础上提升病灶切除精准程度,优质完成定位-描边-切除手术流程[12-13]。此外,针式切开刀操作更利于对面积较大且形状不规则病灶切除,以此提升完整切除率,降低因切除残留导致的复发可能,对治愈性切除率提升具有积极影响。在以上优势作用下,内镜粘膜下剥离术能够有效改善胃壁病理损伤,促进粘膜组织功能恢复,因此利于由全胃黏膜层腺体细胞分泌的PGI、PGII水平趋于正常[14]。
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内镜粘膜下剥离术虽然治疗效果显著,但存在操作时间长、难度高、风险大的缺点,因此不适用于手术耐受性较差的患者。且内镜粘膜下剥离术过程中手术视野常被血液覆盖,需反复冲洗以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对术者耐心及专业水平具有较大考验[15]。此外,本资料2组术后并发症差异较小,原因可能在于研究对象选取量较少,期待今后更加大规模的对比研究进一步明确早期胃癌的手术方式。
综上所述,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效果较好,对胃蛋白酶改善具有积极作用,利于患者术后良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