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

  • 从萨特存在主义文艺观看《墙》
    (陈映真)的小孩朱安·米阿巴也未幸免于难,沦为枪下冤魂。这也恰恰揭示了世界的荒诞与冷酷无情。法西斯的残酷无情、寒风凛冽的严冬、似乎永远没有光亮的黑夜无休无止地缠绕着犯人们,紧张、焦虑、苦闷与孤独、厌倦、恐惧甚至绝望如洪水般扑面而来。“莫名其妙”地被捕,“莫名其妙”地被放逐,“莫名其妙”地被枪杀,面对突如其来的厄运,被关在法西斯暴力之墙内的犯人们无力反抗,面对荒诞的命运唯有充满恐惧。正如萨特在他的剧本《禁闭》中的名言:“他人就是(我的)地狱。”二、知识分子的

    名家名作 2022年5期2022-06-20

  • 南关街100号
    来的同学打电话约朱安晚上一起坐坐,地点在南关街100号。同学打电话的时候,还郑重其事地强调了一番,说那是一家私人会所,很“上讲儿”的。老朱嗯哼了一声,有些不以为然。心里说,不就是个吃饭的地儿吗?又不是“天上人间”,叫会所就显得高大上了?朱安曾经不知多少次地从南关街100号前面走过。记得门左边是棵一搂多粗的老榆树,树干上长满了疤痕,右边是个一米开外的石槽,石槽里既没有草料,也没喂过马,而是栽满了铜钱草。两扇乌黑漆亮的大门上,贴着一副对联: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

    当代小说 2022年8期2022-05-30

  • 男孩与企鹅
    ,我给它起名叫“朱安”,并且把它带回了学校。我把朱安养在了卧室外面的平台上,那里有阳光、有阴凉。每天都有孩子来看它,一个名叫迭戈的玻利维亚籍男孩更是一有空就来看企鹅。迭戈小时候家境坎坷,13岁才上学,在学校里经常是一副胆怯的样子,学习也很吃力。迭戈身材瘦弱,打球时一个球都抢不到,学校里所有的课外活动好像都不适合他。他的英语也很差,所以总是避免和别人说话。最糟糕的是他是第一次住校,很想家。他的朋友很少,难怪他宁愿和朱安待着。一天,我想把朱安带到学校门外的一座

    阅读(高年级) 2021年9期2021-10-21

  • 鲁迅与朱安
    广平,无人知道有朱安。在相当长的时期,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被有意无意地封闭起来,似乎一提到朱安就会有损鲁迅的形象,他们虽然没有爱情,无婚姻之实,却有婚姻之名,始终保持着婚姻关系。在封建时代,朱安是鲁迅明媒正娶的合法夫人,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这句诗是鲁迅和许广平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但是在四十一年的婚姻生活中,朱安的存在同样对鲁迅的思想、生活、创作产生过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正是因为与朱安不幸的婚姻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21年5期2021-09-22

  • 寂寞身后事
    士为鲁迅原配夫人朱安立传,曾嘱我写序。我勉力写了一篇,题为《寂寞的世界,寂寞的人》。朱安是封建包办婚姻的牺牲品,她28岁嫁到周家,跟鲁迅做了三十年名义上的夫妻。鲁迅去世之后,作为一个孤独异乡人,她又在清贫中生活了十一年。1947年6月29日去世,终年68岁,或69岁,因为她的生年至今仍有两种说法。朱安从1947年初即开始发病,主要是心脏衰弱,导致血流不畅,两腿冰冷,夜间尤甚。估计肾也不好,所以下身浮肿。“人因垂老渐知秋”,朱安早有不久于人世的预感,所以留下

    民主 2020年10期2020-12-14

  • 身边人
    ,是英雄。而她,朱安,只是大人物身边的小人物。朱安朱安,终是一生欠安。教师点评作者虽然青春年少,却是下笔沉稳、娓娓道来,足见阅读广泛、思维活跃。文章从一个“等”字入手,深刻展现了朱安对先生的一往情深,却又不得不承受世事的不公。小人物、大人物,通过作者细致的刻画和描写,我们感受到了朱安悲情的一生和一个时代难以抹去的伤痕。(李新旺)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20年11期2020-12-04

  • 鲁迅原配朱安的寂寞身后事
    鲁迅的原配妻子,朱安一生落寞。她被鲁迅巨大的声名所困,却常年凄清度日,以至喊出了“我也是鲁迅的遗物,你们也要保存保存我啊”的话语,最后孤寂离世。朱安从1947年初即开始发病,主要是心脏衰弱,导致血流不畅,两腿冰冷,夜间尤甚。估计肾也不好,所以下身浮肿。朱安留下了遗嘱:一是想跟鲁迅合葬。二是寿材须好,并按绍兴习俗做“十三件”殓衣。三是每七须供应水饭,至“五七”时给她念点经。但许广平信奉鲁迅“丧事从简”的原则。这也并非苛待朱安。许广平自己的遗嘱就是骨灰入土作为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36期2020-09-29

  • 鲁迅原配朱安:一只被遗忘的蜗牛
    迅身后还有一个叫朱安的女人。朱安虽然是鲁迅的妻子,却有名无实,她为鲁迅空守了41年,最后孤独地长眠于北京西直门外保福寺处。朱安与鲁迅是同乡,祖上曾做过知县一类的官。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朱安,虽然识字不多,但是懂得礼仪,性格温和,待人厚道。朱安和旧中国很多家庭的女儿一样,从小被教养成一个切合传统要求的典型:三从四德,温良贤淑。父母惜之如掌上明珠,取名为“安”,想必是希望女儿平安、恬淡度过一生。朱安最终却用“安静”两字诠释了自己的名字,她安静地走完了自己的

    百家讲坛 2019年11期2019-11-27

  • 他是她的全世界
    广平,收信的人叫朱安。按现在的话说,就是鲁迅当时的“现任”与“前任”。世人多谈论鲁迅先生与许广平的忘年之恋,她是他的“小刺猬”,他把写给她的情书刊登见报,公之于众。世人不知道的是,有一个女人,拔掉全身的刺,挥霍所有的时间与希望,却连鲁迅先生一句“再见”都没等到。她就是鲁迅的第一任妻子——朱安。她嫁错了门,爱错了人。这个自己盼了五年方才到来的丈夫,是她的婆婆谎称自己生病,将他骗来才与她完婚的。是啊,他新派,而她传统;他留洋,而她裹着小脚;他有他的全世界,她却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9年4期2019-06-11

  • 人生若不痛快,愿君多读鲁迅
    人诟病的,也是和朱安那段有名无实的婚姻。朱安是鲁迅遵从长辈之命娶的妻子,他不喜欢,更没给过她好脸色。婚礼上,他干脆一言不发,活像个被绑架来的新郎。结婚才四天,鲁迅就拍拍屁股回了日本,留下新媳妇独守空房。三年后,鲁迅回国,接了全家一起住,却从未进过朱安的房间。母亲问鲁迅:“朱安到底哪里不好?让你这么讨厌。”鲁迅很无奈,回想起同朱安少有的几次对话。鲁迅:“日本的xx很好吃。”朱安连忙附和:“是的,是的,我吃过。”鲁迅:“是吗?在哪里吃过?这东西全中国都没有。”

    百家讲坛 2019年17期2019-01-08

  • 许广平笔下的朱安
    笔下,也没有回避朱安。在朱安去世一年之后,许广平写了一篇散文,里面写道:“鲁迅原先有一位夫人朱氏,她名‘安’,她的母家长辈叫她‘安姑’。”曾智中的《三人行——鲁迅与许广平、朱安》一书中曾这样评价许广平写下的这句话:“世事茫茫,人间沧桑,第一个在作品中为朱安留下姓名的,是许广平。”

    中外文摘 2018年13期2018-11-21

  • 欲安此生却难安(外一题)
    屋外难得的安静。朱安坐在床边,隔帘望着客厅里伏案读书的背影,神情安详,心更欣喜。从小叔子作人家搬到新居,先生不似之前冷漠,偶尔会说两句话,会给她一个微笑。于朱安,这是温暖,是光明。为妇数年,有名无实,朱安有哀,却无怨。人称鲁迅的周树人谁人不晓,谁人不敬?可他是她朱安的丈夫!他是新派的大人物,她是旧时的小人物,经年的忍负与牺牲,换来偶尔的一望、一笑,足矣!她是他的妻,一辈子的光阴,她不怕等。难得的安静被打破了。走进来一名很年轻的女子:小个子,短头发,高颧骨,

    飞天 2018年5期2018-10-10

  • 假如鲁迅不曾与朱安相遇
    :如果鲁迅不曾与朱安相遇,鲁迅此后的经历会是怎样?“新文人”之苦与“旧女性”之悲都是时代赋予的上海鲁迅纪念馆乔丽华所著的《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去年再版,加深了我对这个假设命题的兴趣。在这部专著里,乔丽华利用现有的相关资料并结合实地考察,比较全面、客观、系统地揭示了朱安悲剧的一生,也让我们看到鲁迅背后这个长期被“淹没”的人物,是如何如同蜗牛一般,从生的希望一步步爬向绝望之中的“坟墓”。对一般读者而言,了解朱安的并不多。即便知道朱安,也未必全面。她和鲁迅

    书屋 2018年8期2018-08-21

  • 鲁迅与朱安:决绝中的眷顾
    ——他的原配妻子朱安。无论是在公开场合,还是私人的通信、日记中,鲁迅对朱安只简单地以“妇”代之。他们之间有多少“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酸甜苦辣呢?【鲁迅的“决绝”和“厚道”】1878年6月,浙江绍兴的一户姓朱的商人家中添了个女孩,取名为“安”。跟旧中国很多中上家庭的女子一样,她从小被教养成一个契合传统要求的典型:脾气和顺,会做针线,擅长烹饪,不识字,裹小脚。当时,新台门里鲁迅家隔壁的谦少奶奶和鲁瑞(鲁迅母亲)要好,向她提起自己婆婆的内侄孙女朱安,两家门当户

    同舟共进 2018年5期2018-07-12

  • 鲁迅的抗争 朱安的觉醒 ——王桂棉在《风雨故园》中的呐喊
    的醇香更加浓烈。朱安是个悲情女子,她不适合在热闹、欢娱的境况下动笔。所以,我一直在寻找,能和朱安命运相匹配的心境。在这个雾霾笼罩的冬晨,心情潮湿得快要长出苔藓,我打开电脑,拉开了王桂棉《风雨故园》的序幕。王桂棉给我的印象是端庄,尤其是上妆之后,更是端庄的大写。夹杂些朴实,怎么看都觉得心灵踏实。妖娆和妩媚,乖巧和玲珑,在她身上找不到一星半点。这便让她毫无阻力地走近了朱安朱安是鲁迅老家的留守妻子。鲁迅是我敬重有加的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是我们文人需仰视才见的

    金秋 2018年8期2018-07-09

  • 爱情里的悲与欣
    。鲁迅的第一夫人朱安,虽然从没有和鲁迅有过夫妻样的生活,但她却一辈子守在鲁迅的旧宅里。近段时间看到不少微信转发关于朱安的故事,说她活着再也不想见到鲁迅,果真是这样吗?朱安去世前唯一的想法就是能和鲁迅葬在一起。这说明,她的一生都是念着鲁迅的,她一生都忍受着不能遗忘所带来的煎熬。弘一法师出家前,他老婆领着孩子追到寺院,问他为什么要出家。他说,要普度众生。他老婆说,那你先把我们娘几个度了吧。他好像一下子遗忘了滚滚红尘,挥挥手,进了寺院,任由老婆孩子在寺外又哭又闹

    幸福 2018年10期2018-04-28

  • 爱情里的悲与欣
    。鲁迅的第一夫人朱安,虽然从没有和鲁迅有过夫妻样的生活,但她却一辈子守在鲁迅的旧宅里。近段时间看到不少微信转发关于朱安的故事,说她活着再也不想见到鲁迅,果真是这样吗?朱安去世前唯一的想法就是能和鲁迅葬在一起。这说明,她的一生都是念着鲁迅的,她一生都忍受着不能遗忘所带来的煎熬。弘一法师出家前,他老婆领着孩子追到寺院,问他为什么要出家。他说,要普度众生。他老婆说,那你先把我们娘几个度了吧。他好像一下子遗忘了滚滚红尘,挥挥手,进了寺院,任由老婆孩子在寺外又哭又闹

    幸福·婚姻版 2018年4期2018-04-24

  • “我也是鲁迅的遗物”
    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的修订增补版,新近由九州出版社出版了。我认为,此书的重要价值首先在于作者对朱安进行了历史性还原,并因此对鲁迅也进行了一定的还原和剥离,让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鲁迅,重构了鲁迅的某种复杂形象。朱安是一个卑微的人,也是一个受压抑的人,这不仅是指她自身的普通和自卑,更是指她一生的婚姻和家庭生活。但是,再卑微的人,只要活着,就会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生命价值。朱安常常在鲁迅的背影中被人遗忘了,人们往往看到了鲁迅的高大背影,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他的

    博览群书 2018年3期2018-04-18

  • 鲁迅:我不想换棉裤
    ,只能要求兒媳妇朱安给他做棉裤。经过两天忙碌,朱安终于把裤子做好,由于担心遭到鲁迅拒绝,朱安不敢当面把裤子交给他,只好在他去上衙门以后,悄悄地将裤子放在他的床上,期待他在清早起床时,不留神能够穿着。当天夜里,鲁迅看见床上的崭新棉裤,不仅没有喜悦,反而十分烦恼。鲁迅与朱安的婚姻,是母亲包办的,两人的婚姻名存实亡。鲁迅对朱安异常淡漠,没有丝毫感情,自从结婚以来,坚持不要她照顾自己。在卧室里,鲁迅提着裤子仔细地看看,立即来到卧室门口询问:“裤子究竟是哪个做的?”

    做人与处世 2017年24期2018-02-26

  • 浅析豫剧《风雨故园》中朱安的人物形象
    鲁迅与第一任妻子朱安,刻画了朱安无奈悲惨的一生。【关键词】朱安;包办婚姻;命运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1-0032-01第一次知道豫剧《风雨故园》,是在一位师妹的音乐会上,当时就被《来世再也不把女人投》的唱段吸引,觉得一个女人是在多么绝望的情况下,才能对“女人”如此憎恶,对自己的女人身如此“嫌弃”,直到观看了全剧,才对这个人物有了新的理解。豫剧《风雨故园》是剧作家陈涌泉于2005年创作完成的,故事主要

    戏剧之家 2018年1期2018-01-25

  • “某太太”朱安,在鲁迅信里的情形
    仔细看看,鲁迅对朱安是怎么“渣”的?这问题让我惊了一下,虽说渣男这个称呼,时常见把它用在志摩,适之,沫若,等等,从前的名流身上,不过,鲁迅先生跟这个忽然联在一起,有点新鲜。鲁迅和朱安的婚姻悲剧想来许多人都知晓,自然,他和许广平的爱情也常为人乐道。我在《电报上的小团圆》里说:鲁迅那时在日本,二十六岁了,朱安比他长两岁,已是大龄青年,母亲不时写信让他回国成婚,未回,直到收到一封电报,就四个字:母病速回。他只得回来(1906年夏),家里已经张灯结彩了,他也就明白

    幸福·悦读 2017年11期2018-01-06

  • 朱安:你的光环我的黑夜
    以弥补生活窘迫的朱安,不善言语的朱安突然爆发:“你们总说是鲁迅遗物,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我呀!”字字千钧,字字泣血。朱安把自己矮化为一个物件,也许在她心里,自1906年嫁进周家那时起,自己在鲁迅眼里从来都不是妻子,而是一个没有思想没有言语的物体。鲁迅曾对好友许寿裳说,“这 (朱安)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传送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多年来,在鲁迅的强烈光环下,朱安这个名字要么被刻意忽略,要么变得讳莫如深,甚至多了几分敏感

    南风窗 2017年26期2017-12-27

  • “某太太”朱安,在鲁迅信里的情形
    在南方“某太太”朱安,在鲁迅信里的情形文/南在南方在老家呆了半月,带了一本都德的《磨坊书简》,翻过,又看老父桌上的《鲁迅经典全集》,是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的,四本。着重看了“家书集”,分三部分,一部分给许广平,一部分给母亲鲁瑞的,一部给弟周作人的。闲着无事,拿手机拍了鲁迅给许广平信的一则信中的八卦,发在微信上,许多朋友觉得冰心真是一片冰心在玉壶了。有一位朋友说,仔细看看,鲁迅对朱安是怎么“渣”的?这问题让我惊了一下,虽说渣男这个称呼,时常见把它用在志

    幸福 2017年32期2017-12-04

  • 让孝心看得见摸得着
    迅从日本骗回国和朱安成亲。婚后的鲁迅对这桩旧式婚姻曾感到极为痛苦,但他为何没有与朱安离婚呢?因为这门婚事是母亲为他订下的,孝子鲁迅就只能保持和朱安形式上的夫妻关系。在这件事上他从未抱怨过母亲,他在忙于著述和教书的六年里,共给母亲写了一百一十六封书信,在信中向母亲报平安,免得母亲挂念。如今,想起自己的坚持,感慨之余,觉得自己付出的值得。endprint

    作文周刊(综合版) 2017年7期2017-07-10

  • 勇敢的男孩
    5米长的泳池里,朱安游过来游过去,一会儿扎進水底,然后从泳池另一头露出脑袋,有时游得像在水里飞一样,比最棒的游泳运动员游得还快。朱安在水里找到了自由和独立的感觉,它似乎是在告诉我们:这才是真正的企鹅。“看它多棒!”迭戈和另外几个孩子在岸上欢呼着,如同观看焰火表演一样开心。忽然,迭戈小声问我:“我可以和它一起游泳吗?只游五分钟。”我很感意外,从没见迭戈主动做过任何事情。“可是水很凉,你敢下水?”我问他。“敢!”迭戈大声说。“好吧,但是要快一些,天不早了。”我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17年22期2017-07-08

  • 鲁迅妻子,苦守41年活寡,无性无爱,连死后也与鲁迅相隔千里 >悦读
    13 年轻人你叫朱安,家有一女,即是安来自年轻人00:0012:11BGM:人生若只如初见嫁给一个根本不爱自己的男人,就像抱着一具男尸过一辈子。作者/网络 播音/猫吃了一朵花1902年,古道长亭,一个清瘦冷淡的少年对一个女子说:“你叫朱安,家有一女,即是安。”这个女子把这句话暗暗记在心里。4年后,少年和女子成婚。女子贤惠,照顾了少年一辈子;但少年孤傲,辜负了女子此一生。这个少年,便是鲁迅;而这个女子,便是鲁迅真正意义上的原配夫人,朱安。1906年,正在日本

    年轻人 2017年3期2017-05-30

  • 《伤逝》中的鲁迅爱情观
    缩影,将其与原配朱安的婚姻和与许广平的爱情两段情感经历结合安插在了主人公涓生的人生中。主人公涓生和子君,他们有着强烈的个性解放意识,向往自由,并且也勇敢地冲出家庭走到了一起,在吉兆胡同的小屋里同居。这一经历转向现实便是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他们正是不顾当时传统礼教束缚和讥讽,顶着强大的舆论压力在北京同居。“我觉得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一不小心,便使我的全身有些瑟缩,只得即刻提起我的骄傲和反抗来支持”,这样的遭遇又怎会只是涓生与子君的特殊

    南风 2017年14期2017-05-12

  • 不敢死的“人”和不能活的“鬼”
    是具体来看,对于朱安来说,这句话又意味着什么呢?”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是受传统贞节和宗族观念迫害的典型,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就鲁迅自己的生活来说,他与朱安的婚姻也是封建礼教影响下的结合,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鲁迅与朱安的婚姻是与他对贞节观念和宗族观念的认识息息相关的。而鲁迅笔下所写的迷惘、痛苦、终至意识丧失的“木偶人”祥林嫂是他精神世界外化的产物,从这一点来看,从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出发,我们似乎能够看到鲁迅借封建压迫下的女性形象所表达的对自身婚姻的思考。一、活在“人

    岁月 2017年5期2017-05-05

  • 女人总是依赖男人难有真幸福
    实中例不鲜见,如朱安与鲁迅的关系就很值得我们反思。朱安嫁给鲁迅是包办婚姻,她称鲁迅为大先生,但鲁迅显然不爱这个妻子,鲁迅一生都没有与朱安圆房。朱安可以说是当了一辈子秋天的扇子。看看鲁迅先生如何待她的吧。朱安是小脚,知道鲁迅喜欢大脚,在新婚时她穿了一双大鞋,给鞋子里塞了棉花,谁知下轿时鞋子滑掉,让鲁迅很是讥讽。鲁迅讥讽朱安的小脚,讥讽朱安不识字,讥讽朱安长得难看。朱安心里难过,却还是满怀希望地做着蜗牛,她吃力地往上爬,想着总有一天大先生能明白她的好,接纳她。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6年12期2017-02-20

  • 他是她的全世界
    广平,收信的人叫朱安。按现在的话说,就是鲁迅当时的“现任”与“前任”。世人多谈论鲁迅先生与许广平的忘年之恋,她是他的“小刺猬”,他把写给她的情书刊登见报,公之于众。世人不知道的是,有一个女人,拔掉全身的刺,挥霍所有的时间与希望,却连鲁迅先生一句“再见”都没等到。她就是鲁迅的第一任妻子——朱安。她嫁错了门,爱错了人。这个自己盼了五年方才到来的丈夫,是她的婆婆谎称自己生病,将他骗来才与她完婚的。是啊,他新派,而她传统;他留洋,而她裹着小脚;他有他的全世界,她却

    特别文摘 2017年1期2017-01-24

  • 男孩和企鹅
    了,我给它起名叫朱安,并且把它带回了学校。我把朱安养在了卧室外面的阳台上,那里有阳光、有荫凉。每天都有孩子来看它,一个名叫迭戈的玻利维亚籍男孩更是一有空就来看企鹅。迭戈小时候家境不是很好,13岁才上学,在学校里经常是一副胆怯的样子,学习也很吃力。迭戈身体瘦弱,打球时一个球都抢不到,学校里所有的课外活动好像都不适合他。他的英语也很差,所以在学校里他总是避免和别人说话。最糟糕的是他是第一次住校,很想家。他的朋友很少,难怪他宁愿和朱安待着。一天,我想把朱安带到学

    微型小说选刊 2016年36期2016-11-26

  • 鲁迅敬母
    局”———要他与朱安完婚。由于文化素养和缠足陋习的巨大反差,鲁迅对这门婚事甚不喜欢,虽长期对朱安冷淡,但却好好供养,以至于婚后17年与周作人“兄弟失和”,搬出北平八道湾11号,他也尊重朱安的意愿,没硬性打发她回绍兴娘家,让她从一而终。如不那样,不仅对朱安,对艰难持家操劳半辈子的母亲,不啻是莫大的打击。所谓长子如父,像鲁迅这样年少丧父,家境衰败的“破落子弟”,需要长子早当家。他牺牲自我,断然中止在日本的学业,回国工作,担当起家中经济来源的顶梁柱,因为“母亲和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6年7期2016-11-14

  • 迭戈不是可怜虫
    ,我给它起名叫“朱安”,并且把它带回了学校。我把朱安养在卧室外面的阳台上,那里有阳光、有阴凉。每天都有孩子来看它,一个名叫迭戈的玻利维亚籍男孩更是一有空就来看企鹅。迭戈小时候家境坎坷,13岁才上学,在学校里经常是一副胆怯的样子,学习也很吃力。迭戈身材瘦弱,打球时一个球都抢不到,学校里所有的课外活动好像都不适合他。他的英语也很差,所以在学校里总是避免和别人说话。最糟糕的是,他是第一次住校,很想家。他的朋友很少,难怪他宁愿和朱安呆着。一天,我想把朱安带到学校门

    少年文摘 2016年8期2016-08-13

  • 民国文人的婚恋往事
    然离世。鲁迅太太朱安:被供养的礼物1906年6月,鲁迅在日本仙台留学,忽然接到母亲的来信,让他回家完婚。这个新娘子就是朱安,面色黄白,尖下颏,薄唇宽额。在热闹的婚礼中,谁也不会想到两个人的婚姻灾难开始了。婚礼当晚,鲁迅读书到天亮。朱安数次小心地说:“睡吧。”鲁迅一个字也没有说。第四天,鲁迅就启程东渡日本。鲁迅有意不与朱安接触,对好友说:“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她,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就这样,他和朱安“有名无实”地生活达二十个春秋,朱安

    做人与处世 2016年9期2016-06-18

  • 鲁迅与朱安的悲剧婚姻
    京·崔卫平鲁迅与朱安的悲剧婚姻◎文/北京·崔卫平鲁迅与朱安的这门亲事,从一开始便伴随着阴影。1899年最初提亲时,周家正处于深刻的危机当中。祖父因为1893年犯下的科场贿赂案,仍然被囚禁于杭州府狱中,每年秋天家里要卖田借贷,拿出一大笔钱,来保住他的性命。父亲发病于祖父入狱的第二年,至1896年去世。两代男性长辈缺席,由鲁迅的母亲苦苦支撑着这个家。按鲁迅的说法,原有四五十亩水田已经变卖得差不多了。父亲去世之后的1898年,鲁迅的四弟夭折,鲁母几乎无法从一系列

    金秋 2016年16期2016-05-04

  • 鲁迅新婚之夜发生了什么?
    的第一任妻子——朱安,人们却知之甚少。朱安是鲁老太太强加给儿子的“一件礼物”,在这场名存实亡的婚姻中,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妻子只是母亲安排给鲁迅的一份礼物鲁迅的父亲周凤仪35岁就去世了。母亲鲁瑞从39岁就带着4个孩子守寡。鲁迅那时15岁,他深知旧社会破落户中孤儿寡母度日的艰辛,因此他毕生对母亲极尽孝道。作为周家长子,父亲亡故后,鲁迅的婚事自然是压在周老太太鲁瑞心上的一桩大事。鲁迅刚满18岁,她就忙着张罗婚事,最后看中的是由和周家关系很好的谦少奶奶撮合的朱安

    山海经 2016年1期2016-03-28

  • 浅议鲁迅对朱安的文本遮蔽
    菊蘋浅议鲁迅对朱安的文本遮蔽河北肖菊蘋摘 要:鲁迅文本中最见真性情者乃其日记和通信,鲁迅日记与书信中,对第一位夫人朱安鲜有提及。数据显示,鲁迅有意规避了朱安这个话题,对朱安采取了文本遮蔽的策略,从而形成一种语言的暴力,造成某种历史真实的缺漏。无视朱安的精神困苦,对其实行文本遮蔽,对一个旧式女子缺乏真正的同情和理解,表现了鲁迅女性观的一个异数。关键词:鲁迅日记 《两地书》 文本遮蔽 朱安鲁迅一面公开出版与许广平的通信,将两人的爱情布告天下任人凭说,一面对于

    名作欣赏 2016年10期2016-01-28

  • 此处安身,何处安魂?
    女人投”,伴随着朱安的最后一句哭诉,她结束了自己孤寂而又屈辱的一生,戏末,朱安消失在了舞台深处,却留在了观众心中。一台戏,最终能给观众留下一个鲜活而又独特的人物形象,它也就成功了,豫剧《风雨故园》便是如此。《风雨故园》塑造朱安这一形象的成功之处,首先体现在创作者对人物心理细节的准确把握。判断人物形象的质量,人物的心理细节活动是重要标准,人物的行动必须是建立在合理的心理活动基础之上才具备真实性,创作者对笔下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得越细致,这个人物的行动就越有戏剧

    上海戏剧 2015年12期2016-01-26

  • 关于豫剧现代戏《风雨故园》导演创作的思考
    一生的与原配夫人朱安的婚姻却鲜为人知,因鲁迅被神化,长期以来为尊者讳的这片“伤疤”尘封了起来。鲁迅被朱安的不幸婚姻引发我对那段历史的反思,鲁迅与许广平的结合让我感触到那个时代的变革艰难而剧烈。那是鲁迅先生的故园,是那一代人的故园,是我们这个民族不愿面对却又必须正视的“中国故园”!正视它,是为还鲁迅以公正,是对弱者的尊重以及对传统文化和那段历史的反省。1936年10月19日鲁讯在上海病逝。翌日,朱安在北平家中设灵祭奠鲁迅。1947年6月29日凌晨,朱安去世,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5年8期2015-12-25

  • 在 天 涯
    我问芝加哥女作家朱安女士:“此处最长的驻站是12个月你见过在这里待了一年的作家或画家吗?”“见过。”朱安说然后伸出双臂向前平举朝前蹦去窗 外每天深夜都会有一辆汽车从我窗外的珍珠街飞驰而过像一台移动的重金属摇滚音乐会车子没影儿很久以后歌声还回荡在我心中我想:这就是美国吧因为我在中国或别的国家从未有过如此体验母 语绿山之中每一户隐居的人家都养了狗我等散步经过时便狂吠着扑上来我喊:“滚蛋!”不管用继续扑芝加哥女作家朱安大喝一声:“Shit!”狗就老实了灰溜溜退下

    诗选刊 2015年11期2015-11-17

  • 鲁迅收到的一件“礼物”
    ”,她的名字就叫朱安。 中国当年那个对女性不公平的环境,要求女性必须态度端庄,衣着俭朴,不打扮,不苟言笑。就算笑,也不许露出牙齿。本分的女人要静守家中,孝顺公婆、相夫教子。在具有封建思想的封建社会里,女人应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学规矩守礼节,出去就叫抛头露面,是不体面的事。现代女性捧书细读,感觉不可思议,世上竟有如此听话顺从的女性么? 1906年,朱安已经是二十八岁的老小姐了,外面又有谣言说鲁迅在日本已娶妻生子,结果鲁迅在日本接到家里的电报,说是母亲

    杂文选刊 2015年8期2015-07-23

  • 写给朱安的日记
    ”中的鲁迅对他与朱安的婚姻的阐释,是他写给朱安的日记。首先是鲁迅没有爱情。朱安虽名为鲁迅妻子,却是其母一于安排的。鲁迅“不愿拂逆母亲的心愿导致母亲不快,而且他那时己加入了光复会,在外而闯荡,有个媳妇在母亲身边,既可减少母亲对他的牵挂,也可减轻他对母亲的挂念,因此他同意结婚。婚后第二天他就住到了书房里。亲友们来贺喜,他总是回答:‘是我娘娶媳妇。好像是一句玩笑话,却包含了多少沉痛。”鲁迅对朱安,未有如涓生对子君的爱。虽然写涓生与子君的婚恋生活,却想表达自身内心

    山花 2015年12期2015-07-21

  • 寂寞的西三条二十一号院 ——朱安的晚年岁月
    二十一号院 ——朱安的晚年岁月文 谢保杰1926年8月26日,鲁迅携许广平南下,离开北京城,此时朱安47岁。自此至1947年去世,朱安在西三条二十一号院(现鲁迅博物馆)孤独地度过了20余年的岁月。对于鲁迅携许广平南下,朱安没有表露出反抗的意思,但内心的落寞之情可以想象。当邻家女孩俞芳问及此事,朱安神情沮丧地告诉俞芳,这是意料中的事情。“过去大先生和我不好,我想好好地服侍他,一切顺着他,将来总会好的。”现在呢?“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一点往上爬,爬的很

    北京观察 2015年4期2015-01-09

  • 品味鲁迅
    任的,无论是对于朱安还是许广平。先来说说朱安朱安是一个极度传统的女人,这在鲁迅的眼里就是封建的,是属于“旧东西”,理所当然是无法被新潮的鲁迅所接受的。可父母之命难违,所以在鲁迅被戏剧性地骗回来结婚之后,他没有做任何反抗。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会欣然接受。洞房花烛夜,多么美好的一夜啊,鲁迅却在书桌前坐了一夜,没多久就走了,丝毫没有顾忌朱安的感受。而朱安呢,作为一个传统的女性,她不会大哭大闹,只是默默流泪,把所有的苦水往自己肚子里咽。可是如若说鲁迅对朱安没有感情呢

    城市地理 2014年4期2014-09-21

  • 朱安:我也是鲁迅的遗物
    识丁的小脚女人,朱安留下的话语不多,但句句都令人震撼,耐人寻味。鲁迅原配夫人朱安的传记,追溯了朱安69年的人生轨迹,重现了一位旧女性的苦闷之声,从中也可感受到朱安的存在对鲁迅一生的影响。“老大姑娘”的婚事周朱两家缔结婚约的时间,大致是在鲁迅去南京读书的第二年。周作人生于1885年,比鲁迅小4岁,当时在三味书屋读书,在他的日记里,留下了这一时期两家密切来往的痕迹。事情还要从1898年前后说起,当时,鲁迅的母亲鲁瑞和朱家谦少奶奶关系非同寻常。当时两家隔了一道曲

    蓝盾 2014年7期2014-08-07

  • 这两个女人
    读张幼仪,联想到朱安,遂放到一起比一比。单从个人来说,她们似乎没有可比性。论出身,一个是名门望族的富豪之女,一个勉强算是中上家庭的小家碧玉;论相貌,一个“线条甚美,雅爱淡妆,举止端庄,秀外慧中”,有着代表先进的天足,一个“面色黄白,尖下颏,薄薄的嘴唇,略大的嘴,微秃的宽宽的前额”,有的是象征守旧的小脚;论成就,一个是大学教授、银行家、服装界女强人,一个是惨淡一生、孤独终老的悲剧人物。然而,她们又是可比的,是同时代人,又都嫁与向旧思想宣战的风云人物,她们相差

    幸福·悦读 2012年2期2012-05-08

  • “出售鲁迅藏书风波”始末
    张映勤从朱安说起:鲁迅为什么不接受她在鲁迅的生活中,有一个人是绝对绕不开的,尽管他们名为夫妻,却名存实亡,形同路人,这个人就是鲁迅的夫人朱安。三十多年前,开始接触鲁迅作品的时候,我只知道他的爱人是许广平,鲁迅那句著名的诗句:“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就是他们爱情生活的写照。而朱安的名字却始终被回避被隐藏,她和鲁迅的夫妻关系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生前死后她始终得不到公平的待遇。鲁迅为什么不接受妻子朱安,许多人出于维护鲁迅的角度,都说是因为朱安没文化、

    北方文学 2012年10期2012-05-08

  • 朱安:我也是鲁迅的遗物
    特殊的“礼物”—朱安。婚后,他曾对好友许寿裳说过这么一句话:“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成亲后,鲁迅只在新房里睡了一夜,第二天就搬进母亲房间。婚后第四天,鲁迅就带着二弟周作人去了日本,一去多年。回国后,鲁迅和朱安虽在北京一个屋檐下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但两人并未同居一室,相互间的交谈也少之甚少。朱安私底下曾吐过苦水:“老太太(周母)嫌我没有儿子,大先生(鲁迅)终年不同我讲话,怎么会生儿子呢?”话都几乎不讲,又何来肌肤相

    百家讲坛 2012年6期2012-02-11

  • 鲁迅敬母
    ——要他与缠足的朱安完婚。由于文化素养的巨大反差,鲁迅对母亲送来的“礼物”甚不喜欢,故而长期冷淡对之,无奈之下只得好好供养,以至于婚后十七年与周作人“兄弟失和”后,搬出北平八道湾十一号,他也尊重朱安的意愿,没硬性打发她回绍兴娘家,让她从一而终。如不那样,不仅对朱安,对艰难持家操劳半辈子的母亲,不啻是莫大的打击。所谓长子如父,像鲁迅这样年少丧父,家境衰败的“破落子弟”,需要长子早当家。他牺牲自我,断然中止在日本的学业,回国工作,担当起家中经济来源的顶梁柱,因

    杂文选刊 2012年7期2012-02-11

  • 蜗牛
    她娘家姓朱,她叫朱安。她是个过于平凡的绍兴女人,矮小、瘦弱、狭长脸、突出的前额,不但不怎么漂亮,而且连一般年轻女人的活力都没有。我看着她过门,见证这场从头到尾都是错,甚至都不能称其为婚姻的婚姻。周大先生这人很怪,横眉冷目,性情孤僻。他是个读书人,常年不在家,人说话也不多,我都有点怕他,阿毛一见他就哭。那周老太太为了拴住儿子,后续香火,几次催他回家娶亲,那个却就是不肯,好像讨厌家似的。后来那老太太还是诈称自己病危,才好歹把他骗了来。没有二话,给他披上红袍,戴

    雨花 2011年3期2011-09-30

  • 鲁迅生命中的三位女性
    长子,在原配夫人朱安的眼中,他是那个从结婚到死都不肯亲近自己的“大先生”,在妻子许广平的心中,他是她亲爱的“风子”。还原一个平常的鲁迅,探寻鲁迅的内心情感,离不开鲁瑞、朱安、许广平这三位鲁迅生命中最重要的女性。鲁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从他的笔名“鲁迅”就可以看出,他用了母亲的姓“鲁”。他的三弟周建人在《鲁迅故家的败落·四世同堂》一文中写道:出世前后,我母亲当了家,她性格开朗、宽厚,无论我们怎样顽皮淘气,没有看到她真正动过怒,总是那么和颜悦色,后来,无论家里遇到

    创作评谭 2011年3期2011-08-15

  • 车中父亲
    桑的是大一学生于朱安。他今天早晨被迫起了个大早,把朱秋月送到机场赶航班,然后自己开着车往回走。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一路从市里杀了出来。这里已经是郊区了,刚刚还在市里和那些大大小小的车一步三停地挤在一起,简直像一锅被文火炖着的鱼。如果哪辆车不小心堵了路,众车便齐声大喝地摁喇叭讨伐,那堵路的车更是进不得,退不得,它也是鱼,却是被煎在火上的烤鱼。一堵一个小时,众车都觉得与其受这种煎熬,真不如拔刀自刎。刚能挪动两步了,红灯又彪悍地在前面亮起来了。红绿灯下站着一个交

    大家 2011年21期2011-06-01

  • 朱安的北京故居
    之称号未获批准。朱安随鲁迅来北京后,一共住过三处房子,即八道湾十一号、砖塔胡同六十一号和西三条二十一号。既然朱安“我也是鲁迅的遗物”,那么鲁迅可称为鲁迅故居的住所,朱安亦可称之为朱安故居。这三处房子,尤其是西三条二十一号,鲁迅前后加起来居住的时间是两年零几个月,仅为朱安的十分之一,朱安终老于此,为保护鲁迅藏书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意义别具,自不必多言。北京胡同门牌的编号,老的编法是,从胡同东口往西自路北住家一门一门地按一二三四五六七自然数的顺序编门牌,编到西

    博览群书 2010年4期2010-08-06

  • 鲁迅虐待过原配夫人朱安
    迅虐待过原配夫人朱安吗○周楠本2009年第5期《鲁迅研究月刊》上有一篇题为《回到历史语境审视鲁迅与许广平的关系──兼与张耀杰先生商榷》(以下简称《回到历史语境》)的文章,这是一篇质疑与否定鲁迅有重婚问题的文章。该文大概意识到“重婚”论以当代《婚姻法》衡量历史人物是脱离时代社会环境的,即从网络上搜寻到自以为是大陆民国时期的、而实际上不过是台湾现行的法律,于是提出应该采用民国的法律对鲁迅的婚姻进行裁判。按理以一种历史的眼光来审视鲁迅的生平和他的婚姻状况,应该是

    博览群书 2010年6期2010-03-20

  • 道是有情却无情
    种彻骨的冷。她叫朱安,是鲁迅名义上的妻子,但也就是挂了个名分而已。当鲁迅的母亲抱怨她不生孩子时,朱安的委屈让人心碎:“大先生根本就不碰我,怎么生?”鲁迅曾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流泪如何不丈夫。”鲁迅有情。他知道那个时代,如果朱安被休,就意味着她可能会走投无路,所以他让朱安留下了,定期给她生活费。但这种情是怜悯,就像一个被迫接了一个不喜欢又不忍抛弃的小动物,养在家里,给它一些食物罢了。所以,我们听到了朱安那凉透骨髓的叹息。朱安用一生的等待和守候,也没有换来他

    百家讲坛 2009年16期2009-09-14

  • 男人的道德与人道
    姻,礼物的名字叫朱安。“做一世的牺牲,是万分可怕的事;但血液究竟干净,声音究竟醒而且真。”鲁迅原本打算牺牲感情生活,然而,遇见许广平后,经受了痛苦与矛盾,鲁迅这个战士终于拥有了属于个人的幸福,而不再以赎罪之心甘做旧世界的殉葬品。这是否说明,鲁迅的血液就不干净了,声音就不醒且不真了呢?鲁迅不必这样要求自己,我们也不应这样要求他。人就是人,尤其是在个人无法承担的重负面前。尽管初时两人的结合惹起过一些风言风语,但人们能够理解尊重,即使是论敌,也很少以此攻击鲁迅。

    南风窗 2009年18期2009-09-09

  • 性情鲁迅,寂寞朱安
    寞相守的女子——朱安。如果说鲁迅半路邂逅的许广平青春靓丽、柔情如火,其原配夫人朱安则端庄贤淑、温情似露。可一滴晶莹的露水怎抵得住一团火的炙烤?这场爱情的角逐,注定了许广平会成为高高在上的胜利者。更何况,朱安与鲁迅的结合秉承了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鲁迅是出于对母亲的孝顺,才接受了朱安,并过起了相敬如宾的生活。相敬如宾,那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男女感情!夫妻之间,相互尊敬到视对方为贵宾的地步,还有什么激情、什么欢爱可言!在一个又一个无眠的佳节之夜,形只影单的朱安守着冷

    知识窗 2009年8期2009-09-05

  • 同为弃妇
    叶细细朱安与张幼仪的遭遇有些类似。都是包办婚姻,嫁给写字的人。一个嫁的是一代文豪鲁迅,另一个嫁给著名诗人徐志摩。他们对她们都不好,鲁迅一生都没有与朱安圆房。徐志摩与张幼仪的性生活是为传宗接代。张幼仪为徐志摩生了孩子,被弃的遭遇依然没有改变,徐志摩就是不喜欢她,无论她怎么努力。于是,张幼仪放弃了这段不幸的婚姻。其实,她也可以不放弃的,比如她可以不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也可以在签字后,在徐志摩父母的撑腰下反悔。她却并没有如此。她是不愿做那把秋天的扇子,忍受不爱的

    意林 2009年10期2009-05-14

  • 大师们的结发妻子
    却大不相同。先说朱安。新婚大喜,鲁迅在母亲房中呆了3天,第4天就和二弟周作人及几个朋友启程东渡日本,这一去就是3年。3年后,鲁迅从日本回来,在北京买了一处院子,把一家人都接到北京,夫人朱安以为这下可以团聚了。谁知朱安做的菜,鲁迅不吃;朱安做的衣服,鲁迅不穿;朱安铺的床,鲁迅不睡。鲁迅和朱安除了分居还是分居。朱安善良而软弱,她想用她的好来感化鲁迅。1925年八九月间,鲁迅和许广平的关系逐渐明晰起来,旁观的朱安面对强大的精神压力,终于撑不住了,9月间住进医院。

    文史月刊 2009年11期2009-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