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阳
“这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起来。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很早的时候,读某个版本的鲁迅传时,知道了课本上没有讲的故事:鲁迅迁就母亲,接受一桩包办婚姻,礼物的名字叫朱安。
“做一世的牺牲,是万分可怕的事;但血液究竟干净,声音究竟醒而且真。”鲁迅原本打算牺牲感情生活,然而,遇见许广平后,经受了痛苦与矛盾,鲁迅这个战士终于拥有了属于个人的幸福,而不再以赎罪之心甘做旧世界的殉葬品。
这是否说明,鲁迅的血液就不干净了,声音就不醒且不真了呢?鲁迅不必这样要求自己,我们也不应这样要求他。人就是人,尤其是在个人无法承担的重负面前。尽管初时两人的结合惹起过一些风言风语,但人们能够理解尊重,即使是论敌,也很少以此攻击鲁迅。
提起这段,与台湾史学家黄一农的《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一书有关。作者以“两头蛇”为喻,形容夹在中西两大传统之间、徘徊抉择“首鼠两端”的第一代中国天主教徒的矛盾与挣扎。这与以往人们对徐光启等明末清初天主教徒的评价——“中西文化会通第一人”云云,反差甚大。“两头蛇”似乎是深入奉教人士的内心世界之后画出的肖像,令人陡然升起一腔可怜可叹之感:好端端的读书人,信什么洋教,把自己弄成了怪物!
这本书怎么可能与朱安扯上联系?且容我慢慢道来。
“史学研究有时还得要追索人的内心世界,并尝试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甚至也容许撰写者个人情感的适当抒发。”黄一农的自序,充分体现在该书《儒家化的天主教徒:以王徽为例》一节中。
在晚明一片乌烟瘴气之中,想要修身事天的第一代天主教徒们,最先遭遇的竟然是婚姻制度的考验。天主教要求教徒严守一夫一妻制,断不可“大红灯笼高高挂”,几个老婆轮流睡。但纳妾的行为,在富贵人家很普遍。王徵信教后,曾告诫家人,勿为其纳妾,但终因膝下无子而招架不住,另娶申氏。黄一农并未轻易放过此节,他写道:“讽刺的是,令王微深受感动且每日置于床头把读的《七克》,却有大量篇幅批判纳妾制度以及‘为孝而多娶的行为。”(注:《七克》是传教士刊印的关于如何克服骄傲、嫉妒、好色等毛病的书)
不久,王徵因为信仰渐深,决定出妾,但妻子尚氏竭力挽留,申氏也誓死不肯改嫁,“不得已,悠悠忽忽”。6年后,王痛下悔改之心,视申氏“一如宾友,自矢断色,以断此邪淫之罪”,将其“异处”而非休弃(也就是今天的分居,而不是离婚),结束了夫妻关系。
后,清兵入关,国破家亡,王徵绝食尽节,违背了天主教不得自杀之律。申氏欲殉夫,被尚氏劝留,替王家料理丧葬、支撑生计。历尽艰苦将孙儿抚育成人后,申氏在70大寿时仿效王微,绝食而死,不可不谓悲剧!
黄一农在此做出了“个人情感的抒发”,他认为,“王微为了向身的罪赎,牺牲了申氏的幸福”(包括让申氏“缺乏正常的婚姻生活”),而称明末反教人士对出妾行为的抨击,是“从人道的立场”表达雌批判。纳妾是否人道,书中未置一语,出妾则是不顾女性死活的不人道行为,因信印而克服肉欲,则被视为自私。
其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王微之所以与申氏分居而非直接休掉,正是在终结陋习的同时尽可能照顾女性生计,负担女方的生活。不知为何,黄未将这一做法视为更人道。而将满腹激愤与同情,尽付申氏,进而构思出一部电影脚本《天主与妾》。
回到本文开头,鲁迅将原配朱安“异处”而非休弃,也是考虑到当时乡下的习俗,朱安回到娘家后的处境会变得不堪设想。许广平与鲁迅交往之初,亦曾试探性地将鲁迅推入朱安的房中,因鲁迅大怒而心有把握。可见,按照黄一农的标准,鲁迅无疑也犯了让朱安“缺乏正常的婚姻生活”的自私之过。
仿效《天主与妾》,或可写一出《新文化运动与朱安》。这一视角显然是女权的,同时是左翼的,因为如果仅是女权主义的视角,也可选许广平为主角,与许广平相比,选择朱安显然更同情劳苦大众。
在随感录中,鲁迅曾自述:“在女性一方面,本来也没有罪,现在是做了旧习惯的牺牲。我们既然自觉着人类的道德,良心上不肯犯他们少的老的罪,又不能责备异性,也只好陪着做一世牺牲,完结了四千年的旧账。”不知200多年前的王徵,是否曾有点滴同感。
而黄一农坚定地为王徵盖棺定论:“王徵……很无奈地失落在中国传统和天主教文化之间,黯然承受作为一个‘两头蛇族在会通天、儒的尝试中所产生的尴尬。”“两头蛇”一词暗含的讽喻意味,至此毫无遮掩。
奈何这种中西文化交汇中的“两头蛇族”,300年来只多不少。倒是当代,因为传统文化被折损殆尽,反倒催生了什么都不信的三聚氰胺猛人。
新文化的落地、新道德的建立,从来就不是轻松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否在不“会通”、不“尴尬”的过程里,自行发展出男女平权的思想与人道主义,已无从证实。措身300年未有之大变局,朱安与鲁迅,各有痛苦,王徵与申氏,各怀幽情。人难免因个人好恶,同情其一而讽刺其二。人不记念的,自有记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