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菌
- 基于毒性表型和基因型的主要冬繁区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分析
主要冬繁区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分析高新培,赵鋆,刘博凡,郭一,康振生,詹刚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 712100【目的】明确中国主要冬繁区小麦条锈菌群体毒性结构和遗传多样性,为冬繁区及黄淮海麦区小麦条锈病的防控及小麦抗性基因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四川盆地、湖北和河南南部等主要冬繁区采集并分离得到148个小麦条锈菌菌株,利用中国鉴别寄主和单基因系鉴别寄主进行毒性表型鉴定;并利用17对KASP-SNP
中国农业科学 2023年14期2023-08-15
- 西藏青稞和小麦品种的条锈病抗性鉴定
t)分别由条形柄锈菌大麦专化型(Pucciniastriiformisf. sp.hordei)和小麦专化型(P.striiformisf. sp.tritici)引起,是西藏青稞与小麦生产重要的常发性病害[3-5]。在西藏,条锈病自2月底至10月中旬均可发生,5月至6月是发生高峰期[4]。条锈病危害青稞可引起减产5%左右,严重时可达30%~40%,甚至颗粒无收,危害小麦可造成减产20%~40%[3,6]。西藏是我国小麦条锈病一个独立的流行区,该区小麦条锈
麦类作物学报 2023年5期2023-05-30
- 基于PCR和巢式PCR技术的玉米南方锈病早期检测
米叶片内的多堆柄锈菌(),为玉米南方锈病(southern corn rust)的预测和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多堆柄锈菌ITS区序列,在其变异区设计3条多堆柄锈菌特异性检测引物NX471-F、NX255-F和NX255-R,建立以NX471-F与真菌ITS区通用引物ITS4为外侧引物,NX255-F/NX255-R为内侧引物的巢式PCR。采用20 µL扩增体系:Ex Taq DNA聚合酶(5 U·µL-1)0.15 µL、10×Ex Taq Buf
中国农业科学 2023年9期2023-05-12
- 转录因子TaMADS2在小麦-叶锈菌互作中的功能研究
小麦叶锈病是由叶锈菌(Pucciniatriticina)侵染引起的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真菌病害,发生严重时可造成小麦5%~45%的减产[1]。小麦叶锈菌是专性寄生的活体营养型真菌,该菌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繁,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小麦产量的严重损失,包括亚洲、北美洲、欧洲、澳洲以及非洲等地区[2]。锈病防治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抗病品种的培育[3],因此新型叶锈病抗性基因的挖掘对减轻叶锈病的危害以及实现叶锈病的持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植物形成了一套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3年5期2023-05-11
- 小麦条锈菌效应蛋白Hasp83在条锈菌致病性中的功能分析
生,汤春蕾小麦条锈菌效应蛋白Hasp83在条锈菌致病性中的功能分析王建锋,成嘉欣,舒伟学,张艳茹,王晓杰,康振生,汤春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 712100【背景】条锈病是小麦上的重大病害,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f. sp.,)侵染引起。条锈菌是活体营养型寄生真菌,在侵染过程中形成吸器,通过吸器从寄主植物汲取营养。同时,吸器分泌效应蛋白调控寄主免疫,促进侵染过程。【目的】明确条锈菌效应蛋白的功能及其作用机
中国农业科学 2023年5期2023-03-14
- 外源注射褪黑素对小麦抵抗叶锈菌侵染的影响
病害,是由小麦叶锈菌(Pucciniatriticina,Pt)侵染小麦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叶锈病分布范围广、发生普遍,可导致小麦大幅减产,严重时甚至可达40%[1]。当病原菌入侵植物时,寄主会通过产生过敏性反应 (Hypersensitive response,HR)来抑制病原菌在体内的生长。在不亲和组合中,小麦利用HR抵抗叶锈菌侵染,通过与叶锈菌吸器母细胞(Haustorium mother cell,HMC)接触的寄主细胞快速死亡,限制叶锈菌的繁殖和扩
华北农学报 2022年5期2022-11-03
- 新疆伊犁州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鉴定及毒性分析
193)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striiformisf.sp.tritici(Pst)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对我国小麦危害最重的气传性真菌病害,也是新疆麦区重要病害之一[1-3]。该病害具有发生范围广、危害程度重、大区流行等特点。病原菌营活体专性寄生,喜冷凉,其无性孢子可高空远距离传播[4]。近些年来,小麦条锈菌新的生理小种不断出现,我国小麦品种抗病性渐渐丧失[5]。目前,防治小麦条锈病较为经济有效的措施是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6-7]。小麦条锈
植物保护 2022年5期2022-10-13
- 气传性病原菌孢子在作物冠层内传播研究
——以小麦条锈菌夏孢子为例
3-5]。小麦条锈菌所属的锈菌目被认为是被动释放孢子,需要借助雨滴或者风的力量来提供初始动力[6-7]。受相对湿度的影响,小麦条锈菌夏孢子可以单独或2~3 个孢子成团传播[3]。但关于小麦条锈菌夏孢子的沉降研究尚少见报道。小麦锈菌在相邻寄主间的传播已有了时空模拟,但是对于小麦条锈菌在寄主冠层的传播一直是研究难点[8-10]。Mukherjee 等[11]在小麦叶锈病上通过变速轴流风机模拟发现,低速风与滑落的露珠共同作用可以将大量的真菌孢子传播到其他小麦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2年4期2022-10-08
- 气传性病原菌孢子在作物冠层内传播研究
——以小麦条锈菌夏孢子为例
3-5]。小麦条锈菌所属的锈菌目被认为是被动释放孢子,需要借助雨滴或者风的力量来提供初始动力[6-7]。受相对湿度的影响,小麦条锈菌夏孢子可以单独或2~3 个孢子成团传播[3]。但关于小麦条锈菌夏孢子的沉降研究尚少见报道。小麦锈菌在相邻寄主间的传播已有了时空模拟,但是对于小麦条锈菌在寄主冠层的传播一直是研究难点[8-10]。Mukherjee 等[11]在小麦叶锈病上通过变速轴流风机模拟发现,低速风与滑落的露珠共同作用可以将大量的真菌孢子传播到其他小麦上。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22年4期2022-10-08
- 侵染早期小麦叶锈菌相关基因的筛选及表达分析
小麦叶锈病是由叶锈菌(PucciniatriticinaEriks,Pt)引起的一种真菌气传病害,其流行性强,在世界范围内的小麦种植区均有发生,可以造成小麦严重的产量损失[1-3]。例如,2015和2016年黄淮海地区叶锈病大流行,对河南和安徽等省的小麦产区造成严重威胁[4-5]。防治叶锈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培育小麦抗性品种,而叶锈菌毒性的变异是导致品种抗病性快速丧失的根本原因,因此揭示叶锈菌毒性/致病性相关基因对阐明叶锈菌致病机制及创制广谱抗叶锈小麦新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2年10期2022-09-22
- 2016-2019年甘肃省小麦叶锈菌群体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效的方法。小麦叶锈菌群体毒性的改变是导致小麦抗叶锈品种丧失抗性的主要原因。明确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类型和组成、毒性基因的毒力频率变化及群体遗传结构,可以更好地了解小麦叶锈菌的变异动态,为病害有效预测预报、小麦抗病育种和品种布局调整提供理论依据,以更好地控制该病害。Chen等分析了1992-1996年我国小麦叶锈菌的毒性动态,结果表明,PHT为优势致病类型,、、、、、、、、、8和+为有效抗病基因,不同生态区的小麦叶锈菌群体毒性基因组合及多态性有较大差异。赵盼盼
麦类作物学报 2022年6期2022-08-09
- 低纬高原甘蔗锈病病原菌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病菌间及其与柄锈菌属其他锈菌的系统进化关系,对病害的精准科学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甘蔗锈病病原有3种,即褐锈病病原黑顶柄锈菌(PuccinamelanocephalaSyd. et P. Syd)、黄锈病病原屈恩柄锈菌(PuccinakuehniiButler.)[3]和黄褐锈病病原Macruropyxisfulvasp. nov.[4]。1890年褐锈病首次在爪哇发现,此后该病在多数植蔗国家普遍发生,爆发流行,给当地经济造成巨大损失[5-8
西南农业学报 2022年6期2022-08-06
- 小麦条锈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物之一,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striiformis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影响小麦优质高产的重要病害,小麦条锈病大流行时会造成一半以上产量损失甚至绝产[1-3]。因此,掌握小麦条锈菌的流行与传播并准确估计小麦潜育期叶片菌源量是综合防控条锈病的重要措施[4-6]。国内外学者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ivate PCR,qPCR)技术快速检测马铃薯酸疮痂链霉菌[7]、黄瓜棒孢叶斑病菌[8]、葡萄霜霉病[9]、
青海大学学报 2022年2期2022-06-20
- 新疆橡胶草锈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技术手段对蒲公英锈菌冬孢子的形态进行分析,认为该地区蒲公英锈病的病原菌为山柳菊柄锈菌(PuccniciahieraciiMartius)[8, 9]。【本研究切入点】李春龙[10]提出了蒲公英锈病防治方法,但未明确介绍蒲公英锈病的病原菌种类。2018~2020年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橡胶草试验地发生了严重的锈病危害,但是关于引起新疆地区橡胶草锈病的病原尚不清楚。目前,国内关于山柳菊柄锈菌的研究报道较少。需研究引起新疆伊犁地区橡胶草锈病的病原菌种
新疆农业科学 2022年5期2022-06-15
- 鸡蛋花鞘锈菌重寄生真菌的种类鉴定及其寄主范围测定*
病原菌为鸡蛋花鞘锈菌Coleosporiumplumeriae,感病叶片表面出现淡黄色病斑,叶片背面的病斑有大量橙黄色的夏孢子堆,发病后期叶片坏死,提前脱落,影响树势[2]。目前,印度[3]、美国、马来西亚[4]、越南和中国[5]均有鸡蛋花锈病的报道。利用重寄生真菌防治植物锈病已有一些报道。李靖等[6]报道一种子囊菌门Ascomycota拟盘多毛孢属真菌Pestalotiopsiskenyana是茶麃生柱锈菌Cronartiumribicola的重寄生真菌
广西科学 2022年2期2022-06-10
- 小麦叶锈菌越夏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初步分析
气象因子对小麦叶锈菌越夏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全国698个气象站点7月-8月最热10 d的日均温和平均日最高气温进行回归分析,对7月-8月0 cm平均地温、平均风速、平均降水量、平均日照时数和平均相对湿度进行空间插值,提取了93个小麦叶锈菌越夏调查点的气象数据,再与调查点小麦叶锈菌能否越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小麦叶锈菌越夏与7月-8月最热10 d日均温和最热10 d平均日最高气温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 < 0.01),与其他气象因子相关性不显著(P >
植物保护 2022年3期2022-06-07
- 内蒙古苜蓿锈菌越冬的分子定量检测
。由苜蓿条纹单孢锈菌(Uromycesstriatus)引起的苜蓿锈病是中国北方苜蓿种植区普遍发生的重要流行性叶部病害,发生严重时可导致苜蓿减产10%~30%,种子减产50%[3-4],病叶的鲜质量比健康叶片减少44%,粗蛋白含量下降18%,粗纤维含量增加15%[5],苜蓿茎叶枯黄不能饲用[3],大幅度降低苜蓿产量和品质。内蒙古中部地区苜蓿最后一次刈割一般在10月下旬结束,残存的苜蓿锈菌很可能在苜蓿或其转主寄主上潜伏侵染并越冬,成功越冬的病菌可成为翌年病害
西北农业学报 2022年4期2022-05-19
- 云杉球果锈病研究进展
菌主要有杉李盖痂锈菌Thekopsora areolata、鹿蹄草金锈菌Chrysomyxa pyrolae和独丽花金锈菌C.monensis。杉李盖痂锈菌广泛分布于欧洲和亚洲北部,中美洲加勒比地区也有报道,美国将其作为限定性有害生物列入有害生物名录[6]。鹿蹄草金锈菌广泛分布于北温带偏北地区,在我国的分布区尚不清楚,可能仅限于东北地区[7]。独丽花金锈菌仅分布于北美洲海岸地区。另外,变形金锈菌C. deformans、伏鲁宁金锈菌C. woroninii
甘肃林业科技 2022年1期2022-04-29
- TaNPR1 在小麦抵抗叶锈菌过程中的作用
保障[1]。由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引起的小麦叶锈病,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流行年份可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因此备受人们关注[2]。目前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寻找抗性基因,培育转基因抗病品种[3-4]。针对不同的叶锈病原菌,小麦在抵抗其侵染的过程中进化出相应的抗病基因来识别并激活其下游的抗病因子[5-6]。然而叶锈菌为了生存也进化出具有更强致病性的菌株,导致原有小麦品种的抗性不断“丧失”,引起锈病的重新爆发,这也成为锈病防控中的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2年1期2022-02-21
- 新疆柳树叶锈病栅锈菌的形态学特征及系统学分析
mycota)、锈菌目(Pucciniales)、栅锈菌科(Melampsoraceae)、栅锈菌属(MelampsoraCast)。栅锈菌大都属于专性寄生,与寄主关系密切,除少数种同主寄生于大戟科(Euphorbiaceae)、亚麻科(Linaceae)、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夹竹桃科(Apocynaceae)和金丝桃科(Hypericaceae)外,多数栅锈菌种为转主寄生,即夏孢子和冬孢子阶段生于杨柳科(Salicaceae),而性孢
西北农业学报 2021年12期2022-01-20
- 禾谷锈菌转主寄主的研究进展
会遭受2~4 种锈菌侵害。Zadoks 和Bouwman 等人曾在1985年发表的研究中指出,17世纪的法国部分地区有法律规定铲除粮田附近的小檗,虽然研究中并未明确这一法规是为了防治具体哪一种锈菌,但也体现了人们早已意识到禾谷锈病与小檗的关联。小麦、大麦、黑麦和其他一些禾谷类杂草被称为锈菌的主要初生寄主,而由于锈菌生活史的复杂性及其对温度湿度的不同偏好,锈菌这一活体寄生菌往往须在两种不同科或属的植物上才能完成越夏越冬等整个侵染循环,这涉及到了锈菌的转主寄主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12期2021-12-02
- 海棠属植物锈病的生物防治研究
要微生物有山田胶锈菌(Gymmosporangium yamadai)和梨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asiaticum),都属于真菌、担子菌门、冬孢纲、锈菌目、胶锈菌属[1]。海棠锈病夏季危害症状普遍发生,初生的叶片和叶柄、新抽的嫩枝和幼小果实是主要的危害部位。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形成浅黄色圆形病斑点,初期局限在叶脉中间,后期病原菌积累危害造成不规则的红褐色巨大病斑,突破叶脉的限制[2]。发病后期,锈病病斑中央呈深锈红色,颜色较重,逐渐往外颜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9期2021-12-01
- 陕西关中地区节节麦上小麦条锈菌群体结构与毒性特征
体寄生真菌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striiformisWestend.f.sp.triticiEriks.)引起的叶部病害,具有毁灭性和暴发流行性特点,其无性繁殖主要寄主为小麦,辅助寄主包括16属88种禾本科杂草[1]。节节麦[Aegilopstauschii(Coss.)Schmal,异名:A.squarrosaauct.non Linn.],俗称粗山羊草(goatgrass),在分类上属于小麦族(Triticeae)、山羊草属(Aegi
西北农业学报 2021年8期2021-09-16
- 中国杨树上的栅锈菌
100083)锈菌是一类专性寄生真菌,引起多种植物的锈病。栅锈菌属(MelampsoraCastagne,1843)是人类不得不重视的病原菌,其拉丁学名含义为黑色坏死斑,中文名取自其冬孢子栅栏状的排列方式。在已知的百余种栅锈菌中,多数为害杨柳科(Salicaceae)寄主,导致明显的叶面失绿和枯死;少数寄生在亚麻科、夹竹桃科和大戟科等植物上[1-2]。杨树(Populus)是我国防护林、用材林和城市绿化等人工林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分布范围极广。叶锈病作为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1年2期2021-04-07
- 糟zāo糕ɡāo,梨树上长了“红毛丹dān”
的伤害相比,梨胶锈菌对梨树的危害更大,因此,它引发的病害也被叫作“梨锈病”。奇特的习性梨膠锈菌是一种生活习性很奇特的真菌,它的繁殖(fánzhí)必须在蔷薇科树木和松柏(bǎi)科植物(尤其是圆柏)之间交替(tì)完成。这是什么意思呢?看到它身上那些像小黑点的东西了吗?它们会产生一种叫锈孢(bāo)子的生殖细胞。锈孢子只有随风飘到松柏科植物上,才能顺利地成熟,并变成黄棕色的冬孢子堆。这种冬孢子堆很奇特,当它遇到雨水、露(lù)水后,会变成凝(níng)胶状
红领巾·萌芽 2021年10期2021-01-01
- 咖啡锈病防治药剂筛选①
mycetes)锈菌目(Ure‐dinales)柄锈菌科(Pucciniaceae)驼孢锈菌属(Hemileia)的一种专性寄生菌。目前只发现夏孢子、冬孢子、担孢子,而性孢子和锈孢子尚未发现,也未发现有转主寄主。咖啡锈菌生活史尚未完全阐明,在自然中仅靠夏孢子侵染咖啡,靠菌丝体在病叶内越冬越夏,病叶是锈菌唯一的生存场所。夏孢子的萌发需要液态水,最适萌发温度为21~25℃,最高温度为28℃,最低温度为15℃。条件适宜时,侵染后1~3 周症状初显,侵染后2周至2
热带农业科学 2020年9期2020-10-22
- 甘肃、青海地区小麦条锈菌监测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其病原菌为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f. sp.tritici,Pst)。小麦条锈菌主要在纬度较高或高海拔地区越夏,具有喜凉怕热、远距离气流传播、分布范围广、流行频率高、暴发性强、流行速度快、危害程度重等特点[1]。该病害流行时,可造成10%—70%的产量损失,严重时可至绝收[2-3],长期威胁着我国小麦主产区,包括西北、西南、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小麦条锈病在我国年均发生400万公顷左右,特别是195
中国农业科学 2020年18期2020-10-15
- 陇南小麦条锈菌夏孢子的周年动态变化规律
条锈病是由条形柄锈菌(Pucciniastriiformisf. sp.tritici)引起的重要世界流行性病害,主要由气传性病原菌夏孢子随气流进行传播[1],其发生范围广,为害严重,大流行年份可造成小麦绝收[2]。对于气传性病害,监测空气中的病原菌孢子动态对病害的及时防控至关重要。胡同乐等[3]通过对生长季苹果园空气中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分生孢子捕捉发现,6-7月份为整个生长季中孢子飞散的高峰期。傅俊范等[4]对稻曲病病菌分生孢子监测始见于7月下旬,飞散期为
麦类作物学报 2019年10期2019-11-22
- 越南黄檀锈病及其锈菌瘿蚊研究概述
菌为紫檀无眠单胞锈菌。黄檀锈菌瘿蚊是越南黄檀人工林中新发现的食菌性昆虫,自然条件下该黄檀锈菌瘿蚊对越南黄檀锈病有较为显著的控制作用,具有较好的生防利用前景。越南黄檀是蝶形花科黄檀属的落叶乔木,又名越南香枝木、越南黄花梨、通京黄檀等。越南黄檀是属于热带的阳性树种,不耐低温、霜冻,在我国多见越南黄檀与檀香进行混交。越南黄檀树干生成的黄色或深褐色心材,能与海南黄花梨心材相媲美,纹理扭曲却不失美观,材质致密、硬重,手感好,其木材不易破裂不翘起,是用来制作乐器、雕刻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9年3期2019-07-08
- 不同小麦品种叶锈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081)由小麦叶锈菌(Pucciniatriticina)引起的小麦叶锈病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世界各麦区均有发生且危害严重[1]。由于各麦区栽培品种、发病早晚不同,小麦叶锈病造成的产量损失在7%~30%,严重时达50%以上[2]。20世纪70年代我国曾多次流行小麦叶锈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3]。近年来,随着小麦叶锈菌群体组成、环境气候和小麦品种的变化,该病害的发生日趋严重。2012年全国范围小麦叶锈病发生严重,2013年山东、河南和新疆局部地
河南农业科学 2018年9期2018-09-28
- 向日葵锈菌转录组SNP位点挖掘及所在基因功能注释
1-3]。向日葵锈菌(PucciniahelianthiSchw.)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柄锈菌属(Puccinia),它是5种孢子俱全的单主寄生菌。被侵染植株因光合作用受阻以及蒸腾作用加强而引起植株养分和水分供给不足,最终导致向日葵的空壳率增加,果实瘦小,向日葵的含油量和产量下降[4-5]。目前,对于该病害的防治主要是种植抗病品种,但该病菌可以通过多次无性繁殖产生双核夏孢子进行传播[6],并且可以通过异核作用进行基因重组产生新的致病性
华北农学报 2018年3期2018-07-06
- 小麦条锈菌夏孢子在不同温度下离体处理后的致病力研究
麦条锈病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是小麦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流行性病害,发生面积大、危害损失严重[1-3]。此病害也是典型的气传病害,病菌夏孢子可借助高空气流进行远距离传播,并可造成大范围的流行成灾[4]。李振岐等[5]研究发现,高空传播距离与病菌夏孢子的存活时间有直接关系,条锈菌夏孢子在远程传播过程中能够保持活力(即致病力)是条锈菌远程传播的必要条件之一,而温度是影响孢子活力的主要因素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3期2018-05-18
- 利用BSMV Agro/LIC进行小麦条锈菌耐高温相关基因功能分析的互作体系构建
IGS技术研究条锈菌耐高温胁迫相关基因的功能,需要构建小麦品种与条锈菌及大麦条纹花叶病毒Barley stripe mosaic virus (BSMV)亲和互作体系。本研究选用20个常温下(10℃)高感条锈病的小麦品种和22个耐高温条锈菌菌株,进行高温(21℃)条件下接种亲和性分析,发现11个品种高感条锈病、3个菌株耐高温性稳定且毒性谱较宽。在此基础上,利用含有小麦TaPDS基因片段的重组BSMV侵染上述候选小麦品种,确定‘Local Red等6个品种与
植物保护 2018年1期2018-05-14
- 基于RNA-seq数据的小麦条锈菌SSR标记开发
381)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Pst)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暴发性强、发生范围广,在我国曾发生多次大流行,危害严重[1]。利用分子手段研究小麦条锈菌的群体遗传结构、远距离传播等有助于了解其流行动态。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通常是由1~6 个核苷酸组成的串联重复单元,广泛分布在真核和原核生物基因组中,具有多态性高、重复性高、覆盖面广等优点。在小麦条锈菌
河南农业科学 2018年1期2018-03-14
- 小麦条锈菌转录因子PsSte12的克隆及生物学分析
分。由小麦条形柄锈菌(Pucciniastriiformisf.sp.Tritici,Pst)引起的小麦条锈病一直是威胁我国主要产麦区的最重要病害之一。利用抗病品种和药剂防治是防控小麦条锈病的基本策略,而研究小麦条锈菌的致病机制将为制定小麦条锈病的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早期对于小麦条锈菌致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原菌侵染过程中超微结构和细胞化学、异核作用及非生物因子对条锈菌致病性的影响[1-4]。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包括小麦秆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7期2018-02-13
- 伊犁河谷小麦条锈病菌源地调查研究
为揭示新疆小麦条锈菌的群体遗传多样性以及小檗在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中的作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中国小麦条锈病菌鉴别寄主,对2013~2015年新源县小麦条锈菌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对异果小檗种类鉴定、锈孢子DNA提取及PCR检测。结果新源县小麦条锈菌主要类群有Hybrid46类群,出现频率高达31.25%;水源11类群出现频率为22.92%;贵农22类群出现频率为18.75%;中四类群出现频率为6.25%;其他类群出现频率为20.83%。异果小檗锈病鉴定结果表
新疆农业科学 2017年9期2017-10-16
- 越南黄檀锈菌与锈菌瘿蚊关系*
004)越南黄檀锈菌与锈菌瘿蚊关系*王 姣 周国英 苏圣淞 何苑皞 董文统 张 茜 刘君昂(森林有害生物防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经济林培育与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长沙 410004)【目的】 对越南黄檀锈病及其食菌昆虫黄檀锈菌瘿蚊(双翅目: 瘿蚊科)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锈菌发生的关系进行研究,为锈菌瘿蚊用于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研究不同发育阶段的锈菌瘿蚊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以及通过定期林间调查及室内观察,研究锈菌
林业科学 2017年7期2017-08-30
- 松杨栅锈菌无毒基因型性状分离及AvrL567同源序列分析
163)松杨栅锈菌无毒基因型性状分离及AvrL567同源序列分析余仲东1陈祖静2曹支敏1任争争3冯世强4张瑶琦5(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杨凌 712100; 2.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广州 510642;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 杨凌 712100; 4.辽宁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 沈阳 110804; 5.沈阳市浑南区林业局 沈阳 110163)【目的】 分析松杨栅锈菌小种无毒基因型性状分离规律和其无毒基因序列与欧美小种无毒基因序
林业科学 2017年5期2017-06-23
- 山西省小麦叶锈菌致病类型及毒性监测
1)山西省小麦叶锈菌致病类型及毒性监测原宗英,武英鹏,刘敏捷(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31)对采自山西省的110株小麦叶锈菌菌株进行了致病类型鉴定及毒性基因分析。结果表明,110株小麦叶锈菌被划分为43个致病类型,其中,优势类型为THT,TRT,PHT,PHR,出现频率分别为23.08%,9.62%,7.69%,6.73%。毒性基因V9,V19,V24,V25,V28,V29,V38,V39的毒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3期2017-04-14
- 2015年湖北省小麦条锈菌群体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5年湖北省小麦条锈菌群体结构及多样性分析王 峭1,马金娟1,杨立军2,李 强1,王保通1(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 712100;2.湖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64)为了明确湖北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的构成以及变化动态,利用中国鉴别寄主对2015年采自湖北省6个地(市)的102份条锈病标样进行了群体结构分析,鉴定到已知条锈菌小种(类型)19个,其中CYR33和CYR32是湖北省的优势小种
麦类作物学报 2017年2期2017-03-01
- 小麦条锈菌果胶酶基因PsPL1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100)小麦条锈菌果胶酶基因PsPL1的克隆与功能分析李 曼a,郑佩晶a,怀宝玉a,李 丹a,康振生b,刘 杰a(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 生命科学学院,b 植物保护学院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杨凌 712100)【目的】 研究小麦条锈菌果胶酶基因PsPL1的功能,确定其在小麦条锈菌侵染过程中的作用,为揭示小麦与病原菌互作的分子机理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利用RACE技术扩增PsPL1基因全长,通过qRT-PCR对PsPL1的表达特征进行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1期2016-12-16
- 2010-2011年小麦条锈菌群体的温度敏感性与毒性及遗传多样性的关系
2011年小麦条锈菌群体的温度敏感性与毒性及遗传多样性的关系廉志成, 刘 博*, 刘太国, 高 利, 陈万权*(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为了明确小麦条锈菌毒性、遗传多样性以及温度敏感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利用21个已知抗条锈病基因近等基因品系对2010-2011年生长季采自6个省市78株已知温度敏感性(ET50)的小麦条锈菌群体进行毒性鉴定,并利用AFLP技术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苗期毒性鉴定
植物保护 2016年6期2016-12-06
- 鸡矢藤鞘锈菌引起的紫皮石斛锈病首次报道*
00)鸡矢藤鞘锈菌引起的紫皮石斛锈病首次报道*赵桂华1,席刚俊1,赵楠1,赵菊润2(1.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句容 212400;2.云南省龙陵石斛研究所,云南龙陵 678300)为研究紫皮石斛锈病,2013年10月下旬和2014年8月下旬,分别在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紫皮石斛栽培区,对紫皮石斛锈病进行调查,采集标本,根据形态学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紫皮石斛锈病由鸡矢藤鞘锈菌引起,目前仅分布于云南龙陵,病原菌的转主寄主不详。该锈菌的夏孢子阶段,直接
西部林业科学 2016年5期2016-11-15
- 四川省小麦条锈菌耐高温性鉴定及其cDNA文库构建
)四川省小麦条锈菌耐高温性鉴定及其cDNA文库构建王金鑫,吴艳琴,王凤涛,冯晶,蔺瑞明*,徐世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3)近年条锈菌越夏调查发现,小麦条锈菌耐高温性增强,越夏海拔下限有所降低。本研究通过在高温(21±0.2)℃条件下接种,评价了119个来自四川省的条锈菌菌株耐高温性,并构建了耐高温菌株SC-PX143萌发夏孢子的cDNA文库。结果发现来自四川的条锈菌群体中耐高温菌株占35.3%,主
植物保护 2016年3期2016-09-01
- 向日葵锈菌夏孢子萌发条件的研究
019)向日葵锈菌夏孢子萌发条件的研究胡文婕,郭丹丹,梁宇,景岚*(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呼和浩特010019)以向日葵锈菌330生理小种为材料,研究了夏孢子萌发的适宜条件和培养载体。向日葵锈菌夏孢子萌发适宜温度范围10~25℃,最适温度15℃。15℃下在琼脂薄膜上1 h即可萌发,12 h达到萌发高峰,萌发率最高可达97%。孢子在无菌水中萌发最适浓度为20 mg/L,萌发率随浓度增大而降低。光照在前5 h均抑制夏孢子萌发,但7 h后光照对夏孢子总萌发率
植物保护 2016年3期2016-09-01
- 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病原菌名录(一)
盘菌目1科2种,锈菌目3科14种。植物;病原菌;名录经过5年的努力,1995年兴隆山保护区编辑出版了《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本底调查研究》[1],之后,保护区陆续对区域内的动植物进行着调查研究,发现弥补填充报道了本底没有记载的一些动植物资源及研究成果[2],本文首次系统地归类整理了部分本保护区发生的病原名录。1 保护区植物概况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气候特征表现为温带半湿润气候,≥10 ℃积温1 577.5 ℃,年均气温2.5~6.4℃。无霜期兴隆山123
甘肃林业科技 2016年1期2016-03-11
- 中国小麦条锈菌分子标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综述
70)中国小麦条锈菌分子标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综述谢晓丽1,2,孙振宇3,刘长仲1(1.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2.甘肃省植保植检站,甘肃兰州 730020;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70)概述了小麦条锈病早期定性、定量监测,介绍了小麦条锈菌种内特异性引物的设计及应用,主要包括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的特异性标记开发和小麦条锈菌小种特异性引物的应用。小麦条锈菌;监测预警;潜育期;早期检测;生理小种;分子标记小麦条锈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5期2015-12-26
- 小麦条锈菌hsp70基因的克隆及热胁迫下的表达特征分析
193)小麦条锈菌hsp70基因的克隆及热胁迫下的表达特征分析曹华宁, 刘 博*, 刘太国, 高 利, 陈万权*(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为明确热激蛋白70在小麦条锈菌对高温适应性中的作用,采用RACE和PCR技术扩增得到小麦条锈菌hsp70的基因全长,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热胁迫下不同温度敏感类型小麦条锈菌中hsp70的表达特征进行分析。克隆得到的小麦条锈菌hsp70基因组序列全长为
植物保护 2015年3期2015-11-25
- 微生物学
株与两株豇豆单胞锈菌(Uromyces vignae)的参比菌株(GenBank登录号:AB115718和AB115731)在自举值99%相聚一群.用豇豆单胞锈菌的特异性引物UV-ITSF/R进行检测,ZXL01菌株可扩增出500 bp左右的特征片段.结论: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小豆锈病病原菌ZXL01菌株为豇豆单胞锈菌,ZXL01菌株的GenBank 登录号是KM461700.红小豆,锈病,病原菌鉴定,豇豆单胞锈菌来源出版物:微生物学报,2015,55(4):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15年13期2015-10-31
- 微生物学
9°C.小麦条锈菌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基因Pscamk的功能秦娟,黄传明,何付新,等目的:克隆小麦条锈菌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基因Pscamk,并分析其在条锈菌侵染小麦过程中的表达特征及初步功能.方法:基于本实验室已测序的小麦条锈菌基因组序列,利用RT-PCR方法,从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CYR32中克隆Pscamk基因的cDNA序列,并利用网络数据库和生物信息学工具预测该基因编码蛋白的基本特征和保守结构;运用qRT-PCR技术分析Pscamk在不同发育及侵染阶段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15年2期2015-10-27
- 麻疯树锈病发生危害研究进展
因子。由阿撒尔层锈菌侵染引起的麻疯树锈病是麻疯树最重要的病害种类之一,主要分布于美洲,近年来在东南亚的新加坡以及非洲的苏丹也有其发生危害的报道,对我国麻疯树构成潜在的入侵威胁。由于引起麻疯树锈病的病原锈菌在国内尚无分布记载,因而存在一定的入侵风险性。为此,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报道的基础上,针对该病原锈菌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寄主范围、发生分布、危害特点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总结,以期为该重要有害生物的入侵风险分析、检疫监测以及防治工作提供必要的科学指导
贵州农业科学 2015年5期2015-03-21
- 落叶松—杨栅锈菌无性繁殖后代反应型及接种研究
0)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Kleb.是冬孢菌纲锈菌目真菌,具有转主寄生性,在落叶松上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在杨树上产生夏孢子和冬孢子。该菌广泛分布于杨树栽培区,是引起青杨派和黑杨派等杨树叶部病害的重要病原,严重危害幼苗和幼树的生长并造成材积损失和材质下降[1]。长期以来,我国学者对该菌的研究集中在生理小种划分、遗传分化、组织病理学、细胞学和病害流行学[2-5]。本研究探索了落叶松—杨栅锈菌无性系菌株夏孢子接种寄
中国森林病虫 2014年2期2014-12-18
- 苜蓿锈菌夏孢子的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对其室内毒力测定
00193)苜蓿锈菌夏孢子的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对其室内毒力测定雒富春1, 袁庆华2*, 王 瑜2, 沈慧敏1*(1.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兰州 730070;2.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193)采用孢子萌发法对引起苜蓿锈病的病原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并采用不同的杀菌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研究表明:在100%相对湿度下,苜蓿锈菌夏孢子在5~30 ℃都能萌发,但温度在20~25 ℃萌发最快;光照和1%葡萄糖液有促进孢子萌发的作用;不同杀
植物保护 2014年5期2014-08-10
- 杨树锈菌表达序列微卫星分析及EST-SSR标记开发1)
。然而,由于杨树锈菌具有高度的变异性和种植抗病品种造成的选择压力,杨树锈菌种群变异很快,毒力结构十分复杂[2]。杨树锈菌致病变异性一般是通过接种不同杨树品种进行毒力检测来评价[3]。用致病性作为病原菌遗传变异的指标存在一些缺点,如费工费时、需要很大的温室空间、受温湿度及接种技术等的影响大,而且由于抗病性和感病性的分类受主观性因素影响,表型变异往往不稳定。因此,需要利用更加有效的手段来进行杨树锈菌的鉴定和研究杨树锈菌的变异情况。分子标记技术已成为植物病原真菌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2年6期2012-08-08
- 2006-2010年陕西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化动态
条锈病是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striiformisf.sp.tritici)引起的世界范围内小麦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1-3]。在我国,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在甘肃、四川、陕西、青海、宁夏、云南、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北、新疆、西藏等地[2]。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和对环境安全的措施[2-3]。然而,由于小麦条锈菌具有高度变异性,抗病品种在大面积推广应用后其抗病性很容易被条锈菌新小种所克服,一般3~5年便会“丧失”抗病性。我国小麦条锈病
植物保护 2012年4期2012-06-12
- 温度对食锈菌瘿蚊蛹发育及成虫寿命的影响
中一些专门以植物锈菌孢子为食,为专化的食锈菌昆虫。关于食锈菌瘿蚊国内外均只有零星报道,Nijvel dt最早发表了瘿蚊科瘿蚊属 (Mycodiplosis)种类所取食的锈菌名录[1];Beer kenkamp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中部和北部地区发现M.i mpaciencis Felt取食三叶草锈菌(Uromyces trif olii Lev.)的夏孢子堆[2];其后,Powell报道了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南部地区取食多种锈菌孢子的Mycodiplosis幼虫,
植物保护 2012年2期2012-02-28
- 2010年西藏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群体结构与分析
对该地区的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进行系统监测[6-10]。截至目前,对该地区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群体结构组成的研究报道甚少,仅有的研究也由于采集标样数少而代表性可能不足[5]。小麦条锈病是一种气流性远距离传播的病害,监测西藏地区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现状,研究西藏地区与内地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种群之间的关系,对于完善我国小麦条锈病流行区域划分和条锈病大区流行规律,指导西藏地区小麦抗病育种和小麦条锈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1 材料和方法1.1 采样地点2010年8月,作者与
植物保护 2012年2期2012-02-28
- 天水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小麦条锈菌越冬调查初报
”[1]。小麦条锈菌在该地区既能越夏也能越冬,形成周年侵染循环。过去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条锈菌在渭河上游的越冬海拔上限为1 700 m、在陇南南部为1 800m[2-4]。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及品种布局变化,小麦条锈菌的越冬、越夏范围亦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为此,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天水市甘谷县为基点,采用病田定点系统观察并辅以大田随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小麦条锈病在该地区越冬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以进一步勘定病菌越冬海拔上限,明确不同海拔地
植物保护 2011年2期201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