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派

  • 论清初中原、江南和岭南诗坛的鼎足格局
    孙蕡为代表的岭南诗派能“雄踞一方”。“国初吴诗派昉高季迪,越诗派昉刘伯温,闽诗派昉林子羽,岭南诗派昉于孙蕡仲衍,江右诗派昉于刘崧子高。五家才力,咸足雄踞一方,先驱昭代。”[1]3明代中叶正德、嘉靖年间以黄佐、黎民表、梁有誉、欧大任、李时行、吴旦等为代表的岭南诗派,在胡应麟看来更成为全国四大诗派之一:“近日词场自吴、楚、岭南之外,江右独为彬蔚。”[1]12明末文坛领袖钱谦益总结明代文学之后说:“岭南人在词垣者,琼台、香山,后先相望……南越之文学彬彬然比于中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1期2023-04-16

  • 论乐雷发诗歌与江湖诗派之异同
    科状元,属于江湖诗派。钱锺书在《宋诗选注》中谈到,乐雷发“其实算是宋末小家中一位特出的作者”①。他虽然身在江湖诗派之中,却凭借其独特的人生经历、高洁的气骨与雄壮昂扬的诗歌情调独树一帜,是南宋后期江湖诗派中的突出者。一、乐雷发生平根据《九疑山志》记载,乐雷发(1210—1271)字声远,号雪矶,是九疑明月山人。父亲和伯父都是进士,然而他们对朝廷满怀失望,不愿为官。乐雷发在父亲的教导下从小精通诗史,长于歌赋,怀着抗战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他因政见与权贵相悖,屡

    名作欣赏 2023年5期2023-03-06

  • 论岭南诗派的“雅正”美学思想
    6061)“岭南诗派,肇自曲江”[1],①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则认为(汉)杨孚、(汉)张买、(晋)冯融、(梁)安都等人均开岭南风雅之先,至于张九龄岭南诗歌已兴盛。(《屈大均全集》卷四,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312)自唐以来,岭南诗歌得以不断发展与传承,明代孙蕡、王佐、李德、黄佐、欧大任、梁有誉、黎民表、吴旦、李时行等人先后结社南园而大倡岭南诗歌,由此岭南诗歌逐渐兴盛而形成岭南诗派;后期更有区大相、邝露、陈邦彦、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黎遂球等名家辈出。

    肇庆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3-01-10

  • 清代地域性文学社群与高密诗派的形成及传衍
    61061)高密诗派崛起于清代乾嘉年间,最初囿于高密一邑,诗人们因依地缘、亲缘,结社酬唱。伴随着高密“三李”、李秉礼、刘大观等诗派核心人物的避籍任官经历,不同文化区域的文学交流与互动促成了高密诗派诗风的传衍。高密诗派最终突破了地域的局限,影响力遍及大江南北,诗脉绵延二百余年。高密诗派的形成与传衍是各种内外因素合力产生的结果,关于这一诗派的诗论诗风成因及传衍等问题,学者们已从多角度展开论述,成果丰硕,兹不赘述,本文仅就地域性文学社群对高密诗派形成与传衍的影响

    齐鲁学刊 2022年3期2022-12-27

  • 道辉:生命诗学及其新变
    92年创立新死亡诗派,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获第二届十月文学新锐人物奖、2012年《诗歌月刊》年度诗人奖、《诗选刊》第三届“中国最佳诗歌编辑奖”等奖项。策划主持首届八闽民间诗会、漳浦诗人节等大型诗歌活动多次。主编大型诗丛《诗》共29卷。2010年创办天读民居书院。出版哲学随笔集《性情的个人与国家》《语词性质论》《碎片与线条:不回答问题》等多部。今年7月,大型诗丛《诗》总第29期“中国民间诗刊联盟大展”出版,道辉主持的“新死亡诗派”已经30周年了。道

    文学教育 2022年10期2022-05-30

  • 程俱对江西诗派诗歌理论的接受*
    来主导诗坛的江西诗派颇有渊源有关,程俱与江西诗派众多诗人如陈与义、汪藻、曾几、江端友、江端本、晁冲之等人都有交往,这一点在其唱和诗中已有明证。尽管程俱并未被列入江西诗派,但在他的作品中,可以很明显看出江西诗派对其诗歌创作理论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宗经复古,有为而发程俱作为成长于儒学世家的诗人与学者,他作品中体现最为明显的诗文理论便是对宗经复古、有为而发的推崇,郑作肃曾评价程俱:“昔之作者,自天经、百氏之书、世传之史、方外之书无不读,非

    阴山学刊 2022年2期2022-02-03

  • 陈与义与江西诗派关系考辨
    关于陈与义和江西诗派的关系,从南宋到现在一直有不同的说法,宋代的严羽认为他是江西诗派,诗风又与江西诗派有一定的差异。宋末元初的方回也认为陈与义属于江西诗派,并将其列入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南宋的杨万里、刘克庄和明清的很多诗论家反对将陈与义划入江西诗派。当代大多学者延续了严羽、方回等人的观点,事实上陈与义并不属于江西诗派。弄清陈与义是否属于江西诗派,不仅关系到对陈与义诗歌风貌及其在宋诗史上地位的认识,亦有助于厘清两宋之交乃至宋代诗歌发展的基本脉络。一、问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1期2021-12-06

  • 崛起于湖湘大地的诗歌流派 ——新乡土诗派史稿
    绵绵不断。新乡土诗派创建于1987年春,应运而生,应时而兴。它所提倡的“传承民族血脉,塑造精神家园”的主张,完全合乎新时期文艺发展的要求,合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节拍,也由此拥有了强大的原动力与生命力。30余年来,新乡土诗派不但没有羸弱、消亡,而在创新中壮大,为湖南诗坛乃至中国诗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成为一个颇具影响的当代诗歌流派。一、新乡土诗派的定义我认为,对新乡土诗派最准确的概括,应该是——“‘新乡土诗’是1987年由江堤、陈惠芳、彭国梁共同提出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1年4期2021-12-04

  • 清诗结下的缘分
    最可思。并世难为诗派析,识公真恨暮年迟。平生微尚何人省,风雨倚楼只自奇。”刘先生长我二十五岁,属于父辈中人,我自不敢怠慢。刘先生写信钢笔小楷,工工整整,密密麻麻,一丝不苟,动辄一两张信笺,讨论清代诗人的有关作品,要言不烦,透露出其内在充盈的深厚学养。若投桃报李,我自难匹敌,于是就用八行中式信笺,用勉为其难的行楷恭敬呈书刘先生致意,因字大居然也能写满两三张信笺,无非形式大于内容,稍稍遮掩自家腹笥俭陋而已。港台书籍,当时内地难以见到,若撰写书评,一般要有原著呈

    名作欣赏 2021年10期2021-10-20

  • 心忧民生逢喜雨
    雨的感受,用江西诗派诗人的惯技,融化前人诗句为己用。出句“不愁屋漏床床湿”,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句;对句“且喜溪流岸岸深”,用杜甫《春日江村》“春流岸岸深”句。诗虽用前人成句,但贴切眼前景事,与首联一意相贯,在原句基础上加了“不愁”“且喜”二语,在旧句上翻出了新意,达到了自成佳句的要求。诗是写听雨,又形象地道出了盼雨的心情,也隐隐表示自己的喜雨不单单是因为大雨赶走了炎热,带来了凉爽,这就引伏第三联的情感,也为尾联预留地步,所以元方回

    课外语文·中 2021年6期2021-07-27

  • 当你的舅舅是诗坛领袖 ——黄庭坚《答洪驹父书》
    诗文派别——江西诗派。宋末,方回提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一祖”指杜甫,“三宗”指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由此可见,学习杜甫、崇尚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特点。而“江西诗派”一名则源自南宋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其中同时列出陈师道、潘大临、谢逸、洪刍、洪炎、洪朋、饶节、僧祖可、徐俯等25 人,将那些与黄庭坚一脉相承的诗人皆划入江西诗派。这些人中,真正在黄庭坚指导和教诲中不断成长的包括洪朋、洪刍、洪炎和徐俯等人,这些在黄庭坚的《答洪驹父书》《与洪氏四甥

    艺术品鉴 2021年4期2021-04-26

  • 论清代桐城诗歌总集的体派意识与文学权力互动
    ”[1]32桐城诗派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基本已被学界承认,但其构成、风格、演化诸多内容依然存在可论之处。应注意到,近年来明清诗歌总集的整理与研究逐渐得到广泛重视,而清代桐城一地辑纂地方诗歌总集不少,就目前知见,有潘江《龙眠风雅》六十四卷(续编二十八卷),王灼《枞阳诗选》二十卷,文汉光、戴钧衡《古桐乡诗选》十二卷,徐璈《桐旧集》四十二卷等数部(1)除此以外,还有如吴希庸、方林昌《桐山名媛诗钞》十一卷,专录明清桐城女性诗人诗作,参见史哲文、尚丽姝《论〈桐山名媛诗钞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6期2021-01-04

  • 心忧民生逢喜雨 ——曾几《苏秀道中》赏析
    雨的感受,用江西诗派诗人的惯技,融化前人诗句为己用。出句“不愁屋漏床床湿”,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句;对句“且喜溪流岸岸深”,用杜甫《春日江村》“春流岸岸深”句。诗虽用前人成句,但贴切眼前景事,与首联一意相贯,在原句基础上加了“不愁”“且喜”二语,在旧句上翻出了新意,达到了自成佳句的要求。诗是写听雨,又形象地道出了盼雨的心情,也隐隐表示自己的喜雨不单单是因为大雨赶走了炎热,带来了凉爽,这就引伏第三联的情感,也为尾联预留地步,所以元方回

    课外语文 2021年17期2021-01-02

  • 《诗》第27卷·三个“十”特大卷征稿
    新死亡诗派年刊·大型诗丛《诗》于1997年创刊,由道辉任主编,阳子、芦建伦任副主编。自创刊以来,采用国际大16开本,每年编选一至二卷,现已出版26大卷。2020年,新死亡诗派迎来了三个“十”——天读民居书院十周年、漳浦诗人节十周年、新死亡诗派年度奖第十届,故计划推出《诗》第27卷·三个“十”特大卷,现开始征稿。要求:诗歌500-1500行,短诗、组诗、长诗均可,附作者简介、快递地址。截稿日期:2020年6月底。投稿邮箱:biguan2005@126.com

    鸭绿江 2020年17期2020-11-17

  • 《诗》第27卷·三个“十”特大卷征稿
    新死亡诗派年刊·大型诗丛《诗》于1997年创刊,由道辉任主编,阳子、芦建伦任副主编。自创刊以来,采用国际大16开本,每年编选一至二卷,现已出版26大卷。2020年,我们迎来了三个“十”——天读民居书院十周年、漳浦诗人节十周年、新死亡诗派年度奖第十届,故计划推出《诗》第27卷·三个“十”特大卷,现开始征稿。要求:诗歌500-1500行,短诗、组诗、长诗均可,附作者简介、快递地址。截稿日期:2020年6月26日;投稿邮箱:biguan2005@126.com。

    鸭绿江 2020年20期2020-11-12

  • 《诗》第27卷·三个“十”特大卷征稿
    新死亡诗派年刊·大型诗丛《诗》于1997年创刊,由道辉任主编,阳子、芦建伦任副主编。自创刊以来,采用国际大16开本,每年编选一至二卷,现已出版26大卷。2020年,新死亡詩派迎来了三个“十”——天读民居书院十周年、漳浦诗人节十周年、新死亡诗派年度奖第十届,故计划推出《诗》第27卷·三个“十”特大卷,现开始征稿。要求:诗歌500-1500行,短诗、组诗、长诗均可,附作者简介、快递地址。截稿日期:2020年6月底。投稿邮箱:biguan2005@126.com

    鸭绿江·华夏诗歌 2020年6期2020-08-06

  • 大型民刊《诗》丛刊
    11月,《新死亡诗派丛书》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发行。大型民刊《诗》丛刊和《新死亡诗派丛书》,由新死亡诗派的同仁创办,负责对新死亡诗派研究母题的诗意演绎,即是通过该平台,呈现新死亡诗派研究母题“死亡源自悲伤和诗意”的物质形态,表现“向着死亡思考存在”、“思想存在的意义”、“我思故我不在”、“在混沌和美的游离以外”等存在的意识与唯一深邃而美丽的形态。新死亡诗派“派生”《诗》丛刊新死亡诗派由道辉于1992年初在福建漳州漳浦旧镇他的老家——一幢面临台湾海

    鸭绿江·华夏诗歌 2020年3期2020-06-08

  • 《四库全书总目》中的黄庭坚及江西诗派
    要的流派——江西诗派,以他为中心形成的江西诗派,堪称中国诗坛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支。缪钺《论宋诗》说:“论宋诗者,不得不以江西派为主流,而以黄庭坚为宗匠矣。”[2]从某种程度上说,了解了黄庭坚及江西诗派的演变就等于把握住了宋诗的一端。《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称《总目》)不仅是一部集大成的目录学著作,并且认为该书是以朝廷官方的名义编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清王朝乾嘉时期的官方学术思想[3]。研读《总目》对于黄庭坚以及江西诗派的评点,能帮我们还原清代官学下的黄庭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2020-03-04

  • 岭南诗派共同诗学主张 ——归真返朴
    陈海燕岭南诗派作为中国诗坛上具有地方特色的诗派。陈永正先生在《岭南诗歌研究》中关于岭南诗派的建立,依据明代诗学家胡应麟“岭南诗派昉于孙蕡仲衍”及近代学者汪辟疆“近代诗家可以地域系者,约可分为六派:一、湖湘派;二、闽赣派;三、河北派;四、江左派;五、岭南派;六、西蜀派”等观点,提出“自元末明初至近代,岭南诗派已成中国诗坛上公认的重要流派。六百年来,不绝于书”。[1]29但是,有论者对岭南诗派历经六七百年之久产生质疑,认为由地域观念组成的文学流派一般只传承两三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5期2020-01-09

  • 试论晁冲之与江西诗派的关联
    人又称其为“江西诗派”。同时,吕本中又尊黄庭坚为江西诗宗,并列举江西诸派二十五人,其中就包括出身于北宋文学世家晁氏家族的晁冲之。有关晁冲之和江西诗派的关联,历来不乏质疑之声。考察晁冲之的生平,发现其居于故里开封四十余年,后为避党争而隐居具茨山下,悠游于山野河川中,正史中更无记载其与诗宗黄庭坚的相关渊源。此外,从晁冲之仅存传世的《晁具茨先生诗集》《晁叔用词》来看,晁诗风格大多豪迈洒脱,也难寻其江西诗派诗歌内容或艺术形式的特点。要探究晁冲之与江西诗派之间的关联

    文化学刊 2020年10期2020-01-01

  • 《士人身份与南宋诗文研究》
    ,着重分析了江湖诗派、奉祠官员、退居士人等不同身份群体与南宋诗坛图景的关系,并且就南宋诗学中的交蹉语次、梅花题材、理学诗歌、楚辞学等课题,提出了新的看法。书中辨析“江湖诗派”内涵流变,提出“祠官文学”的概念,尤具方法论的启迪意义。下编题作“结构与程式”,则是对南宋骈文创作和批评、散佚文章学著作以及学术笔记的讨论,力图展现南宋文章的知识世界和批评思想之一隅,或可获得对南宋文学特质的新认识。其中对四六类书的知识世界与骈文创作关系的探讨,眼光独到;对《文房四友除

    文艺研究 2019年12期2019-12-21

  • 20世纪80年代以来陈与义诗歌研究述评
    道一起并称为江西诗派“三宗”。相比于苏轼、黄庭坚,人们对陈与义诗歌的研究比较少。20世纪80年代之前,学界多注重对其诗歌及相关研究资料的汇编,如傅璇琮先生的《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黄庭坚和江西诗派卷》[1]一书就收集了历代诗学家对陈与义诗歌的点评,资料较为详实,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文献基础。20世纪80年代之后,陈与义作品集的整理校点及编年、作者生平资料汇编、诗歌作品研究都有了较大的进展。本文试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陈与义诗歌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梳理。一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3期2019-03-15

  • 论江湖诗派对宋调的变异
    30031)江湖诗派是南宋中后期的重要诗歌流派,以江湖游士为主体,成员冗杂,组织松散。江湖游士大类有三,即以诗行谒的江湖谒客、寄居权贵门下帮闲凑趣的清客、位卑言轻的失志末宦,其诗取径晚唐,呈现出与江西诗派断然不同的诗风,引领了南宋后期的诗歌风尚,基本代表了宋末诗坛的审美趣味。关于江湖诗派的形成时间,学术界经历了传统观点向新兴观点的转变。早期观点认为,江湖诗派继“四灵”之后方始形成,以《江湖集》的刊行为标志。钱锺书《宋诗选注·徐玑》云:“他(徐玑)和他的三位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3期2019-02-20

  • 珞珈诗派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时
    吴投文一珞珈诗派起源于1980年代风起云涌的大学生诗歌运动。随着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朦胧诗的兴起和影响的日益扩大,受之哺育的大学校园诗歌迅猛发展,整个1980年代可以说是大学校园诗歌的黄金时期。在全国范围内,大学生诗人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大学生从事诗歌写作的人数更是非常庞大。诗人王家新1980年代初就读于武汉大学,他在回顾当时的校园诗歌时说,“那时过半数的学生都写诗,有一种莫名的集体兴奋。更重要的是,那个年代有一种‘诗歌精神’。”①王斯敏:《中国

    写作 2018年5期2018-11-28

  • 诗与思的完美结合
    和不易把握。九叶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新诗的重要流派,其主要特征是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艺术保持着密切联系,因而也被称为“中國式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九叶诗派也是新诗发轫努力的最主要代表。从诗歌技艺和取得的成就而言,九叶诗派无疑是“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收获。九叶诗派中有辛笛、陈敬容、唐祈、唐湜、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杭约、王佐良、徐迟、李白凤、马逢华、李瑛等一大批取得相当诗学成就的诗人。稍作深入的阅读和研究,我们就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九叶诗派

    创作评谭 2018年1期2018-03-20

  • 试论香港古典诗社“璞社”之发展及其诗派趋向
    人沿流承风四方面诗派条件述论香港璞社的发展。璞社作品量多类众,其每月诗聚、写诗对社员创作量有积极促进作用。璞社理论见于评点著作、文章、论诗绝句中,成员各有论见,呈现多面向、兼收并蓄的特点,但亦以“宜真宜新”而以坚实传统作后盾为诸成员之一贯理论核心。历来璞社成员中,来自浸大校内者约占六成,校外约四成,诗社定位已不限于校内。同时受璞社影响成员又向其后辈发挥多种影响。因此,璞社已具备了一个文学派别的实质,其发展成为诗派的趋向已相当明显。关键词:香港古典诗社;璞社

    华文文学 2017年3期2017-07-05

  • 九叶诗派创作的意象艺术
    纪四十年代,九叶诗派活跃在中国诗坛上。他们在创作上追求新诗,强调意象的重要性。在意象方面,他们致力于探索意象的诗质化、现实化和智性化。与此同时,九叶诗派在创作中也具有典型的现代主义风格。【关键词】九叶诗派;意象艺术九叶诗派是活跃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诗坛的诗歌流派。九叶诗派的代表人物有穆旦、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等。他们以《中国新诗》和《诗创造》为主要阵地,在现实与艺术中探索诗歌的意象艺术,追求具有时代精神和历史精神的诗歌创

    青春岁月 2016年24期2017-04-15

  • “一祖二宗”与“一祖三宗”之比较
    学界只要提到江西诗派,就一定会提到方回为江西诗派立的“一祖三宗”之说,方回作为江西诗派的后劲,使得他的学说在江西诗派的影响下扩大了影响范围和流传区域,也使得后人更为重视他的“一祖三宗”说。而学界几乎没有人提到在方回之前吴沆就已经提出了他的“一祖二宗”说,吴沆的“一祖二宗”说比方回的“一祖三宗”说问世时间早将近一百年,并且两种学说提出的“一祖” 的“祖”都是杜甫,对这两种学说之间有无联系的研究就显得迫切而需要。一、“一祖二宗”说吴沆(1116—1172),字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7年8期2017-02-25

  • 也说鲍勃·迪伦的诺贝尔文学奖
    以说是中国“民间诗派”的核心观念,早在1998年,第一本《中国新诗年鉴》出版,“民间诗派”即是以这一观念,开始赢得诗歌的话语权。当时,他们把对立面的“学院诗派”,塑造成了只讲修辞,没有灵魂的怪物。如今,18年过去了,诗歌界的情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院诗派”式微,而“民间诗派”早已登堂入室。口水诗、“民间体”恣肆横流,诗歌的不知修辞,已经到了“不知羞耻”的程度。如果说,当年“民间诗派”对“学院诗派”的批评,客观上产生了积极的纠偏作用的话,那么在18年后

    粤海风 2016年6期2017-02-08

  • 江西诗派的形成及对后世的影响
    63318江西诗派的形成及对后世的影响王 晶**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宋代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它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在苏轼主持文坛的时期,宋代文学的发展达到了高潮,宋诗的成就更是进入巅峰阶段。毫无疑问,苏轼是当时成就最大的诗人,但由于苏轼写诗的方式是凭才情而随意挥洒,不主故常,所以别人难以追随效仿,于是作诗及其讲究法度,题材又偏重于书斋生活的黄庭坚便成为青年诗人学习的典范。到了北宋末南宋初,追随黄庭坚的诗人逐

    山西青年 2017年3期2017-01-30

  • “灯传”江西与“不嗣”江西 ——论陆游对江西诗派的接受与拒斥
    ——论陆游对江西诗派的接受与拒斥杨理论陆游是江西诗派后期大家曾几的弟子,是名副其实的江西诗派嫡传。故在诗歌创作和诗学理论上均有较为明显的江西诗派痕迹。但是,希求突破江西诗派而自成一家的明确诗学趋向,使得陆诗创作有意识地在摆脱江西诗派的影响和控制;诗学思想也在继承江西诗派的同时,有意识的改造江西诗派甚至拒斥江西诗派。陆游创新求变,力求突破,与杨万里、范成大等中兴诗人一道,推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最后一次复兴。陆游 江西诗派 诗学 接受 拒斥南宋前期,江西诗派一统

    杜甫研究学刊 2016年4期2016-11-25

  • 试分析“七月”诗派的现实主义特点
    杨试分析“七月”诗派的现实主义特点□白杨抗战时期,七月诗派崛起,跨越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是当时国统区内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同时也是当时坚持时间最长,影响广大的文学流派。七月诗派围绕《七月》《希望》(胡风主编)杂志,汇聚了绿原、阿垅、牛汉等一批现实主义诗人,是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文学势力。理论家兼诗人胡风的人生态度和诗学理论,对七月诗派有着强大的引导性与感召力,在七月诗派的作品当中有着直接的体现。同时受郭沫若等诗人及中国诗歌会,以及艾青等新诗代表

    剑南文学 2016年18期2016-11-21

  • 论七月诗派浪漫的现实主义下的战斗精神
    0013)论七月诗派浪漫的现实主义下的战斗精神王 珏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210013)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歌流派,七月诗派的诗人以抗战为背景描述民族的历史灾难,抒发爱国激情进而表现广大人民的顽强意志。可是其突出的主观战斗精神、自由的诗体形式和质朴的语言、深沉的理想色彩使其表现出一种浪漫的现实主义,从而突出表现了七月诗派的精神内核——激越的战斗精神。七月诗派; 战斗精神;现实主义什么是七月诗派?七月诗派指的是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

    大众文艺 2016年12期2016-07-13

  • 我笔写我心* ——从身份立场看唐朝诗歌流派
    很多。试设定宫廷诗派、士人诗派和布衣诗派三个大的群体,在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这三个群体都相应地有着不同的创作特点,本文试通过这一角度总结出一条较为清晰的梳理唐朝诗歌的脉络。唐诗;流派;宫廷;士人;布衣唐诗流派的划分存在不同角度,例如山水田园派与边塞派是后人针对诗歌内容风格提出的,而“韩孟诗派”、“元白诗派”等则是创作者因相同创作理念聚集形成的。这些流派的划分有其相当大的优势存在,但笔者认为不可因此忽略其缺点:即其针对的对象有限,譬如李白、杜甫此

    山西青年 2016年18期2016-02-05

  • “新死亡诗派主要作品”研讨会摘要
    要性的,像新死亡诗派存在了二十多年。今天我接触到新死亡诗派的这些资料,看了以后非常高兴,作为一个民间诗派,那么执着地开展这么多的活动,有自己的理论,自己的刊物,而且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非常值得祝贺的。对新死亡诗派的写作我是一点认识也没有,因此我非常犹豫,没有调查研究是没有发言权的,所以我说我是来学习的。昨天晚上我还向登翰同志请教,问新死亡诗派的一些情况,他简单地跟我介绍了一下,使我有了一个非常粗浅的认识。今天本来想多读一读,但是也没有

    诗歌月刊 2015年9期2015-12-04

  • “历史是永无休止的争论”——关于九叶诗派研究几个问题的探讨
    这段话移用到九叶诗派研究上面十分恰切。1981年7月,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九叶集》。它还有一个副标题“四十年代九人诗选”,选编了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和穆旦九人20世纪40年代的代表诗作共144首[2]。在随后的新书推介和作品评论中,人们有意无意地将《九叶集》视为一部新诗流派选集(甚至是新中国公开出版的第一部新诗流派选集),把辛笛、穆旦等九人看作一个20世纪40年代形成和产生影响,具有现代主义性质的新诗派别,由此出现了“九叶

    华中学术 2015年1期2015-03-26

  • 对“闽东诗群”的几点思考
    行创作。一时间,诗派林立,“诗歌运动”轰轰烈烈。这种以“求同”为目的的所谓诗派,短时间内有其成功之处,但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诗派同仁们的艺术追求过于相似或相近;二是诗派中创作和批评“抱成一团”,成为对外打笔战的“圈子批评”。这样的诗派,热闹了几年就过去了,并没有留下什么诗派的代表作。创作说到底,还是诗人的个人行为。群体的聚集,有利有弊。不是加入某个诗派,个体诗人的艺术就能得到提升——你还是你。20世纪80 年代的诗评界,也开始兴起诗歌流派研究,后来逐渐成为

    福建文学 2014年9期2014-09-19

  • 江湖诗派与南宋后期诗的俗化
    事实。此时,江湖诗派是笼罩南宋诗坛的主要力量,南宋后期诗的俗化与江湖诗派关系密切,江湖诗派是最能代表诗的俗化倾向的。【关键字】江湖诗派;南宋后期;俗化;原因【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发展到南宋后期,词日趋雅化,诗却日益俗化,作为南宋后期诗坛的主要力量,刘克庄、戴复古所代表的江湖诗派可说是俗化到极致的代表,这一点也为诗论家达成共识:宋末诗格卑靡。(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江湖小集》)南宋诗小集二十八家,黄俞邰抄自宋刻,所谓江湖诗也。大概规模晚

    课外语文·下 2014年3期2014-06-10

  • 关于新死亡诗派
    是这样,“新死亡诗派”在漳州大地上的发轫,以其怪异、粗粝、激荡、黑暗、混沌,一时让人纠结那群人和那片土地。和当下诸多的求同的诗歌团体一样,我喜欢把“新死亡诗派”当做一个词汇来看。在历史上的诗学实践中,我不知道有没有过死亡诗派,但“新死亡诗派”的提出肯定是新鲜出炉的。这是个顽固的词语,它依靠顽固拼接而成,又顽固地碰撞出的诗意美学哲学的意味来。它使我们敬畏了词,敬畏了词汇组合的神奇力量。其实,诗人和诗,都是具有巫术能量的怪物,他们通过词为我们创造出词组和句子,

    岁月 2014年2期2014-03-17

  • 漳州新死亡诗派五人谈
    新死亡诗派的特征◎ 刘登翰新死亡诗派是闻名已久的一个民间诗歌群体,虽活跃在漳州地区,却在全国发生影响。此前我与新死亡诗派一直没有具体接触,直到去年,在福州见到道辉和阳子时,才有具体的印象。前些年,我每年都收到一本厚厚的新死亡诗派编的大型诗丛《诗》,从长诗到组诗,捧在手上那种沉甸甸的感觉,很震撼,也让我非常感动。新死亡诗派,从它的领军人道辉开始,对诗歌的那份虔诚,而且坚持至今长达二十年,这种精神不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有人对中国的诗歌前景表示悲观,甚至担心诗歌

    福建文学 2014年3期2014-03-05

  • 临川二谢(谢逸、谢薖)词比较
    作为北宋末期江西诗派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有人说他的诗作有“才力富瞻,不减康乐”的意味。谢逸一生的经历比较坎坷,年轻时科考不顺,屡举不第,于是决意仕进,但又拙于生计,生活困顿,然而谢逸具有超然的性格,隐居山林,自得其乐。因此诗文的创作也是其娱乐的一种方式。著有《春秋广微》、《溪堂集》等,还有六十多首词现存于世,其词风自成一格,占有词发展史中一定的重要地位。谢逸在江西诗派中的词作量仅排于黄庭坚之后,作为江西诗派的典型代表人物,其在宗派图中的排位也仅次于陈师道。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3期2013-04-07

  • 论元代的诗派及其宗唐复古倾向
    053)论元代的诗派及其宗唐复古倾向王辉斌(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湖北襄樊441053)“遗民诗派”、“雪堂雅集诗派”、“延祐诗派”与“铁崖乐府诗派”,是活跃在元代诗坛上的四大诗派。“遗民诗派”由金遗民诗人与宋遗民诗人两大诗人群体组成,他们一方面于宗唐中讨生活,一方面则反复吟咏着亡国之恨与遗民之哀。“雪堂雅集诗派”与“延祐诗派”为元代中期诗坛的中坚,在“转而学唐”方面,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就。元末以杨维桢为首的“铁崖乐府诗派”,以“力复唐音”与“宗唐复古”为己

    江淮论坛 2012年4期2012-12-18

  • 长途跋涉的诗歌之旅——新乡土诗派概论
    业后组建“新乡土诗派”,继续“文化寻根”。即便一段时间没有了那种疯狂,没有了那种痴迷,但诗歌的元素始终留存在心底。或许需要一种契机,诗歌的火山又会喷发。这种契机已经来临。我们提出“复兴新乡土诗派”,重提“立足民族与本土特质,寻找纯净的精神家园”的诗歌立场,与党中央的精神不谋而合。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被唤醒、被强化的吗?在文化建设中,作为个体或者群体,诗歌只是一个小小的平台。但我们选择这样一个小小的平台,选择这样的一个切入点,也应该有所作为

    文艺论坛 2012年7期2012-07-09

  • 论江西诗派之词学及其意义
    10093)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最大的文学流派,其影响极其深远。近年来,对江西诗派的研究已经有了深入的进展,而其词学问题却鲜有论及。江西诗派词人的词学同其诗学一样,在文学史上有很大的影响,在理论建树和创作实践上,都有突出的贡献。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江西诗派词学的表现、特点及其文学史贡献。一要探讨江西诗派的词学问题,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何谓“词学”?狭义的“词学”多指“学词”,指研究词如何创作。广义的“词学”指研究词的学问。古代多使用狭义的概念,直至20世纪2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6期2012-04-08

  • 晚清民国时期中晚唐诗派及其诗歌史意义
    顺鼎为首的中晚唐诗派,标举李商隐,突向杜甫,进而呈现与宋诗派、湖湘派完全不同、鼎足而三的诗学主张和流派宗风。关于中晚唐诗派的研究,目前并不充分,龃龉尤多,主要集中为:(1)中晚唐诗派的命名究竟是否合适?(2)钱仲联定义为西昆派的成员能不能属于中晚唐诗派?(3)这一群诗人究竟是一个诗派还是一个诗群?一、“能教绮丽复飞腾”——中晚唐诗派的命名与成立钱基博在《现代文学史》中,运用现代流派概念,将这一批诗人定义为中晚唐诗派,界定其主要作家为樊增祥、易顺鼎、僧寄禅、

    江西社会科学 2012年10期2012-02-18

  • 中英加蒙日五国诗人学者编著的《中国当代流派诗选》日前隆重推出
    九叶派”、“朦胧诗派”、泛“朦胧”诗派、新边塞诗派、中锋诗派、非非主义诗派、“他们”诗派、“海上”诗派、“女性诗”派、泛叙实诗派、后意象主义诗派、北京学者群派等共13个诗歌流派的代表诗人及其诗作。本书前言《中国当代新诗流派史刍议》,分别对各个诗派的形成、流变及其艺术主张、特点逐一展开阐述;每个诗派独成一辑,并附有简要介绍文字,以便查阅。此书对中国当代新诗——尤其是对新诗流派的发展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翔实资料和最直接的切入点。凸现国际性、学术性、史实性和科学

    诗林 2011年6期2011-11-21

  • 简析茶陵诗派的诗歌主题
    燕芸 刘 晨茶陵诗派是明朝继台阁体后又一有影响力的诗歌流派。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诗派开始突破台阁体的束缚,他们的诗歌创作主题开始从台阁体的歌功颂德走向多样化,不仅有对个人真实情感的抒发,同时也开始关注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明初的台阁体诗文内容大多比较贫乏,题材常是“颂圣德,歌太平”,苍白贫乏的内容扼制了文学的艺术活力。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诗派诗人开始尝试着突破台阁体的束缚,他们的诗歌主题不限于宫廷生活,而是力图表现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作家的真情实感及对下层劳苦大

    群文天地 2011年10期2011-08-15

  • 论报刊与现代文学流派的关系 ——以新月诗派为例
    关系 ——以新月诗派为例叶 红(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新月诗派有一个别的流派不具有的特点,那就是它时断时续的存在方式,新月诗派的发生、存在、停止、重启、结束,这些环节无一不是和刊物的创办、终止有关,甚至就是由刊物的存在与否,来决定流派的生死存亡。报刊是流派形成的必要物化条件;同人刊物与流派之间也易结也易解;编辑方针与流派走向有密切关系。报刊;文学流派;关系现代社会文学流派形成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最常见的要素大概有以下几个:风格要素,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年5期2011-08-15

  • 从江西诗派被指斥论诗话评价标准之二度建构
    性审视后代对江西诗派之批判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北宋后期,黄庭坚在诗坛上影响很大,追随和效法黄庭坚的诗人颇多,有陈师道、陈与义、吕本中等人,逐渐形成以黄庭坚为中心的诗歌流派。作为江西诗派的三宗之一黄庭坚,他的诗歌风格与诗歌理论对江西诗派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黄庭坚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之风气。在诗论方面,黄庭坚则从创作论的角度提出:“师法古人,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诗学观。强调作诗要善于模仿古人,又要不露痕迹,但又不是机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1年5期2011-04-07

  • 论江西诗派的历史贡献
    4000)论江西诗派的历史贡献叶 俊(长江大学文学院,湖北荆州 434000)江西诗派是宋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对于诗学艺术形式及创作技巧的探索尽管存在一定的误区,但却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为诗学的发展与文化艺术的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江西诗派;艺术形式;创作技巧;人生体验;历史贡献北宋后期,苏门四学子之一的黄庭坚在诗坛上影响日盛,“追随和效法者渐多,逐渐形成以黄庭坚为中心的诗歌流派”[1],即江西诗派。作为我国文化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5期2010-08-15

  • “贯通之以经术,弥缝之以渊元” ——评林家骊《谢铎与茶陵诗派
    力作《谢铎与茶陵诗派》于2008年在中华书局出版。这一部著作对于厘清中国文学史线索、丰富中国古代文学内涵有着重要意义。明代诗歌成就尽管不高,但明代诗坛宗唐和宗宋、继承和创新的讨论及创作实践为清代诗歌的复兴奠定了基础,因此对明代诗人、诗派的研究也是不可或缺的。明代以李梦阳为首的前七子打破了明初诗坛沉闷的局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前七子如其他的文学流派一样,不会是突如其来的“空降兵”,它必有一定的渊源。而前七子的先驱就是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诗派,茶陵诗派和前七子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1期2010-02-09

  • 沿着“江堤”,我还在流淌激情
    歌,因为“新乡土诗派”,因为那段纯真而狂野的岁月,因为那份痴迷与坚定。但我们分开了,分开得这样彻底、这样绝情。阴阳相隔,呼之无声。天地沉默,欲哭无泪。我的兄长、我的朋友、我的诗人、我的同行、我的食客、我的聊伴,在我的不经意之间永远离开了我。沿着江堤,我还在流淌激情,我把你的足迹抛洒在宽阔的江面之上。我分明看见你举起了一支火把,燃遍了所有的泪水。我跟江堤交往很久。从1984年相识相知到2003年江堤去世,整整19年。2007年4月,我到衡阳县采访,第一感觉是

    文学界·原创版 2009年4期2009-04-26

  • 茶陵诗派新论
     宝内容提要茶陵诗派在明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成员构成与形成时间断限、诗派整算吝学活动及创作风貌等方面,都是值得重新进行深入探讨的论题。在将上述问题梳理清楚的基础上,探讨茶陵诗派对明代中后期复古思潮的振起和引导作用,可为重新评价茶陵诗派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必要的依据。茶陵诗派是明代中前期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历来关于它的研究多集中于李东阳一人,而忽略其他成员的创作实绩及理论贡献,以致不能全面反映茶陵诗派在明代诗歌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笔者认为,这至少由三方面原因

    文学评论 2009年5期2009-01-08

  • 诗的宏观与微观
    处于同一时期不同诗派相互排斥与渗透中,阐发出一种“平衡互补”的规律,而这种规律的发掘又是同对这个时期诗歌本体的微观的美感分析紧密相联的。在分析左联十年的诗歌创作时,作者认为以郭沫若、蒋光慈、殷夫等人为代表的“革命派诗歌强调了诗的革命现实内容,却把诗歌艺术的形象忽视了”;相反,以徐志摩、戴望舒为代表的“唯美派却规避了诗歌的革命现实内容,把诗歌艺术的形象奉若神明,当作追求的唯一目标”。这样,就发生了两个对立的诗派在革命内容与艺术形式方面的各自侧重的追求与倾斜。

    读书 1986年8期1986-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