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樟醇
- 芳樟醇、桉叶油素取食胁迫下香樟齿喙象(鞘翅目:象甲科)幼虫的生长发育及抗性基因的转录表达*
,树体富含大量芳樟醇、桉叶油素等单萜类含氧衍生物(张峰等, 2017;Liet al., 2022),基于这些萜类化合物形成一套特异性的化学防御系统,抑制昆虫的存活、生长发育以及繁殖。例如,芳樟醇和桉叶油素对长红锥蝽(Rhodnius prolixus)具有较强的熏蒸毒性和趋避作用(Sfaraet al., 2009);桉叶油素对苹果黄蚜(Aphis pomi)具有毒杀作用(Wei et al., 2019);合成芳樟醇的转基因烟草(Nicotiana t
林业科学 2023年5期2023-08-09
- 酒花内生菌转化β-月桂烯合成芳樟醇和香叶醇
叶醇、橙花醇和芳樟醇,这些含氧衍生物更具商业价值。与化学方法相比,微生物也能够进行氧化、还原、水解反应、脱水以及形成C-C键和几种降解反应[7],并且反应条件温和、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好、环境友好且获得的产品为“天然”产品[8-9]。因此近年来,研究者一直尝试对β-月桂烯进行微生物转化。然而由于β-月桂烯及其含氧衍生物对细胞的毒性较高[10],因此对β-月桂烯生物转化的微生物报道较少,只有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11]、假单胞菌(Pseu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3年1期2023-01-30
- 芳樟醇体外抗红色毛癣菌活性及机理研究
具有重要意义。芳樟醇是一种不饱和萜烯类物质,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中,具有抗焦虑、抗炎、抗惊厥、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已被应用于化妆品及食品工业[10]。有研究报道芳樟醇对口腔龋齿等细菌具有抑制作用[11],并能抑制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变形杆菌、肠炎杆菌、酵母菌、黑曲霉等菌株[12],具有抑制皮肤癣菌的巨大潜力。本文以芳樟醇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红色毛癣菌的抗菌作用机理,为开发新型抗真菌药物奠定基础。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仪器芳樟醇(上海麦克林生化科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2年6期2023-01-06
- 一测多评法测和兴白花油中5种成分含量的研究*
甲酯、桉油精、芳樟醇5种有效活性成分。1 仪器与试药1.1 仪器 气相色谱仪(型号:GC-2010 PLUS,日本岛津公司);氢气发生器(型号:HG-1803A,北京科普生分析科技有限公司);空气发生器(型号:AG-1602,北京科普生分析科技有限公司);色谱柱:HP-INNOWAX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InertCap WAX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日本GL Science)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3期2022-12-29
- 基于乙醇协同作用的柠檬油提取废液中挥发性芳香物的渗透汽化膜分离性能研究
-月桂烯等)、芳樟醇、α-松油醇、橙花醇、乙酸香叶酯等多种功能性物质,在食品、医药和化工等行业中具有广泛用途。目前,柠檬精油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有机溶剂法、水蒸气提馏法和压榨法,其中压榨法工艺简单,不使用有机溶剂,产品安全性高。但由于柠檬皮中存在大量表面活性物质(如磷脂),使得大量油性芳香物残留在提取废液中,导致柠檬油的提取率很低(仅约3‰),同时这些挥发性芳香物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导致废水的COD 值很高(>60 000 mg/L),这样的废液如不加处理直接
现代食品科技 2022年11期2022-12-14
- 芳樟醇对莓实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及机制
吸引力[6]。芳樟醇(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别名里那醇,是一种无色或浅黄色、易挥发的液体,存在于多种植物精油中。芳樟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1886.148—2015将芳樟醇列入食品添加剂,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将芳樟醇归类为“公认安全使用物质”(GRAS)[7]。芳樟醇可用作天然食用香料,也可用于配制食用香精,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常用作增香剂和调味剂;同时,芳樟醇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研究表明,芳樟醇对铜绿假单胞菌[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22年4期2022-08-01
- 生物炭配施对芳樟精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要林产品,富含芳樟醇、桉叶素、樟脑、松油醇等成分[2-3]。其中芳樟醇在药用方面具有镇痛、抗焦虑、镇静催眠、降压保肝和局部麻醉等作用,也是化妆品、香料等的主要原材料[4-5],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因芳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导致天然芳樟在20 世纪被人们随意采伐,其自然群体破坏严重。此后,我国开始种植芳樟人工林,但芳樟人工林的经营管理粗放,连年掠夺性采收使其生长力和品质随栽培年限的增加明显下降,且人工合成的芳樟醇为右旋体,价值较天然的左旋体芳樟醇降低[5],所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2年5期2022-07-20
- 芳樟醇对三文鱼源莓实假单胞菌的抑菌机理
片的优势菌群。芳樟醇是一些芳香植物精油,如薰衣草精油、芳樟精油的主要成分之一[8],常被作为芳香剂和调味剂添加到洗涤剂和食品中,每年全球总消费量超过1 000 t[9]。芳樟醇还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归类为“公认安全”(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GRAS)物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确定了芳樟醇的每日允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为0~0.5 mg/k
食品科学 2022年9期2022-05-30
- 樟组8种常见香料用树种的化学型订名
,枝叶主含右旋芳樟醇的又称右旋芳樟,在云南不同地方称臭樟、樟脑树、冰片树,常与樟、阔叶樟等相混淆。猴樟(C.bodinierilevl.)在湖南称猴樟、猴挟木,四川称香樟、香树、楠木,湖北称樟树,贵州兴义称大胡椒树,因其叶大,常与阔叶樟(C.platyphyllum(Diels)Allen)、银木(C.septentrionaleHand.-Mazz.)混淆不清。彭方仁[1]、王团荣和马俊青[2]、李晓储[3]等对大叶樟进行研究,其指的是阔叶樟,而余进雄[
江西科学 2022年1期2022-03-07
- 薰衣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合物为主,比如芳樟醇、乙酸芳樟酯、薰衣草醇[7],也含有其他酮类、醛类、酚类、胺类化合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薰衣草挥发油主要有抗焦虑、抗氧化、抗菌、抗炎、抗痴呆等药理作用,芳樟醇、乙酸芳樟酯、1,8-桉叶素是主要活性成分。目前,薰衣草的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许多学者在其栽培技术[8-10]、化学成分[11-13]、药理作用[14-15]及作用机制[16-17]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不够全面,很少有将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总结。因此,本文从提
中成药 2022年1期2022-01-27
- 芳樟醇抑制嗜冷杆菌引起的秘鲁鱿鱼甲醛升高
十分重要。天然芳樟醇气味纯正、清甜,具有令人愉悦的香气,是我国食品添加剂标准中允许使用的香料,且展现出丰富的生物活性,在医疗保健和家庭卫生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12]。林雅慧[13]发现芳樟精油对各种供试呼吸道致病菌均有显著的抗菌作用,且抗菌能力优于山苍籽油、丁香油、迷迭香油、薄荷油等其它植物精油。郑红富等[14]发现芳樟醇的抗菌作用机制是改变菌体细胞膜蛋白的结构,使细胞破裂死亡。此外,芳樟醇对致龋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可以作为牙膏或者漱口液的成分[15
中国食品学报 2021年12期2022-01-10
- 薰衣草芳樟醇合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活性检测
的土壤[2]。芳樟醇含量是评价薰衣草精油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3]。芳樟醇合酶(linalool synthase,LIS)是由芳樟醇合酶基因编码而来,可以将异戊烯焦磷酸(IPP)和二甲基丙烯基二磷酸(DMAPP)的产物牻牛儿基焦磷酸(GPP)一步催化成芳樟醇,芳樟醇被乙醇酰基转移酶催化后可结合酰基辅酶 A中的酰基形成乙酸芳樟酯[4]。天然的芳樟醇气味清甜、圆润,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挥发油中,在香精、香料和医疗保健产业上应用广泛[5]。Kessler等[6]证实
作物杂志 2021年6期2021-12-17
- 氧化芳樟醇合成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精油成分主要以芳樟醇为主,其中湖北产黄樟叶中的精油主要含左旋-芳樟醇,含量达81.41%。广东产的主要以右旋-芳樟醇为主,含量高达95.08%。芳樟醇,别名里那醇,属于天然链状萜烯醇类化合物。由于萜类化合物具有的特殊性质,近几年芳樟醇已被广泛开发并应用于食品、医学药理、生物活性等方面[2-8];并且由于其具有α-和β-两种异构体,用不同的催化氧化条件得到的产物[9-10]大不相同。但目前对于氧化芳樟醇合成研究较少,催化氧化体系还比较单一。氧化芳樟醇得到的产
广州化工 2021年19期2021-10-25
- 芳樟叶片和枝的转录组分析及生物炭复合肥对芳樟醇合成调控基因表达特性的影响
气的关键成分为芳樟醇。芳樟醇是全球最常用和消耗较多的香料之一[1],具有多种生物活性[2-4],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行业[5],市场需求量巨大。芳樟醇可分为天然芳樟醇和合成芳樟醇2类,其中,合成芳樟醇为右旋体、具有消光性,其品质远差于左旋体的天然芳樟醇[6],但由于天然芳樟醇植物源提取物产量较低,加之芳樟自然资源有限,导致天然芳樟醇产量供应不足,使天然芳樟醇的开发利用受到限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芳樟进行改良,明确其芳樟醇合成调控基因,可为高芳樟醇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1年4期2021-09-16
- 基于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对贵州红茶香气成分特征的研究
高,其中滇红以芳樟醇、香叶醇含量较高,祁红、正山小种和金骏眉中的α-紫罗酮、β-紫罗等酮类化合物则高于滇红,不同化合物比例形成了各自的香气特质,如“祁门香”、“滇香”等。卢艳等[5]则研究分析了不同价位正山小种红茶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不同价位红茶中各组分含量有较大差异。目前茶叶显香成分分析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气相色谱嗅闻(gas chromatography-ol
食品工业科技 2021年13期2021-07-23
- SPME-GC-MS联用法分析四川青心乌龙红茶香气成分
物4 种,其中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香叶醇、苯乙醇、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橙花叔醇、水杨酸甲酯、β-紫罗酮、苯乙醛、柠檬醛等30 种化合物系两种红茶共有成分。在四川青心乌龙红茶中,共分离鉴定出芳香成分64 种,其中相对含量超过1%的主体成分有25 种,分别是香叶醇(28.83%)、芳樟醇氧化物Ⅱ(7.24%)、芳樟醇(6.59%)、芳樟醇氧化物Ⅰ(3.82%)、芳樟醇氧化物Ⅳ(3.5%)、β-蒎烯(3.26%)、咖啡碱(2.29%)、棕榈
南方农业 2021年16期2021-07-13
- 铁观音乌龙茶和红茶的香气化学特征分析
公司;香叶醇、芳樟醇、己酸己酯(均为色谱纯),37 种脂肪酸甲酯(混标) 上海百灵威化学技术有限公司。1.2 仪器与设备MDGC/GCMS-2010联用仪 日本岛津公司;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美国安捷伦公司;真空溶剂辅助蒸馏装置 北京兰华宇真空技术中心;分子涡轮泵德国Edwards公司;DKB-501A循环水浴槽 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HH.S11-Ni3水浴锅 北京长安科学仪器厂;7812038/7393001离心浓缩仪 美国Labcon公司;5810R
食品科学 2021年10期2021-06-04
- 天然柠檬醛的合成
质原料。合成的芳樟醇则因为使用的化工原料(化工原料长期掩埋于地底,其14C会随时间而衰变,最终14C衰变完全),不能够通过天然产物的14C检测。因此,本研究采用天然的芳樟醇作为基础原料,该原料来自于当年或近几年的芳樟树中提取出的天然生物质原料,在其碳链骨架中,14C的含量是符合天然产物的标准。天然的芳樟醇在氯铬酸吡啶盐(pyridinium chlorochromate,PCC)氧化下,以浓盐酸为助剂,脱氢制备柠檬醛(见图2),并探讨PCC试剂用量、反应溶
包装学报 2021年1期2021-04-29
- 左旋芳樟醇的小鼠体内抗氧化及抗皮肤衰老活性研究
道[5-7]。芳樟醇是香精香料工业中最常用和用量最大的单体香料,普遍存在于芳樟油、薰衣草油、香柠檬油、玫瑰木油等芳香植物精油中。它是一种单萜,香气佳,是配制香精香料时最受欢迎的原材料之一[8]。芳樟醇毒性低、对皮肤刺激性小,促透效果强,可促进其他成分进入皮肤[4]。Umezu等[9]研究证明,芳樟醇是薰衣草精油抗焦虑作用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Mitic-Culafic等[10]研究发现,芳樟醇能有效清除肝细胞HepG2和淋巴B细胞中的自由基。芳樟醇是红花、川
食品与机械 2021年2期2021-03-10
- 精馏芳樟醇的釜残液溶解废弃聚苯乙烯泡沫的研究
索了用精馏生产芳樟醇后的精馏釜残存的高沸点物质进行溶解聚苯乙烯泡沫的可能性.1 实验部分1.1 原料芳樟醇釜残液来源于江西思派思化工有限公司,常压下沸点在220 ℃以上.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来自实验设备的包装材料,预先粉碎成1 mm左右的颗粒.1.2 溶解量的测定在三口烧瓶中放入磁力搅拌子和20 mL溶剂,并称量质量,记为m1.在一定温度下,向三口烧瓶中缓慢加入一定质量的聚苯乙烯泡沫,并开始计时,经溶解一段时间后停止投入聚苯乙烯泡沫,并记录此时的三口烧瓶质
化学研究 2020年3期2020-09-05
- 微生物菌剂对芳樟枝精油主成分芳樟醇的影响
樟枝精油主成分芳樟醇含量显著提高,樟脑、1,8-桉叶油素含量显著降低;试验组14(固氮菌=40×108 CFU/盆、巨大芽孢杆菌=40×108 CFU/盆、胶冻样芽孢杆菌=60×108 CFU/盆、枯草芽孢杆菌=40×108 CFU/盆)的芳樟枝精油主成分芳樟醇含量最高(87.09%),高出对照组7.80%。关键词 芳樟;芳樟醇;微生物菌剂;二次正交回旋组合设计中图分类号 S725.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05-0123
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5期2020-04-07
- 芳樟醇气相抗菌活性与作用机制
450001)芳樟醇,又名沉香醇、胡荽醇、芫荽醇、沉香油醇、伽罗木醇、里那醇等,是一种无色液体,作为一种单离香料广泛存在于香紫苏精油、胡荽籽精油(芫荽油)、芳樟叶精油、芳樟木精油、黄樟精油等植物精油中。天然芳樟醇气味纯正、圆和、甜润、幽雅,具有类似铃兰、百合花样的香气[1],同时具有抗菌、抗病毒、镇静、驱虫和杀虫等功效[2-6],因而可将其应用于空气清新杀菌剂等领域。现用的消毒剂、杀菌剂和空气清新剂等基本上都是人工合成的物质,在消毒、杀菌、清新空气的同时也
食品科学 2020年1期2020-02-08
- 微生物菌肥对芳樟叶精油主成分芳樟醇的影响
的叶精油主成分芳樟醇、樟脑和1,8-桉叶油素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关键词:芳樟;芳樟醇;互作效应;微生物菌剂;二次正交回旋组合设计中图分类号 S725.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3-0028-03Effect of Microbial Fertilizer on Linalool,the Main Component of Cinnamomum Camphora(L.) Leaf Essential OilHuang Qi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23期2019-12-27
- 不同催化体系对氧化芳樟醇合成影响研究
0032)氧化芳樟醇(linalool oxide)又称2-甲基-2-乙烯基-5-(α-羟基异丙基)四氢呋喃,具有强烈的甜香、木香和花香香气,广泛用于配制日化行业[1-3]。其在植物精油中含量较低,一般通过芳樟醇制备而成,产物主要有呋喃型和吡喃型两种成分,两种成分均具有顺反异构体,市售产品是呋喃型氧化芳樟醇,吡喃型产品一般作为副产物。当温度过高或氧化剂过量等因素,主要生成副产物环氧氧化芳樟醇,主要反应过程如下:据目前文献报道,对于氧化芳樟醇合成研究较少,催
应用化工 2019年11期2019-12-03
- 12种单丛茶香气成分研究
、吲哚、植醇、芳樟醇及其氧化物,严赞开等[7]采用SDE法分析出肉桂香单丛的主要香气物质为芳樟醇、脱氢芳樟醇、吲哚、丁位辛内酯、α,α-5-三甲基-5-乙烯基四氢化-2-呋喃甲醇。研究侧重各香型茶叶的主要呈香物质,对不同香型茶叶香气物质的差异、感官评价与香气物质的联系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操作便捷、接近感官评价气味的香气富集方法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对银花香、茉莉香、雪片、柚花香、黄枝香、杏仁香、芝兰香、蜜兰香、鸭屎香、锯朵仔、白叶单丛、肉桂香
食品工业科技 2019年19期2019-10-25
- 芫荽籽精油成分解析及其对秀丽隐杆线虫寿命和运动的影响
有18种,其中芳樟醇含量最高,为83.43%;其次为乙酸橙花酯,为3.21%;萜品烯,为2.85%;α-蒎烯,为2.53%;樟脑,为1.33%;橙花醇,为1.11%等。动物试验结果表明,芫荽籽精油对线虫具有抑制作用,与对照试验组相比,芫荽籽精油处理后的线虫出现寿命缩短、运动行为能力下降、后代数目减少以及体内ROS水平升高的变化,且2组间差异显著,推测芫荽籽精油处理后可能导致线虫神经系统受损及胰岛素信号通路变化是导致线虫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关键词:芫荽籽精油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14期2019-09-23
- 不同加工工艺对乌龙茶香气成分的影响
莉酮、香叶醇、芳樟醇氧化物等香气物质含量,但是减少了芳香醇、2,6—二叔丁基甲酚等香气物质含量,整体而言,香气物质沸点低的含量减少,增加了沸点物质高的含量。刘伟等通过研究指出,通过晒青工艺能够增加橙花叔醇、植醇、己醛等物质的含量,同时,通过加温的萎凋的方式比室温萎凋或者是不萎凋等能够提高香气的含量,日光萎凋能够被人工的光照所代替。做青对于乌龙荼香气成分的影响。乌龙茶加工中的最关键工序是做青,其影响着乌龙茶的品质、味韵、香韵。做青是通过摇青与摊放(静置)交替
中国食品 2019年4期2019-09-10
- 气相色谱法测定石蜡油中柠檬醛组分含量的研究
油为溶剂,去氢芳樟醇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重排得到柠檬醛。柠檬醛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香叶醛(α-柠檬醛)和橙花醛(β-柠檬醛),是一种具有玫瑰花香的香精原料,在饮食、食品、日化高档香精的调配中被广泛使用;同时也是合成其它一些重要香料的中间品,且是合成这些重要香料的关键原料。在石蜡油体系合成柠檬醛动力学研究中,样品溶在石蜡油中,石蜡油沸程在340℃以上,不宜直接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在计算物料衡算和动力学研究中,必须有一个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测定其反应过程
分析仪器 2019年3期2019-06-18
- 在线裂解-冷肼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桂花净油热裂解挥发性成分
,主要包括顺式芳樟醇氧化物、反式芳樟醇氧化物、茶香螺烷B、茶香螺烷A、芳樟醇、芳樟醇环氧化物、β-二氢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棕榈酸、棕榈酸乙酯、亚油酸、亚麻酸、亚油酸乙酯、亚麻酸乙酯等特征成分;徐继明等[5]用水蒸汽蒸馏法对江苏产桂花精油进行了提取,并用GC-MS 联用仪对其有效成分进行了测定,鉴定的香味成分主要是萜烯、醇类、氧化芳樟醇类、5-己基二氢呋喃-2-酮、紫罗兰酮类、邻苯二甲酸酯类等;张坚[6]以干银桂为原料,采用微波-同时蒸馏萃取和超临界萃取
分析仪器 2019年2期2019-04-04
- 基于GC-MS技术对甘肃陇南大红袍花椒挥发油柠檬烯 芳樟醇含量的测定△
3]。柠檬烯、芳樟醇在花椒中含量较高,是花椒的特征性成分[4],测定甘肃陇南大红袍花椒挥发油中柠檬烯、芳樟醇可有效的控制其质量。近年来GC-MS技术经常用于挥发油、挥发性成分定量及鉴定研究[5-7],遂本文采用GC-MS测定及鉴定甘肃陇南大红袍花椒挥发油中柠檬烯、芳樟醇。1 材料1.1 仪器及设备HY-04 型高速粉碎机(上海菲力博宝业公司 型号:LFP-500A);万分之一分析天平(上海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 型号:AL104);HH-S 型恒温水浴
中国现代中药 2019年2期2019-03-08
- 不同时期花生茎叶中芳樟醇含量的测定
类、多酚类以及芳樟醇类物质[3],具有镇静催眠[4-8]、降压[9]、抗氧化[10-11]等作用。早在明洪武年间,我国民间就有花生茎叶入药的记载,近代编纂的《中药大辞典》中明确记载花生茎叶具有治疗抑郁、焦虑和失眠的功效,以及《中华本草》中提到花生叶水提液250 g/kg灌胃不引起小鼠死亡。邓磊等[12-13]研究发现花生茎叶中芳樟醇是改善睡眠的物质基础之一,能够显著干预小鼠大脑中与睡眠相关的4条信号通路,从而实现对睡眠的积极调控。民间不少地方的人们也常将花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年23期2018-11-22
-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夜寒苏药材挥发油中α—蒎烯、β—蒎烯及芳樟醇的含量
烯、β-蒎烯及芳樟醇含量的方法。方法: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夜寒苏挥发油的提取。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含量,采用HP-5毛细管色谱柱(30 m×0.032 mm×0.25 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载气为氮气,进样口温度为200 ℃,检测器温度为250 ℃,柱流量为0.8 mL/min,进样量为1 μL,分流比为40 ∶ 1,程序升温。结果:α-蒎烯、β-蒎烯及芳樟醇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90 5~2.413 3 mg
中国药房 2018年7期2018-09-10
- 茶叶中挥发性成分对映异构体研究进展
响。如研究表明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及茉莉酸甲酯等手性挥发性成分在不同种类、品种的茶叶中对映异构体比例及含量差异显著[2-3];Wong等[4]对澳洲白千层精油中萜烯类化合物对映异构体分布的研究表明,产于澳洲本土的白千层精油两种特征挥发性成分α-松油醇和4-萜品醇的对映异构体组成具有高度一致性,其比例分别为(68.5±0.2)%(+)∶(31.5±0.2)%(-)和(74.2±1.4)%(+)∶(25.8±1.4)%(-),而非澳洲产地的样品则不具备此特征。
食品科学 2018年11期2018-06-19
- 气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露中芳樟醇含量
酸、木犀草素、芳樟醇等药用成分对多种疾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2,4],是养生保健佳品,广泛用于食品行业[5]。大别山地区金银花资源丰富,“罗田金银花”香气浓郁、挥发油含量高,2011年获批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推动了地方以金银花露加工为代表的金银花产业发展。金银花露是一种传统的消暑解热饮品[6],由金银花用水蒸气蒸馏提取其挥发性成分制得,为无色至淡黄色的透明液体,味微甜,气芳香,清热解毒、散热疏风[1,7]。芳樟醇是天然挥发油中分布最重要和最广泛的萜烯香料
中国酿造 2018年4期2018-05-10
- 昭通青花椒挥发油成分提取分析
分无明显差别,芳樟醇、桧烯、D-柠檬烯、萜品烯、(-)-4-萜品醇占精油成分80%以上。与四川汉源、金阳、仁寿、洪雅和重庆江津青花椒挥发油相比,昭通青花椒中芳樟醇含量较高。关键词:青花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昭通市中图分类号:O657.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8)24-0139-04DOI:10.14088/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24期2018-02-27
- 不同茶类中挥发性萜类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
样中均能检测到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B的对映异构体:大部分茶样中芳樟醇的主导构型为S型,但英德红茶、云南滇红和印尼白茶中以罕见的R-(-)-芳樟醇为主;芳樟醇氧化物B在绿茶、红茶、白茶及黑茶中的构型完全一致,而部分乌龙茶(岭头单枞、文山包种)中该物质的主导构型与之相反。芳樟醇氧化物A在绿茶及黑茶中主导构型一致,而在祁门红茶、印度大吉岭红茶、水仙乌岽单枞及铁观音中构型相反;芳樟醇氧化物C和D在所有茶样中的构型均保持一致,且大部分仅检测到单一构型。其他重要萜类化
中国农业科学 2017年6期2017-04-07
- 6种凤凰单丛茶香气成分的研究
为蜜兰香单丛是芳樟醇、二氢芳樟醇、二十四烷、3,7-二甲基-1-溴-2,6-辛二烯、顺(反)-α,α-5-三甲基-5-乙烯基四氢化-2-呋喃甲醇; 芝兰香单丛是吲哚、丁位壬内酯、芳樟醇、二十四烷、二十八烷; 夜来香单丛是丁位壬内酯、2,6,10,15-四甲基十七烷、二十四烷、正十七烷基环己烷、植物醇; 黄枝香单丛是对二甲苯、芳樟醇、二氢芳樟醇、3-十三烷基环己烷、正十七烷基环己烷、1-二十一烷基环戊烷; 玉兰香单丛是芳樟醇、二氢芳樟醇、丁位壬内酯、咖啡因、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34期2017-01-11
- 气相色谱法测定自制山银花露中芳樟醇的含量*
自制山银花露中芳樟醇的含量*唐富山,覃飞,吴庆,周旭美(遵义医学院 药学院,贵州 遵义563099)目的 建立测定山银花露中芳樟醇的气相色谱方法。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山银花露; 气相色谱法采用Agilent HP-5MS色谱柱(30 m×0.32 mm×0.25 μm), 柱初始温度为70 ℃, 程序升温到250 ℃; 汽化室温度为260 ℃;载气:高纯N2,流速:1 mL/min;进样量为3 μL。采用樟脑为内标以内标法测定芳樟醇含量。结果 制剂辅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4期2016-11-01
- 对照品法和对照提取物法测定岗松油中α-蒎烯、β-蒎烯、桉油精和芳樟醇含量比较分析
蒎烯、桉油精和芳樟醇含量比较分析罗轶,白桂昌,陆敏仪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广西 南宁 530021目的分别用对照品法和对照提取物法测定岗松油中α-蒎烯、β-蒎烯、桉油精和芳樟醇的含量,探讨选择对照提取物替代单体对照品测定岗松油含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DB-5气相毛细管色谱柱(60 m× 0.25 mm×0.25 µm);程序升温:起始温度80 ℃,保持15 min,1 ℃/min升至90 ℃,保持2 min,10 ℃/min升至110 ℃,25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6年10期2016-10-14
- 单体香料芳樟醇的热裂解行为研究
】研究单体香料芳樟醇的热裂解行为,为芳樟醇在卷烟加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分析芳樟醇在不同温度(300、400、500、600、700、800和900 ℃)下的热裂解行为,并根据主要热裂解产物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对芳樟醇热裂解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热裂解温度低于500 ℃时,90.00%以上的芳樟醇未发生热裂解;热裂解温度升至600 ℃时,热裂解产物增多,主要是醇和烯等物质;热裂解温度升至90
南方农业学报 2016年4期2016-05-30
- 手性促进剂芳樟醇对萘普生经皮渗透的促透效果
著·手性促进剂芳樟醇对萘普生经皮渗透的促透效果郭霞,荣毅,张亮,叶金翠浙江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制剂室,杭州 310013摘要:目的研究dl-芳樟醇、d-芳樟醇、l-芳樟醇对模型药物经离体大鼠皮肤渗透促透效果的差异及芳樟醇对角质层类脂神经酰胺的作用。方法采用Valia-Chien双室渗透池进行离体皮肤渗透实验,手性固定相HPLC法测定皮肤渗透液中药物含量,红外光谱法考察芳樟醇对角质层类脂特征吸收峰峰位的影响。结果加入1%dl-芳樟醇、1%d-芳樟醇、1%l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6年1期2016-03-23
- 芳樟型樟树叶精油减压连续精馏分离芳樟醇的工艺模拟
压连续精馏分离芳樟醇的工艺模拟胡女丹,覃 引,朱金秋(贵州理工学院 制药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为了研究精馏分离高品质芳樟醇的工艺条件,考察芳樟醇产品纯度与能耗的关系,应用Aspen Plus软件分析了芳樟醇与芳樟型樟树叶精油其他主要成分的二元系统在1 kPa下相平衡的关系,并建立单塔精馏和双塔精馏分离模型,对芳樟型樟树叶精油分离芳樟醇的工艺进行了模拟,结果分别得到了含天然芳樟醇95.4%和99%的产品,双塔精馏的塔底热负荷之和为单塔精馏的2.
经济林研究 2015年3期2015-12-21
- 3个四季桂品种花瓣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罗兰酮、顺式-芳樟醇氧化物(呋喃型)、反式-芳樟醇氧化物(呋喃型)、γ-癸内酯、α-紫罗兰酮、正己醛、叶醛、顺式-芳樟醇氧化物(吡喃型)、芳樟醇、反式-芳樟醇氧化物(吡喃型)、顺-3-己烯醛。短时间的超低温保存对花瓣挥发性成分和含量影响不大,因此,在测定样品较多时可以在超低温冰箱中短期保存。四季桂;挥发性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GC-MS花香是花卉的主要性状,是衡量花卉质量的重要内容,对提高花卉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对花香的研究逐渐增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5年10期2015-12-21
- 超高效合相色谱对芳樟醇对映体的拆分及热力学研究
常重要的意义。芳樟醇(Linalool)又名沉香醇、芫荽醇、里那醇等,学名为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分子式为C10H18O,分子量154.24,属于链状萜烯类,具有铃兰香气,几乎不溶于水和甘油,溶于丙二醇、非挥发性油和矿物油,混溶于乙醇和乙醚,具有左旋和右旋两种光学异构体。在不同来源的精油中,多为异构体混合物,消旋体存在于香紫苏油、茉莉油和合成芳樟醇中,右旋体存在于芫荽油、某些品种的香紫苏油中,左旋体存在于芳樟叶油、黄樟油、熏衣草油、玫瑰木
分析测试学报 2015年7期2015-11-29
- 桂花品种‘堰虹桂’‘玉玲珑’和‘杭州黄’的香气成分及释放节律
征香气物质均为芳樟醇、α-紫罗兰酮和β-紫罗兰酮。随花的开放,3个品种中芳樟醇的香气值均逐渐升高,在盛开期达到最大后降低,α-紫罗兰酮表现为逐渐降低;β-紫罗兰酮在 ‘堰虹桂’和 ‘杭州黄’中逐渐降低,在 ‘玉玲珑’中先升高再降低;此外,部分酯类和烯类芳香物质的相对含量也表现为随花开放而逐渐升高。通过感官判断可知, ‘堰虹桂’香气甜而淡, ‘玉玲珑’浓香馥郁, ‘杭州黄’香甜雅致。花开放过程中主要特征香气物质香气值变化规律的不同与部分品种特异的酯类(γ-癸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年2期2015-03-23
- 落花生茎叶中挥发性成分及芳樟醇含量的GC—MS法测定
中挥发性成分及芳樟醇含量的方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以石油醚为介质,分析了落花生茎叶中挥发性成分,并测定了落花生茎叶挥发油中芳樟醇的含量。结果鉴定出33种落花生茎叶挥发性成分,其中主要组分为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芳樟醇,16.82%)、N-棕榈酸(17.07%)和1-辛烯-3-醇(芳樟醇的分解产物,8.82%),均能与内标物很好地分离。芳樟醇在6.25~200.00 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7)。石油醚中的芳樟醇浓
湖北农业科学 2014年19期2014-12-02
- 贮藏条件对花椒调味油中柠檬烯和芳樟醇含量的影响
味油中柠檬烯和芳樟醇含量的影响程小雪,袁永俊*,胡丽丽,邱 鹏,陈海风,豆剑伟,董思杨(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柠檬烯和芳樟醇是花椒调味油中体现花椒芳香的两种主要特征成分,其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花椒调味油的感官品质。为提供花椒调味油加工和贮运的理论依据,研究贮藏条件对低温(常温)压榨花椒调味油、中温萃取花椒调味油及高温淋油花椒调味油中柠檬烯和芳樟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避光、低温贮藏可减少花椒调味油中柠檬烯和芳樟醇的损失,花椒调味油的
食品科学 2014年18期2014-02-27
- 去氢芳樟醇合成去氢乙酸芳樟酯的工艺优化
途[2]。去氢芳樟醇是含三键的不饱和脂肪叔醇,比含有乙烯基叔醇结构的芳樟醇稳定。同时,去氢芳樟醇酯化反应的逆反应速率常数相对比较低,有利于提高酯化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最终提高乙酸芳樟酯的收率[1]。因此,将去氢芳樟醇酯化、加氢是合成乙酸芳樟酯的一种更为理想的工艺路线[3-4]。该工艺路线中,由去氢芳樟醇酯化制备去氢乙酸芳樟酯是合成乙酸芳樟酯的关键。文章以去氢芳樟醇为原料,对通过酯化反应合成去氢乙酸芳樟酯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1 实验部分1.1 实验原料实验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2013年2期2013-07-19
- 不同施肥处理对芳樟叶精油及其主成分芳樟醇含量的影响
叶素、黄樟油、芳樟醇、樟脑、松油醇和柠檬醛等成分[5],均为香料、农药、矿业、国防和化工等的重要原料。在樟油的组成成分中,芳樟醇的应用范围最广,不但可用于各种化妆品、皂用香精、水果型食品香精和辛香料中,也常供药用,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止痛的功效[6]。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天然芳香植物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以芳樟醇为主成分的芳樟型芳樟在江西和福建两省的种植面积较大,但每年生产的芳樟醇仍然供不应求[7-8]。随着国际市场对樟树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3年1期2013-07-10
- 芳樟醇为指标对金银花药材质量的研究
710075)芳樟醇为指标对金银花药材质量的研究何俊婷1王晓博1曹爱兰2* 任 哲1惠选柱3王景峰3(1 陕西新药技术开发中心,陕西 西安 710075;2 陕西中药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75;3 陕西医药控股集团山海丹制药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目的 研究金银花药材中芳樟醇的含量测定方法,及其加速稳定性试验条件下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确定金银花质量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金银花中芳樟醇含量,通过加速稳定性实验测定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5期2013-07-02
- 调控酿酒酵母类异戊二烯合成途径强化芳樟醇合成
214122芳樟醇属于非环单萜醇,是一种植物次级代谢产物[1],在食品、香化、医药、日化等领域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2]。目前,芳樟醇的合成主要采用植物提取和化学合成两种方法。化学合成方法通常比较昂贵,并且由于萜类物质具有特定的亲和性和专一性,通常只能较为经济地合成部分结构简单的萜类[3]。从天然芳香植物中提取单萜因产量和提取效率较低、易受各种自然因素影响,导致大部分单萜类化合物的价格居高不下[4]。利用微生物细胞合成单萜,因其原料来源广泛、产物单一且生产
生物工程学报 2013年6期2013-06-30
- 芳樟叶油中芳樟醇的单离工艺条件
素型、樟脑型、芳樟醇型、龙脑型、柠檬醛型等类樟树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而芳樟醇型樟树最为关注[1-5]。芳樟叶油是利用芳樟醇型樟树的枝叶经水蒸气蒸馏而得的精油,在国际市场上称为Ho Lead Oil。从芳樟叶油中分离得到的芳樟醇无樟脑气息,带有铃兰花的甜香[6-9],可与从巴西玫瑰木中单离出来的芳樟醇相媲美。芳樟醇多用于各种花香型的香水及水果类食品的香精和辛香料中。为了研究从芳樟叶油中单离芳樟醇的效果问题,采用间歇精馏的方法,以芳樟叶油为原料单离芳樟醇,就真
经济林研究 2013年4期2013-04-03
- 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花椒挥发油中芳樟醇和柠檬烯含量的研究
地花椒挥发油中芳樟醇和柠檬烯含量的研究罗 凯1,2,3朱 琳1,2阚建全1,2(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1,重庆 400716) (重庆市农产品加工及贮藏重点实验室2,重庆 400716) (重庆三峡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3,重庆 404000)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产地32批次花椒挥发油中柠檬烯和芳樟醇的含量。结果发现:青花椒挥发油中柠檬烯的含量均值为12.888 mg/g,红花椒挥发油中柠檬烯的含量均值为14.040 mg/g,青花椒挥发油中柠檬烯的含量
中国粮油学报 2012年8期2012-11-23
- 芳樟无性系叶精油及芳樟醇含量变异分析
无性系叶精油及芳樟醇含量变异分析张国防,于静波,冯娟(福建农林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2)芳樟〔Cinnamomum camphoravar.linalooliferaFujita.〕个体自然结果率极低,甚至只开花不结实,而其群体结果率却较高[1]。通过自然授粉繁殖的芳樟子代叶精油类型(主要成分)存在分离现象,如叶精油主含芳樟醇的母株,可产生叶精油主含樟脑和桉叶油素的有性后代,且后代个体间芳樟醇含量差异大[2]。而以此为原料提取的精油实为杂樟油,提纯难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2年2期2012-09-06
- 气相色谱法芳樟醇各工段样品分析方法的优化
0)气相色谱法芳樟醇各工段样品分析方法的优化王丽丽(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中心, 200540)分析了影响芳樟醇各工段样品分离效果及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各种因素,经过大量对比实验,选出了最佳分析条件,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对样品中各重要组分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表明,经过优化的分析方法速度快,测定结果准确可靠。芳樟醇 毛细管气相色谱 各工段样品 优化芳樟醇是一种具有较高价值的香料原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可用于生产维生素E、维生素A等。中国石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2012年3期2012-01-03
- 以芳樟醇为手性源的β-羟基酸的不对称合成
30022)以芳樟醇为手性源的β-羟基酸的不对称合成葛军英1,陈慧宗2(1.宜春学院江西省高校应用化学与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江西宜春336000;2.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22)以芳樟醇与乙酰乙酸乙酯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了具有手性的乙酰乙酸芳樟酯(β-酮酯),再用其与不同的格氏试剂反应,得到不对称β-羟基酸;产物分别经手性柱分析.结果表明,手性乙酰乙酸芳樟酯与格氏试剂的反应具有不同程度的立体选择性,产物为 R-或S-构型过量的β-羟基酸,
化学研究 2010年5期2010-10-23
-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乙酸脱氢芳樟酯
催化剂,以脱氢芳樟醇和乙酸酐为原料合成乙酸脱氢芳樟酯,考察了离子交换树脂的处理方法、催化剂用量以及反应条件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当 n(脱氢芳樟醇):n(乙酸酐)=1:1.2、反应温度 80℃、催化剂用量为醇酐总质量的5%、反应时间为3.5 h时,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达到80%和90%以上。乙酸脱氢芳樟酯;乙酸芳樟酯;离子交换树脂;酯化反应乙酸脱氢芳樟酯是一种重要的香料中间体,可用于生产柠檬醛、紫罗兰酮等精细化工产品。由乙酸脱氢芳樟酯选择性加氢制备
化工生产与技术 2010年5期201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