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樟醇为指标对金银花药材质量的研究

2013-07-02 01:44何俊婷王晓博曹爱兰哲惠选柱王景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5期
关键词:芳樟醇乙酸乙酯挥发油

何俊婷王晓博曹爱兰* 任 哲惠选柱王景峰

(1 陕西新药技术开发中心,陕西 西安 710075;2 陕西中药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75;3 陕西医药控股集团山海丹制药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

芳樟醇为指标对金银花药材质量的研究

何俊婷1王晓博1曹爱兰2* 任 哲1惠选柱3王景峰3

(1 陕西新药技术开发中心,陕西 西安 710075;2 陕西中药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75;3 陕西医药控股集团山海丹制药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

目的 研究金银花药材中芳樟醇的含量测定方法,及其加速稳定性试验条件下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确定金银花质量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金银花中芳樟醇含量,通过加速稳定性实验测定不同贮藏时期金银花中芳樟醇变化。结果 芳樟醇线性范围为0.0516~1.2907 m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3%;金银花经加速稳定性实验后,芳樟醇下降率为1.91%~2.80%。结论 本方法可用于金银花中芳樟醇的含量测定,金银花药材经加速稳定性研究后芳樟醇含量有小幅度的下降,但未发生显著变化,金银花中芳樟醇成分较为稳定,在药材有效期内可作为指标性成分对金银花进行质量控制。

金银花;芳樟醇;气相色谱法;挥发油;稳定性

金银花挥发油是鱼金注射液有效成分,是通过水蒸气蒸馏得到的药用中间体之一。干金银花中挥发油成分有60多种,多为以芳香醇为主低沸点的不饱和萜烯类[1]。2006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因不良反应问题暂停了鱼金注射液的使用。生产企业根据《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质量控制评价技术原则》(试行)[4]要求,为提高注射剂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原料质量的稳定。而金银花药材相关标准未对其挥发油进行规定和检验,为保证制剂安全、可靠、稳定、可控,企业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对金银花药材中挥发性成分芳樟醇进行含量控制[5],并经稳定性实验后对金银花中的芳樟醇进行测定,为原料的选择、贮藏条件及期限提供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GC7890A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美国安捷伦);AG-135型电子分析天平(德国梅特勒);挥发油提取器及冷凝装置(西安玻璃仪器厂);WD-A药物稳定性检查仪(天津药典标准仪器厂)。

表1 芳樟醇回收率实验结果

1.2 试药

芳樟醇(1503-200001,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乙酸乙酯(分析纯,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甲苯(分析纯,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金银花采收[2]: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 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6月份采收于山东平邑县,为成长中期花蕾,十批样品批号为120601~120610。

2.2 挥发油量测定:取干金银花约500g置圆底烧瓶中,加8倍药材量的水,摇匀。连接挥发油测定装置,回流提取6h,按规定[3]方法操作读取挥发油量。 结果显示,蒸馏得到的挥发油在室温下为凝固的半固体状态,粘稠,不流动。颜色微黄,偏白。由于金银花挥发油特殊的易凝固状态,造成其挂壁严重,挥发油中易夹杂水泡,因此检读挥发油量较为困难,误差较大。

2.3 芳樟醇含量测定

2.3.1 供试品制备:精密称取本品50g,于圆底烧瓶中,加水500mL,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测定器上端加水使充满刻度部分,再加乙酸乙酯2mL,连接回流冷凝管装置。加热回流6h,停止加热,放置片刻,分取乙酸乙酯层,测定器再用乙酸乙酯洗涤2次,每次1mL。合并洗涤液,定量转移至5mL量瓶中,并加入乙酸乙酯稀释至刻度,摇匀。

2.3.2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实验:色谱柱:安捷伦DB-WAX型毛细管色谱柱(60μm×250μm×0.25μm);检测器:FID;氮气为载气,载气流速2.0 mL/min;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50℃;分流比:5∶1;程序升温:初始120℃,保持5min,以每分钟5℃升至190℃,保持2min,以每分钟30℃升至250℃;进样量为1μL;理论板数按芳樟醇峰计算,应不低于800。色谱图见图1。

图1 GC图(A 芳樟醇对照品;B 金银花供试品)

2.3.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芳樟醇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2907 mg作为对照品溶液。

2.4 方法学考察

2.4.1 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用乙酸乙酯配置成芳樟醇浓度分别为0.0516,0.1291,0.2581,0.3872,0.5163,1.2907 mg/mL的对照品梯度溶液,进样,以色谱峰面积和浓度进行分析。表明,甲基正壬酮在浓度为0.0516~1.2907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2665.8x+11.4,r=0.9999。

2.4.2 精密度实验:精密吸取同一对照品溶液,按2.3.2色谱条件重复进样5次,通过峰面积计算,得到芳樟醇峰面积的RSD(n=5)为1.3%,表明所用仪器精密度良好。

2.4.3 稳定性实验:取供试品溶液一份,按2.3.2方法,分别于0,2,4,6,8,10,12,24h进样,测得峰面积计算RSD为1.26%,表明该样品在24h内稳定性良好。

2.4.4 重复性实验测:精密取同一批样品(批号120607)5份,按2.3.1方法制备供试品,按2.3.2测定,测定供试品芳樟醇平均含量为29.84μg/g,RSD为2.1%。

2.4.5 加样回收率实验:取已知芳樟醇含量的供试品溶液(批号:120610)5份,供试品浓度为28.85μg/g,分别精密加入与供试品等体积的对照品,混合均匀,测定其中芳樟醇峰面积,计算回收率,结果芳樟醇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3%。见表1。

2.4.6 样品测定:分别取是个批号的金银花,每批样品取两份,按供试品制备方法制备样品。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析测定,测定出芳樟醇的峰面积,计算含量,测定结果见表2。

表2 金银花中芳樟醇的含量

2.5 加速稳定性试验[5]

取三个批号干金银花药材对其进行加速稳定考察。将金银花药材在40℃±2℃,相对湿度75%±5%条件下储藏6个月,湿度调节选择NaCl饱和溶液(15.5-60℃,RH75%±1%)。在试验期间第0、1、2、3、6个月末取样照上述方法制备及检测样品,测定含量变化情况见表3。

表3 加速稳定性试验金银花中芳樟醇含量(μg/g)

3 讨 论

《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中金银花药材含量测定成分为绿原酸和木犀草苷[2],对以金银花挥发油为药效成分的制剂的原料控制并不全面,我们需要从挥发油的角度对金银花进行质量研究。实验发现金银花的挥发油在室温下为半固体状态,难以通过常规的测定挥发油量来控制金银花的质量。因此,对挥发油中的指标性成分芳樟醇进行含量控制。通过方法学研究,表明本文建立的气相色谱法能准确测定金银花中芳樟醇的含量。本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准确度高,通过十个批次样品的检验,芳樟醇含量范围为28.11~35.93μg/g,为金银花中芳樟醇的含量限度提供了依据[6]。

通过三个批次金银花的加速稳定性试验考察,显示金银花在温度、湿度和光照的影响下,芳樟醇作为其控制金银花中挥发油的指标性成分,稳定性好,在考察期内芳樟醇含量下降率低于5%,未发生显著变化。为保证制剂质量,保证原料药的优良,建议将其储存在阴凉、干燥处,贮藏期限不宜超过其有效期,库房收发货物保证“先进先出”原则。

参考文件

[1] 张玲,彭广芳,林慧彬,等.山东金银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1995,19(11):651.

[2] 中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05.

[3] 中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Ⅹ D(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63.

[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质量控制评价技术原则[Z].国食药监办[2010]395号.

[5] 万琴,萧伟,王振中,等.气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中芳樟醇的含量[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4):317.

[6]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天然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Z].国食药监注[2006]678号.

R282

B

1671-8194(2013)25-0070-03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编号:2011KTCG03-03)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芳樟醇乙酸乙酯挥发油
芳樟醇体外抗红色毛癣菌活性及机理研究
密蒙花乙酸乙酯萃取层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微生物菌剂对芳樟枝精油主成分芳樟醇的影响
芫荽籽精油成分解析及其对秀丽隐杆线虫寿命和运动的影响
牛扁挥发油的提取
连翘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石菖蒲挥发油SFE-CO2萃取工艺的优化
泽漆乙酸乙酯提取物对SGC7901/DDP多药耐药性的逆转及机制
黄芪注射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小鼠白细胞减少症作用的代谢组学
一种二氟乙酸乙酯的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