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丽媛 王涛 殷昭鲁
摘 要:马克思主义是不断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思想指导。以“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蕴含着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三重维度。“两个结合”内在思想认识基础深厚,内蕴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实践中。理论创新最终要为实践服务。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要厘清推进“两个结合”的实践路径,始终要站稳人民立场,凝聚中国力量;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弘扬中国精神;阐释中国道路,以伟大实践推进“两个结合”,推动理论创新实现新飞跃。
关键词: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理路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4)02 — 0010 — 05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中必须要坚持“两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下称为“两个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直面时代课题、解决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两个结合”内蕴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以理论逻辑视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融汇进行理论创新,其发展存在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真理内核相融汇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哲学精神基因体现应有之义。以历史逻辑观之,百年大党的奋斗历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变革的过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探析融汇“两个结合”的生成演进可以更精准的把握“两个结合”的逻辑理路。以实践逻辑看之,“两个结合”贯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全过程,其内在主旨聚焦于在站稳人民立场,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基础上以理论的创新武装人民头脑、凸显理论指导路线、引领社会风向、以奋斗的姿态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两个结合”所内蕴的理论逻辑
(一)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发展必然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辉煌奋斗历程。无论革命建设改革道路如何艰难险阻,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党的根本思想指南和实践指导理论必须坚持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基石作用。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开放的、追求人类解放的理论体系,是具有人民性的理论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构想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提供了理论途径和现实可能。然而,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在实践中发展的理论,是随着时代特征和具体实际发展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新时代新征程,赓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新篇章。我们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也不能脱离事物联系发展普遍规律,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深刻体认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一方面,就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而言,他是通过辩证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思想优秀成果,注重吸收接纳结合其它思想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特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通过吸收黑格尔辩证法的基本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的思想精华所实现的伟大哲学变革。一成不变的经验教条说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真面目。对于理论的学习应用,马克思与恩格斯曾指出,领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僵化刻板要 “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彰显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同具体实际相结合,注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具体问题是复杂特殊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2]换言之,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要利用好其提供的对问题研究的立场观点方法,实践运用中要结合具体实际情况,从而达成真正的现实引导作用。就当代而言,我们不能把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的语句和结论当做“普世价值”去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体系创构所面临的大国特有难题。另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具有现实必要性。我们党具有悠久深厚的理论学习传统,历来想问题、办事情都注重以中国具体实际为根本基准,推动理论革新发展、实践创新嬗变。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国内外更为严峻发展形势所带来的新要求和新挑战,迫切需要我们进行理论创构、实践探赜。“两个结合”理论创新诠释了历史导向要求和时代呼唤选择,只有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科学理论指南,才能有效化解重大风险挑战,解决新征程伟大实践面临的时代所问。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理论融通性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马克思主义诞生于十九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社会,与东方古国几千年里孕育而生的璨烂中华文明也具有思想的内在同构性。正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精神基因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存在理论相通,决定了两者相结合存在耦合交互。
其一,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在人本理念存在思想相侔共通。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活生生的现实的人。马克思主义注重“现实的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视野下,考察人类历史发展历程,坚定人民立场,否定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提出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儒学思想是中国古代主流意识,在传统文化的地位举足轻重。儒家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政治立场,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提出“民贵君轻”;儒家著作《礼记·缁衣》中强调“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等民本理念。荀子在《荀子·哀公》一文中还形象地比喻到:统治者与民众的关系就像水与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些思想都表明中国古代重视人民的作用,反映统治者与百姓是相互依存。
其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理念相契合。 对于人与自然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3]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是社会人,是社会关系的集合体。恩格斯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4]马克思始终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既坚持人的本位主体性,又尊重自然的自在基础地位,强调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更不可能脱离自然而存在。但人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造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与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自然生态理念,强调顺应天理,遵循自然规律相契合。重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认为人与自然密不可分,要做到在实践中到达天、地、人三者共存。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与马克思主义蕴含的自然观相契合,都遵循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规律,树立敬畏保护自然的理念,倡导协调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
其三,马克思主义理想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理想追求上有着相通的价值观念。儒学经典《礼记·礼运》论述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发展过程中,始终不渝追求的社会理想生活。中国古代先贤秉持着“天下为公,协和万邦”的政治治理观,追求“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理想,体现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对比之下,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社会矛盾之根源,抓住人类社会发展之一般规律与之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演进规律,为人类找到通往未来理想社会的康庄大道。马克思主义关注无产阶级夺权专政,人类社会全面进步与自由解放。最终的社会理想是要废除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社会变革、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就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是无产阶级推翻现有资产阶级,建构一个人人得以实现个体存在,自由全面发展的新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与马克思、恩格斯所追求的社会大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实现社会变革,以及人的社会属性由单向度转换为多向度的自由解放,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理想,两者在价值精神上体现着的内在相通性,是不同时期人类锲而不舍、孜孜以求对理想彼岸的追求。
三、历史视野中的“两个结合”的生成演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6]我们党在百年征程中无论遭受多大曲折艰辛,都始终坚持对共产主义理想追求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引领。在推进马克思主义融入具体实践中,都明晰任何理论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它需要与时俱进,随着时代历史变迁而不断发展演进。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历史。
(一)“站起来”阶段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探索
近代以来中国饱受列强蹂躏,社会长期处于烽火战乱之中,中华民族面临随时亡国灭种的现实境遇。社会各阶级奋起反抗,各种救亡图存理论轮番登场,但都没有发展壮大革命形势,也没有触及近代中国社会矛盾根基,最终没能带领凋敝没落旧中国走向光明。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给处于苦难的中国人民带来了民族解放的新出路。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高举马克思主义真理旗帜,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应运而生的毛泽东思想,实现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土化”的理论飞跃,使得外来传入的马克思主义落地生根于中华大地上,中国革命实践从此走向光明坦途。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内一些人一度出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条化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并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例如,党中央受到教条主义的错误指导,盲目照搬照抄苏联模式来指导中国革命道路,忽视动员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放弃农村的广阔天地,坚持攻打占领城市,提出不符合中国国情的错误革命路线,由此给中国革命造成了严重后果,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毛泽东提出,要想推进马克思主义具体化和本土化,离不开推进马克思主义“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7]。这就是说要将马克思主义真正融入中国实践客观实际。理论学习不能主观主义占主导,要结合客观实际,同时理论要下沉到人民群众身边,为人民群众所用,否则“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8]对于政治理论的应用应该真正走向大众,只有被为人民群众所接纳的理论,才能真正做到落地生根,因地制宜去发展。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多次批评党内教条主义,反对将马克思主义神圣化,要求在解决中国问题上要用马克思主义进行观察剖析和解决问题。
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面对战后百废待兴的凋敝中国,如何赓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夯实革命果实,成为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时代课题。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完成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领域“三大改造”,完成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同时存在着如“大跃进”等违背客观规律、不切实际、脱离人民群众的错误路线,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社会混乱。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及时纠正浮躁冒进的工作作风,总结自身发展经验和教训,毛泽东强调在全党要做到:“用极大的努力在每一个党组织中,在每一个国家机关和经济组织中,同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生活的官僚主义现象进行斗争。”[9]毛泽东对于党的政治风气治理、工作作风整改、发展客观规律把握为新中国建设道路奠定制度基础,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二)“富起来”阶段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提出反对“两个凡是”,要求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改革开放,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邓小平曾多次强调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领会运用始终要融入中国具体实际的理论实践原则,对此应坚决贯彻执行,并在新时期与时俱进加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迎来新的历史际遇。
此外,中国共产党人贯彻加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必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正是对《诗经·大雅·民劳》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并赋予新意,体现对中国古代法家“法、术、势”治理思想的合理借鉴,让“现代化”有了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开创性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新路,做出“市场经济也是社会主义”的时代回应,推进新时期四个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法治水平得到长足进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方针,明确党的建设基本遵循,加深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刻体认,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转化发展、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一脉相承。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其中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智慧的文化底蕴。新时期政治制度设想实施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文化思想精神力量而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创新嬗变,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认识深化、理论探析、实践飞跃。
(三)“强起来”阶段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调整超越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中国具体国情社情,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聚焦征程道路面临的风险挑战,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结合”的科学论述。站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的重要节点上,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人自信自强,勇毅前行,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协同发展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坚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同时注重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转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结合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天人合一”文化理论提出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儒家“吾日三省吾身” “学不可以已”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相结合,形成新时代在党的建设中实现“自我革命”思想,等等。在实践征程中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进行理念创造转化和形式创新发展,用马克思主义书写中国实践,讲好中国故事。党的二十大指出:“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10]。“两个结合”的提出是对以往党的百年实践探寻推进思想理论演进的深刻总结,又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扬弃继承并使之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互交融,相互推展。
四、在坚持“两个结合”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路径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1]表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道路正阔步向前。那么,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指引中国实践方向,解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面临的风险挑战,接续探赜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也就没有止境。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路径,可以从三个层面阐释。
(一)站稳人民价值立场,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共产党历经一百多年的艰苦奋斗,始终不渝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党本质属性,牢记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方面,推进“两个结合”要站稳人民立场、当好人民公仆、密切联系群众,着眼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相一致,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难题,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化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社会主要矛盾。真正做到初心使命不变,为民立场坚定,务实保障人民权益,使人民群众具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另一方面,社会历史演进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创造实践,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蓝图书写离不开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人民群众创造活力,因此在人民群众社会实践中必须贯彻“两个结合”,让理论为人民大众所掌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凝聚团结奋进的中国力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二)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精神
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2]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一个民族智慧之精华,民族精神之内蕴,是中华民族复兴文化之根基,体现一个国家竞争的核心力量。在新时代推进“两个结合”过程中,既要更加自觉地夯实理论基础,坚定对于科学指导思想的贯彻践行,将理论植根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使之始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指引,成为中国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引领时代发展潮流精神旗帜。
立足文化基因根柢,坚定传统文化传承创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13]这要求在文化传承中,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有的精神品质和思想精髓,坚守文化特质,弘扬中国精神,传承中国价值。 要反对文化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立足中华文化根基、注重文化脉络梳理、文化传承保护,让文化之花枝繁叶茂。做到在实现传统文化在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中蜕变传统文化新的内在秉性,真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构转化、发展嬗变。
(三)自信自立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坚定道路自信践行“两个结合”,是开拓中国式现代化必由之路,也是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坦途的道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两个结合”的思想基石;立足中国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践行“两个结合”发展关键环节。揆诸当下,探赜“两个结合”理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蓝图提供思想启迪,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崭新范式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复兴提供强大支撑。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14] 其理论特征和本质要求内蕴着我们党对“两个结合”理论实践探索。在两个百年交汇的历史节点上,中国共产党要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提升理论研创水平,推进“两个结合”内嵌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总体统筹,提高利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化解时代变局挑战的能力,构建具有中国实践特色的理论话语体系和表现形式新境界。
五、结语
“两个结合”科学论断的提出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选择,蕴含着厚重的理论融通逻辑、历史演进逻辑、现实逻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鲜明中国烙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话语体系构建和事业蓬勃发展。以“两个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嬗变,构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蓝图伟业,是我们党深刻探赜世界发展大势和新时代特殊国情做出的战略抉择。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将持续秉持人民至上,坚定文化自信,把握历史主动,筑牢坚定理想信念,发扬持续斗争精神,不断深化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内蕴和实践进路,奋力答好新赶考之路面临的时代答卷。
〔参 考 文 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76.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91.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05.
[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14.
[5]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6:50.
[6]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J],求是,2021(07).
[7]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8]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5.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九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318.
[1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2:18.
[1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
[1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13]习近平.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家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 ,2014-09-25.
[1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2:22.
〔责任编辑:秋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