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洪媛
摘 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国情具体结合起来的产物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它对中国的革命及现代化的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与现实价值。大学生是中国社会建设的建设者,其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对中国的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影响其思想政治素养的就是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了,因而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理论来指导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伟大的理论知识对大学生的头脑进行武装,使其具备建设社会的能力和素质,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思想政治教育 新方法
马克思主义作为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思想体系,涵盖了社会、历史、经济、自然等方方面面,它是一种科学理论体系,指导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与前进方向,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行动准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很好地将科学理论与中国的建设和发展结合在一起,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要求,时代不断发展变化,对于大学生来说,其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且能够将其中的先进理论与中国不断变化的社会现状紧密结合在一起,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
一、反思当下高校思政教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下存在的不足
要使高校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下更好更快地进行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就必须认清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现状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找到适合高校自己发展的方法。
1.大学生思想信仰的多样性和非理性化。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因此在我国社会中文化发展愈加多元多样,国内外思想的碰撞与融合,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国的文化,但与此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主流文化作用,尤其是外来的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严重影响了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1]。更有甚者,部分大学生对善恶美丑、社会荣辱的标准缺乏清晰的认识,进而做出一些违反社会道德的事情。这类大学生同样没有从根本上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在他们积极向上的表象背后隐藏着复杂、功利的动机,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总是功利主义至上,他们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漠视甚至是抵触的情绪。这种情形极大地影响了广大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同时在很大程度上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2.高校思政教育未将理论同实际进行有机融合。这种情况造成的不利影响不仅是巨大的,更是双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没有具体到实践中,因而无法得到长续有效的发展,而实践缺少了真理的指导,也不能够很好地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2]。马克思主义的一大特色就是抽象性强、逻辑性严密,绝大部分高校在思政教育工作中都存在脱离现实的问题,单纯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纯理论。思政课的主要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但在上课的形式中,绝大部分高校都是生搬硬套理论,强制性地向学生灌输抽象的理论知识,未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动形象地诠释给学生,导致学生只能理解表皮的马克思主义。另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是与时俱进的,而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闭门造车、局限于书本的现象,纯理论性的教学无法获得应有的效果。
3.网络信息的强大冲击。网络信息的迅速普及,使得当下大学生自然地使用网络,网络上拥有着各种高效资源、各种理论、主流文化,但与此同时,网络上充斥着许多偏激的理论,这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他们受到这些理论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淡化,这直接造成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困难的现状。因而高校必须认清这个现实,通过网络、课堂给大学生带来好的引导,强化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二、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方法
1.加强高校教学队伍的建设,强化教学的实际效果。大学思政教育及哲学教育的教师队伍肩负着大学生关于马克思主义及思想政治的伟大教育任务。因此,高校必须要认清这支教育队伍的重要性,在这个基础上,采取多种对策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使这支教育队能够始终立场坚定地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在教学中自主地结合社会实际,联系马克思主义具体理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真正渗透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奠定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3]。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能够通过学习切实关注国家、社会的发展进步。
2.建设良好的、传递主流思想的校园网站。前文说到网络对学生思想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是广大学生查找信息的主要阵地,同时是广大教师的关注点。因而高校必须对互联网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教育中的积极性。首先应该向学生传递主流思想,让其学会在网络上辨认信息的优劣。另外,可建立校园主流网站,用于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是在校园官网深入渗透马克思主义,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引导。
3.创新思政教育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做到“以人为本”,发挥“以人为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导向作用。以学生为本,将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作为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在教育中打破常规思维方式,清晰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社会现状,在此基础上,利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来引导学生,激发其学习热情。
三、结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是一个现实问题,不仅需要从实践中探索,还需要在理论上进行创新,将科学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创新,进而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也才能够培养出有道德、有理想、合格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韦爱丽.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06:112-115.
[2]刘雪峰,罗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139-141.
[3]陈国荣.论当代马克思主义观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J].高等农业教育,2013,08: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