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体卫艺专项重点资助课题“成人之美:中小学‘六位一体艺术课程建构与实践研究”(T-a/2021/04)的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4-03-05
作者简介:陈铁梅,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国际学校,正高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特级教师。
摘要:美术思维网由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构成,与跨学科学习相依相生,具有系统与耦合、通达与变异、线性与多维、单触点与多触点、跳跃与迁移并存等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以真实情境刺激艺术直觉、唤醒审美态度、激发思维活力,以思维导图捕捉关键信息、联结核心知识、点燃思维触点,以名作解析传导创作经验、整合学习经验、建构思维网络,以实践活动建立创作观念、发展创新能力、激励思维延展等路径帮助学生搭建美术思维网,促成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系统全面成长。
关键词:跨学科学习;美术思维网;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思维进阶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4)04-0047-07
“思维是人探索与发现事物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的认识活动。”[1]在学科学习中,学生通过具体的任务活动,将直觉、联想、感知等感性活动与判断、分析、归纳等理性活动,不断交织、激活,生发和构成对学科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具有学科特质的学科思维。学生的思维发展,需要将独立的甚至是孤立的学科思维进行勾连,形成相互贯通的网状结构,让各学科思维协同作用和有机发展,继而去捕捉更多、更全的知识,提升思考力、理解力、辨析力和创新力,最终实现知识、能力和素养系统全面的成长。因此,思维网的搭建是学科教学的逻辑起点和目标旨归之一。
跨学科学习是促进学科思维勾连、促成思维进阶的有效方式。《义務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优化课程内容结构”,“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2]4,并明确要求“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2]11。美术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设计了“融入跨学科学习”的学习任务,以此建构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思维网。基于跨学科学习搭建思维网,可以唤醒和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探究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基。
一、美术思维网的构成要素
思维的形态及其形成过程复杂多变,且因人而异。跨学科学习过程中,不同学科的特质差异导致思维网多线交错、多层交叠、多元立体。按照思维方式来分类,跨学科学习背景下的美术思维网包含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两大部分。
(一)以感知为基础的形象思维
美术是视觉艺术,依赖视觉形象感知美的存在,又借助视觉形象创造美的艺术作品。所以,形象思维是美术的根基,也是思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以下特征:一是直觉感知,儿童抓取的物象的直接信息,是眼睛捕捉到的外形,这恰恰是物象的基本特征。物象的直接信息转译成图像,即使抽象且变形,也依然具备辨识度。二是原型启发,儿童在艺术表达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物象外形的影响,并借形发挥,赋予物象新的内涵和意义,所以儿童在表现世界物象的特征时,有着非凡的创造力。三是想象联想,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处于初始状态,思维单纯干净,天然地拥有丰富的联想力和想象力,以此为基础进行再造,生发出充满形式美感的审美想象,生成灵动的、有创意的美术作品,这是美术及其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之一。四是情感注入,感知是接收系统,情感是反应系统,表达就是显示系统。形象思维在情感注入后会彰显个性化的色彩。美,不仅是一种专业技巧,更是一种感动人的能力——感动自己,也感动他人。
(二)以理性为基础的逻辑思维
艺术创作从构思到制作完成,都会经历“审慎思考—调用经验和概念—进行实践尝试—获得结论—形成作品—表达观念或者解决问题”的完整阶段。这个过程就是逻辑思维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特征:一是构思甄别,大脑将对事物观察的结果与情感、艺术表现方法和技巧融合起来,往往会呈现多种画面,对其甄别采用,需要聚合美的感知力和觉察力、甄选的思考力和思维力。二是类比判断,选择适恰的构思草图,是在对同类或者相近艺术的比较与分析以及对其他学科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借鉴和深度融合的过程。三是归纳概括,在复杂的物象形态中抽取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并衍射到其他复杂的客观事物的表达之中,能使美术作品获得整体与统一的视觉效果,继而让艺术世界丰富多彩。四是实验审辨,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来看,艺术创作的每一步都是在对色彩、线条、形状、肌理进行辨别取舍,对呈现效果进行观察与判断,在不断的实验审辨中探寻更好的表现形式。
美术学习的过程,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进行有机融合,使其共同作用,成为“完全不可分割的统一的一个过程的两方面”[3],促使美术思维从低阶走向高阶,继而促进人的完整发展。
二、美术思维网的基础表征
思维网是非离散式、相互连接和交织的立体网状结构,跨学科学习形成的美术思维网,既有所有学科思维网的线性与多维、单触点与多触点并存的共性特征,也有其独特的个性样态。
(一)在系统与跳跃中促进创意创新
跨学科学习将原本相对独立的学科思维交织成网状结构,通过网线接口捕捉知识,并推动这些知识自动连接、紧密配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知识系统,整体、协同地解决复杂性问题。然而,形象思维的特质决定了它会不断“挑战”这种有序的、条理化的逻辑推理,努力在想象、联想中跳脱既定轨道,逐步成就全新的艺术面貌,继而实现美术表现语言的创造性发展(如图1)。与预设目标不一致,恰恰是美术思维的迷人之处——不断产生新的创意,也是对“通往伟大的路线从来都不是直线”[4]的一种诠释。
(二)在通达与变异中实现千人千面
多学科融入、架构交织而成的思维网络,构成多个纵横交错的通道,这些通道会随着主题、内容的变化以及人的情感、情绪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从而生成新的联结方式,继而生成新的知识、智能。美术是情感的产物,艺术家情感的丰沛程度与灵感的生发概率成正比,美术思维通道更容易受到情感、情绪的影响,从而产生震动、变异、断裂,随后再重生、重组、重建。所以,美术表达的语言、方式有即时性、随机性的特征,这也是同一主题、同一情境的美术作品,在不同的艺术家笔下,呈现千人千面的形态的原因之一。
三、基于跨学科学习的美术思维网的搭建与贯通
基于跨学科学习构建的美术思维网,让“多学科交叉的知识背景激发一个人丰富的想象力、打破习惯性思维定式”[5]25,将各学科知识和思维模式按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安置在网格上[6],让外部知识融合、内在知识汇聚[5]25,助力学生完整生长。本文以“真·美——云科技馆空间设计”美术跨学科学习实践项目为例,解析美术思维网的搭建和贯通方式。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国际学校“美的历程——中华文明学习中心”由美术、音乐、科学和文学四个分中心构成。其中,科学学习中心的云科技馆是体验性学习空间,尚未建设完成,只有一个外方内圆的基础装置竖立在场地中央。学生是学校文化的受众,也是学校文化的建设者。因此,学校决定向学生征集云科技馆空间设计方案,设立美术跨学科学习实践项目,以“学科求真、艺术求美”为主题,以云科技馆空间设计为任务,以促进美术思维网搭建为目标,展示跨学科学习成果。
(一)以真实情境刺激艺术直觉,唤醒审美态度,激发思维活力
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是跨学科学习的起点,也是美术思维网搭建的基点。真实情境是指基于学生现有认知,真实存在的或者学生未来会遇到的情境,它能激活学生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云科技馆空间设计是基于真实情境、解决真实问题的真实任务,任務目标包括:根据云科技馆现有空间和已有设施,围绕主题,学习空间造型设计知识,提出创作思路和方案,设计草图;现场测量,确定艺术作品尤其是主题画面的尺寸,制作画框;根据设计草图和画框尺寸,向艺术家学习,进行艺术创作;安装、展示作品。
在教学活动之前,学生对学校环境、设施、空间进行调研,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进度,自主选择学习任务,通过观察、思考,将自己的经验、知识、技能以及理解、想象等进行联系,刺激对未知领域、真实生活事件的探索欲望,建立对客观事物的初步感知,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积极思考自己如何调动审美经验进行美的建设。最终,师生通过交流、研讨、协商和梳理,形成实践项目跨学科学习框架(见表1)。
从以上框架可以看出,美术与数学、物理等多个学科领域进行高度融合,师生用思维架构起接口密集的网,为有效突破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解决真实的复杂性问题夯实基础。
(二)以思维导图捕捉关键信息,联结核心知识,点燃思维触点
思维导图是最直观的语言,它能够让内隐的思维外显。学生顺利实施项目,不仅仅需要掌握学科知识,更需要调动认知系统,梳理具体操作的前后顺序,将分布在各学科的知识、技能有机融合,形成条理化的可操作模型,这是感性认知与理性思考协调统一的过程。
一方面,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捕捉关键信息。云科技馆已有的空间和造型已经客观存在,学生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加工,需要重点思考几个层面的内容。例如,云科技馆的造型、色彩、图形、构成等意象表达,是方形与圆形已有结构形状体现的“天圆地方”的中国哲学观、宇宙观的原型启发与丰富联想,是蓝色、寰宇给人的感情与印象,是寓意黑夜与白昼或者地球四季更替、斗转星移的时间观与时空观。这些都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直观感受和感性感知,是形象思维作用于人的大脑,提取深度信息的过程。
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联结核心知识。空间究竟如何设计并实地施工完成,这些真实性问题,对于尚处于基础年段的学生而言还是很有难度的。学生采用思维导图,可以记录思考过程、展现构思图景:通过实地写生,感知空间与周边墙体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测量,获取需要设计、创作、搭建的空间场景的准确尺寸和体量;通过勾画分析解体草图,计划采用的材料及其结构搭建的方法;商讨实施本项目的“支援路径”,包括希望老师授予“知识技巧”、期待班主任安排“活动时间”、需要家长支持“工具材料”等。
无论是捕捉关键信息,还是联结核心知识,思维导图的绘制让多种学科知识在整理与加工的过程中交汇,并一步一步被强化和触动,继而点燃思维触点。思维导图绘制得越详细,思维触点越多,绘制得越丰满,思维网络结构越丰盈。
(三)以名作解析传导创作方法,整合学习经验,建构思维网络
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灵感的来源很多,其中不乏优秀艺术家作品带来的启迪。云科技馆空间设计的主题画面究竟怎么呈现,学生起初毫无头绪。于是,学生多次去图书馆搜索资料,吴冠中用中国水墨画表现物理原子探索的《流光》,吴作人表现万事万物相生相克、互为补充的《无尽无极》,康定斯基用几何图形、数字、符号构成的《点线面构成》等作品,被学生从浩瀚的美术名作之海中搜索出来,并认为“跟实践项目的主题相似,有借鉴价值”。其中,波洛克的“滴画”作品成为探究焦点。学生对他访谈时所说的“我所画的东西不会因名字而有所改变,观众看画时所看到的东西也不该因作品名字有所局限和束缚……我是来解放这些色彩的……”更有共鸣。究其原因,是波洛克打破了艺术创作的常规思维,作品形式跳脱了常规样貌,向学生传递一种崭新的、以前从未涉及的美术表现方法和思维呈现方式:造型上可以摒弃对客观事物的写实性忠实记录,采用抽象的点线面构成;表现方法上可以放弃中规中矩的表现手法,将色彩作为主要造型对象;色彩上可以抛弃明暗调子,选择用滴、甩、扔等方法,用“身体的舞蹈”表现“心灵的狂欢”。这种理念、经验、方法的启悟及思维方式的传导作用,帮助学生开始思考如何超越对客观事物的记载,使作品呈现独特的、充满个人情感色彩的样貌,传递自己的艺术思想。学生通过理解、模仿、习得、感悟波洛克的创作过程,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艺术创作方式和方法。
艺术是极具个性色彩的表现语言。波洛克的艺术表达方式,激荡起学生自己的思维共鸣,这仅仅是单向的传导。只有融合自身的情感、情绪,才能创造富有生命张力的艺术作品。目前,学生的认知层次还停留在直觉与感性上,没有理性的逻辑推理,所谓创作还只是简单模仿。所以,接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波洛克的创作究竟是随意的率性而为,还是建立在艺术观念基础上的用心创造?为此,教学的重要环节,就是引导学生对波洛克的作品进行深度剖析,发现蕴含其中的创作原理——原来波洛克艺术包含着丰富的学科知识,是跨界融合的代表,相似的形状被无数次地重复,即使是不规则组合,也会产生整体和谐的感觉,这就是波洛克艺术的秘密之一,即“分形”这一数学原理;而秘密之二,是波洛克用各种手段,让手臂、画笔产生不一样的力,造就了不同的分形效果,这是物理学的惯性和摩擦力的使用。也就是说,波洛克作品本身也是在诠释科学与艺术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其背后就是形象思維与逻辑思维交织而成的思维网络。
据此,学生根据波洛克艺术的创作手法,在云科技馆空间主画面创作的时候,首先从雪花、向日葵、鹦鹉螺等自然界物象中分析和研究分形的规律和美感,汲取艺术灵感,发现颜料滴落在纸面上的效果,能形成分形。而分形的形状分布、大小、方向,则取决于画笔与纸面之间的距离远近、手臂甩笔力量大小、手臂运动惯性大小、颜料厚薄与纸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学生的这一发现,为后续的实践铺平了道路,激发了创作激情。
(四)以实践活动建立创作观念,发展创新能力,激励思维延展
艺术与实践密不可分。艺术源于实践,学生在感知、观察、模仿、体悟和表现等实践活动中,刺激视觉神经,发现美、感知美,建立形象思维,表现意境和情感。实践主导艺术,学生在体验活动中积累经验,发现规律,挖掘自身的精神体验和创造力,最终形成独特的艺术洞察力和创作能力。在云科技馆空间设计中,学生依据主题勾画思维导图、现场测量、设计草图、购置工具材料、亲自制作画框、创作作品、安装布置,艺术实践始终贯穿其中。学生在知行并进中,实现思维网络搭建,激发创造潜能。
学生通过观摩、借鉴等实践活动,领略“艺术是自由的象征”的创作观。学生跟着波洛克的创作动作,感受生物学原理中的头脑“镜像神经元”对学习的影响;像艺术家那样挥舞手臂创作,感受心理学原理“集体无意识行为”的魅力,感受由运动生发出来的酣畅、奔放、激情等情绪体验对艺术灵感和美感产生的助推作用,由此觉察艺术创作虽有预设,但更是心灵的欢歌。这种摆脱常规路线、在跳跃中寻求创新的思维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冲动,促动其勇敢地跨出第一步,愉悦地投入艺术体验之中。
学生在比较、尝试等实践活动中,把握“艺术在实验与调整中日趋完美”的实验观。实验审辨是美术活动不可或缺的思维活动,学生在边长为2.4米的正方形画框上落下第一笔开始,就面临着对色彩、笔法、构图、厚薄等美术表现技法,方向、张力、疏密、对比、协调等形式美感的持续的自我追问,继而尽可能多地触动更多的思维触点,并让这些点连接起来,形成伸向各个方向的思维通道,让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不断交织,并在探索、调整中生成新的创作思路、新的表达方式,让作品既有意料之中的结果,又有意料之外的惊喜。
学生在评述、反思等实践活动中,理解“艺术与科学是硬币的两个面”的美学观。天马行空、自由欢唱的美术创作活动赋予作品“自由的呼吸”,这是美术的天性,也是儿童的天性。“我们的作品《昼夜》由两块画框构成,一块白底象征昼,一块黑底象征夜,然后在黑底上滴洒暖色调色彩,在白底上滴洒冷色调色彩,形成对比,寓意世界的组成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各种因素的融合,是不断变化的。放在‘云科技馆,主题贴切”,学生对作品的自我评述,是对艺术的独特理解,也是在诠释李政道关于“艺术与科学”之间关系的论断。这一理解和观念的获得,是主题确立、艺术构思、学习借鉴、实践体验等所有创作过程的总和,而且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学生由此获得对美的整体的认识、理解,提升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审美素养,这是美术思维网搭建的意义所在。
无论是创作观、实验观还是美学观,都不仅是云科技馆空间设计项目的所得,还能延展到其他艺术创作过程中,任何艺术创作都是这些观念、关系的形式转化、变形和叠加。艺术创作是这样,其他学科学习也是如此。因此,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找到学科的知识关系、理念关系,从而建立起学科思维之间的联系,以此由点及面,拓展、延伸至学习的各个领域。建立思维网,是铸造认识世界的钥匙,钥匙越多,认识就越开阔。
“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跨学科学习是“器”,搭建美术思维网是“道”,器道相合,让学科之间的学习无界跨越,创新才会无穷无尽。创新人才的培育需要漫长的浸润和培育,需要“从娃娃抓起”,因此,教育需要顺应时代发展,引导学生用思维网捕捉知识,提升思考、理解、辨析、使用和创新的能力,用艺术好奇心探索世界,用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观察现实、发现问题、提出预案、解决问题、实现创造、破解困局,让学科育人、综合育人真正发生。
参考文献:
[1]陈铁梅.审美素养培育视域下的美术思维表现、反应及生活意义[J].中国美术教育,2022(5):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李泽厚.美学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229.
[4]肯尼斯·斯坦利,乔尔·雷曼.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M].彭相珍,译.天津:中译出版社,2023:8.
[5]黄颖,张琳,孙蓓蓓,等.跨学科的三维测度——外部知识融合、内在知识会聚与科学合作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9(1).
[6]彭忠富.格栅理论让投资举重若轻——读《查理·芒格的智慧:投资的格栅理论》[J]. 时代金融,2015(16):68.
责任编辑: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