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领航:苏科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七年级教材分析

2024-05-28 15:13陈月新
江苏教育研究 2024年4期
关键词:教材编写信息科技三新

*本文系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专项课题“‘学-研-赛一体化:K12学校科技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2023/JK-bc/02/004/07)、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指向高阶思维能力的初中物理跨学科学习的实践研究”(2021JY4-L12)的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4-01-18

作者简介:陈月新,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长三角基础教育学科专家,苏州市姑苏教育紧缺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科技教学。

摘要:新时代提升教材质量是教材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一环。苏科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七年级教材,体现了从“教材”到“学材”的新编写特色,从“知识”到“能力”的新范式变革,从“单科”到“跨科”的新学业指导。新版教材领航信息科技学科,构建精炼化、逻辑化、网络化的知识体系,让学生逐步开展实践创新,解决实际问题,担负信息社会责任,最终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新课标;信息科技;教材编写;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4)04-0099-05

尺寸课本、国之大者。教材是党和国家意志在学校教育中的集中体现,是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基本载体。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表明了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重要属性,凸显了教材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习近平在给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的回信中指出:“教材是传播知识的主要载体,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体系,是老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1]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课标(2022年版)》的印发和实施,意味着现在与未来信息科技教学要着力发展学生的四大核心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2]4。信息科技教材必须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特征,才能培养学生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23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教材厅函〔2023〕2号)中提出:“各地根据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号)精神,统筹推进,确保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3]目前,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著的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信息科技三年级上、下册和七年级上、下册已投入使用。《课标(2022年版)》为教材编写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在课程目标定位上围绕四大核心素养,体现信息科技课程性质,反映信息科技课程理念,帮助学生学会数字时代知识积累与创新的方法,引导学生在使用信息科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遵守道德规范和科技伦理,促进学生数字素养的提升。七年级教材紧密围绕课标要求进行编写,结合时代特色,引入前沿的信息科技知识,同时与小学阶段的信息科技课程有机衔接,为后续高中阶段的信息科技课程学习打下基础,确保学生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能够形成完整的信息科技知识体系。

一、从“教材”到“学材”的新编写特色

(一)编排方式

一是模块化编排。《课标(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课程有三个内容模块和“互联智能设计”跨学科主题。三个内容模块包含互联网应用与创新、物联网实践与探索、人工智能与智慧社会;“互联智能设计”跨学科主题包含向世界介绍我的学校、无人机互联表演、在线数字气象站、人工智能预测出行、未来智能场景畅想[2]13。苏科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七年级上、下册教材编排的是“互联网应用与创新”模块和“丝绸之路”跨学科主题,这样的内容模块编排注重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合理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最终落脚于信息科技的核心素养与可持续发展,彰显信息科技价值的体系结构。

二是项目化编排。苏科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七年级教材的每一单元均采用主副标题的形式,主标题体现学科线,副标题体现项目线,以体现教材内容的项目化呈现。每个单元包含“项目分析”“项目探索”“项目开展”三个部分。“项目分析”部分设计了“驱动问题”,以图示的方式呈现了“项目进程”,“驱动问题”分为项目主问题和项目子问题;“项目进程”分为制订方案、实施方案、交流评价等阶段,与“项目开展”部分的内容相对应。“项目探索”围绕项目,结合学科知识,按照探索内容依次进行。探索学习的方式有讨论学习、实践学习、探究学习等,并辅以“知识链接”和“生活·科技·社会”等学习支架以拓宽视野、延展思维。“项目开展”分为制订方案、实施方案、交流评价、拓展创新四个步骤,其中前三个与“项目分析”中的“项目进程”相对应,以期能确保项目的具体实施,而拓展创新旨在让学生在原有项目基础上继续深入或迁移到新的项目情境中解决问题。从“项目分析”到“项目探索”,再到“项目开展”,理论和实践知识穿插式编排,螺旋式上升。这样的体系结构,既有利于分散难点,又符合信息科技课堂学习的规律;既方便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把握教学节奏,又方便学生逐渐建构知识体系;既可以从具体现象提升到一般规律,又能以理论和规律指导新知识的探究;既在涉及知识的广度和思维的深度上不断拓展,又让学生伴随教学内容的发展和知识的学习亲身参与项目的实践过程,从而不断获得数字素养和技能的有效提升。

(二)大单元设置

苏科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七年级教材共设置七个大单元。七上有四个大单元,分别是《走进互联网——探索数字中国,共话互联网知识》《互联网中信息获取——探寻中国大运河的璀璨》《互联网中数据共享——传播中国大运河文化》《互联网中数据传输——组建校园“网络工程师”联盟》。七下有三个大单元,分别是《互联网安全维护——争做网络安全推广员》《互联网与创新——制作数字化变革全景图谱》《跨学科主题学习——“丝绸之路”》。七个大单元的内容编排,既考虑了与小学信息科技的衔接以及与课标内容的呼应,又很好地体现了各个学习阶段信息科技知识的逻辑依据和认识路径;其内容呈现依据螺旋上升、逐渐推进的策略,方便学生逐步熟悉、理解和掌握。更为重要的是,教材的每一单元内容都着眼于系统性和连续性,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更加突出对学生系统认识、主动探究和知识应用等方面的要求,展现了从“教材”到“学材”的新编写特色。在这些大单元中,既有从知识与技能、关键能力、育人价值、课程核心素养等维度,结合项目实施提出的单元“学习要求”,又有项目学习过程中的“驱动问题”。在项目探索过程中,既有针对现象展开讨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与交流的“讨论学习”,又有通过体验、操作、思考后的“实践学习”;既有以思考分析为主,通过自己的探究与分析得出相应结论的“探究学习”,又有需要掌握的信息科技課程核心知识、重要原理、关键方法等基础性内容的“知识链接”;既有能帮助拓宽视野、延展思维,体现信息科技联系生活和社会的拓展性内容,又有附在教材后的光盘和江苏省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平台两种电子教材的数字资源,包含了相关的图文资源、视频资源、虚拟仿真实验和交互资源。这些设计恰到好处地穿插在教材各章节教学内容中,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主干知识,又能有效激发学生及时进行梳理、思考、应用和提升,再次充分展现了从“教材”到“学材”的新编写特色。

二、从“知识”到“能力”的新范式变革

《课标(2022年版)》提出: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为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信息科技课程旨在培养科学精神和科技伦理,提升自主可控意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2]1。通过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的学习,要让学生达到四个总目标: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信息意识;初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合作与探究的能力,发扬创新精神;遵守信息社会法律法规,践行信息社会责任[2]6。每个总目标下有学段目标,如培养信息意识总目标,7—9年级的学段目标为:观察、探究、理解互联网对社会各领域的影响,体验互联网交互方式,感受互联网和物联网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带来的改变;了解人工智能对信息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自主动手解决问题、掌握核心技术的意识;主动学习互联网知识,增强数据安全意识,进行安全防护[2]8。

苏科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七年级教材,在章节的编排上依据核心素养和学段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信息科技课程的知识体系,围绕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六条逻辑主线,采用主线知识和实践知识交叉递进的方式,独具匠心、丝丝入扣。最大的特点是分布合理,逻辑性和思维性强。既方便师生共同探讨,又方便学生自主研学,为学生充分实践、探究留出空间;既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能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项目形式的教材编写既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或设计项目,并通过合作、交流与其他同学分享经验和成果。项目的分析、探索和开展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既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专业素养,又能够在学生遇到挑战和问题时激发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尝试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方法,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和数字素养。

以第一单元《走进互联网——探索数字中国,共话互联网》为例,“项目分析”主问题为:每代人眼中的互联网各不相同,如何客观、全面地认识互联网呢?两个项目驱动子问题为:互联网的发展历程说明了什么?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深远的影响[4]3?“项目探索”围绕项目驱动子问题进行更详细的探索,如“互联网的演变”探讨互联网的由来、信息的传递方法,“互联网的影响力”探讨共享经济的创新驱动作用、互联网对全球经济共同发展的贡献。“项目开展”围绕项目分析和探索的结果,以小组为单位,针对三代人共话互联网的不同选题开展深入研究。制订方案时教材提供了几个参考选题:互联网发展的脉络、中国互联网大事记、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发展历程、建设“数字丝绸之路”的案例、中学生如何正确对待互联网[4]16。作品展示方式有演示文稿、思维导图、电子小报、海报、短视频、访谈文稿等。项目实施中,对于互联网的诸多方面,可以聚焦一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不同的选题,可选择多种手段呈现,不必拘泥于一种方式。

可见,教材在“项目探索”中,并不强调探索的数量,而是着眼于探索的目的,增加思考性、开放性和指导性,着力体现探索的思路和过程,让学生体验探索的乐趣,认识科学探索的思路和方法。“项目开展”结合真实的情境素材,要求学生采取专题项目研究的方式,通过搜集资料、调查研究、设计方案、动手操作等过程,全面、系统地领会和运用信息科技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综合能力。

三、从“单科”到“跨科”的新学业指导

苏科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七年级教材第七单元《跨学科主题学习——丝绸之路”》综合前面几个单元的知识,融合历史、语文、地理、音乐、美术等学科知识,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围绕“丝绸之路”主题进行探究,选用合适的数字设备,制作数字作品并在互联网上分享,宣传丝路文化,弘扬丝路精神,提升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实现了从单学科到跨学科的发展。

另外,教材中知识的呈现并不是简单的“给予”,而是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在此基础上知识体系的“建构”,采用“全景化”“递进式”编排设计[5]。“全景化”是指全面展现新概念、新知识及相关背景、补充要件,如每个单元的项目分析结束之后、项目探索开始之前都编排了“翅膀图”,意在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理解本单元的“项目进程”,从而有目的地进行“项目探索”和“项目开展”,保障本单元项目的顺利完成。“递进式”是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由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编排方式。“全景化”“递进式”的编排为学生提供了从“单科”到“跨科”的学业指导,提供了解决问题过程的支架。

从问题解决的视角看,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运用从学科课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真实而有意义、复杂甚至不可预测的情境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离不开运用信息科技的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认同和践行信息科技学习的价值追求。在信息科技教学活动中,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够引导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尝试以信息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看待身边的事物,学会抓住问题的核心,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并能集思广益,创作个性化作品,进而实现从信息科技学科知识向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大核心素养的发展。

問题是实践的起点、创新的起点,聚焦解决教材质量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依托[6]。只有不断深化认识,不断实践探索和勇于改革创新,凝聚各方共识,落实有效的行动策略,才能真正打造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适应时代要求的精品教材。

参考文献:

[1]黄强.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EB/OL].(2020-12-17)[2024-03-19].https://www.pep.com.cn/xw/zt/ss/hx/ztyt/2020/202012/t20201217_1962707.s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EB/OL].(2023-04-28)[2024-03-19].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305/t20230506_1058493.html.

[4]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义务教育教科书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

[5]任雪明.人教版新课标化学必修教科书编写特色分析及教学建议[J].化学教学,2020(8):10.

[6]王日春.新时代高质量教材的本质特征及其实现策略[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3(7):4.

责任编辑:丁伟红

猜你喜欢
教材编写信息科技三新
文学理论教材编写之浅见
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
全国第三届“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论文大赛启事
浅析大学英语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高中数学教材的心理学探析
智慧旅游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纵览之“三新”
纵览之“三新”
关于新时期博物馆的陈列思考
信息科技中的“软”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