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晓成
【摘 要】 综合性学习需要学习者综合多个领域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从“小”处拟定学习项目,以贴近儿童生活的“小问题”“小设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 综合性学习 学习项目 联系生活 创造性思维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有了“专属领地”:三年级下册为“中华传统节日”,四年级下册为“轻叩诗歌大门”,五、六年级则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单元,分别是“遨游汉字王国”和“难忘小学生活”。这样的编排进一步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特点。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出发,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小”处设计出有趣又有效的综合性学习项目。
“小专题”的好处在于清晰的任务感——生活画面选取精准,收集资料方向明确。笔者教学“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时,时间是三月下旬,显然,开展教材中的尝月饼、包粽子、写春联等节日活动都不太现实。于是,笔者鼓励学生采用小组讨论拟定“学习小专题”的方式,让各学习小组自行研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小组成员现有资源,制定本组的“学习小专题”。
后来,班级的“最圆中秋月”组征集了全班学生的中秋家庭团圆照片。课堂上,该小组邀请同学背诵中秋诗词,分享中秋节家中发生的难忘故事,课堂氛围温馨美好。“端午劳动实践”组的学生邀请自己的奶奶走进课堂,先教大家编织鸭蛋网兜,再教大家包粽子,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劳动美德体现得淋漓尽致。“节日大杂烩”组的学生在课堂上扮演古代文人雅士,即兴表演《元日》《清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诗词情景剧,将传统节日中的习俗悄然传承……随后,学生还利用思维导图画出了一个个班级小组的“学习小专题”,并称之为“学习小专题宝藏群”,收藏了学生关于传统节日的那些难忘的生活记忆、演绎的鲜活故事、展示的创意才华。
在教学“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时,笔者想到学生对图像、视频、声音感兴趣,如果这些内容与他们的生活有关,那就更有感染力了。于是,笔者设计了“捕捉生活小达人”活动:学生采访亲朋好友,采集他们知道的谜语、讲过的歇后语,以及生活中的俗语,留下了鲜活的照片、视频和音频资料。
课堂上,有的学生带来了和爸爸妈妈外出游玩时拍的灯谜照片,现场请班级同学猜一猜。有的学生拍摄了叔叔最拿手的谜语和脑筋急转弯视频给大家猜,还播放了叔叔的解读过程。有的学生拍摄了自己和爸爸妈妈玩“成语接龙”的视频,一边播放一邊邀请班级同学抢答。还有的学生拍摄了采访街上商铺的视频——“创意店名”,讲述一个个店名的独特含义。“捕捉生活小达人”活动中,学生把语文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不仅记住了很多成语、俗语、歇后语,更新了自己的“语言材料库”,还真切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很多学生还现学现用,把鲜活的俗语和歇后语直接用到了自己的作文当中。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落实语言运用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生活处处皆语文,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会给自己的语文学习带来无穷乐趣和无尽素材。在教学“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时,笔者还带领班级中的学习小组开展“小游历采集册”活动。学生和爸爸妈妈,或者和同学朋友,利用周末的时间走进南京的大街小巷,采集招牌名500多个和店家宣传广告246条。随后,学习小组分工研究,将招牌分出“老板冠名类”“成语类”“诗词类”“谐音类”等十三个类别,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学习成果。不仅如此,学生还根据广告文案投票选出了“最具消费诱惑力广告”“最具文艺气质广告”“最下血本广告”“最没诚意广告”等六个“奖项”。
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时,笔者发现学生特别想制作“毕业文集”。于是,笔者就组织班级学习小组开展“书店小游历”活动,前往先锋书店和凤凰书城,接触图书最前沿、最时尚、最富有创意的设计。很多学生从这些书店图书的封面、腰封的设计,以及文章编排和插图中获得灵感。后来,学生自主设计的“成长纪念册”和“毕业文集”将童年元素与时尚文化元素完美融合,成了学生“综合性学习”的研究成果。
案例反思
一、从“小”处设计,回归“综合性学习”本质
“综合性学习”的本质就是需要学习者综合多个领域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进行创造性加工,最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首先要重综合,即鼓励儿童灵活运用自身掌握的多领域、多学科的知识,不断深化学习,让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突破固有的学科思维,从多角度思考、分析,进而达到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效果。
其次是重能力,即关注儿童学习能力的提升。在“综合性学习”中,儿童不是机械掌握教材与文本知识,而是不断梳理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不断总结和提炼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拓展自己的学习领域。这些进阶式学习促进了学生思维方式的不断发展和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
再次是重实践,即重视生活情境中的实践运用。儿童在“综合性学习”中是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在诸多真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发展未知的知识能力。笔者在“综合性学习”中设计学习小项目,正是回归了“综合性学习”的本质,打通了儿童、书本和生活之间的壁垒,激励儿童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加强运用,既锻铸了能力,又不断融合各学科的知识,拓宽儿童的学习视野,开发儿童的学习潜能。
二、从“小”处设计,尊重儿童的生命世界
在“综合性学习”中设计学习小项目,是基于对儿童生命世界的尊重。众所周知,儿童渴望自主和独立,也渴望和伙伴在一起,渴望成人能够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渴望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主动探索,而不是被动接受。笔者关于“综合性学习”的各种设计,从来都不是“老师定”,而是“大家定”——充分听取儿童的声音,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并且认真对待。由于学习小项目都是小组成员共同选择的,因此每个学生既要献计献策,彰显个人智慧,也要人人登台汇报展示,体现合作的力量。儿童是喜欢游戏的,善于形象思维,这也是笔者在“综合性学习”中时常采用小游戏、小活动、小研究的原因之一。用儿童喜欢的方式,让学习活泼有趣地走进他们的生命世界,这样必然记得牢、用得上,更容易转化成自己的能力。
在各种各样的“小设计”推进过程中,笔者经常问学生的一句话就是“你们说怎么办呢”,把寻找问题解决方式的主动权还给儿童,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在一次次这样的放手与故意“推诿”中,反而促进他们找到了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他们在“小游历”中看到一些店名,不能确定属于哪种类别时,就互相打气,勇敢地走进店里去向老板虚心请教。
三、从“小”处设计,激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激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首先,学习小项目为儿童创设了多元的学习环境。从教室到家庭,从社区到街头,乃至各个旅行目的地——知识的丰富、世界的有趣、生活的惊喜,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好奇心,激活了他们在丰富的学习情境中的创造性思维。他们在和伙伴、家人的合作之中,以及在小组的讨论之中,经常会冒出一个个令人拍案叫绝的新点子。
其次,学习小项目为儿童学习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我们的“小设计”经常都要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让儿童接触到不同的人,从而拓宽视野,激发想象力。另外,学习小项目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可以激励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又彼此借鉴,共同丰富对教材内容的研究开发,形成属于学生自己的学习成果。
再次,学习小项目是“能质疑”和“乐分享”的。激活创造性思维离不开质疑,只有质疑才能激发儿童去探索问题如何解决得更好。我们的“小设计”经常围绕“怎么更有趣”“遇到这种问题怎么办”“这个问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等问题展开质疑,进而鼓励儿童去挑战。激活创造性思维也离不开分享,因为分享能够进一步开发儿童的社交能力,培养儿童与他人沟通和协作的信心和技能。因此,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课后学习小组的活动之中,学生都在不断分享思考、分享体验、分享成果,每个学生都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勇于创造,持续创造,共同创造。※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指向创造性成长的儿童研究素养培育实践探索”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B/2021/02/05]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力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