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材整合和学习任务群建设落实学生核心素养

2023-12-30 07:53孙书海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教材整合学习任务群核心素养

孙书海

摘   要:全面落实课标精神,实施教材整合和学习任务群建设,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是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在教学中,理解教材编排意图,实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依据学情,合理有效设计学习任务群;落实课标要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可提升新课标指导下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可行性,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整合;学习任务群;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31-0057-0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虽已实施,但因农村小学点多面广,教师相对比较分散,致使校本教研活动难以扎实有效开展,仅靠几次线上专家培训,教师很难理解和运用《课标》去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经调查,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有:一,教师面对新的教材整合,以及语文学习任务群建设不想做、不会做、不愿做;二,教师对教材理解不深不透,仅仅依靠教师用书或参考书来组织教学,无法生成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三,教师迫于自身能力和外部环境,不敢大胆尝试,怕影响教学成绩,造成领导不满意,家长不买账;四,一线教师反映教材内容多,教学任务重,课时安排紧,如果按照《课标》的要求一味追求学习任务群建设,实行单元整合,很难完成教学任务;五,一线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操作中有畏难情绪、懒惰思想。为解决实际困难,帮助教师转变观念,统一思想,转变传统教学方式,让他们在“教”的层面做好设计,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例,谈谈如何围绕教材整合、学习任务群设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理解教材编排意图,实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是一组以“了解世界之初人类是如何认识世界、创造生活”的文章,由一首儿童诗《祖先的摇篮》,两篇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羿射九日》《黄帝的传说》三篇文章组成。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为了落实这一目标,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第八单元教材编排意图(这是二年级最后一个单元),以及《课标》的要求,我们不妨尝试对本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做出以下总体设计:1.学生课前预习(1课时);2.集中识字(2课时);3.课文解读(6~8课时);4.语文实践活动(1课时);5.拓展阅读(1课时)。

二、依据学情,合理有效设计学习任务群

《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二年级第二学期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个学期,这一阶段的学生从识字量、知识储备上虽然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还不够充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更不能完全脱离开教师的指导。因此,我们在设计学习任务群时一定要根据课标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到任务适当,难度适中,评价合理,以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为根本,让各项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一)课下预习课内化,课前预习正课化

安排一个课时的时间进行预习,做到课下预习课内化,课前预习正课化。通过教师设计问题,指导学生集中通读本单元的三篇文章,整体感知不同体裁的文章在表达同一主题时的不同写法,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每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还有哪些词句没有读懂?把自己的疑问和问题记下来,等待之后的学习中和大家一同解决。

(二)单元集中识字

二年级的第二学期,教师可根据单元内容适当安排集中识字,有意识地为向第二学段过度打好基础。根据课后要求,第八单元《祖先的摇篮》有7个会认的字,9个会写的字;《羿射九日》有13个会认的字,8个会写的字;《黄帝的传说》有15个会认的字,8个会写的字,三篇文章加起来共有35个要求会认的字,25个要求会写的字。教师可安排两个课时进行集中识字,运用归类识字、字理识字、游戏识字等方法,让学生记住单个字的读音。然后再回到课文中去,看看这个字出现在哪篇文章的哪句话中,看看这句话是怎么说的,再根据自己的了解给这个字组词,仿写一句话。经过这样反复的回文练习,用一个课时多一点的时间,学生基本就能记住这些字。之后教师再拿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字,如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独体字等,在田字格中进行板演,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书写,再在写字本上工笔练习,直到完全记住、会写这些字为止。

(三)课文解读

课文解读主要是做好语言文字的整理与梳理,落实《课标》“语言运用”要求。在完成识字、写字任务的基础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用6~8个课时进行文章朗读、分析指导,并对本单元三篇文章中出现的一些重要词句、段落,进行重点解读、整理梳理。如23课儿童诗《祖先的摇篮》,本文共有4个小节,其中第一小节是“爷爷说:”,第二、第三小节是“我想——”,第四小节是“我”看到的、听到的。本文除了朗读的要求(读好儿童诗的语气、情感、节奏,读好问句、感叹句。)以外,还要求学生学习一些动词的用法,如“摘野果”“逗松鼠”“逮蝈蝈”“赏明月”等中的动词。此外还要重点完成“通过自己的想象,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第二小节或第三小节说一说。”课后习题的这一要求指向了表达,即尝试用儿童诗的形式去说,至于说什么、怎么说,教师就需要“给方法”,也就是运用提示语教给学生学习抓住动词进行说话训练。

《羿射九日》和《黄帝的传说》两篇文章的课后习题,在读的要求上都指向了“默读课文,不要指读。”学习这一学段最重要的读书方法就是默读。初步学习默读,教师要把“不出声、不指读”作为具体要求提出来。在表达上,两篇文章都要求根据课文内容“讲故事”。除了这些能力训练的点,教师在具体的文本学习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把“语言运用”这一语文学科的性质不折不扣地加以贯彻落实。如,两篇文章中出现的一些陌生化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段“轮流值日”“炙烤”“噗噗地”“慌慌张张”“渐渐滋润”“渐渐繁茂”“奔腾欢唱”“勃勃生机”“启发”“号召”“发明”“启发”“尊称”“既不方便,又很辛苦”“他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跨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他登上一座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地就是一箭。那个太陽一下子爆裂开,一团团火球到处乱窜,接着,噗噗地掉在地上。”教师要敏锐地发现并抓住这些词语和句段,看看作者是如何运用的,并要带领学生在这些词句中多走几个来回,让学生在反复品味中悟情、悟意、悟法,积累词句,积累语言运用的方法,积累语文经验,为后续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语文实践活动

在设计语文实践活动时,《课标》“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对第一学段学生的要求进行了安排,即“学习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短文,将读到、听到、看到的故事讲给他人听。”让学生“学习儿歌、童话,阅读图画书,体会童真童趣,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初步体验文学阅读的乐趣。”“通过阅读、观察、请教、讨论等方式,积极思考、探究、乐于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说出一两个理由。”

以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例,教材编者在组织本单元学习时,确定的目标就是“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把学到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课后练习题紧扣单元目标要求“想象一下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第二小节或第三小节说一说。”“根据表格里的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借助下面的提示,讲一讲黄帝造车和造船的故事。”教师在安排这一学习活动时,一要让学生熟读课文,二要借助关键词和提示语学习用自己的话讲故事,要把“起因”“经过”“结果”讲出来,这些都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创编故事打开了无限想象的空间,也为学生进入第二学段记叙文六要素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很多教师认为这些要求不重要,教学中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或者认为考试很少考这样的内容,殊不知这正是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良好抓手,是落实课标实用性、文学性、思辨性阅读与交流表达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综合素养形成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师一定要让这些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地,实现编者意图。

(五)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是《课标》在“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安排的“整本书阅读”与“跨学科学习”的重要一环。《课标》要求在第一学段中学生“阅读富有童趣的图画书等浅易的读物,体会读书的快乐。”“阅读、朗诵优秀的儿歌集,感受儿歌的韵味和童趣。”“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书,想象故事中的画面,学习讲述书中的故事。”“参与学校、社区举办的节日和风俗活动,留意身边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感受和学习生活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据这些要求,结合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教师可重点推荐吴珹的儿童诗集《萤火虫》,童话集《欢乐的技场》《有趣的蚂蚁社会》,以及《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等,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一读,进一步感受儿童诗和神话故事的独特魅力。然后安排一个课时,通过诗歌朗诵会、读书报告会、故事大王“我”最棒等不同的形式做一个专题活动,围绕单元语文要素,进行综合语文实践活动。这样既能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动手动脑动嘴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顺利完成课标规定的第一学段的各项目标任务。

三、落实课标要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课标》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在语文课程学习中,《课标》在“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上要求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组织教学。笔者认为,设计学习任务群,对单元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有效整合,一是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单元目标,避免零敲碎打、肢解教材的做法;二是通过一个单元一组课文的学习,能让学生在识字、写字、阅读、表达等方面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三是对教材的整合也更能历练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的能力,使他们不再仅仅依靠教师用书或参考书来组织教学。

落实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新课标、新时代提出的育人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想做、敢做、愿做,克服懒、等、靠的思想,利用已有的教學资源开展校本教研、联网教研,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长此以往,定会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走出一片新的天地。

【责任编辑 李红霞】

猜你喜欢
教材整合学习任务群核心素养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关于病理实验教学的一点体会
有效进行教材开发整合,提升语文教师课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