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红卫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写作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情况、阅读水平、表达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真实反映。但在实际教学中,写作教学依然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一些学生写出来的文章空洞、乏味、缺乏新意,根本无法满足新课改背景下的写作教学要求。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思维工具,能够很好地指导学生在写作中的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导图;写作指导;有效策略
小学生由于语言知识积累少,缺乏生活经验,在写作中常常言而无物,逻辑混乱。思维导图可以将写作结构简单、直观地罗列出来,助力学生的写作活动。将思维导图与写作教学整合到一起,使学生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明确写作思路,优化文章的结构布局,养成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的习惯,拓展写作的内容,可以真正提高文章的质量。
1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1.1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文并茂的思维工具图,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发散性的思维图形呈现出来。在思维导图中,关键词位于图的中央或者核心位置,再以此为中心向外进行辐射,形成下一级分支。以此类推、层层递进,逐渐形成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因此,思维导图具备四个显著的特点:第一,具备明确的中心主题。任何一个思维导图都具备明确的主题,所有的分支都紧紧围绕这一中心主题展开,并运用色彩鲜明的线条将相关知识点层次分明地整合到一起,最终形成了系统化的知识结构体系。第二,思维导图具备清晰的层次结构。在一个思维导图中,围绕中心主题辐射出若干次中心主题。之后,再围绕次中心主题辐射出更多的分支。在各个分支中,通过粗细不同的线条连接起来,最终形成了结构层次分明的知识体系图。第三,清晰美观。在思维导图中,所有层级之间的线条都具有统一性,并且每个层级的线条依次排列,十分清晰美观。第四,简洁明了。在思维导图中,并不是将所有的内容都罗列出来,而是以关键词或者符号的形式将主要内容呈现出来,使其更为清晰明了。
1.2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的价值研究
结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要求,基于思维导图的内涵,将其应用到写作教学中,能够彰显出极大的价值。具体来说,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帮助学生选题构思。以往,教师基本上都是采用提纲的方式开展写作教学活动,常常将学生的思维束缚在一定的写作范式中,致使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缺乏新意。思维导图能够更好地体现学生的写作内容和思路,构建独一无二的写作框架,使学生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索,最终促使学生在发散思维的过程中形成明确的写作思路。例如,在“二十年后的家乡”的写作中,如果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写作提纲,会将学生束缚在固定的写作模板中,致使其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毫无新意。而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可引导学生围绕写作主题,借助思维导图发散思维,从环境、交通、生活、学校、饮食等角度描述家乡的变化,找到全新的写作视角。如此,不仅拓展了小学生的写作思路,而且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选题视角更加新颖,写出来的内容更加个性化。
第二,有助于建立框架,明确写作思路。以往,小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常常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致使写出来的文章缺乏条理性,没有清晰的逻辑。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学生可以围绕写作的主题,利用不同的线条将各个层级的写作要点整合到一起,更好地梳理写作思路,构建完整的写作框架。
第三,有助于丰富语言,提高写作质量。通常优秀的作文既具有明确的写作主题和清晰的写作框架,又具备优美的词语,并且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针对小学生来说,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言知识,掌握了基本修辞手法的运用方式。但在实际写作中,文章并非华丽辞藻的堆积,而是要依据作文主题和内容,科学、适当地运用修辞手法,这样才能更好地突出文章主题,提高写作质量。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根据每个部分的写作内容,通过关键词、提示语的方式,将语言特色、写作手法罗列出来。如此,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學生精准地把握了文章的语言特点,在写作的时候,就能够结合写作需求,灵活选择修辞手法,使写出来的文章更加完美。
第四,有助于重新审视写作思路,完善作文内容。写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体现了学生的整体语言水平。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围绕自己的写作思路进行分析,或者与其他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发现写作思路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调整,不断完善作文内容,提高写作质量。经课堂教学实践证明,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避免了传统写作中存在的思维漏洞,弥补了传统写作中存在的不足,纠正了写作中的轨道偏离现象,有效提高了文章的质量。
2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写作中的应用
2.1基于思维导图加强审题训练
小学生在写文章之前要重视审题,在落笔之前要明确文章的中心。一旦忽视了审题,或者审题不够精准,学生在写作时就难以把握文章的中心,致使其在写作时出现“跑题、偏题”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学生的文采再好,写出来的文章也是南辕北辙,与主题背道而驰。对此,在写作教学时,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带领学生进行审题,使学生明确写作的主题,知道写作要求和方向。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写作教学时,应基于思维导图的内涵,引导学生结合写作要求,找出关键词,确定文章的中心。接着,以此为中心点,依托思维导图,明确下一级的内容,最终形成层层递进的知识结构图。如此,学生才能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精准把握文章的中心,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例如,有这样一则写作材料:兰兰由于体育训练受伤在家休养,但是在期中考试时,兰兰来学校参加考试了,让同学都感到非常意外。大家都觉得兰兰能够这样做真的不容易。在这一材料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写作材料,找出写作中心关键词,如“坚持考试的毅力”。接着,围绕材料关键词进行拓展和延伸,使学生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明确写作方向,进而为更好地写作夯实基础。
2.2基于思维导图厘清写作思路
写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以往,小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常常面临着没有写作思路、不知道如何开头、不知道要写什么、不知道写作的切入点合适与否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教师若不及时干预,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致使其越来越讨厌写作。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写作主题,将写作的思路通过思维导图罗列出来,迅速找到写作的切入点。例如,在“我最喜爱的景色”的写作中,学生围绕“景色”这一主题进行拓展和延伸,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提示,如春天的草地、夏天风雨中的玫瑰花、秋风中的树叶、白雪皑皑的冬天等,引领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发挥想象,明确不同季节的景色特征,并进行习作;再比如,在“我的家乡”的写作训练中,多数小学生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家乡的山水、景物进行介绍,给人一种旅游景点介绍的感觉,难以抓住读者的眼球。鉴于此,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带领学生以“我的家乡”为主题,由此展开联想,对家乡中的风土人情、美食特产、旅游景观和人文历史等进行整合。如此,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使其捕捉到较好的写作切入点。
2.3基于思维导图整合写作素材
在语文写作训练中,基于写作的主题选择合适的素材是学生进行写作的关键,也是引导学生进行高效习作的基础和前提。在传统的写作训练中,学生常常受到基础知识、认知水平、思维水平的影响,导致其在写作时面临写作素材匮乏的现象。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聚焦写作主题,搜集、整合写作素材,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开展写作训练。例如,在“推荐一个好地方”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围绕写作主题,结合本单元文章的内容,利用思维导图对写作素材进行整合。之后,教师围绕不同的次级主体,对其进行细化。如在乡村这一素材包中,又将其划分为环境、民风、娱乐三个方面;在景点这一素材中,又将其划分为美景、美食、文化、感受四个方面。如此一来,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学生明确了“推荐一个好地方”时,可从多个角度进行构思,并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2.4基于思维导图有效谋篇布局
在小学语文写作训练中,学生的谋篇布局能力尤为重要。具体来说,谋篇布局就是结合写作的主题和要求,构建基本的写作框架。如此,可促使学生在写作时建立整篇内容的全貌,精准把握各个段落、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最终形成一篇条理清晰、逻辑鲜明的文章。但在写作实践中,多数小学生面临着“不知道如何安排内容”的问题,致使其写出来的文章缺乏结构性、层次性。这时,就能够凸显思维导图的作用,通过图文结合的构思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谋篇布局能力。例如,在“落叶”的写景类记叙文的教学中,为了提升小学生的谋篇布局能力,可以思维导图作为工具,以“落叶”为中心关键词,根据记叙文的特点,将文章内容划分为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在“开头”这一层次中,聚焦写景记叙文的特点,围绕事情的起因进行论述;在“中间”这一层次中,紧紧围绕落叶的形状、颜色、味道、季节等进行叙述;在“结尾”部分进行总结,借景抒情,并点明主题。如此,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学生逐渐完成写作结构的构建,使其写出来的文章更有条理性和逻辑性,详略也更加得当。
总之,思维导图能够立体、直观地体现写作的结构、内容和修辞等方面的信息,讓学生的写作思路和写作内容能够清晰地展现出来,助力学生的写作活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合理地利用思维导图开展写作活动,激趣励学,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与应用能力,促使学生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完成高效写作。
参考文献:
[1]陶伶俐.思维导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作文成功之路, 2021(18):59-60.
[2]欧阳星晨.巧用思维导图让作文教学更高效[J].文学教育(上), 2021(8):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