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要] 学习环境中习得性无助是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会产生对自我效能的错误认知。究其原因主要有:频繁的失败体验促使个体过多关注结果、目标过高无法产生积极动能、负面的情绪体验代替了理性思考。在班级管理中,如何让学生走出“习得性无助”的窠臼?基于实践,笔者尝试采用以下策略:善于夸赞,形成客观、积极的自我概念;制定目标,增进个体的自我效能;正确归因,提升正确、科学的归因能力,帮助学生在个体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积极能量源、激发成就动机,从而获得成长。
[关键词] 习得性无助;突破策略;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正确归因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做过一个实验:一只狗被放置于带有电击的笼子中,当铃声响起,电击设备启动,刚开始为躲避电击,狗会试图冲破封锁,挣脱牢笼。多次尝试无果后,狗会逐渐减少反抗,甘受“磨难”。“手指穿梭箱”以人为对象,得到了相似的结果,当反复努力无法得到预想的结果时,努力的热情会减弱,随着失败的积累加剧,个体会产生对自我效能、评价的错误认知,从而出现无能无为、无可奈何、听人摆布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这种消极的心理和行为即是习得性无助。
要突破习得性无助,我们需要解剖其发生的原因。首先,无助感产生于个体若干次的行为尝试失败后,对一件事完成情况的侧重于结果,而忽视努力的过程,选择记忆、关注或放大自己“未做到的部分”,而忽略自己“做了”的部分。其次,设定的目标过于高远,没有贴近实际,“跳一跳也够不着”,这样的目标无法产生积极动能,激发内驱力。再次,从失败中积累的是负面情绪,情绪体验代替了理性思考,不是从事件发生过程中汲取经验教训,调整策略,而是“执迷不悟”“不撞南墙不回头”。学生如果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就难以调动个体的积极性,不利于创造力的发挥,也难以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在班级管理中,如何让学生走出尝试—失败—尝试—失败的“习得性无助”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以下是笔者在实践中总结的策略。
一、善于夸赞,形成客观积极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身心与社会适应等方面特征的自我知觉与评价。伴有习得性无助的学生在各个维度上的自我概念都要低于其他人,表现出学习态度消极,甚至对学习毫无兴趣,在与同伴相处过程中敏感自卑,无法构建良好的同伴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对学生充满期待,摒弃以成绩好坏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狭隘观念,要善于观察、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对自身能动性的认知,赋予学生积极的行为体验。
(一)“你真的很不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告诉我们:对别人不要求全责备;多元智能理论启发我们不以成绩好坏论英雄;“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告诫教师不要固执己见,要保护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我所在班级的管理中,从开罚单到写表扬信,体现出班级管理观念的变化,也是师生关系得到缓和的关键。“某某,老师的讲台因为你的工作而变得整洁”“某某,老师交代你完成的任务,你完成得很漂亮”“某某,今天课上你很认真,发言积极,值得表扬”“某某某,你的思路很具有创新力,很了不起”“某某某,感谢你指出老师课上存在的问题”……这些表扬信汇聚的是我对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积聚的是他们对自我的
肯定。
(二)“大家向她(他)学习……”
当学生被习得性无助困扰时,往往会失去信心,缺乏改变环境的动力,这时教师要抓住他的优点狠狠地夸赞,利用集体的力量重塑优秀形象,“逼迫”其向优秀的品质靠近。小磊是班级里有名的睡神,越睡成绩越不好,成绩越不好课上精神越萎靡,形成恶性循环。有一次,我发现黑板被擦得一尘不染,犄角旮旯里的陈年污垢都被清理了。我得知今天的值日生是小磊后,就请小磊走上讲台,教授大家如何将“黑板擦得又快又干净”。他先是讲解,再是示范,然后让其他同学模仿操作,一板一眼的认真劲头令我深受感动和震撼。于是,我及时向他传递了我的真诚和美好的期待:“小磊,擦黑板你是认真的,这件小事你都做得如此用心,其他还有什么事是你做不到的呢?”他含羞一笑,心领神会。自此,他做事情会多动脑、想方法,我戏称他变成了班级“智囊团”中的一员。
(三)“今日有成”箱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夸赞自己、积累积极情绪的平台,使集体的期待转化为积极的自我认知。基于学生内敛、自尊心不足的现状,我运用纸箱代替“树洞”倾听学生的心声,收集学生自我肯定的美妙语言。纸箱是封闭的,装载着学生对自我积极的评价,或许是一道题目的思考,或许是得到老师的表扬,又或许是鼓起勇气主动承认错误使同学之间冰释前嫌,等等。“今日有成”是对“今日何成”的回答,也是基于具体现实的回答。它既保守了学生的秘密,也給予他们及时鼓励自己、审视自己的导向,班级的氛围也因此由低落沮丧变为达观健康。
二、制定目标,增进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实现目标能够激发学生成长的动力。目标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实现的可能性。在指导学生制定和实施目标时要做到以下三个结合:
(一)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
目标的制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家庭的共同参与。开学第一周,我组织了一次主题为“我的未来不是梦”的班会,分为畅享未来生活、职业梦想、我的大学等三个板块,让学生用笔描绘未来的样子。学生们在谈论梦想时眼睛里是有神的,话语中是充满激情的。接着,我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与父母一起完成梦想卡”,内容包括我的目标学校、这所学校最吸引我的地方、我与目标的距离、我还需要做哪些
努力。
远大的目标制定如何与现实相结合,这是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第二周,在我的指导下,学生们针对自身的学习状态和基础进行了客观分析,在与梦想比较的基础上制定了中期目标,即阶段性考试目标。
以上两项目标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要想将目标落实到行动上,必须学会对日常的学习习惯进行规范、修正。我给学生讲“点石成金”的历史故事,强调习惯对成长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达成习惯养成与目标实现紧密联系的共识,引导学生全面了解自己优良的习惯和不足,并以日为单位将每天的目标写在人手一册的“自律打卡本”上。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每天背单词15个”“每天整理一道数学题”……从中我看到,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是认真负责的,自我反思的态度是诚恳的,打卡是切实可行并具有针对性的。
(二)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相结合
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年级组织的红歌比赛、《红楼梦》舞台剧比赛激发了学生表现的欲望和热情,也出现了一些小的摩擦。两个组织者因为人选、服装选择出现不同意见,我从中调解,问了他们三个问题:“你们认为年级组在此时组织活动的目的何在?”“你们现在所做的事情的初衷是什么?”“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然后我让他们回教室思考,思考好了跟我交流。第一个问题让他们了解到两个比赛是集体项目,不是个人争霸赛,是为增强班级凝聚力而组织的。第二个问题让他们思考自己的语言行为对集体活动的开展是否有利。第三个问题肯定他们对集体的贡献,理解他们个性差异引发的分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化解矛盾的方法。最终他们给出的方案是人选以自愿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服装上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在班级投票。通过这个小插曲,我看到了每个人希望在新集体中展现自我的愿望,也看到了集体凝聚力提升的关键所在,即制定容纳个体的目标,将“沙子凝成的绳子”变成真正的铜墙铁壁。
于是,我与班干部商议,找出班级现阶段较为突出的问题和矛盾,制定班级“打卡本”,由班干部每天轮流负责记录,可以对目标进行修正,或者调整已达成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班级目标暂定为:宿舍卫生100分;早、晚读书声琅琅;课堂回答问题时积极发言、清晰表达;作业独立、及时完成;自修课鸦雀无声。每个学生在集体任务的完成中既是参与者又是监督者,既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对集体荣誉负责,从而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三)教师目标与学生目标相结合
在新一轮课改的背景下,教师更需要不断“充电”,让“一桶水”常换常新,此外,要多准备几桶水,设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我的每日目标如下:学习一堂课堂实录或者一篇教学设计,不断提升课堂教学基本功;阅读历史专业书籍50页,增强学科知识储备;阅读历史专业杂志论文,了解学术热点,吸收学科最新成果;找1—2个学生交流,知晓情绪变化,关心其成长轨迹;写1000字左右的教学教育随笔,为积累素材、提升思维力服务。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我将目标“公之于众”,与学生相互督促。当我将两本写得满满的笔记本拿给学生看时,学生由衷赞叹,潜移默化中形成了相互比拼、相互促进、良性发展的师生关系。
三、正确归因,提升符合科学的归因能力
人們在完成一件事后会对成败得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如果一味地归因于稳定的、不可控的、外部的因素,感到通过努力也无力挽回局面,长此以往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现实情境下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改变错误归因,变被动为主动。
(一)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习得性无助实验组的人、箱子、按钮和噪音之间存在的关系是人触动箱子上任何一侧的按钮都会引发噪音,于是在新的情境中,当他们按箱子其中一侧的按钮时,选择了放弃尝试按另一侧的按钮。这一组学生固守已有的失败体验,没有意识到情境的变化,这种被人为泛化了的挫败感是阻碍进步、成长的重要因素。相反,习得性无助的反义词便是习得性成功,当学生体验到通过学习、努力等获得相应效果时,便会产生更深入、更持久的动能。基于此,我尝试给学生创造学习成功的机会。例如,在历史学习中,首先,我让他们以课时为单位对讲过的内容进行整理,然后在课堂中展示;其次,围绕某一概念跨单元整理,如“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近现代史上党的会议”“近代史上农村的土地政策”等,这是自主学习的过程,需要具备一定的搜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最后,结合高考试题让学生将整理的内容活学活用,锻炼思维、迁移知识,增强他们的成就感、获得感。
(二)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
如果“习得性无助”组的学生能够意识到情境的变化,冷静地进行理性思考,是否会产生不一样的实验结果呢?教师需要通过激励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对学生思维上的“星星之火”加以保护。例如,在一次课堂上,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题目:你如何理解“清朝前中期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大部分学生都会从康雍乾时期采取有效的民族治理政策进行分析。有一个平日沉默寡言的学生轻声地说了一句:“版图指疆域,更指的是民族认同。”我听到后欣喜异常,请她站起来重复她的主张,并及时进行点评、表扬。经过不断地鼓励,学生得出认识:版图不仅是指疆土的拓展,也指在此疆域上多民族经济文化的交融,还应指国家民族的认同、文化的认同、制度的认同。
心理学家班杜拉说:“一次小小的成功,如果能让个体相信自己具备了成功所需要的条件,往往能使他们超越现在的行为表现,达到更高的成绩,甚至会在新的活动中取得成功。”归根结底,要避免习得性无助的心理行为习惯,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理智地分析问题,获得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在自我与环境的互动中和解、进取、成长。
[参考文献]
[1]谷春香.突破心理习得性无助效应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教书育人,2020(07).
[2]蒋艳菊,彭雅静.习得性无助感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心理研究,2008(04).
王 芳 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