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梅
【摘 要】文章以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引出习得性无助的普遍性和乐观情绪的重要性。通过对“习得性无助”和“习得性乐观”两个概念的进一步阐释,分析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习得性无助产生的两大来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最后,从这两大来源入手,提出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可以帮助青少年习得乐观的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青少年教育;习得性乐观;习得性无助
一、导语
在进入文章正题之前,我们可以先看一个案例。
弟弟想要模仿姐姐搭积木,但是姐姐的动作太快了,弟弟赶不上她。每一次将积木推倒的过程都会让这个男孩生气,爸爸看到他很沮丧,就试图安慰他。爸爸这样说的:“你做得真好,我觉得你做得太棒了,我喜欢你做的东西,我觉得你是最好的火箭制造家。”但是儿子说:“才不是,我做得很差,我是个笨蛋,从来就没有做对过一件事”。爸爸说:“这不是真的,只要你拿定注意,什么事都能做成。让我帮你做吧,我会帮你做一个能够飞到月球的火箭,它会是世界上最快的火箭,而且它是属于你的。”儿子说:“好吧,帮我做一个,我做的从来都不会成功。”
这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例,生活中很多的孩子会碰到自己暂时难以达成的目标,生活中也多的是用谎话安抚孩子的父亲,我们似乎从来不会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然而,只要深思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行为将对孩子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
首先,这位爸爸说的每一件事几乎都不是真的,孩子并没有做得很好,孩子并不是最好的火箭制造家,他做的火箭也并不是世界上最快的。这会给孩子造成什么心理暗示呢?孩子很容易辨别出父亲在骗他,从而觉得这些东西都是不切实际的,在生活中不可能出现。其次,为了让孩子开心,这位父亲帮着孩子做了一个孩子暂时无法自己动手完成的模型。这其实是在告诉孩子:当你有什么事情自己做不到的时候,就应该放弃然后让别人来帮助你完成。这一次次的放弃只会让孩子对自己更加失望,并且,这一次次的放弃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真的什么都做不好。最后,也是最严重的错误:这位爸爸没有对儿子解释失败的原因提出反证。我们可以看到,儿子从最糟糕的方面——认为自己笨来看待挫折,他不仅坚信这种悲观的原因,并且用消极的方式——让他爸爸帮他完成来应对。而爸爸不但没有意识到这种悲观对于孩子的伤害,反而采取了证实孩子归因的行为。
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居然能产生这么大的危害,这是我们无法预见的。但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应当树立这样的共识:孩子是未来支撑社会发展重任的一代,作为家长,作为老师,应当用最大的耐心,最科学的方法来引导孩子。尤其在如今抑郁症频发的时代,一个乐观的心态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概念引入
(一)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人或动物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于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从而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
联系到文章开篇的案例,案例中的孩子因为一直赶不上姐姐搭积木的速度,一次次地将积木推倒,陷入失望和无助的情绪,并且最终放弃再尝试搭积木追赶姐姐的速度,这就是一种习得性无助。如果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常常发生,可以想见这个孩子最后会发展成为什么样的人。
(二)习得性乐观
习得性乐观正与习得性无助相反,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赛利格曼认为乐观是一种可学习的解释方式,而不是一种普遍的人格特征。也就是说,乐观并不是一种相对稳定不变的人格特质,而是可以通过时间的积累而改变的性格。换句话说,乐观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得到、养成。
乐观的解释风格倾向于客观地把成功归因于内部的和稳定的因素,实事求是地把失败归因于外部的、特殊的、暂时的因素,从而增加自己的乐观情绪。这意味着乐观的人要拥有怀抱苦难的气概,“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气魄,以及“粉碎一切障碍”的气势。
乍看之下会觉得乐观的解释风格似乎存在错误归因的嫌疑,将失败归结为外因有逃避责任的倾向。然而,在这里必须注意的是,失败的原因必然有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两种,若是一味地将其归结为内因,将很可能给当事人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我能力不行、我难堪大任。并且,必须指出的是,这里说的将失败归结为外因是指客观、实事求是地归因,而不是主观地认为一切都是别人的错或者外部条件的错。总的来说,乐观的解释风格只是以短暂地侧重于外部归因获得乐观的情绪,而并非全盘否认内部归因。
那么这种短暂、客观的外部归因有什么效果呢?很显然,将失败归结为一时的外在条件的不配合会让我们有更多的尝试,而通过这些尝试,我们将在一定概率上达到成功,那么这种乐观情绪的获得就成了我们不与成功失之交臂的关键要素了。这正应了那句话:“一件事情,做了有可能成功,不做却是万万不会成功的”。
三、青少年习得性无助的重要来源
(一)家庭教育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生活占到了绝大部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关研究显示,成人之后很多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不健全的家庭教育造成的。孩子进入社会之后,不可避免的要接受多方考验,面对各个方面的压力,在这个时候,一个良好的心态将能很好地帮助孩子应对这些压力和挫折。
从本质上说悲观是一种心灵防护方式,这种方式具有巨大而毁灭性的后果,包括情绪沮丧、退缩、较低的成就感,甚至不健康的身体。经过研究,可以更精确地说,悲观的来源主要有四个:基因、父母的悲观、从父母、老师或教练那里得来的悲观性的批评、征服和无助的经验。我们都不希望孩子悲观,希望孩子拥有较好的自尊,但是父母经常会混淆一些事实,比如对于自尊的理解。
在与抑郁的成人和儿童一同工作时,我发现抑郁的人有四种问题:行为上被动犹豫且无助;感情上忧愁悲哀;生理上常有饮食睡眠困扰;认知上觉得生活无意义,自己无价值。这些结果同样可以为普通父母提供借鉴,如果孩子觉得忧伤,那属于自尊中的感觉层面,但是孩子觉得自己无价值,那么就反应出他与现实世界交往存在的困难。而我们需要的不是鼓励儿童“感觉满意”,而是教导他们“表现满意”,即不要着重缓解情绪,因为刻意缓和心情沮丧,会使得孩子更难感觉满意,帮助孩子逃脱失败的感觉会让孩子更难得到征服感,鼓励廉价的成功,会付出昂贵的代价。父母要做的,是告诉孩子怎样做才能走出无助的情绪,找到快乐。
(二)学校教育
正如上文所说,从老师、教练那里得到的悲观性的批评也是习得性无助的一个重要来源。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和老师、同学一起度过。而在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中,老师的批评和意见是学生表现的重要反馈,学校根据老师的意见决定奖惩学生,父母根据老师的意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及决定之后是表扬孩子还是批评孩子,而学生更是根据老师的点评来判断自己是否聪明,是否招人喜欢等等。可以说,在学校里,老师的意见决定了孩子接受到的学校教育的质量。
四、从习得性无助到习得性乐观
(一)学习管理冲突
过多冲突,或是过于毁灭性的冲突对孩子是不利的。研究显示,成人甚至以非语言的方式,彼此不同意看某一节目也会让幼儿感到不快乐。但是冲突经验是学习如何处理冲突所必要的,也就是说,冲突也是需要学习的。这样既可以保护孩子,又可以让孩子在这里体会成长,去除悲观。
那么对于家长来说,应该怎样管理好这些冲突呢?本文总结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如下。
不要在孩子面前使用暴力,包括摔东西或是用力地大声关门,这样的举动会使孩子很害怕;不要在孩子的面前以永久性和普遍性的方式批评你的配偶。例如:“你爸爸这一辈子都会不值一文钱”,“你妈妈是个自私的女巫”;不要对你的配偶持“不理睬政策”而以为孩子不会注意到,孩子会感觉到这种不和谐,就像能听到大声互骂一样;不要强迫孩子在父母之间做出选择喜欢谁;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除非你打算在争吵中结束争吵;用正面的字眼表达你的心情,用坚定自信的方式而不要用侵略性的方式来表达;尽量控制气愤,放慢脚步,花些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在孩子面前解决冲突并且和好,这样会使孩子了解冲突是爱情中自然的部分,并且是可以解决的;如果在孩子面前批评配偶,请用批评特殊行为的言语而不滥用总括性、个人性的言语。例如:“当你爸爸工作很忙时,他就会这样发脾气”……
(二)学习正确解释
学会正确解释其目的是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看待和解释自己的一些不合理观念,更确切地说,是要教会孩子解释的风格。如果认为教孩子说“这不是我的错,我没有做这件事”就可以帮他们更好过日子,那就错了。我们有各种各样的解释风格,但是归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类:永久性——事情的起因会继续下去;暂时性——起因是可改变的或者是过渡性的;普遍的——起因会影响很多情况;特殊的——起因只会影响特定情况;个人的:起因就是我;非个人的:起因是其他人或其他情况。当我们相信旅行的失败是由于自身的愚蠢所造成的的时候,多数人都有这样的感觉,这是人格化的、永久的和消极的解释。这其中最重要的层面是对于永久性的解释。要告诉孩子不是事情发生了就一成不变,我们可以通过行动来改变状况。
我们要教孩子学会反驳悲观。首先要搜集证据强迫自己考虑两方面的可能性,减轻认知偏差。第二是做出选择,看看是不是有其他的路可以走?是不是大家只是在轻松地开玩笑而不是攻击我?第三是化解灾难,即正确地评估影响。比如很多悲观者爱想:“万一……”,当这么想的时候,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1.无论发生的几率多小,什么是可能会发生的最糟糕的情况?2.问自己发生的可能性有多高?有什么方法可改善?3.可能发生的事中最好的是什么情况?一旦得出三个结果,我们就可以教孩子进行第四步,即将精力投入在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上,解决它就好了。
参考文献:
[1]孙云晓.良好习惯塑造健康人格[J].中国德育.2014(06).
[2]蔡玲娴.“习得性无助感”成因与对策[J].文学教育(中).2014(08).
[3]徐朝晖.我们是一群习得无助的“狗”——有感于教师的习得无助现象[J].浙江教育科学.2009(05).
[4]汤金洪.浅谈未成年学生“习得性无助感”的归因、预防与矫正[J].天津教育.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