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
[摘要] 随着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颁发,各校都在积极探索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路径,但仍存在信息共享不足、育人模式单一、合力尚缺等问题。笔者所在学校从顶层设计、创新载体、多元评价和平台搭建四方面出发,汇聚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力量,推动家校社真正迈向“共育”,从而建构共同发展的新样态。
[关键词] 家校社;协同育人;路径探寻
“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教育提出的最新要求。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强调:“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这充分说明,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越发重要。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这一机制,走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困境,担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儿童的任务呢?笔者所在学校从顶层设计、创新载体、多元评价和平台搭建四方面着手,汇聚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力量,建设家校社“同心圆”,推动家校社真正迈向“共育”,从而建构共同发展的新样态。
一、家校社协同育人中的困境
家庭、学校、社会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三个重要空间,都有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在教育方式上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三者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然而,由于三方的人员、观点、资源和要求的不同,在协同育人的具体落实中还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
(一)育人信息共享不足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一种全面、系统的育人方式,其目的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培养学有所长、全面发展的人,但家庭、学校、社会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受立场、认知和环境的影响,在实现协同育人具体目标的过程中信息不通,导致各行其道、“各自为政”。例如,在学生思想道德的引导中,家长作为家庭的掌权者,容易以自己的认知界定学生的行为和道德标准;学校则以《中小学生守则》《八礼四仪》等行为规范评价学生;社会则以红领巾寻访、志愿服务等项目评价学生的道德行为。三者在自己的领域,以各自的标准评价着同一个体,缺乏育人资源、方式等方面的沟通,从而导致“1+1+1<3”的育人效果。
(二)育人模式较为单一
在现状调查中,我们发现家校、家社和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模式较为单一。家长会是家校协同育人最基本的形式,社会实践则是家校社协同育人最基本的形式。两者看起来内容丰富,但是形式单一。例如,大部分学校的家长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只注重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的“一言堂”,而忽视家长和老师的沟通,更加缺少社会优质资源的加盟。大多学校的社会实践仅涉及一场简单的假日活动,社区提供场地,教师和家长志愿者协同开展,活动时缺乏系统的育人理念的引领,甚至会让社会实践等同于春游,这很难实现家校社育人深层次的沟通与协调。
(三)育人合力尚未形成
有的学校在促进家校、家社、家校社的沟通和合作上还存在不足,没有形成教育合力。一方面,学校要和家长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表现,对有问题的家庭给予家庭教育指导,使家长明确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广泛地听取家长的建议和意见,认真分析每一个学生的家庭学习资源和学习需求,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与社区合作,积极拓展校外教育空间,充分利用社会育人资源,更好地让学生融入社会,更好地生活和学习。
二、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
《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要求,必须将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同时提出學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模式。为增强协同育人共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校立足现状,认真梳理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存在的问题,力求发挥学校的主导性,积极探寻,开辟家校社协同育人新路径。
(一)打造专业化队伍,规范协同育人体系
2022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对打造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化团队和场所提出了具体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我校以校长室为领头军,组建家长学校课程管理团队,以及教师讲师团、家长讲师团、“五老”讲师团,以“1+1+3”的团队模式协同并进。
家长学校课程管理团队是以德育副校长为组长,以德育处、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家长学校校委会委员、校外辅导员为组员的课程管理团队。教师讲师团由各年级德法学科备课组长和校心理关怀小组成员组成;家长讲师团以有此项特长的家委会委员为主;“五老”讲师团则由关工委委员和社区定点资助人员组成。
学校充分发挥德育带头人和德育优秀青年教师的引领作用,构建“名师+团队”的管理模式,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各方资源,形成紧密联系、消息互通的家校社密集网,以此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团队新格局。
(二)创新“上书课程”,拓宽协同育人思路
课程是撬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密钥。我校以“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的校训为灵感,努力创生“上书多元课程”,积极打造“处处好读书、时时读好书、个个读书好”的校园样态。
1.上书·习德课程
为充分发挥学校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中的主导性,我校整体构建“上书·习德”课程(如表1),深入挖掘课程的育人功能。“上书·习德”课程以书为依托,指向学生多元生长,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由浅入深地设计课程内容,从自然过渡到人文,从校内延伸到校外,链接学校、家庭与社会,为学生德性生长搭建
平台。
2.“上书”阅读行走地图实践课程
行走是用脚步认知世界,用眼睛欣赏自然,用心灵感受不同的人。而阅读是一幅地图指南,引导学生用阅读丈量生活,将阅读与校园文化、家乡城市的人文历史发展相结合,融合各方资源,使“阅读行走”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上书”阅读行走地图课程最大的亮点就是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能够实现年级打通、人员打通、协作互助、创新协调育人模式。例如,开展“60分钟家乡行读记”时,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家乡的红色文化,既可以邀请社会相关专家或家长志愿者走进学校开设线上观光讲座,也可以借助家庭和社会丰富的资源,努力使学生的阅读情境化、生活化、实践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此外,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运动会、亲子阅读交流会、家委会会议等契机,对学生的“阅读档案”“行走地图汇”等作品进行展示,以此吸引更多的家庭、社会资源,从而创生更加高效的协同育人模式。
(三)建构多元评价,激励协同育人成效
家校社協同育人最终指向学生的终身成长,评价体系则是检验育人成效的重要载体。学校从学生层面、家长层面和社会层面三个维度检验协同育人的成效。
1.学生层面
学校实施“上书娃”进阶式学生成长综合性评价体系,联结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涵盖“勤学、礼仪、才艺、健体、实践”五大评价项目,采用三级晋升制,层层递进,记录学生成长过程。学生更高级别奖章的获得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协助。学生“上书娃”进阶式成长评价等级的高度正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育人的融合程度的展现。
2.家庭层面
每学年初,学校都会给每一位家长发放一本家长学校活动记录手册,每年年底根据家长记录手册的完成程度评选校优秀家长;根据家长参与孩子阅读行动的参与度评选书香家庭;根据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授课的出席率评选最美家庭等。同时,学校还会定期开展我的家训、家庭教育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表彰优秀家庭。这份荣誉既是对家长参与协同育人的肯定,也是家长参与协同育人成效的体现。
3.社会层面
对社会层面协同育人成效的评价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学生参与社会研学的形式和体验感。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研学活动中,我校紧抓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目标,增设研学活动评价环节——评价研学基地的课程形式、第三方服务的质量以及本次社会研学实践的体验感,以此督促学校和社会协同配合。第二,面向学生、老师、家长、社会开设“校长信箱”,定期进行《家校社协同育人情况》调查问卷和线上线下反馈,及时将协同育人成效和不足向三方传达,形成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四)搭建推广平台,传播协同育人优势
为扩大家校社共育的辐射面,增强家校社共育影响力,学校利用多种平台、多种渠道进行多元化推广。每年一年级新生入学前,学校会利用校微信公众号推送一年级入学指导课程,从物品的准备、握笔写字的姿势、阅读习惯的培养、生活能力的提升等各方面进行微课展示,缓解一年级新生和新生家长的焦虑情绪。
学校还和江宁电视台、南京魅力校园等宣传媒介合作,突破学校媒介资源的短板,让学生、老师、家长、社会感受媒体的宣传力度。
办学五年来,学校一直在探寻家校社协同育人方式,完善“名师+团队”的管理模式,让家校社各方优质资源汇聚到协同育人中;以“书”为载体,在师生共读、亲子共读中实现走进书中学习、走出书本实践,让家长和社会更多地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来;创新评价体系,增加彼此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为相互理解和支持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力;巧借多媒体平台,大力推广协同育人经验,让更多的育人主体加入到协同育人的队伍中,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学校将继续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开创更加科学、高效、全面的课程育人体系,优化多元评价,借助多方平台,让家校社协同育人成为我校一张闪亮的名片。
[参考文献]
[1]杨静.探索深度合作的新型家校关系[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18(10).
[2]“FSC家校社共育体系”助推学生全面发展[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09).
周 晓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上坊新城小学。